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合集下载

儿科-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科-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科-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本(DSM-Ⅳ-TR,2000)。

抽动障碍分为四类:(1)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TTD);(2)慢性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CMVTD);(3)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 disorder,TD);(4)其他尚未界定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not otherwise specified,TDNOS)。

1.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TTD)(1)一种或多种运动性和(或)发声性抽动;表现为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的及刻板的动作或发声;(2)抽动1天发作多次,几乎每天发作,持续至少4周,但不超过12个月;(3)18岁以前起病;(4)抽动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所致;(5)不符合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或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CMVTD)(1)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表现为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的及刻板的动作或发声,但在病程中不同时出现;(2)抽动每天发作多次,可每天发作或有间歇,病程超过1年,但其无抽动间歇期持续不超过3个月;(3)18岁以前起病;(4)抽动症状不是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享延顿舞蹈病、病毒感染后脑炎)引起;(5)有上述抽动或发声,但不符合Tourette综合征。

3.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 disorder,TD;多发性抽动症)(1)病程中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然而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出现,所指的抽动为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性的及刻板的动作或发声;(2)抽动可每天发作多次(通常为阵发性发作)或间歇发作,病程超过1年,但其无抽动的间歇期连续不超过3个月;(3)18岁以前起病;(4)抽动症状不是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享延顿舞蹈病、病毒感染后脑炎)引起。

小儿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

小儿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

小儿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
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反复、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群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发其他行为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伤和强迫障碍等。

起病在2~12岁之间,发病无季节性,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倍,病程不一,可自行缓解或加重,如长期持续,可成为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是多方面的,与先天禀赋不足、产伤、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多由五志过极,风痰内蕴而引发。

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密切相关。

肝风内动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

病机:五志过极,风痰内蕴(气郁化火、脾虚痰聚、阴虚风动)。

诊断要点
1.起病年龄在2~12岁,可有疾病后及情志失调的诱因,或有家族史。

2.不自主的眼、面、颈、肩及上下肢肌肉快速收缩,以固定方式重复出现,无节律性,入睡后消失。

在抽动时,可出现异常的发音,。

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专业文档)

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专业文档)

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专业文档)儿童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秽语为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频繁眨眼、皱额、吸鼻、撅嘴、伸舌、摇头、点头、耸肩、动臂等。

病情加重后,抽动动作呈多样化,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少数患儿控制不住地骂人、说脏话,所以抽动症也叫抽动-秽语综合征。

患儿性格上多急躁、任性、易怒。

抽动症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原因未明。

开始往往把这些患儿的表现当做“坏毛病”、“沙眼”、“咽炎”等。

近年来儿童抽动症的患病率已达0.05%左右,较10年前增加了两倍,已成为儿童精神科和儿科的一种较常见的疾病。

儿童抽动症与儿童多动症是有区别的。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表现为坐不住、小动作多(也可以表现频繁眨眼、耸肩、点头、摇头等),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

据有关资料报告,这两种病可同时出现,儿童抽动症的25%~50%合并有多动症。

多动症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抽动之前,较之早2~3年,并且是重度抽动患儿常见的症状。

虽然这两种病有某些类似之处,并且可以同时伴发,但是单纯多动症儿童绝无肌群抽动现象,这一点是抽动症和多动症鉴别的关键。

中医认为儿童抽动症发病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五志过极,化火生风而致肝亢风动;外感六淫,外风引动内风;饮食不节或后天失养,脾虚生痰,风痰鼓动;先天肝肾不足,阴虚风动。

儿童抽动症病位主要在肝脾肾,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阴虚为本,以阳亢风动,风痰鼓动为标。

所谓“顽疾怪症多由痰作祟”,风为阳邪,性主动、主抽,风痰之邪久羁,上犯清窍则挤眉弄眼,上袭鼻窍则鼻塞耸动,上壅咽喉则咽痒不适,怪声连连,骂声不断,流窜经络则肢体抽动不已。

多数学者认为,儿童抽动症与风痰有关,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心肾四脏为本,风火痰为标。

四脏功能失调,尤以肝失调最著。

病机多归咎为肾亏、脾虚、痰扰、肝亢,终致肝风内动。

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验案

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验案

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验案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验案通讯员王蕊2019年9月,宝鸡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新生接受了这样一名患儿小星(化名),男,9岁,陕西眉县人。

据其母亲讲,小星从7岁开始出现不由自主地频繁眨眼,随着病程的发展,小星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喉中发出尖叫声,不能自制。

很多时候小星都是在课堂上发生这样的行为的,这严重影响到了老师和其他同学。

大家对小星的行为纷纷无法理解,很多同学因此和小星也慢慢疏远了。

母亲无奈之下含泪多次向老师以及同学解释小星不是故意的,只是生病了,但随着小星病情的日益严重,身边的人越来越难以接受他。

孩子心理越发的委屈,情绪也日渐消沉。

在当地医院,以及市上乃至省上就诊多家医院,服用多种中西药(不详)效果均不明显,且对孩子造成的副作用也非常的明显。

患儿发病以来食纳较少,大便干燥,注意力不易较长时间集中,话语少,性格内向,易发怒。

形体较为消瘦,面色萎黄,精神不振。

咽红,扁桃体二度大。

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

诊断:小儿多动症(脾虚肝郁型)。

治法:健脾平肝,息风镇惊。

方药:龙齿汤加减:茯神9g,龙齿5g,远志5g,菖蒲5g,五味子5g,丹参3g,生地5g,当归5g,炒白术9g,天麻5g,半夏5g,蝉蜕6g,钩藤6g,柴胡6g,酸枣仁6g,沙参6g,栀子3g,黄芩3g,大黄2g,甘草3g(6服)。

6天后二诊:患儿母亲诉其尖叫症状减少,经在诊室观察略有减少,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舌红苔薄黄。

其余状况同初诊。

辨证:脾虚痰聚,郁而化火。

治疗:健脾化痰,平肝息风。

方药:比金丹加减:党参5g,茯苓9g,炒白术6g,橘红6g,半夏5g,天麻5g,酸枣仁6g,远志5g,白芍5g,炒山药6g,当归5g,川芎3g,琥珀2g,天竺黄3g,胆南星3g,柴胡5g,菖蒲3g,钩藤6g,炙甘草3g,栀子3g(6服)。

6天后三诊:患儿母亲诉尖叫声明显减少,经诊室观察确实减少且音量明显降低。

咽红扁桃体略大,便干偶咳,舌红苔薄白。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抽动障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抽动障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抽动障碍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抽动障碍的诊断、治疗和调护。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精神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s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

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1]。

好发年龄5~10岁[2],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为(3~5):1。

少数患儿至青春期可自行缓解,有的患儿可延续至成人。

属于中医“肝风”“慢惊风”“抽搐”“瘈疭”“筋惕肉瞤”等范畴。

3 诊断3.1 临床表现[3-6]抽动障碍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临床核心症状。

运动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可波及面部、颈部、肩部、躯干及四肢,具体表现为挤眉、眨眼、咧嘴、耸鼻、面肌抽动、仰头、甩头、扭肩、甩手、鼓腹、踢腿、跺脚等。

发声性抽动表现为异常的发音,如喉中吭吭、咯咯、吼叫声、呻吟声、秽语等。

抽动反复发作,有迅速、突发、刻板的特点,呈多发性、慢性、波动性,可受意志的暂时控制,也可因感受外邪、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情志失调、久看电视或久玩电子游戏等因素而加重或反复。

有的还伴有情绪行为症状,如急躁易怒,胆小,任性,自伤或伤人,也可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包括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品行障碍等。

3.2 辅助检查[5,7]可选择进行脑电图、头颅MRI、血铅、抗链球菌溶血素O、铜蓝蛋白测定、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等以利于鉴别诊断。

可测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多发性抽动综合量表(TSGS)等以了解抽动病情轻重程度;必要时可进行多动症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学习困难量表、智商测定量表等测量以了解共患病情况。

3.3 诊断标准[8]目前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

儿童抽动障碍该怎么治疗

儿童抽动障碍该怎么治疗

儿童抽动障碍该怎么治疗
一、概述
小孩子的疾病是最让大人们担心和头疼的,因为小孩子的体质比较弱,临床上的儿科的疾病也是很多样化,其中和现在大家的生活以及医疗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有很多的疾病是医源性的,所谓的医源性就是因为医疗事故等导致的,比如产病等,小孩在出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缺氧等情况常会导致后遗症,比如大家常见的抽动症,现在中西医治疗儿童的抽动障碍都很有特色,下面就总结一下有关于治疗此类疾病的医疗经验给大家。

二、步骤/方法:
1、可以选择中医治疗,起码这个治疗手段的副作用能降到最低,长选择中药治疗,一般就是镇肝熄风的草药像天麻钩藤羚羊角等。

2、西医治疗抽动症的情况主要也是药物的治疗,选择镇静类的药物,阻断神经的异常兴奋,来缓解症状控制发作的频率。

3、可以用一个小偏方来治疗一下,捉几只蚯蚓阴干,然后加上黄豆和白胡椒适量放在锅内清水炖,等水煨干,取出黄豆晒干,放在瓶内保存,每次吃黄豆二三十个,这个办法有很好的清心,镇静的作用,效果不错。

三、注意事项:
及早的治疗控制,不要拖延病情。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五行健康管理方案构建初探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五行健康管理方案构建初探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五行健康管理方案构建初探儿童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障碍,特征是有声音和肌肉抽动,使患者在社交和学校学习中受到困扰。

目前,西医药对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但是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容易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而且副作用较大。

中医五行健康管理方案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儿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五行健康管理方案的构建。

一、五行健康管理理论中医五行是古代中国医学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总结,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人体内脏、经络、组织、情志等方面的表现。

中医五行健康管理理论强调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倡人与自然相协调、保持内外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五行健康管理中,可以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体质特点,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帮助患儿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病情。

二、中医五行健康管理方案构建1. 木行调理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多出现肝气郁结、情志不畅等病症,因此需要通过木行调理来缓解这些症状。

中医治疗上建议患儿多进行户外活动,参与一些能够宣泄情绪的运动,如篮球、游泳等,以舒缓情绪。

进食一些对肝脏有益的食物,如苦瓜、木耳等,也有助于调理肝气。

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容易出现心火上炎、口干舌燥等症状,因此需要通过火行调理来平衡体内的火气。

中医治疗上建议患儿进行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如听音乐、玩游戏等,以减轻精神压力,平复情绪。

饮食上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莲子等,有助于清热润肺。

土行代表脾胃,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容易出现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需要通过土行调理来滋补脾胃。

中医治疗上建议患儿少食生冷食物,多食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鸡肉汤、小米粥等,有助于调养脾胃。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脾胃的恢复和调理。

金行代表肺,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容易出现肺气不通、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需要通过金行调理来畅通气机。

中医-倪蔼然内外合治小儿抽动障碍

中医-倪蔼然内外合治小儿抽动障碍

倪蔼然内外合治小儿抽动障碍倪蔼然,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五十余载,治疗儿科诸多疾病见解独到、疗效显著,潜心研究小儿抽动障碍多年,她认为此病的发生与小儿的体质密切相关。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以及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加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对孩子的打骂,导致肝肾阴虚,阳亢化风,遂出现一个或多个部位的不自主抽动或伴有精神意识思维情志上的异常变化。

而小儿多发的外感邪气袭肺与饮食失和伤脾,又能导致该病的加重。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与总结,倪蔼然创制了“调脑灵”,方以滋肾阴、息肝风、开心气、镇静安神、调和肝脾为大法,配合耳穴贴敷,内外合治,用于治疗小儿抽动障碍取得良好的疗效。

这一治疗方案也为我们临床上治疗其他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就是外治法与内治法共同使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抽动障碍是什么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

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

抽动障碍属于中医“肝风”“抽搐”“瘛瘲”“筋惕肉瞤”等范畴。

根据其基本症状,可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而进一步根据抽动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形式和复杂形式。

运动抽动的简单形式可表现为眨眼、耸鼻、咧嘴、耸肩、转肩或斜肩等;复杂形式可表现为蹦跳、跑跳、旋转、屈身、拍打自己或猥亵行为等。

发声抽动的简单形式可表现为清嗓子、吼叫声、嗤鼻子、犬吠等;复杂形式可表现为重复言语、模仿言语、秽语等。

抽动症状的特点是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无节律性,可以受意志控制在短时间暂时不发生,但却不能较长时间地控制症状。

在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学习压力大、患躯体症状疾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发作较频繁,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到目前为止,对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采用的是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没有一个特异性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指标用于确定诊断,导致该病诊断的不确定性。

病因病机肝亢风动抽动障碍患者表现为全身肌肉的不自主抽动,从中医辨证来看,实际上是肝风的表现。

儿童抽动障碍诊疗方案

儿童抽动障碍诊疗方案
• 舌淡,苔薄白或腻,脉弱或弦细
阴虚阳亢证
挤眉弄眼,耸肩摇头,肢体抽动,清嗓,头晕耳鸣
,多动少静,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尿频或遗尿,盗 汗。 舌偏红或淡红,苔薄或少苔,偏干少津,脉细数。
治疗方案
•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配方颗粒剂和中成药 • 针刺疗法 • 耳穴贴压 • 心理治疗 • 家庭护理指导
儿童抽动障碍诊疗方案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CMVTD)
• 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表现为突然 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的及刻板的动作或发 声,但在病程中不同时出现;
• 抽动每天发作多次,可每天发作或有间歇,病程超 过1年,但其无抽动间歇期持续不超过3个月;
• 18岁以前起病; • 抽动症状不是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
针刺疗法-头针加传统针刺法
• 主穴: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头部舞蹈震颤区、精神 情感控制区、百会、四神聪、风池、神门、内关、太冲、 合谷、印堂。
• 配穴:根据症状不同选取相应穴位。①频繁眨眼、皱眉者, 配枕上正中线、额旁l线、太阳、丝竹空、攒竹;②皱鼻严 重者,配迎香;③撅嘴、咧嘴者,配地仓、颊车;④异常 发音、咽痒、喉中有痰者,配颞后线、天突、廉泉、申脉、 照海、丰隆;⑤肢体抽动者,配顶颞前斜线;扭颈加颈夹 脊;耸肩加肩髃;⑥脾气急躁者加大陵、劳宫;⑦注意力 不集中者加定神针;⑧智力低下者加本神、神庭;⑨睡眠 异常者加足三里、三阴交;⑩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 炎者加迎香、足三里及相应背俞穴。
证候诊断
• 风邪犯肺证 • 肝亢风动证 • 痰热动风证 • 脾虚肝亢证 • 阴虚阳亢证
参照“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儿童抽动障眨眼、搐鼻、清嗓、撅嘴、摇头、干咳等头 面、咽喉部抽动症状,鼻塞不通,流涕喷嚏,自觉 咽痒,咽腔红赤,眼睛发痒或常揉眼睛。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儿童抽动障碍是指儿童在运动或发声过程中出现无意识的、不可抑制的抽动动作或发声,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方法,但中医在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中医诊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方案。

中医认为,儿童抽动障碍是由于肝火上炎、脾虚湿困、心脾失调等引起的,治疗的关键是调节脾胃功能、清热解毒、平肝和血。

首先,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要从调节脾胃功能入手。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抽动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脾胃消化功能,有助于消除痰湿瘀滞的因素,缓解抽动症状。

建议儿童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过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其次,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要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与体内火热有关。

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连翘等。

这些药物可清热燥湿,具有良好的消炎和解毒作用。

再次,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要平肝和血。

中医认为,肝郁气滞、血络不畅也是导致抽动障碍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平肝和血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柏子仁、丹参等。

这些药物可以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症状。

此外,中医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来治疗儿童抽动障碍。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流动,缓解肌肉紧张,改善抽动症状。

例如,可以选择四神针、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总之,中医诊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方案主要包括调节脾胃功能、清热解毒、平肝和血等。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中药治疗以及针灸、推拿等疗法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减轻抽动症状,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也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且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儿童抽动症中医诊疗

儿童抽动症中医诊疗

儿童抽动症中医诊疗
最近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由自主的抽动,我陪他去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得知他患有少儿抽动症,;请问儿童抽动症中医诊疗
网友建议:五步四维疗法是一套集测、诊、医、调、辅五步,中医、生物、物理、心理四维的系统化、个性化诊疗方案。

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且临床分型较多,查准病因并开展全面治疗,成为攻克疾病的关键。

网友建议:食物疗法⑴动物脑子及骨髓:蒸煮均可,常食可益肾填髓,提高注意力及记忆力。

⑵鲜鱼清蒸:鱼类含有许多有益于智力开发的物质,清蒸食用,成分破坏少,有益智作用。

⑶莲子百合粥:上两药加粳米共煮成粥,每晨1次,有补脾肾、安心神之功。

⑷茯苓山药粥:茯苓粉与鲜山药共煮加玉米面适量熬成粥,可健脾助运,网友建议:儿童抽动症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拧脖子等。

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

学龄期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诊疗方案验证

学龄期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诊疗方案验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穴位选择: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 位,如百会、风池、合谷等
治疗效果:针灸治疗对学龄期儿童 多发性抽动症有一定的疗效,但需 要长期坚持治疗
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采用轻柔、缓慢、持久的推拿手法,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推拿部位:重点推拿头部、颈部、背部、四肢等部位,以缓解肌肉紧张、 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时间:每次推拿时间约20-30分钟,每周2-3次,持续3-6个月
治疗效果:评估中医诊疗方 案对学龄期儿童多发性抽动
症的治疗效果
评估方法
评估生活质量和社交功能
记录抽动频率和持续时间
观察抽动症状的改善情况
采用量表进行评估,如抽动 严重程度量表、生活质量量
表等
结合中医四诊(望、闻、问、 切)进行综合评估
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 病情变化
评估结果分析
治疗效果:中医诊疗方案对学龄期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有显著疗效 症状改善:抽动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安全性:中医诊疗方案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较短,患者依从性好
诊疗方案目的
改善抽动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预防并发症
诊疗方案适用范围
适用于学龄期儿童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
适用于中医诊疗方 案的验证和研究
适用于中医诊疗方 案的推广和应用
适用于中医诊疗方 案的改进和完善
学龄期儿童多发性 抽动症的中医诊疗
方案验证方法
验证对象
学龄期儿童多发性 抽动症患者
评估指标
抽动频率:评估抽动频率的 变化情况
抽动持续时间:评估抽动持 续时间的变化情况
抽动部位:评估抽动部位的 变化情况
抽动影响:评估抽动对儿童 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方

10岁男孩阵发性抽动,中医四五定痉调神汤治疗有奇效!

10岁男孩阵发性抽动,中医四五定痉调神汤治疗有奇效!

10岁男孩阵发性抽动,中医四五定痉调神汤治疗有奇效!
神黄中医智库 2017-09-30 10:15
龚XX,男,10岁,2013年1月17日就诊。

挤眉弄眼、耸鼻,甩头,清嗓子样短咳10多天。

阵发性发作,每天三、五次,甚则十余次,每次数秒、十余秒或半分钟以上,受到指责时发作更为突出。

身体形质较差,面色少华,舌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儿童抽动症。

其病因病机多为儿童生长发育、生活学习过程中多种因素导致血气不足,虚风内动,元神受扰。

治法:养血调神,祛风定痉。

方药:四五定痉调神汤:当归10g、白芍15g、川芎10g、地黄6g、蝉蜕6g、僵蚕6g、地龙6g、全蝎5g、蜈蚣1条、防风15、钩藤10g、龙骨20g、牡蛎20g、甘草6g。

3剂。

1月28日复诊:其父代述,服完上次开的3剂中药后,挤眉弄眼、耸鼻,甩头、清嗓子样短咳等症全都消失,因期末考试没来复诊,现再来看看还要不要吃药。

遂针对患儿身体形质较差,又发本症的基本情况,处以益养心脾,补肾调元神之法,归脾汤加枸杞、菟丝子、龙牡善后。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其间患儿之父还介绍了另一个患有本症的儿童来诊,也用四(物)五(虫)定痉调神汤治愈。

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案

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案

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案辨证分型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标为风火痰湿,其本在心肝脾肺肾五脏,尤以肝经最为密切,然临床所见常常虚实夹杂、多脏合病,故辨证时应详察风火痰湿孰重孰轻,五脏归属孰盛孰衰,虚实寒热孰主孰次。

发作期常以清肝泻火、祛风化痰为主,缓解期多以健脾、滋养肝肾为主。

临床分以下四型。

痰热扰神,肝风内动:此型常兼见外感症状,属肝风挟痰证。

多起病急骤,除抽动障碍外,常伴性情急躁易怒,头晕头痛,咽喉不利,小便黄赤,大便黏腻不爽或干结,舌红,苔白腻,脉弦。

治宜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药用芦茅根、菊花、射干、僵蚕、钩藤、天竺黄、黛蛤散、胆星、龙胆草、石决明、白蒺藜、菖蒲、郁金、莲心等。

脾虚湿盛,肝气不疏:此型多见素体脾虚,或劳倦、忧思伤脾,属脾虚痰湿证。

症见抽动无力,时发时止,情绪不稳,胸闷喜叹息,面黄纳差,精神萎靡,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宜健脾祛湿,舒肝熄风。

药用焦神曲、草蒄、砂仁、谷稻芽、生苡仁、茯苓、白术、僵蚕、钩藤、半夏、化红、龙胆草、石决明、白蒺藜、菖蒲、郁金、莲心等。

肝肾阴虚,虚风内动:此型常见于体弱多病、形体消瘦的患儿,属阴虚血亏证。

表现抽动常以眨眼频繁、摇头为主,伴双眼干涩,焦虑,抑郁,手足心热,性情急躁,夜睡不安,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熄风。

药用生熟地、生龙骨、生牡蛎、生磁石、珍珠母、白芍、当归、生石决明、白蒺藜、菖蒲、郁金、莲心等。

心脾两虚,痰闭清窍:此型属气血不足证,除抽动症状外,多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精神倦怠,面色无华,夜眠多梦,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宜补益心脾,豁痰开窍。

药用生黄芪、黄精、茯苓、白术、当归、僵蚕、钩藤、石决明、白蒺藜、菖蒲、远志、益智仁、酸枣仁、珍珠母等。

常用中成药静灵口服液:主要以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龙骨、知母、黄柏等药物组成。

滋阴潜阳,补肾健脑,宁神益智。

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之儿童多动、抽动症。

用量:3~5岁半支/次,2次/日;6~14岁1支/次,3次/日;14岁以上1支/次,3次/日。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抽动症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抽动症

中医认为儿童抽动症是脏腑失调,阴阳偏亢。

原因多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所致。

在心则为心气不足,心神失守;在肝则为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在脾则为脾虚失运,生痰化热;在肾则为髓海不充,脑失所养。

以上病变导致肝肾阴虚、心脾不足、痰热内扰,引生一系列神志相应的病变。

(一)中医辨证治疗
1.肝肾阴虚,潜阳安神。

主证:神思涣散,烦急易怒,多说多动,口干唇红,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味。

干地黄10 克,淮山12 克,萸肉8 克,丹皮8 克,茯苓10 克,泽泻10克,知母8 克,黄柏6 克,白芍10 克,麦冬10 克,龟板15 克。

方解:知柏地黄丸滋养肝肾泻相火,加龟板、麦冬、白芍以助潜降痰火,安定神志。

2.心脾不足。

主证:神疲面黄、食少便溏、多言而声调不高昂,多动而不暴烈,兴趣多而神思涣散,追忆前事而易于健忘。

舌淡、脉懦散或细弱。

治法:养心健脾,安神定志。

方药:归脾汤。

3.痰热内扰。

主证:躁扰不宁,烦急易怒,多语多动,脘痞纳呆或呕恶痰多,口渴引饮,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开窍宁神。

方药:清热化痰汤(验方)。

竹黄6 克,胆星8 克,黄芩10 克,郁金6 克,菖蒲5 克,山枝8 克,竹茹10 克,川连3 克,川贝3 克。

方解:黄芩、川连、山枝清热降火,竹黄、川贝、竹茹清化痰热,郁金、菖蒲化痰开窍。

儿科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科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多动症》(ZY/T001.1~001.9-94)制定。

(1)注意力涣散,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常做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差,但智力正常。

(2)多动不安,活动过度,不能安静地参加各种活动。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与人打斗。

(4)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翻手试验、对指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常呈阳性。

(5)通常于7岁前起病,其表现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2.西医诊断;采用中华医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DM-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1.注意障碍,至少有下列中的4项:(1)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探望。

(2)上课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3)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4)不注意细节,在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5)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乱)。

(6)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7)做事难以持久,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8)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9)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落四。

2.多动,至少有下列中的4项:(1)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上课时常做小动作、或玩小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3)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4)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5)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6)干扰他人的活动。

(7)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伴欢迎。

(8)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行为;(9)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爬高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严重标准】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抽动障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抽动障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抽动障碍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抽动障碍的诊断、治疗和调护。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精神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s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

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1]。

好发年龄5~10岁[2],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为(3~5):1。

少数患儿至青春期可自行缓解,有的患儿可延续至成人。

属于中医“肝风”“慢惊风”“抽搐”“瘈疭”“筋惕肉瞤”等范畴。

3 诊断3.1 临床表现[3-6]抽动障碍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临床核心症状。

运动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可波及面部、颈部、肩部、躯干及四肢,具体表现为挤眉、眨眼、咧嘴、耸鼻、面肌抽动、仰头、甩头、扭肩、甩手、鼓腹、踢腿、跺脚等。

发声性抽动表现为异常的发音,如喉中吭吭、咯咯、吼叫声、呻吟声、秽语等。

抽动反复发作,有迅速、突发、刻板的特点,呈多发性、慢性、波动性,可受意志的暂时控制,也可因感受外邪、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情志失调、久看电视或久玩电子游戏等因素而加重或反复。

有的还伴有情绪行为症状,如急躁易怒,胆小,任性,自伤或伤人,也可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包括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品行障碍等。

3.2 辅助检查[5,7]可选择进行脑电图、头颅MRI、血铅、抗链球菌溶血素O、铜蓝蛋白测定、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等以利于鉴别诊断。

可测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多发性抽动综合量表(TSGS)等以了解抽动病情轻重程度;必要时可进行多动症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学习困难量表、智商测定量表等测量以了解共患病情况。

3.3 诊断标准[8]目前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本(DSM-Ⅳ-TR,2000)。

抽动障碍分为四类:(1)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TTD);(2)慢性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CMVTD);(3)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 disorder,TD);(4)其他尚未界定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not otherwise specified,TDNOS)。

1.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TTD)(1)一种或多种运动性和(或)发声性抽动;表现为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的及刻板的动作或发声;(2)抽动1天发作多次,几乎每天发作,持续至少4周,但不超过12个月;(3)18岁以前起病;(4)抽动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所致;(5)不符合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或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CMVTD)(1)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表现为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的及刻板的动作或发声,但在病程中不同时出现;(2)抽动每天发作多次,可每天发作或有间歇,病程超过1年,但其无抽动间歇期持续不超过3个月;(3)18岁以前起病;(4)抽动症状不是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享延顿舞蹈病、病毒感染后脑炎)引起;(5)有上述抽动或发声,但不符合Tourette综合征。

3.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 disorder,TD;多发性抽动症)(1)病程中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然而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出现,所指的抽动为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性的及刻板的动作或发声;(2)抽动可每天发作多次(通常为阵发性发作)或间歇发作,病程超过1年,但其无抽动的间歇期连续不超过3个月;(3)18岁以前起病;(4)抽动症状不是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享延顿舞蹈病、病毒感染后脑炎)引起。

4.其他尚未界定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not otherwise specified,TDNOS)包括不符合上述诊断指标的抽动障碍,发病持续不足4周或18岁以后起病者。

(二)证候诊断1.风邪犯肺证:眨眼、搐鼻、清嗓、撅嘴、摇头、干咳等头面、咽喉部抽动症状,鼻塞不通,流涕喷嚏,自觉咽痒,咽腔红赤,眼睛发痒或常揉眼睛,常因感冒等呼吸道感染而加重或反复,常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舌质偏红,或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

2.肝亢风动证:摇头、耸肩、挤眉眨眼、撅嘴、踢腿等运动性抽动,伴或不伴发声、秽语,抽动频繁有力,声音高亢,多动难静,烦躁易怒,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舌红,苔白或薄黄,脉弦有力或滑数。

3.痰热动风证:摇头、耸肩、眨眼、甩肩、踢腿等,伴或不伴喉中发吭、怪叫、秽语等,秽语频发,喉中痰鸣,烦躁口渴,睡眠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4.脾虚肝亢证:眨眼,皱眉,耸鼻,撅嘴,腹部抽动,伴或不伴喉中“吭吭”、秽语等,精神倦怠,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夜卧不安,大便溏薄或干结,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或腻,脉弱或弦细。

5.阴虚阳亢证:挤眉弄眼,耸肩摇头,肢体抽动,清嗓,头晕耳鸣,多动少静,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尿频或遗尿,盗汗,舌偏红或淡红,苔薄或少苔,偏干少津,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邪犯肺证治法:宣肺解表,平肝熄风。

推荐方药:熄风静宁汤加减。

辛夷、苍耳子、玄参、板蓝根、桑叶、菊花、蝉衣、僵蚕、葛根、钩藤、白芍、甘草等。

加减:咽充血明显者,加连翘、薄荷;常流涕、喷嚏者,加白芷、荆芥;喉中有痰者,加半夏、桔梗;肢体抽动明显者,加全蝎、蜈蚣;眨眼明显者,加石决明、夏枯草;病延日久者,加红花、丹参、鸡血藤。

2.肝亢风动证治法:平肝泻火,熄风止痉。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或千金龙胆汤加减。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菊花、桑叶、茯神、白芍、甘草等。

加减:肝气郁滞者,加柴胡、枳壳等;头痛头晕者,加川芎、葛根;头部抽动者,加葛根、蔓荆子;肢体抽动明显者,加鸡血藤、木瓜、伸筋草、全蝎、蜈蚣等;口角抽动者,加黄连、白附子;眨眼明显者,加夏枯草、木贼、僵蚕;肝火亢盛、急躁易怒者,加龙胆、大黄;多动难静者,加生龙骨、珍珠母;异常发声者,可加蝉衣、僵蚕、玄参、板蓝根。

中成药:羚羊角胶囊、羚羊角口服液、羚羊角颗粒等。

3.痰热动风证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推荐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半夏、陈皮、茯苓、黄芩、黄连、栀子、枳实、竹茹、石菖蒲、钩藤等。

加减:痰火较重、便秘难解者,加大黄、芒硝;痰浊壅盛者,加白附子、青礞石;肝风明显、抽动较重者,加天麻、白芍、全蝎;喉部异常发声者,加桔梗、青果、蝉衣、白僵蚕;秽语频繁者,加郁金、胆南星、白僵蚕。

4.脾虚肝亢证治法:扶土抑木,熄风定痉。

推荐方药:归脾汤合四逆散加减。

炒白术、当归、茯苓、远志、龙眼肉、酸枣仁、太子参、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

加减:抽动频数者,加葛根、天麻;肝气旺者加钩藤、生龙骨;食欲不振者,加焦麦芽、焦山楂、焦六神曲、鸡内金;睡眠不安者,加珍珠母、生石决明;兼心气虚者,合用甘麦大枣汤。

脾虚痰湿者,抽动发作无常,喉中有痰,甚或秽语。

形体虚胖,困倦恶动,舌质淡,舌苔腻滑,脉滑。

治以健脾柔肝,行气化痰。

十味温胆汤或六君子汤加减。

痰热者,加黄连、胆南星;肝郁气滞者,加柴胡、薄荷;痰阻气滞,经气不通,项背强直不适者,加葛根、鸡血藤、伸筋草;痰阻气滞,血脉瘀阻加丹参、红花、地龙活血化瘀通络;冲动任性、性情执拗者可酌加黄芩、栀子、夏枯草等。

5.阴虚阳亢证治法:养阴补肾,柔肝熄风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甘草等。

加减:夜眠不安者,加琥珀、珍珠母;急躁易怒者,加夏枯草、柴胡;抽动明显者,加鸡血藤、伸筋草、川芎、丹参;阳亢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夏枯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常根据抽动症状或部位的不同酌加药物,如头部抽动加葛根、天麻、蔓荆子;肢体抽动明显,加鸡血藤、木瓜、伸筋草等;口角抽动加黄连、白附子;眨眼明显加菊花、谷精草、木贼、僵蚕、白附子;吸鼻明显加辛荑、苍耳子、白芷;喉部异常发声加射干、青果、锦灯笼、山豆根;多动者加石决明、煅磁石、生龙骨、生牡蛎;失眠明显者加酸枣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明显者加菖蒲、远志、益智仁;病久可加丹参、红花等。

用法、疗程:中药汤剂或单味配方颗粒剂,每日1付,水煎分2~3次服,或分2~3次水冲服。

3个月1疗程。

(二)针刺疗法头针加传统针刺法主穴: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头部舞蹈震颤区、精神情感控制区、百会、四神聪、风池、神门、内关、太冲、合谷、印堂配穴:根据症状不同选取相应穴位。

①频繁眨眼、皱眉者,配枕上正中线、额旁l 线、太阳、丝竹空、攒竹;②皱鼻严重者,配迎香;③撅嘴、咧嘴者,配地仓、颊车;④异常发音、咽痒、喉中有痰者,配颞后线、天突、廉泉、申脉、照海、丰隆;⑤肢体抽动者,配顶颞前斜线;扭颈加颈夹脊;耸肩加肩髃;⑥脾气急躁者加大陵、劳宫;⑦注意力不集中者加定神针;⑧智力低下者加本神、神庭;⑨睡眠异常者加足三里、三阴交;⑩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者加迎香、足三里及相应背俞穴。

刺法:头针刺法:常规消毒针刺部位,在所选头穴上用一次性不锈钢毫针与头皮呈15°~30°角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捻转3~5次,留针时间45分钟,在留针期间约每隔15分钟进行间歇行针。

传统针刺采用穴位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同头针。

疗程:隔日1次,3个月1疗程。

(三)耳穴贴压主穴:皮质下,神门,心,肝,胆,肾,脾,脑干,耳尖,肝阳。

配穴:睡眠不实者,加心、额、枕;眨眼者,加眼;嗅鼻者,加内鼻、外鼻;清嗓者加咽喉;头面部抽动明显者,加口、面颊、额;上肢抽动明显者,加肩、肘;下肢抽动明显者,加膝、髋;躯干抽动明显者,加胸、腹;过敏性鼻炎者加风溪、肺、内鼻、外鼻。

方法: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

耳廓局部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耳穴上,每日按压5~6次,每次按压2~3分钟。

疗程:左右耳交替,3天1次,3个月为1疗程。

(四)心理治疗参照《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刘智胜、静进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

1.认知支持疗法。

2.心理转移疗法。

3.行为疗法(1)正性强化法;(2)消极训练法;(3)集结联系法;(4)自我监督法;(5)放松训练;(6)习惯逆转训练。

(五)家庭护理指导1.一般护理(1)患儿的居住环境要安静,减少噪音;(2)不吃、不喝容易使大脑兴奋的东西如巧克力、茶、咖啡等;(3)避免感冒和劳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4)避免多看电视,特别是一些恐怖、刺激性的节目;避免玩电子游戏。

2.饮食护理(1)适宜多吃的食物: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动物脑子及骨髓、鱼、牛奶、粗粮、核桃、莲子、百合、新鲜水果等;(2)不宜多吃的食物:含防腐剂、添加剂、调味剂的食品,煎炸、烧烤、油腻食品及滋补品、饮料等;(3)饮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挑食、偏食。

3.心理护理对儿童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加强家长心理护理指导。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疾病疗效评定标准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见附表1)评定。

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对病人治疗前后的抽动严重程度的改善情况,以治疗前后量表的积分值多少,制定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四级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抽动发作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YGTSS评分改善率>95﹪;显效:抽动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YGTSS评分改善率>75﹪,但≦95﹪;有效:抽动症状有所减轻;YGTSS评分改善率>50﹪,但≦75﹪;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YGTSS评分改善率>25﹪,但≦50﹪;注:YGTSS评分改善率=[(疗前总积分和-疗后总积分和)/疗前总积分和]×100﹪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版制定。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见附表2。

临床控制:证候计分值减少率>95%;显效:证候计分值减少率>70%~95%;有效:证候计分值减少率30%~70%;无效:证候计分值减少率<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