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病理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摘要目的: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收集我院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的小细胞肺癌180例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小细胞肺癌的X线及CT表现,从而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180例均有CT或X线检查并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X线及CT表现为肺门或纵隔边界清楚分叶状肿块影108例,表现为肺内病灶呈结节状或分叶肿块状影45例,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22例,表现为中量或少量积液,纵隔未见明确移位5例。

肺转移100例,脑转移5例,肝转移7例,肋骨转移3例,胸膜转移10例。

结论:小细胞肺癌以肺门纵隔肿块(即中央型)最为多见,阻塞症状较轻,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发生转移,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CT及X线检查对小细胞肺癌诊断有极为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X线表现;CT表现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40例、女性40例,年龄在19~81岁,平均年龄约为45.8岁,36~40岁发病率最高,均有X线胸片或胸部CT为依据,经X光引导下穿刺取病变组织活检,痰检、纤支镜检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

临床上有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消瘦等症状。

2主要X线及CT表现180例小细胞肺癌,右肺100例、左肺80例,其X线及CT表现如下:2.1肺门、纵隔型X线表现:肺门或纵隔边界清楚肿块,密度均匀。

多呈分叶状,少数表现为肺门结构不清。

CT表现:以肺门、纵隔肿块为主共108例,单侧肺门肿块65例、双侧者43例,难以分辨原发灶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2.2周围肿块型X线表现:肺内病灶呈结节状或肿块状,可有分叶。

边缘光滑或有毛刺,均有深分叶或短毛刺。

CT表现:肺实质内肿块或结节状为主要表现,均有深分叶或切迹,共45例,同侧肺门淋巴结有肿大3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远侧有阻塞改变3例。

2.3气道阻塞型①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②CT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共22例,其中阻塞性肺炎改变8例,一侧性肺不张9例,上叶肺不张5例,隐约可见肺门肿块3例,肺内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轮廓不清。

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

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

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分型及诊断途径。

方法对60例SCLC的CT表现回顾性分析,18例病理对照、观察,分析SCLC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

结果肺内肿块、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是SCLC的CT表现特点,CT诊断的可靠性大约为80%,结合经皮穿刺活检可提高到90%。

结论CT螺旋扫描结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SCLC确诊的主要手段。

标签:小细胞;肺癌;CT表现;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比,发展快、预后差,易通过淋巴与血行转移。

合理有序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少数病例可能治愈。

1 材料与方法用的60例SCLC的临床、CT与病理资料为我院2012年~2014年经治病例。

确诊依据为术后病理(11例)、纤维支气管镜(16例)、经皮穿刺活检(33例),其中各检查结果之间可有重叠。

根据术后标本观察,结合影像学材料作回顾性分析,SCLC的大体病理形态可分为周围肿块型(19例),长轴进展型(41例)两大类。

全部病例的CT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10 mm的螺旋扫描,部分病例还有病变层面的薄层扫描图像重建及增强CT扫描[1]。

2 结果2.1周围肿块型(19例)X线平片与CT图像均可发现4级以下支气管源性肿块,直径>5 cm者13例,肿块边缘光滑、锐利酷似良性肿瘤,但多有分叶征;周围肺血管集束征阴性,但可有推移,其中9例误诊为良性病变。

CT薄层扫描圖像重建后可见支气管中断6例;增强效应阳性(增强后CT值上升30 Hu以上)者1例;同侧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者12例。

根据术后病理观察,肿块穿透支气管壁向周围肺组织侵犯。

镜检可见癌细胞呈堆积性生长,周围肺组织出现压迫性肺不张,未见渗出性改变,本组19例中仅有1例在术前明确诊断,余者皆为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后证实。

2.2长轴进展型(41例)X线与CT图像表现为肺门、纵隔肿块者34例,其特点是以支气管为中心的纺锤型肿块或广泛的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所形成的纵隔固定。

肺小细胞癌、多灶性肺癌

肺小细胞癌、多灶性肺癌

肺小细胞癌、多灶性肺癌文章来源于熊猫放射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肺癌,被认为起源于Kulchitsky细胞。

(左) 小细胞肺癌。

PA胸片显示典型的影像表现,包括巨大的纵隔和右肺门淋巴结肿大。

(右) 同一患者,轴位CT显示巨大的纵隔和右肺门淋巴结肿大,导致上腔静脉完全阻塞(箭)。

淋巴结转移是小细胞肺癌的典型表现,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左) 小细胞肺癌。

PA胸片显示右肺门周围分叶状肿块,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引起的气管右旁凸起。

小细胞肺癌通常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

(右) 同一患者,冠状CECT MIP图像证实右侧中央型肿块伴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这些是小细胞肺癌的典型影像表现。

(左) 小细胞肺癌。

胸片显示左肺门肿块,导致左肺下叶支气管和左肺下叶肺不张。

(右) 同一患者,轴位CT和PET/CT图像显示左肺门区一个巨大的中央型软组织肿块,包裹并阻塞左肺下叶支气管,导致左肺下叶肺不张。

肿块表现出强烈摄取 (最大SUV = 11)。

(左) 小细胞肺癌患者,呼吸困难。

PA胸片显示一个巨大的右肺门区肿块,分叶状,边界不清。

(右) 同一患者,冠状CT显示右肺门肿块,右肺上叶支气管闭塞(黑箭),气管隆突下淋巴结肿大(白弯箭)。

小细胞肺癌典型表现为中央型肿块,其代表原发肿瘤和/或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左) 小细胞肺癌。

轴位CT显示左肺上叶不规则实性结节,边缘有分叶,周围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孤立性肺结节是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罕见表现。

如果没有转移,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右) 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矢状CT显示多个椎体发生硬化性骨转移。

来源于:太帅图库多灶性肺癌Mutlifocal Lung Cancer•同时存在的肺癌: 同时检出2个或2个以上肺癌,无转移•异时性: 不同时间检出2个或2个以上肺癌,无转移•原发性肺癌伴卫星病灶•肺癌伴相同的组织学转移(左) 转移性肺癌。

小细胞肺癌25例影像学诊断

小细胞肺癌25例影像学诊断

76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 年 12 月第 1 卷第 12 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Dec 2007 .Vol. 1,No. 12
2 结果
本组 25 例小细胞肺癌中,化疗 23 例,化疗合并放疗 1 例,化疗合并手术 1 例。虽然疗效好,但发展较快,转移较 早,预后较差,其 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52% ( 13 例) , 16%
(4 例) ,4% ( 1 例) 。治疗前穿刺活检及手术后病理切片
见后。
3 讨论
小细胞肺癌在 X 线影像上绝大部分表现为中央型肺
肺癌采用 X 线 CT 等诊断,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结果 25 例小细胞肺癌中,中央型24 例,周围型仅 1 例, 中央型中初次胸片 X 线表现为:肺门肿块型4 例,纵隔型肺癌表现 7 例,肺门及纵隔肿块伴肺野内阻塞 性改变 13 例。结论 小细胞肺癌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早发现早诊断有利于及时治疗。
示同情和理解,使患者拥有信赖和安全感,并提示紧张与脆
弱不利于疾病恢复。此外 ,对患者 的提 问及疑虑要 耐心解 释,消除不必要的紧张。要使患者懂得 ,积极 的动机未必带 来积极的效果,只有加上科学 的治疗才可能取得 良好 的
效果。
小 细 胞 肺 癌 25 例 影 像 学 诊 断
李大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25 例小细胞
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2. , 学会控制 自己的情绪 传染病患者必须学会 自我排 遣,特别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不 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使之不扩展、不蔓延。 2. 8 为人处事要胸怀坦荡 患者与人交往中,只要胸怀开 阔,以信求实,以实求信 ,不愉快的事就会少得多。 2. , 学会“自思” 这是一种思维 自我净化的过程,传染病 患者可以日记等形式回忆一天的生活,进行 自我“冶炼”,久 之 ,就会形成一种善于“克 己”的高尚品质 ,不仅有助于洞开 视野 ,改善心境 ,同时也丰富了知识。

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韦文桦何启辉陈乾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4期[摘要]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36例。

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比较两组的肿瘤位置、强化、形态、支气管闭塞和肺不张、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大血管受侵情况等。

结果小细胞肺癌多为中央型,肿瘤与支气管长轴平行,晚期发生支气管闭塞合并肺不张,而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即可发生阻塞性改变;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者融合、大血管受侵犯发生率高。

结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有一些特征性区别,可作出倾向性诊断。

[关键词] 肺癌;小细胞肺癌;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086-0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中的一种类型,占肺癌的20%~30%,近年来发生率不断上升。

为提高对小细胞肺癌影像学的认识水平,本文对36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SCLC 36例,男32例,女4例,平均年龄(60±12)岁,非小细胞癌(NSCLC)36例,男30例,女6例,平均年龄(59±8)岁。

1.2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64层VCT,行层厚为1.25 mm螺旋容积扫描。

扫描参数:探测器配置64×1.25,射线束宽度20.00 mm,电压120 kV,电流135 mAs,由肺尖到膈肌连续扫描,螺矩1.375:1,重建间隔1.25 mm;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和增强扫描,用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100 mL,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3.5~4) mL/s。

小细胞肺癌病理影像诊断71页PPT

小细胞肺癌病理影像诊断71页PPT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小细胞肺癌病理影像诊断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病理角度看小细胞癌的CT特征

病理角度看小细胞癌的CT特征

病理角度看小细胞癌的CT特征黄医生 19:32这是1例小细胞癌话雪 19:32恩,是,有融合趋势俊豪 19:32这是小细胞癌吗?血管漂浮征啊,我还想考虑淋巴瘤呢?话雪 19:33主要看融合黄医生 19:33这是另外一例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话雪 19:34恩,对,圆,没毛刺话雪 19:34等下话雪 19:35这样能解释不?俊豪 19:36生长均衡,相当于冰冻血管?话雪 19:37不是,生长均衡说的是圆话雪 19:38冰冻纵隔说的是侵袭强俊豪 19:39因为血供丰富,才不容易坏死,因为没有坏死,才没有形成血管破坏吗?黄医生 19:39既然侵袭性强,为什么肿瘤内的血管没有侵及?王兆宇 19:41我的理解是:小细胞癌侵袭力强,破坏力不如鳞癌强黄医生 19:42@王兆宇?嗯,明白了,多谢王老师!王兆宇 19:43病理上,SCC细胞较小,胞质很少,黏附力差,肿瘤有一种软软的感觉。

俊豪 19:47就是说,能看到完整的血管,除了淋巴瘤,还要想到小细胞肺癌吧?王兆宇 19:49二者形态还是有差别,小细胞癌是实性结节,原发性淋巴瘤常有GGO(粘膜相关淋巴瘤GGO特别多)。

俊豪 19:53嗯,我再按照这个思路延伸一下,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小细胞的肿瘤是不是有个共同点——细胞结合比较致密,血供相对丰富,少见坏死,容易包绕血管生长,也少见钙化。

比如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小圆细胞瘤。

这个观点能站住脚么?黄医生 19:53早期小的小细胞肺癌,血供是差的俊豪 19:54所以假如比较软,血供比较丰富,看到内部血管,少见坏死,就要想到小细胞的肿瘤?比如腹部淋巴瘤,确实比较软,容易包绕血管生长俊豪 19:56早期肺癌,肺动脉供血的时候,血供大都是偏差的吧?黄医生 19:59大腺癌常显著强化,CT值可达100以上黄医生 19:59但小腺癌王兆宇 20:00早期SCC血管没太多关注,坏死在病理上还是有的,只是很细很散,坏死区直径常小于1mm,所以影像上不容易看出坏死,增强时常有均匀散在低密度的感觉。

肺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基因、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展

肺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基因、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展

形 ,细胞质很少 ,有很细的颗粒状核染色体 ,但缺乏或看不到
核仁 。 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率 很高, 平均2 mi l l 有8 0个有丝分 裂细胞 , 这在显微镜 下可帮助 区别于其他的肺非小细胞肺癌【 ” 】 。
现在或曾经是吸烟者[ 3 1 , 但 是, 仍有少数患者是从未吸过烟 者[ 4 1 。
是 细支 气 管肺 泡 癌 的 早期 征象 [ 2 0 - 2 1 】 。大 约 三 分 之 一 的 鳞状 细 胞

腔静脉综合征【 1 。少 见但 却有鉴别诊断意义 的临床表现是副肿 瘤综合征 、副肿瘤神经异常 ( P N Ds )、神经介导性晕厥 。及早 发现这些较特异 的症状可 明显提高 隐匿性 的早期并有很高治愈
肺 小细胞 肺癌与很多特殊 的基 因表 达有关【 7 j 。一些重要 的 基因及分子特 点都被报 道过,包 括原癌基 因的激活 ,损 失或 失 活其他肿瘤抑制基 因等 。 几乎所有 的肺小细胞肺癌都在 3 p ( 1 4 ~ 2 3 )上存在肿瘤抑制基 因 F HI T 的失活 。另一个常见的发现 是
在7 p 2 2 . 3上拷贝数增加 ,这是遗传上编码有丝分裂纺锤 体组装 检查点蛋 白 MA D1的阎。几乎所有 的患者都有肿瘤抑制因子视
胞肺癌标本 中, 这有助于鉴别于淋 巴瘤。K i . 6 7蛋 白是细胞增殖 的标记物 ,小细胞肺癌对 . 6 7蛋 白有高表达 率,一般标本 中
平均表达率为 7 0 % ̄9 0 %。有病理学家建议如果标本中 . 6 7 的表达率低 于 2 5 %,基本可以排除小细胞肺癌【 ” 】 。 五、影像学表现 1 9 5 7年,美 国退伍军人肺癌研究协会将小细胞肺癌 分为两 组 :局限型— —肿瘤体积可被一个放射野包括;而 其他的被 定 义为弥漫型I 】 。5 0年 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推荐运用第 7 版 肺 癌分期分类标准对 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期。 1 . 周 围性肿块: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基本 占全部小细胞肺癌 类型的 3 5 %口 。分叶征是周围型肺 癌最 主要 的 C T征象 ,形成 分 叶征 的基础为: ( 1 )肿瘤细胞在每个方 向上的生长速度不一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周存升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1993(000)002
【摘要】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病理检查前难以确诊。

小细胞肺癌的相对影像学特征为男性多见,年龄较轻(多<50岁),中央型肺块,生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周存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Ⅱ)肝脏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J], 陈九如
2.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Ⅲ)肝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上) [J], 陈九如
3.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Ⅲ)肝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下) [J], 陈九如
4.小细胞肺癌25例影像学诊断 [J], 李大林
5.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学特征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学特征 [J], 余跃丰;庄丁勤;方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细胞肺癌的CT诊断分析

小细胞肺癌的CT诊断分析

小细胞肺癌的CT诊断分析目的分析SCLC的CT表现,以探讨CT诊断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所收治的76例SCLC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6例SCLC中,有65例(85.5%)是中心型的,11例(14.5%)是周围型的。

表现有肺内肿块或者结节的有74例(97.4%),有2例表现为支气管的管壁增厚。

其中有71例(93.5%)的肿块密度是均匀的,有2例表现为钙化和空洞。

有45例(59.2%)表现为支气管狭窄,有20例(26.3%)伴有阻塞性肺炎,有12例(15.8%)伴有阻塞性肺不张。

纵隔大血管被包埋或侵犯的有42例(55.3%)。

肺门淋巴结增大的有74例(97.4%),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有66例(86.8%)。

结论SCLC的CT主要表现为肺门区有实性肿块,而且大多数伴有纵隔淋巴结和肺门的转移,但是支气管的阻塞出现的相对较晚。

标签:小细胞肺癌;CT;诊断;影像小细胞肺癌(SCLC)在肺癌中的比例约为13.8%[1],有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类,其中周围型较为少见,占10%~15%。

临床上SCLC的发病率比鳞癌低,且发病年龄也较小,大多见于男性[2]。

据大量文献报道,近年来SCLC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因此早期诊断对SCLC来说就异常重要。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从2005~2010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6例SCLC患者的CT影像,希望能够对SCL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05~2010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共76例,其中男62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为(51.0±0.6)岁。

其中,有50例是由纤维支气管镜病检确诊的,7例由手术病理证实,12例由穿刺活检确诊,经过痰细胞学证实的有7例。

1.2?CT扫描采用由美国生产的8层的螺旋CT机,设置扫描参数为:120 kV,200 mA,层厚为10 mm,螺距为1.5,球管旋转1周的时间为0.75 s。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诊断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诊断

6、周围型多
有周围肿块或结节的病例占20/31(64%); 另外4例周围区有结节样物难以确定是否独立肿块; 1例周围大量转移灶无法判断有无周围原发结节; 3例肺不张明显无法判断有无周围结节;
——剩下的只是3例属于“可靠的”中央型!
SCLC进程推测
周围型肿瘤——肺门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肺门 及纵隔淋巴结融合——侵及周围脂肪间隙及支气管——轻度的 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少见);
在肺门淋巴结转移处,也会有支气管和肺动静脉旁的少许脂肪 消失;
淋巴结转移的初期脂肪间隙还存在,因为淋巴结边缘未被突破 ;
迅速增大的淋巴结没有留给包膜撑大的时间,而是很快就侵袭 出去了;
为什么脂肪间隙消失
淋巴结转移后侵袭到周围的脂肪间隙,就这么简单;
4、血管包埋征
肿瘤组织包绕肺血管者占28/31(90%),包括肿瘤对血管紧 贴的半圈以上包围;
小细胞肺癌影像诊断
伊旗人民医院
小细胞癌(SCLC)概况
小细胞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10~15%,其治疗方法与其他类 型肺癌有较大的差别;
其恶性程度很高,生长速度很快,很多患者就诊时即已转移; CT诊断对此病有一定的特异性,以往总结了一些实用的CT征
象,通常80%左右的疑诊小细胞肺癌得到病理的证实; 老年男性多,吸烟关系密切; 血液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升高;
另外有2例肿瘤与肺血管紧密相贴未形成包围状; 病理上对原有小血管的包绕很常见; 不完全的血管包裹,以及半包围状态,肿瘤组织对肺血管的包
埋特征仍然存在; 血管包埋时,血管一般均匀变细; 血管与肿瘤组织紧密相贴,肿瘤有向血管周围间隙渗透的表现

为什么血管被包埋?
血管被肿瘤包埋,血管旁间隙是脂肪与疏松结缔组织; 小细胞癌侵袭力强。

小细胞肺癌的CT影像的特点研究

小细胞肺癌的CT影像的特点研究

小细胞肺癌的CT影像的特点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小细胞肺癌的CT影像的特点。

方法通过对2020年7月-2021年7月53例我院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的CT影像进行研究。

结果经CT检查,确诊49例小细胞肺癌,正确率为92.45%,确诊途径包括手术确诊20例,纤维活检确诊11例,穿刺确诊22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33例,周围型小细胞肺癌20例,所有患者中出现肝脏转移患者6例,占其中的11.32%,淋巴转移患者5例,占其中的9.43%,腹腔转移患者4例,占其中的7.54%,中枢神经转移患者2例,占其中的3.77%,脑部转移患者1例,占其中的1.86%。

中央型小细胞肺癌33例,发病在左侧肺叶中为12例,右侧肺叶中为21例,周围型小细胞肺癌20例,发病在左侧肺叶中为9例,右侧肺叶为11例,累及支气管27例,段支气管16例。

结论小细胞肺癌的CT影像,对诊断具有一定作用,分析CT特点,为患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CT影像;特点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恶性的肿瘤,属于肺癌的一个类型,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具有生长速度较快,转移时期较早,病程较短等特点,根据光学细胞形态和组织类型分为燕麦细胞型、中间型、复合燕麦细胞型。

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部位、类型等情况有关,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会出现刺激性咳嗽、发热、胸闷、低烧不退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面、颈部水肿,声音嘶哑、气促、骨痛等症状,伴随中枢神经、肝脏、淋巴等转移症状,患者早期对放化疗敏感,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中CT检查肺部是较为有效的手段,此次研究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53例我院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旨在讨论小细胞肺癌的CT影像的特点,现详细报道此次研究过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20年7月-2021年7月53例我院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在41-75岁之间,长期吸烟时间(10.02±0.34)年,小细胞肺癌病程7-9个月,病程均值为(4.52±1.14)个月,肿瘤直径平均为(3.25±1.02)cm。

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

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

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对化疗较为敏感,且转移早、预后差,其影像表现、病理改变均有特别之处。

本文对我院2001~2009年间经病理证实和有完整CT资料的49例病例进行全面总结分析,以加深对其影像特征的认识,提高定性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1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经病理证实小细胞肺癌患者49例。

男38例,女9例,年龄30~74岁,平均48岁。

其中纤支镜病检证实28例,手术病理证实11例,穿刺活检证实7例,痰细胞学检查证实3例。

临床表现为咳嗽48例,咯血23例,气促10例,胸痛14例,颜面浮肿6例,声嘶5例,颈部包块3例。

病史0.5月~1年,平均2个月。

1.2 螺旋CT扫描技术采用Siemens Somatom Plus 4 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 kV,200 mA,层厚10 mm 螺距1.5,球管旋转一周时间0.75 s。

增强使用60%泛影葡胺或碘海醇80~100 ml,以2.5 ml/s 流率经肘正中静脉团注增强。

患者取仰卧体位,在吸气末屏气,自胸廓人口至肺底连续扫描。

1.3 螺旋CT影像观察分析由2位高年资胸部放射诊断医师阅片,采用肺窗(窗位:-700 Hu,窗宽:900 Hu)、纵隔窗(窗位:45 Hu,窗宽:300 Hu)观察病变所在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强化表现、病变周围继发改变、纵隔大血管受侵及肺内、胸膜转移等情况,特别对肺门、纵隔淋巴结按1997年欧洲国际抗癌协会(UICC)淋巴结分区[1]进行观察、记录。

(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以淋巴结长轴>1.5 cm、短轴>10 cm为参数)。

2 结果本组49例小细胞肺癌中,中心型41例(83.67%),周围型8例(16.33%)。

病变位于右肺上叶14例,中叶5例,下叶9例,左肺上叶20例,下叶10例。

41例中心型小细胞肺癌中,40例表现为肺门结节或肿块,1例CT 扫描肺内未见确切病变,以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小细胞肺癌的CT分型与影像特征分析

小细胞肺癌的CT分型与影像特征分析

-短篇论著-小细胞肺癌的CT分型与影像特征分析Analysis of classification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CT in small cell lung cancar苏月婷,夏建国,胡剑峰,陈阿林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泰州225300$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特征性CT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3例SCLC患者的CT图像,将SCLC分为肺门肿块(I型),肺门肿块伴同侧纵隔淋巴结肿大(II型),肿块与淋巴结分界清晰(Ha)或不清晰(lib),肺门肿块伴双侧纵隔淋巴结肿大(III型),肿块与同侧淋巴结分界清晰(^))不清晰(I l ib)或与双侧淋巴结融合(I H e),周围型肿块(IV型)。

结果53例中lib和Illb与IIIc共22例,占41.5%。

病变多累及支气管,伴有支气管狭窄或梗阻40例(75.5%),中央型SCLC常见病灶侵犯血管32例(60.4%)、胸膜22例(41.5%)、肺实质34例(64.2%)等表现(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血管受累、胸膜病变及肺内伴随表现均与肿瘤的位置及纵隔浸润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小细胞肺癌特征性CT表现就是肺门肿块伴纵隔融合性肿块。

中央型SCLC大多累及支气管、大血管与胸膜。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4.2;R81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E011(2021)029351间4肺癌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一位,其中小细胞肺癌(smal t celt lung carcinoma,SCLC)虽然不是肺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肺癌的15%-20%[1-2]),但是其倍增速度快、生长分数高以及早期广泛转移可能性大,比非小细胞肺癌(NSCLC)更具侵袭性[3],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SCLC是很重要的。

既往大部分关于SCLC的影像学研究局限于CT肺门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融合,而对于病灶其他的伴随表现及分类还没有系统、整体的认识,故本文回顾性分析SCLC的CT表现来对其进行影像分类,旨在提高对小细胞肺癌CT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小细胞肺癌及肺鳞癌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分析

小细胞肺癌及肺鳞癌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分析

(10%)出现肠管扩张以及3例(10%)出现胰腺假性囊肿。

3讨论近年来,由于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内镜检的快速发,患者的了,是的发生率出现的,并且依然是的发症之一。

,溃占院患者的10%~25%孔胃疡穿孔是急诊常见的急腹症,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病,X发现体出现较病出断。

是一部分患者的病,X发现游离气体,加之部分老年或者高龄患者痛的敏感差,壁肌肉萎缩,因痛膜刺激表现典型,成病的误、漏%5&+超声 于具无创、快速、可复好、经济等优点,在急腹症鉴别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效弥补了X的一些不足。

研究认为,超声对早期出率的高具要用价值叫本研究对30例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上消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声像图特征进行了归纳。

①处的壁构清,由于是纤维瘢痕肉芽组织、已经坏死的组成构成,因而诊断穿孔的直接征象即局部出现的双棒样壁的回声,管壁周围可出现增厚,中心于存在出血血栓,因呈现出缝隙状低回声者无回声[7]+是这一直接象并不是的,研究中占全部患者的60%。

②腹腔体仅是X时要的特,是超声的主要依据。

在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腔高部位隙可高回声的体,且、脾等可其,且体可位出现移动。

7要的是体大小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时该回声很发现;是如果较小,体可较少,相难发现。

如为中等时,患者仰位超声可到部分,体回声了部分,这个时体位则要,可患者由仰卧位转为位,时可以发现气体回声又漂移到了部。

部分小其体很少时,可患者位,且无小的+③腹腔是的超声表现,主要是于内如可进腔,进症+无回声可出现于腹腔隙相较的部位,部分呈现出回声杂,可点回声分,病进一发可发现肿形成。

④患者可发现少量的继发象,研究40%的患者出现非对壁增厚,10%的患者出现肿,原因在于化膜可、,进症;研究10%的患者出现,的,但是此时患者的肠壁层次是可的。

,超声在中具较好的用价值,壁双棒样回声是病的直接象,出体是可的据,腔是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1]Mouly C,Chati R,Scotte M,et al.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perforated gastro-duodenal ulcer:literature review[J].J Vise Surg,2013,150(5):333-340.[2],.腔补术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患者的效的影响[J]•现,2019, 24(11):1285-1287.[3]Wu J,Cui SH,Li HZ,et al.Ultrasound diagnosis in gynecolog­ical acute abdomen[J].J Biol Regul Homeost Agents,2016,30(1):211-217.[4],李先任,陈锦鹏,等•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J]•吉林医学,2018,39(2):370-372.[5].X、CT的效果评估[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134-135.[6]•腹部超声的诊断价值[J].中国乡村医,2020,27(4):39-40.[7].多超声诊断消化道穿孔的影像研究进展[J].实用医影像杂志,2019,20(3):287-289.(收稿日期:2020-08-20)小细胞肺癌及肺鳞癌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分析黄先敏方莉莉林修径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恶性程度极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肺癌的15%~20%,其中中老 年男性是该病的高发群体E'SCLC—旦发病癌细胞将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且出现早期转移的概率较大[2]o鳞癌是非小细胞D0I:10.16106/14-1281/r.2020.06.049作者单位:355200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放射科癌的一种,属于原发性肺癌,约占肺癌的27%,其发病群体多为老年男性,大部分肺鳞癌患者早期症[3]o SCLC 肺鳞癌属于中肺癌中较为的病类型,发病群体症度较高,增加了鉴别难度[4]。

小细胞肺癌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与CT诊断研究进展

小细胞肺癌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与CT诊断研究进展

小细胞肺癌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与CT诊断研究进展摘要: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之一,其发病率约占肺癌的20%,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而且倍增时间短,因此不仅转移早而且范围广泛;虽然临床研究发现SCLC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敏感,因此具有较高的初治缓解率,然而SCLC具有较高的继发性耐药率,因此容易复发,故治疗应以早发现、早治疗为主。

然而由于SCLC在临床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极易被患者忽视,导致临床出现漏诊或误诊,影响治疗的效果和价值。

随着临床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尤其是CT技术在SCLC的诊断价值获得了认可和青睐,为此本文试就小细胞肺癌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与CT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病理特征;CT诊断;研究进展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临床病情进展明显快于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病理学上根据细胞的具体特征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包括以往的燕麦细胞癌)和混合性癌(即小细胞癌与鳞或腺癌的混合型)两类[1]。

美国退伍军人医院肺癌研究小组所制定的SCLC分期系统认为若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包括其引流的区域淋巴结,如同侧肺门、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且能被纳入一个放射治疗野即为局限期(Limited Disease,LD),如果肿瘤超出局限期范围即为广泛期(Extensive Disease,ED);上述方法由于简单、易行,且与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此获得了广泛认可[2]。

由于SCLC具有肿瘤分裂增殖迅速、早期扩散等特性,而且病情发展迅速、病程短、恶性度高、预后较差等特点,因此对SCLC进行早发现、早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3]。

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CT作为重要的诊断手段在SCLC的诊疗过程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SCL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及CT诊断价值,为临床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本文试对上述内容展开综述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