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凄凉、
黯淡、阴沉又动荡不安的意境。
第二、表达了什么?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 想感情?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1、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2、寻找诗中的主旨wenku.baidu.com。
问题:哪句最能表明诗人的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诗眼)
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江间波浪兼开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和地面贴近了。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孤舟靠岸 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暮色中高高的 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的声音。
抓作者(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 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 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 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 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 部。杜甫一生写一千四百多首诗。其 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 称为“诗史”。风格多样,而以沉郁 顿挫为主。
深读文本 杜甫的情怀
1、故园之思 2、羁旅之感 3、漂泊之愁
身处动乱, 居无定所, 晚年多病, 知交零落, 壮志难酬
4、家国之忧
5、秋士迟暮之悲
第三、怎么写?
可以从本诗的意象、意境, 表达技巧(抒情手法、修 辞手法),炼字,语言风 格等方面去探讨。
问题:本诗首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1)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 感…… (2)抓作者:知人论世。 (3)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怎么写?)意象/意境、情感、技巧…… (4)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 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 感 ……)。
朗读指导: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中间两联须对仗。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 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 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 为“二二一二” “七言诗”为每句三顿,主要是第五个字或第七个字 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 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 旅途的飘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 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 的打算。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能泛于中流,但诗 人的心是系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江河,越过关 山,飞到了长安。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 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 园。
听朗诵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感情基调:悲伤凄凉 孤独抑郁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 阴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掌握 借景抒情的手法。(2)学会鉴赏诗歌,从写景、 抒情、炼字方面赏析诗歌。初步了解杜诗沉郁顿 挫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 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歌鉴赏的要领:“四抓”“三么”
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 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
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 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 感之情。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韵味 绵长。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 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 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 途未卜的担忧。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 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 感和家国之秋。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 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 面贴近了。
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 翻卷不息;阴云盖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 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 愁绪。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 情,意蕴丰富。
创作背景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 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 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 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 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 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 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 写成的。
抓诗句及注释(“三么”)
一、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意象:玉露 枫林 巫山 巫峡 波浪
风云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抓题目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 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 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 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就是借秋 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 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 的第一首。
首联:借景抒情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象, 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如 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 这是借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 情怀。
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
问题: 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5 秋兴八首(其一)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 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 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 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向 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 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 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闻一多先生认为他 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 道光彩”。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杜甫。
黯淡、阴沉又动荡不安的意境。
第二、表达了什么?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 想感情?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1、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2、寻找诗中的主旨wenku.baidu.com。
问题:哪句最能表明诗人的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诗眼)
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江间波浪兼开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和地面贴近了。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孤舟靠岸 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暮色中高高的 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的声音。
抓作者(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 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 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 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 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 部。杜甫一生写一千四百多首诗。其 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 称为“诗史”。风格多样,而以沉郁 顿挫为主。
深读文本 杜甫的情怀
1、故园之思 2、羁旅之感 3、漂泊之愁
身处动乱, 居无定所, 晚年多病, 知交零落, 壮志难酬
4、家国之忧
5、秋士迟暮之悲
第三、怎么写?
可以从本诗的意象、意境, 表达技巧(抒情手法、修 辞手法),炼字,语言风 格等方面去探讨。
问题:本诗首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1)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 感…… (2)抓作者:知人论世。 (3)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怎么写?)意象/意境、情感、技巧…… (4)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 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 感 ……)。
朗读指导: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中间两联须对仗。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 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 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 为“二二一二” “七言诗”为每句三顿,主要是第五个字或第七个字 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 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 旅途的飘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 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 的打算。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能泛于中流,但诗 人的心是系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江河,越过关 山,飞到了长安。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 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 园。
听朗诵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感情基调:悲伤凄凉 孤独抑郁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 阴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掌握 借景抒情的手法。(2)学会鉴赏诗歌,从写景、 抒情、炼字方面赏析诗歌。初步了解杜诗沉郁顿 挫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 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歌鉴赏的要领:“四抓”“三么”
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 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
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 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 感之情。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韵味 绵长。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 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 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 途未卜的担忧。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 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 感和家国之秋。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 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 面贴近了。
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 翻卷不息;阴云盖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 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 愁绪。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 情,意蕴丰富。
创作背景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 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 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 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 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 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 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 写成的。
抓诗句及注释(“三么”)
一、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意象:玉露 枫林 巫山 巫峡 波浪
风云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抓题目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 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 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 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就是借秋 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 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 的第一首。
首联:借景抒情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象, 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如 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 这是借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 情怀。
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
问题: 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5 秋兴八首(其一)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 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 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 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向 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 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 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闻一多先生认为他 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 道光彩”。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