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合集下载

宋朝的诗人与文学流派

宋朝的诗人与文学流派

宋朝的诗人与文学流派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该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文学流派。

宋朝的诗歌以婉约派为主导,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其他流派,如豪放派和宗派,这些流派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

一、婉约派:婉约派是宋朝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

婉约派的代表性诗人有陆游、杨万里、杨维桢等。

他们的诗作以细腻、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闻名。

他们追求诗歌的感伤与凄婉之美,表达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深切感悟。

他们的诗作常常充满着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思考和感叹。

二、豪放派:豪放派是宋朝另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豪放派的代表性诗人有苏轼、辛弃疾、杜牧等。

他们的诗歌风格豪迈、慷慨、奔放,充满着激情和豪情。

他们对世事的看法更加直接,表达了对现实的执着和对人生的热爱。

他们的诗作常常充满豪放的情感和壮丽的意境,给人以震撼和激励。

三、宗派:除了婉约派和豪放派,宋朝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的文学流派,如寓言派、山水派、俳谐派、格律派等。

宗派的代表性诗人有黄庭坚、蔡伸等。

他们的诗作风格多样,以特定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为特点,追求独特的艺术表达。

他们的诗作常常通过比喻、寓言等手法,寄托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四、文学流派的交融:在宋朝,这些文学流派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关系。

婉约派与豪放派虽然在艺术风格上存在差异,但在主题和审美追求上有许多共通之处;而宗派也不拘泥于特定的风格和形式,而是在不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中寻求多样化的艺术表达。

总结:宋朝的诗人和文学流派共同构成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和多元性。

婉约派、豪放派以及其他的宗派充分展示了宋朝诗歌的广阔内涵和多样表现形式。

这些文学流派之间的相互交融和借鉴,丰富了宋朝文学的内涵,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宋朝的诗人们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使得宋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影响了后世的文人,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北宋前期文学

(2)北宋前期文学


行 ( 2)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畲田调其三(2) 北山种了种南山, 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
也应四海少闲田。
待漏院记(226)
待漏院是百官早朝时休息场所,宫门开
启时间为“五更”。本文先写朝廷设院 目的,第二段用对比刻画贤相和奸相形 象,劝诫宰相为政当勤,不该图谋私利, 误国误民,体现清明吏治的要求。
困而死。他曾校刻韩柳文集,为
文强调教化,散行单句,不华靡 艳丽,但未能改变文坛风气。
第二节
宋初三体
“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 昆体、晚唐体。”
元· 方回《送罗寿可诗序》
一.白 体:
王禹稱、李昉、徐铉,诗宗白
居易浅易风格,也称“香山
派”,王禹稱为代表。
王禹稱:
山东巨野人,字元之,宋 初有名直臣。贫寒农家, 以磨面为生。性格刚直耿 介,遭谗贬商州、滁州、 黄州,人称“王黄州”。
文学家。谥文正。
《渔家傲》(110)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 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112)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 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 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 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 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 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 作相思泪。
小晏词与花间词区别:
①描写对象:花间词女性多泛指,晏词多特指。
②感情品质:花间词多描写女性衣着神态之美及男女
相悦之情,有时脂粉气太浓;晏词更多流露出对女性

宋初诗坛流行的诗歌流派主要有

宋初诗坛流行的诗歌流派主要有

宋初诗坛流行的诗歌流派主要有宋初诗坛,先后风靡着三个诗歌流派,即“元白体”、“晚唐体”、“西昆体”,这是文学史家的共识。

宋代的诗歌直接继承了唐代诗歌传统。

开国之初,诗人中有很多是前朝的旧臣。

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所作诗歌留有唐代余风。

如徐铉、徐锴兄弟和李昉等都是从五代入宋的文臣,他们的诗歌创作受白居易的影响较深,其作品在宋初有一定的影响。

1、晏殊:著名婉约派词人,后人称其为“宰相词人”,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代表作《浣溪沙》,全词如下:一首新歌一杯酒,去年的天气是旧的。

太阳什么时候落下?无奈花落,似曾相识燕归。

独自徘徊的小花园香径。

这是一首著名的伤春惜时之作。

其中下阕前两句最为人熟知,后人称之为“天然对偶句”。

2、欧阳修:婉约派词人,其词、文俱佳,是北宋文坛第一代领军人物,无论文坛,还是词坛,都是永远绕不开的人物。

代表作《蝶恋花》,全词如下:院子有多深?柳堆烟,帘繁。

玉雕鞍在你闻的地方,楼高不见张台路。

三月横风狂,门帘遮黄昏,春来无所留。

泪问花花无言,红飞过秋千。

这首词家喻户晓,后来的李清照对此作极为推崇,并借用第一句写成了一首同样经典的《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3、柳永: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以说,柳永对词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代表作《雨霖铃》,全词如下:秋天的蝉叫得如此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刚刚停了。

在京都城外设送别,却没有喝酒的心情,恋恋不舍地离开,船上的人一直催促着出发。

手牵着手看着对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直到最后没有言语,千言万语哽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想到这一次回到南方,这旅程是另一条路,千里之外,一片迷蒙,夜空是一片茫茫的夜雾。

自古以来,多愁善感的人最难过的就是离别,更不要说秋天的萧瑟了,哪能经得起悲伤。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代文学

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得文风与诗风名词解释:西昆体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得西昆体,就是宋初影响极大得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与得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与工力。

昆体功夫昆体功夫就是西昆体在艺术上得表现。

一.以杨亿为代表得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与借代,颇具李商隐得“沉愽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得美学风格1.欧阳修得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她得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得转变。

2.本质就是散文得诗化与情感得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就是“六一风神”得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得“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瞧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得“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就是王安石追求得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得地方,她这个时期得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就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得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就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得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就是其晚年雅丽精绝得绝句。

“王荆公体”得长处就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得先驱。

第三章苏轼试述苏轼散文得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与小品文等,这些散文得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得最高成就与完全胜利。

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自考)

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自考)
Page 3
考点2 1.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1)宋初馆阁唱和之风盛行,多模仿白居易、元稹、刘
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风景的闲适生 活,风格浅近清雅。这种诗风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 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主要诗人有李昉、徐 铉金和王禹偁。 (2)王禹偁也学白体,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写 了许多反映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总体上王禹 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 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 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LOGO
王禹偁 与
宋初文风 和诗风
1.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他不 满意晚唐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浮靡卑弱文 风,推崇韩柳,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而明心” (《答张扶书》)的,应该做到“句之易道,义 之易晓”(《再答张扶书》)。他的创作实践也 较好地体现了他的主张。其散文,言之有物,清 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漏院 论》、《唐河店妪传》、《黄冈竹楼记》等,都 是他的名篇。
2.柳开和王禹偁同是宋初倡导古文的作家,柳开 和穆修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鲜明的复古主张。
Page 2
考点
1.柳开的古文主张 柳开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传统为己任,反对五
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鼓吹复古, 倡导质朴。 2.穆修的古文主张 穆修的文章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 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靡艳丽。
以乐景衬哀情,哀 乐相生,情感益显 浓郁。(反衬手法)
抒情。表达思乡之情及失意之感。
Page 7
谢谢!
Page 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简述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北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期北宋词的发展(公元960年-公元1030年)。

在这个阶段,北宋词仍受到唐诗的影响,因此风格较为古朴、正统。

词人通过对生活与情感的描绘,表达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和思考。

代表词人有李商隐、柳宗元等。

第二阶段为中期北宋词的发展(公元1030年-公元1127年)。

在这个阶段,北宋词开始脱离唐诗的影响,形成了独立的艺术风格。

词人开始注重语言的婉约、略带委婉的表达方式,同时追求曲调的优美和声韵的和谐。

代表词人有柳永、晏殊等。

第三阶段为晚期北宋词的发展(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在这个阶段,北宋词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巅峰。

词人开始追求审美的极致,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爱情、自然、山水等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思考。

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总的来说,北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从唐诗的古朴正统到逐步形成独立的艺术风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北宋词融合了古词的遗风,并注入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审美追求,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北宋诗文的革新名词解释

北宋诗文的革新名词解释

北宋诗文的革新名词解释北宋诗文革新是北宋时期一场重要的文学变革运动。

北宋初期,文坛上承袭了晚唐五代以来的浮靡文风。

诗坛上盛行西昆体,这种诗体内容多为歌咏宴游生活,形式上追求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却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

在散文方面,骈文占据主导地位,文风绮丽雕琢,空洞无物。

这种文风的盛行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定关系,北宋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统治阶层追求享乐,文坛也受此影响。

例如,西昆体诗人杨亿等,他们的作品多是在宫廷应制之作,满篇华丽辞藻堆砌,就像一个外表华丽却没有灵魂的空壳。

然而,随着北宋社会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这种文风的弊端并试图变革。

首先是柳开,他倡导复古,提倡文章要宣扬儒家道统思想,反对骈俪文风。

他的理论虽然有些粗糙,但为后来的诗文革新拉开了序幕。

接着,王禹偁出现了,他的创作实践更具影响力。

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开始关注现实生活,文风较为平易流畅。

他写的散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描绘了谪居生活的清幽之景,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愤懑之情,文章清新自然,与当时流行的骈文大相径庭。

到了宋仁宗时期,欧阳修成为了诗文革新的领袖人物。

他凭借自己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力倡导文风改革。

他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所谓“明道”,就是文章要阐明儒家的道德观念;“致用”则强调文章要有实际的用途,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事信”要求文章内容真实可信;“言文”就是要有文采。

欧阳修自己的创作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主张。

他的散文如《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的山水景色和百姓游乐的场景,文字优美生动,情感真挚自然,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文人,如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他们在欧阳修的带领下,共同推动了北宋诗文的革新。

苏轼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他的诗词和散文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北宋初期至中期的士风与文风

北宋初期至中期的士风与文风

北宋初期至中期的士风与文风
一、士风
1. 孔子鼓励、赞扬那些孝顺父母、尊敬家长的士大夫。

主张政治上的
宽容敦厚,道德上的仁义礼,避免激烈的争执。

2. 宋代士大夫服务官吏,对政府有所贡献,学官者改良传统服风,着
装正衣出席朝廷,以示尊贵,调和大家之间的关系。

3. 宋代士大夫追求文字文雅,人生守则是把这种文字文雅纳入到生活
之中,行为举止文雅谦虚,仰慕孔子,以孝为本。

4. 宋代士大夫有着远见卓识,将思想周旋于儒家思想基础之上,积极
倡导自己的学术理念,开展独立的国学研究。

二、文风
1. 北宋初期的文风表现出松风和秦风的双重特点。

松风主张平和,用
以表达抑扬顿挫式的文字,表现出婉转的情态,营造人物的内心状态。

2. 秦风以典雅为主,把木工塑造的“金石风”例外武士传统文化融合,
把其中各种艺术结合起来,营造活泼饱满而深刻雅致的韵味。

3. 中期书写风格表现出古拙浓郁的特点,给人一种粗犷厚重的感觉。

字体丰满,方正,长短变化较多,表达出一种华美威武的气概。

4. 北宋文学作品以大象雅士传统观念为基础,创作出一系列精美之作,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表现的生动有趣,充分展现了当时的文风
背景。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最完整精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最完整精要

第五编宋代文学气雄词峻,表现了极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4、柳永,世称“柳屯田”,著有《乐章集》。

王师又一年。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5、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慢词。

他是北宋第—个大 4.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的宋代诗人是陆游。

一、知识题答:1)思想内容:描写金陵萧瑟的秋景,感怀六朝的盛衰兴亡。

2)艺 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

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5.杨万里多以日常生活小情趣为诗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诙谐,1.北宋初期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柳开、田锡、穆修 术特色:立意高远,用字精审,苍凉悲壮。

6.柳永赢得“凡有水井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俚俗词。

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在当时影响很大,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等人,他们的复古主张和实践,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揭开了序幕。

9、曾巩文章风格?7、北宋词自晏殊至欧阳修,因主要承续“诗庄词媚”的传统格局, 的一个关键。

2、柳开是宋初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田锡在古文运动中是过渡 答:1)强调六经为本源,借圣人之学加强文章底蕴,追求一种雍容典 已形成一种婉约的风格。

6.朱熹的文道观的主张,持“文道一体”的观点。

者;穆修是继柳开后专力作古文的作家,是响应者。

雅的艺术风格。

2)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布局完整 8、至秦观则登峰造极,使婉约词风焕发出异彩,到了“炉火纯青” 7.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绝句。

4.在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中提出“有害”“有文”的文论观点的作 严谨,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

3)文章平易理醇,开阔、的境界。

如《鹊桥仙》中的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 8.下列属于陆游诗篇的有: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书愤》家 3456二1体 创3刘 三1答 古 文 到 会 2答 明 3答 取 4答酬 亿这 人 重 宋 第一1动 2其 3句 是 4之 56现 7作 891是 11诗 1淡 1瓜 1枝 1二1年体的 三1答 近 2答 字 53答 行 调评 日 命 的 4答 歌 的 5答 的面 他 追 其材 外 6答 品 作 界 调 7答 适重 宋 篇 议 议 而1、、..、)、、、、.、..、023456、、、)、、、、、.、、、《独“.单筠:革学了历心材唱在用人的散,宋美实品体如舟香诗人说常意新创革临仕求平枯的》,,要八还果论说是。

宋诗发展脉络

宋诗发展脉络

宋诗发展脉络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宋诗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宋诗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一、前期发展阶段(北宋初期)北宋初期,由于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诗歌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 前期发展特点:北宋初期的诗歌以律诗为主,律诗是一种严格的格律诗体,要求诗人在音韵、字数、平仄等方面都要符合一定的规范。

这种格律的要求使得诗歌更加规范化和规范化。

2. 代表作家:北宋初期的代表作家有苏洵、苏轼、黄庭坚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社会思潮为主,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时代气息。

二、中期发展阶段(北宋中期)北宋中期是宋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诗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中期发展特点:北宋中期的诗歌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如绝句、律诗、词等。

这些新的形式使得诗歌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诗人的创作空间也得到了拓展。

2. 代表作家:北宋中期的代表作家有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艺术形象。

三、后期发展阶段(南宋时期)南宋时期是宋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诗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后期发展特点:南宋时期的诗歌开始注重写意和写景,注重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诗歌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如词、曲等。

这些新的形式使得诗歌更加自由化和个性化。

2. 代表作家:南宋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杨万里、陆游、李清照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艺术形象。

总结:宋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从北宋初期的律诗到北宋中期的绝句和律诗,再到南宋时期的词和曲。

这个发展过程中,诗歌的形式逐渐多样化,诗人的创作空间也得到了拓展。

同时,宋诗的内容也从个人情感逐渐扩展到社会现实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艺术形象。

宋诗的发展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初期诗歌的三大流派

北宋初期诗歌的三大流派

北宋初期诗歌的三大流派北宋最初一个阶段,诗人效仿白居易诗体曾经成为一种风气。

其中著名的人物有徐铉和王禹偁,正如《蔡宽夫诗话》说,宋初“士大夫皆宗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

但过去有的文学史研究者把王禹偁描叙为似乎是有意识与“西昆体”对抗的诗人,这是不准确的。

实际上,不但白体诗的流行很早,而且当《西昆酬唱集》问世而使“西昆体”广泛流行时,王禹偁已经去世了。

徐铉(916—991)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他本是南唐末年的重臣,那时南唐受着宋王朝的压迫,他的处境也很艰难;后随李后主降宋,虽然做到散骑常侍,但言行不能不十分谨慎,心情也始终是压抑的。

他在痛苦中挣扎,只好求宁静于山水,求解脱于佛道,或在繁忙的交游宴饮中排遣愁闷,总算维持着心理的平静。

有《骑省集》。

徐铉的诗大多有一种索寞中略带怅惘的情愫,他把这种情愫写得很淡,语言也是清淡自然的,少有生涩的地方,如《登甘露寺北望》: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

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

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

游人相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

这诗可以推断是写于南唐覆灭后。

末二句用“橘迁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表现对江南故国的依恋。

但全诗大半部分只是在写一片萧索迷蒙的景色,看不出很强烈的情绪;末二句也是借“游人相思”着笔,不正面写自己。

此外,像《和钟郎中送朱先辈还京垂寄》的“春愁尽付千杯酒,乡思遥闻一曲歌”,《九日落星山登高》的“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故人”等等,大抵都浅切流丽。

也许是他生长于江南的缘故,他也写有若干首《柳枝辞》一类的拟民歌,虽不像民歌那样朴素俚俗,语言还是通畅浅易的,如:老大逢春总恨春,绿杨荫里最愁人。

旧游一别无因见,嫩叶如眉处处新。

白居易后期的诗,在清淡的语言中流露出一种雍容闲散的心情,北宋初崇尚白体的诗人,也常有这种情况。

如曾两度拜相的李昉就是一个例子,他常用随意闲谈的笔法,写出绝无焦灼苦闷的心境。

而徐铉的情况并非是如此的。

宋词发展的六个阶段

宋词发展的六个阶段

宋词发展的六个阶段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段辉煌的历史,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抒情的情感,被誉为中国诗歌的精品。

宋词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将对宋词发展的六个阶段进行介绍。

一、初唐时期:自由发展的时期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春天,宋词的发展也离不开唐诗的影响。

初唐时期,宋词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体制,它是自由发展的。

诗人们在自由自在地创作中,创造出了很多优美的词作品。

如李白的《秋风辞》,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二、北宋初期:碎文化的时期随着五代时期的陶渊明词、李煜词等先驱者奠定了独特的词风格,进入北宋初期,充满碎片化的文化风格盛行。

宋词也不例外,表现在词的创作上,出现了很多节奏快速、情感激烈的作品,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三、北宋中后期:格律词兴起的时期到了北宋中后期,格律词开始兴起,宋词的形式开始规范化。

李清照、辛弃疾等文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格律词风格,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都是代表作品。

四、南宋初期:传统词和新乐府并行的时期南宋初期,两种不同风格的词形式并行,即传统词和新乐府。

传统词是指北宋中后期形成的格律词,而新乐府则是指偏向于叙事的、语言简练的词,如周邦彦的《清平乐·村居》等。

五、南宋中后期:以元稹为代表的骈文词的时期到了南宋中后期,以元稹为代表的骈文词开始崭露头角。

骈文词的特点是紧密的韵脚和编排有序的语言结构,如元稹的《钗头凤·世情薄》等。

六、元代:形式和意境的协调时期元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期,也是宋词的收官之作。

元代浪漫主义思潮的流行,使得宋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

元曲和唱本的发展,反过来又促成了宋词的进一步成熟。

元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李之仪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都是宋词发展的巅峰之作。

总之,宋词发展历经了六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宋代诗文发展历程

宋代诗文发展历程

宋代诗文发展历程
1. 初期发展:从五代到北宋初期,以辽、河东诗派为主,注重格调和韵律的规范,追求意境的超脱和表达技巧的精湛。

代表作品有李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2. 平淡真实派兴起:北宋中期,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平淡真实派兴起。

他们追求真实、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将平民生活与自然景色融入诗文中。

代表作品有苏轼的《赤壁赋》、黄庭坚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3. 士大夫诗文的繁盛:北宋晚期到南宋,士大夫文化达到鼎盛,宋词、宋赋等繁盛发展。

宋词以李清照、辛弃疾等为代表,具有豪放、豁达、抒情的特点;宋赋注重观察精细,笔墨纤毫入微。

代表作品有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辛弃疾
的《破幽梦·春情》等。

4. 文人墨客的崛起:南宋末年,以陆游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崛起,他们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政治思想为重点,将哲理和感性相融合。

代表作品有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5. 具体描写、科学思维的兴起:南宋后期至元代,具体描写和科学思维开始兴起。

诗文作品中注重细节的描写和抒发个人情感,同时借鉴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

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6. 元代的改革与创新:元代诗文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与创
新,对文学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尝试和实践。

代表作品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北宋初期的文学基本上处于沿袭唐五代文风的过渡阶段,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柳开等人倡导和写作的古文,王禹偁革新诗风和文风,杨亿等人的西昆体风靡一时,晏殊的令词创作等,都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起过作用,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作了铺垫。

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宋初文坛承接晚唐五代文风余绪,盛行骈丽声偶之辞,妍华而不免肤浅,未能自出新意。

因此,柳开、穆修等人的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了。

他们的复古主张和实践,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开了头。

在诗和文两个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创作实绩,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变革的作家,当推王禹偁。

柳开,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人,字仲涂,著有《河东先生集》。

原名肩愈,字绍先。

意为要继承韩愈、柳宗元的事业。

他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穆修,字伯长,郓州(今山东东平)人。

他是继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的作家,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靡艳丽,在宋代古文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王禹偁(954—1001),宋初有名的直臣,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今存《小畜集》30卷。

在宋初作家里,王禹偁是成就较大的一位,他在诗和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宋初诗派林立,主要有所谓白体、昆体和晚唐体三派。

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和王禹偁等。

王禹偁早年与一般文人一样喜爱白居易的诗,但侧重于学白居易的闲适唱和诗;贬官商州以后,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更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王禹偁兼擅各种文体,而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一)一、北宋初词坛概况1、北宋初词坛沉寂的原因2、“南方词人”与北宋词的繁荣3、五代词风的承续和演变二、晏殊词及其艺术特征▪(一)对生活的理性思考▪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1)通过空间广袤、时光飞逝的抒写,表现诗人感时伤春的深沉感慨。

(2)以有限的生命体察无穷的宇宙,把人生放到时空广大范围中思考,具有厚重的哲学韵味。

(3)寓工巧于自然浑成,语言精美而清新明丽。

(4)情景交映中渗透着澄澈圆融的理性观照,创造出情中有思的意境。

(二)对气象的追求和词境的拓展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牋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1)对氛围的渲染,运用景物的暗示能力,去表现作品的主题与心灵的奥秘。

(2)对词境的拓展和气象的追求,超越表面的华贵,营造清淡雅致的意境。

(3)以淡雅之笔抒写富贵,遗貌取神,神清而气远,表现富的风神,空灵而有韵。

(三)蕴藉含蓄、珠圆玉润的语言▪词境深,语言精,客观景象与诗人灵感妙合无垠。

绝少雕琢之作,含义丰富、字眼精警,情景交融而精工美妙。

锻炼之极而复归自然,即虽极炉锤之工而不留毫发迹痕。

刘熙载说:“词中句与字,有似触著者,所谓极炼如不炼也。

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触著之句也。

”“触著”即妙手偶得,“不求工而自合” 。

三、欧阳修词及其艺术特征▪(一)注重情感的开发与情韵的抒写“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刘熙载语)。

[作品讲读]▪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幙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源于“南唐”,胜于“南唐”▪(1)来源于南唐词,但更为重“情”,▪(2)对于情感世界的开拓更深、更为细腻、更富有情感哲学的理性色彩,更注重歌颂爱情的永恒以及对情的专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课件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着装(反衬):容貌服饰 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 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 衬人物的孤独 。
词家魁首李后主
•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通晓音律,是唐五代词人中成 就最高的。今存词约35首左右,他的词以亡国(39岁)被 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不加掩饰地写宫廷享乐生 活,风格近花间;后期词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一任真 实情感倾泻,涕泪交流,至情至真,而较少有理性节制, 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 丽质天成。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 大,感概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在很大 程度上,就是指后期作品而言。“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 之词”是说后主词已不局限于娱宾佐观、男女相思,而成 为文人士大夫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工具,扩展了词表现 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这也正是李煜的贡献所在。
• 相见欢 李煜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 《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 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 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宋初沿袭晚唐五代文风诗风:
一.沿袭期:70年,“西昆体时期”。 二.革新期:40年,“欧阳修时期”。 三.繁荣期:50年,“苏轼时期 ”。
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 韦庄、皇甫松等十八人词500 首,编为 《花间集》十卷。《花间集》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文人词总集。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 韦庄(并称“温韦”),其中温又有“花 间鼻祖”之称。花间词派因《花间集》而 得名。。文采繁华,轻柔艳丽,词风自然 缛采轻艳,绮靡温馥,充溢着脂香腻粉的 气味。

宋代诗歌流派

宋代诗歌流派

宋代诗歌流派宋代诗歌流派如下:1、白居易体:宋初诗人们主要是学习白居易,形成的诗风称白居易体,简称白体,主要代表作家是李、徐铉、王禹、柳开等。

这一派特点是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常常单行素笔,直写胸中所见;就艺术成就而言,白体诗人基本上没有离开白居易诗歌通俗、畅晓、平易、顺熟的特点。

2、西昆体:以杨亿编《西昆酬唱集》一书得名。

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这一派诗人自奉以李商隐为宗主,或咏前代帝王宫廷故事,或咏官僚生活,更多的是咏物。

作品堆砌典故,讲求声律,辞藻华丽,对仗工稳。

3、晚唐体:王禹之后,白体诗人在诗坛上的影响随之消匿,代之而起的除了西昆体以外,还有晚唐体。

代表作家有林逋、魏野。

这一派特点是专意摹仿唐人,诗宗晚唐贾岛、姚合,喜欢在构思方面下工夫,所作限于近体而以五律为主,故境界多不阔大。

以轻丽小巧之辞,写眼前所见之景,抒清苦琐细之意,是此派诗歌艺术的基本特色。

4、复古派:复古派诗人是以古文运动同样的精神来指导诗歌创作的,作品能反映民间疾苦。

代表作家有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尹洙等。

这一派特点是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重古体而轻近体。

在形式上却有意避开构成近体诗特点的基本因素一一对仗。

追求散文的笔法,不是让思想倾向从形象的描绘中婉转曲折地流露出来,而是由作者置身其中,直抒胸臆,就是常说的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基本特征。

5、革新派:以王安石、苏轼为代表的宋诗中一个重要流派。

如果说宋初白居易体、西昆体、晚唐体基本上还是沿袭唐风的话,如果说欧阳修、梅尧臣等复古派诗人才初步建立了宋诗自己的独特面目的话,那么真正做到“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的便是革新派。

这一派特点是立意构思,一反前人,匠心独运。

如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苏轼的《南园》。

6、江西诗派: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分别指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诗派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这一派特点是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理论上强调“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即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北宋初有复古主义文论的:柳开、田锡、穆修
田锡:(1)田锡论诗,主“性情”,主“意”,强调自然和有生气,主张熔豪健、雅丽于一炉。

(2)他只是一位过渡性的作家,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柳求通变的文学精神,这是他在文学以展史上的功绩和贡献。

1、论宋初的复古思潮
(1)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2)不同的作家对从学韩到弃韩这一宋初时代课题的认识、接受和参与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3)柳开是最初对北宋复古革新思潮有所觉醒的儒者代表。

在他身上既显示了“文”“道”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同时也预示了两者本质上的某些对立和最终必然的分裂。

(4)田锡更具备文人气质,他在文学思想上接受韩、柳的影响,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文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

(5)穆修在搜求韩、柳文集方面功不可没,于古文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6)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潮,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

2、宋初“三体诗”: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所说,主要有“白体”,学习白居易,作诗通俗,代表人王禹偁;“昆体”,学习李商隐,代表人杨亿,影响最大;“晚唐体”,学习贾岛,代表人林逋。

西昆体和晚唐体的繁盛,均在真宗一朝,在它们之前风靡了近半个世纪的诗风则是以当时文坛巨子李昉、徐铉及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

3、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转变的促进作用
(1)王禹偁早年喜爱白居易的诗,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

(2)贬官商州之后,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

(3)他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很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

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偁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4)他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格调。

(5)格调方面确与西昆体的华瞻典雅有别。

4、王禹偁的散文和方论对宋初文学的促进作用
(1)他尤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华瞻之气,开始作淡雅之作。

(2)其文章不仅多反映现实政治内容,而且继承了韩愈古文“文从字顺”一方面,表达恰当明白。

(3)他的古文开创了平易自然的文风,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4)在文以传道之外,要求文以明心,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这是王禹偁在理论上的一种贡献。

实质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

5、西昆体: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6、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2)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3)大量用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