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他人物
其他人物
威拉德·博伊尔
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美国科学家。1924年8月19日出生于加 拿大东部新斯科舍省小镇阿默斯特,3岁时随家人搬迁到魁北克城以北35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交通不便,出 行基本依靠狗拉的雪橇,因此上高中前博伊尔都是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学。博伊尔高中时代在蒙特利尔的一家私立 学校度过,高中毕业后即加入加拿大海军,成为航空母舰战斗机飞行员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不久二战就结 束了,博伊尔从没参与过真正的战斗。
获得者
获得者
高锟(Charles K. Kao)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 2009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 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2009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 高锟高锟 中文名:高锟 英文名:Charles K.Kao 性别:男 出生年代:1933年 出生地: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 现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轮流居住 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的奖项
01 获得者
03 个人经历
目录
02 所获成就 04 其他人物
基本信息
英美科学家分享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9年诺 贝 尔 物 理 学 奖 授 予 英 国 华 裔 科 学 家 高 锟 以 及 美 国 科 学 家 威 拉 德 ·博 伊 尔 和 乔 治 ·史 密 斯 。
2009年诺贝尔奖简介
2009年諾貝爾獎簡介蔡蘊明譯於2009年十月八日(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本文譯自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公佈給大眾的新聞稿:/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9/info.pdf若需要進一步的資訊,請至以下網頁點選:/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9/cheadv09.pdf從原子的層次來看生命的關鍵在二十世紀的開始,生命的化學基礎仍是一片謎團,而今日我們已經知道許多重要的過程如何的運作,而且是精細到原子的層次。
200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正是給予對於核糖體(ribosome) —細胞所擁有的蛋白質合成工廠—的仔細描繪所做的肯定,核糖體將被動的DNA(核酸)訊息轉譯成為實際的形體和功能。
演化的基本理論是由達爾文在1859年所發表的,那是基於一個假設,就是生物的性質是可以遺傳的,而且偶爾會產生一些紊亂的變化,成功的變化會增加該物種的生存機會,也因此被帶入了後面的世代。
當科學家在消化達爾文的理論時,新的問題產生:到底是什麼被遺傳到了後面的世代,是在什麼地方產生了改變,而這些改變如何的表現在一個活的生命體上?200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乃是針對研究達爾文的理論如何的在原子的層次實際的運作,所給予的一個系列的諾貝爾獎中的第三個。
透過不同的X光繞射光譜技術所得的圖像,顯示了簡單的DNA密碼如何表現於聽力,感覺與味覺,或是肌肉,骨頭和皮膚,同時也包括了思考及語言。
這個諾貝爾獎三部曲始於一個諾貝爾獎中最著名的,也就是對1962年華生(James Watson),克里克(Francis Crick)及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在原子的層次,解開的的DNA分子之雙螺旋結構,所做的貢獻給予的肯定。
而在這三部曲中的第二個,是在2006年頒給了孔伯格(Roger D. Kornberg),以表彰他所得到的X光繞射結構,解釋了訊息如何的拷貝到信使RNA (messenger RNA) 分子。
1901至今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小故事
目录1901-1950 (1)1951-1980 (4)1981-2000 (7)2001-2010 (8)2011-2020 (10)2021 (12)独享还是共享? (13)人选空缺怎么办? (13)最年轻和最年长的获奖者 (13)史上获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 (14)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4)作为根据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大奖项之一,物理学奖被授予“在物理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与其他诺贝尔奖相比,物理学奖的荐举和甄选过程更长、更缜密。
诺贝尔物理学奖规则规定,获奖者的贡献必须“已经受时间的考验”。
这意味着诺贝尔委员会往往会在科学发现的数十年以后才会为此颁发奖项。
自1901年设立至今,诺贝尔物理学奖已走过百年历程,记录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无数个里程碑,已成为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01-1950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9、1909年:伽利尔摩·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0、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13、1913年:卡末林-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6、1916年:未颁奖17、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18、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1、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22、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23、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25、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26、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27、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28、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29、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31、1931年:未颁奖32、1932年:维尔纳·海森伯(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33、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保罗·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34、1934年:未颁奖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36、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37、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38、1938年:恩利克·费米(意大利)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39、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40、1940—1942年:未颁奖41、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42、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43、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44、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45、1947年:阿普尔顿(英国)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阿普顿层(电离层)46、1948年: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47、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48、1950年:塞索·法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并发现π介子1951-198049、1951年:科克罗夫特(英国)、沃尔顿(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50、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美国)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51、1953年:泽尔尼克(荷兰)发明相衬显微镜52、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博特(德国)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53、1955年:拉姆(美国)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库什(美国)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54、1956年:布拉顿、巴丁(犹太人)、肖克利(美国)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55、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56、1958年:切伦科夫、塔姆、弗兰克(苏联)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57、1959年:塞格雷、欧文·张伯伦(OwenChamberlain)(美国)发现反质子58、1960年:格拉塞(美国)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59、1961年:霍夫斯塔特(美国)关于电子对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发现原子核的结构;穆斯堡尔(德国)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60、1962年: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理论61、1963年:维格纳(美国)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及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梅耶夫人(美国人.犹太人)、延森(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62、1964年: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微波激射器、激光器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巴索夫、普罗霍罗夫(苏联)发明微波激射器63、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温格、费因曼(美国)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64、1966年:卡斯特勒(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研究原子内光、磁共振的双共振方法65、1967年:贝蒂(美国)核反应理论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能源的发现66、1968年:阿尔瓦雷斯(美国)发展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共振态67、1969年: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68、1970年: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内尔(法国)关于反磁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69、1971年:加博尔(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70、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美国)创立BCS超导微观理论71、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贾埃弗(美国)发现超导体隧道效应;约瑟夫森(英国)提出并发现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即约瑟夫森效应72、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发明应用合成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进行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赫威斯(英国)发现脉冲星73、1975年:阿格·N·玻尔、莫特尔森(丹麦)、雷恩沃特(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提出核结构理论74、1976年:丁肇中、里希特(美国)各自独立发现新的J/ψ基本粒子75、1977年:安德森、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76、1978年:卡皮察(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77、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阿布杜斯·萨拉姆(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的贡献,并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78、1980年:克罗宁、菲奇(美国)发现电荷共轭宇称不守恒1981-200079、1981年:西格巴恩(瑞典)开发高分辨率测量仪器以及对光电子和轻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美国)非线性光学和激光光谱学的开创性工作;肖洛(美国)发明高分辨率的激光光谱仪80、1982年:K·G·威尔逊(美国)提出重整群理论,阐明相变临界现象81、1983年:萨拉马尼安·强德拉塞卡(美国)提出强德拉塞卡极限,对恒星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过程进行的理论研究;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化学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82、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证实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尔(荷兰)发明粒子束的随机冷却法,使质子-反质子束对撞产生W 和Z粒子的实验成为可能83、1985年:冯·克里津(德国)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84、1986年:鲁斯卡(德国)设计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比尼格(德国)、罗雷尔(瑞士)设计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85、1987年:柏德诺兹(德国)、缪勒(瑞士)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86、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国)产生第一个实验室创造的中微子束,并发现中微子,从而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87、1989年: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原子钟中的应用;德默尔特(美国)、保尔(德国)发展原子精确光谱学和开发离子陷阱技术88、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加拿大)通过实验首次证明夸克的存在89、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90、1992年: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高能物理学的多丝正比室91、1993年:赫尔斯、J·H·泰勒(美国)发现脉冲双星,由此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引力波的存在92、1994年:布罗克豪斯(加拿大)、沙尔(美国)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发展了中子衍射技术93、1995年: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94、1996年:D·M·李、奥谢罗夫、R·C·理查森(美国)发现了可以在低温度状态下无摩擦流动的氦同位素95、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国)、科昂·塔努吉(法国)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96、1998年:劳克林、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崔琦(美国)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97、1999年:H·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98、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国)、克罗默(德国)提出异层结构理论,并开发了异层结构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杰克·基尔比(美国)发明集成电路2001-201099、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卡尔·E·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100、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9、1909年:伽利尔摩·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0、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13、1913年:卡末林-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6、1916年:未颁奖17、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18、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1、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22、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23、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25、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26、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27、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28、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29、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31、1931年:未颁奖32、1932年:维尔纳·海森伯(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33、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保罗·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34、1934年:未颁奖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36、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37、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38、1938年:恩利克·费米(意大利)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39、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40、1940—1942年:未颁奖41、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42、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43、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44、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45、1947年:阿普尔顿(英国)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阿普顿层(电离层)46、1948年: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47、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48、1950年:塞索·法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并发现π介子49、1951年:科克罗夫特(英国)、沃尔顿(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50、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美国)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51、1953年:泽尔尼克(荷兰)发明相衬显微镜52、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博特(德国)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53、1955年:拉姆(美国)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库什(美国)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54、1956年:布拉顿、巴丁(犹太人)、肖克利(美国)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55、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56、1958年:切伦科夫、塔姆、弗兰克(苏联)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57、1959年:塞格雷、欧文·张伯伦(OwenChamberlain)(美国)发现反质子58、1960年:格拉塞(美国)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59、1961年:霍夫斯塔特(美国)关于电子对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发现原子核的结构;穆斯堡尔(德国)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60、1962年: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理论61、1963年:维格纳(美国)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及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梅耶夫人(美国人.犹太人)、延森(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62、1964年: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微波激射器、激光器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巴索夫、普罗霍罗夫(苏联)发明微波激射器63、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温格、费因曼(美国)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64、1966年:卡斯特勒(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研究原子内光、磁共振的双共振方法65、1967年:贝蒂(美国)核反应理论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能源的发现66、1968年:阿尔瓦雷斯(美国)发展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共振态67、1969年: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68、1970年: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内尔(法国)关于反磁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69、1971年:加博尔(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70、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美国)创立BCS超导微观理论71、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贾埃弗(美国)发现超导体隧道效应;约瑟夫森(英国)提出并发现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即约瑟夫森效应72、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发明应用合成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进行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赫威斯(英国)发现脉冲星73、1975年:阿格·N·玻尔、莫特尔森(丹麦)、雷恩沃特(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提出核结构理论74、1976年:丁肇中、里希特(美国)各自独立发现新的J/ψ基本粒子75、1977年:安德森、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76、1978年:卡皮察(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77、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阿布杜斯·萨拉姆(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的贡献,并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78、1980年:克罗宁、菲奇(美国)发现电荷共轭宇称不守恒79、1981年:西格巴恩(瑞典)开发高分辨率测量仪器以及对光电子和轻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美国)非线性光学和激光光谱学的开创性工作;肖洛(美国)发明高分辨率的激光光谱仪80、1982年:K·G·威尔逊(美国)提出重整群理论,阐明相变临界现象81、1983年:萨拉马尼安·强德拉塞卡(美国)提出强德拉塞卡极限,对恒星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过程进行的理论研究;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化学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82、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证实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尔(荷兰)发明粒子束的随机冷却法,使质子-反质子束对撞产生W和Z粒子的实验成为可能83、1985年:冯·克里津(德国)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84、1986年:鲁斯卡(德国)设计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比尼格(德国)、罗雷尔(瑞士)设计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85、1987年:柏德诺兹(德国)、缪勒(瑞士)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86、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国)产生第一个实验室创造的中微子束,并发现中微子,从而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87、1989年: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原子钟中的应用;德默尔特(美国)、保尔(德国)发展原子精确光谱学和开发离子陷阱技术88、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加拿大)通过实验首次证明夸克的存在89、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90、1992年: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高能物理学的多丝正比室91、1993年:赫尔斯、J·H·泰勒(美国)发现脉冲双星,由此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引力波的存在92、1994年:布罗克豪斯(加拿大)、沙尔(美国)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发展了中子衍射技术93、1995年: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94、1996年:D·M·李、奥谢罗夫、R·C·理查森(美国)发现了可以在低温度状态下无摩擦流动的氦同位素95、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国)、科昂·塔努吉(法国)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96、1998年:劳克林、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崔琦(美国)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97、1999年:H·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98、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国)、克罗默(德国)提出异层结构理论,并开发了异层结构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杰克·基尔比(美国)发明集成电路99、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卡尔·E·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100、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英三科学家获奖。
三位科学家为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Charles K. Kao)、美国科学家Willard S. Boyle和George E. Smith。
高锟的获奖理由为——“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光纤中传输方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
两位美国科学家的获奖理由为——“发明了一种成像半导体电路,即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现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
1965年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曾任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工程学主任。
Willard Sterling Boyle,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Amherst,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国籍。
1950年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George Elwood Smith,1930年出生于美国白原市(White Plains),美国国籍。
1959年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6年,高锟所做出的一项发现导致了纤维光学的突破。
他仔细地计算出如何通过光学玻璃纤维实现远距离光传输。
应用纯玻璃纤维,光信号传输可达到100公里,而在1960年代,当时的光纤传输光只能达到20米。
高锟的研究热情鼓舞了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共同来分享他关于未来纤维光学的见解。
仅仅于四年之后,1970年,第一个超纯光纤就被成功制造出来。
现今,由光纤构成的系统“滋养”着我们的通信社会。
这些低损耗的玻璃纤维推动了全球宽带通信,比如因特网。
光在这些细玻璃线中流动,携带着几乎所有的四面八方的电话和数据通信。
文本、音乐、图像和视频可在瞬间进行全球传输。
如果我们拆开缠绕全球的玻璃纤维,我们将得到一条长十亿公里的细线,这已足够环绕地球25000多次,并且它还在以数千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增长。
通信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数字图像组成的,这就涉及到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二部分。
1969年,Willard S. Boyle 和George E. Smith发明了首个成功的成像技术,利用的是数字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
2009诺贝尔奖高锟
2009年10月06日下午 09:31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另外两位美国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
个人简介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
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57年获伦敦大学理学士学位,1965年获博士学位。
1957~1960年任标准电话和电缆公司工程师,1960~1970年任标准电信实验室主任研究工程师。
1970~197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电机系工作,以后在国际电话和电报公司电光产品部任副经理。
高锟在电磁波导、陶瓷科学(包括光纤制造)方面获28项专利。
1964年,他提出在电话网络中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
1966年,在标准电话实验室与何克汉共同提出光纤可以用作通信媒介。
高锟曾获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光电子学奖等,被称为“光纤之父”。
高锟于2009年10月6日因在光纤上的成就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个人简介1959年9月19日结婚学历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学士(1957)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1965)个人自述我不是一个很固执的人有人说“科学家都应该是很固执的”。
高锟说,我不是,假使科学家太固执的话,不能够想象不同的将来,因为脑子里面想的东西是幻想,所以假使一个人很固执的话,他那个人可能是很容易想不通的。
他说,但是假使我能够把事情看清楚了之后,我有一个意见的话,那个时候我可能拿得很紧,抓住这个意见,要求人家相信我。
这个好象是推销员,就是说,卖东西给人家的,你一定要说服他,说这个是对的,这是你应该要买的东西。
做不正常的事是小孩子的自由高锟说,自己的兴趣是很受人家的影响。
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
Kenneth Chang;丁立福(编译)
【期刊名称】《大学英语》
【年(卷),期】2009(000)012
【摘要】瑞典皇家科学院授奖予纤维光学及数码摄影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掌控光传输技术成为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主题。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Kenneth Chang;丁立福(编译)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5
【相关文献】
1.影像科学的革命——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J], 王晋疆;王庆有
2.高锟: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J], 张敏杰
3.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输问题——与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关试题 [J], 张永兴
4.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
5.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由妻子代为发表的获奖演说《亘古砂石递捷音》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五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2008年至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及其主要贡献简介获奖年度:2012年获奖者:沙吉·哈罗彻(Serge Haroche)大卫·温兰德(David J.Wineland)获奖者简介:沙吉·哈罗彻1944年生于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现为法国籍。
他1971年在巴黎第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法国综合理工大学,现为法兰西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
大卫·温兰德1944年生于美国密尔沃基,197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获奖原因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这二人奖项的原因是他们在“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
塞尔日·阿罗什和大卫·维因兰德独立地发明并拓展出能够在保持个体粒子的量子力学属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测量和操控的方法,而这在之前被认为是不能实现的。
在不破坏单个量子粒子的前提下实现对其直接观测,两位获奖者以这样的方式为量子物理学实验新纪元开辟了一扇大门。
对于单个光子或物质粒子来说,经典物理学定律已不再适用,量子物理学开始“接手”。
但从环境中分离出单个粒子并非易事,而且一旦粒子融入外在世界,其神秘的量子性质便会消失。
因此,许多通过量子物理学推测出来的现象看似荒诞,也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研究人员也只能进行一些猜想实验,试图从原理上证明这些荒诞的现象。
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阿罗什和维因兰德与研究小组一起成功地实现对量子碎片的测量和控制,颠覆了之前人们认为的其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看法。
这套新方法允许他们检验、控制并计算粒子。
两位获奖者均在量子光学领域研究光与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这一领域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获得了相当多的成就。
他们的突破性的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朝着基于量子物理学而建造一种新型超快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
就如传统计算机在上世纪的影响那样,或许量子计算机将在本世纪以同样根本性的方式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华人科学家获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象, 带来 了数码 相机革命 。
出生 于 中 国上 海 的 高锟 拥 有 英 国和美 国双重 国籍 , 获得 了总 他
w r it w re eN bl r ei h s s ee onl a addt o e Pi p yi . j y h z n c
Ch re o a l s Ka ,wh s b r n S a g a ,Ch n , o wa o i h n h i n i a a d h sb t K. n S iie s i s e e v d h l n a o U. a d U. .ctz n h p .r c i e af h
c ssa ’ a tr fl h ” it s ’ se so i t . m g
光 纤 技 术 研 发 开 始 于 上 世
这项 技 术 拥有 巨大 Op ia fb r ,d v l p d i h 1 5 s a r a 纪 五十 年 代 , tc l i e s e e o e n t e 9 0 ,h d g e t
fn hhIi 口 外真 ij c。dn 海传 s。g 。 t er i H S E。
诺 觅 : 物 理 奖 『 :
i wa s h t u e t e n e n t i t a g o a h — n y t a t r d h I t r e n o l b l p e n n m e o n a n h d t e i ia a e a r v lto o n n a d lu c e h d g tl c m r e o u i n
博伊 尔和乔治 ・ 密斯共 享 , 史 Bo l a d y e n Ge r e mih f o g S t o Bel l La o ao e i 拉德 ・ b rtr s n i
物理命题热点一: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0年高考物理理综命题热点一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背景材料】 2009年10月6日,华裔科学家高锟发明“光导纤维”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评奖委员会这样描述道:“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传递向每一个方向,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
”高锟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纤维传输的新纪元打开龚大门。
【链接高考】可能以“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背景材料命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光的传播、光导纤维等知识点。
调研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光纤通信网覆盖所有奥运场馆,为各项比赛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将大量信息高速传输,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它的折射率为n。
如果把该光纤放在空气中,要使从它的一个端面进入光纤的光发生全反射,入射角i应满足什么条件(用该角的下弦函数值表示)?为简化问题,光纤外套忽略不计。
【解题指导】进入光纤的光线射至介质与空气的界面时,其入射角应大于或等于临界面,这样光在其内部才能经过多次全反射,从一端到达另一端而不会折射光线从光纤的侧壁射出。
如图,设入射角为i的光经端面折射后的折射角为r,进入光纤后射至介质与空气的界面时,其入射角恰为临界角C。
根据折射定律,有由图可知r+C=90o C为临界角,即sin C=1/n所以恰能使光线在介质与空气的界面射向空气时发生反射,光线端面入射时的入射角i为:若入射角大于i,则折射角r将增大,射到界面的入射角会小于临界角C,所以要使光线能在光纤内以生全反射,入射角应小于1.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等优点,目前已实现在一条光纤内同时传送数十万路的电话信号。
今测得,垂直照射到同一条直光纤入口端面的甲、乙两单色光,甲光比乙光更迟到达光纤的另一端。
若用这两种光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材料对乙光的折射率较大B.甲光所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C.甲光在单位时间内打出的光电子数一定更多D. 甲光的波动性一定比乙光更显著答案:B解析:由可知,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时间,由题意,甲光比乙光更迟到达光纤的另一端,说明光纤对甲光的折射率大,故甲光的频率大,甲光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甲光的波动性比乙光更不显著。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篇一:自1901年开始,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奖以表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此外,从1969年起,瑞典国家银行也开始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
以下是一些历年诺贝尔奖的名单列表:物理学奖:- 1901年:Wilhelm Conrad Rntgen(发现了X射线)- 1915年:William Henry Bragg和William Lawrence Bragg(发现了X射线晶体衍射)- 1921年:Albert Einstein(解释光电效应)- 1938年:Enrico Fermi(发现了核反应引起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956年:William Shockley、John Bardeen、Walter H. Brattain(发明了晶体管)化学奖:- 1903年:Marie Curie(发现了镭和钋)- 1945年:Artturi Virtanen(发展了新的方法来保存食品)- 1962年:Linus Pauling(提出了化学键的量子力学解释)- 2000年:Alan J. Heeger、Alan G. MacDiarmid、Hideki Shirakawa(发现了导电聚合物)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4年:Ivan Pavlov(研究了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1928年:Alexander 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 1953年:James Watson、Francis Crick、Maurice Wilkins(发现了DNA的结构)- 2006年:Andrew Z. Fire、Craig C. Mello(研究了RNA干扰)文学奖:- 1907年:Rudyard Kipling(对于其出色的叙事才能)- 1949年:William Faulkner(对于其突出的小说创作)- 1997年:Dario Fo(对于其剧作的创新和幽默)和平奖:- 1911年:Tobias Asser、Alfred Hermann Fried(为国际和平运动做出了贡献)- 1964年:Martin Luther King Jr.(为非暴力抗议运动做出贡献)- 2009年:Barack Obama(为国际外交和核裁军做出努力)经济学奖:- 1969年:Ragnar Frisch、Jan Tinbergen(为宏观经济学做出了贡献)- 1994年:John Nash(对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贡献)- 2019年:Abhijit Banerjee、Esther Duflo、Michael Kremer(研究了贫困和发展经济学)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历年诺贝尔奖的名单,每年获奖者都代表着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创新。
光电领域 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电领域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电领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个重要领域。
自 1901 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已经有多位科学家因为在光电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这一奖项。
2009 年,三位科学家因在光学通信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高锟、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高锟因其在光纤通信领域的贡献而获得了一半的奖金,他被誉为“光纤之父”,其研究成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博伊尔和史密斯则因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而分享了另一半奖金,这一发明使得数码相机和其他数字成像技术得以实现。
除了以上提到的科学家,还有许多其他科学家因为在光电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例如,1966 年,三位科学家因在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费曼、罗伯特·威尔逊和朱利安·施里弗;1981 年,两位科学家因在激光光谱学领域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阿瑟·肖洛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
总的来说,光电领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因为在这一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获得了这一奖项。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Figure 1. Optic fibers made of glass make up the circulatory system of our communication society. There is enough fiber to encircle the globe more than 25 000 times.
Of course, the effects of light in glass or water had been discovered much earlier than that. Already 4 500 years ago, glass was manufactured in Mesopotamia and Egypt. The Venetian glass masters could not have been ignorant of the beautiful play of light that occurred in their swirling decorations. Cut glass was used in candelabras and crystal chandeliers, and the elusive mystery of the rainbow challenged the imagination of many men and women long before the laws of optics provided the answer in the 17th century. However, it was only about 100 years ago that these ideas surfaced and people tried to make use of captured beams of light.
2009诺贝尔奖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
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 2月1日-),美国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 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 术与科学院院士。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 学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汉族,1952年生 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 之父钱学森的堂侄。
基于核糖体研究的有关成果,可以很容易理解,如果细菌 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菌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 人们正是利用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核糖体从而治疗疾病的。 评委会说,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 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 的抗生素,直接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 第四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科学家 以色列女生物学家阿达· 尤纳斯与另外两位美国科学 家共享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她之前,诺贝尔化学奖 只有3名女性得奖人,而且从1964年英国女生物化学家多 罗西· 克劳富特· 霍奇金获得该奖项之后,就再无女性上榜。 阿达· 尤纳斯在2008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以色 列人。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出生,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 照市涛雒。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3个月 后随父母回中国。先后在重庆、南京和青 岛上小学。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又在台中 读了一年小学。1949年丁肇中先考入台北成 功中学,次年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 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 优秀。
李远哲(Yuan Tseh Lee)1936年11月29日生于台湾 省新竹市,他的父亲是一名画家。李远哲1959年台湾 大学毕业后到新竹清华大学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1 962年赴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1965年获博士学位。 后到哈佛大学化学系随赫施巴赫(D.Herschbach)从事分 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1968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 教,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 年后在柏克利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 斯· 柏克利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年当选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 院士。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 赫(Dudley R. Herschbach)及约翰· 波兰伊(John C. Polanyi) 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 获奖国籍为美国籍;李远哲的特别贡献在于将交叉分子束 方法应用于研究一般化学反应。1994年回台湾任台北 “中央研究院”院长。
(2021年整理)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完整)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的全部内容。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玛丽·居里法国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古斯塔夫·赫兹德国1926年让·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康普顿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 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欧内斯特·沃吞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爱德华·珀塞尔美国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博特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约翰·巴丁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朱利安·施温格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伽博·丹尼斯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利昂·库珀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乔治·斯穆特美国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doc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编辑英美科学家分享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1获奖者高锟(Charles K. Kao)简介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
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33年11月4日年出生在上海金山,住在法租界。
父亲是国际法庭的律师,弟弟高铻。
祖父高吹万是晚清著名诗人,革命家,南社的重要成员。
入学前,父亲聘老师回家,教导高锟和高铻读四书五经。
10岁,高锟就读世界学校(今日的国际学校),需要读中文之外,也要读英文和法文,学校聘请留法的学者回来教授,高锟开始接触中国之外的人事文化。
高锟小时候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三楼就成了他童年的实验室。
童年的高锟对化学十分感兴趣,曾经自制灭火筒、焰火、烟花和晒相纸尝试自制炸弹。
最危险的一次是用红磷粉混合氯酸钾,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
待风干之后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
幸好没有伤及途人。
后来他又迷上无线电,很小便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1948年全家移居台湾。
1949年,又移民香港,他进入圣若瑟书院就读。
中学毕业后,他考入香港大学。
但由于当时港大没有电机工程系,他远赴英国东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就读。
1957年,他从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
1965年,在伦敦大学下属的伦敦帝国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1957年,高锟读博士时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在其英国子公司--标准电话与电缆有限公司(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Ltd.)任工程师。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1年威廉·伦琴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彼得·塞曼1903年亨利·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1904年约翰·斯特拉特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1906年约瑟夫·汤姆森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生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卡尔·布劳恩1910年约翰内斯·范德瓦耳斯1911年威廉·维因1912年古斯塔夫·达伦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916年没有颁奖1917年查尔斯·巴克拉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1920年夏尔·纪尧姆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22年尼尔斯·波耳1923年罗伯特·密立根1924年曼内·西格巴恩1925年詹姆斯·法兰克,古斯塔夫·赫兹1926年让·佩兰1927年阿瑟·康普顿,查尔斯·威尔森1928年欧文·瑞查森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拉曼1931年没有颁奖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1933年埃尔文·薛定谔,保罗·狄拉克1934年没有颁奖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1936年维克托·赫斯,卡尔·安德森1937年克林顿·戴维森,乔治·汤姆森1938年恩里科·费米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1940年没有颁奖1941年没有颁奖1942年没有颁奖1943年奥托·斯特恩1944年伊西多·拉比1945年沃尔夫冈·包立1946年珀西·布里奇曼1947年爱德华·阿普尔顿1948年帕特里克·布莱克特1949年汤川秀树1950年塞西尔·鲍威尔1951年约翰·考克饶夫,欧内斯特·沃吞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爱德华·珀塞尔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1954年马克斯·玻恩,瓦尔特·博特1955年威利斯·兰姆,波利卡普·库施1956年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沃尔特·布喇顿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1958年帕维尔·切连科夫,伊利亚·法兰克,伊戈尔·塔姆1959年埃米利奥·塞格雷,欧文·张伯伦1960年唐纳德·格拉泽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鲁道夫·穆斯堡尔1962年列夫·朗道1963年尤金·维格纳,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约翰内斯·延森1964年查尔斯·汤斯,尼古拉·巴索夫,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1965年朝永振一郎,朱利安·施温格,理查德·费曼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1967年汉斯·贝特1968年路易斯·阿尔瓦雷茨1969年默里·盖尔曼1970年汉尼斯·阿尔文,路易·奈耳1971年伽博·丹尼斯1972年约翰·巴丁,利昂·库珀,约翰·施里弗1973年江崎玲于奈,伊瓦尔·贾埃弗,布赖恩·约瑟夫森1974年马丁·赖尔,安东尼·休伊什1975年奥格·玻尔,本·莫特森,利奥·雷恩沃特1976年伯顿·里克特,丁肇中1977年菲利普·安德森,内维尔·莫特,约翰·凡扶累克1978年彼得·卡皮查,阿诺·彭齐亚斯,罗伯特·威尔逊1979年谢尔登·格拉肖,阿卜杜勒·萨拉姆,史蒂文·温伯格1980年詹姆斯·克罗宁,瓦尔·菲奇1981年凯·西格巴恩,尼古拉斯·布隆伯根,阿瑟·肖洛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威廉·福勒1984年卡洛·鲁比亚,西蒙·范德梅尔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格尔德·宾宁,海因里希·罗雷尔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卡尔·米勒1988年利昂·莱德曼,梅尔文·施瓦茨,杰克·施泰因贝格尔1989年诺曼·拉姆齐,汉斯·德默尔特,沃尔夫冈·保罗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亨利·肯德尔,理查·泰勒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1992年乔治·夏帕克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约瑟夫·泰勒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克利福德·沙尔1995年马丁·佩尔,弗雷德里克·莱因斯1996年戴维·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罗伯特·理查森1997年朱棣文,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威廉·菲利普斯1998年霍斯特·施特默,罗伯特·劳夫林,崔琦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马丁纽斯·韦尔特曼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赫伯特·克勒默,杰克·基尔比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卡尔·威曼,沃尔夫冈·克特勒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小柴昌俊,里卡尔多·贾科尼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维塔利·金兹堡,安东尼·莱格特2004年戴维·格娄斯,休·波利策,弗朗克·韦尔切克2005年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2006年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2007年艾尔伯·费尔,彼得·格林贝格2008年小林诚,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2009年高锟,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2010年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2011年索尔·珀尔马特,布莱恩·施密特,亚当·里斯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大卫·维因兰德。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具有强大的力量——解析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精神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具有强大的力量——解析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精神永葆顽童的行为与思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布似乎比以往引发更多探讨,这不仅因为得主之一为华人科学家,更值得注目的是,向来偏重基础研究的诺奖,这次将桂冠捧给了应用型发明.这些科学贡献,已不仅局限在专业的框架内,除了展示出其对本领域的促进力度,还以技术本身成为科研的新工具,更对普罗大众日常行为有着深远且将进一步渗透的影响.诚如得主之一高锟所言,重要的不是发明东西,而是利用这些发明来改进生活.昔日顽童今日明星1966年,一篇题目颇为平淡的论文《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面世,其内容却掀起轩然大波.着者高锟提出的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思路,被时人笑作"痴人说梦".今日再看,正是这个"痴梦",成就了互联网的高速传输和低成本张梦然张巍巍运营;正是这个"痴人",让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得以瞬间传遍全球.自1933年出生至小学时光,高锟是在上海当时的法租界度过的.从种种迹象看来,他做律师的父亲提供的不仅是优渥的生活条件,还有相当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童年的高锟沉迷化学,家里还有个实验室,他自己制造过灭火筒,焰火,烟花和晒相纸,最危险的一次当属自制"土炸弹":他发现易燃物红磷与氧化剂氯酸钾二者混合后经摩擦就会爆炸,就把这两种化合物像包饺子般塞进湿润泥球里,待风干后,果然~掷出当即爆炸!尽管被斥为顽皮且现在看来非常危险,高锟还是认为,这是很好的自发性的体现,而这种"孩子式自由"关系到了他日后的成就.后来的高锟弃化学而钻研上了无线电,年纪甚小就组装成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再到后来,他到英国修读电机工程,毕业后从效力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旗下实验所到领导光纤研究小组,高锟上世纪六十年代,年轻的科学家高锟在英国Harlow市标准电讯公司实验室埋首研究光导纤维技术.当时光纤技术尚在萌芽阶段.咽l丝!垡塞擅的行为及思想仍保持着孩童时的出入意料,对于自己的科学信念又极为坚定,誓要改变人类的通讯模式.1996年,正是高锟那篇划时代的论文发表3O年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杨振宁在该星命名典礼上致词说:"今天以后,我知道每次我和小孙女看夜空的时候,将会告诉她,其中一颗是'高锟星'.我还会对她说,就在那刹那,数不清的光纤,正在传递着数不尽的数位,把人类世界推进高速资讯的新纪元."路漫漫兮求索不息对于上个世纪的通讯要求,传统技术的传输容量遭遇瓶颈.高锟认为以激光的光波作为信息媒介的光导技术才能切合需要.为寻找让激光前进的载体,他测试了相当多种类的物质,最终找出可通过高温制造的石英玻璃导管.随后的研究表明,信号经由光纤传输时大量损耗缘自玻璃材料中的杂质,而非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缺陷.将内里的杂质抽除,成为高纯净度的光纤管,光就可传送万里.但在当时,几乎无人相信世界上会存在无杂质的玻璃.就连高锟自己也没有估计到日后自己的发明会促成了互联网的应运而生,他只是秉持着要将资讯传输革命到底的精神,传施布道般推销自己的理念, 终于使去除杂质,适应信号传输需要的光缆问世.上世纪60年代最强的缆线传送光信号最远也只有大约20米,而一条纯玻璃纤维,可把光束信号传送逾100公里.自此,千百万条铜线的传统电缆被取代,比人的头发还要纤细,容量却接近无限的新传输管道铺天盖地.应用物理一旦取得成果,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几乎是立竿见影.今日的海底光纤电缆纵深蔓延,长途电话,计算机网络,医学内视能得以普及都要感谢高锟."如果我们能把围绕地球的玻璃纤维全部展开并接成一根,它的长度将达到10亿多公里,足够绕地球2.5万多圈,而且它还在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继续增加"谦谦君子潮平岸阔获奖之后,熟悉高锟的学者对他的评语大量见诸报端,都逃不开"谦谦君子"这四个字.高锟人生姿态朴实低调,只爱寓工作于游戏,因深感兴趣,实验到多晚也不觉累;性情又随和,与他共事多年的私人助理竞从未见他发过脾气;于科研之外则颇怀赤子之心,好奇友善,60 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潜水,后来又爱上了陶艺,沉醉于"静静地抚弄泥土",似是回归到童年捏泥土炸弹的岁月.高锟早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同事称他即使并非一帆风顺,也"总是很快乐,充满笑容".据报道,高锟1993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期间,致辞讲话时曾遭学生打断并遭抢麦克风,场面一度尴尬.校方提出开除学生,但高锟不接纳,他不肯压制学生,而是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个人意见,颇有器量且愿意聆听.诺贝尔奖委员会向来比较重视基础科学,仅几年前将物理学奖颁给两名德国人,以表扬他们藉新的物理现象把DVD容量增加好几千倍.本次诺奖垂青于这位改变了整个世界通信,娱乐和商业发展的方式的人,并定义其取得"开创性成就".但在7年前一次采访中,高锟说道:"能够做一件以前所没有的事情,而且做出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我感觉很满足……拿到奖没有拿到奖,完全对我没有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大喜大悲,一直以来都太过平稳."高锟如此自评.或许正是这种沉静力量,让他有着一份平淡的清醒.获奖不会改变研究本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得主10月5日,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共同获得该奖项,这使人类对细胞的认识上升至一个新的层面.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端粒由端粒酶形成,仿若一顶帽子置于染色体之上.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发现了端粒的一种独特DNA序列,其能保护染色体免于退化.卡萝尔?格雷德和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确定了端粒酶,其是形成端粒DNA的主要成分.这些发现解释了端粒是如何保护染色体末端的,这对癌症和衰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约兰?汉松负责通知身处大洋彼岸的获奖者,他告诉路透社记者:"我幸运地找到了所有获奖者.接电话时,他们略带睡意,但很开心."从做"大事"到获大奖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是在凌晨2点通过电话获知这一喜讯的.她谈到自己在早年获得有关端粒和染色体的研究成果时,就意识到这些成果十分重要,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件"大事".但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仍使布莱克本十分兴奋,"我感到异常激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你很少会对一项成果有这样特殊的感受."但她也强调说:"能获奖固然是件不错的事,但这却不会改变研究本身.我很高兴能与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共同分享这一荣耀."在获悉布莱克本获奖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校长苏珊?德斯蒙德?赫尔曼当即发表声明:"我们对布莱克本获得诺贝尔奖感到十分激动,她在长达3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革新了科学家对细胞工作方式的认知."她表示,布莱克本作为科学家,同事,导师和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对美国和全世界都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绍斯塔克一种鼓舞.获奖是对研究领域的认可接近清晨5点时,卡萝尔?格雷德接到了来自瑞典的获奖电话通知."我感到有些颤抖,这是你不可预期的惊喜."格雷德通过电话告诉美联社记者,"人们也许会预测谁可能会赢,但每个人却不敢奢望获得这一奖项."格雷德表示,这项研究一开始是为了弄清细胞是如何工作的,并没有想着某种医疗用途.她认为: "以治病为方向的研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这与好奇心驱使的科研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研究过程中最令基础科研人员感兴趣的是,每当我们完成了一系列实验,以为解答了一个问题时,又会冒出3 个或者4个新的问题."格雷德谈道:"我们发现了端粒酶,但还有更多的学者对理解端粒在特定疾病中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获得这一奖项是对整个端粒研究领域的认可."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布莱克本(左)和格雷德新华文摘-2009I24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罗恩?丹尼尔斯指出:"我们都乐意分享格雷德对科研发现的激情,以及将知识应用于提高人类福祉的执着精神.对于格雷德博士和我们而言,这都是美妙的时刻."该校基础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斯蒂芬?德西德里奥也表示:"最深远的科学发现一般都来自基础研究.格雷德的成就得到认可使我们倍感激动,这也再次说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具有强大的力量."铃声响起时猜到自己获奖接到汉松来电后,绍斯塔克告诉美联社记者:"总有这种事情发生的微小可能,因此当电话铃响起时,直觉暗示我,应该是自己获得诺贝尔奖了."绍斯塔克说:"开始进行研究时,我们仅仅是对DNA复制的基本原理及染色体末端如何维护感兴趣,当时并不知道此项研究具有如此深远的意义.保护DNA分子末端的过程十分重要,其在癌症和衰老问题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两个难题正是我们在全力解决的." 突如其来的获奖消息显然令绍斯塔克十分激动,他表示:"布莱克本和格雷德的加入使得这次获奖变得更加'甜蜜',我希望能举办一个大型聚会,来庆祝获得这一声望极高的奖项."目前已知的一些遗传性疾病都是由端粒酶缺陷引发的,如和皮肤及肺部相关的特定遗传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种严重的贫血就是由于骨髓干细胞分裂不当所致.约兰?汉松表示,目前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基于此次的获奖成果展开,以促进血液,皮肤和肺部等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他指出:"端粒酶在很多癌细胞中都表现得十分活跃,如果我们能降低端粒酶的活性或摧毁活性很高的癌细胞,都将为癌症的治愈提供巨大帮助."自1901年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来,共有l0名女性科学家获此殊荣,但两位女科学家在同一年共享奖项,还属首次.而布莱克圊I垫!堑垡擅本和格雷德作为"师徒"同时获奖, 也成就了诺贝尔奖颁奖史中的一段美谈.理论到实践的艰难之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博伊尔和史密斯l0月6日,两位前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员因发明了成像半导体电路,即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斩获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距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 史密斯拟定研制数字图像传感器至今已过去了40年.一小时内提出研制构想最让人惊叹的是,博伊尔和史密斯仅在1小时内就提出了CCD 图像传感器的最初研制构想.当贝尔实验室意图将资金转至磁泡存储器的研究时,博伊尔及时提出了更具竞争力的成像半导体设计,这也是"即时显影"技术的雏形.CCD图像传感器的发明,实际上是应用爱因斯坦有关光电效应理论的结果,即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 能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但是从理论到实践,道路却并不平坦. 科学家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每一个点上因光照发生改变的大量电子信号采集并辨别出来.经过多次试验,博伊尔和史密斯终于解决了上述难题.他们采用了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将变化的电子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使图像的高效存储和传输等都成为了可能.事实上,在发明CCD的一年后,博伊尔和史密.斯就首次将CCD用于摄像机的制造之中.正是这一步步大胆的尝试,彻底改变了摄影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数字化的成像技术,也为现代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今生最大的惊喜10月6日清晨5点15分,博伊尔和妻子接到了诺贝尔委员会的电话.最初博伊尔还以为是有人打电话捉弄他,后来才发现是真的获了奖.他笑称诺贝尔委员会永远是等到最后一分钟才通知获奖者.一觉醒来后接到获得诺贝尔奖的电话,则是博伊尔今生最大的惊喜,他和妻子都感到兴奋至极.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采访时博伊尔谈到,每当新型数码相机上市时,他都会购买一台,以纪念自己的发明成果.因此现在他拥有多台数码相机,而数码相机的更新速度之快,也令这位今年已经85岁的老者感到应接不暇.不会使生活发生改变而史密斯对于获得诺贝尔奖则显得平静得多,当谈及将如何花费与博伊尔分获的另一半奖金时,史密斯说:"我现在79岁了,我不认为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我甚至不需要购买一艘更大的游艇."驾驶游艇,一直是史密斯热衷的爱好.1986年从贝尔实验室退休,成就了他的环球旅行梦想.史密斯累计耗时17年的环球航行刚于近期结束,他真正实现了环球航行一周.相信也是这般漫长的航行造就了史密斯平和的心态,使其对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表现得波澜不物理学奖得主博伊尔(左)和史密斯在贝尔实验室的资料图片惊.数码相机的"电子眼'正如诺贝尔委员会所说,CCD就像是数码相机的"电子眼",它能通过电子信号捕获光线来替代繁琐而昂贵的胶片成像,极大地方便了图像的处理和传输.数字摄影已成为许多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工具, 无论是大海中的深邃之地,还是宇宙中的遥远深空,CCD图像传感器都能给我们带来水晶般清晰的影像.此外,CCD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很广,其不仅能应用于诊断学,显微手术,实现人体内部成像等,还能应用于现代大文学.哈勃天文望远镜就是利用CCD作为主要成像设备,而卫星成像和高清电视等对于CCD技术也不在话下. 对科学要有坚定的信念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获得者2009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获奖者来自不同国家,却因同一领域的研究而分享殊荣.其中,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成为诺奖化学奖项45年之后,迎来的又一位女性科学家.约纳特:45年后女性再获化学奖1939年,约纳特出生于玎}j路撒冷一个贫困的家庭.她的父母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依旧尽一切可能为女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家境的贫困没有让约纳特颓废,一本有关居里夫人的书激起了约纳特投身科学的愿望.幸运的是,特拉维夫一所精英学校的校长慧眼识珠, 不收学费录取了她.出于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约纳特对人们对女性从事科学工作所抱有的偏见不以为然.她说:"过去人们常常对女性从事科研怀有偏见,认为数学和科学并不是女人所能擅长,并且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 她们不可能成为好的科学家.但女人占整个人口的一半,不鼓励女性涉足科学领域相当于人类白自损失了一半的脑力资源.要是能给予她们鼓励,女性也能大有作为."约纳特的获奖使她成为以色列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世界上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而在整个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女性获奖者的比例不到获奖总人数的5%.自1964年英国科学家霍奇金获奖之后,45年来诺贝尔化学奖与女性无缘.对于约纳特来说,对科学研究的坚定信念是她成功的最大因素. 1987年,约纳特提出了通过对细菌核糖体及其他相关有机体实施冷冻并通过x射线对其造影成像以研究其结构的想法.这在当时可谓震惊学界,因为它大大超越了当时条件所允许的范围,有人甚至预言她绝对不可能成功,因为很多人都已经尝试过但都失败了.然而,约纳特坚持了下来.作为核糖体研究领域的先行者,她在2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一直致力于研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机制及相关抗生素作用模式的课题,并借助一种被称为"x射线晶体成像"的技术,发现了不同抗生素与细菌核糖体结合的20多种不同模化学奖得主约纳特式.用约纳特自己的话说:"一开始我自己也没有把握,但是我们确实成功了."拉马克里希南:东西方智慧的闪光1952年,拉马克里希南出生于印度泰米尔,并在本国完成大学学业.此后在美国求学和工作并获得美国国籍,如今,年近六旬的他已在英国剑桥的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近十年.在他身上,同时汇聚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东方人的聪明与敏锐,西方的务实与灵活.拉马克里希南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事与核糖体有关的研究,迄今已有31年.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指出,拉马克里希南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他自己的描述则是"弄清楚了名为'30s'的核糖体亚基的结构,以及理解了核糖体辨识基因编码的方式".这一成果为抗生素研制等医学领域的进展提供了巨大帮助.在总结自己3O年的科研生涯时,拉马克里希南并没有大肆渲染自己.他说:"很多情况都是这样,你在做博士后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感兴趣的项目,然后就一直在这个领域发展."尽管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拉马克里希南依旧谦虚地表示,将继续探索人类等高级生物体内的核糖体与细菌核糖体有何不同,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需要做.而当问及如何处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时,他思索半天,终于想到一项用处:"我儿子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化学奖得主施泰茨化学奖得主拉马克里希南堡擅!I至璺咽大提琴手,如果他看中一把好琴,也许我可以帮他买下来.你知道,如果只靠科研的工资,这还是有点困难的."施泰茨:面对殊荣心如止水面对诺奖殊荣,他依然视1998年揭示核糖体晶体结构之时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至今最为愉悦的一刻";他认定获奖并不会改变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评审委员会在评价他的贡献时,依据的是他1998年成功解决这一研究中的"相位问题(phaseproblem)".他,就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的托马斯? 非洲农业专家建议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马里首都巴马科出席西部非洲地区农业投资研讨会的非洲农业专家,10月14日建议非洲国家大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大米进口,保障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非洲农业专家的这一建议基于中国杂交水稻在马里试种成功.据专家初步估计,中国杂交水稻十分适应非洲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中国政府的物资支持和中国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由马里农民种植的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试验田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每公顷稻谷产量可达9吨.为落实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应马里政府的要求,中国政府派出了由农产品加工,玉米和水稻种植专家组成的高级农业专家组赴马里工作,在马里农业部的协助下开展考察,调研,探讨和交流等活动,并在首都巴马科郊区的巴吉内达灌溉区的两公顷稻田内进行了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示范.珍稀蜻蜓百余年后重现法国法国昆虫与环境保护机构10月19日说.在法国消失了近133年啁盟I丝!踅垡塞擅施泰茨.托马斯?施泰茨于1940年8月23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1966年获得哈佛大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系的教授,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今年,施泰茨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而获奖.他利用x光结晶学和分子生物学摸清了蛋白质及核酸的构造和运行机制,有助于人们理解基因表达,复制和重组.他表示,此前已有很多人预测,其成果将来有可能的一种珍稀蜻蜓在汝拉山一带重新出现.该机构项目负责人帕斯卡尔?杜邦当天对媒体说,从1876年起, 这种名为"女神"的蜻蜓就再也没在法国出现过.不过今年7月,一名植物学家和一名昆虫学家在法国萨瓦省的汝拉山区探险时,又重新发现了它的踪迹.昆虫与环境保护机构当天发表公报说,"女神"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物种名单上榜上有名,昆虫学家将展开进一步研究,以揭开其在法国再现的奥秘."女神"是目前欧洲体积最小的蜻蜓,身长2.5厘米左右,身体呈金属绿色,腹部为蓝色,目前只见于德国和塞尔维亚.瑞士也于近期发现了它的行踪.王蝶迁徙"导航仪"在触角内为研究王蝶迁徙机制的秘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史蒂文?里珀特等人首先切除了一些王蝶的触角,接着将这些王蝶放在一个户外飞行模拟器中,结果这些王蝶失去了向西南飞行的正常"航向",而它们大脑中相关的分子循环获诺贝尔奖,但真正得知获奖时还是感到有些惊奇.施泰茨坚持认为, 自己获奖乃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谈及与两位同行因同一研究领。
诺贝尔奖得主
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一共有11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有6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位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丁肇中,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李远哲,198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4.朱棣文,199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5.崔琦,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6.高行健,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7.钱永健,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8.高琨,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9.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0. 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诺贝尔奖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增设“瑞典中央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
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由国王举行授奖仪式。
2020年9月24日诺贝尔基金会主席拉尔斯·海肯斯滕表示2020年诺贝尔奖奖金将增加至1000万瑞典克朗(约110万美元)。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显示,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
截至2019年,共授予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两次获奖、1个团体三次获奖。
影像科学的革命_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影像科学的革命———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王晋疆① 王庆有②①副教授,②教授,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关键词 光电效应 CCD 电荷 影像 由于发明了一种成像的半导体成像器件———CCD 影像传感器,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S.Boyle)和乔治·史密斯(G eorge E.Smith)被授予20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将主要介绍他们的工作,CCD 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未来的发展及挑战。
照相,帮助我们留下岁月的记忆。
20年前,如果想照相,那可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享受;先要找一家照相馆;即使自己有相机,区区36张底片也只能想好了再照;照片的好坏还必须等拿到照片的时候才能看得见;看看相册,多年前的照片已经褪色,即使有原来的底版,也无法还原当初的颜色。
今天,照相已经不用再去照相馆了,照相已经成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随处可见的数码成像设备可以帮助我们随时照,并且随时看见照的结果;我们可以大量的照,没有丝毫的犹豫。
这一切,应该归功于一种器件的出现,这就是替代了传统感光胶片的电子感光器件———电荷藕和器件(charge 2coupled de 2vice ,CCD )。
2009年10月6日,20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了。
如同往年一样,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世界。
但是与往年不同的一点是,2009年大家关注的热情极高,究其原因,2009年的获奖成果就在我们身边。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S.Boyle )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Smit h )(占50%),以及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Charles K.Kao )(占50%)。
前者获奖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一种成像半导体器件———CCD 传感器,而后者主要成就是光在光纤传输方面的研究。
本文就CCD 相关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boratories, Murray Hill, NJ,
USA. Retired 1979.
George E. Smith
US citizen. Born 1930 in White Plains, NY, USA. Ph.D. in Physics 1959 from University of Chicago, IL,
USA. Head of VLSI Device
Department, Bell Laboratories, Murray Hill, NJ,
USA. Retired 1986.
Whe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s announced in Stockholm, the message is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at almost the highest of speeds. Text, images, speech and video are shuffled around in optical fibers and through space, and are received instantly in small and convenient devices. It is something that many people have already come to take for granted. The optical fiber has been a prerequisite for this extremely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s, a development that Charles Kao predicted over 40 years ago.
Figure 1. Optic fibers made of glass make up the circulatory system of our communication society. There is enough fiber to encircle the globe more than 25 000 times.
British and US citizen. Born 1933 in Shanghai, China. Ph.D.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1965 from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Vicechancellor,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rom 1987 to 1996.
W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lard S. Boyle
Canadian and US citizen. Born 1924 in Amherst, NS, Canada. Ph.D. in Physics 1950 from McGill University,
QC, Canada. Executive
Just a few years later, Willard Boyle and George Smith radically alter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field of photography, because film is no longer needed in cameras where the images can be captured electronically with an image sensor. The electronic eye, the CCD, became the first truly successful technology for the digital transfer of images. It opened the door to a daily stream of images, which is filling up the optical fiber cables. Only optical fiber is capable of transferring such large quantities of data that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technology yields.
The Arrival of Light
It is via sunlight that we see the world. However, it would take a long time before humans acquired the skills to control light and direct it into a waveguide. In this way coded messages could be transmitted to many people simultaneously. This development required numerous inventions, big and small, which form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optical fiber required modern glass technology in order to be developed and manufactured.
Charles K. Kao
1/2 of the prize USA / United Kingdom
Willard S. Boyle 1/4 of the prize USA / Canada
George E. Smith 1/4 of the prize USA
Charles K. Kao
A reliable source of light was also needed and this was provided b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Finally, an ingenious network needed to be assembled and extended, consisting of transistors, amplifiers, switches,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as well as other units, all working together. 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was made possible by the work of thousands of scientists and inventor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Capturing Light
A ray of sunlight that falls into water bends when it hits the surface, because the so-called refractive index of water is higher than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air. If the direction of the light beam is inverted, travelling from water into air, it is possible that it will not enter the air at all, and instead will be reflected back into the water. This phenomenon forms the basis for optical waveguide technology where light is captured inside a fiber with a higher refractive index than it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 ray of light that is directed into a fiber, bounces against the glass wall and moves forward since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glass is higher than the surrounding air (figure 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09
2009.12.25
Introduction
The 2009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s awarded to Charles K. Kao, Willard S. Boyle and George E. Smith, who have had important roles in shap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ao initiated the search f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loss optical fiber presently used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Boyle and Smith invented the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presently used in many digital cameras and in advanced medical and scientific instrumentation.
Playing with Light
The 1889 World Exhibition in Paris celebrated the centena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Eiffel tower was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monuments of this exhibition. However, a remarkable play of lights proved a less memorable spectacle. It was performed with water fountains filled with colorful beams of light. This show was made possible with electricity.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was also provided by earlier attempts,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to create beams of light guided by water. Those trials had shown that when a beam of water is exposed to sunlight, the light travels through the beam and follows its curving sh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