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物体内部有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也越快。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温度等,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时还与物体内部分子的构成、状态等因素有关。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热量传递和做功,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5.燃料燃烧过程是把燃料的能转化为热能,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的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或千焦,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个特性,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mcΔT。
6.物体的吸热能力与比热容和质量有关,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18J/(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水在温度变化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7.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mcΔT。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1.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热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常见的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是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其中做功冲程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连杆转一周,飞轮转一圈,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其他三个冲程靠惯性来完成。
2.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是η=W/QH,其中W是做功,QH是热量。
第三章认识电路1.物体具有吸引或排斥电荷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
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能力不同。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能力强,它就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弱,它就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期1-6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复习提纲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
B分子在。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扩散越。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起主要作用。
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起主要作用。
③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所以分子作用力为。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
②: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6、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改变内能的方式:和。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内能;物体放热,温度,内能。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的单位是。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飞行等都是机械运动。
- 参照物:- 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特点: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例如,当我们说汽车在行驶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如果以汽车里的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2. 运动的快慢。
- 速度:-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用公式v = (s)/(t)表示(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1m/s = 3.6km/h。
-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例如,速度为5m/s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
-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 特点: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是一个定值,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表示物体在变速运动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v=frac{s_总}{t_总}。
例如,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的总路程为100m,总时间为20s,则平均速度¯v=(100m)/(20s) = 5m/s。
3. 测量平均速度。
- 实验原理:v=(s)/(t)。
-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等。
- 实验步骤:-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_1。
-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_1。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复教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考点一:分子动理论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扩散是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考点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温度、质量、材料和状态。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考点三: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是J/kg或J/m3.公式为q=Q/m或q=Q/v。
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公式为Q=qm或Q=qv。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
考点四:比热容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t,则Q/m△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Q/m△t,单位是J/(kg.℃)。
比热容表明物质吸收单位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例如,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即吸收1J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0.0042℃。
比热容可用于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Q吸=cm(t—t),Q放=cm(t—t)。
比热容是一种物质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以及吸热或放热多少无关。
例如,水和冰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物质的比热容大,则升(降)温慢,比热容小则升(降)温快。
因此,内陆地区以砂石为主,气温变化明显;而沿海地区以水为主,气温变化不明显。
第二章介绍了改变世界的热机。
热机是一种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能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物理九年级第1章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第1章知识点一、物理学简介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和物质特性的科学。
它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
二、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单位用牛顿(N)表示。
2. 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4. 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1) 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量。
(2)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 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大小和方向。
5. 运动图象:运动图象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和加速度-时间图象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三、压力和浮力1.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 = F/A计算,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压力与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成反比。
2. 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挤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排开的体积成正比。
3. 浮力原理: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浸泡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四、能量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或系统的物理状态,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的运动状态和变化。
常见的能量有动能、势能、热能和光能等。
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常见形式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
4. 能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内的能量总量在物体或系统之间可以转化或转移,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
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直径:10-10米=1埃。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
第二节1.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任何情况下都具有)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关。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
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5.6.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7.8.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9.10.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11.1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13.14.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的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的知识点九年级物理,是初中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物理课程。
第一章是整个九年级物理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基本物理量、物理量的计算、质量和体积、密度和压强四个方面,对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基本物理量物理学中有着许多重要的基本物理量。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和电流正是这些基本物理量之一。
物理学家研究各种现象时,都是基于这些基本物理量进行观察和研究的。
在物理学中,一般使用国际单位制来对基本物理量进行计量,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时间的单位是秒,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二、物理量的计算在物理学中,对于某些物理量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其中,计算速度、加速度、力和功等是非常常见的计算方法。
例如,在计算速度时,我们可以用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的公式来计算;加速度的计算则是根据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公式来进行的。
力的计算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而功的计算则是工作等于力乘以位移的公式。
三、质量和体积质量和体积是物理学中另一个基本的概念。
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特性,可以用千克作为单位进行计量。
而体积则描述了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可以用立方米作为单位计量。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或一些测量方法来确定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四、密度和压强密度和压强是九年级物理第一章中的另外两个重要知识点。
密度指的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公式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
压强则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压强可以通过压强等于力除以面积来计算。
这两个概念在物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浮力的计算中就需要用到密度的概念。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的知识点涉及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基本物理量、物理量的计算、质量和体积、密度和压强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验的参与和计算的练习,我们可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一、分子热运动1.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 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影响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实例:糖水变甜、花香四溢等。
3. 分子间的作用力:引力:如被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很难分开。
斥力: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4. 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研究对象:分子运动研究微观分子,机械运动研究宏观物体。
运动方式:分子运动为无规则运动,机械运动为有规律的运动。
影响因素: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机械运动与参照物选择有关。
二、内能1.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 影响因素:温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质量:质量越大,分子数量越多,内能也越大。
材料和状态:不同材料和状态的物体,在相同条件下内能可能不同。
3.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 热传递:实质:能量的转移。
发生条件:存在温度差。
实例:用热水袋取暖、晒太阳等。
2. 做功:实质:能量的转化。
发生条件: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
实例:钻木取火、搓手取暖等。
3. 做功和热传递的联系: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四、比热容1.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 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3. 特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五、燃料的热值1. 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 单位:焦每千克(J/kg)或焦每立方米(J/m³)。
3. 特点: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其形状、体积、质量、是否充分燃烧无关,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六、热量的计算1. 利用比热容公式计算:Q = cmΔt。
教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小结
教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小结初三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小结)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直径约10-10m,通常物质中分子的数目是很多的,如一颗露珠中约有1021个水分子。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能够有力地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如花香等。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r(分子间的距离)=r(分子的直径)时,引力与斥力相当;当r<r0时,斥力大于引力;当r>r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10r时,作用力消失。
二、内能与热量: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反映了构成物体大量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我们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热能或内能。
内能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形式的能,内能有大小,其大小与温度的高低、物质的种类、质量的多少、状态与结构均有关系。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功或向物体传热,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或向外传热,物体的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2、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叫热量,其单位为J(热量不能说“具有或含有”,只能说“转移或传递”“吸收或放出”)。
3、热值:质量为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其单位是J/kg,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某种燃料所放出的热量用“Q=mq”进行计算。
三、比热容:1、物体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常用比热容来表示,即:质量为了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C),其单位为:J/(kg℃)。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章知识点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我们了解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是我们进入中学物理学习的第一步,它主要涵盖了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些知识点。
1. 物理世界的单位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
为了描述这些现象,我们需要有一套统一的单位系统。
国际单位制(SI)是目前最常用的单位制,它包括了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光强等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在物理学中,熟练运用这些单位是非常重要的。
2. 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位移情况。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它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运用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我们可以计算物体的运动过程。
3. 物体的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物理学中,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是两个常见的物体运动形式。
平抛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的同时,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抛出。
自由落体运动则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这两种运动形式都有着自己特定的运动规律和运动方程,通过学习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过程。
4. 物体的力和质量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是物体相互作用或物体与其他物体作用时产生的效果。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加速度的变化来求得。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决定了物体抵抗力的大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定律来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
5. 牛顿三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中的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它包括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物体对外界施加压力和受到外界压力的等大反作用,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物体间的引力。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它揭示了物体之间引力的产生和作用规律。
第一章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23张PPT)
知识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5. 如果分子间没有了引力和斥力,下列现象不会发 生的是( D ) A.黑板上很难写字 B.固体很容易被拉长 C.液体容易被压缩 D.气体也会有一定的体积
6. 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 台灯,这说明( B )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 荷叶上有一滴水,下雨后一滴水落到荷叶上后形 成一大滴水,这说明 分子间存在引力 ;一个水袋刚 开始能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间隙 ,后来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存在 斥力 .
8. 野外生存是户外运动者的必备技能.下列的前后 说法以及前后对应都正确的是( C )
A.看见炊烟说明有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削竹为刀——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11. 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 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 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一侧的 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甲、乙 所示.下列实验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B )
A
B
C
D
A.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气体被压缩了
B.两个铅柱用力挤压后粘合在一起
16. 取同样的两张纸,将一张如图甲所示那样撕开, 另一张如图乙所示那样用力向两边拉,直至拉断.感受 一下两次用力的大小,你有什么体会?原因是什么?
解:拉断一张纸比撕开一张纸用的力大得多.因为 撕开一张纸只需克服撕口处较小一部分的分子间的引 力,而拉断一张纸需要克服整个横截面的分子间的引力.
C.在高原地区煮饭要用高压锅——液体的沸点随液 面气压增大而升高
D.在较薄的冰面上前进时要蹲行——降低重心不 容易将冰踩碎
9.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有氦气和氧气两种气体(ρ 氧气 =1.43 kg/m3,ρ氦气=1.25 kg/m3).若以〇表示氦气分子, 以●表示氧气分子,如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气体分子分 布的是( A )
(完整版)教科版九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系统第一章分子动力论和内能分子动力论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很小,可是分子还能保持物质本来的性质)2、全部物体的分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因为分子运动,某种物质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了然:1、全部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有空隙三、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渐渐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添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 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使劲忽视为零。
四、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一样造成的。
五、“破镜不可以重圆”是因为裂缝处绝大多半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使劲几乎为零。
内能和热量一、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反应了构成物质的大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强烈程度3、把物体内大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二、 1、把物体内全部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不单和温度相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构造、状态等要素相关,全部物体都有内能。
3、同一物体,温度高升,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不变,内能不必定。
三、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仅限于以下两种做功方式)A战胜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B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自己的内能会减小。
3、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许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达。
发生热传达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4、热传达过程中,传达的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达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温度高升,叫做汲取了热量。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前两章要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前两章要点总结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断息的做无规那么的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彼此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3、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慢慢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要紧说明了分子在永不断息的做无规那么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能够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因此能发生,要紧缘故是分子无规那么的运动,能说明无规那么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紧缩(另一缘故是分子间作使劲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整体积减小。
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4、物体难以被紧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能够处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专门大,分子引力超级小,往往能够忽略不计。
五、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稳间距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要紧作用。
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小于平稳间距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要紧作用。
当分子间实际距离等于平稳间距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为零。
当分子间实际距离为平稳间距10倍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六、由于分子无规那么运动,使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由于分子间彼此作使劲使分子具有分子势能.7、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猛烈,物体内能越大.八、温度跟物体内部份子无规那么运动的(速度)猛烈程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猛烈(分子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那么运动叫热运动,内能常叫热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九、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形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份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彼此作用情形有关,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0、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会减小,能量的单位是焦耳.1一、做功和热传递都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功和热量都能够量度物体内能改变,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实质不同,做功是能的转化进程,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进程。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1 原子与分子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构成的。
最简单的物质单位是原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1.2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原子核带有正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原子整体是电中性的。
1.3 元素与化合物原子的种类称为元素,元素用符号表示。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质子数。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组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1.4 原子的质量与量原子的质量可以用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
原子质量单位(amu)是以碳-12的质量为标准制定的。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克数。
1.5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
原子的电子数决定了其化学性质,而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目决定了其物理性质。
第二章:能量与能量转换2.1 机械能物体具有质量和速度时,它具有机械能。
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2.2 能量转化与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转化是物质改变状态或发生运动的基础。
2.3 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能量可以通过物质间的传递和转换来实现。
能量的传递可以是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
能量的转换可以是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等。
2.4 能源与社会发展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同能源的利用方式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利用能源并发展清洁能源。
第三章:力与压力3.1 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使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
3.2 重力与物体的重量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重量等于其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3 压力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影响称为压力。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点对点复习及题型汇总 2022-2023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80℃
80℃+25℃=105℃ 标准大气压下为100℃
2.比例问题
练1.甲、乙两金属球质量是5:3,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的
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B )
A.1:3
B.3:1
C.25:3
D.3:25
练2.水的比热容是炼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炼油的质量
之比为2:3,如果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1,则它们吸收
的热量之比为( B )
A.1:4
B.4:1
C.4:9
D.9:1
练3.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c甲:c乙 =3:4,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D)
A.3:4:5
B.5:4:3
C.12:15:20 D.20:15:12
3.比例问题
练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
平衡状态
引力
斥力 引力=斥力
引力
斥力 引力>斥力
引力
斥力 引力<斥力
>10d 引力、斥力过小,可以忽略不计
注意: 破镜难重圆——分子间距太大 吸盘——大气压 压缩海绵——排空气
二、内能(微观)
1.概念:物体内部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机械能可以为零
四、比热容常见题型 1.比热容的简单计算 易错点: (1)区别“升高了”“升高到” (2)水升温,考虑沸点
c Q m t
Q=cmΔt
m Q c t
t Q cm
练1.汽车散热器等散热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 了水的_比__热__容__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kg 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_4_.2_×__1_0_5_J。[已知c水=4.2×103J/(kg·℃)]
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知识点总结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物质分子来构成(2)无规则运动永不停(3)相互作用引和斥,三点内容要记清。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接触,彼此深入对方中,固液气间都扩散,气体扩散速最快。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
(2)热传递:外界向物体传热,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向外界传热,物体的内能减小。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5、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6、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单位是焦耳。
必背考点1、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3、做功的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4、分子做不规则运动是看不见的。
除了墨水试验,(尘土飞扬不能证明分子做不规则运动)关于比热容、热值的知识点总结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符号为:c2、比热容的单位:符在物理学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3、应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Q吸=cm(t-t0),Q放=cm(t0-t),其中Q为热量,单位是J;c是比热容,单位是J/(kg·℃);m为物体质量,单位为kg;t0为物体初温,t为物体末温,单位是℃4、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很大。
教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知识要点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少。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温度差。
4、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形状、大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相同。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03=cm(t-t0) =cm△t(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 ;c 是吸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温;t 是末温 . Q放=cm(t0-t),其中to-t=Δt指物质降低的温度。
6、热值(q ):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J/kg 。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放出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7、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两次,曲轴转动2周,对外做功1 次。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
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直径:10-10米=1埃。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
第二节1.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任何情况下都具有)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关。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
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5.6.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7.8.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9.10.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11.1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13.14.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
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
直径:10-10米=1埃。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
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
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
第二节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
具有内能。
(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
关。
3.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
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
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6.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现象的实
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7.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由于热传递
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8.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9.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可
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
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
10.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的。
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
多少热量”。
即“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11.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热值。
热值只与物质的种类有
关,用q表示,单位是J/Kg和J/m3,它的计算公式为Q=mq和Q=vq。
第三节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
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它表示1千克的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与比热容相关的计算公式:Q=cmΔt,式中的Q是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Δt是温度的变化量,
取正值,单位是℃。
小学语文教师编制专业知识
Ⅰ.小学古诗词背诵参考篇目(24首)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