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纵隔疾病

合集下载

纵隔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完整版)ppt课件

纵隔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完整版)ppt课件

.
12
胸腺增生
婴幼儿胸腺较大,青春期以后逐渐 退化;成人的胸腺由脂肪组织代替
一般密度均匀,呈肌性密度,无钙 化,增强后轻度强化
.
13
.
14
胸腺瘤
(1)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偏上:位于升主动 脉﹑右心室流出道和主动脉等血管前间隙
(2)良性胸腺瘤:轮廓光滑,生长缓慢
恶性胸腺瘤:轮廓不规则,有分叶, 生长较快,可伴有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食管裂孔疝
常见
胸腹膜裂孔疝
婴幼儿及老人常见,左侧多于右侧
胸骨后裂孔疝
少见,先天性膈疝
.
5
.
6
纵隔感染性病变
急性纵隔炎
少见,严重,胸骨切开术及食管穿孔 为常见原因
纤维化性纵隔炎
罕见的引起胶原增生的慢性进行发展 的良性病变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牙源性、咽部、颈部感染可能伸展至
纵隔
.
7
纵隔肿瘤
.
37
食管癌
(1)鳞癌多见,食管无浆膜层, 周围器官受累
(2)食管壁增厚/肿块 (3)管腔狭窄及上段管腔扩张 (4)淋巴结/血行转移
.
38
.
39
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鞘瘤 神经节细胞肿瘤 副神经节细胞肿瘤 神经母细胞肿瘤 神经节母细胞瘤
.
40
神经源性肿瘤
(1)主要是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 (2)肿瘤强化明显 (3)脊柱及肋骨改变 (4)椎间孔扩大,椎管内肿瘤呈哑铃状
.
32
.
33
食管病变
食管憩室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感染性和炎性病变
.
34
食管憩室
与食管相通的囊状突起 好发部位:咽食管憩室,支

【CT 诊断 课件 PPT】纵隔疾病

【CT 诊断 课件 PPT】纵隔疾病

二 胸腺瘤
• 其是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是前纵隔 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成年人。
临床与病理
• 临 床 典型的症状为重症肌无力(15%)。
• 病理 组织学分型: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及 混合型。(胸腺瘤→完全囊变)
良 恶 性:侵袭性和非侵袭性。
正常胸腺CT表现
• <10岁:四方形或梯形,密度均匀,侧缘隆 起隆起、平直或凹陷,2岁内可呈帆样
纵隔疾病
纵隔疾病
• 胸内甲状腺肿 • 胸腺瘤 • 畸胎类肿瘤 • 淋巴瘤 • 神经源性肿瘤
一 胸内甲状腺肿
• 胸骨后甲状腺肿 其为颈部甲状腺肿向胸骨后的延伸,与颈 部甲状腺相连(直接相连或以索条相连)。
• 迷走甲状腺肿 其与颈部甲状腺无任何联 系。
临床与病理
• 临床上可无症状,较大可出现邻近结构的 压迫症状;
神经源肿瘤
神经源肿瘤
神经源 肿瘤
神经源肿瘤
神经源肿瘤
神经源肿瘤
神经源肿瘤
神经源肿瘤
神经源肿瘤
神经源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病例四
病例五
病例 六
• 男、23岁、26670
病例七
病例八
病例九
病例十
• 融合成块或分散存在,常累及相邻的多组 淋巴结
• 肿块很大时易坏死囊变,尤其放疗后。 • 增强示受侵犯淋巴结轻到中度强化。
淋 巴 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五 神经源性肿瘤
• 后纵隔中最常见的肿瘤,也是最常见的纵 隔肿瘤之一。
• 成人(20一30岁)中常见神经纤维瘤和神 经鞘瘤。

纵隔疾病影像学诊断课件

纵隔疾病影像学诊断课件
气管、食管可受压变形、移位 上纵隔密度增高,胸骨后方透亮度减低
13
胸内甲状腺肿
CT表现:
特定部位:上纵隔胸骨后气管周围 与颈部甲状腺的关系:冠、矢状显示与颈部甲
状腺相连 密度特征:密度较高、不均,见囊变、出血、
钙化 强化表现:明显持续强化
14
正常甲状腺
15
甲状腺肿胸内延伸
胸内甲状腺肿
霍奇金病 (HD):淋巴结侵犯为主,结外受累少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跳跃式侵犯,广泛,结
外受累多
58
淋巴瘤
临床表现 临床上霍奇金病多见,以侵犯淋巴结为主,常起 自颈部,青年多见,其次为老年。而非霍奇金 淋巴瘤常呈跳跃式,就诊时病变常已广泛,结 外器官多已受累,青少年多见,其次为老年 早期常仅触及淋巴结增大,中晚期常出现发热、 疲劳、消瘦等全身症状。气管、食管或上腔静 脉受压时出现相应症状
59
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X线:纵隔增宽,上纵隔为著,边缘分叶
CT:
纵隔间隙内淋巴结肿大,分散或融合呈块;压迫 邻近结构变形、移位
密度均匀或不均,可伴坏死,钙化少见
增强检查呈轻度强化
可侵犯胸膜、心包、肺
MRI表现:等T1WI ,中高T2WI信号
60
淋巴瘤 右纵隔明显增宽,边缘清楚呈分叶状。 侧位上气管前后密度增高,气管后带增宽
30
胸腺瘤
临床表现 纵隔肿瘤的一般表现 约30~50%胸腺瘤出现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中15%有胸变上窄下宽(液体重力作用)
31
胸腺瘤
CT表现:
类圆形,可有分叶,可有囊变 多位于前纵隔中部,位于中线一侧或两侧 增强检查近似均匀性强化 恶性胸腺瘤浸润性生长,边缘不规则,可
43

影像诊断学理论课胸部七纵隔

影像诊断学理论课胸部七纵隔
02
这些区域是胸腔内的重要结构, 对人体的呼吸、循环和消化等系 统具有重要影响。
七纵隔的解剖结构
胸骨后纵隔位于胸骨后方,是胸腔的入口,内有胸腺、心脏和大血管等重要器官。 胸骨前纵隔位于胸骨前方,内有胸骨上缘、胸骨下缘和胸骨角等重要骨性标志。
胸骨旁纵隔位于胸骨两侧,内有肋骨、肋间肌和肋间神经等重要结构。
总结词
肿瘤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而 预防肿瘤性疾病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致癌因素和早期筛查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治疗方法会有所不同。对于良性 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对于恶性肿瘤,除 了手术切除外,还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预防 肿瘤性疾病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致癌因素,如吸烟、空气 污染等,同时也要注意早期筛查,如胸部X光检查、CT扫 描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
血管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可引起胸膜炎、胸膜积液等表现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诊断。
如主动脉瘤、肺栓塞等,通过CT血管 造影、MRI等检查可确诊。
CHAPTER 04
胸部七纵隔疾病的鉴别诊断
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胸膜炎
胸膜炎症可引起胸腔积液,影像 学表现为胸腔密度增高,需要与 肿瘤、结核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
纵隔炎
纵隔炎可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 影像学表现为纵隔增宽,需要与 淋巴瘤、转移瘤等其他疾病进行 鉴别。
肿瘤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胸腺瘤
胸腺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影像学表 现为前上纵隔圆形或类圆形肿块,需 要与胸骨后甲状腺肿、淋巴结肿大等 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后纵隔,影像学 表现为后纵隔肿块,需要与食管癌、 肺癌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Hodgkin disease, thoracic. CT scan showing bulk disease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Hodgkin disease,Lung parenchyma involvement with Hodgkin disease.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MRI 示 纵 隔 内 充满肿大融合 的淋巴结,大 血管包埋于其 中。A为同序列 轴 位 T1WI , B 为冠状位T1WI
MRI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 MRI 矢 状 面 成 像 能 清 楚 显 示 胸 内 肿
块与颈部甲状腺的关系。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胸内甲状腺肿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胸部正位片(A)示上纵隔影增宽, 气管受压向右移位;(B)见上中纵 隔肿块,气管受压变形并向右移位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病理与临床
实质性畸胎瘤通称为畸胎瘤。包括外中 内三个胚层组织,内可含体内任何器官 的组织成分,软骨、骨和牙齿较多见, 瘤内可有囊性变。此型有一定的恶性倾 向。临床多无症状。虽然出生时已存在, 一般多到青中年时期才被发现。肿瘤较 大者可有胸闷或胸骨后疼痛。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X线表现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T1WI(A)示右前纵隔肿块,与前纵隔脂 肪分界清楚;冠状位像(B)清楚显示肿 块位置及与大血管结构的关系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MRI轴位T1WI(A),示左前纵隔椭圆 形肿块,呈低信号,边界清楚;轴位 T2WI(B),肿块呈中等高信号
纵隔疾病影像表现
诊断、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表现典型的前中纵隔实质性胸腺瘤 诊断不难,较易与畸胎瘤、胸骨后 甲状腺及胸腺脂肪瘤等区别。胸腺 瘤尚需与增生的胸腺组织相鉴别。 胸腺增生仍保持胸腺组织形态,多 数仅见胸腺密度增高。CT、MRI检 查更有利于其鉴别。鉴别困难时需 行组织活检。

影像诊断学:纵隔疾病

影像诊断学:纵隔疾病
主动脉相近 • MRI上可显示血肿的上下关系和范围
第三节 纵隔血肿
鉴别诊断 • 需与纵隔脓肿或纵隔肿瘤鉴别 • 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鉴别不难
纵隔血肿
纵隔血肿
纵隔血肿
胸骨后甲状腺肿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一侧增宽,右侧多见 ②气管受压、移位和变形 ③食道吞钡常示与气管一致的移位。 ④主动脉弓可向左下方移位。
波浪状或分叶状 • CT和MRI显示纵隔多组淋巴结增大或融合
成较大分叶状肿块,内有坏死区,应考虑 纵隔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鉴别诊断 • 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结节病 • 融合成团块的淋巴瘤需与其他纵隔恶
性肿瘤如恶性畸胎瘤、恶性胸腺瘤等 鉴别
神经源性肿瘤
病因病理 • 神经源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后纵隔肿
瘤 • 病理上良性占多数,包括神经鞘瘤、神经
神经源性肿瘤
④注射Gd-DTPA后
– 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提示为神经源性肿瘤 – 如并有相邻椎间孔增大,则是诊断有力佐证 – 邻近骨压迫性改变,同时并有钙化或骨破坏、
胸腔积液或胸膜处结节,则提示为恶性神经源 性肿瘤,特别是在儿童。
神 经 源 性 肿 瘤
神 经 源 性 肿 瘤
神经源性肿瘤
鉴别诊断
恶性淋巴瘤
④T2加权像上,病变信号强度可揭示肿瘤的 活性,信号强度高提示病变为活性;反之, 治疗后,肿瘤活性减低,信号强度也减弱。
⑤Gd-DTPA增强检查,肿瘤强化,其强度类 似其他纵隔肿瘤,据此难以鉴别。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鉴别诊断 • 常规胸片检查,纵隔向两侧增宽,边缘呈
需与发生在后纵隔的食管肿物和 裂孔疝、主动脉瘤、胸椎肿瘤和 脓肿、胸腔异位肾等鉴别。

纵隔疾病影像诊断护理课件

纵隔疾病影像诊断护理课件
02
X线检查对于发现纵隔肿瘤、炎症 和积液等病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分辨率较低,对于较小病变的 检出能力有限。
CT检查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能够清晰显示纵隔结构及其与周围组 织的解剖关系。
CT检查对于发现和评估纵隔肿瘤、淋 巴结肿大、炎症和积液等病变具有重 要价值,是纵隔疾病影像诊断的重要 手段。
纵隔疾病的常见症状
胸痛
胸骨后疼痛或两侧胸部 疼痛,可放射至颈部或
上肢。
呼吸困难
由于胸腔内压力增加或 肺部受压所致。
咳嗽
干咳或咳痰,有时痰中 带血。
发热
感染或炎症引起的发热 。
02
纵隔疾病的影像诊断
X线检查
01
X线检查是纵隔疾病影像诊断的基 础手段,能够显示胸部骨骼、肺 部、心脏和大血管等结构的基本 情况。
纵隔疾病影像诊断护 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纵隔疾病概述 • 纵隔疾病的影像诊断 • 纵隔疾病的护理 • 纵隔疾病影像诊断与护理案例分享 • 纵隔疾病影像诊断与护理的未来发展
01
纵隔疾病概述
纵隔的解剖结构
纵隔是位于胸腔中部的一个区域 ,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器官和组织 ,如心脏、气管、食管、大血管
MRI检查
MRI检查具有多平面成像和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纵隔结构 和病变。
MRI检查对于评估纵隔肿瘤的侵犯范围、鉴别肿瘤性质以及发现隐匿性病变具有 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和金属植入者)。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反映病变的代谢和生 物学行为。
核医学检查在纵隔疾病诊断中主要用于肿瘤的定位、分期和 预后评估,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15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16
右膈神经
左膈神经
左肺
上腔静脉 气管
右迷走神经 左喉返神经
食管
主动脉弓 左迷走神经
胸导管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17
二、上纵隔
(一)层次
1.前层
胸腺 左头臂静脉 胸腺静脉层 右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2.内容
胸腺、脂肪结缔组织、纵隔前淋巴结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26
(二)中纵隔
1.位置
上:胸骨角平面 下:膈 前:心包前界 后:心包后界
2.内容
心 心包 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 膈神经 心包膈血管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后方- 食管,左后方有左喉返神经
下方- 左、右肺静脉和左心房
左侧- 左锁骨下动脉、左迷走神经
右侧- 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奇静脉 弓、右迷走神经、右纵隔胸膜等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25
三、下纵隔
(一)前纵隔
1.位置
上:胸骨角平面 下:膈 前:胸骨及两侧肋软骨 后:心包前界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Dr.Feng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1
一、概 述
2020-12-09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2
(一)纵隔的概念
1、概念:纵隔是左、右纵 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 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膈常见疾病CT影像表现课件

纵膈常见疾病CT影像表现课件
纵膈常见疾病CT影像表现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纵膈常见疾病概述 02. 纵膈常见疾病的CT影像表现 03. CT影像诊断技巧 04. CT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
纵膈常见疾病概述
纵膈疾病的分类
01
肿瘤性疾病:如胸腺瘤、 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等
02
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 脓胸、真菌感染等
03
血管性疾病:如主动脉瘤、 肺动脉栓塞等
疾病分期与预后评估
01
CT影像诊断可 以准确判断疾 病的分期,为 治疗方案的选 择提供依据
02
CT影像诊断可 以评估预后, 为患者提供更 准确的治疗建 议
03
CT影像诊断可 以监测疾病进 展,为调整治 疗方案提供依 据
04
CT影像诊断可 以评估治疗效 果,为后续治 疗提供指导
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
04
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心脏 病、膈疝等
05
其他疾病:如纵膈气肿、 纵膈疝等
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纵膈肿瘤:胸痛、呼吸困难、咳 嗽、声音嘶哑等
纵膈疝:胸痛、呼吸困难、咳嗽、 声音嘶哑等
纵膈血肿:胸痛、呼吸困难、咳 嗽、声音嘶哑等
纵膈囊肿:胸痛、呼吸困难、咳 嗽、声音嘶哑等
纵膈神经源性肿瘤:胸痛、呼吸 困难、咳嗽、声音嘶哑等
病变强化:观察病变在增强CT扫描中
0 4 的强化程度,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观察病变与周
0 5 围组织的关系,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病变与血管的关系:观察病变与血管
0 6 的关系,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影像学与其他检查方法的结合
CT与X线检查: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 解剖结构和病变信息,而X线检查可以 提供病变的整体轮廓和位置信息。

医学影像-纵膈解剖和常见病

医学影像-纵膈解剖和常见病

侵袭性胸腺瘤
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规 则,侵及胸膜可见胸膜结节及 胸水,侵犯心包出现心包积液。 肿块边界极不规则,常见包绕 血管生长,与血管间界限不清 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常见不 规则形低密度坏死区, 增强扫描肿瘤强化较明显。
前纵隔大血管胖软 组织肿块影,呈浸 润性生长,边缘不 规则,侵及胸膜引 起胸水。
多见于青少年,临床表现:早期常无症状,仅触及淋巴 结增大。中晚期常出现发热、疲劳、消瘦等全身症状气管、 食管或上腔静脉受压则出现相应症状。
X线:正位胸片主要表现为双侧纵隔影增宽,以上纵隔为主,非对称性,
边缘清楚,呈波浪状;生长迅速,很快融合成团为其特征。
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胸部正位(A)示两上、中纵隔增宽,边缘呈分叶状;胸部侧位(B) 示纵隔内肿块位于气管及主支气管周围,气管及主支气管受压
注意:食管属于后纵隔!
正常胸部CT(纵隔窗)
纵隔间隙
• 胸骨后间隙 • 血管前间隙 • 气管前间隙(淋巴结肿大的好发部位。
在下界平面,有时可见升主动脉后方的心 包上隐窝,不要误为肿大的淋巴结)
• 隆突下间隙 • 隔脚后间隙
正常胸腺
• 上纵隔血管前间隙内 • 主动脉弓与主肺动脉的层面 • 左右两叶 • 形状似箭头,尖端指向胸骨 • 边缘光滑或波浪状
纵隔异常CT表现
一、形态的改变 → 纵隔增宽
心脏大血管的异常扩张 纵隔内占位
二、密度的改变
1、脂肪密度病变 2、实性病变 3、囊性病变 4、血管性病变
三、增强的改变 四、位置的改变 → 纵隔移位
纵隔病变 指起源于纵隔和(或)累及纵隔
内结构的病变。包括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 病变。
纵隔肿瘤
原发性纵隔肿瘤 最常见为 神经源性

纵隔病变影像诊断PPT课件

纵隔病变影像诊断PPT课件

.
22
畸胎瘤
7/14/2020
.
23
(2) CT表现
① 边缘光滑的厚壁囊性肿块;
② 肿瘤内钙化(30-60%);
③ 肿瘤内脂肪密度(50-60%);
④ 肿瘤内有骨及牙齿结构;
⑤ 恶性者常呈较大、分叶实性肿块、 边缘 不规则,很少含有脂肪及钙化,周围界限 消失,可侵犯邻近脏器。
7/14/2020
.
24
畸胎瘤CT表现
7/14/2020
.
25
畸胎瘤CT表 现
7/14/2020
.
26
(3) MRI表现
① 囊性: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② 含脂肪: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 ③ MRI不能准确显示肿瘤钙化;
④ 实 性 肿 瘤 : MRI 信 号 不 均 匀 , 脂 肪 T1WI呈高信号,软组织呈中等信号,水样 液体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
4
(二) 纵隔血肿
1.机理 胸部挤压→血管破裂→纵隔内出血 2.X线及CT表现 (1)纵隔两侧明显增宽 (2)合并纵隔气肿可见气液平面 (3)CT扫描可明确纵隔间隙内有高于一般
积液的液体密度影,CT值接近血液密度。
7/14/2020
.
5
二、纵隔原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6
(一) 发病率
纵隔原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 and tumorlike lesions)种类繁多,据国内报道, 发病率居前六位的为:①神经源性肿 瘤;②恶性淋巴瘤;③胸腺瘤;④畸 胎瘤;⑤胸内甲状腺肿;⑥支气管囊 肿。
纵隔病变影像诊断
7/14/2020

纵隔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纵隔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诊断医生的经验与知识水平对纵隔疾病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具有重要影响。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解读影 像学特征,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医生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以了解最新的诊断技 术和研究成果。此外,医生之间应进行多学科协作,共同 探讨疑难病例的诊断问题,提高整体诊断水平。
01
02
03
个体差异评估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 定个性化的诊断方案。
精准治疗策略
结合基因检测、病理学检 查结果,为患者提供精准 的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与管理
通过长期追踪和监测,评 估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诊断医生的培训与交流
专业培训
加强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培 训,提高医生的诊断技能 和知识水平。
详细描述
畸胎瘤通常位于后纵隔或中纵隔,呈圆形、 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密度不均 匀。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畸胎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 助于与其他纵隔肿瘤进行鉴别。
淋巴瘤
总结词
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 淋巴结和结外组织。其影像学表现多样,可 通过CT、MRI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详细描述
胸腺瘤通常位于前上纵隔,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源性肿瘤
总结词
神经源性肿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交感神经节或脊神经节等部位。其影像学表现多样 ,可通过CT、MRI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详细描述
纵隔是人体的重要区域,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左右两侧由胸膜覆盖,将胸腔 分为左右两部分。纵隔内含有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重要器官,对维持 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纵隔血肿
病因病理 纵隔血肿常见于外伤,少数见于 主动脉瘤破裂、咽后壁和颈部出血向下扩 散进入纵隔以及胸部术后纵隔出血。
临床表现 少量的出血一般没有症状。胸部 外伤的病人可出现胸骨后疼痛放射到背部
第三节 纵隔血肿
影像学表现 • 纵隔向两侧均匀增宽 • 局限性血肿表现为纵隔一侧或两侧凸出的
软组织肿块影,也可压迫气管或食管 • CT见弥漫性出血表现为纵隔增宽,CT值与
主动脉相近 • MRI上可显示血肿的上下关系和范围
第三节 纵隔血肿
鉴别诊断 • 需与纵隔脓肿或纵隔肿瘤鉴别 • 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鉴别不难
纵隔血肿
纵隔血肿
纵隔血肿
胸骨后甲状腺肿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一侧增宽,右侧多见 ②气管受压、移位和变形 ③食道吞钡常示与气管一致的移位。 ④主动脉弓可向左下方移位。
第二节 纵隔气肿
5.左膈上及食管旁气体阴影,是食管损伤或 自发性破裂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6.CT和 MRI可以显示少量气肿,比胸部平片 更准确可靠。纵隔边缘处有带状含气区, 其中无肺纹理显示。
[鉴别诊断] 需与伴有气液平面的纵隔脓肿鉴别。

气 管 撕 裂 纵 隔 气 肿 、 皮 下 气 肿

气 管 撕 裂 纵 隔 气 肿 、 皮 下 气 肿
胸腺瘤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一侧增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纵 隔肿块,边缘清楚。 ②纵隔肿块密度均匀,多位于前纵隔的中 部,少数可达隔肌之上。 ③侧位上,肿块主要位于胸骨角之后。
胸腺瘤
2.CT表现: ①胸腺瘤表现为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软组 织密度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直径110cm,与周围纵隔脂肪分界清楚。 ②胸腺瘤内可含钙化,部分胸腺瘤可发生 囊变,特别是放疗后的胸腺瘤。
恶性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两侧增宽 ②肿瘤边缘清楚、呈波浪状或呈分叶状。 ③肿瘤常致气管受压、变窄。 ④侧位上,气管透过度下降 ⑤通常无钙化,但何杰金氏病放射治疗后 可出现钙化。
恶性淋巴瘤
CT表现: ①显示气管前、血管前、主-肺动脉窗、隆 突下、心包周围等多组淋巴结增大 ②何杰金氏淋巴瘤易经淋巴延伸而倾向累 及多组淋巴结,内乳淋巴结常受累
胸骨后甲状腺肿
3.MRI表现 ①前上纵隔胸骨后肿块 ②冠状面及矢状面成像易于显示胸骨后肿块与颈 部甲状腺的连续性。 ③行 Gd-DATP增强检查,胸骨后肿块明显强化。 ④病变如有钙化,显示不及CT明确,表现为无信 号区。
胸 骨 后 甲 状 腺 肿
胸 骨 后 甲 状 腺 肿
胸骨后甲状腺肿
胸骨后甲状腺肿
纵隔疾病
第一节 纵隔炎症
• 病因病理
– 空腔脏器破裂 – 邻近炎症扩散或外伤所致 – 血源性 – 分急性期、慢性肉芽肿性和硬化性纵隔炎及纵
隔脓肿
第一节 纵隔炎症
• 临床表现
– 急性期
– 慢性期
第一节 纵隔炎症
影像学表现 • 急性期:纵隔增宽,轮廓较模糊,可合并
气肿,或并发液气胸或气胸。 • 炎症局限化后形成脓肿 • 慢性纵隔炎:表现为纵隔增宽和肿块凸出
形成脓肿。 影像学表现:纵隔增宽,出现脓腔及液气平
面。
第二节 纵隔气肿
病因病理 • 纵隔气肿的原因可以是自发性、外伤性、
食管或气管破裂、胸部术后、气管切开术 后,气腹和后腹膜充气术后等 临床表现 • 突然的胸骨后疼痛,放射到两肩和两臂。 疼痛随呼吸或吞咽动作而加重
第二节 纵隔气肿
[影像学表现] 1.纵隔两侧边缘线条阴影,内侧见有透亮 的气体阴影 2.侧位胸片见胸骨后有一增宽的透亮区 3.在婴儿,纵隔内大量气体可使胸腺显示 并向上移。 4.纵隔气肿向下扩散至心脏与膈之间,使 两侧横膈与纵隔呈连续状充气,称为“膈 连续征”。
鉴别诊断 • 胸腺瘤、畸胎类肿瘤鉴别 • 前上纵隔偶为后上纵隔肿块,与颈部甲状
腺肿相连 • CT和MRI检查显示两者密度与信号一致,
可有钙化且有明显造影强化是确诊胸内甲 状腺肿的依据。
胸腺瘤
病因病理 • 病理上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淋巴上皮样
型、淋巴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胸腺瘤有 明显的恶性变倾向。 临床表现 • 临床上约15%~50%的胸腺瘤患者伴有重 症肌无力症状。
胸骨后甲状腺肿
⑤透视下纵隔肿块随吞咽运动移动者多 为颈部甲状腺肿的胸内延伸。
⑥侧位上胸内甲状腺肿多位于前上纵隔, 少数可位于食管后方。
⑦邻近骨质破坏提示为恶性。 ⑧颈部甲状腺肿沿前胸壁下移极似向胸
内延伸,侧位照片有鉴别意义。
胸骨后甲状腺肿
2.CT表现: ①前上纵隔高密度肿块 ②肿块边界清楚,内可有点状或不规则钙化或局 限性低密度囊变区。 ③相邻血管常受压,向外侧移位。 ④增强检查,因多血管性而有明显的长时间强化。 ⑤连续层面观察,显示纵隔内肿块与颈部甲状腺 肿相连,且密度一致。
和邻近结构广泛浸润。
恶性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
胸腺瘤
恶性淋巴瘤
病因病理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结的全身性恶性 病变
病理上包括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病
பைடு நூலகம்
恶性淋巴瘤
临床表现 • 临床症状
– 发热和浅表淋巴结肿大 – 纵隔脏器受压症状如呼吸困难 – 临床上表现有病程短、发展快和症状重的特点。
胸腺瘤
③增强检查,胸腺瘤发生轻至中度强化。
④提示恶性胸腺瘤征象是肿块边界不清、纵 隔淋巴结增大、心包积液和心包增厚、邻 近肺实质受侵出现肿块和胸膜下转移结节。
胸腺瘤
3.MRI表现: • 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圆形或卵圆形肿块 • 肿块内可有囊变,钙化灶则呈无信号结构 • Gd-DTPA增强检查,肿瘤明显强化 • 恶性胸腺瘤MRI表现与CT相似,纵隔脂肪
影 • CT检查对确定纵隔炎症较常规胸片优越
食管破裂
食管破裂
食管破裂
第一节 纵隔炎症
二、慢性纵隔炎(chronic mediastinitis)
(一)肉芽肿性纵隔炎:结核、霉菌、结节 病引起
(二)硬化性纵隔炎:纵隔纤维化,原因不 明
第一节 纵隔炎症
三、纵隔脓肿(mediastinal abscess) 原因、临床表现与急性纵隔炎相同,纵隔内
恶性淋巴瘤
③纵隔淋巴瘤可自前、后纵隔侵犯胸膜外和 胸壁而形成软组织肿块。
④病变也可经淋巴沿支气管周围侵犯肺实质。 ⑤肺门淋巴结受累而增大。 ⑥心包受累出现心包积液和增厚。 ⑦胸膜下转移和胸腔积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