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是近几十年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摆脱了过去前苏联以生产力布局为基础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束缚,国内出现了大批的对西方区域经济学进行引进与介绍的论文与专著,本文就是力图对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与介绍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综述。

标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一、主要的区域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

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

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

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引言: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本文将就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综述。

一、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只能通过辐射效应获得一部分经济增长。

这个理论首次揭示了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机制,但也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

二、新地理经济学理论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认为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地理环境、地区间的交通和通信成本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地理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认为,相同或相关的产业在一些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这种聚集效应主要通过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来实现。

产业集聚理论在解释为何一些地区发展得更快以及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四、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现代化进程不均衡所导致的。

现代化进程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与发展。

现代化理论对于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分析框架。

五、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认为,孤立的经济小部门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其发展取决于地区内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这种理论对于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动力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六、区域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取决于其在全球竞争中所占的位置和能力。

具有优势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从而实现更快的发展。

区域竞争力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方法,以提高地区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各有侧重,但都为解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文献综述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第1章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主要载体。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采取的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

学术界也相当重视区域经济方面的理论和实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本文的研究就是以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的。

1.1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目前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也产生很多与区域经济学相关的分支学说。

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

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文献有很多。

1.1.1 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传统的区位论在进行区位分析时把空间看做是一个连续的空间体,认为在此空间内的经济活动都与空间内的某一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相关。

伴随着数学规划模型的发展,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开始建立相关的空间资源配置模型来使得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达到最优。

国外区域经济学关于区位分析及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厂商区位、居住区位、公共设施区位、空间均衡分析、空间动态变化分析等方面。

区位理论通常以达到空间均衡为其研究重点。

在厂商区位分析方面,达到空间均衡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

因此,空间均衡的分析研究重点都放在单个行业的生产均衡上。

居住区位分析方面,主要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和与此相关的迁移模式相联系,尤其是住房市场以及市场中的交易问题。

从动态的角度看,包括住房的买卖、出租;从静态的角度看,主要涉及到区域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居所的分布。

公共设施区位研究方面,在西方国家大量的公共服务是由政府的行政部门控制的。

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所受到的公共干预的原因和程度都各不相同。

这就涉及到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有蒂伯特(1961)、阿诺特(1979)、施韦策(1983)等。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格局、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问题。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

区域经济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

他提出了地区差异可以解释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差异的观点。

然而,直到十九世纪末,这一领域才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

在这一时期,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使用统计方法来研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20世纪上半叶,雷诺·法尔科内蒂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1933年出版的著作《地方经济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对区域经济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

此后,一些学者继续拓展该模型,并提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理论,如与管理有关的全球一体化理论、区域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

20世纪50年代,由于全球化的推动,世界上的地区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各个地区开始注意到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此时,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开始涉及到政府的干预和促进地区发展的政策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不再仅限于经济增长,还开始关注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更加明显。

许多国家开始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试图通过调控资源配置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来减少地区发展差异。

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开始应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数据采集技术的改善,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日益成熟。

同时,一些新的理论和概念也被提出,如新经济学、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群组等。

这一时期,许多研究开始关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经济学的理论。

当前,随着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新途径。

同时,全球化和城市化也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从最初的粗放型研究到后来的理论建构和方法改进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分析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分析

区域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
区域经济思想的起源
区域经济思想起源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研究。早期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不同地区 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并试图解释其原因。
区域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
随着重商主义和古典区位理论的发展,区域经济思想开始初步形成。经济学家开 始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产业结构、市场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为后来的 区域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空间计量经济学
该理论主要关注空间数据的收集、分析和预测, 以及空间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
政策制定和实施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 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科学 依据和支持。
企业战略制定
企业可以利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和方法,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 展战略和经营策略。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与农村发展、人口迁移等。
当代发展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 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包括区域创新、区域竞争力、区域可
持续发展等。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区域政策提供 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缩 小地区差距。
推动社会进步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不仅关注经济发展,还关注社会 进步和环境保护,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分析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早期区域经济思想 • 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 区域经济学的最新进展与趋势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区域经济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区域经济学定义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地 理区域内的分布、运行和空间演化的 科学。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

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

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

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例如,纺织、钢铁、造船等行业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都曾经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部门,在产业革命中起到了先锋作用,但现在已经成了衰退部门。

一般说来,当一个部门处在创新和发展阶段之间,它是兴旺部门,处在发展和成熟阶段之间是停滞部门,处在成熟和衰老阶段之间的是衰退部门。

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阶段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主要论点有: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而后者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不但它经济发展势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这种地区就被列入高梯度地区。

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现象,或者已经陷于严重的危机之中,这种地区就处于低梯度地区。

2、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区 济 论研究 述 域经 理 综
口文 / 王万鹏
区 域 经 济 理 论 是 在 区 位 论 和 发 展 经 村落和市场区位 , 出中心地 理论 。他认 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 , 提 区域经济增长在
济 学有关理论 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 的, 为 , 只 有 一 个 服 务 点 市 场 区 时 , 理 想 地 域 空 间 上趋 同 , 收 敛 之 势 。 不 平 衡 增 当 最 呈
位理论 ,在前 人基础上 建立 了一 系列概 仅 仅是短期的 , 因为通过 自由竞争 , 每个 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 门, 通过贸易
念 、 理 和 规 则 , 谨 地 表 述 了 工 业 区位 企 业 都 想 扩 大 自己 的市 场 范 围 , 原 严 因此 圆与 来 获 得 重 工 业产 品 。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域 经 济 理 论 的 形 成
来 , 个 次 一 级 中心 地 则 成 为 六 边 形 的 使 区域 间的收入均等化 。 每 个 顶 点 , 级 中心 地 组 成 一 个 有 规 律 的 各 3 恶性 循 环 理论 。 纳 克 斯 认 为 , 后 、 落
( ) 业区位论 . 一 农 古典区位论产生于
域经济 发展两条线索进行 , 对区域经济理 之 间 必须 相 互 重 叠 , 样 圆 形 市 场 区转 变 的假说 。 这 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
论 的研 究 日益深 化 。

为 最 稳 定 的六 边 形 空 间结 构 市 场 区 。 此 济 学的空间均衡论, 如 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
个独立 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 西方区域经济 面之间就会 出现空当, 处于空当地 区的居 要素具有完全 流动性的假设下 , 出区域 提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一、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用地。

农村只于该城市发生联系,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农村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唯一的交通工具。

3.“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其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呈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容: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和,运输费用决定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

因此经营者的最大利润(P),由农产品生产成本(E)、市场价格(V)、运费(T)三个因素组成,有:P = V -(E﹢T)。

根据假设,农产品价格由该城市市场决定,而在一定时期“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固定的,因此V为定值;因为“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所以E也为常数。

故上式可以写成:P﹢T = V -E=K。

K为常数,也就是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即只要运费压缩到最小,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2.杜能圈: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孤立国》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一圈为自由农业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第二圈为林业区,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为谷物轮作区,主产粮食;第四圈为草田轮作区,主供谷物和畜产品;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1,本圈1/3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第六圈为放牧区或畜牧业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一、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资源配置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与竞争等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布局取决于距离市场的远近和运输成本。

此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和廖什则分别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区位理论的内容。

区位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引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每个地区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而是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部门和企业集中的地区首先出现增长,这些地区就成为增长极。

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向其集中,从而使增长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扩散效应则是指增长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向周边地区扩散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一些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集中投入资源,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分工理论的早期代表。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理区域内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它综合运用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地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区域内的产业布局与空间分布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空间经济理论空间经济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主要研究地理空间内经济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其中,地理利益理论是空间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地理利益理论认为,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差异导致了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差异,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此基础上,空间经济理论还涉及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理论等内容,探讨了区域内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二、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机制。

其中,新经济地理学是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分支。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区域内的市场规模、劳动力供给、科技创新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区域发展理论还包括资源禀赋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等,研究了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学理论通常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以获取准确和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

统计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以量化方式揭示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

实证研究方法则通过设计实验或调查来验证和检验理论假设,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案例研究方法则以具体地区或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其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关的政策效果。

总结:区域经济学理论涉及广泛,旨在研究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产业布局与空间分布等问题,并为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空间经济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方法是该领域的重要内容。

通过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并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提要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本文以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发展为主线,围绕该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并进行简单评论。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区域经济理论是在区位论和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形成于20世纪五十年代,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一)农业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产生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在该书中,杜能还创建了著名的农业圈层理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以此形成农业的区域配置。

通过这个理论,杜能证明了决定各地区农业布局最佳类型的是级差地租,而非自然条件。

(二)工业区位论。

劳恩哈特第一个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系统完整地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则,严谨地表述了工业区位理论。

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

其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所,即生产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地点。

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

他认为,运费、劳动费用以及集聚等因素是工业区位指向的决定性因素。

(三)中心地理论。

20世纪三十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他认为,当只有一个服务点市场区时,最理想的服务范围为圆形服务面。

区域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区域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区域 经 济理 论 的 回顾 与展 望
孙 淑 平
( 山钢铁公 司设备机动部材料科 , 河 北 唐 山 0 0 0 唐 6 0) 3
摘要 :当前,全球 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具活力, 区域经济理论得到人们 重视和研 究。本文梳理 了西方区域经济理论 的源 起 、确立、形成 、发展脉 络 ,介绍了一些代表 性的区域经济理论观 点。指 出了区域经济理论 的研究 内容扩展 到了国际的区 域经济领域 ,研 究方法运用新 古典经济模型作为工县 ,研 究的新方 向为新经济地理理论 等最新进展 ,并对西方区域经济理
论面 临的网络经济挑战进行 了分析 。 关键词 :区域经 济理论 ; 区位论 ; 演进 ; 新经济地理理论


引 言
பைடு நூலகம்
应在边缘地区建立新的核心区以促进区域 问的平衡发展 。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 ,区域经济理论在国
际分 工 和经 济 的 全 球化 的 背景 下 ,其 理 论 在 不 断地 演 进 ,其 核 心
理论重点倾向于区域综合分析 ,研究区域 总体均衡 ,使得区域经
济 理论 对 解 释 经 济 问 题 更 可 信 。
参考文献:
4 发展。区域经济理论 的发展阶段主要有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
[] 国 红 1 张
王 晓 丽 :西 方 区域 经 济 理 论 演进 初 探 .哈 尔滨 商
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论 。前者代表人物为美国经济学家赖宾 业 大 学学 报( 会科 学 版) 0 4 (6:58 . 社 .2 0 , )8 4
3形 成。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西方区域经济 产业 区位选择不受运输成本的影响 , . 而消费者偏好对其 的影响却 理论逐渐形成。区位论从韦伯成本决定论到现代 的利润和综合因 明显 。因此,区域经 济学还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 ,使理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评介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评介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评介一、部门理论部门理论是对传统区位理论的一种扩展,所揭示的是在技术变化条件下区域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即区域不同产业部门的转换规律。

该理论系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总结出来的,它认为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这种标准阶段次序可以表述为下列几个过程:在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阶段往往是自给自足型的经济。

在这一阶段中,当地居民几乎完全与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没有贸易上的投资,人口是按照维持自给自足经济所必须的资源基础而分布的。

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展,贸易往来和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在区域中发展起来了。

第二阶层的人口开始出现,他们进行着简单的手工业生产,为当地农民服务。

由于乡村手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全部是由农业人口提供的,所以手工业分布与基本阶层农业人口分布直接相关。

随着区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区域也开始趋向于从原来粗放的畜牧业转向发展系列农作物产品,如种植水果、生产日用农产品和发展蔬菜农场等。

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农业生产和采掘工业生产效益的下降,区域被迫开始实现工业化。

区域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立足于建立在农林产品的基础之上,主要发展食品加工、木材产品加工和纤维纺织业等。

工业化的后一个阶段则出现了诸如冶炼业、金属材料加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

在区域经济成长的最后一个阶段,区域实现了为出口服务的第三次产业专业化生产。

这时,区域开始输出资本、熟练技术人员和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

据此,在部门理论看来,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两个相辅相承的成长过程。

一方面区域经济必须经历由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商品经济转换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运输成本下降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只有运输费用降低才使区际贸易成为可能。

此外,要想区际间资源转移获得最大比较利益,还必须建立区际贸易基础。

另一方面,与此相适应,区域经济必然要相应地完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过渡。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经济学家们常常假设世界是一个同质的平原(homogeneousplain) 。

主流经济学在处理有关空间分布的问题时,实际上往往是忽略了经济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没有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区域经济学的几种经典理论试图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进行解释。

一、区域经济学的五种传统1. 德国的几何学派对大部分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对“区位理论”的第一反应就是德国几何学派的区位论。

德国几何学派在20 世纪上半叶最为繁盛,他们的代表性观点是一种两维的几何空间问题。

几何学派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首先是韦伯(Alf red Weber) 为代表的一派,他所说的企业要依赖于一种或多种生产原料,同时服务于一个或多个产品市场,不过原料产地和市场总数不少于三个。

其次是中心地理论,其创始者是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 。

他假定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地域面积的同质性假定意味着生产要素随处拥有,居民和与之相应的需求均匀分布。

廖什更进一步地认为,市场应该是呈六边形的区域。

韦伯的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多年来都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主要是由于他们假设的需求分布、运输费用与距离的关系等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但是,假设当然不可能与现实完全吻合,只要是为了简化问题,并能说明一定的道理,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几何学派不能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真正原因,更可能是因为几何学派的理论更象是几何学,而不象是经济学的理论。

它既不象是关于理性行为人的决策问题,也不象是这些行为人的决策如何互相影响然后产生了某种结果的问题。

几何学派最典型的例子是企业如何选址以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问题。

运输成本最小化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其他有关定价、竞争、市场结构等等,几何学派都没有涉及。

换句话说,在定价、竞争、市场结构等大问题给定的条件下,企业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运输成本最小化只是其中的一个。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经济学的视角一、关于区域间发展关系研究(一)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代表人物有赖宾斯坦、纳克斯和罗森斯坦一罗丹。

赖宾斯坦(Leibenstein H,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stein 一Rodan,1943)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该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

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纳克斯(R.Nurkse,1953)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均衡发展理论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地区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理论综述4000字》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理论综述4000字》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理论综述目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理论 (1)1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 (1)1.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1)1.2关税同盟理论 (3)1.3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 (3)2 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 (5)1 绝对优势理论 (5)2 比较优势理论 (5)3 简要评述 (6)区域一体化研究的相当一部分是基于1961年贝拉巴拉萨(Béla Balassa)提出的经济一体化理论。

本文也遵循文献的规范案例,同时涉及关税同盟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本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经济一体化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关税同盟理论,第三部分介绍比较优势理论,这三个理论是区域经济整一体化研究中较常见的基础理论。

巴拉萨说经济一体化是一个过程,同时是个状态,换句话说,静态和动态的结合概念。

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一般基于关税同盟理论,动态效应一般基于共同市场理论。

另外,由于经济一体化同时具有积极的效果和负面效果,既成为维护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又成为反对的理论基础。

1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1.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描述不同区域或国家间的经济开放水平之间差异的专业术语。

该理论的基础是1960年代由匈牙利经济学家巴拉萨撰写的,巴拉萨说,经济一体化是指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签订的两国或多国间的协议,成员国间取消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地区贸易协定根据协定当事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和交易自由化意志,合作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单纯地取消协定国之间的关税,贸易限制措施之外,还有共同对外关税,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等,根据协定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决定。

根据巴拉萨提出的五个分类,再加上一个,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表1 经济学角度区域贸易协定的类型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供资料自己整理(1) 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 ,PTA)特惠贸易协定是最低水平的经济一体化形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比非会员国的贸易壁垒更低。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资源配置、市场情况以及发展状况,并探讨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中,地理因素被视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模型: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流动理论、内向发展和外向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理论、产业集中和分散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首先,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流动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核心之一。

人口、劳动力和资本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性对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资本流动对于区域发展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内向发展和外向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内向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地区内部资源的调配和开发,强调地方政府的作用以及地方经济团体的组织和合作。

外向发展理论则强调地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交流,尤其是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

另外,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理论也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经济增长不仅仅是GDP的增加,更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良性循环。

地区内的收入分配不均会阻碍经济增长并潜在地导致社会问题。

此外,产业集中和分散理论也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的集中与分散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区域间的产业集聚与外部经济影响的程度决定着地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也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基础。

根据地区经济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可以将地区发展划分为初级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理论是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的学科,它关注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资源配置、市场情况以及发展状况,并探讨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流动理论、内向发展和外向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理论、产业集中和分散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理论综述_孟省

区域经济理论综述_孟省

区域经济99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十分突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又轮一新的热点问题。

本文主要论述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容,以期对各经济区的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中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

目前,中国在区域经济研究方面,已经走过了初创阶段,正迈入完善和成熟阶段。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中颇有影响并为我国所借鉴的,有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的区域发展理论等。

一、区域经济理论综述(一)区位理论西方的区位理论是以杜能的《孤立国》问世为代表开始的。

后来经由韦伯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发表了《工业区位论》,标志着区位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而产生。

区位理论最初只是局限于微观区位的研究,即探寻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选择什么样的地理位置,才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区位决定因素不断发生新的、重大性的变化,导致了区位理论逐渐向中观、宏观发展。

现代区位理论,在研究对象上,从个别企业区位扩展到区位体系,从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城市区位到市场区、经济区以至国际分工等各大领域。

区位理论认为,各个区位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每个区位的选定,都必然引起连锁反应或“反射”作用。

各种区位的排列都不是紊乱的,而是有秩序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

西方区位理论,特别是现代区位理论对我国的影响较大。

尽管社会制度、区位因素和发展条件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区位理论的基本原则却是可以引进、吸收和借鉴的。

比如,企业或产业的空间布局,开发区、经济特区的区位选择,地区的战略与布局规划的制定,区际分工和经济区的划分等等,都被我国所引用吸收,并应用于经济发展建设中。

(二)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

他认为,增长极指“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

区域经济学概述

区域经济学概述

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地区内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学科,旨在理解地区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

本文将对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进行概述。

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区差异原理、地理集聚原理、产业集群原理和边际分析原理。

地区差异原理认为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地区内外部条件的差异引起的。

地区差异原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石,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

地理集聚原理是指经济活动往往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的趋势,即一些特定的产业和经济活动在某些地区集中发展。

这种集聚现象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空间外部性和交通运输成本等因素解释。

产业集群原理认为产业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聚集,并通过相互联系和互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对于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边际分析原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核心思想,它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方面的决策和行为都需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

边际分析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区经济的优化配置和决策行为。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

定量研究是通过构建经济模型,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区差异的形成机制和预测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

定性研究是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区经济的历史演变和特殊情况下的影响机制。

区域经济学研究常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区域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邵 明摘 要: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可以分为五种主要的流派:德国的几何学派、社会物理学派、累积因果理论、区域的外部效应理论和土地租金及土地利用理论。

本文试图回顾历史上和区域经济学有关的经济理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初步分析为什么长期以来空间这个重要的维度始终为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原因。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位 屠能模型 规模经济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经济学家们常常假设世界是一个同质的平原(homogeneous plain)。

主流经济学在处理有关空间分布的问题时,实际上往往是忽略了经济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没有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区域经济学的几种经典理论试图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进行解释。

一、区域经济学的五种传统1.德国的几何学派对大部分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对“区位理论”的第一反应就是德国几何学派的区位论。

德国几何学派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繁盛,他们的代表性观点是一种两维的几何空间问题。

几何学派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首先是韦伯(Alf red Weber)为代表的一派,他所说的企业要依赖于一种或多种生产原料,同时服务于一个或多个产品市场,不过原料产地和市场总数不少于三个。

其次是中心地理论,其创始者是克里斯泰勒(W. Christaller)。

他假定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地域面积的同质性假定意味着生产要素随处拥有,居民和与之相应的需求均匀分布。

廖什更进一步地认为,市场应该是呈六边形的区域。

韦伯的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多年来都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主要是由于他们假设的需求分布、运输费用与距离的关系等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但是,假设当然不可能与现实完全吻合,只要是为了简化问题,并能说明一定的道理,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几何学派不能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真正原因,更可能是因为几何学派的理论更象是几何学,而不象是经济学的理论。

它既不象是关于理性行为人的决策问题,也不象是这些行为人的决策如何互相影响然后产生了某种结果的问题。

几何学派最典型的例子是企业如何选址以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问题。

运输成本最小化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其他有关定价、竞争、市场结构等等,几何学派都没有涉及。

换句话说,在定价、竞争、市场结构等大问题给定的条件下,企业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运输成本最小化只是其中的一个。

中心地理论相比较而言是更为有用的一个分析工具。

它确实完整地阐述了单个行为人怎样做出决策,也就是说,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trade off)导致生产者聚集到一起,形成等级不同的城市,为六边形网格状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但中心地理论也有不够完整的地方,它也没有说明是谁在做决策。

廖什描绘的六边形更象是一种理想的模式,而不是市场力量作用的最终结果。

克里斯泰勒虽然谈到了市场作用的结果,但没有清楚地阐述市场结构。

所以中心地理论似乎是一种关于城市体系的图形分析,而不是用深层次的原因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经济模型。

2.社会物理学派德国的几何学派的分析方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物理学,即把区位选择的问题看作是在几个分力的作用下的平衡。

所以,物理学的思维方法逐渐被经济学采用了。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地理学家研究了城市的数据后很快发现,这些数据中存在着令人惊讶的规律性。

这种规律性对物理学家来说是司空见惯了,但对经济学家来说却很新鲜。

例如,齐普夫(Zipf)法则,也叫力量法则(Power Law),或规模—等级规则。

该法则是关于城市的规模和等级之间的关系:N j=k R b j其中,N表示城市j的人口,R表示它的等级(以美国为例,纽约是1,洛杉矶是2,芝加哥是3,以此类推),b 是指数,且接近于1。

美国经济学家经过实证分析,证明这个公式确实成立。

另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公式就是“引力定理”,即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他们的人口和距离有关。

引力定理也是一个不错的公式,能在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中帮助我们分析很多数据。

5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会在“市场潜力”最大的地方选址。

某地的市场潜力指数表示这个地方到市场的接近程度,包括这个地点周围市场的购买力大小和到各个市场的距离。

这个公式与引力定理也有相似之处,表明企业在选址时,总是在市场接近度较好的地方。

“社会物理学”方法为区域经济学的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发现了一些实证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实证基础。

有些特别的均衡模型,也可以用社会物理学来研究。

但这种方法在构造市场指数时,实际上已经暗含了对市场结构的假设。

企业肯定不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否则它们就会在每个市场都建立工厂,同时各个企业的产品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替代品。

所以市场潜力指数隐含着一个垄断竞争的前提假设,但当时人们还并不知道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应该怎样建立模型,所以无法更深入地研究下去。

3.累积因果理论市场潜力指数法很容易产生循环的因果关系:企业希望在市场潜力高的地方选址,所以会尽量靠近大的市场。

在许多企业聚集的地方,市场就会变得更大。

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就会考虑到,某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或衰落可能是自我增强性的。

这种方法存在着循环论证的问题。

企业会在大市场附近聚集,而企业聚集的地方会形成大的市场。

这使问题都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僵局。

假设一个区域高增长所导致的投资增长应位于该区域,该区域的投资将投入研究与开发。

R&D投资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完全由该区域获得,因此只有这一区域的生产率增长。

这反过来会促进区域产出增长,并且假设不存在技术传播。

按照这种说法,一个区域之所以能快速增长的原因,就因为这个区域高速增长。

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4.区域的外部效应理论厂商集中在某个地点生产可以产生好处,这些好处反过来可以解释为什么厂商会选择聚集。

马歇尔在其所著《经济学原理》中对收益递增非常重视。

这一方面是因为收益递增具有内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收益递增可以说明外部效应的原理。

马歇尔所说的外部效应与后来学者所说的不同。

40-50年代的经济学家已经严格地区分了两种外部性:技术的外部效应(纯粹是溢出效应)和货币的外部性(以市场为媒介)。

在一个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货币的外部性没有任何特别的重要性,所以只要考虑技术外溢。

马歇尔并没有特别区分技术的外部效应和货币的外部效应。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技术外部性和市场外部性间的严格区别只有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才有意义;通常情况下两者都实际地存在着。

尽管外部效应的理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一直不受重视。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只能认为集聚的原因是纯粹的技术外溢,但显然这是没有说服力的,也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因为纯粹的外部性假设好象把这些集聚的影响放进了一个黑箱子,箱子里面到底是怎样作用的我们无法说清。

当然,曾有一些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实证分析衡量集聚的影响。

但始终没有办法把集聚与经济的微观层面特征联系起来。

5.土地租金和土地利用理论土地租金和土地利用理论源于冯・屠能的《孤立国》(Isolated State)一书。

屠能设想有一块农业平原,为一个孤立的中心城市提供各种产品。

从中心到外围,土地租金呈梯度递减,围绕中心会形成环状的种植不同农作物或使用不同农业技术的地带。

靠近中心、租金较高的土地会用来种植运输成本高或单位价值高的农产品;而外围则是土地密集型或运输成本低的农作物。

屠能的理论对区域经济学后来的研究启发很大。

例如研究城市地区的内部结构都受到他的影响。

屠能模型用简洁的形式包含了许多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均衡的思想:“价值”并不是隐藏起来的一种本质,而是市场作用的自然结果;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同时决定:市场有能力达到有效率的结果:价格因素对提高效率的重要作用。

屠能模型没有说明的一点,也正是区域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就是他假设已经存在了一个中心的城市。

实际上,模型只能用来解释把经济活动从中心向四周分散的力量,也就是“分散力”(Centrifugal Force)。

关于创造出中心的“集聚力”(Centripetal Force),怎样把经济活动聚集到一起,屠能模型无法解释,也没有任何解释。

虽然屠能模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而且屠能模型常常被用作完全竞争、收益不变情况下的范例。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前沿1.新经济地理学派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经济活动的集聚被看成是两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集聚力和分散力。

这两种作用力对厂商和消费者有着复杂的作用力,直到最后达到经济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均衡状态。

新经济地理学派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集聚力和分散力是怎样产生的?如果存在这样的作用力,那么新城市又是怎样出现的?随着新城市的出现,城市间的分工又是如何决定的?新经济地理学打开了集聚经济的黑箱,对原有的对城市集聚经济的标准解释进行了拓展和模型化。

2.外部性和城市形成藤田(Fujita)认为,人口是随时间逐渐增长的,城市制造业的选址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

只有在人口水平小于临界值时,单中心的体系才可能是一个均衡的结果。

城市形成的基本过程是:当人口增长到超过了某个临界值时,新的城市就出现了;人口再增长超过一个更高的值,又有新的城市出现;如此不断发展。

他假设经济体有两个引起演变的原因。

其一是外在的原因,例如把人口增长看成是外生的。

其二是内在的原因,即工人会趋向于实际:工资较高的地方,由此反过来又影响了不同地方的工资水平。

这两种原因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通常外在原因比内在原因的变化要慢。

藤田用模型来分析城市人口的动态调整过程。

他利用市场潜力指数公式,说明当工人们在某个地点能取得更高的实际工资时,他们就会向这个地点移动。

简单地说,当一个单中心的体系的人口数达到某个关键值时,单中心的均衡就不能持续下去了。

于是,从原有的城市体系中就会逐渐产生新的城市。

藤田的多城市模型是对屠能单城市模型的一个拓展。

但该模型仍然有明显的缺陷: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基本同质的。

它们都制造同样种类的商品,当人口一旦达到足够大时,几乎所有的城市的规模都是基本相同的。

但在现实世界或根据经典的中心地理论,城市都各自具有不同的规模和功能。

藤田后来又对这个模型进行了修正,证明了由这个模型确实能推导出克里斯泰勒式的城市等级体系。

以克鲁格曼和藤田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试图在一个规模报酬和运输成本都很重要的世界中用前向和后向联系解释集聚的原因,即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经济体空间结构的演化。

根据他们的理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主要有:(1)扩大理论基础的范围,利用多种理论解释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原因;(2)用新的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方法的正确性,由于非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模型一般都是非线性的,所以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很难验证;(3)从理论的计算转向真实的量化,这需要引进新的技术手段来使模型与数据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