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世纪的草甘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新世纪的草甘膦

药学专业鞠易明

指导教师孙云明

摘要:草甘膦(glyphosate),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除草剂。又称:镇草宁、农达(Roundup)、草干膦、膦甘酸。学名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N-(膦酰基甲基)氨基乙酸,Phosphonomethyl Imino Acetic Acid, 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分子式:(HO)2P(O)CH2NHCH2COOH 分子量:169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对中炭钢、镀锌铁皮(马口铁)有腐蚀作用。化学除草因为省时、省力,且经济合算,逐渐代替人工除草,而草甘膦是果园常用的除草剂,因此掌握草甘膦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果园除草效果十分重要。

关键词:杀草机理;使用方法;合成路线;技术进步;行业发展

草甘膦作为老牌除草剂,经历了几多春秋。在世人的努力下,草甘膦的生产工艺也在一步步发生变化,本文将对新世纪下的草甘膦制备工艺的改进以及行业展望进行探究。

1 草甘膦的杀草机理【1】

草甘膦属于有机磷类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茎、叶吸收,而传导全株和根部,干扰和抑制氨基酸合成,从而使杂草枯死。草甘膦在土壤中能迅速分解失效,故无残效作用。草甘膦作用时间较长,一般喷药后杂草逐渐变黄,到10 ~ 15 d 后,杂草才能彻底变黄死亡。

2 草甘膦的使用方法【1】

2.1 喷药时间

因为草甘膦是灭生性茎叶传导剂,因此对没出土的杂草无效,只有在杂草具有较多的叶片,且能够附着足够的药量时,施药才能取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一般地,对于一年生杂草,基本出齐并且有4 ~ 6 片叶时,用药效果较好;对于多年生杂草,现蕾开花期,用药效果较

好。在具体时间上,以雨后杂草叶上无尘土时,喷药效果最好。

2.2 用药量

根据杂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如使用10%草甘膦水剂,防除马唐、早熟禾、狗尾草、牛筋草等草,浓度掌握在50 倍液左右;防除车前草、艾蒿、香附子等草,浓度掌握在40 倍液左右,防除白茅、刺儿菜、剪刀股等,浓度掌握在30 倍液左右。如10%草甘膦水剂,防除一年生杂草,用50 倍药液;防除多年生杂草,用40 倍药液;防除小灌木,用30 倍液进行喷雾。均能达到良好的防除效果。

2.3 喷雾技术

在喷施除草剂时,做到“五点”。一是喷雾时要均匀周到;二是喷前注意天气预报,喷后12 h 不能遇雨,否则需重喷;三是有风天不能喷,防止药液随风产生漂移,从而产生药害;四是采取定向喷雾,可采取压低喷头或在喷头处安装1 个塑料小碗,来保证定向喷雾;五是注意喷雾时间,以杂草上无露水为宜。

2.4 添加助剂可提高药效

在配制草甘膦药液时,按总水量加入0.1%洗衣粉,可增加粘附力,从而提高药效。

2.5 配药要用清水

因为草甘膦遇到泥土即会降低活性,所以配药时要用干净的清水,不能用脏水或带泥的浑浊水进行配药。

2.6 对于多年生恶性杂草可增加喷药次数

对于白茅、香附子等恶性杂草,在第1 次施药后隔1 个月再喷药1 次,以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

3 合成路线研究【2】

草甘膦的化学合成包括氯甲基磷酸法、甘氨酸法、亚氨基二乙酸法及双甘膦法等多种方法。

3.1 氯甲基磷酸法(压力法)

以三氯化磷(PCl3)、多聚甲醛以及甘氨酸作为主要原料。该工艺路线短,所用原料种类少。但是收率较低、成本较高、工艺条件较为苛刻,生产周期较长,而且PCl3的腐蚀性大,对反应釜的寿命有影响,安全性差。因此较难于工业化,现在基本被淘汰。

3.2 甘氨酸法(亚磷酸二烷基酯法)

是目前国内生产草甘瞵的传统工艺,浙江新安化工、福建三农化工、湖北沙隆达化工等厂家均采用此路线。

基本反应原理如下:

根据所用烷基不同,甘氨酸法又分为二甲酯法、二乙酯法、三甲酯法。

3.2.1 亚磷酸二甲酯法

该工艺过程简单,产生的废水较少且容易处理,产品纯度高,是我国生产草甘膦的主要方法,其产量占烷基酯法的90%以上。但此工艺反应结束需要回收溶剂及催化剂,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碱并且增加了工作量、工业设备及能量消耗。

3.2.2 亚磷酸二乙酯法

其工艺过程与二甲酯法大致相同。但与二甲酯法相比,该工艺因亚磷酸二乙酯的价格更高而成本较高,产品收率较低且色泽偏黄。

3.2.3 亚磷酸三甲酯法

与二甲酯及二乙酯法不同,该工艺反应过程中没有甘氨酸的制造过程,而是直接用氨和氯乙酸作为原料参与合成反应。此合成工艺草甘膦收率高于二甲酯法。但是原料价格高于亚磷酸二甲酯,工艺能耗高,过程控制要求高。因此该工艺不具有明显优势。

3.3.亚氨基二乙酸法是世界草甘膦主流生产工艺

该法始于上世纪70 年代,沈阳化工研究院于1980 年开始推广此合成工艺,广西化工研究所也在这方面做过许多工作。该法以亚氨基二乙酸(IDA)作原料,采用不同的水解、氧化双甘瞵(PMIDA)的方法来制得草甘瞵。根据亚氨基二乙酸

合成路线不同,该工艺又分为氯乙酸法、氨三乙酸法、二乙醇胺法、氢氰酸法、氨基乙酸法、氯乙酸钠肼化法。

3.3.1 氯乙酸法

是我国最早研究和投产的IDA方法。具有原料价低易得,生产条件较温和等优点。但是该工艺路线、生产周期较长,而且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收率较低(约70%左右),且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强酸性废水,每生产lt 10%的草甘膦水剂大约产生含氯化钙20%的酸性废水1.2t,国外已经淘汰该法。

3.3.2 氨三乙酸法

以氯乙酸和氨为主要原料合成氨三乙酸[N(CH2COOH)3],再用浓硫酸氧化脱去羧甲基或者在Pd / C 催化剂存在下水解得到IDA,IDA 再与甲醛、亚磷酸在酸性介质下进行缩合制得PMIDA,PMIDA 经过浓硫酸氧化脱去羧甲基合成10%的草甘膦水剂。此工艺原料价廉易得、路线较短、反应条件温和、所需设备少、操作方便安全,副产物和三废较少。但是由于氨三乙酸转化亚氨基二乙酸的产率不够理想,目前未见有工业化报道。

3.3.3 二乙醇胺脱氢氧化法

以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高压脱氢,生成IDA。IDA 再作为起始原料经双甘瞵的合成、氧化最终得到目标产物草甘膦。此工艺流程短,但是存在催化剂活性低、重复使用率低、二乙醇胺价格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现阶段没有大规模使用。IDA 合成工艺如下:

3.3.4 氢氰酸法

以氢氰酸、甲醛、六亚甲基四胺为起始原料反应制得亚氨基二乙睛,水解后即得IDA。孟山都公司主要采用此法生产草甘瞵。经过该公司的大力研发和探索,此工艺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原料的损耗得到降低,设备生产能力大,催化剂选择性和催化效率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三废少、环境友好。

3.4.1 化学氧化法

3.4.1.1 浓硫酸氧化法

这是最早使用的氧化方法。使用浓硫酸氧化不需要溶剂和催化剂,反应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