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财 政 政 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内物价持续走低 中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自1997年10月开始出现绝 对下降,到1998年7月,已达25个月之久。从全年价格 走势看,没有明显的回转迹象,通货紧缩趋势日渐明 显。 (三)消费需求增长趋缓 90年代中期,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各 项改革逐步推开,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居民预期支出 增加。再加上失业率高、就业前景不乐观以及实际利 率过高等因素,居民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边际消费倾 向下降。此外,市场发育不健全,消费信贷服务体系 不完备,也大大限制了居民对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 品的消费;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也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
第十一章 财 政 政 策 Fiscal Policy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研究财政政策的内涵; 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财政政策的目标体系; 财政政策工具;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重点和难点] 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我国实 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背景以及积极财政政 策的内容。 [学时] 2学时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和目标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体系
财政政策的目标体系分为四大类:经济稳定 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公平分配目标和平衡预算 目标。前三类属于高层次目标,也是最终目标, 后一类是低层次目标,也是中间目标。 (一)经济稳定目标 1.价格稳定目标。价格稳定一般是指价格总水平 的基本稳定。大部分西方国家把轻微的通货膨胀 看作是正常的经济现象。 2.充分就业目标。 3.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第二节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中国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经济背 景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在泰 国爆发,迅速席卷了马来西亚、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进而波及 香港、拉美、大洋洲、前苏联及东欧国家。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90年代长期低迷后,亚 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其雪上加霜。全球经 济和贸易的增长步伐明显减慢。
2.建设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 国债收入投资于基础设施,既缓解了 短期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又促进了长期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同时还为下岗职 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 从而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长 期稳定发展。
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收到了初步成效,经济 增长基本达到年初确定的目标,比上年增长7.8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国有企 业改革步伐加快,农业丰收,外贸出口形势有所 缓解。 积极财政政策给中国乃至亚洲经济带来了积 极的变化,为国内外人土所关注。评价积极财政 政策的成效,总结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加快经济体制转轨,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
1998年中国政府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 两个突出的特点: 1.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拉动总需求。 按照经济学一般原理和国际经验,扩张性财 政政策包括减税和增支两个方面。1998年中国积 极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投资,而没 有实施大规模的减税政策,这是基于中国当时的 税收状况和经济环境所作出的决定:(l)中国税 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过低,减税已无空间。 (2)中国税制结构制约着减税效应的发挥。(3) 中国的经济和税收环境也不宜于实行减税。
紧缩性财政政策(Restrictive Fiscal Policy)是指通 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 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 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实现紧缩性财 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增 税与减支同时并举,财政盈余就有可能出现,所以, 紧缩性财政政策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Neutral Fiscal Policy)是指财政的 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 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要保持平衡。
(2)调整了进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了关税税率, 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 实行了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 (3)清理整顿收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998年, 中国政府清理了涉及企业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分 三批取消了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727项,减 轻企业和社会负担370多亿元。 4.增加社会保障、救灾和科教等的重点领域支出。 主要内容是:(1)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对科教的 投入力度。(2)切实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 生活,支持国有企业改革。(3)支持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4)增加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经费。
2.防范金融风险,充实国有独资银行资本金。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高了政府防范金融风 险意识。1998年上半年,国家财政向国有独资商业 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期限为30年),充实 银行资本金,从而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 率大为提高。 3.调整税收政策。 (1)为支持外贸出口,分批提高了纺织原料及制品、 纺织机械、煤炭、水泥、钢材、船舶和部分机电、 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了“免、抵、退”税 收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对一般贸易出口收汇实行 了贴息的办法,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有偿使用项目专 项资金也已正式开始使用。这些措施对促进外贸企 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2.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3.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其评价。
(四)投资需求增长乏力 (五)结构因素制约经济健康运行 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产业结构 不合理,低技术水平的产品过剩与高新技 术产品不足并存。2.城乡结构不合理。制 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二元经济 结构”问题。3.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1998年启动积极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
积极财政政策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政策, 是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周期调节的一次 成功尝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以1998年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四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财政预算调整方 案为标志。预算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增发1000 亿元长期国债。国家财政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债期限为10 年,年利率5. 5%。1998年中央财政赤字亦由年初 预算的460亿元扩大到960亿元。
(二)经济发展目标 1.经济增长目标。在发展经济学上,经 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速度。 2.资源合理配置目标。 3.反周期波动目标。 (三)公平分配目标 (四)预算平衡目标
四、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预算政策工具、 购买性支出政策工具、转移性支出政策工 具、税收政策和公债政策工具等五大类。 1.预算政策工具 2.购买性支出政策工具 3.转移性支出政策工具 4.税收政策工具 5.公债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第二,政 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 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 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这种政策是政府 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 以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 用国家财力有意识于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1998年,中国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加深,长期以来盲 目建设带来的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在 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双重 因素作用下,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经济增 长速度回落,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 亚洲国家(地区)是中国的主要贸易 和投资伙伴,亚洲的经济动荡对中国的外贸 出口和外资进入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 表现在:外贸出口形势恶化;外商投资下降。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 段来达到发展、稳定、实现公平与效率、 抑制通货膨胀等目标的财政策略。政策的 稳定性总是相对的,变动性才是绝对的。
二、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 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 分。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 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 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控制效果, 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 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
2.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 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 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其载体主要有减税和 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在减税与增加支出并 举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 财政赤字,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同于 赤字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