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四大声腔的演变及昆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之孕育期
• 一、徽秦合流: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 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吸取诸家剧种之长, 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 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 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 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 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徽汉合流: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 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汉剧演员搭入徽班 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 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 接受。道光二十五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 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 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丑行皆有此特技。其变法有“变脸型”和“吹面灰”两种。
顶 灯:演者将一盏油灯点着,置于头顶,耍各种动作。 打 碗: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及汉调二簧等剧种演神庙会戏
时常用的打鬼特技。 鞭扫灯花: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和汉调二簧净、旦行的表演特技。 踩 跷:秦腔、汉调二簧旦角表演特技。
• 弋阳腔的伴奏,用效果强烈的打击乐,随腔 烘托。
(四)昆


• 昆山腔是元、明在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流 传的南戏清唱腔调,明初已有昆山腔的
称呼,它是四大声腔中流传最广、留存
最久的戏曲音乐。
二、昆

昆曲,原名“昆山腔”、 “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 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 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 “昆剧”。昆曲是中国传统 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 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 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 花”。
接下来请各位同学一起来欣赏《三滴血》选段——《兄弟 窗前把书年》
三、京

Peking Opera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之起源期
• 一、无石不成班 :石牌是安庆市怀宁县一个古老的集镇,“无石不成 班”的“石”即指这里,至清中叶石牌当时可供表演的戏剧舞台多达 800处,在石牌的弹丸之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位 开一代风气的宗师,四大徽班进京,皇帝为安庆艺人精美绝伦的行头、 装饰惊叹不已,“安庆色艺最优!”“无石(牌)不成班!”之说一 时间广为流传。 • 二、苏唱街梨园:徽班进京的出发地在扬州,身怀绝技的优伶们,出 发前一定要到位于苏唱街的梨园总局碰碰头,商量一下出发日程和演 出剧目,并在那里一起摆个身段、甩两下水袖、扬几声珠圆玉润的歌 喉。 • 三、徽班进京城:公元1790年,徽班以唱祝寿戏开始进京艺术之旅。 经过多年沧桑,在不断吸纳中,徽班“合五方之音为一致”的同时逐 渐失去自己的颜色。徽班的历史结束了,而脱胎于徽班的京剧终成为 享誉世界的艺术瑰宝,对于徽班来说,可谓凤凰涅盘。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之形成期
•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 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 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 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 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 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 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 “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他 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 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 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角 色:
秦腔的角色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老生分 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须生分王帽须生、 靠把须生、纱帽须生、道袍须生和红生,小生分雉 尾生、纱帽生、贫生,武生、幼生,老旦,正旦分 挽袖青衣、蟒带青衣,小旦分闺门旦、刀马旦,花 旦分玩笑旦、泼辣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 丑分大丑、小丑、武丑。各门角色都有独特的风格 和拿手戏。演唱时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 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做“唱乱弹”。
牙 技: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和汉调二簧等剧种中毛净所用的
一种特技。
尸 吊:亦称“大上吊”[刘全进瓜],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
桄、汉调二簧、眉户等剧种均有此特技。
经典剧目
• 秦腔所演的剧目多是取材于“列国”、 “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 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 各种公案戏,剧目超过1万本,剧目之丰富, 居我国三百多剧种之首。 • 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有《香山寺还原》、 《串龙珠》、《黄金台》《刘全进瓜》、 《长板坡》、《赤壁战》、《破渑池》 《周仁回府》、《白逼宫》、《打柴劝 弟》、《花亭相会》《三滴血》、《白帝 城托孤》等等。
京剧的表现手法
•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 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 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 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 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 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 素之一的“舞”。
表演:
有人赞美秦腔是“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 气为之动荡”,正是出于秦腔表演的特色。其表演 技艺质朴、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优美,以情 动人,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式严谨,技 巧丰富。身段和特技有趟马、拉架子、吐火、吹火、 喷火、担子功、梢子功、翎子功、水袖功、扇子功、 鞭扫灯花、顶灯、咬牙、耍火棍、跌扑、髯口、跷 工、獠牙、帽翅功等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 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 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 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 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 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 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 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 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 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 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 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巧妙而和谐。昆 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 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 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 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 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 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 面哺育和滋养。
京剧的艺术特点
•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 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 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 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 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 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 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 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 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 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 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 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 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 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赏析秦腔经典剧目
——之《三滴血》
• 故事简介 • 《三滴血》主要描写一个糊涂的县官晋信书断案 不作调查研究, 自信书本上“滴血认亲”的办法 可靠,从而活生生地拆散了人家亲生父子,又使 一对将要结为夫妇的异姓姐弟负屈含冤。最后, 这个县官为了压服和反驳受害者的强烈控拆和翻 案,进一步再证明自己滴血认亲的办法准确无误, 又把另外一对明落眼见的亲父子叫来当堂滴血试 验,终于在铁的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不得不 承认滴血认亲实属荒谬,坑害了良民百姓。
• 四、三庆班首发:1790年秋,为庆祝乾隆八旬寿辰,扬 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 的徽戏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在这 场艺术竞赛当中,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即崭露头角,引 人瞩目。 • 五、四徽班进京: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 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 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
唱腔:
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 分,每部分均有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 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依剧很好地表达 情感的辅助唱法。
伴奏:
秦腔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 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有暴鼓、干鼓、 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秦腔中最主要的 乐器当然是板胡,其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色。
(二)余


Biblioteka Baidu
• 余姚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县,形成于元末明初。
明代中叶已流传到江苏常州、镇江、扬州、
徐州及安徽的贵池、太平等地。余姚腔的唱 法已难考证,可能不用丝竹弦管伴奏,语言 是用杭州湾地区的土语。
(三)弋


• 弋阳腔是形成于元末江西弋阳的南戏声腔, 明初至嘉靖年间,已流行到徽州、南京北京 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等地。弋阳腔 的音乐属曲牌体,但形式灵活,易于与各地 戏曲声腔、民间音乐相结合,能揉进地方方 言,音调高亢,情感奔放,很受群众欢迎, 对各地地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昆曲代表曲目《牡丹亭》赏析
《牡丹亭》是明 朝剧作家汤显祖 的代表作之一, 共55出,描写杜 丽娘和柳梦梅的 爱情故事。由明 至今,《牡丹亭》 几乎成为昆曲之 代名词。《牡丹 亭》中瑰丽的爱 情传奇,以典雅 唯美的昆曲来演 绎,相得益彰, 四百年来不绝于
二、秦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 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 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 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 “恍恍”声)。秦腔形成于秦,精进 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 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 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 鼻祖,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 接影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 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之成熟期
• 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 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 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 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 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 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 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 界。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之鼎盛期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 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 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 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 兰芳、余叔岩。”。“四大名旦” 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 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 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 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 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 媚“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 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
第四节 四大声腔的演变 及昆曲、秦腔和京剧
一、四大声腔的演变
• 元代末期, 风靡一时的北方杂剧逐渐衰落,南戏在
流行中与各地民间音乐相结合,派生出来的许多声
腔得到了发展。至明代,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海
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号称为
“明代四大声腔”。
(一)海


• 海盐腔元代已产生的南戏声腔,因形成于明 代成化年间的浙江海盐而得名。海盐腔因受 士大夫的扶植和支持,很快流传到嘉兴、温 州、湖州、台州以及南京、北京等地,盛极 一时。 • 海盐腔额剧本多属文人创作,音乐风格文静、 幽雅,伴奏用锣、鼓、拍板等打击乐,不用 弦管。后来昆山腔兴起,海盐腔日渐衰落, 以至绝唱。
吹 火:亦称喷火,一般多用于有妖怪、鬼魂出现的剧目中。常见的形式有:直
吹、倾吹、斜吹、仰吹、俯吹、翻身吹、蹦子翻身吹等。就其形状可分为;单口火、 连火、翻身火、一条龙、蘑菇云火等。 单口火:即一口一口吹火。主要用鼻子吸气,丹田用气,冲着火把的火苗直吹。

脸: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等剧种的生、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