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1-3(概述、属性、色立体)
第二章、色彩构成要素
一、光源色 二、可见光 三、色彩的两大系别,三大要素及色立体
第二章
光与色
色彩的构成要素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标准光源:1、白炽灯2、太阳 光3、有太阳时所特有的蓝天的昼光)发出的光,光波的 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 色。
光源色是光源照射到白色光滑不透明物体上所呈现出的 颜色。除日光的光谱是连续不间断(平衡)的外,日常生 活中的光,很难有完整的光谱色出现,这些光源色反映的 是光谱色中所缺少颜色的补色。检测光源色的条件:要求 被照物体是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
第一章、概述
一、定义 二、色彩的性质 三、学习应用色彩的要求 四、色彩的作用
第一章
色彩构成与学习
• 色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犹如阳光、空气 和水一样必不可少,作为美术设计者,更 应该自觉地认识色彩、创造色彩。
• 一件设计作品的美感是综合了形态、色彩、 质感而产生的。然而,看到作品的瞬间, 首先诉诸于观者眼睛的是色彩的组合效果, 也就是色彩美的问题。
第二章
色彩的构成要素
• 我们采用六种色彩的 理论,因为用六种色 彩排列出的色相表、 色相环,便于阐述色 彩原理,在色相环上 清晰地展现了原色和 补色等色彩关系。即 红、橙、黄、绿、青、 紫六种色组成 。
第二章
色彩的构成要素 • 物理学中,含红、橙、黄、 绿、蓝、紫的光线称为全色 光;含两种以上色彩的光线 称为复色光;含一种色彩的 光线称为单色光。 • 光谱中最明显的色相是红、 橙、黄、绿、蓝、紫六种色 光,色光中红、绿、蓝是最 基本的原色光。 • 原色光混成的品红、黄、青 是间色光。 • 把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 合,可得出变化万千的色光, 其他色光却不能混出三原色 光,将三原色光重叠,则出 现白光。
色彩构成(一)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
(2)新印象主义 正当印象主义方兴未艾之际,印象派产生了两种艺术风格,其一是以机械唯物论 为思想基础的“新印象主义”;其二是强调发挥个性的“后印象主义”。
色彩构成
▌4 西方近现代画派的色彩观
(1)印象派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大推动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 术的蓬勃发展。 印象派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 其中莫奈被称为“印象主义之父”。
色彩构成
莫奈以牛顿的色彩科学理论为依据,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传统的色彩观 念,不顾保守势力的冷嘲热讽,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写生方法,运 用太阳光谱所呈现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真实地表现自然界 瞬间的光色幻变现象,追求在光色变化中表现景物。
色彩构成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创新实训教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 述
第1课/色彩构成概念 第2课/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的关系 第3课/色彩构成的学习意义与学习方法 第4课/东西方色彩发展简述
色彩构成
第1课 色彩构成概念
色彩是大自然一种独特的物理存在,同时它又是一种无处不在 的视觉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的生产、生 活与色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色彩的逐渐认识和深入研究不 断影响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且对色彩的使用范围和应用领 域也在不断地扩大。
色彩构成
科学实验证明:人类觉察外部信息有80%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在常态下, 人们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应的是色彩。色彩作为人类“第一视 觉”,是最易震撼心灵和传达情感的。作为艺术,色彩具有独特的审美 性。色彩对人最有吸引力,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魅力。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与平 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 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 等而独立存在。
第1章 色彩构成概述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李西斯基作品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磨 刀 工 卡 西 米 尔 马 列 维 奇
·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第1章 色彩构成概述
•
在我们生活里,色彩无所不在,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我们对每一件事物的认知,都是从色彩与形状开始的。我们也在用色 彩创造丰富的视觉空间,用色彩的语言与社会进行沟通。日常生活中,人们
对颜色的反应都是有一定的规律。为此人们为每种颜色都赋予了特殊的感情。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知识要点
•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出发,研究色彩的基本原理,探讨
对比与调和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设计基础课程。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荷 兰的“风格派”运动,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实践是色彩构成形成的基础。
COLOUR
究色彩的产生及人对色彩的感知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研究色彩
组合规律、创建方式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色彩训练方 式,也是从色彩创造学的角度去探索和开拓出新的、美的对象,使我们对色
彩美的构成形式获得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第一章:色彩基础知识1.1 色彩的定义与分类色彩的概念: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眼时产生的视觉现象。
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和无色。
1.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颜色的基本属性,如红、黄、绿等。
亮度:颜色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
1.3 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概念,暖色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冷色给人清凉、宁静的感觉。
第二章:色彩的心理效应2.1 色彩与情感不同颜色的情感象征: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色彩的情感作用:如何通过色彩搭配创造舒适的视觉环境。
2.2 色彩与联想不同颜色引起的自然、人物、物品等联想。
色彩的引导作用:如何利用色彩联想引导观众注意力。
2.3 色彩与文化不同文化背景对色彩的认知与使用。
色彩的文化内涵:如中国红、西方金色等。
第三章:色彩的搭配与应用3.1 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搭配:如互补色搭配、冷暖色搭配等。
协调搭配:如类似色搭配、渐变色搭配等。
3.2 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色彩在绘画、设计、摄影等艺术领域的应用。
色彩创作的实例分析。
3.3 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色彩在室内设计、服装搭配、化妆等方面的应用。
色彩搭配的实际案例分析。
第四章:色彩的创意表现4.1 色彩的抽象表现抽象画中色彩的运用与表现。
学生抽象画创作指导。
4.2 色彩的象征表现利用色彩象征意义进行创作。
学生象征作品创作指导。
4.3 色彩的寓意表现色彩在作品中传递寓意的方法。
学生寓意作品创作指导。
第五章:色彩构成的实践训练5.1 色彩构成的基本技巧色彩的调配、绘制与搭配实践。
学生实践作品点评与指导。
5.2 色彩构成的综合练习结合不同材质、形式进行色彩构成实践。
学生综合练习作品点评与指导。
5.3 色彩构成的创意实践激发学生创意思维,进行色彩构成创新实践。
学生创意作品点评与指导。
第六章:色彩与视觉设计6.1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学习色彩在广告、海报、书籍封面等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分析经典平面设计案例中的色彩运用。
色彩构成-第一章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
2.“构成”是创造的过程,其 本质是从无到有的创造。 “构成”作为设计教育的 造型基础,强调创造方法 论,突出设计思维,因此 也称为“形态构成”。
艺术设计——有目的的构 成
形态构成——没有目的的 纯粹构成
secaigoucheng
3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3.色彩构成的定义:一切构成 行为都是对已知要素的重构 过程,按照色彩的匹配原则 构筑要素间的和谐关系,创 造出新的、理想的组合形式。 这种对色彩的创造过程称为 色彩构成。
2021/3/12
secaigoucheng
11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为设计色彩,侧重 于主观的抽象、表现,教学 中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色彩理 论知识和配色规律,依靠逻 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训练学生对于形与色的综合 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色彩构成的教学特点
1.注重科学理论
色彩构成的研究以物理学、 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四 个方面的科学知识为依据。
secaigoucheng
9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2021/3/12
secaigoucheng
10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四、写生色彩与色彩构成
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写 生色彩与色彩构成同属于专 业基础课,两者对色彩原理 与规律的研究是一致的,但 其侧重点和练习方法有所不 同。
写生色彩为绘画色彩,侧重 客观的再现,表现手法以写 实为主,表现既有的形态, 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 观察能力和用色彩塑造形体 的能力。
代表人物:杜斯伯格、蒙德 里安、维尔莫斯·胡扎等人。
蒙德里安的艺术观点和绘
画风格,奠定了“风格派” 绘画与设计的形式基础, 并集中体现在《风格》杂 志 的 版 式 设 计 上 —— 纵 横 的直线结构,简约的几何 形态,无装饰线字体的有 序排列,表现出强烈的秩 序感和高度的理性特征, 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 语言形式。
色彩构成
• 暖色系列一般为前进色,冷色系列为后退色;
• 前进色
绿 黄绿 黄 橙
红
后退色 绿 蓝绿 紫 蓝紫 蓝
b、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 大小相同的两个立方体 • 暖色感觉大,冷色感觉小
• 与色调密切相关。对有彩色来说冷色属于收 缩色,暖色属于膨胀色。
• 法国国旗:
同一颜色增加了黑白灰之后,将产生同一色彩的不同明暗层次。
明度推移
其二,是各种颜色色相的不同明度的差别。
在色谱中,黄色最亮,明度最高;橙色、绿色其次;红色、 蓝色较低;紫色最深,明度也最低。
3、纯度 色彩的纯度也称饱和度、艳度、彩度等,是指色 彩的鲜艳、灰浊程度。
降低纯度的几种方法: 1.混入黑色(明度降低)
对比度对兴奋度的影响
• 色彩组合的对比度强弱程度直接影响兴奋 与沉静感,强者使人兴奋,弱者使人沉静。
纯度对兴奋度的影响
• 纯度方面,高纯度色具有兴奋感,低纯度 色具有沉静感。
6. 华丽色与朴素色 华丽感:红色系列
文静、沉着感:蓝色系列
色相的影响
•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以色相关系最大,其次是纯度 和明度。
①
在晴空万里时,山光水色我们可以尽收眼底, 但是,在漆黑的夜晚我们却什么也看不到!这 又是为什么呢?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 觉离不开光。 光是呈现色彩的载体,没有光就 没有色彩.
②
牛顿的光学实验
单位:毫微米(纳米) 1毫微米=10万分之1毫米
牛顿之后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告 诉我们,色彩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 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象感觉,产生色彩基于三 种因素: 一是光;
⑧
(三)色彩的错视
色彩构成第一章课件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第二章 色彩构成要素 第三章 色彩构成中色色彩对比 第四章 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调和 第五章 色彩构成的方法 第六章 色彩的心理效应 第七章 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
第一章 色彩构成的概述
第一节 关于色彩 第二节 色彩构成 第三节 色彩构成 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二、色彩构成的材料
图1-20 叶筋笔
图1-21 小红毛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3. 鸭嘴笔
鸭嘴笔(见图1-22)主要用于圆规画圆,在正稿中画直线。使用鸭 嘴笔可随意调节线的粗细。在使用调配好的水粉颜料画彩色的线条轮廓 时可用鸭嘴笔。
图1-22 鸭嘴笔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4.尺类
图1-3 春天 图1-5 秋天
图1-4 夏天 图1-6 冬天
第一节 色彩
色彩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 面(见图1-7~图1-10)。现代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正常人从外 界接受的信息90%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来自外界的一切 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的界限和区别都是通过色 彩差别和明暗关系得到反映的,而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色彩 的感觉。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 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通过 色彩装饰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图1-11 迪奥橱窗展示色彩运用
图1-12 环境艺术色彩运用
图1-13 室内设计色彩运用
图1-14 导视系统色彩运用
图1-15 公共空间色彩运用
图1-16 包装设计色彩运用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构成-第一章
在光的作用下,人们眼中所感知到的色彩,除了取决于投射光线 的光谱成分和物体的吸收、反射、透射的色光外,还与视觉的接受、 传递系统相关,光线、物体、视觉三者共同造就了一个色彩的世界, 缺一不可。自然界的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只有在光线的照射 下才能呈现色彩。因此,物体的色彩是由物体对光线的吸收、反射、 透射等作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相 貌。
1.3 设计作品
在很多设计作品中,色彩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标志设计中, 同样的图形不同的配色会产生不一 样的视觉感受;在包装设计中,可 以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而分辨出不 同的商品内容。另外,在海报设计 UI 设计和网页设计等领域,色彩 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1 第2章 从认识色彩开始
CONTENTS
用间色与另一种间色或间色与互补的原色配出来的颜色叫复色,也叫第三次色。 其中也包括一种原色与黑色或灰色相调和所得到的带有色相的灰色。复色由于调配 的次数更多所以更灰,名称更不确定,一般叫某种倾向。复色色相倾向较微妙、不 明显,视觉刺激度较缓和,如果搭配不当,画面容易脏或灰,有沉闷、压抑之感, 属于不好搭配之色。但有时复色加深色搭配能很好的表达神秘感、纵深感和空间感。 如果我们再把这些间色或复色作不同量的互相混合调配,所产生出来的无数的微妙 颜色,就组合成了万紫千红般绚丽灿烂的色彩世界。 每种复色都包含着三原色,但每种复色所含的原色成分各不相同,因而,在复 色中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色相。
不同色相色彩的明度、纯度比较
明度有一种单独存在的独立性,在 色彩的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黑 白摄影只用单一的明度调子来表达 物像,色相、纯度若脱离了明度则 无法完整呈现。红、橙、黄、绿、 蓝、紫六种标准色比较,他们的明 度是有差异的。黄色明度最高,仅 次于白色,紫色的明度最低,和黑 色相近。
色彩构成课件
第一章 色彩的构成与学习
第三节 色彩构成与学习目标
一、学习方法与策略
中国古代,把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称之为“意匠”或“匠人”,将“意匠 ”两个字拆开解读,我们发现“意”字上面是“音”字,下面是“心”字, 即“心声”二字,这就表达出设计是由心而引发的劳动成果,我们可理解为 构思或创意;而“匠”字就不难理解了,“匠”字里面是一个“斤”字,是 指古代的敲凿工具,外面则是一个开放的木框,其含义是“表现”或“实现 ”的意识。
现存观念对学习的影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往往把新的知识和概念,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概念是 人类思维的基本构成,如果把概念只保留在记忆中,就如同把它们塞进了贴有标 签的抽屉里。
学习与理解的差异性
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大部分人一生都要靠具体实例来了解和掌握新的 概念,当具体的经验发生在相关概念的背景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四章 色彩与生理
第三节 视觉生理现象
一、色彩与年龄 二、视错觉 前进与后退视错觉 膨胀与收缩视错觉
三、视觉残像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一节 色彩心理表征 一、象征性色彩
红色是一种具有临近感和扩张感的色彩,极富刺激性。代表着强烈与外露、力量 与热情,给人以活泼、生动和不安的感觉,象征着希望、幸福等。
老年(女)
洁白、神秘 沉默、死灰 阴沉、冷淡 热烈、幼稚 喜欢、华美 光明、明朗 希望、公平 平静、悠久 高贵、消极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二节 色彩与联想 三、联想的作用
联想是连接人脑中的记忆符号和想象力的桥梁。
01
02 四、联想与能力
色彩联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 式,色彩联想的天地是广阔的,范围是广泛 的。掌握色彩联想能力,对色彩设计是十分 重要的,不但可以扩展色彩的表现视野,还 能有效地体现出设计思路。
色彩构成01-色彩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6
• 明度的第一层内容: • 是指颜色本身的明度。在约翰内斯·伊顿所设计的十二色相环中,
我们会发现,黄颜色的明度最高,而紫颜色明度最低,其它各色 基本上是处于灰与深灰之间,属中间明度。
• 明度的第二层内容: • 同一色相的颜色也具有不同的明度,如红颜色中深红、大红等有
不同的明度值。
• 纯度(S): • 纯度表示色相中灰成分所占的比例,用从0%(灰色)到100%(完全
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在标准色轮上,从中心向边缘饱和度是递 增的。
• 明度(B): • 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用从0%(黑)到100%(白)的百分比
来度量。亮度为0时即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鲜明的状态。
可编辑课件PPT
5.等明度面
孟塞尔色立体等明度面
可编辑课件PPT
19
可编辑课件PPT
20
计算机的表达
PHOTOSHOP表色体系
可编辑课件PPT
21
RGB色彩模式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和蓝三色光按不同比 例和强度的混合来表示。RGB就分别代表着三种颜色:R代表红 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RGB模型是加光混色的模型,用 于光照、视频和显示器。
可编辑课件PPT
15
色立体的表达
• 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色彩体系的工具称为色立体。 • 由色立体显示的色彩结构,有助于对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析,
是色彩结构表达的模型。
可编辑课件PPT
16
4.等色相面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等色相面
可编辑课件PPT
17
孟塞尔色立体可等编色辑相课件面P(PT2个色相面)
18
2
色彩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色彩构成概述》PPT课件
10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1.1 光与色
11
1.1 光与色
色彩色产生是光照射物体,物体对光产生吸收或反射,反 射的光刺激人眼,并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最终对色彩产 生感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光、物、眼是三个基本因素。
12
1.1 光与色
13
1.1 光与色
14
1.1 光与色
1.1.1光谱色
在物理学上,光是 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 电磁辐射,它与宇宙射 线、y射线、x射线、紫 外线、红外线、雷达、 无线电波、交流电等并 存于宇宙中。
25
1.2 光源与色温
开氏温标用K(kelvin的缩写)单位来表示温度,越低的数 值表示越“红”,越高的数值表示越“蓝”。红和蓝并不是光 线本身颜色,只是表明光谱中的红或蓝成分较多。
26
1.2 光源与色温
比如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界定,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 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 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 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 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 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 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
光可以用一定的波 长来磁辐射中 只有从380~780nm波长的 电磁辐射能够被人的视 觉接受。
15
1.1 光与色
色彩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波长范围 610~780nm 590~610 nm 570~590 nm 500~570 nm 450~500 nm 380~450 nm
34
1.4 物体色与固有色
色彩构成 一
二、色彩体系
(一)孟塞尔色彩体系 *蒙塞尔色相环以红(R)、黄 (Y)、绿(G)、蓝(B)、紫 (P)5色为基础色相,中间加入黄 红、黄绿、蓝绿、蓝紫、紫红5 种 过渡色相,构成了10种色的色相环。 这10 种色相每种又细分为10个等级, 共100个色相。这每10个等级中的 第五级被定为这个色相的代表色样。 蒙塞尔色立体是一个偏心的类 似球体。蒙塞尔色立体纵向的色彩 明度色阶共分11级,中心轴的顶端 为白色,中心轴的底端为黑色。(色 立体)
4.高明度差的配色(长调)
图片
低调:由间隔在~3的色阶排列而成,显示出
朴素、宏大、压抑、神秘的心理,
中调:由间隔在4~6的色阶组成,表现出含蓄、
平凡、明确、贫乏稳重的心理,
高调:由间隔在7~10的色阶配置产生,表现
出明朗、纯洁活泼、高贵、轻盈的精 神。
三 纯(艳)度对比
1.弱纯度对比配色
暖色調
寒色調
作业 一 1、 24色相环 2、 11级明度推移 3、 艳度推移 2组(选择色环上的任一颜色) 4、 色相对比 : 30度、60度、90度、120度、 180度、360度
2.强纯度对比配色
3.纯度与其他配色因素的关系 图片 (1)色相差与纯度差成正比关系:色相差小,纯度差也要小:色 相差大,纯度差也要大。 (2)纯度差与明度差成反比关系:纯度差大,明度差要小:纯度 差小,明度差要大。 (3)纯度差与面积差成反比关系:高纯度面积小,低纯度面积大。
纯度对比:因色彩纯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鲜浊对比称之为 纯度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是一种色相纯度鲜浊对比,也可以 是不同色相间的纯度对比。 色彩纯度差别的大小决定对比的强弱,按照12个纯度级划分, 相差8级为强对比,5-8个以内为中对比,4个以内为弱对比。 以高纯度色(面积占70%)为主构成高纯度基调,称之为鲜 调,有积极、强烈、冲动、快乐、活泼的性格意味; 以中纯度色(面积占70%)为主构成中纯度基调,称之为中 调,有稳定、文雅、可靠、中庸的性格意味; 以低纯度色(面积占70%)为主构成地处度基调,称之为灰 调(或者浊调),有平淡、自然、简朴、消极、陈旧的性格 意味。
《色彩构成》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PPT
色彩构成认识篇壹色彩构成概述贰色彩形成 光与色叁色彩形成 物与色肆色彩形成 人与色生活中的色彩绘画艺术色彩壹色彩构成概述壹213色彩构成概念和意义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色彩构成学习方法可口可乐广告将两个以上的色彩元素,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和形式美法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理想而又富于美感的色彩关系,这种对色彩的创造过程和结果,就是色彩构成。
概 念意 义▲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构成基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掌握色彩构成的规律,掌握色彩的形式美法则,从简单、表层的认识转向理性、科学的认识通过大量系统的色彩训练更新色彩观念提升色彩感觉色彩审美 色彩创意为艺术设计打基础壹●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构成内容融入基础训练中●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指导与提升设计思维培养对视觉艺术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课程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学院设计色彩课程的内容之一色彩构成发展2壹色彩构成色彩构成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注重实用性具有目的性色彩构成具有启发性与实验性是艺术设计前的一种铺垫色彩构成艺术设计的基础部分侧重于主观的抽象表现不带有明确的设计目的性艺术设计综合的、有目的的创意活动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壹壹●借鉴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经典艺术作品的色彩。
(重点是造型艺术),感受和分析作品中色彩的特点●借鉴大自然色彩贰叁掌握手绘调色的色彩构成训练用大量直观的颜色调和训练,来感受色彩的变化与运用学习掌握电脑辅助色彩设计表现方法,熟练掌握电脑软件操作技术,为后期专业设计和制作打下良好基础3学习方法借 鉴积 累手绘调色训练软件色彩设计。
色彩构成概述
⾊彩构成概述第⼀课时内容第⼀章⾊彩构成的基本涵义⾊彩是每个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是⽩纸⿊字。
也依然有⾊彩的潜在规律。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在做任何⼀种艺术设计的时候呢都离不开⾊彩,我们看着世界、盯着电脑、那么多的颜⾊,可真正到做设计的时候,在浩如烟海的颜⾊库中如何挑选最合适的颜⾊配合设计呢?选择合适的⾊彩不能只靠主观臆断,调研、分析、实践才是学好⾊彩的基础。
⼀﹑⾊彩构成的概念⾊彩在辞海中的解释即是颜⾊,剑桥⼤学三⼀学院院长约翰﹒莱恩斯在剑桥年度主题讲座《语⾔中的⾊彩》⼀⽂中对颜⾊做出的定义是:颜⾊是⾃然实体和物质的特性,这样的特性是可以⽤⾊彩的亮度﹑饱和度等术语来加以描述的。
⾊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要素之⼀,远看⾊彩近看花,⾊彩起着先声夺⼈的作⽤。
因此,⾊彩对造型艺术是极为重要的,但⾊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积、肌理等⽽单独存在,所以研究⾊彩问题必然牵扯以上诸⽅⾯的关系。
由于按照⾊彩构成的⽅法训练⾊彩在我国基本是近⼗年才开始,近⼗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不论是⼯艺美术设计,还是绘画制作,⽤⾊彩构成的办法构成⾊调,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构成:即构造、解造、重构、组合之意。
⾊彩构成:即⾊彩的相互作⽤,是从⼈对⾊彩的知觉和⼼理效果出发,将两个以上的⾊彩,根据不同的⽬的性,按照⼀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彩关系就叫⾊彩构成。
⼆﹑区分写⽣⾊彩与⾊彩构成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写⽣⾊彩与⾊彩构成同属于专业基础课,前者为绘画⾊彩,后者为设计⾊彩,虽然两者对⾊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研究是⼀致的,但其侧重点和训练⽅法有所不同。
写⽣⾊彩侧重于客观的再现,在训练中主要培养学⽣对既有的真实形态的复杂⾊彩现象的表现能⼒,注重研究不同光照下物体的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规律,表现⼿法多以写实为主,⽬的是培养学⽣正确的⾊彩观察⽅法和⽤⾊彩塑造形体的能⼒。
⾊彩构成侧重于主观的抽象表现,教学中要求同学们必须系统地了解⾊彩理论知识和配⾊规律,注重⾊彩各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色彩,是人根据物体遇到并分解可见光所产 生的知觉。光是产色原因,色光波被感知的结果. 只要有光,色彩就会存在,即色是光的赐予,色 是光刺激眼睛所产生的是感觉,也可以说是人的 视觉对光反应的产物,这种光包括自然光和人造 光。
02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色彩构成与绘画色彩存在着不同的特性,绘画 是表现既有物的真实存在,所以重视条件色,环 境色,强调正常光照下的表面色彩,而色彩构成 是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 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单元及 美的色彩关系。今天我们所谈的构成,不是某一 种艺术流派,也不能将其等同于设计,而是指人 类的一种思维方法。学习构成一方面是训练理性、 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复杂的视觉表面现象还 原成最基本的要素;另一方面要以追求“创造价 值的实现”为目的,对己知要素进行重构。
1第 章
色彩构成练习与面对自然色彩写生的不同之 处在于,它十分接近音乐制作过程中的纯粹抽象 的思维方式。
05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06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07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08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09
色彩构成概述—大纲
1第 章
1.1 光与色 1.2 光源与色温 1.3 光源显色性 1.4 物体色与固有色
24
1.2 光源与色温
20
1.1 光与色
物体的表面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什么颜色,取决于它表面的不光滑程度 和它所反射的每种波长的光的比例。如果在一个反射蓝色光的物体前放置一 个滤色镜,设法将蓝色光滤掉,则该物体因不再反射任何光,而变为黑色, 同样,将一个白光下呈现绿色的物体移至仅有红的暗房中,因为红光不包含 可反射的绿色光,故该物体在暗房内变成黑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物 体的色彩只是相对存在的,固有色是没有的。
10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1.1 光与色
11
1.1 光与色
色彩色产生是光照射物体,物体对光产生吸收或反射,反 射的光刺激人眼,并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最终对色彩产 生感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光、物、眼是三个基本因素。
12
1.1 光与色
13
1.1 光与色
14
1.1 光与色
1.1.1光谱色
在物理学上,光是 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 电磁辐射,它与宇宙射 线、y射线、x射线、紫 外线、红外线、雷达、 无线电波、交流电等并 存于宇宙中。
18
1.1 光与色
1.1.2 色彩的产生与感受
从以上描述,我们了解了光的现象,那么具体到某一物体色或颜料色又是怎么样产生的呢?从光 源发出的光若碰到不透明的物体或颜料,一部分被吸收,剩下的部分反射到眼睛中,这就是我们看 到的色彩。比如蓝色,它是将白色光的其他色光吸收,而不吸收蓝色光,所以呈现出蓝色。红色是 因为它吸收了白光中的其他所有色光而仅仅反映红色。黑色是将六种色光都吸收了,不反射光,呈 现黑色。白色是平均反射六种色光,故而呈现白色。
21
1.1 光与色
物体的表面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什么颜色,取决于它表面的不光滑程度 和它所反射的每种波长的光的比例。如果在一个反射蓝色光的物体前放置一 个滤色镜,设法将蓝色光滤掉,则该物体因不再反射任何光,而变为黑色, 同样,将一个白光下呈现绿色的物体移至仅有红的暗房中,因为红光不包含 可反射的绿色光,故该物体在暗房内变成黑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物 体的色彩只是相对存在的,固有色是没有的。
03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色彩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色相、明度、彩 度。作为基础训练,色彩构成一般从色彩的形成 及知觉原理入手,分别从色彩的物理性,感知色 彩的生理性、色彩心理、配色原则及色彩调和等 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力图从美学的角度去研究 一定的匹配法则,找出达到目的的理想色彩。
04
色彩构成概述
22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1.2 光源与色温
23
1.2 光源与色温
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 源。自然光源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变化大,不稳定,如日光。 人造光源有钨丝灯,日光灯等。不同的光源发光物质不同,光 谱能量及所呈现出的色彩也有差别,一定的光谱能量分布表现 为一定的光色。对光源的光色变化,我们用色温描述。色温指 的是光波在不同的能量下,人类眼睛所感受的颜色变化。
光可以用一定的波 长来表示。电磁辐射的 波长范围很广,最短的 如宇宙射线,最长的如 交流电。在电磁辐射中 只有从380~780nm波长的 电磁辐射能够被人的视 觉接受。
15
1.1 光与色
色彩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波长范围 610~780nm 590~610 nm 570~590 nm 500~570 nm 450~500 nm 380~450 nm
17
1.1 光与色
光谱色以红、橙、黄、 绿、篮、紫的顺序排列着, 如果将这个图像用聚光透 镜加以聚合,这些色彩的 汇集就会重新变成白色。
白光被三棱镜分解为彩色光谱
由此可见,阳光(白光)是由一组色光混合而成,通过棱镜时, 各种色光由于折射率不同而使白光发生分解,色光对同一物体的折 射率与其波长有关,如红光波长最长,但折射率最小,最接近直线 传播,紫光则折射率最大。
色彩波长范围表
1nm(毫微米)相当于0.000001mm(毫米)
对于波长在780nm的光线, 人感觉到的是红色,380nm感 觉是紫色,580nm的黄色适中, 大于780nm是红外线及医疗用 x射线。下面为色彩与波长的 范围:
16
1.1 光与色
牛顿在三棱镜下的色彩发现
英 国 物 理 学 家 牛 顿 于 1666 年做过光折射的试验:将一束太 阳光从细缝引进暗房,并穿过三 棱镜,从而产生折射现象,当折 射的光碰到白色的屏幕时,在那 里显现出彩虹一样美丽的色带, 称为光谱。
红物体反射图
黑物体反射图
红物体反射图
19
1.1 光与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
到各种各样的物体呈现出各种各 样的颜色,如红色的帽子,白色 的围巾,黑色的头发等。由于色 感是人的眼睛受光刺激而产生, 如果光极弱或没有光,人眼也就 分辨不清或感觉不到色彩。所以, 我们通常所称的物体色是指光源 照射下所看到的具有反射特性或 投射特性的物质色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