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古诗词
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
![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https://img.taocdn.com/s3/m/6cce7a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1.png)
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既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人文哲学。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绪的回味。
而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并不只是单纯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更要通过心灵的感悟去理解其中的隐含,从而更加全面地感受到诗词的美妙。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
一、感知诗词气氛诗词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注重的是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作为读者,我们首先需要通过媒介——文字来感知诗词的气氛。
比如,在阅读李白的《静夜思》时,我们可以通过描绘的月亮明亮而清寂的形象,以及诗人静谧的内心世界,来感受到诗中所传递的安宁和宁静。
因此,读懂古诗词的意境,就需要我们通过文字描绘的氛围去感知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二、品味诗词情感古诗词常常通过深邃的情感表达诗人的思绪与境界。
当我们读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国的思恋之情。
通过品味诗词中的情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内心的感受与追求,从而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意境。
三、理解象征与隐喻诗词作为一种典型的象征性表达方式,常常使用丰富多样的象征与隐喻来传递诗人的意境。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诗人通过“篱萧”、“砧杵声”等生活场景来象征孤寂与离别的情感。
因此,在读懂古诗词的意境时,我们需要理解其中的象征与隐喻,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四、把握诗词的音律古诗词的音律是其独特之处,也是表现意境的关键之一。
通过把握诗词的音律,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意境。
例如,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诗人通过巧妙的音律排列,营造出豪放奔放的氛围,使读者能够亲身体验到人物身世坎坷的情感表达。
因此,读懂古诗词的意境也需要我们通过把握诗词的音律,来更好地感受其中的美感。
五、与诗词产生共鸣最后,读懂古诗词的意境需要我们与诗词产生共鸣。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与我们的生活经历相结合,形成一种心与心的交流。
古诗词鉴赏训练十大技巧
![古诗词鉴赏训练十大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d374b2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7.png)
古诗词鉴赏训练十大技巧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必考的一道题,虽然对于考生而言有看不懂诗的时候,但掌握训练技巧,总能做出来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鉴赏训练十大技巧,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鉴赏训练十大技巧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古诗词?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d601c7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4.png)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古诗词?该如何帮孩子明白和运用古诗词:从兴趣向北出发,循环渐进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更具重要意义。
但是,如何帮助孩子明白和运用古诗词,是许多家长和老师独自面对的难题。
一、激发兴趣,建立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孩子喜欢上古诗词,首先要从激发兴趣入手。
1. 巧妙地运用故事情节:许多古诗词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可以借用绘本、动画等形式,将故事与诗词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体会诗歌的魅力。
2. 融入日常生活,感受诗意:将诗词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在生活中能感受到诗意。
比如,带孩子到公园踏春赏花,并吟颂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在雨天,朗读描写雨景的诗篇。
3. 游戏互动,寓教于乐:运用形象的修辞、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古诗词词语接龙、诗词配画等,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古诗词,提高学习兴趣。
二、解读内容,掌握意境理解古诗词内容,是读懂古诗词的前提。
1. 词语解释,逐字推敲:引导孩子理解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并根据解释词语的含义,帮助孩子理解诗歌的整体意思。
2. 意象联想,感受意境:鼓励孩子通过联想,将诗词中的意象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联系起来,帮助孩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背景介绍,进一步深化理解:讲解诗词创作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运用修辞,诗词运用自如理解了古诗词的内容和意境,接下来要帮助孩子运用诗词。
1. 模仿创作,激发灵感:帮助和鼓励孩子模仿诗词的结构和语言,创作自己的诗歌,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2. 结合生活,表达情感:鼓励孩子将古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参与活动,展现才华:帮助和鼓励孩子参加古诗词朗读比赛、诗词创作比赛等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46张)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e3cfc90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62.png)
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 点评“风吹一夜满关山”在词语锤炼方面的妙处。
参考答案: 1、最突出的特色是虚实结合,前两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
明羌笛戍楼间”写得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们赶着 马群归来,天空中洒下明月的清辉。《梅花落》本是一种曲调, 作者拆开用,又构成了虚景,仿佛飘落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的花 片,这样,虚实交错,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 如何读懂古诗词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 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释因为诗 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 (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 渴望回家之情。(1分)
总结方法
•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 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 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 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 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71da5a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b.png)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一、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1、注意诗的题目。
2、抓住关键词(句)4、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
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
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5、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
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
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
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6、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
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
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7、诗歌中常用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要注意识别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它们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
高中语文课件-1.如何读懂古诗
![高中语文课件-1.如何读懂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ee0da78d0b1c59eef9c7b40a.png)
▪ (4)、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试着翻译 为白话文(个别字词难以理解,可暂时搁 置)
▪ (5)、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关键词、句,揣 摩诗歌蕴含的情感
▪ (6)、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捕捉 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 (7)、看命题者给出的所有题干,看看是否 有某种暗示
▪ (8)、综合以上各点,综合考虑诗歌所写内 容和蕴含的情感
15.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 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 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 “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 意足、踌躇满志。
旨的关键句)
▪ (1)捕捉诗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 如:愁、喜、 客等等
▪ (2)抓抒情议论的句子点明感情的句子
▪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沦落天涯之 恨。
▪ (3)抓首句和尾句首句往往交代写作缘由或奠 定感情基调,尾句往往会直接点明主旨。
▪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春日忆李白》题目中的“忆” 就直接点出了对李白的思念与仰慕。再如《春夜喜雨》 《天净沙·秋思》
▪ 作用3:题目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因为相同 的诗歌体裁,有大体相似的诗歌内容。如《鹧鸪天·送 人》《在狱咏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2.知作者
▪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 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 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 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 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a486b1e5f0e7cd184253667.png)
二、把诗歌当做诗歌读
古诗词又不等同于一般的文言文,它是一 种很特殊的文学体裁,由于受格律的限制, 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省略 句。诗歌又是想象的产物,没有想象没有诗 歌;不会想象,难懂诗歌。
(1)句式倒装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请背诵下列两首诗,并谈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 在心头.
【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孔雀东南飞》中的“适”字意义较多,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始适还家门”中的 “适”就可作“出嫁”讲,而“处分适兄 意”中的“适”就只能当作“适合”讲, “适得府君书”中的“适”是“刚刚”的 意思。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地把握。
(3)词类活用
在古诗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如“春风又 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形容词活用作动 词。在其他诗中我们也可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另外,词的双关义。在李商隐的《无题》中,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丝”谐音双关“思”, 是说我的情思像春蚕吐丝那样,一直到死才可 完结。 刘禹锡的《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字不就是双关吗?
2.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如何读懂古诗词——100日入门经典诗词和传统文化
![如何读懂古诗词——100日入门经典诗词和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5499d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a.png)
如何读懂古诗词——100日入门经典诗词和传统文化
要读懂古诗词,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了解古代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古诗词是反映古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艺术形式,了解其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含义。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文化经典以及研究古代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资料来加深理解。
第二步:品味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古诗词往往凝缩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人情的感悟和思考,通过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与诗人产生共鸣,体验其中的美感和情感,从而领略其艺术韵味。
第三步:解读古诗词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这些手法能够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并解读其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句的具体意义和隐含含义。
第四步:学习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
古诗词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格律,掌握这些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诗词的音律和格调。
可以学习古诗词的词牌和韵律模式,了解其中的规则和变化,以便更好地欣赏和领会古诗词的美感。
第五步:拓展阅读,增加诗词素材
要深入了解古诗词,需要进行广泛的阅读,扩充诗词的知识储备。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集,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进行系统的阅读和学习。
此外,还可以关注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展览,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诗词作品,从而拓展自己的诗词视野。
通过以上步骤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更好地读懂其中的内涵和韵味,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课件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58d4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f.png)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参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尾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 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 起二绝句》)
【2012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
[明]金 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②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两句 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 《寄南城韦逸 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 台·西湖春感》
C.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 士》
悱之情,而王维抒发的却是因“好道”而归隐,享受“兴来每独往”的悠 闲自在自得其乐之情;②面对“白发”“水穷处”同样的迟暮困窘之境, 带给孟浩然的感觉是“催人老”的感慨,年华逝去的感伤之情,带给王维 的却是“”的洒脱。截然不同的感受,体现出二人内心迥然相异的感情。
14. (3分)A 15. (3分)B 16. (6分)
16.刘诗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 项是(3分)
A.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唐庚《春日郊外》)
D.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读懂古诗词
![如何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b5e4ff6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06.png)
如何读懂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传达着古人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
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读懂古诗词并非易事。
要想真正领略古诗词的魅力,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是读懂它们的关键。
每一首诗词都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作者的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都会对作品产生影响。
比如杜甫的《春望》,如果我们不了解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杜甫本人在战乱中的流离失所,就很难深刻体会到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表达的忧国忧民的沉痛之情。
因此,在阅读古诗词之前,不妨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时的社会状况,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其次,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古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包括押韵、平仄、对仗等。
押韵能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平仄的交替则能营造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
了解这些格律规则,不仅有助于我们欣赏诗词的音韵之美,还能帮助我们判断诗词的优劣。
此外,古诗词中的意象也是理解其含义的重要线索。
像“明月”常常寄托思乡之情,“梅花”多象征高洁的品质,“杨柳”则代表离别之意。
当我们熟悉了常见的意象及其寓意,就能更快地领悟诗词的主旨。
再者,要读懂古诗词,需要反复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诵读能够让我们在声音的韵律中感受诗词的情感起伏。
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我们能更直观地体会到诗词的节奏和韵味,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而且,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我们的脑海中会逐渐形成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产生共鸣。
同时,逐字逐句地解读也是读懂古诗词的重要步骤。
古诗词往往用词精炼,一个字、一个词都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我们要仔细揣摩每一个字词的意思,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极为精妙,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到来时江南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隐喻和象征
![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隐喻和象征](https://img.taocdn.com/s3/m/54b452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1.png)
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隐喻和象征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致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意蕴,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日常阅读习惯的改变,很多人对于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意味感到困惑。
本文将分享一些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隐喻和象征。
一、了解古代文化背景古诗词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典故、文化符号和传统价值观念。
因此,要读懂古诗词的隐喻和象征,首先需要了解古代的文化背景。
比如,古人常用的代词、动物、花卉等,在古代文化中往往有着特殊的象征寓意,了解这些文化符号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深意。
二、注重词句的对比和反衬很多古诗词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突显作品的主题或表达情感。
因此,在阅读古诗词时,我们应该特别关注词句之间的对比和反衬关系。
通过分析对比的词句,我们可以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里通过对山和海的对比,抒发了作者的壮志和豪情。
三、重视修辞手法的运用古诗词以其美妙的语言和巧妙的修辞手法而闻名于世。
在词句的组合中,常常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解读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隐喻和象征。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写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里使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将战船的灰烬比喻成飞烟灭火,凸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思考。
四、运用联想和想象力古诗词常常以简洁而抽象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意境和情感。
在阅读古诗词时,我们需要运用联想和想象力,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感受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通过联想月光和霜的清冷感觉,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五、多角度解读古诗词作品通常是多义和开放的,不同的读者有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因此,在阅读古诗词时,我们应该多角度进行解读,不要拘泥于一种解释。
如何读懂古诗词
![如何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4d77f3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9.png)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 指建功立业。
课堂小结 读懂古诗词的基本程式 : 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看字 词——看意象——看典故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描写了漂泊生涯路 远孤独、同伴难寻的寂寞凄苦;表达了渴 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同伴的忠贞之情。
(五)看(典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 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 Nhomakorabea定的情感。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
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
设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
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 作风格、时代背景或是主旨;
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2007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 夷 山 中 国破家亡、忠贞、 宋·谢枋得① 孤寂、痛苦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fāng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 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 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1275),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 诗时将近十年。 问题:两条注解分别暗示了诗歌可能抒发什么 情感?
“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37789e70c281e53a5802ff92.png)
方法一:读标题
诗歌题目
可知的信息
旅夜抒怀(杜甫)
表明时间、背景
琵琶行 (白居易)
表明诗歌体裁
咏柳 (贺知章)
表明写作对象 暗示写作手法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概括写作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揭示地点 诗歌类别
表明情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读标题
为什么要读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
1、概括诗歌内容。 2、交代写作缘由。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交代诗歌类型,表明诗歌体裁。 5、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
练习: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 流露出了诗人和陶渊明一样厌弃官场、归隐田 园的情怀。
问题:你认为作者在诗中对李白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方法四:读意象
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融入诗人
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领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象与情感
月
亮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杨
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这首表世人达了皆欲作杀者,对吾意李独白怜的才。同情、 担忧和思敏念捷诗,千抒首发,飘了零自酒己一杯对。李白怀 [注才]不这首遇诗的写匡于山感客居慨读成书,都处初并期,,期头杜白待甫好此李时归辗白来转。结得悉束李白飘已在 流 零匡放山夜生:郎活指途李中后白获少释,时,回读遂书有到的感大而四匡作川山。(来今世四人。川:北指统部治)集。团中的人。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68b86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14.png)
总结方法
(五)看意象,品意境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
,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意象:含有特定情意的物象。 意境:由意象组合构成的艺术境界。
【例五】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
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
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六)再现情景,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情景,设身进入
这一情景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 要有再现诗词画面的习惯和能力。
练习
通过联想或想象,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这两句诗句的画面,品味其意境。
诗
歌
鉴
赏 01
2024高考专题复习
❀ 如何读懂古诗词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
(一)了解诗歌发展的概况:
《诗经》 《楚辞》
汉魏五、七言 古体诗
唐诗(近体诗)
宋词
元曲
明传奇(剧本)
清(集大成) 现代诗(自由体、律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 古体诗 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
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 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 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羁旅思乡之情。
从军行 杨炯
怎样读懂古诗词
![怎样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42f21b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8.png)
怎样读懂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和生活。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读懂古诗词并非易事。
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古诗词呢?首先,要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
每一首古诗词都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作者的经历、遭遇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等因素都会对作品产生影响。
比如,杜甫的《春望》,如果我们不了解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很难深刻体会到诗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所蕴含的沉痛和忧思。
其次,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的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官职名称等,在古诗词中时有出现。
比如,“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司马”,了解古代官职的设置,才能明白作者此时的处境。
还有,古代的节令、服饰等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词的内涵。
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果不明白春节换桃符的习俗,就难以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氛围。
诗词的格律和韵律也是读懂古诗词的关键。
古诗词在格律上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平仄、押韵等。
通过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我们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起伏。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押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
此外,要留意古诗词中的意象和典故。
意象是诗人用来寄托情感的具体事物,如月亮常代表思乡,梅花常象征高洁。
而典故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比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里运用了庄生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就很难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复杂情感。
多读多背也是提高古诗词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
读得多了,自然会对古诗词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有更敏锐的感知。
而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同一首诗词,往往会有不同的感悟。
在阅读古诗词时,还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
诗词的篇幅往往有限,但所传达的意境是无限的。
我们要在脑海中构建出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这样才能更真切地感受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