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 第四章根轨迹
第四章根轨迹法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4-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4-3 广义根轨迹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一、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系统中某个参数从零到无穷变化时,系统闭环特征根在s平面上移动的轨迹。
根指的是闭环特征根(闭环极点)。
根轨迹法是根据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的关系,通过开环传递函数直接分析闭环特征根及系统性能的图解法。
K =0 s 1=0 s 2=-40 < K <1s 1 s 2为不等的负实根K =1s 1=-2 s 2=-21 < K < ∞s 1s2 实部均为-2由根轨迹可知:1)当K =0时,s 1=0,s 2=-1,这两点恰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同时也是闭环特征方程的极点.2)当0<K < 1 时,s 1,2都是负实根,随着k 的增长,s 1从s 平面的原点向左移,s 2从-1点向右移。
3) 当K = 1时, s 1,2= -2,两根重合在一起,此时系统恰好处在临界阻尼状态。
4) 1 <K <∞,s 1,2为共轭复根,它们的实部恒等于-2,虚部随着K 的增大而增大,系统此时为欠阻尼状态。
★在s平面上,用箭头标明K增大时,闭环特征根移动的方向,以数值表明某极点处的增益大小。
有了根轨迹图就可以分析系统的各种性能:(1)稳定性:根轨迹均在s的左半平面,则系统对所有K>0都是稳定的。
(2)稳态性能:如图有一个开环极点(也是闭环极点)s=0。
说明属于I型系统,阶跃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0。
在速度信号V0t作用下,稳态误差为V0/K,在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为∞。
(3)动态性能: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K越大,阻尼比ξ越小,超调量σ%越大。
由此可知:1、利用根轨迹可以直观的分析K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根据性能指标的要求可以很快确定出系统闭环特征根的位置;从而确定出可变参数的大小,便于对系统进行设计。
由以上分析知:根轨迹与系统性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高阶方程很难求解,用直接解闭环特征根的办法来绘制根轨迹是很麻烦的。
自动控制原理 第四章 根轨迹法
第4章 根 轨 迹 法根轨迹法是分析和设计线性控制系统的图解方法,使用简便,在控制工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章首先介绍根轨迹的基本概念,然后重点介绍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广义根轨迹的问题,最后介绍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4.1.1 根轨迹概念所谓根轨迹,就是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某一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时,闭环特征根在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例如某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4.1所示。
图4.1 控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K (0.51)KG s s s =+其闭环传递函数为22()22Ks s s KΦ=++式中:K 为系统开环增益。
于是闭环特征方程可写为2220s s k ++=对上式求解得闭环特征根为1,21s =−令开环增益K 从零变化到无穷,利用上式求出闭环特征根的全部数值,将这些值标注在s 平面上,并连成光滑的粗实线,如图4.2所示,该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
箭头表示随K 值增加根轨迹的变化趋势。
这种通过求解特征方程来绘制根轨迹的方法,称之为解析法。
画出根轨迹的目的是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各种性能。
通过第3章的学习知道,系统第4章 根轨迹法·101··101·特征根的分布与系统的稳定性、暂态性能密切相关,而根轨迹正是直观反应了特征根在复平面的位置以及变化情况,所以利用根轨迹很容易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暂态性能。
又因为根轨迹上的任何一点都有与之对应的开环增益值,而开环增益与稳态误差成反比,因而通过根轨迹也可以确定出系统的稳态精度。
可以看出,根轨迹与系统性能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图4.2 控制系统根轨迹4.1.2 根轨迹方程对于高阶系统,求解特征方程是很困难的,因此采用解析法绘制根轨迹只适用于较简单的低阶系统。
而高阶系统根轨迹的绘制是根据已知的开环零、极点位置,采用图解的方法来实现的。
下面给出图解法绘制根轨迹的根轨迹方程。
第四章 根轨迹法(1)
第四章 根轨迹法
(1)当 K * = 0时,s1 = 0、s2 = -2, 此时闭环极点就是开环极点。 (2)当0< K * <1时, s1 、 s2 均为负 实数,且位于负实轴的(-2,0) 一 段上。 (3)当K * = 1时,s1 = s2 = -1,两 个负实数闭环极点重合在一起。 (4)当1< K * <∞时, s1, 1 1 k * 2 两个闭环极点变为一对共轭复数极点。 s1 、 s2 的实部不随K * 变化,其位于过 (-1,0)点且平行于虚轴的直线上。 (5)当K * =∞时, s1 = -1+ j∞、 s2 = -1-j∞,此时s1、s2将趋于无限 远处。
第四章 根轨迹法
② 位于s1左边的实数零、极 点: (S1 – P4 ) 、(S1 – Z1 ) 、 向量引起的相角为0°
∴ 判断 s1是否落在根轨迹 上,位于s1左边的零、极点不 考虑。
③ 位于s1右边的实数零、极点: 每个零、极点提供180°相 角,其代数和为奇数,则满足相角条件。
第四章 根轨迹法
a
(0) (1 j1) (1 j1) (4) (1) 5 4 1 3
60 180 2k 1 180 2k 1 a 180 nm 3 300
k 0 k 1 k 2
第四章 根轨迹法
五、法则五 根轨迹分离点和分离角
K G( s) H ( S )
* i 1 n j 1
(s z )
i
m
S (s p j )
-1
m个开环零点 n个开环极点 K *根轨迹增益
∴在s平面上凡是满足上式的任意一个点s1、s2、…、 s∞,都 是闭环特征根,即闭环极点。
第四章 根轨迹法
自动控制第五章根轨迹法
15
绘制根轨迹的规则
【例5-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解:(1)根轨迹的分支数和对称性 开环极点分别为: 系统的根轨迹有三条分支 (2)根轨迹的起点与终点 起始于系统的三个开环极点,并趋向于无穷远处
K1 Kb
j Kc
K1
(3)根轨迹的渐近线
Kc K1
16
绘制根轨迹的规则
闭环特征根s1,s2 随着K1值得 改变而变化。
(1) K1= 0:s1 = 0,s2 = 2,是根轨迹的起点,用“”表示。 j K1 (2) 0 < K1<1 :s1 ,s2 均是负实数。 K1 s1 ,s2 。 s1从坐标原点开 始沿负实轴向左移动; s2从(2, K1= 0 K1= 0 K1=1 j0)点开始沿负实轴向右移动。 1 0 2 (3) K1= 1: s1 = s2 = 1,重根。
+
﹣
K s(0.5s+1)
C(s)
式中,K为系统的开环比例系数。 K1 = 2K 称为系统的开环 根轨迹增益。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K1 ( s) 2 s 2s K1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s2 + 2s + 2K1 = 0
4
一、根轨迹
用解析法求得系统的两个闭环特征根为:
s1,2 1 1 K1
K1
分离角为:
Kb
Kc K1
17
绘制根轨迹的规则
一般情况下,如果根轨迹位于实轴上相邻的开环极点之间, 则在这两个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同样,如果根 轨迹位于实轴上两个相邻的开环零点之间(其中一个可在 无穷远处),则这两个零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汇合点。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K*
s1,2 1
1 K*
令K*(由0到∞ )变动,s1、s2在s平面的移动轨 迹即为根轨迹。
K* 0, s1 0, s2 2 K* 1, s1 1, s2 1 K* 2, s1 1 j, s2 1 j K* 5, s1 1 2 j, s2 1 2 j
特征方程的根 运动模态 性、系统性能)
1
1
1 ,d 4
m
(s zi )
1 G(s)H(s) 0
G(s)H(s) K*
i1 n
m
(s pj )
(s zi )
j 1
K * i1 n
1
(s pj )
j 1
m
n
模值条件: (s zi ) (s pj ) (2k 1)
i1
j1
n
s pj
相角条件: K *
j 1 m
s zi
i 1
相角条件是确定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相角条件满足(2k 1) 称为180º根轨迹。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一、基本法则
1、 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如果开环零点个数少于 开环极点个数,则有(n-m)条根轨迹终止于无穷远处。
起点: K* 0 s pi
K* s p1 s z1
i 1, 2, n
s pn s zm
终点: K* s zi j 1, 2, m
例题: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 (s) K *(s 1)
s(s 2)(s 3)
试绘制闭环系统的根轨迹
解: 1、开环零点z1=-1,开环极点p1=0,p2=-2,p3=-3, 根轨迹分支数为3条,有两个无穷远的零点。
第4章根轨迹PPT
第四章 根 轨 迹 法
4.1 根轨迹的概念 4.2 绘制根轨迹的依据 4.3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4.4 参数根轨迹和多回路系统根轨迹
4.5 正反馈根轨迹 4.6 滞后系统的根轨迹 4.7 根轨迹的应用 4.8 计算机绘制根轨迹
小结
轨迹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一、根轨迹的定义 如图所示一般闭环系统的闭 环传递函数为
另外,必须指出,用上式求出的点不一定都是分离点或 会合点,还必须满足特征方程或用相应的规则来检验。
轨迹
例4.1的分离点和汇合点
s( s 4)( s 2 2s 2) kg ( s 5)
dk g ds 0
得到-5.93,-3.38,-0.67+j0.46,-0.67-j0.46
轨迹
§4—4
一、参数根轨迹
参数根轨迹和多回路根轨迹
*参数根轨迹:系统闭环极点随Kg以外的参数变化而变化的
轨迹。
*绘制方法:把特征方程作等效处理,把要研究迹的绘制方法,进行绘制。
例4.2 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绘制以a为变量的根轨迹。并分析a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
软实验
轨迹
§4—5 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迹
一、正反馈系统的特征方程 传递函数
Y ( s) G1 ( s) G( s) X ( s) 1 G1 ( s) H ( s)
X(s)
G1(S) H(S)
Y(s)
特征方程
1 G1 (s) H (s) 1 G0 (s) 0
简写为
G0 ( s) 1
轨迹
§4—2 绘制根轨迹的依据和条件
根轨迹的绘制依据是特征方程,根据特征方程可以得出比
根轨迹法PPT课件
W.R.EVAOVS(依万斯)于1948年首先提出了求解特征方程 式根的图解法─根轨迹法。
根轨迹简称根迹,它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零变到无穷
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在 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解: n 3,m 0
① p1 0,p2 1,p3 2 为根轨迹的起点;
开环无零点,故三个分支终点均趋向无穷远。
②
a
(2q 1)
nm
(2q 1)
3
60、180、300
(q 0,1,2)
n
m
a
i 1
pi z j
j 1
nm
3 0 1 3
③ 实轴上根轨迹:
( ,2],[1,0]
j
p3 2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则 §4-3 参数根轨迹 §4-4 正反馈回路和零度根轨迹 §4-5 利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暂态响应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一、根轨迹的概念
从上一章讨论知道,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与闭环极点在
s 平面上的位置是密切相关的,分析系统性能时往往要求确
对于实轴上0至1线段的实数根而言,其对应的K*值在
b 点为极大值。
可以证明,当l 条根轨迹分支进入并立即离开分离点时,
分离角为 (2k 1) l .
k 0,1, ,l -1
例4-3:求上例中 b 点的坐标。
[规则3] 根轨迹的渐进线
当开环有限极点数 n大于有限零点数时,有 (n m)
条根轨迹分支沿着与实轴交角为 a 、交点为 a的一组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可用于仿真和实验研究,通过模拟和实验 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为实际系统的设计和优 化提供依据。
根轨迹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根轨迹法最早由美国科学家威纳于1940年提出,经过多年的 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自动控制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分析和设 计方法。
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根轨迹法的应 用范围和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未来,根轨迹法有 望与其他控制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和高效的控 制系统分析和设计体系。
根轨迹的性能分析
根轨迹的增益敏感性和鲁棒性
通过分析根轨迹在不同增益下的变化情况,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
根轨迹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通过比较根轨迹与某些性能指标(如超调量、调节时间等),可以评估系统的 性能。
04
根轨迹法与其他控制方法的比较
根轨迹法与PID制根轨迹图,直观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超调量等性
特点
根轨迹法具有直观、简便、易于掌握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分析 开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根轨迹法的应用场景
控制系统设计
根轨迹法可用于控制系统设计,通过调整系统参数 ,优化系统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 性等。
故障诊断与排除
根轨迹法可用于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观察系统根 轨迹的变化,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以及故障的 类型和程度。
在绘制根轨迹时,需要遵循一定 的规则,如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根轨迹的分离点和汇合点等。
03
根轨迹分析方法
根轨迹的形状分析
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的起点是开环极点的位置,而 终点是闭环极点的位置。通过分析起 点和终点的位置,可以判断根轨迹的 形状。
根轨迹的分支数
自动控制原理 第4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绘制的基本法则
-1.5
相角条件:92.49o- 66.27o- 78.8o- 127.53o= –180o 模值条件 K*= 2.26×2.11×2.61 = 6 2.072
k* 6 k 4 1.5 1.5
k * (s 1) G (s )H (s ) (s 0.5)( s 1.5)( s 2)
根轨迹的模值条件与相角条件 没有零点的相角条件和模值条件你会推吗? 相角条件: (P140) n m
∑ ∠ (s-z ) - ∑ ∠ (s-p ) = (2k+1) π j i j=1 i=1
m 绘制根轨迹的充要条件
k=0, ±1, ±2, …
模值条件:
1+K Kn =
i=1
) ∏︱ ( s - zn ︱ j p s ︱ ︱ ∏ j=1 i * *
规则6:根轨迹的起始角(出射角)和终止角 (入射角)
起始角(出射角):根轨迹离开复平面上开环极点处的
切线与实轴的夹角
pi
。
m n o pi 1 8 0 zj p p p i j i 1 j 1 j j i
终止角(入射角):根轨迹进入复平面上开环零点处的
j
-2
-1
0
综上所述: (1)k*从0 ~ ∞ 时,系统的根轨迹是连续变化。可见:
系统的参量变化对系统闭环极点分布的影响。
(2)由根轨迹图,可得系统动、静态性能的信息: 1)稳定性 无论k*值如何变化( k*>0),闭环极点不出现
在s的右半平面,所以系统是稳定的。
2)稳态误差
I型系统,K为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2019/2/17
特征方程:
S2+2s+2k=0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0.1
0.113
0.887
0.25
0.5
0.5
0.5 j0.5
0.5 j
0.5
0.5 j0.5
0.5 j
由于系统的闭环极点是连续变化的,将它们表示在s平面上就是该系统的根 轨迹,如图所示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当开环增益K增大时闭环极点移动的方向,开环极点用
“ ”来表示,开环零点用“ ”来表示(该系统没有开环零点),粗实线即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m
K* (s zi )
G(s)H (s)
i 1 n
(s pj )
j 1
式中 K* ——根轨迹增益;
zi ——开环零点;
p j ——开环极点。
则系统的根轨迹方程(及闭环特征方程)为
1 G(s)H (s) 0
所以 G(s)H (s) 1 ,即根轨迹方程为
m
K* (s zi )
例如,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0.5s 1)(Ts 1) 10(1 s) 0
即
Ts(0.5s 1) (11 9.5s) 0
方程的两边除以其中不含T的项,得
1 Ts(0.5s 1) 0 11 9.5s
该方程可进一步改写成
1 T *s(s 2) 0 s 11 9.5
其中,T *
i 1 n
1
(s pj )
j 1
显然,满足上式的复变量s为系统的闭环特征根,也就是根轨迹上的点。当 K*
从0到 变化时,n个特征根将随之变化出n条轨迹。这n条轨迹就是系统的根轨迹。
根轨迹方程可分解为相角方程和幅值方程,其中相角方程为
m
n
(s zi ) (s p j ) (2k 1)180 (k 0 ,1,2 )
第4章 根轨迹分析法
i 1
其余n m,
m
(s zi )
i 1 n
(s pj )
m
(1
m
i 1
pj
(1 s)
zi
n
s
) (s
p
j
)
1 Kg
j 1
j 1
j m 1
此时s ,即无穷远处
8/63
五.实轴上的根轨迹
在实轴上,右方的实数开环极点和实数开环零 点的总和为奇数时,此为根轨迹上点。
GK (s)
m
n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或根轨迹方程
4/63
GK (s) GK (s) e jGK (s) 1
幅值条件: GK (s) 1 相角条件: GK (s) 180o (2k 1) k 0,1, 2,
或:
m
(s zi )
充要条
K i1 gn
1
件
(s pi )
m
n
j 1
s zi s p j 180o (2k 1) k 0,1,2,
当 nm2
n
n
an1 ( pj ) (sj ) s j 为系统的闭环极点
j 1
j 1
随着根轨迹增益的变化,若一些闭环极点向右移动,则另一些
必向左移动
n
(sj )=(-1)n (a0 Kgb0) j 1
22/63
十条法则:
1.连续性 2.对称性 3.分支数 4.起点、终点 5.实轴上的根轨迹 6.渐近线 7.分离点、会合点 8.出射角、入射角 9.虚轴交点 10.闭环极点的和与积
D(s)N(s) N(s)D(s) 0,3s2 6s 2 0
ss21
0.423 1.577
根轨迹根之和法则
根轨迹根之和法则根轨迹根之和法则,是关于稳定性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又称为根轨迹闭合原理、罗麦特准则等。
这一方法基于控制系统中特征方程根的位置与稳定性的关系,通过计算根轨迹上的根、开环传输函数等来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进行系统设计的优化。
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是指在$K$的取值变化范围内,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在复平面上的轨迹。
这种轨迹可以描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性能参数。
根轨迹的末端点称为闭环系统的极点。
根轨迹的形状受到开环传输函数的影响。
在计算根轨迹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符号法和数值法。
符号法较为常见,主要用于计算特殊形式的开环传输函数,如一般的一阶、二阶系统、恒定命令输入下的比例积分控制系统等。
而数值法则可以应用于一般形式的开环传输函数。
2. 根轨迹根之和规律的定义在一般的线性控制系统中,根轨迹闭合的必要条件是当特征方程中任意一极点位于左半平面时,闭环系统才是稳定的。
根轨迹根之和规律是指,闭环系统极点的位置可以通过计算开环传输函数的根轨迹上所有极点的和的剩余值($\sum\limits_{i=1}^n\frac{1}{1-KG(s_j)}$)与$-1$的关系来确定。
因为当开环传输函数的根轨迹上所有极点和的剩余值与$-1$相等时,闭环系统的一个极点会在右半平面,在这种情况下该闭环系统不再是稳定的。
在计算开环传输函数的根轨迹上所有根的和时,需要注意开环传输函数$KG(s)$的分子多项式次数不能大于分母多项式的次数,否则,开环传输函数的不稳定极点将不再出现在根轨迹上。
同时,当特征方程根的数量大于等于控制系统自由度时,根轨迹根之和规律无法计算出闭合系统的极点。
此时需要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稳定性判断。
3. 根轨迹根之和规律的应用在控制系统设计和稳定性分析中,根轨迹根之和法则是一种常用方法。
在控制器的设计中,可通过该规律确定控制器的增益,使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更高。
此外,在控制系统的分析中,应用根轨迹根之和规律可以快速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第4章 根轨迹法
(2k 1)180 (2k 1)
k 0, 1, 2,
zj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1.根轨迹的对称性
根轨迹关于实轴对称。因为系统的闭环极 点为实根或复根,复根共轭成对出现且关于 实轴对称,因此系统的根轨迹关于实轴对称。
2.根轨迹的条数(分支数)
zj
[例4-3]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r G(s) H (s) s ( s 2)( s 4)
试概略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
[解] 根据开环传递函数可知,无系统的开环
零点,则m=0;开环极点有3个,即n=3,分别 为 p1 0 、p2 2 和 p3 4 。将开环极点 用“×”在复平面上标出,如图4-4所示。根据 根轨迹绘制规则确定其根轨迹。
p 180 ( p1 z1 ) ( p1 p2 ) 180 90 90 180
1
zp j
l
[例4-4] [解]
p p 180
2 1
jω
×j 2
-2
-1
0 0
σ
j2 ×
图4-5 例4-4系统的根轨迹
4.4 本章小结
第4 章
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参量根轨迹的绘制 本章小结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1948年,伊凡斯(W.R.Evans)提出 了一种简便的求解闭环极点的图解方 法—根轨迹法。
4.1.1 根轨迹
根轨迹定义
根轨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根轨迹定义
根轨迹:当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某个 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闭环极点在s平面上 的变化轨迹称之为根轨迹。 根轨迹法:利用根轨迹进行线性控制系统分 析和设计的方法称为根轨迹法。 [例4-1]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如图4-1所示, 试分析参数K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自动控制原理根轨迹分析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根轨迹分析知识点总结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而根轨迹分析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根轨迹分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分析方法。
一、根轨迹分析的基本概念根轨迹是描述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随参数变化而在复平面上运动的轨迹。
通过绘制根轨迹图,可以直观地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和频率特性等重要信息。
二、根轨迹的性质1. 根轨迹图是在复平面上绘制的闭合曲线,其中包含了系统的所有极点。
2. 根轨迹出发点(即开环传递函数极点)的数量等于根轨迹终止点(即闭环传递函数极点)的数量。
3. 根轨迹关于实轴对称,即系统的实部极点只存在于实轴的左半平面或右半平面上。
4. 根轨迹通过传递函数零点的个数和位置来确定。
三、根轨迹的画法1. 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 根据传递函数的表达式,求得系统的特征方程。
3. 计算特征方程的根,即极点的位置。
4. 绘制根轨迹图,显示系统极点随参数变化的轨迹。
四、根轨迹的稳定性分析1. 若根轨迹通过左半平面(实部为负)的点的个数为奇数,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2. 若根轨迹通过左半平面的点的个数为偶数,则系统是稳定的。
五、根轨迹的频率特性分析1. 根轨迹的形状和分布可以判断系统的阻尼比、振荡频率和衰减时间等性能指标。
2. 根轨迹与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六、根轨迹的应用1. 根据根轨迹可以设计和优化控制系统的参数,使系统具有所需的动态性能。
2. 利用根轨迹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便于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
七、根轨迹分析的注意事项1. 在绘制根轨迹图时,应注意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的位置,以及参数的范围。
2. 在分析根轨迹时,应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和频率特性等综合因素。
以上就是自动控制原理根轨迹分析的知识点总结。
根轨迹分析作为自动控制原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设计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第4章
5
的不同,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不一定能同时得到满足。因此,只有当附加开环零点的位 置选配得当,才有可能使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同时得到显著改善。 ② 增加开环极点 增加开环极点后,系统阶次升高,渐近线数量增加,使得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变小,从 而导致根轨迹向右弯曲,致使系统不稳定成分增加。同时,实轴上的分离点也向右移动。系 统响应减缓,过渡过程延长,调节时间增加,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当增加的极点在[-1,0]范 围内时,越靠近虚轴的极点,其产生的阶跃响应振荡越剧烈,稳定性越差;而当增加的极点 在(-∞, -1)范围内时,越远离虚轴的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越小,从而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 响越小。
式中,A(s)为开环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B(s)为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多项式。则分离点或 会合点坐标可用下式确定,即 A( s) B '( s ) A '( s ) B ( s ) 0 3)极值法
dK 0 ds
规则 7: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 根轨迹的出射角是指根轨迹离开开环复数极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如图 4-2 中的角 p1 ; 而根轨迹的入射角是指根轨迹进入开环复数零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 如图 4-2 中的角 z1 。
n n
n l
m
s
l 1
n
(1) n pi (1) m K z j
i 1
n
j 1
( 1)
n
s
l 1
l
(1)
nLeabharlann pi 1i
K (系统无开环零点时)
5、根轨迹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 根轨迹可以直观地反映闭环系统特征根在[s]平面上的位置以及变化情况,所以利用根轨 迹可以很容易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除此之外,由于根轨迹上的任意一点都有与之对 应的开环增益值,而开环增益又与系统稳态误差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通过根轨迹也可以 确定出系统的稳态误差,或者根据给定系统的稳态误差要求,来确定闭环极点位置的容许范 围。由此可以看出,根轨迹与系统性能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第4章 根 轨 迹 法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所谓根轨迹是指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某一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时,闭环特征根在s 平面上移动的轨迹。
一般取开环增益为可变参数,但也可以用系统中的其他参数,如某个环节的时间常数等。
根轨迹的绘制法则gnj jmi iK ps z s s D s N 1)()()()(11-=++=∏∏== 在绘制根轨迹时,通常首先求出g K =0和g K =∞时的特征根,再根据绘制法则画出0<g K <∞时的根轨迹草图;一. 根轨迹的起点(K g =0)上式说明,当g K = 0时,系统的开环极点就是闭环极点。
绘制根轨迹时,我们通常是从g K = 0时的闭环极点画起,即开环极点是闭环根轨迹曲线的起点。
起点数n 就是根轨迹曲线的条数。
二. 根轨迹的终点(K g =∞)当g K =∞时,闭环特征方程式为∏==+=mi i z s s N 1)()(这就是说,系统的开环零点就是g K =∞时的闭环极点,即根轨迹曲线的终点。
其个数为m ,另外的n -m 个根轨迹终点在无穷远。
三. 根轨迹的分支数和对称性根轨迹在s 平面上的分支数(条数)等于开环特征方程的阶数n ,即与开环极点个数相同。
此外,在一般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中,各项系数都是实数。
因此,特征根或是实数,或是共扼复数,则根轨迹一定是对称于实轴。
四. 实轴上的根轨迹当开环传递函数有实数极点、零点时,这意味着实轴上有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
这时,必须确定实轴上哪一区间有根轨迹,哪一区间没有根轨迹。
五. 根轨迹的分离点和会和点在有根轨迹的实轴上,存在着两个开环极点时,必然有一个分离点a 。
同样,在有根轨迹的实轴上,存在两个开环零点(包括无穷远零点)时,必然有一个会合点b 。
当g K 为g K a (a 点的g K 值)或g K b (b 点的g K 值)时,特征方程都将出现重根。
这是两者的共性。
此外,分离点a 的g K 值,是其实轴根轨迹上的最大g K 值;会合点b 的g K 值,是其实轴根轨迹上的最小g K 值。
第四章 根轨迹法
s1 s2 a
。
第四章 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当 a 2 K1 时,两根成为共轭的复数 根,其实部为
a
,这时根轨迹与实
j
轴垂直并相交于 ( a, j0) 点。
(s+2a)
K1由0向∞变化时的根轨迹,如图4-2 所示。箭头表示K1增大方向。 由图可见: 1) 此二阶系统的根轨迹有两条, K1 0 时分别从开环极点 p1 0 和 p2 2a 出发。
m
| s pi |
i 1
j
1
或
K1
| s pi | | s z j |
j 1 i 1 m
n
(s z
j 1
m
) ( s pi ) 180 (2q 1)
i 1
n
q 0, 1, 2,
在s平面上满足相角条件的点所构成的图形就是闭环系统的根轨迹。 因此,相角条件是决定闭环系统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幅值条件
D' (s) A' (s) K1B(s) 2(s s1 ) p(s) (s s1 ) 2 p(s) 0
将
A( s ) K1 代入上式,得 B( s)
图4-3 反馈控制系统
G(s) H (s) 1 和 G(s) H (s) 180 (2q 1) q 0, 1, 2,
以上两式是满足特征方程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是绘制根轨迹的重 要依据。在s平面的任一点,凡能满足上述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的,就是
系统的特征根,就必定在根轨迹上。
s p1=0 O a
p2=2a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根轨迹
snm 1 p1 1 pn
s
s
0
s z1 s zm
1 z1 1 zm
s
s
s pi i 1, 2, n
K*
s p1 s pn
snm 1 p1 1 pn
s
s
s z1 s zm
1 z1 1 zm
s(0.5s 1) s(s 2)
通过系统的根轨迹图,可以很方便地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进行 分析。不足之处是用直接解闭环特征方程根的办法,来绘出系统的根轨 迹图,这对高阶系统将是很繁重的和不现实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依据反馈系统中开环、闭环传递函数的确定关系,通过开环传递函 数直接寻找闭环根轨迹正是我们下面要研究的内容。
① (s1 p2 ) 、(s1 p3 ) 两向量对称于实轴,引起的相角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 (s1 z2 ) 、(s1 z3 ) 两向量也对称于实轴,引起的相角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 判断 s1是否落在根轨迹上,共轭零、极点不考虑。
② 位于s1左边的实数零、极点:(s1 z1) 、(s1 p4) 向量引起的相
GK
(s)
kg s(s 1)
解:判断某点是否在根轨迹上,应使用相角条件。求某点对应的根轨迹增益值,应使用 幅值条件。
s1 : m (s zi ) n (s p j ) 0 (s1 p1) (s1 p2 )
i 1
j 1
s1 (s1 1) 135 90 225
s2: 0 (s2 p1) (s2 p2) (116.6 ) (63.4 ) 180
自动控制原理第4章
z2 ) p2 )
m
sm z j n1
i 1
(s zm )
(s pn )
m
(zj)
j 1
n
( pi )
i 1
自动控制原理
第四章 复域分析法-根轨迹法
如果开环零、极点的数目满足n-m 2,则 闭环特征方程为
snnp isn 1 n( p i)K *m( zj) 0
证明: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
n
m
D(s) (spi)K* (szj)0
i1
j1
根轨迹有分离点,说明闭环特征方程有重
根。因此,
n
m
(s pi ) K* (s zj ) 0
i1
j1
d
ds
n i1
(s
pi )
K*
m j1
(s zj )
0
自动控制原理
第四章 复域分析法-根轨迹法
将上面两式相除,整理得
自动控制原理
第四章 复域分析法-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一、根轨迹的定义
根轨迹:是指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某个参数 (如开环增益K)从零变到无穷时,闭环特征 根在s平面上移动所画出的轨迹。
常规根轨迹:当变化的参数为开环增益时 所对应的根轨迹。
广义根轨迹:当变化的参数为开环传递函 数中其它参数时所对应的根轨迹。
自动控制原理
第四章 复域分析法-根轨迹法
证明: 由根轨迹方程,得
m
(s
j 1
n
(s
zj) pi )
1 K*
i1
令K* =0,得
m
j 1 n
(s (s
zj) pi )
1 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n
上述两式称为满足根轨迹方程(kg>=0)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
当根轨迹增益kg<0时:
根轨迹方程可写为:
| kg | s z j
j 1
m
s p
i 1
m j 1
n
e
n m j ( s z j ) ( s pi ) i 1 j 1
的旁边。
根轨迹的两种类型:
180o等相角根轨迹:复平面上所有满足相角条件式(kg>=0)
的点连成的曲线,称为180o等相角根轨迹,简称根轨迹。 0o等相角根轨迹:复平面上所有满足相角条件式(kg<0)的 点连成的曲线,称为0o等相角根轨迹。
这样,当根轨迹增益从kg=0到kg=±∞变化时,根据根轨
称 Gk (s) 1 或 k ×
g
(s z ) (s p )
j1
j
m
i1 n
i
1
为负反馈系统根轨迹方程
4.1.2
根轨迹的幅值和相角条件
当根轨迹增益kg>=0时: 根轨迹方程可写为:kg s Nhomakorabea z j
j 1
m
kg
1
(s z )
i
m
s p
i 1
不满足相角条件,所以点B不是根轨迹上 的点。
Im
B A
A2
p2
s2
s
A1
p1
Re
利用幅值条件在根轨迹上确定特定点的根轨迹增益kg
上例中,若A点的坐标是-1+j1,则根据幅值条件:
kg s( s 2) s 1 j1
1 , kg 2
4.1.4
本节小结
根轨迹概念与定义
有必要寻找一种简单的方法获得系统的根轨迹:
利用伊文斯图解法(手工画法)获得系统根轨迹 是一种很实用的工程方法。 使用计算机辅助计算软件,比如MATLAB软件, 获得系统的根轨迹。
4.1.2
根轨迹的幅值和相角条件
根轨迹的幅值和相角条件: 系统的方块图如下:
R( s )
G( s) 闭环传递函数为: ( s) 1 G( s) H (s)
R s
K s 0.5s 1
Y s
R s
D( s) s 2s 2K
s1,2 1 1 2 K
jω
K 0 s1 0 ; s2 2
解为两实根;
K 1
K 0 K 0.5 K 0 0
K 0.5 s1 1 ; s2 1
解为两实重根
控制系统的设计者通常希望借助某种较为简单的分析 方法,当已知的开环系统某个参数发生变化时,可以很明 确地看出闭环特征根的变化趋势。
W.R.伊文思提出了一种在复平面上由开环零、极点确定闭 环极点的图解方法—根轨迹法。 其基本思路:当开环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发生变化时, 根据系统的开环零点和极点,借助若干条绘图准则,绘制出 闭环特征根变化的轨迹,简称根轨迹。
kg s(s 2) |s A s (s 2) A1 A2
B A
Im
A2
p2
s2
s
A1
p1
Re
Gk ( s )
kg s( s 2)
显然,对于A点,有: A1 A2 ,A 点是根轨迹上的点。对于B点,由于: kg | s B s (s 2) B1 B 2 s(s 2)
2 K 1
K 1 s1 1 j ; s2 1 j
解为一对共轭复根
根轨迹定义:控制系统的某一参数由零到无穷大变化时, 闭环系统的特征根(闭环极点)在s平面上形成的轨迹。 在根轨迹图中,根轨迹用粗实线表示,根轨迹上的 箭头表示参变量增加的方向,开环零点和极点在图中 分别用“○”和“×”表示, “ · ”表示根轨迹上的 点。
m j 1 n
n
e
n m j ( s z j ) ( s pi ) i 1 j 1
(s p )
j j 1
i 1 n
1
i
即: k g ( s z j )
(s p )
i i 1
1
1 , 2, (s z ) (s p ) (2k 1),k 0,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闭环特征方程: 1 Gk (s) 0 的根。
换句话说,满足: Gk ( s) 1或:k g 系统的极点,闭环特征 方程的根。
(s z )
i
m
(s p )
j j 1
i 1 n
1的点就是闭环
当根轨迹增益kg从零到无穷大变化时,满足上式的对应于 所有kg的s值,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把这些闭环极点在平 面s上按顺序连接起来,就是闭环系统的根轨迹。
第4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4.3 控制系统根轨迹绘制示例 4.4 基于根轨迹法的系统性能分析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1.1 根轨迹概念 4.1.2 根轨迹的幅值和相角条件
4.1.3
利用试探法确定根轨迹上的点
4.1.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根轨迹的意义 由时域分析法可知,系统的输出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闭 环特征方程式的根(特征根),即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当系 统的某个参数变化时,特征方程的根随之发生变化,系统的性 能也跟着发生变化。 对于高阶系统来说,手工求解闭环特征方程的根较为困 难。尤其是当系统的参数(比如开环增益,开环零点和开环 极点等)发生变化时,闭环特征根需要重复计算,而且不能 看出系统参数变化对闭环特征根分布的影响趋势。
m
n
上述两式称为满足根轨迹方程(kg<0)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
说明: 根据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画出的曲线分别称为等幅值根轨 迹和等相角根轨迹。 等幅值根轨迹与等相角根轨迹是正交的。 每一个交点表示了相应的根轨迹增益对应的闭环特征根。 绘制根轨迹时,一般先用相角条件绘制出等相角根轨迹图, 然后利用幅值条件计算出根轨迹上各点对应的值,并标在该点
迹应满足的相应幅值和相角条件,完全可以确定s平面上的根 轨迹和根轨迹上各点对应的kg值。
4.1.3
利用试探法确定根轨迹上的点
利用试探法确定根轨迹上的点: 由于根轨迹上的点满足相角条件,所以可利用相角条件来 判断s平面上的点是否在根轨迹上。 以例4.1.1为例: 假设s平面上有任意点A,如右图所示。 记-p1指向点A的向量为s,-p2指向点A 的向量为s+2,向量s和s+2的相角分 别为A1和A2,假设kg>=0,则开环 传递函数的相角为:
-
G (s)
Y ( s)
H (s)
开环传递函数为: Gk (s) G(s) H (s)
将 Gk (s)写成开环零、极点形式 得:
Gk ( s) k g
(s z )
i i 1 n j j 1
m
(s p )
式中:kg 称为根轨迹增益; zi,p j 为开环零、极点。
绘制根轨迹图的基本方法是根据系统的开环零点、极点以 及根轨迹增益kg来获得系统闭环极点的轨迹 。
根轨迹方程 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
180度和0度等相角根轨迹,等幅值根轨迹
相角条件和幅值条件的使用 用解析法画根轨迹的方法
kg
1
(s z )
i
m
(s p )
j j 1
i 1 n
1
i
即: | k g | (s z j )
(s p )
i i 1
n
1
1 , 2, (s z ) (s p ) 2k,k 0,
j 1 j i 1 i
利用根轨迹法可以: 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计算(或估算)闭环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性能指标 确定闭环系统的某些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对闭环系统进行校正
例
GK s
GB ( s )
一、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Y s
2
K 2K s(0.5 s 1) s s 2
2K s 2 2s 2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