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心灵的慰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石窟壁画上可以看出,但是刚传入中国的佛教艺术还保留着很大部分的外来特征。
比如说:物体用粗硬的线条勾勒,人物形象西方化,并且运用到晕染的方法表现人物的体积感。
(ppt: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
(ppt: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特色介绍:北魏期间,造像规模宏大,是佛教艺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很重要部分
相似度极高
佛像特征:肉髻白毫螺发耳垂(肉髻白毫属三十二相)
拓展:白毫是一撮毛
螺发是根据释迦牟尼生前的曲发而来
耳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智慧等
2)、石窟艺术
往后,佛教传入中国。说到佛教传入中国,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西游记》(ppt:《西游记》剧照配乐)
当然佛教并不是唐僧引进的,唐僧引进的是大乘佛法
拓展:佛教传入中国的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者之间存在渡人与渡己的差异。
释迦牟尼
出家前为王子,体会世间疾苦,决定修行超脱。
(ppt:腋下诞生)
佛教教义讲究因果轮回。
早期受到统治者的支持。
4、讲授新课
1)、印度佛像
(ppt:印度式佛头)
印度佛头的造像特点:典型的印度人样貌
印度佛像雕刻技术源自古希腊雕刻,经过本土化修改,造像越来越趋向于印度化。
(ppt:与印度人侧面像的对比)
第2课心灵的慰藉
■教学目标
1、了解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现象
■教学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学具: 教材,笔记本
■课时
第一课时
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3课心灵的慰藉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ppt: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特色介绍:以武则天为原型雕刻的巨型佛像。规模庞大,造像精美
(ppt: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特色介绍:在陡峭的悬崖壁上开凿石窟,并雕刻大型佛像。
(ppt:莫高窟)
莫高窟特色介绍:壁画、佛像都生动华美,建造年代跨度很大。
思考:(ppt:莫高窟四座不同时代的佛像)
根据四幅不同时代的菩萨像来归纳佛教美术在我国的演化(本土化过程)。
佛教真正传入中国是在两汉时期,天下时局不稳定,人们需要一个心灵上的寄托,而佛教便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心灵依靠。
有一条传入中国的路线是经由新疆地区进入中国。而到了东汉末年,在这条传教之路上,出现了中国的第一个佛教建筑的瑰宝——克孜尔石窟。(ppt:克孜尔石窟)
石窟——供人打坐修行的地方,墙上画满壁画以给修行者更直观的神识感受。
第一次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环境也是一个因素。没有预先设想好环境对学生状态的影响,所以整堂课的效果并不怎么理想。
7、观看ppt短片
观看藏传佛教弟子在美国一美术馆表演沙画的ppt短片。感受佛教所传达的一种淡泊的心境。(观看ppt)
6、教学反思
今天第一次用课件,可能是不熟悉,思路还是会把内容和课件分开来。课程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总结一下,主要的问题还是对课件没有很熟悉,在上课的时候,思路不能整合在一起。
也是由于对课件不够熟悉,导致内容衔接上出现了问题,在课堂上出现了暂停的状况。这是很不应该的。
北凉——初唐——盛唐——中唐
由彪悍雄健的形象转变为秀骨清风的感觉,到中唐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众审美观念的转变,造像也逐渐变得有珠圆玉润之感,服饰也愈见华丽。
(拓展:菩萨形象的演变。男到女)
5、小结
佛教造像的样式收到当时审美思潮的冲击
6、感受欣赏
欣赏中国古代佛教美术作品。感受宗教对美术的影响及宗教在中国逐渐本土化,并与中国的封建礼教思想相融合的演变和发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思考比国家还要大的单位是什么(宗教)从而引入新课,宗教观念对美术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2.出示课题
播放ppt:礼仪与教化
3、创设情境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耶稣
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佛教释迦牟尼
其中呢,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就是佛教。从佛教讲起。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