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春节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获奖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春节到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春节到︳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2.学习绘画基础知识和技法,提高绘画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黑板、彩纸、毛笔、画笔、颜料、拓片、画册等
学生:铅笔、橡皮、文具盒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春节的历史和由来,讲述传统春节庆祝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春节文化,进一步认识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多彩。
2. 学生练习画荷花
通过学习绘画基础知识,了解荷花的基本特征,学习画荷花的技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师示范绘画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绘画技巧,示范绘制春节相关元素,如“春”字、红灯笼等,让学生了解春节文化图案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4. 学生练习绘画春节图案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技巧,自行选择春节图案进行练习画作。
5. 教师点评作品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画作进行点评,指出亮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素养。
6.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春节文化的记忆,表扬学生取得的优秀成果,鼓励学生在绘画习作中不断创新。
四、教学评价
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画作评价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出调整和改进。
五、教学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春节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得到了对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提高。
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参与积极。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2.能够绘制春节相关的图画,并运用适当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绘画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2.彩色画笔、画纸、水彩颜料等。
3.学生的参考书籍或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春节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春节的习俗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春节的图画表现形式,让学生理解春节图画的意义和表现手法。
3.教学示范(20分钟)老师用黑板或幻灯片展示春节的图画示范,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展示绘画春节图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例如:描绘鞭炮、燃放爆竹、贴春联、猜灯谜等。
4.练习与实践(4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春节习俗进行表现。
可以使用彩色画笔、水彩颜料等进行绘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绘画的表现能力。
5.展示与分享(15分钟)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组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绘画体会和创作过程。
四、教学扩展1.让学生在家中观察春节的习俗,记录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场景或活动,下节课可以继续进行绘画实践。
2.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春节习俗和节日文化,与中国春节进行比较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春节图画绘制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学习了春节的相关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春节到》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春节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节到》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通过学习剪纸、春联、灯笼等民俗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剪纸、春联、灯笼的制作方法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习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春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课堂上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充满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掌握剪纸、春联、灯笼的制作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剪纸、春联、灯笼等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剪刀、彩纸、毛笔、墨水等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春节是什么吗?春节有哪些习俗?”引导学生回顾春节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剪纸、春联、灯笼等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春节的民俗艺术,同时简要介绍作品的制作方法和寓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剪纸、春联、灯笼的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剪纸、春联、灯笼,还有哪些民俗艺术与春节有关?”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节的习俗和民俗艺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关于春节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民俗艺术,下节课分享。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1.春节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9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1.春节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
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传统鱼形纹样的艺术美感及鱼的文化内涵,懂得运用象征、夸张、添加、组合等手法设计、绘制出具有童趣的鱼纹装饰。
2.操作目标:
通过用鱼和莲花组成富有情趣的画面,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创造、新能力。
在运用各种象征吉祥的字、图案和线条进行装饰的过程中,接触更多的中国传统图案,提高运用线条组成富有美感的画面的能力,感受线描的独特表现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鱼纹的了解、设计和制作,表达心中“年年有余”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操。
4学情分析
本课首先强调对鱼的基本特征的把握,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对鱼的某些部位进行概括、夸张,从而创造出天真、古朴的鱼形纹样;同时,本课特别强调美术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引导学生用鱼纹装饰圆形器物,培养。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 春节到》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 春节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 春节到》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春节的来历、习俗、食品、装饰等方面,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春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春节的细节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春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习俗、食品、装饰等文化内容。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春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春节的来历、习俗、食品、装饰等方面的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绘画和手工制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
2.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春节的相关问题,如“你们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吗?”“春节有哪些习俗?”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教具,向学生介绍春节的来历、习俗、食品、装饰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春节有更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春节到》教案

《春节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域的不同春节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的生活情趣。
2、在年画的欣赏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年画艺术特点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春节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的愉快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难点:了解年画的基本表现方法以及步骤,用绘画等方法来尝试表现自己理解的春节。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收集有关春节习俗,年画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将教室简单布置的有喜庆气氛。
)(播放欢庆春节喜庆场面的录像)师:录像中人们在庆祝什么节日呀?生:春节。
师:快要过春节了,按照中国人过节的习俗,不管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可是有些人却以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做一些新年礼物,为他们送上我们的一片爱心好吗?(板书课题:过春节)。
生:好!三、探讨发现,了解春节的文化。
师: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我们家乡都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呢?生:包饺子、贴春联、放烟花、拜年、走亲戚……四、想一想(出示年画)1、你看见过这样的画吗?在哪儿见过的?2、它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平常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
五、问一问思考与创新(相传中国之年画,始于唐朝,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刚才我们看的图就是门神图。
)六、画一画把你印象重的春节的喜庆场面画出来吧七、拓展欣赏,课后延伸。
师:让我们一块来欣赏过春节时民间的其它艺术,(课件出示:民间艺术图片:民间剪纸、玩具、花馍等。
)最后让我们互相拜个年结束这节可好吗!(在喜庆的音乐和笑声中学生互相拜年祝愿,结束这节课。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教案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习俗和活动,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
2. 培养学生用美术手段表现春节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2. 春节活动的描绘3. 美术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习俗和活动。
2. 培养学生用美术手段表现春节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创意地表现春节的氛围和活动。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春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3. 准备展示用的画板或展示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习俗和活动,让学生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
2.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春节的特点,如红色、灯笼、鞭炮、饺子等,并示范如何用美术手段表现春节的氛围和活动。
3. 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创意绘画或制作,表现春节的特点和氛围。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作品展示在画板或展示墙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互相欣赏、学习。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意,将春节的氛围和活动融入日常生活。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春节的氛围。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欣赏评价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评价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家长,了解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
2. 让学生描述春节期间最常见的活动和场景,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教案模板(精选6篇)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教案模板(精选6篇)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模板篇1【活动目标】1、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并制作贺卡。
2、体验合作的乐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祝福的话。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学生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PPT、各色卡纸、皱纹纸、轻泡、瓦楞纸、手工纸、剪刀、水彩笔、双面胶、废旧零散的图书等。
2、知识准备:学生已经了解贺卡的意义和用途。
【活动过程】一、出示PPT,欣赏贺卡。
1、请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
教师:“新年来了,我们来做贺卡送祝福吧,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先一起来欣赏一下,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样制作的?”2、出示PPT,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1)引导学生从贺卡的形状,颜色、图形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感受贺卡制作的美。
(2)引导学生讨论贺卡的主要制作材料和方法。
教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幼师小结:贺卡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材料的纸来制绘画的、粘贴的`、立体的、镂空的等等很多种贺卡。
3、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交流:教师:“你最喜欢哪种贺卡?为什么?”二、计划制作贺卡。
1、激发学生自制贺卡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教师:“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句加以指导)三、学生自制贺卡,教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
(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尽量保持安静。
(3)教师巡回观察、鼓励。
四、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请做完贺卡的学生一同制作一张大大的贺卡送给辛苦的老师们。
并一同说出祝福的话。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教案模板篇2【活动目标】1、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集体联欢的场景,体验温馨情感。
2、继续学习群体人物画的构图方法,画面内容丰富、饱满。
春节教案美术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春节教案美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
2.学习春节的传统美术元素,如剪纸、年画等。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春节的由来和传统2.春节的传统美术元素3.剪纸艺术4.年画艺术三、教学流程1.导入利用图片等教具展示春节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简单介绍春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教学主体(1)春节的传统美术元素通过图片展示春节的传统美术元素,如红色、春联、灯笼、鞭炮等。
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元素与春节的关联,并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他们对这些元素的认知。
(2)剪纸艺术介绍剪纸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剪纸的起源、工具和材料的使用等。
并示范剪纸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剪纸实践。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剪纸创作,体验剪纸艺术的乐趣。
(3)年画艺术介绍年画的起源和特点,如祝福寓意、色彩鲜艳、构图平衡等。
通过展示经典的年画作品,培养学生对年画的欣赏能力。
鼓励学生借鉴年画的表现形式和样式,进行年画创作。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春节的祝福和喜悦之情。
3.总结回顾学生的创作成果,展示他们的剪纸作品和年画作品。
让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作品的特点与感受。
重点强调春节的传统美术元素对人们传递祝福和欢乐的作用,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喜爱和传承春节的美术文化。
四、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图片和教具,创设春节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和思考。
2.讲授法: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知识和传统美术元素,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艺术技巧。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剪纸和年画的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展示交流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相互交流和欣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其对春节美术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2.评价学生的剪纸和年画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意。
3.学生通过口头表达、书面反思等方式,对本次美术课的学习体会进行评价。
春节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春节到(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本课程的主题是“春节到”,旨在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学生能够了解春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知道春节的含义和重要性;2.学生能够掌握春节的基本传统习俗,如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等;3.学生能够通过创意性的活动和手工制作等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春节的气氛;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春节作品”,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快乐。
3.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3.1 春节的历史和文化首先,我们要给学生介绍春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包括从汉朝开始的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春节的含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生动地介绍春节的历史和文化,并用口头讲解的方式呈现春节的日期、吉祥物等相关知识。
3.2 春节的传统习俗随后,我们会向学生介绍春节的基本传统习俗,如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这些习俗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创新传统习俗的形式,如改编唱春联的歌谣,制作独特的鞭炮、腊八粥和年糕等。
3.3 自由创作最后,我们将鼓励学生尝试自由创作,比如,有同学可以运用自己的画画技巧,创作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春节作品。
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仿制社,让学生们在其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进行表现,或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由创作,表达对春节的喜爱和感受。
二. 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1.信息引导法:通过多媒体、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春节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
2.问题导入法:由老师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春节文化进行探究和思考。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互相交流观点,共同商榷改编传统习俗的方式。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 (1)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 (1)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春节”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春节相关内容,表达个人感受。
研究发现身边事物,并在色彩、线条等方面有目的地研究。
3.情感目标:以隆重、热闹为主线,使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春节气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红色卡纸、勾线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看春晚视频,引出学生对春节的美好回忆。
出示并板书课题《春节到》。
二、新授:一)引导学生回忆过春节时的庆祝活动,了解春节的活动俗。
二)跟随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春节俗的美好寓意与传说。
1.倒贴福字的含义。
倒贴福字:福是指福气、幸福,倒着贴的寓意就是福气来到了。
2.舞龙灯:因为相传龙是天界掌管雨水的神灵,过春节舞龙会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舞狮子:狮子被当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春节时舞狮子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幸福平安。
4.年夜饭:就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
吃年夜饭时,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关系更加和睦、更亲密。
5.包饺子:吃饺子预祝来年可以招财进宝。
6.放鞭炮:以前人们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传说中的年兽,现在放爆竹多为了辞旧迎新,增加节日的热闹气氛。
三)启发学生思考人们春节举行各种风俗活动的目的就是祈福。
三、欣赏表现春节题材的优秀作品,诱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一)逐幅欣赏春节作品。
1.表现舞龙灯的农民画,将春节舞龙的热闹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2.舞狮子的作品,狮子在燃放着的鞭炮之间穿梭,气氛热烈,形象生动。
《春节到》(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春节到》(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表现春节氛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春节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春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背景。
2. 春节美术作品的欣赏。
3. 春节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表现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春节文化背景,运用艺术形式表现春节氛围。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法表现春节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春节美术作品图片、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春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
2. 赏析:展示春节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3. 讲解:介绍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表现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表现春节氛围的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春节到》2. 主题:春节文化背景、艺术表现方法、作品欣赏与实践3. 重点:春节氛围的表现技巧4. 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法表现春节主题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表现春节氛围的画作。
2. 制作一个与春节主题相关的小手工。
3. 收集更多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等文化知识,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春节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面的表现。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播放春节相关的视频、讲述春节的传说故事、展示春节的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引起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导入环节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教案

【教案】四年级美术春节活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学习制作传统春节剪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绘画能力,绘制春节的主题画作。
二、教学内容:1.春节的简介:由来、习俗等。
2.传统春节剪纸的制作。
3.绘制春节的主题画作。
三、教学准备:1.教师:春节的相关图片、春节的红包、剪纸和绘画相关的材料。
2.学生:纸张、剪刀、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春节的场景,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内容与春节有关。
然后引出“春节”这个话题,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教师可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春节文化的深厚底蕴。
2.学习制作传统春节剪纸(30分钟)2.1春节剪纸的由来及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春节剪纸的场景,然后简单介绍春节剪纸的由来及意义,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对剪纸的理解和感受。
2.2制作春节剪纸教师分发剪纸纸张,向学生展示剪纸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并给予学生实际操作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不同形状的春节剪纸,比如福字、年花等。
3.绘制春节的主题画作(40分钟)3.1春节主题画作的意义教师向学生介绍春节主题画作的意义,并展示一些优秀的春节主题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画作的特点。
3.2绘制春节主题画作教师分发绘画纸和彩色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观察力绘制春节的主题画作,可以是人们欢庆春节的场景,也可以是春节的传统习俗等等。
4.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春节剪纸和春节主题画作,展示学生的作品并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春节相关的艺术作品和传统文化,以加深学生对春节的理解和认识。
五、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在家中进一步尝试制作春节剪纸和春节主题画作,并带到学校进行展示。
2.组织学生参观春节的传统艺术展览或参加春节的传统文化活动,增加对春节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小学美术《春节到精品》教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春节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美术作品表达春节的气氛。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美术创作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图案等元素创作春节主题的作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美术创作的结果。
(2)创新意识: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融入个人创意,突破传统表现手法。
举例:引导学生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春节主题,如用卡通形象表现年兽等。
(3)团队协作: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学会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商讨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整体效果不错。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确保每个人都能融入到小组讨论中。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春节美术元素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有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课后,我了解到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内容,我决定在课后设立答疑时间,鼓励学生随时向我提问。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春节美术元素”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年级下册美术《春节到》教案

春节到(活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春节的一般内容,欣赏学习与春节相应的门神画、年画与农民画等。
2、学生画一幅门神画和年画。
能画出自己熟悉的过年习俗或活动内容,表达人们过年的快乐心情。
3、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引导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表现力。
教学程序:门神故事导入:1、猜图激趣。
今天有两位神将降临我们的课堂,他们是什么神?他们怒目圆睁,表情严厉,双手持兵器,全身武装。
他们总是喜欢成双成对,过年的时候,人们喜欢将他们贴于两扇大门之上。
猜出他们是什么神了吗?2、弓|出课题:春节到(活动一)画门神。
3、看视频短片,了解门神故事。
通过短片了解到:门神是古代人们根据传说而创造的守护宅院的神灵,主要有“辟邪”和“祈福”两种寓意。
分析门神特征过渡语:门神画怎样来表达辟邪祈福的寓意呢?老师这收集了一些门神画图片,请同学们仔细找找。
1、师提示从神态、服饰、色彩、构图四个方面去寻找。
教师分发门神画图片,学生分组探讨,寻找门神画的寓意象征。
2、分组汇报探讨结果,老师补充总结,(1)神态组:①出示一组门神画表情图,理解门神表情严厉的寓意。
②出示门神整体图,说说门神的动作和手中兵器的寓意。
③拓展更多不同兵器。
④总结板书门神“神态威严”的特征。
⑤拿出兵器道具,请学生扮演门神,模仿表情动作。
(2)衣饰组:①解析衣饰结构和特色。
出示普通战衣和门神服饰对比,找出不同之处。
(多了飘带、吊穗、彩旗等,花纹也复杂些。
)解释:飘带是代表神的身份,吊穗和花纹是美化服饰的。
②挖掘常见花纹及寓意。
让我们进一步来观察门神服饰的花纹,有鱼鳞纹、祥云纹、如意头、太极图等。
③总结板书:门神衣饰华丽,有装饰感,寓意吉祥。
(3)色彩组:①出示着色门神画,哪些颜色最多,搭配在一起有什么效果。
②总结:色彩对比强烈,艳丽、喜庆,有主色调,配色有规律。
(4)构图组:①分别出示古代人物画和其他年画与门神对比,说说构图特色。
②门神人物都是顶天立地的,身材魁梧,动作张扬,所以构图饱满,这样更加符合门神形象驱邪祈福的意图。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1.春节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10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1.春节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
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体验到“春节”的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发现身边事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目标: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氛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教学难点:
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教案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教案四班级美术春节到教案1教学目的:1、培育幼儿对刮画的爱好。
2、鼓舞幼儿大胆作画,培育其制造能力。
教学准备:1、每位幼儿一张刮画用的蜡纸。
(用较硬的纸上涂上一层各种颜色的蜡笔,再用深色如棕色、黑色、或深兰色等涂上覆覆盖住底色。
2、各种刮画工具,如竹签、刀片、小勺、螺丝刀、叉子及各种形状的齿状积木、旧梳子等。
3、老师刮画范画一张,已涂好的蜡纸一张,刮画工具一套。
教学过程:1、老师出示刮画工具,引起幼儿的爱好。
师:这些叉子、竹筷和小刀他们有什么用处呢?除了你们说的用处之外,他们可以用来干什么?2、尝试活动。
请幼儿用各种工具在已涂好的画纸上试刮一下。
看看能画出一些什么图案。
3、老师总结各种工具可以刮出不同的美丽的线条和图案。
4、老师示范刮画:长颈鹿。
用竹签刮出一个圆,圆下有两条线,又是一个椭圆,下面是四条柱子,刮出眼睛和嘴巴、耳朵,身上有色块,用小刀块,脖子上的皮毛用梳子刮,长颈鹿见到小朋友十分兴奋,就唱起了歌,用叉子刮出波浪状的五线谱。
5、出示范画,请幼儿看一看、讲一讲,老师用什么工具,刮出了什么?6、幼儿刮画:请小朋友用各种工具来刮一张画吧。
7、总结:重点表扬大胆作画的幼儿。
这么多美丽的刮画作品,我们来把它布置成一个刮画作品展,请别的班级的小朋友也来参观吧。
四班级美术春节到教案2我想飞活动目标1、透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
2、激发对想象画的爱好。
活动准备:飞行人和直立人图片、背景图片两张、水彩笔、画纸、双面胶带活动过程一、调动幼儿已有阅历,引导幼儿想象各种会飞的物体或人物。
1、老师:“有什么,他们会飞?”(幼儿“小鸟?”)2、“小鸟它为什么会飞?”(“因为有翅膀!”……)3、“还有什么也会飞?”(“奥特曼”“阿童木”……)二、引导幼儿观察飞行人的动作特征。
1、老师:“昨日晚上,我给自己画了两幅画像,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幼儿:“一个是飞着的,一个是站着的。
四年级美术春节到 (1)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春节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体验“春节”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发现身边事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3、情感目标:整节课以隆重、热闹为主线,贯穿始终。
使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氛,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教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红色卡纸、勾线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看春晚视频,引出学生对春节的美好回忆。
出示并板书课题《春节到》。
二、新授:(一)引导学生回忆过春节时的庆祝活动,了解春节的活动习俗。
(二)跟随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春节习俗的美好寓意与传说。
1、倒贴福字的含义。
倒贴福字:福是指福气、幸福,倒着贴的寓意就是福气来到了。
2、舞龙灯:因为相传龙是天界掌管雨水的神灵,过春节舞龙会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舞狮子:春节时除了舞龙,人们还会舞狮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狮子被当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春节时舞狮子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幸福平安。
4、年夜饭:就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
吃年夜饭时,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关系更加和睦、更亲密。
年夜饭上有一种必不可少的食物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5、包饺子:引导学生说出关于饺子的传说。
饺耳、团圆、除夕夜吃饺子预祝来年可以招财进宝。
6、放鞭炮:引导学生说出春节放鞭炮这一风俗活动的古老传说,让学生明白:以前人们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传说中的年兽,现在放爆竹多为了辞旧迎新,增加节日的热闹气氛。
(三)启发学生思考人们春节举行各种风俗活动的目的就是——祈福。
美术春节到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美术春节到教案一、教案背景春节作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全国范围内都备受瞩目。
而美术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春节期间感受到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教案旨在设计一系列的美术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他们对春节的理解和祝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2. 学习相关的春节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3. 培养学生对春节的热爱和尊重;4.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春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介绍;2. 春节绘画技巧的学习和实践;3. 春节手工制作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过程1. 春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介绍a. 向学生简要介绍春节的起源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包括对传统习俗、舞狮、舞龙、燃放鞭炮等的解释和说明;b. 利用图片或文字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春节的各个方面;c. 引导学生思考春节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
2. 春节绘画技巧的学习和实践a. 选择几种与春节相关的主题,如福字、牡丹花、鞭炮等,向学生介绍与此相关的绘画技巧;b. 教学演示,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不同媒介(如水彩、彩铅、油画等)的描绘技巧;c. 让学生尝试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春节画作,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3. 春节手工制作的设计和制作a. 引导学生思考与春节相关的手工制作题材,如纸雕、剪纸、绣花等;b. 通过示范,教授学生相关的手工制作技巧和方法;c. 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一件春节手工作品,并鼓励他们展示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监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积极性;2. 通过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作品,评估他们对春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考察学生对美术技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4.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艺术家或美术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或示范,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方面的技能;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美术展览或春节庙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艺术素养;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组织的春节文化活动,展示他们的作品和才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美术》
1、《春节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发现身边事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气氛和热闹场面。
3、情感目标: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氛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教学难点:
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前,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曲子,思考你听过这首曲子没有?在哪里听过的?
生:倾听歌曲《春节序曲》。
师:同学们听过之后,想到没有你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吗?小组讨论讨论。
生:小组讨论过程。
发表讨论结果:在过年的文艺晚会上经常听到。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厉害,听出了这首曲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春节序曲》,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这《春节序曲》来《过春节》,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二、探索新知
师:首先老师可要发问了,每年的什么时候是“春节”?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师:教师总结。
农历正月初一。
除夕之夜是农历12月30日。
师:老师要问问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生:吃年饭、放鞭炮、看春节晚会、压岁钱、互送贺卡等。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过春节,那么老师给同学们今天带来了一些过年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欣赏过图片,那么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了,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过春节吗?知道春节指的是我国农历什么时候吗?
生:小组之间讨论。
得出结论:农历正月初一。
师:那么除夕之夜呢?
生:农历12月30日。
(也就是小年)
师:今年过春节买新衣服时,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衣服呢?
你认为中国人在春节期间最喜爱用哪一种颜色?(请选择)
生:回答。
(调动学生的情绪)
师: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春节中总也缺不了红色!
师:在刚才的小动画里你都看到了主要介绍出了春节的哪些活动?
生:扫除、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年画、爆竹。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课件(出示课件里主要介绍的几项活动项目)。
师:除此之外,你在课件里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花灯笼,吃团圆饭、看春晚节目、舞龙舞狮、逛庙会等等。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课件(指出在课件中出示的画面,让学生更深刻理解)。
简介过年各种习俗。
1.过年赏花灯习俗自古由来已久,到了北宋发展到了极致。
一直流传到现在,咱邹城的皇家香草园灯会吸引了大量观众。
2.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
春节吃饺子是一项传统,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3.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4.剪窗花,挂福字,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
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5.莲花:代表连年,年年,每一年。
鱼:代表富裕,生活有余,日子过的好。
6.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
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吃人害人。
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而现在人们在拜年中寄托了对新年美好的祝福!
师:既然学生看到了这么多得画面,那你们想不想用手中的画笔把自己对春节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给描绘出来呢?
【学生活动】学生绘画过程。
三、展示学生作品
挑选几幅作品给学生展示,让小画家自己介绍绘画思路及寓意。
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过春节的时间。
生:我学会了春节都有什么习俗。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真会用自己的眼镜善于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真是细心极了。
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用眼镜去“看”,更要学会用心去“体会”,用心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