第十一章动物采食量与其调节
《动物采食量》课件

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采食量相对较大,如狮子、老虎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杂食动物:既吃植物又吃动物,采食量适中,如熊、猴子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
生长限制因素与调控策略
生长限制因素:遗传、环境、营 养等因素对动物采食量和生长的 影响
实际应用:针对不同动物种类和 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调控策略, 提高养殖效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控策略:通过调整饲养环境、 优化饲料配方、加强管理等措施, 提高动物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注意事项:注意调控策略的科学 性和可行性,避免过度干预导致 动物健康问题
了解动物采食量与能量代谢率的关系对于研究动物生态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
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代谢特点
哺乳动物:能 量代谢率较高, 消耗的能量主 要用于维持体 温、运动和生
长发育等。
鸟类:能量代 谢率较高,消 耗的能量主要 用于维持体温、 飞行和生长发
操作步骤:观察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采食行为,记录其采食量,并分析其采食行为 与采食量的关系。 注意事项: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时间和地点,避免干扰动物的正常采食行为。同时, 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经验,以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间接测量法
定义:通过测量动物采食 后生理指标的变化来间接 评估采食量
能量代谢率 的定义
能量代谢率 的影响因素
能量代谢率 的计算公式
能量代谢率 的实际应用
采食量与能量代谢率的关系
11动物的采食量

其中葡萄糖和挥发性脂肪酸是最重要的 因素。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参与采食量调控的化学信号
(二)激素 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性激素、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胆囊收 缩素等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三、采食量的调控方式
(一)短期调节
采食量的短期调节主要控制每次采食的开始和终
止。 通过物理调节和化学调节来实现。 (二)长期调节 用脂肪稳衡理论来解释采食量的长期调节机制。
3.饲料形态
(1)对单胃动物,颗粒料可提高其采食 量; (2)对反刍动物,粗饲料磨碎或制粒, 可增加采食量; (3)任何降低饲料粉尘的方法均可提高 采食量。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4.饲喂的连续性
如母猪妊娠期的采食量不仅影响
妊娠期母猪的增重、胎儿的发育,也
会影响泌乳期的采食量,从而影响产
调节采食量,其中,胃肠道紧张度最重要。
(1)胃肠道紧张度
动物胃肠道中存在压力受体,能够感受
紧张度变化。并将信息通过神经传递到饱中
枢,控制采食行为。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参与动物采食量调节的器官
(2)体内温度变化 动物体内广泛分布着热敏感受体,能够 感受体温而调控采食量
体内温度升高,采食量下降
热稳衡理论 体内温度降低,采食量提高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7.饲料添加剂
⑴饲粮中加入少量的抗菌素,可提高 动物采食量的7%-15%; ⑵大量添加尿素会降低采食量;
⑶风味剂,提高动物的采食量。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三)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气流、光照、饲养密 度、有毒有害气体及应激状态
第十一章 动物采食量及其调节

11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采食量的神经调节
采食量的调节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其他器官通过神经-体液的反馈作用参与采食 量的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rm, CNS)的作用
调节采食量的关键,使动物产生饥饿感和饱 感,调节食欲的大小,控制采食量。
猪主要在白天采食;草食家畜白天、晚上都采食 。
2012年6月12日12时19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23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动物因素
2、生理阶段 动物的生理阶段对采食量的影响机理既与物理调 节有关,也与化学调节(主要是激素分泌的影响)有关。 3、健康状况 患病和处于亚临床感染的动物常表现出食欲下降。
2012年6月12日12时19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24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动物因素
4、疲劳程度 动物过度疲劳,采食量也会下降。 5、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是调节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听觉——鱼;味觉——猪;视觉——鸡。 6、学习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注:
2012年6月12日12时19分
20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三、不同动物采食量调节机制比较
1.共同点
猪、禽和反刍动物的采食量调控都由中枢神经统一控制,
控制机制没有本质的差异,都很复杂,受多种机制控制, 某个单一的或几种机制都难以解释采食量调节的全过程。
2012年6月12日12时19分
动物营养学营养需要的度量及研究方法

R = aWb+cX+dY+eZ+∙∙∙∙
生产需要
R: 养分的总需要量 aWb: 维持的养分需要量 Wb: 代谢体重; b=0.75 a: 常系数, 每kg代谢体重的维持需要 X、Y、Z ∙∙∙: 不同产品中某养分的总含量或总沉积量 c、d、e ∙∙∙: 养分用于不同产品生产的利用效率之倒数
动物的反应(生产性能, P)
一、反应曲线法 (综合法)
1. 原 理
ΔP ΔI 养分供应水平(养分采食量, I) 维持需要点
动物的反应:通常指生产性能, 常用指标有日增重、 产仔数、养分沉积量、血液指标等;
ΔP/ΔI: 指单位摄入养分的产品生产率, 以最佳生产水 平为目的, 确定为了某一生产目的的养分需要量;
第十一章 动物营养需要的 度量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营养需要的度量
一、动物所需的养分种类(营养物质指标)
必 需 维生素
动 物 能量 蛋白质 氨基酸
矿物质 亚油酸 采食量
(EAA) 脂溶性 水溶性
猪 ++ + + + + - +
禽 ++ + + + + + +
反刍动物 + + - + - + - +
表中+表示动物需要的指标; EAA: 生长猪10种, 生长鸡11种, 包括甘氨酸
二、养分需要量的度量
养分需要量的度量方法 1. 单位时间的需要量
能量:千、兆焦耳/头·日表示 养分:以g或mg/头·日表示 2. 日粮浓度 单位重量饲粮的营养物质含量, 常结合采食量使用. 能量浓度:千卡或千、兆焦耳/kg 养分浓度:%;g/kg或mg/kg;IU/kg
3. 与某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 能量与蛋白质比例: 家禽的常用指标, 千卡/g, g/兆卡 EAA与蛋白质的比例: EAA g/CP 100g EAA与赖氨酸的比例: 以赖氨酸为100表示
2024年塔里木大学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

塔里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查目标1.掌握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过程。
2.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与缺乏症。
3.各类饲料分类方法及种类和基本营养特点。
4.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家畜繁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应用能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农业硕士畜牧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及要求闭卷、笔试。
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内容结构《农业知识综合二》由《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两门课程构成,每门课程75分,合计150分。
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题;(3)简答题;(4)论述综合题四、参考书目1、《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陈代文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家畜繁殖学》朱士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五版)3、《动物繁殖学》周虚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第二部分复习重点:(按章节分)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相关概念;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差异。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动物的消化方式;饲料的消化性;动物的消化力;影响动物消化率的因素。
第三章水的营养水的营养作用;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和去处。
第四章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理想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特点;非蛋白氮的利用。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其营养生理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代谢;家畜对粗纤维的利用。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脂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及营养生理作用。
第七章能量营养能量来源及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猪采食量调节机制

猪采食量调节机制猪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也是人类食物链中重要的肉类来源之一。
猪的采食量调节机制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猪的采食行为、调节机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猪的采食行为猪是杂食动物,其采食行为主要以摄食和采食为主。
摄食是指猪通过口腔摄入食物,而采食是指猪通过使用嘴巴和鼻子等器官采集食物。
猪的采食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食物的种类、味道、气味、质地等。
二、猪的采食调节机制猪的采食量受到多种调节机制的影响,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猪体内的激素水平、神经调节和消化道反馈等机制。
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饲料的营养成分以及饲料的物理性状等。
1. 内源性因素猪的采食量受到多种内源性因素的调节。
首先,猪体内的激素水平对采食行为有重要影响。
例如,胃液素能够刺激猪的食欲,使其增加采食量。
其次,神经调节也是猪采食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神经调节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猪的采食行为。
此外,消化道反馈也能够对猪的采食行为产生影响。
当猪的消化道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时,消化道会通过神经和激素的作用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从而抑制猪的食欲,减少采食量。
2. 外源性因素猪的采食量还受到外源性因素的调节。
首先,环境因素对猪的食欲和采食行为有重要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都会对猪的采食行为产生影响。
其次,饲料的营养成分也是影响猪采食量的重要因素。
猪对于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需求,当饲料中某种营养成分缺乏时,猪的采食行为会相应地增加。
此外,饲料的物理性状也会对猪的采食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饲料的颗粒大小、硬度等特性会影响猪的咀嚼和吞咽行为,进而影响其采食量。
三、猪采食量的影响因素猪的采食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饲料的种类和质量、猪的品种和性别、猪的生理状态以及环境因素等。
1.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猪对于不同种类和质量的饲料有不同的采食偏好。
一般来说,猪对于高能高蛋白的饲料有较高的采食量。
动物采食调控课件

《动物采食调控》PPT课件
肠道因素
消化分解产物(脂肪酸、氨基酸、糖) CCK
《动物采食调控》PPT课件
肝脏因素
肝糖原含量
《动物采食调控》PPT课件
CCK对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葡萄糖消耗(ml)
16
14
12
10
切除幽门前
总结
动物采食调节非常复杂,但是各种因素 的作用,都与中枢的采食调节肽有关。 因而,对采食量的调控归根到底是调节 采食调节肽。风味肽、GABA和其他物 质能调节采食调节肽,而提高动物的采 食量。
《动物采食调控》PPT课件
效诺-ET
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食 品科学与发酵工程研究所、医学院及中 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经过多年 的潜心研究,精选了具有奇特效果的食 欲刺激肽,食欲刺激氨基酸衍生物和天 然植物提取物等。再经过复合添加研究, 最后生产出动物专用的效诺ET。本产品 已经申报了国内专利(申请号: 03116266.5)。
饲料适口性因素
干湿问题 :湿拌料>干料>稀料 粉碎粒度 : 0.8mm-1.5mm 粗纤维的含量水平:小于6%为好 盐分 甜味剂
《动物采食调控》PPT课件
环境因素对采食量的影响
温度 湿度 通风 空气质量
《动物采食调控》PPT课件
高温、高饲养密度和重新组群
对仔猪的影响
高温
高密度饲 重新组群 养
《动物采食调控》PPT课件
神经化学物质注射到下丘脑对 采食的影响
物质 NE 5-HT Galanin NPY
作用部位 视旁核 视旁核 丘脑侧部 丘脑侧部
效果
刺激碳水化合 物采食 抑制碳水化合 物采食 刺激采食
最新整理养猪饲养管理- 采食量的调节.docx

最新整理养猪饲养管理- 采食量的调节整理动物的采食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包括觅食、识别、定位感知、食入和咀嚼吞咽等一系列过程。
采食的饲料在消化道得以消化,其中的养分被吸收并参与体内代谢。
所有这些活动和过程均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
然而, 大多数成年家畜即使在自由采食条件下,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体重;某一品种的幼畜也趋向于以一定的速度生长。
显然成年家畜和幼畜能根据自己的能量需要来调节采食量。
可见,动物的采食量存在短期控制和长期控制。
采食量的短期调节主要是控制每次采食的开始和终止(即摄食的开始和停止)。
因为短期调节方式的存在,动物不会出现完全禁食,也不会出现无休止的摄食。
采食量的长期控制即在较长时间内对采食量的调节。
由于采食量长期调节机制的存在,动物能够长期的维持能量平衡。
动物采食量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而其他器官如感觉器官、胃肠道、肝、血液和脂肪组织也通过神经-体液的反馈作用参与采食量的调节。
实际上,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是来自动物机体各部位的反馈信号的综合。
一、调节采食量的中枢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缩写为 CNS)是调节采食量的关键,其作用是使动物产生饥饿感和饱感,调节食欲的大小,从而引起采食的开始和停止,控制采食量。
饥饱是动物所处的消化生理的两种状态。
饥饿(hunger)指动物在一段时间内未采食而消化道内食物已排空时的生理状态。
动物采食饲料后,饥饿状态便会消失。
饱(satiety)则指动物采食后,消化道已充满食物时的生理状态。
食欲(appetite)是指动物想吃食的愿望,通常由一些内在因素(生理或心理因素)刺激或抑制动物的食欲。
食欲、饥饱状态均与采食行为和采食量有关。
当动物出现饿感,且食欲强时,动物能够采食大量的饲料。
若出现饿感,但缺乏食欲时,动物可能采食,不过采食量较少。
动物出现饱感时,便停止采食;但此时,不一定满足了食欲的需求。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复习内容

试题类型一、名词解释(20分)二、填空或选择题(30分)三、简答题(30分)四、问答题(20分)第一章1、营养物质,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为哪几类?试解释它们的概念。
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或营养素。
总水分:自由水与结合水之和。
初水:即自由水、游离水、原始水分。
新鲜饲料在60-70℃烘箱中烘一定时间,室温恒重,所失重量即为初水。
吸附水:即结合水、束缚水。
风干饲料在100-105℃烘箱中烘一定时间,干燥器冷却恒重,所失重量即为吸附水。
粗灰分:饲料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有机物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蛋白CP:饲料样品中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测出样品含氮量后,再乘以6.25即为粗蛋白含量。
粗脂肪EE: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采用乙醚来浸提样品的所得产品,也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成分。
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无氮浸出物NFE:即不含氮的一类浸出物,也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NEF = 100%-(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2、比较动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组成的差异。
元素组成差异: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略有差异。
化合物组成差异:①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和储备物质,动物含量较低。
②蛋白质: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量多,植物因种类不同所含不同。
③脂类:动物的储能物质,一般植物含量低。
④水分与灰分:植物体的水分含量变异范围很大,而成年动物体内水分含量相对稳定;动物体内灰分含量比植物体内高。
第二章1、简述动物主要的消化方式和吸收方式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通过采食、咀嚼和胃肠运动,将食物磨碎、混合和推动食物后移,最后将消化残渣排除体外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道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酶或饲料中含有的消化酶对饲料进行分解的过程。
动物的食欲调控PPT课件

3 家畜食欲控制研究的方法
食欲调控子
肽类合成或重组蛋白表达
家 畜
cDNA或基 因组DNA序
家畜的ORX和瘦素cNDA克隆
食
列的解释
用于激素生产
欲
控 制
定点
新的兴奋剂和拮抗剂发展的机构-功能分析
研
诱变
cDNA克隆
提供引物和探针
究
的
方
已经建立了用于监控
法
基因表达的cDNA工具
解释这些化合物在采食量和生
产力上的作用极其生理作用机制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十五分。
4 食欲调控因子
4.1 瘦素(Leptin) 4.2 神经肽Y(Neutropeptide Y)
4.3 Agouti-Related Protein( AGRP)
4.4 黑素浓缩激素(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MCH)
无神经肽 Y的小鼠,增重缓慢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十五分。
4.3 灰联蛋白(AGRP)
AGRP 是一种主要存在于ARC中的13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瘦素
禁食
增加
AGRP表达
增加
食欲
抑制
2-脱氧 葡萄糖
CART、GLP-1或CRH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十五分。
4.3 灰联蛋白(AGRP)
与动物肥胖程度成比例。
瘦素发现于1995年,它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 澄清了涉及从外周到大脑能量状态信号的一个主要的丢失链。
❖ 刺激了重新以食欲调控为中心目的的研究和操纵的兴趣。施 用瘦素可抑制采食量。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十五分。
动物的采食调控

动物采食饲料的多少直接影响其生产效率,采食量过低,饲料的能量用于维持体能的比例增加,其生产水平就会下降。
在畜牧业生产中,用消化性低的饲料饲喂动物,若能增加采食量,则能以较低的饲料成本维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因此采食量调控对动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条件下,动物采食不足往往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充分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进一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尽可能提高动物的采食量成为研究者和生产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采食作为动物本能与生俱有,但这一生命活动却受体内复杂的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动物的采食量调控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化学性和物理性的综合调控系统来实现的,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是最主要的调控手段。
1 动物的采食控制系统1.1动物采食量的调控中枢哺乳动物和禽类的采食受下丘脑的特定区域调控,其中,采食中枢(feeding center)位于下丘脑的旁侧(LHA),饱感中枢(satiety center)位于下丘脑室的中部的腹内侧核(VMN)。
而下丘脑内侧区的弓状核(ARC)、背内侧核(DMN)、室旁核(PVN)、视交叉上核(SCN)和外侧下丘脑区(LHA)皆可影响摄食行为,因而推断这些脑区中存在能重叠的食欲调节网络(appetite regulation network)。
ARC中不少神经元能合成食欲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并且有轴突延伸至VMN、DMN、PVN以及视前区中。
VMN是“饱感中枢”,是一些食欲调节因子受体的存在部位。
DMN中有神经元轴突伸入VMN;ARC可将神经肽Y(NPY ,一种最重要的食欲促进因子)传递至DMN,从而极可能成为DMN中刺激食欲的信号。
PVN是目前唯一证实可释放NPY的下丘脑区,是食欲促进因子作用的重要位点。
LHA是“饥饿中枢”,可合成部分食欲促进因子。
SCN是“生物节律中枢”,但在大鼠中其可能通过增加食欲促进因子的释放来启动夜间的摄食活动。
此外,SCN与VMN、DMN、LHA、ARC之间皆有突触联系。
第十一章养禽生产ppt课件

(一)标准分类法
类:按鸡的原产地分为亚州类、美州类、地中海类和英 国类。每类之中又细分为品种和品变种。
型:按鸡的用途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和观赏型。
品种:是指通过育种而形成的一个有一定数量的群体, 具有特殊的外形和一般基本相同的生产性能,并且遗传 性稳定,适应性也相似,这个群体尚且有一定的结构, 即由若干各具有特点的类群构成。
又∵10周长500g,每天长7.14g/d 其中67%为水分与其他矿物质 18%蛋白质 15%脂肪 1g蛋白质需4kcal ME 1g 脂肪需9kcal ME 7.14×18%×4=5.14kcal 7.14×15% ×9=9.64kcal ∴MEgrowth=5.14+9.64=15kcal/day ∵ME=MEm+MEact+MEegg+MEgrowth=201+101 +73+15=390kcal/day
3.孵化器的准备:孵化器检修、消毒、试车后方可 入孵。
二、种蛋的选择、保存、消毒和运输
1.种蛋的选择; 2.种蛋的保存 3.种蛋的运输;4.种蛋的消毒
三、主要家禽的孵化期
禽种 鸡 鸭 鹅 火鸡
孵化期 21 28 31 28
禽种 珠鸡 鸽 鹌鹑 鹧鸪
孵化期 26 18 17~18 23~25
四、 人工孵化条件
日粮(ME/kg)
2800 2900 3000 3100 3200
采食量(50只, kg) ♂♀
2.75
2.08
2.65
2.01
2.56
1.94
2.48
1.88
2.40
1.82
随着能量水平的增高,采食量逐步降低。 能量高, 采食量低,但是有一个适应范围。 因为鸡的采 食量毕竟是有限的,鸡通过调节采 食量来调节食入的能量,一般在2200— 3400kcal/kg 的范围可调节。
动物营养学-11第十一章(维持与生长的营养需要1)

畜禽能量摄入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种类 猪 猪 鸡 鸡 奶牛 奶牛 奶牛 体重 摄入ME 产品 维持需要ME 维持占 生产占 (kg) (MJ/d) (MJ/d) (MJ/d) (%) (%) 200 50 2 2 500 500 500 19.65 17.14 0.42 0.67 33.02 71.48 109.93 0 10.03 0 0.25 0 38.46 76.91 19.65 7.11 0.42 0.42 33.02 33.02 33.02 100 41 100 63 100 46 30 0 59 0 37 0 54 70
谢影响不同,维持需要也不同。 泌乳牛>干奶牛 空怀母畜>妊娠母畜
健康状况良好的动物维持需要要比处于疾病下的动物低。 被毛
皮厚毛多动物,在冷环境下维持需要较皮薄毛少的
动物少。
(二) 饲粮组成和营养水平的影响 饲粮种类
不同饲粮配合,三大有机营养素的绝对含量和相对比例
不同,热增耗则不同,动物维持需要也不同。
公牛 肥育牛
绵羊 山羊
1000 482
50 36
52000 32411
4301 3344
52 67
86 93
5643 5738
3599 3367
293 315
228 227
成年动物绝食代谢的平均基础值不适合生长动物,生长
动物随年龄增加,单位代谢体重的绝食代谢产热量减少。
3、随意活动
随意活动:是指在绝食代谢基础上,为维持生存动物
94.2 98.7
100.0 100.0
100.0 100.0
103.7 95.8
105.8 102.1
102.8 94.4
110.6 106.6
《动物采食调控》课件

行为调节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行为对采食的调节作用,行为调节采食的方法和措度、光照、气味等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环境调节采食的措施。
应用与展望
动物采调控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动物采食调控技术的发展前景,动物采食调控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动物采食调控》PPT课 件
动物采食调控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行为调节和环境 调节来实现动物采食优化,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简介
什么是动物采食调控,为什么需要动物采食调控,动物采食调控的意义和价值。
神经调节
动物的神经系统,反射性采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采食的控制。
内分泌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内分泌系统对采食的调节,典型内分泌节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化学调节为主,依能而食;
反刍动物:能量浓度低 物理调节为主; 能量浓度高 化学调节为主 。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21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第三节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3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采食量的概念
采食量通常是指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
量。有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之分。 1.随意采食量(Voluntary Feed Intake,VFI)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13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采食量的神经调节
2. CNS的部位
⑴ 脊椎动物的下丘脑是调节采食量的重要部位。
⑵ 饱中枢:抑制摄食的中枢,饱中枢兴奋时, 饿中枢受到抑制,动物产生饱感,采食停止。 ⑶ 饿中枢:刺激摄食的中枢部位,饿中枢兴时, 动物的食欲旺盛,刺激采食量。
猪和反刍动物都会大幅度降低采食量。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26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二、饲粮因素
2、适口性
⑴定义:一种饲料或饲粮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
性的总和,是动物在觅食、定位和采食过程中动
物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对饲料或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第十一章 动物采食量及其调节
第一节 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采食量的调节 第三节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1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18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
(2)体内温度变化 体内温度升高,采食量下降;
热稳衡理论 体内温度降低,采食量提高。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⑷ 饱中枢和饿中枢交互作用,共同调节动物的采食。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14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
1、化学静态理论(Chemostatic theory)或化学调节
消化道食糜成分和吸收的养分通过其浓度的变化, 参与采食量的调节。调控采食量的化学因素有: 葡萄糖、挥发性脂肪酸、氨基酸、矿物元素、游 离脂肪酸、渗透压、pH值、激素等。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24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动物因素
4、疲劳程度 动物过度疲劳,采食量也会下降。 5、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是调节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听觉——鱼;味觉——猪;视觉——鸡。 6、学习
一、动物因素 二、饲粮因素 三、饲喂技术 四、环境因素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22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动物因素
1、遗传因素
⑴采食量是一个低遗传力性状:猪遗传力n=0.3; ⑵不同的动物,其采食习性不同:鸡早、晚采食较多; 猪主要在白天采食;草食家畜白天、晚上都采食 。
香味剂:乳香味、香草味等。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20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三、不同动物采食量调节机制比较
1.共同点
猪、禽和反刍动物的采食量调控都由中枢神经统一控制,
控制机制没有本质的差异,都很复杂,受多种机制控制,
某个单一的或几种机制都难以解释采食量调节的全过程。
一、采食量的神经调节
采食量的调节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其他器官通过神经-体液的反馈作用参与采食 量的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rm, CNS)的作用
调节采食量的关键,使动物产生饥饿感和饱 感,调节食欲的大小,控制采食量。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3. 规定采食量 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 采食量的定额。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5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采食量的概念
4.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三者既有区别,又Biblioteka 联系:VFI是动物本能,一般随动物日龄或体重的增 加而增加;
10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第二节 采食量的调节
一、采食量的神经调节 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 三、不同动物采食量调节机制比较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11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8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三、采食量的意义
⑶ 如果动物采食过高,则会引起:
动物产品质量下降,脂肪沉积过多,单位成 本的商品效益下降。
体组成发生改变,主要增重是脂肪,降低饲 料的转化率。 会引起泌乳动物停止泌乳,怀孕母畜死胎增 多,产蛋鸡产蛋率下降。
19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
CNS
色 香
味
胃肠道
血液中
质 地
采 食
机械受体 化学受体 消
化
肝脏 后脑
代 谢
机体 脂肪组织 肌肉组织
饲料
食靡
养分
储备
时间
图1 采食量的反馈调节
注: 表示随着采食饲料到养分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16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
(2)挥发性脂肪酸(VFA) 1)反刍动物,血液挥发性脂肪酸参与采食量 的调节;
2)乙酸和丙酸可直接或间接参与采食量的调 节;
VFI与实际FI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取决于 动物自由接触饲料的程度和方式; 规定FI是一个定额。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6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二、采食量的衡量
1.用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
通常用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但因饲 料干物质和营养浓度不同, 故采食量相同,并不 意味着摄入的养分数量相同。 2.用能量的摄入量来表示 将影响采食的各种因素与能量的摄入量建立回归 公式,可以预测采食量。如:NRC(1998)建 立了预测不同阶段猪采食量的公式。
指单个动物或动物群体在自由接触饲料的条件下, 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重量。VFI是动物在自然 条件下采食行为的反映,是动物的本能。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4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采食量的概念
2. 实际采食量 指在实际生产中,正常健康的动物在一定时 间内,实际采食饲料的总量。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23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一、动物因素
2、生理阶段
动物的生理阶段对采食量的影响机理既与物理调 节有关,也与化学调节(主要是激素分泌的影响)有关。
3、健康状况 患病和处于亚临床感染的动物常表现出食欲下降。
饲粮的综合反应。其通过影响动物的食欲来影响
采食量。 ⑵对慢性咀嚼动物影响特别大,猪,反刍动物比
较敏感。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27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二、饲粮因素
⑶饲料的滋味包括甜、酸、鲜和苦四种基本味。
其中葡萄糖和挥发性脂肪酸是最重要的因素。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15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
(1)血糖
血液葡萄糖与采食量呈负相关。
“血糖稳衡理论”(Mayer J.1953) 对于单胃动物,动静脉血糖浓度之差是调控 动物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下丘脑存在葡萄糖 受体,饱中枢和饿中枢通过胰岛素分泌见解 参与血糖的调节。
2020年3月27日10时24分
塔里木大学 刘利林 @
7
动物营养与饲料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三、采食量的意义
1. 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⑴ 影响动物的生产水平和饲料转化率; ⑵ 采食量过低,不能满足最低生长需要,使 生产效率急剧下降,即维持的营养需要占营 养物质需要的比例过大;
许多动物均喜好甜味; 猪特别喜爱甜味; 鸡怕酸,不怕苦。 ⑷饲料的香味来自许多挥发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