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
如何学好经方
如何学好经方大家好,我是鲍艳举;今天和大家分享得题目是《如何学好经方》学习经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把我自己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主要由以下两点:1.先建立六经体系,而不是背诵原文很多人对经方,既爱又恨,爱是因为经方是经典,是好的学问,是中医的源头和根本;恨是经方、经典需要背诵原文,甚至四大经典都需要背诵,不然免谈经方和经典,这也是很多经方家都强调的。
背诵确实是我们学习经典的很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是唯一有效的路径。
对学经方、用经方比较好的同道,我们问的第一句话大部分都是:“你是不是把《伤寒论》倒背如流啊?”其实,有时候结果并非如此。
把《伤寒论》原文背诵的倒背如流的,临床上并非就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临床上疾病病机的复杂性远非《伤寒论》中几个条文所能涵盖的。
用经方强调一方一法,原方原量,不分轻重,不知变通,不会合方,不会加减,多是不知疾病复杂性的表现。
当然,面对个别病机复杂的疾病,在综合病机调理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单刀直入”,用原方原量、少加减、大剂量,亦可取效,但这绝对不是常法。
我是在上大学期间背诵的《伤寒论》,那时候也是把重要的条文背诵了,因为临床上用得少,背诵完了,很快就忘了。
后来有幸认识冯世纶老师,开始接触胡希恕的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开篇提到的: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其气然,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特别是“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与我们的六经辨证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来我的重心就放在了六经体系的建立,特别在胡老、冯老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花宝金老师、刘观涛老师和张磊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相继写了三本书,分别是《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常见病抓主证与辨方证》和《独立全解经方实验录医案》,这三本书基本上奠定了我的六经辨证体系,这期间大概花了将近八年的时间,我的六经体系的脉络才算比较清晰了。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比例: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1—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早有古训,君药是针对主要病因及主症而设,突出其药量以确保主治方向。
如麻黄汤中麻桂药量之比为3:2,是保证峻汗的最佳比例,不可轻易变动。
麻杏石甘汤中石八麻四,越婢汤中石八麻六,都有深奥含义。
同为温法,方中君药不同,则功效有异。
温散之剂重在散,如四逆汤中用附子量大为君,借干姜之辛热,有回阳破阴救逆之效,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吴茱萸汤主厥阴寒邪逆上,吴茱萸暖肝胃,逐寒降逆,借生姜温降之助,而收散寒平逆之功;真武汤主寒水逆上,重用附子散寒温阳以制水为君。
而温补之剂重在补,如理中汤主中焦虚寒,寒因虚而生,故以人参补气健脾为君,干姜散寒扶阳为臣,共成温补中阳之效。
温散法、温补法中使用温热药量有别,君臣地位各异,不得混淆。
—2—用药剂量大小,依据理法制定药量大者为君是以药性、功能、针对的病因而言,属于正治法则。
但有时方中药量大者是因医理或治法的需要而设。
如当归补血汤主血亏气弱、血虚发热之证,方中黄芪与当归的药量比例为5:1,重用黄芪为君,虽名为当归补血汤,实际借助黄芪补气培元达到生血的目的。
气血源于水谷,药力只能提高人体化水谷、生气血的能力,因而增强饮食的营养则是必备的条件,否则生血无望,此符合“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道理。
又如肾气丸重用地黄先滋精血,少佐桂附而从“少火生气”之理,因而产生“阴中求阳”的配伍规律。
亦有因于医理的需求,药量大者并非为君药。
如炙甘草汤中生地黄一斤,虽为君药甘草药量的四倍,但仅是臣辅之用,是根据心之生理特点而定,在现代的临床报道中得到广泛的证实。
再如导赤散主心火上炎,清火导赤不用苦寒泻热,而重用生地黄壮水制火为君,亦属因心之生理、病理而制定。
又如痛泻要方主肝乘脾之痛泻,因属脾虚肝实,故方中重用白术,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上工治未病的法则。
经方用药心得(优秀5篇)
经方用药心得(优秀5篇)经方用药心得篇1经方用药心得:探索与实践引言经方,指的是古代经典医籍中所载的经典方剂。
这些方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将介绍经方的发展历程、代表方剂及其代表药物,并通过实践案例来阐述经方用药的心得体会。
经方发展历程经方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对药物的认识较为有限,因此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用于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方体系。
代表方剂及其药物经方代表方剂为桂枝汤和麻黄汤,分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和支气管哮喘等病证。
其中,桂枝的主要成分为桂枝皮,具有发汗解表、调和营卫的功效;芍药主要成分为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
心得体会1.重视药物炮制药物炮制是经方用药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
例如,芍药经过炒焦后,可以增强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生姜经过炮制后,可以增强发汗解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2.配伍的巧妙运用经方的配伍非常巧妙,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例如,在桂枝汤中,芍药与桂枝相配,相互制约,防止桂枝过度发散,同时增强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
3.关注个体差异经方用药时,需要关注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强调辩证施治经方强调辩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方,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通过对患者症状、病因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实践案例患者张某,男性,25岁,感冒症状持续1周,伴有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症状,选用桂枝汤加减治疗。
具体用药方案为:桂枝20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10g、葛根15g、杏仁10g。
1剂/日,水煎服。
经过3天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3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经方使用标准
经方使用标准
一、药味组成
经方药味组成严谨,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得当,功效显著。
药味组成包括主药、辅药、佐药和使药。
主药针对主病主证,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辅药辅助主药,增强疗效;佐药制约主药的烈性或副作用;使药调和诸药,使药力协同而发挥最佳效果。
二、煎服方法
1.煎煮方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约30分钟,然后大火煮沸,转小火煎煮。
不同的经方煎煮时间不同,一般煎煮2-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20-30分钟。
2.服用方法:经方一般以口服为主,每次服用量为150-200ml,每日2-3次。
对于一些特殊病症如疟疾等,可采用其他服用方式。
三、适用范围
经方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一些常见病症如感冒、咳嗽、胃炎、腹泻等。
同时,经方也可用于一些慢性病的调理,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四、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使用经方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禁忌症:对于一些特殊体质或病情严重者,应慎用经方或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3.注意药量:使用经方时应注意药量,不得随意增减。
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等,应严格控制用量。
4.观察疗效:使用经方后,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反应。
如出现不良反应或
病情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5.配合治疗:经方治疗应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等,以提高疗效。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方剂学背诵口诀
方剂学背诵口诀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方剂学需要掌握大量的
方剂及其组成药材、功效、适应症等相关知识,背诵是学习方剂学的
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方剂学的背诵口诀,希望对大家
学习方剂学有所帮助。
一、方剂基础知识
1.方剂分类四种记:煎汤、丸、散、片。
2.方名结构三部曲:组成品质、来源用量、病症目的。
3.剂量计算口诀记:孩提三、老人半、壮年一。
4.煎煮技巧三步走:文火煮沸、武火三沸、小火慢煮。
二、方剂药材组成
1.古方组成口诀记:桂芍二吴三四皮,加上茯苓当归饮。
2.六经用药口诀记:螳螂仁心肺风,杏仁肝肺止咳嗽,麻黄表里双通调,石苓会阴润肺肾,丹皮润肺利水道,川芎舒筋活血脉。
3.中成药分类口诀记:神州传忆记:保和丸、四物汤,当归片、逍遥丸,跌打伤肝片,肠炎宁、血必净。
三、方剂功效适应症
1.四气调神汤助记法:通阳降气眠安神,庄胃安胎解肌痉,消食化滞乌龙清热,泄火解毒小柴胡。
2.香砂养胃方适应症:胸闷嗳气真香砂,呃逆干呕非常宝,饮食无味指此方,苦寒贼喘轻轻忘。
3.留鸡丸适应症:络气和胃固底焦,燥湿消肿利小便,痔疮流涕皮肤管,五痔七疮当留鸡。
通过以上方剂学的背诵口诀,相信对大家学习方剂学有所帮助,也希
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学好经方的四个方法
学好经方的四个方法
1.系统学习:要学好经方,首先要掌握经方的基本知识,包括经方的分类、组成、配伍原则、功效等。
可以通过系统地学习经方的教材、专业课程和经方临床实践等方式,逐步深入理解经方的本质和应用。
2. 多练习:经方的实践操作是学习的关键。
为了熟练掌握经方的配伍和应用,需要多做练习。
可以通过模拟临床实践、实验室实验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等方式,加强经方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深入研究:要想掌握经方的真正奥妙,需要深入研究经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文献和专业期刊,了解经方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不断总结经方的应用规律和效果。
4. 多交流:经方的学习过程需要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
可以参加经方专业的学术会议和讲座,与同行交流经验和心得,探讨不同经方的应用效果和优劣。
同时,还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体验和反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经方的应用方案。
- 1 -。
经方合方技巧
经方合方技巧
经方和合方是传统中医治疗的基础,经方指的是经过历代医家验证的成方,而合方则是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的不同,灵活组合使用的方剂。
在使用经方和合方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1. 根据病情选择方剂:经方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成方,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而对于少见病、罕见病的治疗则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
合方则更为灵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灵活组合使用。
2. 注意方剂配伍禁忌:经方和合方虽然疗效显著,但是在配伍时也需要注意方剂配伍禁忌。
如某些药物有不良反应或双方配伍会产生毒副作用,就需要注意避免配伍使用。
3. 注重药物用量:经方和合方在药物用量上需要严格掌控,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在使用方剂时必须准确掌握药物用量,以确保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4. 注意药物的质量:经方和合方的使用离不开药物的质量。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选择正规合法的药品生产厂家,二是检查药品的包装和标签是否完整、清晰、准确,三是注意药品的保存和保管,避免过期或受潮。
综上所述,经方和合方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情况,灵活组合使用,并注意药物的质量和用量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医用药规律
中医用药规律中医用药规律是指中医药理论总结的关于药物使用的规律和原则。
中医用药的理念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
以下是中医用药的一些基本规律:1.辨证施治:•中医药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病情和症状特点进行辨证论治,确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治未病先防:•中医强调治未病的观念,通过调整饮食、起居、锻炼等生活方式,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3.阴阳平衡:•中医认为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原因,用药时要根据患者体质的阴阳虚实来调整阴阳平衡。
4.扶正祛邪:•中医治疗强调扶正祛邪,即通过调整人体机能,增强体质,驱散病邪,恢复人体的生理平衡。
5.辨别病因病机:•中医用药注重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机,即病变的原因和发展机制,从而确定用药的目的和方法。
6.标本兼治:•中医治疗强调标本兼治,既要治疗症状,又要调整病因,达到根治的目的。
7.辨证分型:•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症状,将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型,然后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8.药物组方:•中医用药常采用药物组方,即多种药物组合使用,相互协调,增强疗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9.因人制宜:•中医用药强调因人制宜,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和疗法。
10.药食同源:•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认为一些食物本身就具有药用价值,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11.时序用药:•中医认为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人体的生理状态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在用药时要考虑时序因素。
总体而言,中医用药的规律强调个性化、整体化和预防为主的理念,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环境因素,通过辨证施治,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使机体自愈的目的。
经方运用思路和经验
经方运用思路和经验一、经方的定义和分类经方是指中医药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用药组方。
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是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药物组合。
经方按其来源可分为古代方剂和近代方剂两大类。
古代方剂是指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用药组方,如桂枝汤、麻黄汤等;近代方剂是指在清朝以后编纂的《本草纲目》、《外台神农本草经》等药典中所记载的用药组方,如加味逍遥散、牛黄解毒片等。
二、经方的运用思路1.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思想是辨证施治。
在运用经方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确定病证的属性、病机的本质,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经方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外感风寒证,可以选用桂枝汤;对于阳虚血瘀证,可以选用逍遥散。
2. 配伍善用:经方中的药物并非单一使用,而是通过配伍来发挥药效。
在选择经方时,需要综合考虑各药的性味、功效、配伍关系等因素,遵循“相须相济、相反相成”的原则进行用药。
例如,桂枝配生姜可以相须相济,共同祛风散寒;金铃子配薄荷可以相反相成,互相协调达到疏风解表的目的。
3. 灵活变通:经方固然有其固定的组成和用法,但在临床实践中并非一成不变。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需要,有时需要对经方进行加减,以增加疗效。
例如,对于桂枝汤加桃仁、牡蛎,可以增加其血破风温的作用,对强化祛风散寒的效果。
4. 个体化治疗:在运用经方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史等个体特点进行调整。
因为同一方剂对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阳虚体质的患者,可适当增加人参、黄芪等温补药物,以增强方剂的温阳作用。
三、经方的运用经验1. 熟悉经方内容:医生在运用经方时,首先要熟悉各种常用经方的内容、功效、适应症和禁忌证等信息。
只有深入了解经方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运用经方治疗患者的疾病。
2. 注重体味实践:经方的运用需要经验积累,医生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体会药物组方的疗效和不足。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味,才能熟练掌握经方的运用技巧。
经方现代临床应用的原则与方法
经方现代临床应用的原则与方法
经方现代临床应用的原则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方的整体运用:强调经方的整体性,即不仅仅看重某些单方药物的药效,而是注重药物组合、剂型搭配等整体应用方式。
2.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选择针对性的经方治疗方案。
3. 剂量的科学控制:合理掌握经方的用量和时间,避免因用量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的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
4. 安全性考虑:在运用经方时要注意其药物安全性,尤其是对于那些潜在有毒性或药物相互作用的中药。
5. 临床疗效评估:应该进行有效的临床疗效评估,了解经方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6.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如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指导经方治疗。
中医经典千金方的经方解读
中医经典千金方的经方解读古代中医经典中,有一部分被称作千金方,这些经方记录了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宝贵经验。
经方的解读是研究中医药学的基础之一,通过分析经方中的药物组方、用法用量等信息,可以深入理解其中的医学原理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解读中医经典千金方的经方,以期增进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
一、经方的组方原则中医经典千金方的经方都有其独特的组方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药物的选择、配伍和用量等方面。
例如,《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桂枝汤”以桂枝为主药,辅以大枣、生姜和甘草,体现了“桂枝为主,辅之以阳助药”的原则。
这种组方原则能够通过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起到疏散风寒、温阳解表的治疗作用。
通过研究和解读经方的组方原则,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二、经方的药物功效中医经典千金方的经方所使用的药物具有丰富的药物功效。
例如,《温病条辨》中的经方“麻黄汤”使用的麻黄有辛温散寒的功效,可以散寒、发汗,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等疾病。
此外,经方中的其他药物如桂枝、大枣、生姜等,也都有各自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经方的药物功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三、经方的用法用量中医经典千金方的经方在用法用量上也有一定的规定。
这些规定体现了中医药的用药特点和治疗原则。
例如,《千金方》中的经方“知柏地黄丸”规定其用量为每服9克,每日2次。
这种用法用量的规定是根据疾病的性质、患者的体质以及药物的毒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得出的。
通过了解并解读经方的用法用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中药的用药规律,避免药物的滥用和副作用。
四、经方的临床应用中医经典千金方的经方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解读经方的临床应用,我们可以了解其中的治疗原理和实践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例如,《金匮要略》中的经方“四逆汤”适用于阳寒内伤的病症,如寒证、寒症等。
通过了解这一经方的临床应用,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提高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论经方研究的三个重要规律
论经方研究的三个重要规律摘要:众所周知,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经方的典范,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三个重要的规律,规律一:经方中的每一味药物必定有其特定的症状作用点。
规律二:经方中相同的症状所用的药物和禁忌是固定的。
规律三:经方中相同的词语描述的病机是同一病机。
此这三个规律不仅体现在仲景书中,并且贯穿唐代和唐代以前的经方;在学习仲景书中遇到的难点遵照这三规律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答案。
关键词:经方;规律;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一、什么是经方?经方首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
”这里的经方十一家包括了《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疮疭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显然此经方并不是指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因为这个时代在仲景之前。
在历史的长河中,经方书籍不断地散佚,到今天经方十一家的书籍全部失传,只有仲景的书籍流传在世,经方成为了《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代名词。
《辞海》对于经方的解释为:中医称汉代以前的方剂。
很明显,经方的外延在不断地缩小,最开始经方的含义为只要能根据“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的方剂都是经方,反之不是经方。
《辞海》的解释显然有些牵强,难道汉代以后的医生就不能设计出经方?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就是经方研究的高峰,他对经方宝贵的认识在《千金翼方》序言中有提到:“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徇经方”。
他又在《千金要方》开篇中说:“凡欲为大医,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等诸部经方”。
方药基本知识
方药基本知识想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对中药知识的了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方剂的记忆与运用,要想临证用药轻松自如,掌握方药的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君臣佐使多种药物配成的处方,称做方剂。
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法度,称做方制。
所以,方剂是用单味药物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它的特点是:具有综合作用,治疗范围较广,并能调和药物的毒性,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方剂的组成,分君、臣、佐、使四项。
一般处方用药多在四种以上,均按这四项配伍,即使少于四种药或多至几十种,也不能离此法则。
否别漫无纪律,方向不明,前人所用有药无方。
1君君是一方的主药,针对一病的主因、主症能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即《内经》所说:主病之谓君。
君药不一定一方只有一个,也不一定猛烈的药才能当君药,主要是看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的。
李东垣曾说:假如治风,则用防风为君;治寒,则用附子为君;治湿,则用防己为君;清上焦,则用黄连为君;清中焦,则用黄芩为君。
依此类推,即使是比较性味薄弱的药物,如桑叶、菊花、陈皮、竹茹等,都有作为君药的资格。
2臣《内经》上说:佐君之谓臣。
臣是指协助和加强君药效能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桂枝就是帮助麻黄发汗解表的,所以它在麻黄汤中是臣药。
臣药在一个方剂内,不限定只有一味,一种君药可以有几种臣药;如果一方中有两个君药,还能用较多的臣药来配伍。
3佐臣之下称做佐,佐药就是接近于臣药的一种配伍药。
除了与臣药一样协助君药的作用,还能协助君药解除某些次要症状。
例如,麻黄汤用杏仁为佐,其作用就是宣肺、平咳,帮助君药解除麻黄汤证的次要症状。
另一方面,假使君药有毒性或者药性太偏,也可利用佐药来调和。
4使从“使”字的意义来看,使药是一方内比较最次要的药物。
《内经》说:应臣之为使。
可知使药是臣药的一种辅助药。
在临证上一般把使药理解为引经药,引经药的意思是将药力引到发病场所,所以也叫引药,俗称药引子。
君、臣、佐、使等字面虽含有封建意味,但实质上是用来代表主要药和协助药,以说明方剂的组织形式。
方药心悟 名中医处方用药技巧
方药心悟名中医处方用药技巧《方药心悟:名中医处方用药技巧》一、引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方法主要依靠中药方剂。
中医药的方剂是由中药组成的,其配伍应用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核心。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名中医们对方剂的使用有着独到的技巧和心得。
本文将从方药的配伍、处方的运用和名医的经验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方药的配伍方药的配伍是指中药各种成分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名中医在配伍方药时,常常注重药性、归经、五味、功效等多方面因素,采用多种药物相互协同配伍。
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组合在一起使用,即为四黄汤,其功效为清热泻火、润燥止渴。
在配伍方药时,名中医们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体质辩证来确定具体的配伍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处方的运用名中医在运用处方时,常常注重掌握适应症、守方害方的原则。
适应症是指处方使用的范围和适用病症,名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体质辩证来确定具体的处方。
守方害方是指在使用处方药时,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服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名中医们常常会根据药物的药性、功效等特点来确定合理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四、名医的经验名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运用方药和处方时,常常能够准确把握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配伍方案。
他们的经验不仅体现在治疗疾病上,还包括对患者病情的预测、防病治未病等方面。
名中医们的经验常常能够帮助患者迅速找到治疗的关键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时间和药物副作用。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作为中医药的爱好者,我深知方药配伍、处方运用以及名医的经验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多向名中医请教和学习,以丰富自己的中医药知识,提高自己的治疗能力。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也要谨记适应症、守方害方的原则,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方药心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才能在治疗疾病中游刃有余,取得更好的疗效。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方剂配伍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方剂指的是由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药方,其中每种中药的用量比例都非常重要。
在中医药理论中,各种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需要严格掌握和研究的,遵循适当的配伍和用量比例,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正确的药方配伍及用量比例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本文试着从方剂配伍用量比例出发,总结一些基本规律。
1. 基本原则中药方剂组方时,需要遵循一定的配伍和用量比例原则,在合理和科学的基础上,发挥各药材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疗效。
总体而言,方剂组成中应该流传“四相平衡”的基本原则:(1)药味相宜相同品质(药味)的药材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混合使用。
中药药味通常包括五味和上、中、下三焦。
(2)药量相宜中药成分的药量应该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主药量大,辅料药量次之,组成中药配伍时,不少于3味,最多不超过15味。
(3)药性相宜药材的药性应该相互辅助,相互协调,有带毒性的药材需要小心处理。
药物的“热、寒、温、凉”属性需要各自的属性相平衡。
(4)药效相宜在药性适宜的情况下,方剂的药效也应该相互协调,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调和剂配伍原则在中药方剂中,有一种被称为”调和剂”的药材,通常被用于菜单的调制和启人。
调和剂是方剂中重要的成分之一,需要在用量上掌握好“四量平衡”的配伍原则:(1)数量相宜调和剂成分的数量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不低于方剂总重的10%。
(2)比例相宜调和剂成分的比例应该与其他成分相协调,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不是过少或过多。
(3)使用次序相宜调和剂通常是方剂的最后一步添加,以达到最佳效果,或可根据需要酌情添加。
(4)细心配伍调和剂的选择需要注意细节,比如一些药材在具有调味效果的同时,也需考虑其功效和搭配。
比如,枸杞的补肝肾功效类似于补血,加入方剂中虽可提味,但目的不应只在此方面,其补肾补阴、益精明目的功效也应被充分利用。
3. 单味药的用量在方剂配伍中,单味药会被用来调节方剂的药性和达到特殊的功效,因此其用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古经方用药规律】
【古经方用药规律】
1.体胖、肉松、易出汗——玉屏风散;
2.体胖、肉松、下肢肿——防己黄芪汤;
3.体胖、肉松、肢麻木——黄芪桂枝五物汤;
4.体胖、肉松、膝疼痛——防己黄芪汤;
5.体胖、肉实、大便干——大柴胡汤;
6.体胖、肉松、昏沉、易腹泻——五苓散;
7.体胖、肉松、易汗、面白、水舌、便稀、困重、昏沉、倦怠(痰湿水体)——五苓散;
8.体瘦、体弱、易出汗——桂枝汤;
9.体瘦、体弱、腹挛痛——小建中汤;
10.体瘦、体弱、大便干——小建中汤;
11.体瘦、体弱、心烦悸——小建中汤;
12.体瘦、体弱、身疼痛——桂枝新加汤;
13.体瘦、便干、心动悸——炙甘草汤;
14.体瘦、面苍、脉弦长、神思乱——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5.体瘦、体弱、神思乱——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经方要抓病机抓方规抓用药的时机
经方要抓病机抓方规抓用药的时机经方要抓病机抓方规抓用药的时机我喜欢用五苓散、桂枝汤尤其小柴胡汤。
但用的量不大如白花蛇舌草只用15g不能几十几百地用特别是肝硬化等病要吃很长时间药还要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三棱莪术这些药要在他消化功能恢复了能吃能喝的时候用。
一、妇科大名医的“二个散一碗汤当归芍药散、逍遥散、四物汤。
妇科病全包了。
四物汤可变20多个方子。
如1,当归芍药散可用于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积液、输卵管肿胀、子宫肌瘤、巧克力囊肿等。
如白带多宫颈炎加两味药一个芡实一个萆薢或米仁今天用明天就好。
不孕症有腰痛白带多性欲淡漠体质偏胖的加仙茅、仙灵脾、巴戟、鹿角霜再加一点点郁金疏肝。
而年轻姑娘没有性欲冷淡卵泡不小不要给她补肾但是如果她性欲淡漠月经后推就有补肾要区别。
如2芍药甘草汤(1)对平滑肌的疼痛疗效都很好(2)对月经前后的、肝血不足的头痛加几味疏风的药如天麻、钩藤、僵蚕等效果好。
(3)湿热痹证腰以下痛关节红肿的合四妙散加点通络的藤类药如鸡血藤、伸筋藤很快止痛。
芍药可以赤白芍合用以10克开始——60克如赤白芍各20g就40g了。
(4)合四金汤治肾结石尤其是石头在输卵管位置较好在肾盂较差同时可配合六味地黄丸化石。
二、掌握六经辨证要定位定性用伤寒六经来规范临床必须熟读纲领性、辨证的条文、有方有证的条文。
临床上首先要分清表里虚实再用八法论治。
1 、现在人外感自买药或吊盐水后坏病才来找中医。
现在的感冒不难治辛温解表就行了但要兼顾化湿2.因为盐水吊多了而市场上的感冒药基本以辛凉为主治咳嗽全是辛凉润肺的糖浆吃了不行。
3 .老年人、小孩子注意辛凉为主则陷表失表误表如儿童医院住院半个月烧不退三把斧小柴胡加葛根、防风透表后以健脾益气冲剂玉屏风加参苓白术散善后还用健脾膏五味异功散加味。
三方“甘温除热”4 .小柴胡合茵陈蒿汤治急性黄疸性肝炎有表再加透表药很快退黄。
而对于慢性肝炎要抓住肝胆脾胃的湿热、气滞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很有疗效具体是小柴胡汤去姜枣合四逆加郁金、青皮、谷麦芽、蛇舌草、白茅根或垂盆草。
经方使用标准
经方使用标准
经方使用标准是指中医药领域中使用中药的方法和要求。
1.药材选择:根据病症和体质,选择适当的药材。
药材应按照权威的中药药典或标准进行选用,确保品质。
2.处方配伍:根据病情和药性,合理搭配药材。
一般配伍要求要符合“四气五味”和“相宜相克”的原则。
3.煎煮方法:按照适当的煎制方法处理药材。
常见的煎煮方法包括水煎、蒸煮、浸泡等,确保有效成分能够充分释放。
4.剂量控制:按照对应病症和体质的需要,确定适量的药物剂量。
剂量过高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剂量过低则可能无效。
5.用药时间:根据病情和指标,确定使用药物的时间。
例如,一日两次,连续用药一周等。
6.用药途径: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选择适当的用药途径。
包括内服、外敷、熏蒸、灌肠等。
7.禁忌和不良反应:根据病情和体质,了解药物的禁忌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并避免使用。
8.药物储存和保存:药材和中药制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综上所述,经方使用标准是为了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要求按照药材选择、处方配伍、煎煮方法、剂量控制、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禁忌和不良反应、药物储存和保存等规范进行操作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世纶: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
经方与后世方相比,因理论体系不同,故而用药也有所不同。
如后世方认为桂枝、附子等不能用于热证,而经方常用于热证;后世方认为升麻升提,而经方认为主清里热;后世方用黄芩解表,而经方用其清半表半里、里热……因此,欲掌握经方用药,必先清楚经方的主要理论,分而述之不过以下三要点。
认识六经实质
欲知经方用药规律,必先明确六经实质。
经方的六经实质,至今仍莫衷一是。
《伤寒论》原序有王叔和所谓的误导为重大原因之一,使后世认为张仲景根据《内经》撰成了《伤寒杂病论》。
这样,经方的六经便是《内经·热论》的六经,而与《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不符,遂使经方六经实质扑朔迷离。
其实,了解经方的形成史,六经的实质也自然明白。
经方的起源,当追溯于上古神农时代。
人们认识、适应大自然,即用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认识疾病、药物亦用八纲。
有病时,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其证在表。
长期实践得知,病在表用发汗的药物可治愈,于是积累了生姜、葱白、麻黄、桂枝、蜀椒等治表证经验。
然而,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经治疗亦未愈而病入于里,此时不应再用发汗治疗,而应下治里之药。
因里证分阴阳,里热
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
经验代代相传,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
这一记载,实际标明了经方的起源和经方医学的特点,即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证,用什么药治疗,积累了疾病的证和治疗该证的药的证药对应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
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经验,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
该书相传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但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成书完善于汉代,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经方所用理论仍是八纲。
时至东汉,经方发展有重大进展,主要成就是,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
据皇甫谧《甲乙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
皇甫谧生于张仲景同期稍晚,可谓对张仲景了解最深者,其称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而不称撰《伤寒杂病论》十数卷,可证汉代无《伤寒杂病论》书名,至西晋王叔和整理仲景旧论后,方有《伤寒杂病论》名。
由于王叔和的收集整理,使后人得知,张仲景《论广汤液》与《汤液经法》最主要的不同是增加了六经辨证。
而六经实质,皆是以八纲述证。
再细读其内容,看《伤寒论》第97条、第147条、第148条等,凸显了半表半里概念,提示东汉前病位概念只有表里,而至张仲景时增加半表半里病位概念,才形成六经辨证理论。
此一发展变革,民国初期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的考证,恰亦相吻合。
因此,经方大师胡希恕认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
这样,经方六经实质和用药原则就很明确,即六经辨证起源于八纲辨证,起初是单方方证,后渐发展为复方方证。
由于方证积累的丰富和对疾病病位认识的进步,即认识到病位有在表者、在里者及在半表半里者,由只有抽象的八纲,发展为具实形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即太阳病为表阳证;少阴病为表阴证;阳明病为里阳证;太阴病即里阴证;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六经实质大白于天下。
明确了六经,即明确了用药原则,即表阳证用汗法,表阴证用强壮发汗法;里阳证用清热法、里阴证用温补法;半表半里阳证用和解清热
法,半表半里阴证用和解清热温下法。
但具体治疗用药还要清楚方证对应理论。
认识方证对应
汉以前只用八纲辨证,亦能大多做到方证对应,而使病愈,但对于病不在表亦不在里的疾病却无能为力。
六经辨证解决了这一难题,使临床用药更具体化,真正做到方证对应。
临床治病,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做到方证对应,则药到病除。
辨方证,比辨六经要难,胡希恕先生曾说:“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
不过方证之辨,不似六经八纲简而易知,势须于各方的具体证治细玩而熟记之。
”
经方的方证名,反映了经方方证的对应关系,如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证,其组成为: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其适应证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此即单纯的少阴表证。
本方的组成,实为甘草麻黄汤加附子而成,即由治太阳病而变为治少阴病。
再看麻黄附子汤方证: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炮)一枚。
药味与麻黄附子甘草汤相同,只是麻黄增加一两,其适应证变为:“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
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即两方皆治少阴,但麻黄附子汤因水气重,故重用麻黄,使其方证对应。
相类的方证,还有小半夏汤方证和生姜半夏汤方
证……这些方证名立,与其证严格对应,其对应不仅是药味,而且包括剂量。
实际方证之难辨,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即必对每味药有清楚认识。
如桂枝加桂汤方证,是认识到桂枝有解表,并治上冲作用。
故当太阳病,见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加重桂枝用量,明确桂枝有降冲作用。
这里不称桂枝汤加减,而称桂枝加桂汤,即反映了经方的方证辨证,不但要求药味对应,而且要求药量对应,即桂枝汤原有治上冲作用,今上冲症明显,适应再加重桂枝用量,故称为桂枝加桂汤方证。
又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因原是外邪内饮证,误用桂枝汤治疗,外邪内饮不解,且发汗后表更虚,此时不能再用桂枝解表,而用生姜解表,并加茯苓白术利饮,使表解饮去而证解。
既要明了生姜有解表作用,且与桂枝不同;还要明了茯苓白术有利尿祛饮作用,此为方证对应。
由方证探索经方用药
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说:“重读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见其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直逼实验科学的堂奥”。
深刻说明经方治病以方证为主,用药以方剂为主。
因其很少论述单味药作用,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就很难直接了解各单味药的作用,但临床症状复杂多变,须要据证加入对应药物。
仅靠仲景原书记载的方药,尚不能完全达到与证对应。
仲景书中有许多条文举例说明,当某方证出现某证时,要加减对应的药物。
而要对常用的每味药有所了解,必须要通过以方证类药,即通过方证药规律来认识每味药的药性特点。
不少人对此做过探讨,如通过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证和麻黄酒醴汤方证类证,认识到麻黄不但能发汗解表,还能祛湿治黄疸,再遇黄疸时,可适证用麻黄祛黄;通过白虎汤方证和白虎加人参汤方证类证,可知人参能止渴,石膏能清热而无止渴作用,因热盛津伤口渴时,用人参而不用石膏,而因热烦躁时适用石膏;又通过理中汤方证、小柴胡汤方证、半夏泻心汤方证等类证,可知人参治里虚寒的心下痞,临证凡遇里虚胃脘胀满时可用人参……认识经方用药,还可参考《神农本草经》,以证选药。
后世、近代出现的新药,据其药物性味特点,以八纲辨证辨药,皆可应用于辨证中,发展经方方证。
掌握经方方证,认识经方用药,临证遇到诸如《伤寒论》所记载的方证,或未见记载的方证,皆可做到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做到方证对应,临床得心应手。
经方用药,与经方方证一样,皆是祖辈历经世代总结的经验,经历了实践考验,疗效可靠。
也应看到,经方用药传承过程中遭遇困境、误导等原因,药味有限。
疾病千变万化,后世不断发现的新药,有待融入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