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环境: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民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除了一般的聚集意义外,其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

功能聚集:只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区域冲突: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各个区域间受区域利益的驱动,不同区域利益主体为了获取各自的区域利益都必然会为争夺有限的区域发展资源而展开角逐。

地区主导产业: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新要素学说: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他大大的扩展了生产要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

城乡结构:城市与乡村在总区域中的组成状况和数量构成关系。

中心地:克里斯塔勒认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这种职能称为中心地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地。

政治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政局的稳定性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等。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额与消费品总支出的比值,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增长极: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做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

核心区与外围区: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外围区则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安排。

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

区域经济调控:通过各种调控手段使国家之内的各经济区域能合理地分工协作,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达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总目标
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制度环境:产权理论与市场组织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构成了制度环境。

自然资源:人在自然界之中可以认识、可以萃取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含这些要素互相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只要他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持、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

关联程度: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投资环境评价法:多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先对上述投资环境因素做深入详细的定性分析,然后辅之以相应的指标定量化。

创新理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波特首先提出的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周期的理论。

包括企业创新、国家创新和区域创新。

比较利益学说: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在每一种行业中都比另一个具有较高的绝对效率,两个区域间的卖艺同样对双方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