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感染性皮肤病ppt

合集下载

感染性皮肤病PPT课件

感染性皮肤病PPT课件

19
三、疣
疣(wart)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常见的 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及尖锐湿疣等。 【病因】 HPV属乳头瘤病毒科,有100余种,其 中近80种与人类疾病有关。人是其唯一的 宿主。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亦可通过 污染物器损伤皮肤而间接传染。潜伏期约 6~12个月不等。
3
4

单纯疱疹
5
2.生殖器疱疹 多由HSV-2型病毒引起,男性好 发于包皮、龟头和冠状沟,女性常见于阴唇、阴 蒂、阴道和宫颈等处。 皮损特点为水疱,但因局部摩擦易破溃糜烂、 结痂或形成溃疡,愈合后不留瘢痕;病程10~14 天。女性若发生于阴道及宫颈者,常缺乏自觉症 状,易引起早产、死胎,并可诱发宫颈癌。
11
【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 发病前局部皮肤可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 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 2、皮损特点 :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出现集簇性粟粒 大小红色丘疹或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澄清以后逐 渐混浊。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数群水疱常沿身体 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前后不超过体表正中线。 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 亦可见于颈、腹、腰、四肢、耳部等处。数日后水 疱干涸、结痂,病程约2~4周。 3、疼痛 为本病的特征之一,严重者可后遗神经痛。
20
【临床表现】
1.寻常疣
又称千日疮或刺瘊等。皮损为黄豆大小 或更大的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 粗糙、角化、坚硬、呈乳头瘤状增生。好 发于手背、手指、足缘,亦可发生在身体 任何部位。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本病 病程缓慢,可自愈,愈后不留痕迹。
17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带状疱疹引起皮 损有关 2.疼痛 与感觉神经受损有关。 3.潜在并发症:全眼球炎

感染性皮肤病(1)PPT专业课件

感染性皮肤病(1)PPT专业课件

跖疣 病毒 无 有 侧压痛 有
胼胝 摩擦 无 无 无 无
鸡眼 摩擦 有,锥形
无 垂直压痛

完整编辑ppt
22
胼胝
完整编辑ppt
23
鸡眼
完整编辑ppt
24
尖锐湿疣
又称生殖器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 染引起的好发于外阴及肛门的性传播疾病;
主要由HPV6、11等型引起。
由于引起尖锐湿疣的某些HPV亚型与生殖器癌如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因 此格外需要重视。
完整编辑ppt
25
扁平疣(verruca plana)
扁平疣又称青年扁平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引起的皮肤的扁平丘疹损害。
完整编辑ppt
26
扁平疣病因
本病是由乳头状瘤病毒HPV-3,14,15 等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
完整编辑ppt
63
7.疱疹性角结膜炎
结膜弥漫充血,可发生水疱、溃疡、有浆液性或 脓性分泌物溢出。
约30%病例有角膜受累,出现角膜浑浊、浅表 溃疡。可伴眼睑水肿、水疱、结痂,耳前淋巴结 肿大、疼痛。
病程为自限性,预后一般良好。
完整编辑ppt
64
二、复发型单纯疱疹
与原发型单纯疱疹相比,复发型单纯疱疹部 位多局限,以口唇、生殖器和眼为重; 皮损与原发型相同但持续时间较短; 全身和局部表现相对较轻或无; 有反复pt
16
寻常疣与脂溢性角化鉴别
寻常疣
传染性,任何年龄 易外伤部位 肤色或灰褐色 易出血 角化明显或刺状
脂溢性角化 •无传染性,40岁以上 •头面、胸背、手背 •深棕色或黑色 •表面有油腻性易剥除痂 •斑块或斑丘疹
完整编辑ppt

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培训课件

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培训课件

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6
病毒性皮肤病
一、单纯疱疹
✓临床表现
• 原发型
➢隐性或亚临床感染
➢唇疱疹
➢生殖器疱疹
➢疱疹性龈口炎
• 复发型
✓辅助检查
• 病毒培养、血清感染H性皮S肤V病-病Ig人M的护型理 抗体检测
7
病毒性皮肤病
一、单纯疱疹 ✓处理原则
• 全身治疗 ➢原发型:阿昔洛韦 ➢复 发 型 : 出 现 前 驱 症 状 或 皮 损 出 现 2 4 小 时内开始治疗,频繁复发者可应用病毒抑 制疗法
28
细菌性皮肤病
一、脓疱疮 ✓概念
• 脓疱疮(impetigo)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 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29
细菌性皮肤病
一、脓疱疮 ✓病因和发病机制
• 传播方式:密切接触或自身接种传播 • 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表皮剥脱
毒素毒血症及全身泛发性表皮松解坏死 • 抵抗力低下细菌血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 少数病人可诱发肾炎或风湿热
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34
细菌性皮肤病
一、脓疱疮 ✓护理措施
•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新鲜 • 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摩擦和搔抓 • 早发现,早就诊,早隔离、早治疗
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35
细菌性皮肤病
二、皮肤结核病 ✓概念
• 皮肤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感染途径 ➢外源性—经皮肤黏膜轻微损伤直接感染 ➢内源性—由体内器官或组织已存在的结核病灶 经血行、淋巴系统或直接扩散到皮肤
细菌性皮肤病
二、皮肤结核病 ✓临床表现

感染性皮肤病ppt课件

感染性皮肤病ppt课件

2019
-
26
治疗
“服”—服药 “剃”—剃发,q7d “洗”—温水硫磺皂清洗头,qd “涂”—外涂5%硫磺软膏,qd “消”—煮沸消毒衣巾玩具等,qd
2019
-
27
手足癣 、甲癣
2019
-
28
概述
发生于手、足、甲部位的浅部真菌病。 足癣中医称“脚湿气” 手癣中医称“鹅掌风” 甲癣中医称“灰指(趾)甲” 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成人为多,冬 轻夏重
2019
-
9
临床表现
白癣
好发于学龄儿童,有与本病患者或 病猫、狗密切接触史。 ⒈初起为白色鳞屑性局限性斑片,其上头 发灰暗,逐渐扩大成片,界限清楚,好发 于头顶中间,也可在额部顶部或枕部 ⒉常在头皮2~4mm处自行折断。
2019
-
10
白癣
⒊病发根部有一灰白色菌鞘围绕 ⒋少数微痒 ⒌迁延不愈,多半持续到青春期 自愈,不留疤痕,能生新发
2019 22
治疗
中医:先将发剃光,用10%明矾水或艾
叶煎水洗净头皮,再涂以雄黄30g、氧化 锌30g,以凡士林300g配制的软膏,或 50%苦楝子软膏,每日1次,连续1个月。 每次涂药前将病发拔除,可提高疗效。
2019
-
23
治疗——西医
(1)首选灰黄霉素
成人:0.6~0.8g/d,分2~3次口服 儿童:15~25mg/kg/d,分2~3次口服 连续2~4周(疗程持续到临床、真菌学痊 愈,每月复诊直至治疗结束)
2019
-
11
黄癣
多发于儿童,偶见成人,有与 本病患者密切接触史。此型在我 国流行最广,尤其在根部皮肤发红,继而产生一小脓 疱,干后变成黄痂,呈碟形,中间凹边 缘翘,头发从中贯穿,黄豆大小,久可 遍及头皮。 ⒉局部有特殊臭味——鼠尿臭味

感染性皮肤病PPT课件

感染性皮肤病PPT课件

3、固定性药疹
• 常见于口周、口唇及外阴部,有服药史; • 皮损为浮肿性紫红色斑,或红斑表面出现大疱
,每次复发常固定于一定部位,且逐渐扩大;
• 愈后留有明显色素沉着斑。
• 局部治疗
• 炉甘石洗剂、金黄散洗剂 • 有继发感染,可外用0.5%新霉素软膏 • 忌用皮质类固醇制剂 • 抗病毒药物如5%无环鸟苷霜、3%酞酊胺霜等外
4.疱疹性湿疹 又名Kaposi水痘样疹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 --HSV-I/HSV-II均可 --头、颈、躯干
原皮损处突发的簇集脐凹状水疱和脓疱 严重的在一周内泛发全身、伴发热
5.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结膜:充血、水肿; 皮肤:眼睑水疱; 淋巴结:耳前淋巴结肿大。
重型疱疹
感染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 细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
病毒的特点:
体积较细菌小得多(能通过细菌不能通过的滤器); 结构简单(核蛋白、蛋白外壳)--意义? 只寄生于活的细胞、包涵体(水痘结痂后有传染性吗?)。
• 病毒感染皮肤的三种途径
直接接触:如各种疣、牛痘、挤奶人结节、及初发的单纯疱 疹;

播散型单纯疱疹
--多见于免疫功能缺陷者,早产儿及双生儿常感染 较重
--临床可为隐性感染或损害局限于某一部位,如皮 肤-眼-口腔,CNS,食道,下呼吸道 肝、心、CNS均可受累
• 疱疹性肝炎
-多为播散性感染合并症,以新生儿及儿童 -皮肤粘膜疱疹(尤其是龈口炎)
后发生黄疸、肝肿大、和出血倾向 多于1-2周因循环衰竭和严重出血而死亡
发病机制:
病毒--皮肤粘膜破损--机体,潜伏于局部感觉神经 节。
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如发热、月经、过劳),机 体内HSV病毒活跃而发病

感染性皮肤病PPT专业课件

感染性皮肤病PPT专业课件
发性紫癜 23
Wujh_ch
24
Wujh_ch
25
Wujh_ch
26
Wujh_ch
27
Wujh_ch
28
Wujh_ch
29
Wujh_ch
带状疱疹
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诱发因素:年老体弱、外伤、紧张劳累、疾病 皮疹特点:成簇水疱、带状分布、不过中线、
伴神经痛 好发部位:肋间神经、三叉神经 特殊类型:无疹型、顿挫型、大疱型、出血型、
8
Wujh_ch
单纯疱疹
分型
原发型:没有抗体
复发型:血清中有抗体
病原体
I型:腰以上
II型:腰以下
临床表现:集簇性水疱,周围有红晕,浅表淋巴结
肿大,愈后不留疤痕
特殊类型
疱疹性龈口炎
阴部疱疹
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新生儿播散性单纯疱疹
疱疹性肝炎
10
Wujh_ch
11
Wujh_ch
好发季节
夏、秋,特别是夏末秋初;
好发部位
90%的损害初发于暴露部位 头、面、小腿;
85
Wujh_ch
皮疹特征
葡萄球菌引起:初为少数散发的鲜红色丘疹、 水疱或脓疱,可迅速增大。脓疱饱满紧张,数 日后松弛。邻近损害可互相融合。脓疱破裂, 脓液干燥后结密黄色痂。
坏疽型、泛发型、播散型 鉴别:脓疱疮、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胆囊
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急性阑尾炎、心 绞痛、胃炎 持久免疫力
31
Wujh_ch
32
Wujh_ch
33
Wujh_ch
34
Wujh_ch
35
Wujh_ch

感染性皮肤病--精品医学课件

感染性皮肤病--精品医学课件
皮肤念珠菌病 丘疹形念珠菌病
• 多见于肥胖儿童, • 绿豆大小扁平暗红色丘 • 疹,边缘清丘楚,上覆灰白
色领圈状鳞屑, • 密集分布于胸背、臀或会阴

念珠菌病---临床表现
– 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 先天性胸腺瘤。 • 婴儿期开始发病 • 皮损好发生于头面部、手背
及四肢远端, • 渐呈疣状或结节状,上覆黄
• 支持疗法,包括输血浆(或全血)或肌注丙种球 蛋白。
毛囊炎、疖子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糖尿病、 • 肾炎、 • 贫血 • 瘙痒性皮肤病等患者易于发生
毛囊炎—临床表现
• 成年人多见 • 好发于头部、颈项部、
臀部及外阴 • 粟粒大毛囊性炎性丘疹,
形成脓疱, • 自觉轻度痒痛。 • 一般不留瘢痕。 • 经久不愈者,称须疮。
• 甲板表面凹凸不平,粗 糙无光泽甲下碎屑,变 空,翘起与甲床分离,
• 伴甲沟炎。
甲癣---临床表现
• 甲板变脆,易碎, 增厚,呈黄褐色,
甲癣的治疗
局部用药
• 先去除病甲,可选用40%尿素霜封包, • 外用抗真菌药物,如水杨酸、咪唑类、环
吡酮软膏等,每日1~2次。还可、 • 5%阿莫洛芬甲涂剂或8%环吡酮甲涂剂等。 • 病甲要不断清除,直至正常甲完全长出,
者易患本病。 • 气候温暖、环境潮湿更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体癣---临床表现
• 体癣好发于面、颈、 腰腹、臀及四肢等处。 原发损害为丘疹、水 疱或丘疱疹,由中心 向周围蔓延,形成环 形,边缘微隆起,中 央炎症减轻,伴脱屑 或色素沉着
体癣---临床表现
• 多环形,靶子样损害。
体癣---临床表现
• 亲动物性皮肤癣菌 引起的皮损炎症较 明显,常以水疱为 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选感染性皮肤病ppt
病毒性皮肤病 细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
概述
概念: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粘膜病变。 分类: 新生物型:皮疹呈疣状增生,常见者如各种疣。 疱疹型: 基本病变为水疱,常见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
疹、水痘等。 红斑发疹型:皮疹以红斑、斑丘疹为主,常见者如麻疹、
风疹等。传染性较大,可引起小流行。
疱,不痒 • 病程:病程1周左右 • 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用中药板蓝根冲剂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总结(一)
• 单纯疱疹病因:人类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 HSV-I HSV-Ⅱ
• 单纯疱疹临床特点:(1)群集性小水疱 (2)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3)自觉灼热和瘙痒 (4)易于复发

好发于面部、手背及前臂
• 跖疣: 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
• 尖锐湿疣
治疗
• 局部治疗: • (1)皮疹数目少者,可选用电灼、冷冻、激光、刮除等
治疗方法。 • (2) 不宜选用上述方法者,可选用:3%酞丁胺霜或3%
酞丁胺二甲基亚砜,0.05%~0.1%维A酸软膏,咪喹莫特, 氟尿嘧啶软膏外用,平阳霉素于疣体根部注射等 • 全身用药 : 聚肌胞,干扰素等。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出血性)
水痘
• 病因及发病机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经飞沫或接触疱液而传染
• 临床表现:
• 前驱期:可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不适

• 皮疹特点:全身相继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 时期的皮疹,散在分布,主要呈向心性分布
单纯疱疹
疱疹型
新生物型
红斑发疹型
单纯疱疹
病因及发病机理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 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疱液、口鼻和生殖器分泌物而传染 • • HSV-I→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如脑)的感染。 • HSV-Ⅱ→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及新生儿的感染。
临床表现
分原发性和复发性单纯疱疹。 初次感染90%的人可无临床症状
(2)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 (3)成群的密集性小水疱 (4)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 好发部位:胸、腰、颈及三叉神经分布区 病程: 2-4周
特殊类型带状疱疹
无疹型带状疱疹 顿挫性或不全性带状疱疹 大疱性、出血性或坏疽性带状疱疹 泛发性带状疱疹 Ramsay-Hunt综合征:外耳道疱疹、耳痛、面瘫、
皮肤单纯疱疹
好发部位: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 以唇缘、口角、鼻孔周围多见
皮疹特点:多个小水疱成一簇,疱液清 壁薄易破 自觉灼热和瘙痒
病程:2-10日干燥结痂,不留疤痕 反复发作
• 口腔单纯疱疹 :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软腭、 咽等部位 。皮疹特点同上
• 生殖器疱疹 :90%由Ⅱ型病毒引起,约10%是由I型病毒 引起。发生于男女生殖器及周围皮肤,主要通过性接触传 染 。 皮疹特点同上
寻常疣
寻常疣
寻寻常常疣疣
寻常疣
寻常疣
扁平疣
扁平疣
扁平疣
跖疣
跖 疣
传染性软疣
病因和发病机理 传染性软疣病毒 直接接触传染 自体接种
临床表现
好发人群:儿童及青年,潜伏期约2-3周 皮疹特点:粟粒大至绿豆大、半球型丘疹
中心微凹如脐窝,有蜡样光泽 可挤出白色乳酪状物质 皮疹数目不等,互不融合 好发部位:儿童:躯干、四肢、面部 成人:生殖器、下腹部、臀部周围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带状疱疹、水痘、脓疱疮鉴别。
• 治疗:本病有自限性 • 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感染和并发症,减少复发
• 局部治疗:促进吸收、干燥、防止继发感染。如炉甘石洗 剂, 阿昔洛韦软膏等 。
• 全身治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

发作频繁者可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等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
总结(二)
• 带状疱疹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带状疱疹临床特点:(1)基本损害为红斑、丘疹、水疱
(2)多数水疱簇集成群 (3)皮疹沿周围神经单侧分布 (4)伴神经痛
细菌性皮肤病

球菌性皮肤病
球菌性皮肤病主要系葡萄球菌、链球菌 或两者混合感染所引起,简称脓皮病。
常见有脓疱疮、深脓疱疮、毛囊炎、 疖、痈、丹毒及蜂窝组织炎。
• 病程:病程约2周
• 治疗:基本同带状疱疹,但不用激素治疗
水痘
水痘
水痘
水痘
水痘

• 病因及发病机理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引起的良性赘生物
• 直接接触传染 • 自体接种
临床表现
• 临床上分四型
• 寻常疣: 呈乳头瘤样增生

好发于手足等处

• 扁平疣:米粒至黄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扁平丘疹
病程: 6-9月,个别4-5年或更长。 自觉症状:一般无或轻度瘙痒
治疗
• 主要是局部治疗 (1)将疣体刮除或夹破,挤出内容物,然后以33%三氯醋
酸或碘酒外搽。 (2)微波 (3)电灼 (4)冷冻 (5)激光
传 染 性 软 疣
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
手足口病
• 病因: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 • 临床表现: • 好发人群: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 • 前驱症状:头痛、低热等 • 皮疹特点: 手 、足、口腔同时或部分出现2-4毫米大小水
眩晕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单纯疱疹
可引起同部位疼痛的其他疾病
治疗
止痛 布洛芬、卡马西平等 抗病毒:阿昔诺韦,伐昔洛韦等 激素应用:多数人认为早期使用可减少神经痛的发生率。 局部对症治疗:如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 防止继发感染 :如有糜烂,可用阿米卡星洗剂等 局部物理治疗
• 新生儿单纯疱疹 :患有阴部疱疹的孕妇生的新生儿被感 染的机会多。本病凶险,可为多器官感染,全身症状重, 预后差
诊断 临床表现:(1)群集性小水疱,壁薄,易破
(2)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3)自觉灼热和瘙痒 (4) 病程1-2周 (5)易于复发等
实验室检查:(1)刮取疱液涂片检查 (2)血清、脑脊液HSV抗体 检测 (3)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等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
单 纯 疱 疹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
病因及发病机理
-
水 痘
带 感染
状 疱
人群



水痘 隐性感染
病毒潜伏
在脊神经 诱因
或颅神经
带状疱疹
感觉神经
节的神经
元中
临床表现
好发人群:成人 前驱症状:轻度发热、乏力、局部淋巴结肿痛,神经
痛等 皮疹特点:(1)红斑 丘疹 水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