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的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的总结我是幸运的成为了这次远程国培的一名普通的学员,在第一次作业《请结合具体案例共享您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改进办法》的时候,我头脑里顿时思绪万千。我作为一个偏远地区学校的特岗区教师关于困惑的小结,希望专家们在百忙中能看到我们的困惑,直视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解决或者缓解这些问题,让我们一线的教师在教书的艰辛历程中永远有一个明亮的指示灯在指引我们,也让我国的教育走上通畅之路!谢谢专家老师!

一、对于在实施课改中的遇到的困惑总结如下:

1、重视过程、情感与重视考试分数结果怎么协调?

就目前来看考试的结果是最重要的评价,其他的过程、情感相应评价体系缺失,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单纯的解题和单一的考试评价已经极大的挫伤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这两部分怎么才能协调?

2、处理教材要求与课标要求怎么协调?

教材中许多内容超出了课标的要求,学生无法学有所得,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降低求知的欲望;弃之不讲,会给今后的教学评价留下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许多内容教材中又缺少体现,补充内容,教学时间不够,否则,又无法到达课标要求。尤其是老教师(驾驭教材,处理教材能力有限)困难重重。

3、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存在脱节

在初中新课标中,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四点共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等等被删去了,在高中解析几何中却常会用到,先前的学生回来经常会提到高中老师抱怨这点。因式分解的要求降低。初中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新课标不作要求,但高中要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都已不作要求,对今后学习与数列相关的计算(往往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时会有影响。

4、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有偏差

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发展于生活的理念,但由于学生的能力及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对课本的阅读理解感到困难,他们很需要教师的解释答疑,但按照课时的安排,完成教学内容已感到吃力,对于我们这种生源差的学校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对学习的新知识没有时间理解和消化,学生几乎没有学后反思的环节,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5、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把握如何掌握“度”?

老师在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教学方式运用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老师说这种形式化的或者理解上的一些建议。

6、评价上改革的困难。

评价要求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特别是过程性评价,老师应该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如何去体现情感评价,这个也在老师们的探索过程之中。刚才说老师在应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包括成长记录带,观察等等,但是大多数老师如何在实际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这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我们去做,这也会让老师感到有一些困难。

现在一些利害性的考试,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比如说,综合与实践能不能进入书面考试,比如说,学生的学习过程能不能进入书面考试,学习能力能不能考,现在国外也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比如说,很多题

目和传统的题目有很大的的变化。目前评价改革方面的探索是整个世界的课题。所以希望老师们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问题,相信经过不断地努力,在这些方面还会有很大变化的。

7、活动课的内容和次数与非活动课如何协调?

活动课是新课改的特点之一,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规划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但课时的有限性严重制约了活动课的设计。一种好的方案无法实施,师生双方都感到很无奈。

8、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展开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优秀的教学理念,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当代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势。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能力的平衡状况,学习材料搜集的客观可能性,学生对课余时间调控能力的大小等等。但学生一般都不具备这些基础和条件。如果在基础和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全面展开自主学习,是否会流于形式并导致不良的学习习惯。

9、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理念和培养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特色,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模式的合理性在于课堂结构的严谨性,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教学评价的时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但其弊端是显性的,它在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时,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学生健全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但课改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将如何继承值得我们去思考。现在的学生大家有目共睹,想敢想、说能说,但不少学生是比较浮华的,不扎实……

10、“四能”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驾驭学生?

本次课标的修改,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双基”到“四基”的变化,从“双能”到“四能”的变化。“双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基”是在原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本次课标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上升到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指导我们的行为,充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活动能力,从而积累活动经验,让孩子们在充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而“双能”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能”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无疑会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很值得提倡。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驾驭学生,似乎许多数学活动都被老师的讲解所代替,尤其是“统计与概率”这章内容,并没有被我们上出新意,似乎只是小学的延续。我老是设想:如果我们真的能将部分精力投入到课程的设计上,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从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并应用于实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效果肯定不比老师整节课讲一些抽象的概念差,特别是学生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清楚地感知了我们所讲的东西,老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而已。可惜我们很少做到!

11、能否让学生尝试操作信息技术?

课标里提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不仅在教学中,而且在评价中,在学生的交流中,在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发挥作用。

我很认同这一说法,但不用反思,就知道我们离目标太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多也就用ppt演示以表示直观,或用来代替黑板。每次听完一些优秀的公开课,很羡慕人家的多媒体演示,既直观又生动,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让学生去进行操作,包括对函数图象的探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等。我想,只要我们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