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一
《古代汉语(1)》一一、填空题1、传统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许慎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对“指事”所下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对“假借”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3、“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4、几个具有同一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异体字。
5、异体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
6、“慚”的异体字是惭。
“群”的异体字是群。
7、“寶”的简体字是宝。
“馀”的简体字是余。
8、以秦为分界,可以把汉字发展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其中古文字范畴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籀文和小篆。
9、《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解释孔丘的《春秋》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历史著作。
10、“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中的“焉”是指事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在那里。
“穆公访诸蹇叔”的“诸”是介词,相当于之于。
二、概念题1、文字:文字是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
2、六书:“六书”说是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
3、象形:“象形”的定义及例字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誳,日月是也;4、四体二用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
5、异体字: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共写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
换言之,就是所记的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6、古今字: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7、繁简字:繁简字就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是着眼于字的笔画的多少。
8、甲骨文:甲骨文是用刀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称作龟甲兽骨文字、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虚文字、殷虚书契等9、金文: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铭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辞。
商周两代出土的铜器以钟鼎为最多,钟是古代的乐器,鼎是古代的礼器,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指出句中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指出句中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民生二心。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责利之。
子;意动用法;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谋取利益。
3.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动用法;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扰乱。
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6.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
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7.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饶圈。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私;名词活用作动词;偏爱。
9.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动用法;使……饮酒。
10.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1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使……美。
1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民生二心。
13.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把……当作困难的事。
免;使其君免于灾祸。
1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认为……低贱。
1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使……贫。
16.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饮酒。
17.从左右,皆肘之。
使立于后。
肘;用肘撞。
18.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之日寤生。
1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
2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2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影墙。
君;名词活用作动词;守君道。
2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
23.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远离。
2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民生二心。
25.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意动用法;把……当作困难的事。
免;使动用法;使其君免于灾祸。
26.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意动用法;认为……低贱。
古代汉语(第二版) (1)[25页]
期的敦煌變文、禪家語録、宋元話本、明清小説等。文言是本課程的研究對 象。
需要説明的是,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作爲本課程研究對象的文言,並非一 時一地的語言,其中既有時代的差異,又有地域的差異。這種差異既有語音上的, 也有語法上的、詞彙上的6音義。“音義”是兼釋字 音和字義的一種古注,以
注音爲主。
三、古注的體例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翹翹薪貌錯雜也箋云楚雜薪之中尤翹翹者我欲刈取之以喻衆女皆貞絜我又欲取其尤高絜者○翹祁遥反 沈其堯反尤高絜者一本無絜字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秣養也六尺以上曰馬箋云之子是子也謙不敢斥其適己於是子之嫁我願秣其馬致禮餼示有意焉○秣莫葛 反説文云食馬穀也上時掌反下文同餼虛氣反牲腥曰餼 [疏]翹翹至其馬○正義曰翹翹然而高者乃是雜薪此薪雖皆高我欲刈其楚所以然者以楚在雜薪之中尤 翹翹而高故也以興貞絜者乃是衆女此衆女雖皆貞絜我欲取其尤貞絜者又言是其尤絜者之子若往歸嫁 我欲以粟秣養其馬乘之以致禮餼示己有意欲求之下四句同前○傳翹翹薪貌 ○正義曰翹翹高貌傳言 薪貌者明薪之貌翹翹然若直云高貌恐施於楚最高者此翹翹連言錯薪故爲薪貌鴟鴞云予室翹翹即云風 雨
第一单元
一、古注的産生
古書的注解萌芽於先秦,如:《孟子·滕文公上》
中的“設爲庠序學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 周曰庠”,就是對“校”、“序”、“庠”的解釋; 《韓非子》中的《解老》、《喻老》篇,是對《老 子》的注解;《墨子》中的《經説上》是對《經上》 的注解。
大規模給古書作注始於漢代,而漢代古注先從經書開始,究其原因,大 致有三: (1)隨着時代的發展,語言也在發展變化,人們的生活習俗、社會的典 章制度也都在起着變化,這樣,後人在閲讀古書上就出現了障礙。 (2)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朝廷設五經(《易》、 《書》、《詩》、《儀禮》、《春秋》)博士,尊儒讀經需要有人爲經 書作注。 (3)研究儒家經典,漢代有兩個學派,即今文經學派和古文經學派。上 面談到的“五經博士”講授的都是今文經。古文經學派爲了確立古文經 的地位,必須注重文字訓詁。今古文之争,促進了古注的産生和發展。
自考《古代汉语》文选部分(1)
⽂选翻译 01〔原⽂〕 初,郑武公娶于申,⽈武姜,⽣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惊姜⽒,故名⽈“寤⽣”,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制,岩⾢也,虢叔死焉,佗⾢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叔。
祭仲⽈:“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都,不过参国之⼀;中,五之⼀;⼩,九之⼀。
今京不度,⾮制也,君将不堪。
”公⽈:“姜⽒欲之,焉辟害?”对⽈:“姜⽒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多⾏不义必⾃毙,⼦姑待之。
” 〔翻译〕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妻⼦,叫武姜,⽣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于是姜⽒就很讨厌他。
⽽偏爱共叔段,想⽴他为太⼦,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郑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先为共叔段请求以“制”封地,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地⽅,从前虢叔就死在那⾥,若是封给其它的城⾢,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对庄公)说:“都的城墙超过⼀百雉长,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
先王的制度:⼤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中等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九分之⼀。
现在京这个地⽅不合乎制度,不制裁的话,国君将不能忍受。
”庄公说:“武姜想要(这样),我⼜怎能躲避灾祸呢?”祭仲说:“武姜有什么满⾜?不如早给太叔安排个处所,不要让他(的势⼒)滋⽣蔓延!⼀旦蔓延起来,就难以对付了。
蔓延的杂草尚且不可以除掉,何况是国君您宠爱的弟弟呢?”郑武公说:“多做了不合道义的事情,必定会垮台。
你姑且等着瞧吧。
” 02〔原⽂〕 既⽽⼤叔命西鄙、北鄙贰于⼰。
公⼦吕⽈:“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叔,⾂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民⼼。
”公⽈:“⽆庸,将⾃及。
”⼤叔⼜收贰以为⼰⾢,⾄于廪延。
⼦封⽈:“可矣,厚将得众。
”公⽈:“不义不暱,厚将崩。
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答案5135
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答案5135(单选题)1:关于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是A: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为羊圈。
B: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是“前往、接近”的意思。
C: “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裂开。
D:“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
’”中的“趋”是“慢走”的意思。
正确答案: D(单选题)2:下列各组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A:奉、捧B:见、现C:舍、捨D:余、馀正确答案: D(单选题)3: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A: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B:吾道一以贯之C: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正确答案: A(单选题)4:以下各句中的“ 以”的词义为“以为”的是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精确答案: D(单选题)5: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中的“走” 的意思是A:行走B:慢走C:跑D:小步急趋正确答案: C(单选题)6:属于异体字的是()A:岩、巖B:须、鬚C:反、返D:景、影精确答案: A(单选题)7:流传到现在的《战国策》是经过汉代谁整理过的A:许慎B:刘向C:班固D:郑众正确答案: B(单选题)8:下列句子中属于兼语句的是.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B:夜缒而出,见秦伯。
C: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D:公赐之食。
正确答案: A(单选题)9: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里“行李”的文中义是A:包裹B:被服C:交际使者D:行人正确答案: C(单选题)10: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中“ 赡”的文中义是A:赡养B:瞻仰C:足够D:展望正确答案: C(多项选择题)11:关于《礼记》,叙说精确的是A:《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
B:《礼记》撒布下来的有两种簿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39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39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30分)1.“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对该句中“余”字的分析正确的是()oA.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B.人称代词,在句中作前置的宾语C.副词,意思是“多"2.下列三句中,用作前置宾语的“安”字应是()oA.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B.既来之,则安之。
C.方此之时,尧安在?3.古代汉语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否定副词()。
A.不是B.非C.是4.甲骨文“朱”字形,采用的是()造字法。
A.象形B.会意C.指事5.()是我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
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方言》6.下面不属于构成异体字条件的是()。
A.声音相同B.意义相同C.形体相近7o “邹忌惰八尺有余,而形貌吠丽。
”该句中的通假字()oA.惰A.貌C.吠8.“师退,次于召陵”(《齐桓公伐楚》)中“次”可译为()oA.驻扎B.停?白C.动作或行为的次数9.“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左传•成公二年》)该句中“饮”指()A.饮用的泉水B.饮料C.饮水10.“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指示”是()A.同义复音词B.偏义复音词C.两个单音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5题20分)11.下列各句中,不含有宾语前置现象的句子是()。
A.吾子与子路孰贤?B.之二虫,又何知?C.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
D.颖考叔日:“敢问何谓也?”12.叙述句一般是以()作谓语的句子。
A.动词B.动词性词组C.代词D.名词13.“随亡于荆,吴饼于越。
”(《韩非子•说疑》)关于此句表述正确的是()o Ao上述两个分句都是被动句B.两个“于”都是都只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Co “荆”和“越”都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D.“亡于荆”等于说“被荆亡”,“饼于越”等于说“被越饼”关于古白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答案3
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答案3(单选题)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殆”的文义是A:危险B:懈怠C:疑惑D:厌倦正确答案: C(单选题)2: “夫人将启之。
”中“ 之” 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A:语气词,表停顿B:代词,代共叔段C:代词,代门D:助词,指门正确答案: B(单选题)3: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A: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B:吾道一以贯之C: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正确答案: A(单选题)4: “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中“ 厉”的文中义是A:病,使……困苦B:对……暴戾C:对……鼓励D:使……庄重正确答案: A(单选题)5:许慎的“六书”中,属于用字法的是()A:象形B:指事C:形声D:转注正确答案: D(单项选择题)6: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中“贰”的文中义是A:两属B:两个C:二十D:第二次正确答案: A(单项选择题)7: “老汉病足,曾不克不及疾走”中“走”的文中义是()A:离开B:跑C:慢走D:散步正确答案: B(单选题)8: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中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是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名词用作动词D:名词做状语正确谜底: B(单选题)9: “或谓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也。
’ ”中“或”字的词性为A:选择连词B:肯定性无定代词C:否定性无定代词D:副词正确答案: B(单项选择题)1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中“彫”的用法是()A:通“雕”B:通“凋”C:同“凋”D:同“凋”正确答案: B(多选题)11:下面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有A: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百乘,显使也。
C:千金,重币也。
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正确谜底: B,C,D(多选题)12:下面句子中,含有宾语前置征象的有()()()()A:吾道一以贯之B:赵后曰:“否则。
苟无岁,何故有民?”C:惟奕秋之为听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正确答案: A,B,C,D(多选题)13: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A:奉—捧B:见—现C:属—嘱D:后—後正确答案: A,B,C(多选题)14:关于“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古代汉语1课外作业(一) 及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一)一、填空1.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第一部以分析汉字字形、解释汉字本义为宗旨的字书。
2.“比類合誼(义),以見指撝(挥)”是许慎给(会意)造字法下的定义。
3.省形、省声和(亦声)是形声字的三种特殊结构。
古文字阶段的书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大篆、小篆等。
4.甲骨文亦称“契文”、“殷墟文字”或(甲骨卜辞)。
5.商周青铜器以鐘和鼎为代表,故金文又叫作(钟鼎)文。
二、简答6. 汉人所谓“六书”指的是哪“六书”?请按顺序写出其各自的名称。
答:按照许慎的名目、班固的顺序,传统“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7. 简要说明“合体象形”与“会意”有什么不同。
答:(1)合体象形属独体字,会意属合体字。
如“果”中只含“木”一个字,“集”中含“隹”、“木”两个字。
(2)合体象形一般记写有形可象的名词;会意主要记写动词、形容词及较为抽象的名词。
前者如“眉”、“胃”、“瓜”、“果”;后者如“集”、“美”、“朝”、“莫(暮)”。
(3)合体象形直接显示“实物本体”,如“果”中有“田”,“瓜”中有“厶”。
会意则无“实物本体”,其通过若干字符组合,表示某种行为或性状。
如“集”通过“隹”和“木”的组合,表示“群鸟落下”之义;“美”通过“大”和“羊”的组合,表示滋味鲜美之义。
(4)合体象形两部分之间是陪衬和被陪衬的关系。
如“果”字以木(树)陪衬果体;“瓜”字以蔓以陪衬瓜体。
会意内部则无主辅之分,无陪衬与被陪衬关系。
如“集”字由“隹”、“木”相合而成,“令”字由“口”和“卩”互构而成,皆不分主、辅。
8. 举例说明什么是“省声字”,什么是“亦声字”。
答:(1)省声::形声字的一种特殊结构。
所谓“省声”,就是为使字形简化,并为声符留出空间,而将字形繁复的声符(声旁)省去某些笔划。
例如“夜”字,从月(或夕),亦省声;“炊”字,从火,吹省声。
“省声”的表述方式为“从×,×省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0)盗传必究一、填空题(18分)1.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2.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3.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词义程度、词义范围、词的感情色彩方而来考察。
4.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讲用字法的是转注、假借。
5.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假借字是木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6.词类活用是指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二、解释宇词(36分)(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22分)7.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喜爱。
8.孟尝君不说,日:“诺,先生休矣!”高兴;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黄河;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漂亮;与“坏”相对。
11.厉王虐,国人谤王。
批评;诽谤。
12.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捧;奉命。
13.责毕收乎,来何疾也?债务;责任。
14.罢师而去之。
斩子反以为大戮。
离开;前往。
15.射其右,毙于车中。
倒下;死亡。
16.赦之,以劝事君者。
勉励;劝告。
1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穷尽;贫穷。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分)18.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观看;本义。
19.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捧;本义。
20.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年老;引申义。
21.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器;本义。
2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引申义。
23.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早晨;假借义。
24.中御而从齐侯。
驾车;本义。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26分)(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14分)25 .文王以百里外而臣诸侯。
臣;使……成为臣属。
2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通论一)ppt精编版
竟→境
《说文·音部》:“乐曲尽为竟。”
《晋灵公不君》:“亡不越竟。”
责→债
《说文·贝部》:“求也。” 《冯谖客孟尝君》:“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3、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
辟→避 《说文·辟部》:“法也。”
《诗·小雅·雨无止》:“辟言不信。”
采→採、彩
《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 龙虎,成五采。”
1、词义层面 (1)用途
庙、观、寺、庵 园、圃
(2)部位
领、颈、项
《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qiúqí),齿如瓠(hù)犀,螓( 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反常。”在古代的常用義為反常,即權變 的意思。
3、後起的意符不一定表示本義所屬 的意義範疇。
懸,本作縣。
《說文》:“縣,繫也。從系持 jiāo”金 文象木上懸着一個人頭。系,從糸mì; ,像倒懸的人首。
4、某些意義範疇密切的意符,可以
互相通用。
➢彳、辵chuò、足、走 如:征和 ➢言、口、欠(为张口输气) 訢和欣
即武器也。”
(四)形聲
• “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 形聲字通常由兩個部分構成: ——形符(或意符),表示意義或字義的屬類; ——聲符,表示該字的讀音。 • 《說文》的術語:從某,某聲。
1、意符與詞意的關係
➢意符相同並不意味著詞意相同 ➢絕大多數形聲字的意符並不表示詞意 ➢如果我們知道某一個形聲字的幾個意思,
2、构字部件不同
变换形符: 睹-覩;猪-豬;歌-謌;裸-躶;暖-煖
变换声符: 綫-線;猿-猨;杯-桮;怜-憐
变换形符声符: 迹-蹟;村-邨;裤-绔;碗-盌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文选第一部分)ppt
王引之《字典考證》;1981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康 熙字典音讀訂誤》。
《中華大字典》
• 陸費逵、歐陽溥存主編,中華書局 1915年出版。
• 收字48000多個,按部首排列,收錄 了一些近代方言字和翻譯用的新字 。
《經籍纂詁》
清阮元主編,出版于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這 是一部專門收集唐代以前各種古書注解的字典。
劉邦於公元前206年重新統一天下,建立漢王朝,中原一帶各民 族的共同語始稱漢語。
古代漢語可歸納為兩個系統:文言(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 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和古白話 (唐宋以來以北方話為基礎而形成的語言)。《古代汉语》课程的 學習重點是文言,尤其是先秦語言巨匠們在以當時口語為基础而加 工成的文學語言。
它在編排上用的是韻母排列法,按平水韻106韻編次 被釋的字;以一韻為一卷,全書106卷。每字之下,羅列 唐以前各種古書注解對這個字的解釋。
常用的中小型字典辭書
1、《新華字典》 2、《現代漢語詞典》 3、《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4、《王力古漢語字典》
新華字典
《新華字典》是新華辭書社編纂的 ,主持其事的是魏建功。它也適當收錄 了古代文獻中的詞彙,以及歷史上的外 來語。本書注音釋義都用新的方法,對 古漢語的詞的解釋,都用現代口語以及 被現代口語吸收了的文言詞語,因此對 我們學習古代漢語也有一些幫助。
鄭伯克段于鄢
題解:
伯 :春秋五等爵,公侯伯子男。鄭,伯爵,故稱鄭伯。 在實際敍述中,侯、伯亦常稱公。
克:根據《左傳》的記載是“戰勝”的意思。 于: 介詞,引進處所。 “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 縣。
說文解字的解讀
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主编第一单元原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原文及翻译一、第一单元文选《左传》(一)、郑伯克段于焉(僖公元年)初①,郑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
生庄公及共叔段④。
庄公寤生⑤,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⑥。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⑦,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⑧。
公曰:“制,岩邑也⑨,虢叔死焉⑩,伦邑唯命⑾。
”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⒃。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⒇”。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
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25),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30)。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
京叛大叔段。
段人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37)。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
请以遗之(39)。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47)。
《古代汉语(1)》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6分)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收录的字头属于____字形。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
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研究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植”、“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4.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
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34分)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30分)(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o(每词3分-共5小题6个词18分)22.今君有戋戋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23.项伯杀人,臣活之。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二)指出以下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共5小题6个前置宾语12分)27.敢问何谓也?28.诗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129.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0.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将以下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32.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勤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勤学,如炳烛之明。
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主编原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原文及翻译一、第一单元文选《左传》(一)、郑伯克段于焉(僖公元年)初①,郑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
生庄公及共叔段④。
庄公寤生⑤,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⑥。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⑦,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⑧。
公曰:“制,岩邑也⑨,虢叔死焉⑩,伦邑唯命⑾。
”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⒃。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⒇”。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
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25),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30)。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
京叛大叔段。
段人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37)。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
请以遗之(39)。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复习整理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代汉语分为:远古汉语(殷商甲骨文时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代以后至五四运动前期)-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注:近古汉语,宋元至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4、清废除科举制后设立小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隋唐以后分此三类。
二、汉字的构造(一)汉字的历史1、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卜辞)-金文(钟鼎文)-战国文字—大篆(籀文)—小篆(秦篆)—隶书—草书、楷书(真书、正书)行书(1)汉字起源于图画。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卜辞、殷墟卜辞,是我们发现最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
它是殷商王朝用来记载占卜吉凶之事的文字,已具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结构,也有一些借用表义的假借字,是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
(3)金石文字:较甲骨文,字形比较稳定,传达的文字信息更丰富,展示的社会面更开阔。
①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本是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后来主要用来祭祀、宴请上面以记载典祀、歌颂战功、订立盟约等。
②石文:可在石头上的文字。
(4)篆:①大篆,又叫籀文、篆籀,秦代建立以前秦地区使用的文字。
②小篆,被成为中国汉字的第一次革命,基本上脱离了图画抽象,较规范;笔画趋向简单,圆润。
(5)隶书:又叫八分书,有美感,很舒展,据说是秦朝狱隶陈邈发明,有古隶在(或叫秦隶)和今隶(或叫汉隶)之分,向方块字迈进了一大步,笔画简单,明了,是中国汉字的第二次革命。
(6)楷书:出现于汉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方块字,易写易认,完全用于交际,无美学意义。
2、(1)①最早提出古今字这个术语的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隶书的产生;②最早的隶书产生于战国时代;③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2)隶书与篆文相比,发生了两方面大的巨大变化:①一是大量出现了偏旁的简化和形体省变,使汉子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至许多隶书破坏了篆文原有的“六书”结构。
②二是隶书变圆笔为方笔、变连笔为断笔、变曲笔为直笔,而且笔划有明显的粗细提顿变化,末笔出现了大量的挑势,彻底改变了从金文到小篆一贯下来的以圆转线条为特征的书写风格。
篆书所遗留的象形意味被完全破坏了。
(3)中国文字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两次革命):①西周晚期变画面笔划为线条笔划,是汉字脱离图画性走向符号化的第一个里程碑;②秦汉隶书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4)石鼓文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二)汉字是兼有表音性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
1、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清代以后,一般人对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说文解字》的,对次序则采用班固的六书的名称和次序。
许慎以为六书是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托其事,令长是也。
2、(1)①指事、象形、形声、会意是造字之法,它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音成分的纯粹的表意字,指事、象形、会意;一类是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②转注、假借是用字之法(2)在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往往作为汉字的部首来写,部首是表意的主体,多指名词。
(3)指事绝大部分建立在象形的基础上。
(4)形声字是由义符和音符两个部分组成的:义符表示字的意义,音符表示字的读音。
三、字典辞书1、(1)汉语字典辞书的主要编排方式: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划排列、按编码排列。
(2)字典辞书的主要注音方式有字母、直音和反切。
2、《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延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基础上编成的。
字头按部首排列,分成214部。
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笔划少的部首排列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笔划数目排列,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
如果这个字又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
此书对字的注音和释义主要是引用前人的意见很少有编者自己的见解。
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还引用古注,这对我们查阅字的古音古义,无疑是有帮助的。
王引之的《字典考证》纠正了它的引书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韵订误》又纠正了它在音读方面的错误共八类五千九百多条。
3、《中华大字典》由陆庆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是继《康熙字典》之后第二部大型字典,按部首排列收字48000多个。
比《康熙字典》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和翻译用的新字。
它确有胜过《康熙字典》之处,但是它实际上是在《康熙字典》基础之上进行整理、增删、修订的,所以取舍不一定都很允当。
4、《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出版于1915年,参加编写的有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
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词语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这部书也是用的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214个部首,它先释单字,再释复音词语;单字先注音,后释义。
《辞源》的注音是采取传统的反切方法。
《辞源》基本上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编纂的体例格局,其意义是很大的。
商务印书馆1958年开始组织修订,并与《辞海》作了分工。
《辞源》不再作为词语和百科兼收的综合性词典,而是一部“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语文工具书,专收古汉语词汇,由原来的214部改为208部。
*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反切产生于东汉末年,产生在注音字母之前。
5、《辞海》是中华书局编印的,出版于1936年,由舒新城、沈颐、张相等人主编的,参加编写的有一百多人。
它编印比《辞源》晚,在体例和意义上自然都有改进,最显著的是引书注明篇名,便于核对原书。
《辞海》的百科性内容比《辞源》的比率大。
因此,1958年《辞海》修定时,为了同《辞源》分工,决定改成一部综合性辞书。
新《辞海》是按部首排列的,由于使用简体字作字头,将原来的214部调整为250部,百科性增强。
字的归部原则是“依据字形定部”,即不管部首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只根据位置来确定归部。
在体例和释义上,引书注明篇名。
6、《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是二十世纪末由国家组织编写两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它们都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1)《汉语大字典》偏重收集古今的汉字,共收列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按部首排列;(2)《汉语大辞典》偏重收集古今的复音词语,是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余温辞典。
7、《新华字典》是由魏建功主持编纂的,是目前流行最广的字典。
8、《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现代语文词典,吕淑湘和丁声树先后担任其主编。
9、《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是1974-1975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的师生和北京齿轮厂等单位的工人编写的,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本书收古代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后附难字表,收难字两千六百多个,是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基础上编写的,按《汉语拼音方案》的语序排列的,前附有《部首检字》可供检索。
10、《经籍纂诂》是清代阮元主编的,出版于嘉庆三年,这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在编排上采用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
1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写成初稿,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定稿。
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它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共540部。
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然后进行说解,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
唐宋以后,研究《说文解字》的人非常多,最受推崇的说文四大家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1)内容:确立六书的理论和体系,以秦汉通行的篆书为对象间或举出古文和籀文;它保存的篆文资料和古音古训对认识甲骨文和金文、了解词的本以和演变,阅读古籍有很大帮助。
(2)价值:这本书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六书的含义建立了六书的理论,奠定了文字学理论基础。
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
它集先秦两汉训诂经验之大成,为后世字典确立楷模。
12、《经传释词》和《词诠》是两部专门讨论古汉语虚词用法的著作。
(1)《经传释词》是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
全书共释虚词160个,编排次序是按照古声母顺序排列的。
这本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的材料,分析排比,做出了许多精彩的结论,纠正乐前人的失误。
(2)《词诠》是近人杨树达所著,此书所讲内容既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也包括虚词的特殊用法,引例丰富、通俗易懂,对初学古汉语的人比较适用。
(3)其它虚词著作有:清人刘淇的《助字辨略》和何乐士等编著的《古代汉语虚词通译》。
13、《诗词曲语词汇释》是近人张相所著,195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这是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四、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了古今字。
*例如:责-债,禽-擒,共-供,景-影,采-彩(二)异体字1、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形体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的字叫异体字。
*例如:泪-涙,义同形不同。
◆通假字:指的是古书上用音近或音同的字来替代本字的现象。
2、举例说明造成异体字形体差异的原因:(1)造字方法不同(或叫会意字与形声字的不同)。
例如泪—淚:泪,从水从目;淚,从水戾声。
(2)都是形声字,采用的意符不同。
例如敕—勒:敕,从攴束声;勒,从力束声。
(3)都是形声字,采用的声符不同。
例如猿—猨:猿,从犬猿声;猨,从犬爰声。
(4)置换各成分的位置(都是形声字,交换声符意符)。
例如,和—咊。
(5)*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但是后来有了分工,如:喻与谕。
(三)举例说明简化字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