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奇经辩证用药规律初探(1)

合集下载

叶天士的“奇经络病理论”在辨治杂病中的应用

叶天士的“奇经络病理论”在辨治杂病中的应用

叶天士的“奇经络病理论”在辨治杂病中的应用(20140145 宋鹏飞中医儿科学)摘要:叶天士在辨治杂病病机浅深方面,注重发展“辨在气在血、在经在络、在络在奇”的理论方法。

本文通过具体联系叶案原文及各家注说,对奇经、络病的概况做一简单介绍,并对其临床辨治法则与用药特色的粗略列举,注重阐明叶氏杂病诊治的发明创获。

关键词:奇经络病;叶案;杂病;虫类药;血肉有情之品叶天士( 1667--1745) ,名桂,号香岩,苏州吴县人,清代重要医家。

其主要学术思想对温病理论的构建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在诊治内伤杂病方面,建树颇多。

其中对奇经和络病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则是其学术思想的一大特色,但其一生忙于诊务未曾亲笔著述,有关奇经和络病内容均散在于其现存医案中。

一.辨在气在血、在经在络、在络在奇卫气营血理论是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来的。

他将温病的病机由浅入深地分为四个层次,即卫分、气分、营分、血分。

临床上,如果仅仅将叶天士的卫气营血理论理解到“四分”程度,那是远远不够的。

实质上,叶天士在辨析疾病病机浅深方面,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种思路,即“辨在气在血、在经在络、在络在奇”(1)理论。

杂病尤要辨气分血分,气分多属机能性病变,病机较为轻浅;血分多为脏腑器质性病变,病机较为深重。

气分、血分的分界以舌为指针,凡舌绛、舌紫或有绛紫色瘀斑瘀点者为病入血分,否则则在气分。

气分病可深入血分,血分病可转出气分,病机可互相转化。

进而辨析在经在络。

经病是脏腑经脉气机郁滞的病变;络病是脏腑络脉瘀滞的病变。

治经治络自不相同,气分经病和血分络病是辨治疗杂病的重点。

辨奇经病是叶天士的一大发明,更可贵的是他将络病与奇经病联系在一起来认识(2)。

奇经病是络病的进一步发展,是由实转虚的病机过程。

如《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由脏腑络伤,已及奇经”;“通络兼入奇经”;“夫曰结曰聚,皆奇经中不司宣畅流通之义,医不知络病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

从叶案分析可以看出,络病实证多称为“病入络脉”,络病虚证则认为是“病及奇经”。

叶天士“络病”用药规律探析

叶天士“络病”用药规律探析
散寒 、 扶正 、 通络 、 养 络 等一 法 施治 , 也 可多 法 兼 用 , 益 。”
以荡 涤 络邪 , 驱邪 外 达 , 调 畅气 血 , 平 衡 阴 阳。祛 邪 4 善 用 药 对 即祛 毒 , 而 祛 毒 就是 给邪 以 出路 , 其 治 重在 祛 邪 , 驱 叶天士善用药对 , 随证 化 裁 _ 5 J 。 常见 药 对 如 鹿 茸、 龟版 通 补任 督 ; 杜仲 、 沙 苑 子强 腰 固带 ; 川 I 椒、 小 茴香辛温通 阳; 淡 苁蓉 、 当归 温 润 通 补 ; 人参 、 紫 河 邪勿尽 , 又要宿病缓 图 , 以免 攻 伐 正 气 , 要讲究 “ 络 茸 、 人 参 升 固督 脉 之 气 ; 鹿角霜 、 桂枝温通脉络 ; 鹿
用 药诸 法 , 临床 喜 用 辛 香 药 , 善 用 虫类 药 , 巧 用 血 肉有 情之 品 , 善用药对 , 妙 用藤 类 。 分析叶氏治疗 络 病 的 用 药特 点 和 规 律 , 以期 指 导 临床 用 药 , 提 高 临床 疗效 。
关 键 词 络 病 投 药和 剂 量 叶 天 士
叶 天士 一 络病c 9 用 药 规 律 探 析
一 一
。 。 善 毒 : 产 /
。 。i
誊 譬

誊曩 群 蓦
. 5 , ㈣
噩 ¨
摘 要 一 宁夏 叶 天 医科 士认 为 大学中 络 病 以络 医学 脉 院, 阻滞 宁夏 为 特银川 点, 多表 0 现 0 0 为 4 气 一 滞、 血瘀 或痰阻 , 提 出辛 味 通 络 等


入络” 、 “ 久 病人 络 ” 和 “ 久 痛 入 络 , 祛除瘀 痰 。如全 蝎 、 蜂房 、 穿山甲、 水蛭 、 虻虫 、 地

叶天士奇经辨证理论探析

叶天士奇经辨证理论探析
2 任脉 病证
不调” “ 脐下过寸 , ,按 动气似若 穿梭 , 此关元 内空 , 冲脉失养 ,
而震跃 不息” “ ,女子 四十九 , 天癸 当止 , 阳明脉衰 , 谓 冲脉力
怯, 不能招集 诸 络之 血 聚于血 海 , 月行 经 , 向老 皆然 ” 按 此 。 “ 身前冲气欲胀 , 冲脉所主病” “ ,冲脉为病 , 气至咽 ” “ 冲 逆 ,盖

生忙于诊务 , 未曾亲笔 著述 , 奇经理论 均散在于其 医案 中,
笔者涉阅所有医案 , 搜集 整理 欲使叶 氏奇经 理论 系统化 , 以 备学 习之用 。奇经病 属于经 络病 范畴 , 与脏腑 病有 别 , 文 本 从奇经各脉病证展开分析奇经病 特点 :
1 督脉病证
《 素问。 骨空论 》 :督脉为病 , 云 “ 脊强反折 。 《 ” 灵枢 ・ 经脉》
叶天士曾多次在 案语 中引用《 素问 ・ 骨空论》 言: 任脉 之 “
为病 , 男子 内结 七疝 , 女子 带 下瘕 聚。 《 问 ・ 古天真 论》 ”素 上
日:任脉 虚 , 冲脉 衰少 , 癸竭 , 道 不通 , 形 坏 而无 “ 太 天 地 故 子。《 ” 脉经 ・ 平奇经八脉病》 “ 来紧细实 长至关者 , :脉 任脉也 。 动苦少腹绕 脐 , 引横骨 , 下 阴中切 痛。 由此 分析总结 叶天 士 ” 医案中任脉之病有 : 1与冲脉合而主女 子月经 , () 功能失常 而 致的月经病 ( 详见 冲脉 病条 下 ) ( ) 冲脉 合而 主妊 养胞 。 2与 胎, 功能失 常 而致 的胎 坠 、 不孕 等病 证 ( 详见 冲脉 病条 下 ) 。 () 3男子七疝 , 女子瘕聚 , 多源于任脉 , 因任脉 起于胞 中, 下行 阴中, 上行腹 中 , 任脉虚 , 邪攻入络或血损气结 , 则聚为瘕疝 , 任脉不 司担任则 阴囊陷坠 。( ) 4 任脉失担 任之职 , 肾肝 精血 “

叶天士奇经辨证探讨

叶天士奇经辨证探讨

叶天士奇经辨证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 | 李冠霈叶天士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医学家,他毕生的学术成就有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胃阴学说、久病入络学说与奇经辨证。

奇经辨证虽然早在《内经》就已被提出,并经过后世一些医家的补充,却还是没有系统的理法方药。

到了叶天士,他总结了前人对奇经辨证的理论认识,在临床上大量运用奇经辨证的思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记载在他的医案中。

本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总结了现在医家运用叶天士奇经辨证的思维,在临床上提出治疗内外妇科以及一些杂病的理、法、方、药特点,治疗医案,并提出了奇经八脉证候的分型,治则治法,相应的方剂或药物。

第二部分是介绍叶天士生平的简介及其著述。

第三部分是总结了历代对奇经八脉的认识,并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表现。

第四部分是研究叶天士对于奇经八脉的理论认识,如“八脉隶属肝肾,冲脉隶属阳明”,讨论了奇经与肝肾及脾胃的关系、提出叶氏对奇经病因病机的认识、奇经病候范围及辨证、奇经病的治则、对奇经病的治法及方药的病案研究等,并提出奇络并治、奇经之法以治妇科疾病以及奇经之法以治肝肾与脾胃为病等。

第五部分是对叶天士奇经辨证的探讨,包括了奇经辨证的广泛性、奇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联系、奇经病证用药特点分析。

第六部分是提出叶天士之后的医家对叶天士奇经辨证的评价、临床上的运用。

第七部分是结论,提出叶天士奇经辨证的历史价值、奇经辨证的现代意义、奇经辨证思维对临床辨治的启示等等。

本课题的研究是期望现在的医家能将奇经辨证成为常规治疗思维,并能灵活地运用在临床上,在久病、虚损病、妇科病等较常以奇经辨证之疾病的基础上拓展思维,希望能广泛运用于其它病症,以提高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标准与理法方药一:卫分证的辨证标准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标准与理法方药一:卫分证的辨证标准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标准与理法方药一:卫分证的辨证标准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标准与理法方药一:卫分证的辨证标准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温病学说的核自内容。

本标准主要依据叶天士《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整理而成,参考了与温病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用以明确叶天士所论卫气营血各阶段病症的辨证要点、证候特征、诊治与用药,为可归属于温病的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诊治提供理论指引。

卫分证的辨证标准1.卫分证本证的辨证标准(l)新病。

(2)犯肺证:①卫表证:症见发热、恶风恶风寒、头胀、脉如浮数/脉右搏数、苔薄白等。

②呼吸系统证:症见咳嗽、喉痒、呛咳/咳不爽、失音、咽痛等。

2.卫分证本证的特点①以表热证为主,不似伤寒: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胀、脉数/浮数/脉右搏数、苔薄白、舌边尖红等。

②易伤津:症见咽干、舌干、喉间痒、咳不爽等。

③病程短,多在1一3日以内。

3.卫分证挟证的辨证标准挟证指病邪中挟有风、湿等病邪。

(1)符合卫分证本证辨证标准。

(2)常见的两个挟证的辨证标准①卫分证挟风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②卫分证挟湿证:症见恶寒、身热不扬、头胀、首如裹、咽痛、身痛、胸闷、咳嗽、苔白腻等.4.卫分证兼证的辨证标准兼证指具有兼夹证,兼夹证的发生可以是宿疾新感,可以是特殊体质,也可以是本证发展所致。

①符合卫分证本证辨证标准;②兼证的辨证标准:胃热兼卫分证:症见无汗恶寒、齿若光燥如石。

5.卫分证转归①向气分证发展,最为常见。

可以转化为气分证,或卫气合病;②逆传心包:症见神昏、谵语、甚或昏聩不语、肢厥、舌蹇等;③向愈6一些传染性疾病卫分证的辨证标准①符合卫分证辨证标准;②不同传染病的特殊表现:发热、畏寒、头痛/头昏、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声嘶、喷嚏、咳嗽、目赤、流泪、畏光、乏力、面赤、尊麻疹、腹痛、腰痛、眼眶痛、弱视。

治奇经八脉疾病,叶天士这样用药

治奇经八脉疾病,叶天士这样用药

治奇经八脉疾病,叶天士这样用药小编导读叶天士对奇经论治的阐发最富代表性,其治病每多讲究奇经,以通补为法,扩大了奇经证治的范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天士的奇经八脉用药规律。

01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起着总督、统摄作用。

督脉治在少阴,故历来对督脉病的调治多从填精补髓着眼,明清以降多注意及此。

李时珍《本草纲目》谓鹿乃“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尤推重鹿茸和脊髓生精补髓、养血养阳、强筋健骨之功。

叶天士说:“鹿性阳,入督脉。

”鹿茸、鹿角、鹿角霜为其主药,其他如紫河车、羊肉、猪骨髓、骨髓、羊骨髓、枸杞子、肉桂、黄芪、羊肾等。

02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起担任作用。

任脉主病治在厥阴,龟甲为其主药。

李时珍称“龟性阴,走任脉”“能通任脉”。

叶天士则更力主“血肉填阴”,并将鳖甲、阿胶、鱼胶、淡菜等归属之,且喜在用药时辅以紫河车、艾叶、紫石英等暖宫之品;滋肾降火,药如知柏、生地黄、大补阴丸等。

其他如阿胶、鳖甲、鱼胶、淡菜、覆盆子、丹参、紫河车、艾叶等。

03冲脉冲脉为血海。

叶天士说:“病在冲脉,从厥阴、阳明两治”“石英收镇冲脉。

”紫石英为其主药。

其他如熟地黄、枸杞子、沙苑子、五味子、赭石、肉苁蓉、当归、紫河车、鳖甲、杜仲、山药、丹参、巴戟天、白术、莲子、川芎、附子、香附、木香、吴茱萸、黄芩、黄柏等。

04带脉带脉起约束作用。

叶氏说:“脉隧气散不收……必引之收之固之,震灵丹意,通则达下,涩则固下,惟其不受偏寒偏热,是法效灵矣。

”震灵丹由禹余粮、赤石脂、紫石英、赭石、乳香、没药、朱砂、五灵脂组成。

其他药如当归、海螵蛸、龙骨、牡蛎、熟地黄、白芍、五味子、莲子、黄柏、黄芩、艾叶等。

05维脉维脉起维系作用,分阳维和阴维两脉。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治在中焦。

叶氏常用当归桂枝汤加鹿角霜、沙苑子、枸杞子等治疗。

入阳维脉的药物主要有白芍、桂枝、黄芪等;入阴维脉的药物主要有龟甲、鳖甲、山茱萸、五味子等。

06跷脉跷脉起到维系作用,分阳跷、阴跷两脉。

叶天士辨证用药特色探析

叶天士辨证用药特色探析
[6]朱晓红.中医学对体质与发病关系的认识[J].长春中医学 学报,1997,13(3):2.
[7]王莹.论血瘀证与活血化瘀[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23(5):5.6.
[8]秦国政,骆斌.勃起功能障碍中医体质学规律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5,28(4):74_77.
[9]袁婉丽,胡节惠。2型糖尿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 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02.
[10]张正庆,罗薇,刘亚刚.系统生物学研究及其在医学中 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7,18(4):723-726.
作者简介:田栓磊(1980一),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 医体质学研究。
2003,34(4):1m11. [3]朱秉匡,周国雄,赵长樱,等.1075例老年人体型与体质关
系的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1988,3(5):57. [4]有地滋.一贯堂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J].国外医学·
中医中药分册,1986,8(4):22.24.
[5]王莉.男女体质特点及其异同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 医学杂志,1998,4(2):7.8.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582—2584.
作者简介:刘涛(19r77一),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治疗。
*通讯作者:杨叔禹,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Tel:05眩
2137558
(收稿日期:2008一07—30)
万方数据
叶天士的体质辨证是对《内经》体质学说的延伸和 发展,他明确了一些常见体质类型的特点、病机及用药 规律,并给出了详细的范例,对体质学说的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摄补法是叶天士治疗虚劳的基本原则,通过 补益法和固摄法相结合,达到补虚扶正、涵藏肝肾的作 用。补奇脉法是叶天士独特的学术经验,叶天士认为 奇脉病多有失血失精病史,伴腰脊部酸痛无力等症状, 奇经八脉隶属于肝肾,通过鹿茸、龟甲、阿胶等血肉有 情之品补益肝肾,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总之,叶天 士的体质辨证、摄补法及补奇脉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 值,对指导中圜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叶天士治疗杂病脏腑辨证应用思路初探

叶天士治疗杂病脏腑辨证应用思路初探

山 西 中 医 2019年8月第35卷第8期 SHANXI J OF TCM Aug .2019 Vol .35 No .8·1·叶天士治疗杂病脏腑辨证应用思路初探王 鸣摘要: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在治疗杂病中常以脏腑辨证为纲,重视肝、肾、胃、三焦等脏腑阴阳协调,重视肝肾、脾肾、心肾、脾胃、肝胃等脏腑关系,认为阴阳必须协调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和协同作用,一旦失常功能失调发为杂病。

《临证指南医案》 中对肝、肾两脏及胃腑、三焦阐发最多,提出胃阴学说、内风等新见解,为中医学理论创新作出重大贡献。

关键词:叶天士;杂病;脏腑辨证中图分类号:R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 (2019) 08-0001-02作者简介:王鸣,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天津市红桥医院 (天津 300000) 。

叶天士治疗温病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法,后世在温病辨治中以其为宗,为温病学奠基人,提出很多经典理论为温病治疗做出重大贡献。

此外,叶氏在杂病的治疗上也有重大建树,尤其是其擅长应用脏腑辨证思路,但其应用散落在诸多医案中,笔者多年学习分析叶氏 《临证指南医案》 ,并参阅多篇近年叶案文献论述[1- 2],初探叶氏治疗杂病中脏腑辨证临证用药规律和思路,现叙述如下。

1 脏腑阴阳升降浮沉脏腑各有阴阳,阴阳必须协调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和协同作用,一旦失常功能失调发为杂病,在 《临证指南医案》 记载医案中肝、肾两脏及胃腑、三焦阐发最多,其中胃阴学说、内风均有不少新见解,为中医学理论创新做出重大贡献,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1.1 肝:肝阴肝阳为体为用,阴阳失衡常致阴虚阳亢之证,叶氏在 《临证指南医案》 中指出:“乃体不足用太过之象,法当辛酸甘缓,两和肝之阴阳,而苦降走泄,不但妨胃,且助截耗”;“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治肝体用润剂和阳”。

叶氏之前著作记载中泄肝平肝抑肝方法较多,补法较少,以补肾子母相生治疗为主,叶天士受缪希雍内虚暗风思路启发,提出了“阳化内风”学说,五志过极、劳伤内虚,致使肝阴虚而阳亢,肝阳亢盛易患内风,内风与痰瘀交织,形成眩晕、耳鸣、心悸等证,进而阴阳内损、阴阳不交中风,病情危急[3]。

叶天士奇经辨证用药规律初探

叶天士奇经辨证用药规律初探

叶天士奇经辨证用药规律初探
江与良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1995(13)5
【摘要】自《内经》提出奇经八脉,张元素首倡药物归经以来,辨证多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入手,对奇经八脉很少论及。

叶氏继承前人经验,全面运用经络理论,将脏腑,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结合起来,发挥奇经辨证,总结奇经治法用药规律,为后世深入研究奇经证治提供了范例,用于杂病治疗,补前人治法之未备,为中医杂病治疗独开门径,其辨证用药,值得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

【总页数】2页(P4-5)
【关键词】奇经辩证;辨证论治;奇经八脉;叶天士
【作者】江与良
【作者单位】四川开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1
【相关文献】
1.论叶天士奇经辨证的“理”与“法” [J], 科尔沁夫;桑小普;韩暄;孙晓光
2.叶天士奇经辨证理论探析 [J], 朱慧萍;连建伟
3.叶天士产后调奇经用药特色初探 [J], 解浚沅
4.基于数据挖掘的叶天士从奇经论治月经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J], 陈莞苏; 刘迎
5.叶天士对奇经辨证论治研究的成就 [J], 陈林榕;吴焕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叶天士对奇经八脉用药与运用

叶天士对奇经八脉用药与运用

叶天士对奇经八脉用药与运用·叶氏对奇经八脉的认识,承接于内、难诸家,发展于临床实践。

例如“久病必通任督”“八脉隶于肝肾”,在杂病中运用甚广。

“女科之病,冲任最要”,在妇科疾患中指导意义颇大。

·从全部叶氏对奇经八脉治疗疾病的脉案来分析,冲、任、督、带,各有一味主药,这就是《指南》产后门按语所说:“冲脉为病,用紫石英以为镇逆,任脉为病,用龟板以为静摄,督脉为病,用鹿角以为温煦,带脉为病,用当归以为宣补。

”为什么称八脉是奇经?叶天士(以下简称叶氏)在《叶氏医案存真》(以下简称《存真》)一案中说:“十二经属通渠旋转,循环无端,惟奇经如沟,满溢流入深河,不与十二经并行者也。

”并概括地阐述道:“奇经八脉是不拘于十二经”及“督脉行于身后,带脉横束于腰,维跷一身之纲领。

”【认识】叶氏根据《难经》对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和病变时所出现症状的记载,再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对八脉分析得很透彻。

如对冲脉病的阐述,由于冲脉主经水,经水来源于血,血由脾胃所生,所以叶氏指出:“冲脉隶于阳明”(《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指南》,调经门沈案),“凡经水之至,必由冲脉而始下,此脉胃经所管”(《指南》调经门赵案)。

叶氏还指出:“冲脉上冲,犯胃为呕。

”并认为不孕或经水不调皆与冲脉有关。

因为“血海者,即冲脉也,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不孕经不调,冲脉病也”。

由于冲脉是十二经之冲要,又是经络之海,所以叶氏指出:若“冲脉动,诸脉皆动”,“呕吐之时,周身牵引直至足心,其阴阳跷维不得自固,断断然矣”(《指南》席案)。

叶氏认为任脉主胞胎,胞胎的供养又属阳明所司。

“夫冲任血海,皆属阳明主司”,“任主一身之阴,任脉不固,可成遗精,任脉为病,男子七疝,女子带下”,而且“任脉为阴海之冲,虚攻入络为瘕”(《存真》齐门外氏案),“任脉为担任之职,失其担任,冲阳上冲莫制,皆肾精肝血不主内守”(《指南》虚劳门邹案)。

叶氏叙述“督脉以总督其统摄”。

所谓督主一身之阳,就是说督脉统摄全身阳气,督脉空虚,可以引起腰背酸坠等症。

叶天士经方咳嗽案初探

叶天士经方咳嗽案初探

叶天士经方咳嗽案初探温病学家经常被人喷。

叶天士后人称之温病大师,经常喷他,破坏仲景伤寒治法,跳出伤寒六经治法等等。

这种观点皆是坐井观天,平庸之辈可以探得其中奥秘吗?!甚至有人喷吴鞠通拉低现代人中医水平。

我也服了,你尊崇古方研究也没有什么可炫耀,攻击吴鞠通就不对了。

那么叶吴派真的不用经方,不尊仲景吗?非也。

真抡起经方叶吴手笔你还真不如。

看医案就知道,今闲来无事随手选出《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篇经方案,大家自己评论吧。

上焦治法某(五三)寒伤卫阳。

咳痰。

(寒)川桂枝(五分)杏仁(三钱)苡仁(三钱)炙草(四分)生姜(一钱)大枣(二枚)某(三九)劳伤阳气。

形寒咳嗽。

桂枝汤加杏仁。

某(四四)寒热咳嗽。

当以辛温治之。

桂枝汤去芍加杏仁。

某(五十)形寒。

咳嗽。

头痛。

口渴。

桂枝汤去芍加杏仁花粉。

王(三一)脉沉细。

形寒咳。

桂枝(一钱)杏仁(三钱)苡仁(三钱)炙草(五分)生姜(一钱)大枣(二枚)以上六案叶氏皆以桂枝汤加减,案一寒伤卫阳,桂枝去芍通卫阳,案六型寒脉沉细桂枝汤去芍药之阴柔有扶阳之意,夹湿加薏米杏仁宣肺止咳祛湿,薏米尚有健脾补土生金之意。

中风夹湿不易法门,临床可以参考叶氏手法。

定为叶氏加减桂枝汤方。

案二桂枝汤原方加杏仁,不用厚朴之燥。

用桂枝汤治疗劳伤阳气,因此不去芍药。

案三去芍不加薏米,可以知不兼湿邪。

案五有除型寒怕冷,另有口渴,桂枝去芍加杏仁解肌祛风止咳,加天花粉清热生津。

吴(四一)咳嗽。

声音渐窒。

诊脉右寸独坚。

此寒热客气。

包裹肺俞。

郁则热。

先以麻杏石甘汤。

(寒包热)又苇茎汤。

按:本案寒包火,先于麻杏甘石原方散寒宣肺清热止咳。

表解再用千金苇茎汤清肺排脓,可谓丝丝入扣。

某寒热。

右胁痛。

咳嗽。

芦根(一两)杏仁(三钱)冬瓜子(三钱)苡仁(三钱)枇杷叶(三钱)白蔻仁(三分)按:本案虽然肋痛疑似少阳,反而用千金苇茎汤去桃仁,加枇杷叶白寇止咳温化之意。

考虑类似现代悬饮咳嗽,因而不用十枣汤等逐饮,只用和平之品宣肺止咳祛痰利湿。

叶天士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探讨

叶天士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探讨

叶天士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探讨【摘要】叶天士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奇经辨证论治学说。

叶氏以前的医家运用奇经八脉理论来治疗的疾病主要偏于妇科,涉及其他科极少。

有学者统计,叶天士运用奇经八脉理论来治疗疾病的医案计165例,病种较丰富,有:虚劳、遗精、疝气、痿、久疟、久立淋浊、不寐、诸痛、经带及胎产疾玻叶氏认为,奇经病证的治疗与正经病证的治法不同,无论补虚治实,均需采用“通因〞一法,强调在补益之中结合通调,通其脉络。

从叶氏对奇经八脉治疗疾病的医案来分析,冲、任、督、带各有一味主药,并且奇经药物各有归经,分经用药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叶天士奇经八脉辨证论治叶桂〔1666~1745年〕,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

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叶氏在继承?内经?和?难经?有关奇经理论的根底上,融汇脏腑、十二经脉和奇经理论,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奇经辨证论治学说,不仅填补了奇经辨治的空白,更为内伤杂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以下探讨叶天士奇经辨证论治的经验。

分清虚实“通因〞为法叶氏以前的医家运用奇经八脉理论来治疗的疾病主要偏于妇科,涉及其他科极少。

有学者[1]分析:叶天士运用奇经八脉理论来治疗疾病的医案计165例,其中?临证指南医案?共计134例,89例为治疗内科疾病,45例治疗妇科疾病;?叶氏医案存真?中有31例,多数是治疗内科疾病,病种有:虚劳、遗精、疝气、痿、久疟、久立淋浊、不寐、诸痛、经带及胎产疾玻辨治奇经病证,叶氏认为尤须分清虚实。

奇经为病,虚证居多。

奇经虚证多由脾胃、肝肾阴血精气受损,精血不能敷布所致,常见遗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内伤发热、下元衰惫、色夭神夺等证。

如久年不孕,月事不调,是“肝肾冲任皆损〞;“寒热遇劳而发〞,是“阳维脉衰,不司维续、护卫、包举〞;溲下腐浊,是“病伤已在任督〞;失眠,是“阳跷穴空〞等等。

假设奇经虚证兼有下部清冷等证,属奇经阳虚,兼有烦躁内热等证的属奇经阴虚。

叶天士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探讨

叶天士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探讨

叶天士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探讨叶天士(1916年-1994年),中国中医学著名专家,国家级中医名老、中华名医荟萃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誉为“中医学泰斗”。

叶天士曾于1954年进行了一次对阳明、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厥阴和阴跷七脉与督脉的57名患者进行的临床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创立了经八脉辨证论治体系,并系统梳理、总结出了八脉病证及其治法。

八脉病证督脉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首,起始于小腹,与任脉共舞龙虎,与脾胃属地相通,具有调节脏腑气血,维护安定情志的作用。

督脉主治头面五官、脑病、脉证、精神神经、闭塞口窍等诸多病证。

阴跷阴跷是脏腑卫气的主要通道,起于内踝上一寸,上截于胸部,下止于足心,与肺、肾、脾、胆、肝经络相通。

阴跷主治腹部缩痛、头痛眩晕、心神烦燥、气喘等诸多病证。

太阳太阳是阳脉之始,起于目眶外,下行至足小趾外侧端,与头面、胸腹、腰腿等部位相通,具有清热解毒、麻痹止痛的作用。

太阳主治头痛、感冒、发热、身痛、颈项强痛等诸多病证。

少阳少阳起于侧头,过颊下,再往后至耳前,下端盖在颈部,与肝、胆、三焦、心包经络相接。

少阳具有疏散、解毒、镇痛、舒筋活血的作用。

少阳主治头颈、胆病、耳鸣、颊肿、牙疼、肩臂痛等诸多病证。

太阴太阴起于足大趾内侧,上行沿着腿部内侧,绕过腹股沟,上达胸部,与脾、肺、心经络相通,主要起调节内脏功能、补虚益气、解表寒等作用。

太阴主治腹痛、泄泻、消化不良、便秘、气虚等诸多病证。

厥阴厥阴通行全身,起于大趾爪部,上至膝曲,内侧,盘绕阴器,上至下腹部,横绕腹股沟,内敛于肝脏,与肝、胆、三焦经络相连。

厥阴主治肝经相关疾病,如头痛、眩晕、胸胁痛等。

阳明阳明起于鼻旁,下行至大腿外侧,与肝、三焦经络相通,有清热降压、通便利水、去浮肿、化痰止咳等作用。

阳明主治中焦疾病,如鼻炎、牙齿疼痛、口腔溃疡等。

少阴少阴起于足底中央,上行至心包,内衔肾,与心、肾经络相通,具有养生抗衰的作用。

少阴主治风寒湿痹、肾虚遗精等。

叶天士用涩药的经验

叶天士用涩药的经验

叶天士用涩药的经验叶天士用涩药的经验叶天士于涩剂、涩药之用,遵治法而立,理明法出而方药从。

常用的涩治之法包括涩通互用法、填精固涩法和温经固涩法。

·观叶案所载,涩剂、涩药不可用者有五:一为崩症不可尽涩药;二为虚中挟邪,非涩所宜;三为血溢络外,未可止涩;四为湿邪为患,固涩不宜;五为新感引宿疾,补涩不可施。

叶天士造诣精深,于岐黄之术,错综融贯,集前贤之大成,启后世之法门。

涩剂,十剂之一也,遵涩治之法,用收敛固涩之药,此涩剂所出矣。

叶天士善用涩剂,屡施涩药,运常法而化新奇,阐奥秘而惠后学。

涩剂、涩药释义涩又通濇,《说文》载“濇,不滑也”。

涩剂是十剂之一,是根据中药功效特性对于方剂进行分类的一种类型。

《中医大辞典》载涩剂,指用酸敛固涩药物组成,具有收敛精气作用的方剂。

涩剂,以涩固滑脱、止遗泄,为正治之法。

剂各有义,明其义可用药,涩剂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草新编·十剂论》载:“遗精而不能止,下血而不能断,泻水而不能留,不急用药以涩之,命不遽亡乎。

”言遗精、下血、泻水(泄泻、痢疾等)等病证,需涩以固之。

“涩可去脱”,凡诸脱证皆可施以涩剂,李时珍曰:“脱者,气脱也,血脱也,精脱也,神脱也。

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之药,以敛其耗散。

汗出亡阳,精滑不禁,泻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遗,久嗽亡津,皆气脱也。

下血不已,崩中暴下,诸大亡血,皆血脱也。

”言汗、滑、泄、痢、遗、嗽、下诸病皆可用涩剂。

涩剂临证之用,据所治病证不同而各有代表方剂。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七方十剂》载:“脱如开肠洞泻,溺遗精滑,大汗亡阳之类,宜用涩剂以收敛之。

理中汤、桃花汤止利;参芪术附汤止汗;六黄汤止盗汗;固精丸、天雄散止滑精;术附汤止小便。

”观前贤所述,可知何为涩剂,所治何在。

涩药,指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药物。

涩药多具酸味,《灵枢·五味论》载“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张子和谓“凡酸味亦同乎涩者,收敛之意也”。

涩药种类繁杂,历代医家多据其用而分类别目,《儒门事亲·七方十剂绳墨订一》言“所谓涩剂者,寝汗不禁,涩以麻黄根、防己;滑泄不已,涩以豆蔻、枯白矾、木贼、乌鱼骨、罂粟壳”,据其所治而分类论之。

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治肾妙方精选(一)

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治肾妙方精选(一)

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治肾妙方精选(一)作者:俞岳真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07期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肾阴、肾阳,又称人之“元阴”“元阳”。

叶天士远宗长沙,近参诸家,方法大备。

所列治肾十法,叶氏亦所恒用。

笔者久经取用诸法而效验彰著者始经采入,非泛泛者可比。

现精选治肾妙法如下:1.壮肾固精法(《临证指南医案·遗精门·吕案》)主治:早婚之害,精液未充,遗泄滑漏或阳痿、口咸等。

處方:菟丝子60克,蛇床子60克,覆盆子60克,老韭子60克,五味子60克,沙苑子60克,鳇鱼胶丸。

体会:药仅七味,皆用子类,《本草纲目》称“诸子皆降”,可以直达下焦。

韭子、蛇床子强壮肾阳,覆盆子、沙苑子固精止泻,菟丝子、五味子补肾益精。

要知精髓亏损之证,全凭草木之药未必有力,妙在用鳇鱼胶丸,取血肉有情之品,不特补其精液,且可止其滑漏。

方从《千金要方》的韭子丸加减而成,凡肾阳衰弱,遗精滑泄,阳痿不举,屡试屡验。

此方亦可治疗口咸,因咸为肾味,乃肾阳衰微,肾水上溢口舌所致。

投以此方,多获良效。

2.固摄肾气法(《临证指南医案·喘门·翁案》)主治:肾虚,气不摄纳。

身动则气促喘息或晨起喉舌干燥、大便干结等。

处方:大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怀山药12克,补骨脂6克,胡桃肉30克,白茯苓9克,怀牛膝9克,五味子9克,车前子9克,蜜丸。

加减:脉沉细,跗肿,足寒者,去萸肉,加附子;脾虚便溏者,去牛膝,加芡实、莲子;耳鸣者,加磁石。

体会:此为加减肾气丸之法,减附子、肉桂之辛热,因肾恶燥,不耐刚烈之药;又减丹皮之辛泄,泽泻之流走,因脏阴宜静宜守,恶动走辛泄之品;加补骨脂温而不燥,胡桃肉辛润多脂,温肾阳而滋肾液;入牛膝领诸药下行,五味子助肾纳气;车前子味甘质润,祛痰行水而不伤正。

是化肾气丸之辛热为辛润之法,乃补肾纳气之良方也。

《内经》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今阴弱阳强,阴阳不得其平衡,则阳难以秘固吸纳于下,而上越为喘,喘之甚者,阳脱而亡,《内经》谓“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正此之谓欤。

叶天士妇科辨治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

叶天士妇科辨治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
1 重视肝 肾 。 通补 奇经
脉 虚 衰 的主要 治法 。其 理论 于续 集沈 案及 产后 门程 女 子 以肝 为先 天 , 《 傅青 主 女科 》 谓: “ 经 水 出诸 案 可 窥 一斑 。叶 氏认 为奇 经八 脉 隶 于 肝 肾 , 乃 一 身 肾” , “ 经本 于 肾 ” ,因此 在妇 科调 经 种 子篇 目中 , 历 之纲 维 , 病 延 日久 , 虚损 不复 , 肝 肾 内伤 , 则 真 阴衰 ,
肾 阳虚 , 内热 不 著 , 则 以熟 地 、 白芍 、 天麦冬 、 枸杞 、 芍 补 益肝 肾之 阴 ; 肉桂 、 小 茴 乃 温养 肝 肾之 阳 : 河 车 女贞子补阴配阳 , 兼 五心 烦 热 或 经 血 上 逆 者 , 多 以 胶 益 肾精 , 补气 血 ; 人参 、 当归益 气 养 血 ; 香 附、 川 芎 生 地 易熟 地 , 以取其 甘寒 之 性径 入 血 分 以清 血 分 之 理气 活 血通 经 ; 紫 石英 暖 子宫 , 镇心安神 : 茯 神 宁 心 热, 同 时加 入 知 母 、 白薇 滋 阴 清 退 虚 热 . 或 加 黄 柏 安 神 。 “ 凉 肝坚 阴 ” 。囝 叶氏填阴潜阳时 , 喜用介属 、 有情 , 填补 下焦 。
不 足 。肝 肾阴 阳虚 而失 调 、奇 脉不 和则 致愆 期 、 经 变 通 , 寓 通 于补 。 通 补 结 合 。其 在 诊 治妇 女崩 漏 1 3 闭、 倒经 、 崩 漏诸病 。 久。 月 经 愆期 兼 不 孕 、 倒经 、 痛 经 等 病 中均 有 体 现 。 盖 肾藏 精 , 肝藏血 , 精血互生 , 乙癸 同源 , 血少 如朱 案 , 经 水 一月 两 至或 几 月不 来 , 五 年 不孕 , 下 焦
代 医家均 重视 肝 肾 。叶天 士也 不例外 , 其 在《 临证指 五液 涸 , 致 八脉 亏损 而运 用乏 力 。夏桂 成教 授【 3 j 统计 南医案 ・ 淋带》 中日 : “ 女科 病 , 多倍于男子 , 而 胎 产 《 临证 指 南 医案》 所载 妇科 病 医案 共 2 3 5则 , 其中 6 5 调 经 为 主要 , 淋 带瘕 泄 , 奇 脉虚 空 , 腰 背脊 膂 牵 掣似 则 提 到 奇经 论 治 , 叶天 论治 妇科 病重 视 奇 经 理论 坠, 而 热气反升于上 , 从左 而起 , 女 人 以 肝 为 先 天 可 见 一 斑 。 也 。” 【 I ] 由于 肾阴 、 肾阳是濡 养 、 滋润 和维 持机体 正 常 此 外 。叶 氏还 于 补 益 肝 肾 阴 阳 的 同时 加 入 山 生 理 功能 的根 本 , 肾之 阴 阳亏虚 往 往 导致 肝 之 阴 阳 楂 、 牛膝 、 茺蔚 子 等 活血 通 经 之 品 , 随证用药 , 灵 活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标准与理法方药四:气分证的理法方药,胃火、湿热、胃燥津伤、风痰阻络、胃虚无谷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标准与理法方药四:气分证的理法方药,胃火、湿热、胃燥津伤、风痰阻络、胃虚无谷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标准与理法方药四:气分证的理法方药,胃火、湿热、胃燥津伤、风痰阻络、胃虚无谷屠燕捷 , 方肇勤 , 杨爱东 , 郭永洁气分证的理法方药1.气分证本证①上焦气分证:•治法:散无形之热;•方药:急用凉隔散。

②阳明腑实证:•治法:破气缓下;•方药:小承气汤,槟榔、青皮、积实、元明粉、生首乌等。

③胃火冲激证:•治法:治在阳明,泻火护阴。

•方药:任女煎,如熟地黄、知母、石膏、玄参、牛膝等。

2.气分证挟证(1)湿热之邪留连三焦证:•治法:分消上下之势,随症变法;•方药:杏朴菩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具体如半夏、厚朴、杏仁、获菩皮、猪菩、海金沙、惹芭仁、滑石、石膏、寒水石、泽泻、防己、草茵、大腹皮、香豉、橘红、黑山桅、黄荃、郁金、通草、丝瓜叶、淡竹叶、蕾香、陈皮、姜汁、川贝母、瓜鬓皮、炒黄竹麦百、莹白金汰金银花露、绵茵陈、细木通、白寇仁、神曲、麦芽、晚蚕砂、皂荚子(去皮)、大豆黄卷、二贤散、六一散、来复丹、清心凉隔去芒硝加营蒲等。

(2)湿热积滞胶结胃肠证:•治法:下之宜轻,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方药:滑石、黄荃、厚朴、获菩、醋炒半夏、杏仁、白寇仁、竹叶、川连、淡干姜、郁金、保和丸、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积实等。

(3)湿热阻滞胃肠证:•①湿热痰浊互结证:治法:清热化痰渗湿;方药:小陷胸汤,或泻心汤,另如芦根、马勃、惹芭仁、获菩、石解、通草等。

•②湿热中阻而中气已虚证:治法:清养胃津;方药:鲜省头草、知母、石解、惹芭仁、炒麦冬、大杏仁、半夏、姜汁、获菩、橘红、郁金、香豉、赤小豆皮、绵茵陈、获菩、泽泻,有湿无热可用丹溪小温中丸生白术、补中益气汤等。

•③痰湿阻于胸肮,邪尚未化热;或外邪未解里先结;或阴邪奎滞,阳气不化;或素享中冷:治法: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慎不可乱投苦泄,方药:杏仁、白寇仁、橘红、桔梗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4)湿遏热伏证:治法:清热化湿利湿透热;方药:冬桑叶、谷精草、望月砂、惹芭仁、川通草、绿豆皮、获菩等。

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王永炎)

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王永炎)

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我们认为,方与药最好的融合点是气味组合,不同气味的药物配伍与相同气味的药物配伍有不同的效果。

之所以有不同的效果是因为有的药物在配伍后失其性而减效,而有的药物在配伍后而全其性进而使其增效,这就是从药物的气味组合之中去探求方的配伍规律的原因所在。

而清代医家叶天士最为“推重气味”,据《清史稿》称谓其“切脉望色如见五脏,治方不出成见……”,“病有见证、有变证,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其治病多奇中……”。

然而,叶氏用方简而精,又“治方不出成见”,这于他“推重气味”以制方的制方思想有很大关系。

本文就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作一论述。

1方剂气味配伍的内涵《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这里“辛甘”、“酸苦”、“咸淡”,是指五味,药性的寒热温凉便是“四气”,依据药物的气味进行配伍制方便成为气味配伍理论。

这一理论较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更具有实用性。

这是因为研究的重点放在单味药的气味与多味药物配伍后对药效药理所发生新的效应及关系,所以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论药必首推气味”,“黄帝论病,本乎四气,其论药方,推气味。

”“论药方,推气味”就明确地揭示了气味配伍在方剂配伍中的地位。

2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的规律《伤寒明理论·序》云:“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焉。

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存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是以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矣。

主对治疗,由是而出,斟酌其宜,参合为用,君臣佐使,各以相宜,宜摄变化,不可胜量。

”这里成无己已经把话讲得很明白:“主对治疗”是由气味与理性而出“君臣佐使”的配伍,也是基于气味、理性“斟酌其宜,参合为用”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是基于气味配伍和药物理性(即药物功能主治)理论的,所以无怪叶天士制方“首推气味”,不仅首推气味,而是在实践中摸索了气味配伍的一整套规律。

从《叶天士医学全书》探析叶天士治疗带下病用药特色

从《叶天士医学全书》探析叶天士治疗带下病用药特色

从《叶天士医学全书》探析叶天士治疗带下病用药特色
陈莞苏;邵雪婷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23(43)1
【摘要】目的探讨叶天士治疗带下病的处方用药特色。

方法对《叶天士医学全书》中的带下病病例进行统计,采用频数统计以及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规律。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张处方,药物82味,高频药物包括当归、茯苓、人参、枸杞子、沙苑子等21味。

药性最高频为温性,药味最高频为甘味,归经最高频为肾经,使用最多为
补虚药。

聚类分析得到4组多味药物聚合组。

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得出以枸
杞子-沙苑子为核心药物组合。

结论叶天士治疗带下病以甘温补虚为主、选药以温
通柔润为要,辅以宁心安神、温固奇经。

【总页数】3页(P103-105)
【作者】陈莞苏;邵雪婷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R271.13
【相关文献】
1.叶天士辨证用药特色探析
2.《叶天士医学全书》治疗消渴病用药规律分析
3.叶天士奇经病证用药特色探析
4.叶天士治疗带下病用药规律分析
5.叶天士辨治带下病
特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