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课堂中存在的师生矛盾分析及解决对策
大学课堂中存在的师生矛盾分析及解决对策大学课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师生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会对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并寻找解决对策。
一、师生矛盾的原因分析1.教学方法不适应:不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能力不同,一些教师可能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从而引发了师生矛盾。
2.态度和沟通问题: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耐心和关心,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或抵触情绪。
师生沟通不畅也可能导致矛盾,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3.评分和评价不公正:一些学生可能认为自己的成绩和评价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这也会引起师生矛盾。
教师应该公正评价学生的表现,确保评分和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发生。
二、解决师生矛盾的对策1.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2.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教师的耐心和关心可以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3.加强沟通和反馈:教师应设定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
可以开设教师助教时间,学生可以在这个时间里向老师咨询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矛盾。
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后反馈、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4.建立公正的评价制度:教师应建立公正、科学和透明的评价制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和成绩。
教师可以明确评价标准,将评价过程公开和透明,确保学生对评价结果和成绩的认可度。
5.提供心理辅导:对于一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缓解压力。
学校也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学习效果。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没兴趣” 等, 师生都会感到有压力 。
1 . 2 课 下 师 生 关 系 淡 漠
无声, 让 教 师 很 是 尴 尬 。因 此 , 多 数 教 师 仍 然 以讲 授 为 主 , 课 堂 上往 往 是 教师 在 上 面 讲 解 , 学 生 在 下面 机 械 地 记 笔 记 。
除
师 生 每 天 都 可 以接触 网络 、 每 天 花 大量 的 时 间在 网络 里 , 或查 级证等 , 而减 少了上课 的次数 ; 有 时上课也是老师在上面讲,
资料 、 或聊天、 或游戏 、 却很少 想起加对方为 自己的 MS N、 QQ 自己在 下面学 习 自己的课程 。 因此与老师的沟通、 交流更少 。
中存在着一些 问题 , 本 文从学校 、 教师 以及学生的角度探 析 了制约师生关系的因素, 进 而提 出改进策 略。
关键词
中图 分 类 号 : G6 4 5
1 高校师生关系“ 不和谐” 表现
1 . 1 课 上 师 生 关 系 不 融洽
劳动量成倍增长 。再加上学校不断开设新专业、 新课程 , 有些 课程教师 自己也没有学过, 不得不硬着 头皮接受任务 , 边教边
好友 , 建立多种联系。 至 于 教 师布 置 的平 时 作 业 , 乃 至 正 式 的 期 末 考试 , 有 的 学 生都 即使 课 后 在 校 园 里 遇 到 , 师 生 各 自行 色 匆 匆 , 只 是 擦 肩而 是繁衍 塞责, 浑然不在乎, 一 门心思扑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 过, 至多打一个招呼, 叫一 声 “ 老师好” 。有 的 学 生 望 见 老 师 来 些 都 造 成 师 生关 系 的 不和 谐 。 2 . 2 . 2获取知识渠道增多 了, 甚至会远远地避开 , 避免与老师 的直接接触 , 觉得没什么
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教育对策一、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1.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一些教师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
2.学生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一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害羞或是对学习缺乏兴趣,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建立。
3.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家长可能存在过度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情况,导致孩子与老师的关系紧张。
4.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学校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会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加剧。
5.社会价值观影响:社会价值观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学生可能会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对学习产生错误的看法,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
6.教师沟通能力不足: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如果教师缺乏沟通能力,就难以有效地与学生、家长和其他同事进行交流,容易导致误解和矛盾。
7.学生缺乏情感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情感的支持和关注。
如果学校缺乏情感教育,会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支持和安全感,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建立。
8.学校文化建设不足: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种精神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学校文化建设不足,会使得学生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建立。
9.社会环境压力: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社会竞争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会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和恐惧,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
10.教育部门支持不足:教育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的质量。
如果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的支持和投入,会导致学校设施不完善、教师待遇不佳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建立。
11.教师职业素养不足: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一方,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如果教师职业素养不足,会使得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和尊重,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属于教学管理环节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必须的。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师生关系会遇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的学术表现或教师的表现,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下面,我们将讨论关于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缺乏沟通缺乏沟通是导致师生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时候,教师和学生可能因为语言或文化差异而无法有效地交流,这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可能存在互相误解或偏见,也会导致沟通不畅,从而对师生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方法: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外语交流课程来缩小师生之间的差距。
此外,学校还可以推广讨论会,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交互机会,以了解他们个人和学术需求。
2.教师能力不足一些教师可能不具备足够的教学经验或技能来帮助学生克服学术问题,或者他们可能无法在其他方面提供足够的支持。
这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动力和信心,负面影响了他们的学术表现和对未来学习的动力。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以帮助教师开发新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支持学生。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教学评估检查,以确保教师具有学院和工作的标准。
3.学生行为问题一些学生可能会在校内或校外停留,在课堂上分心或不尊重教师。
这些行为会对教师和其他学生造成干扰,影响到教学质量。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引入纪律策略并强制执行,以确保学生尊重教师,并在校内恪守纪律。
此外,学校可以开展各项支持学生的活动和研究,以确保学生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4.文化差异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会给学生在教育和社交方面带来困难。
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出现差异和文化冲突,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解决方法:学校应该提供多元文化教育和培训,以便学生和教师彼此了解和尊重。
学校还应该通过学生活动和课程设计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学校社区的包容性。
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信息浪潮的冲击,高校师生关系间的矛盾凸现、问题频发,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标签:高校;师生关系;问题;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高校的师生关系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更为明显,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媒体热议的话题。
为了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原因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师生如父子”、“严师出高徒”等,这种关系确有其积极的一面,影响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的进步,这种等级观念鲜明的师生关系的消极一面也逐步暴露。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信息浪潮的巨大冲击和民主观念的强烈抨击,传统的师生关系已濒临解体,师生关系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2008年1月4日晚,在中国政法大学发生的“杨帆门”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高校师生关系问题的关注。
该事件看似个案,实际上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折射出了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个不被注意的问题,即师生关系的改革问题。
概括来讲,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高校师生关系的疏远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有一个较为普遍现象就是师生关系渐行渐远,学生不愿让老师管,老师也懒得管学生,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不存在关系”,因为这样的师生关系很少发生冲突。
致使高校师生关系疏远的情况有三种:一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封闭关系。
有些教师常体现出一种“唯我性”,把师生关系简单化为控制与被控制的主客体关系,其实质是一种不平等的教学关系。
这很难赢得学生的欢迎,因为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已逐步形成,他们渴望自由和平等,而不是约束和控制。
二是知识传授的单一线性关系。
有些教师忽视了大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主体性作用,采取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现实中,师生关系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还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困扰和负面影响。
本文将浅谈关于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一、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1.互动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被忽略,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模式导致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学生缺乏发言和表达的机会,教师也缺乏了解学生需求和反馈的途径。
2.权威过于强调。
在一些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被赋予了过于强大的权威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师的命令和要求。
这种过于强调权威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3.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以平均水平为标准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种情况下,优秀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才能,而相对较弱的学生又很难跟上教学进度,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均衡。
4.师生沟通不畅。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师生沟通不畅的情况时有发生。
教师可能忽视学生的问题和困扰,而学生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解决师生关系问题的对策1.提倡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积极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2.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过于强调权威地位,而是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个性化教学。
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教师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展。
4.加强师生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对于解决师生关系问题至关重要。
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一、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个性发展、道德修养提升。
同时,师生关系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满意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师生关系,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 师生沟通沟通是师生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良好的沟通能够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互动,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以下是影响师生沟通的因素:•语言障碍:如学生对所学科目的语言不熟练,造成了交流困难。
•文化差异:师生之间的文化背景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理解和交流方面的困扰。
•沟通渠道不畅:如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平台,无法实现及时互动。
2.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师生关系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影响因素:•教学内容的选择:如果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不符,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无动于衷和抵触情绪。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激励机制的建立: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3. 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对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以下是影响师生亲近感的因素:•学生的信任感:学生应感到教师对其有关心和支持,从而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
•教师的关怀:教师应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并时常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
•师生间的互动:师生互动可以加强双方的了解和联系,增进亲近感。
三、加强师生关系的对策为了加强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效果的提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1. 加强师生沟通•提供多种语言支持:为学生提供语言培训和支持,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
•推广多元文化意识: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并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差异。
•提供通畅的沟通渠道: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如线上讨论论坛、家长会等,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篇一: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自的地位、作用、价值与活动的联结及其相互作用的状态, 它以老师“ 教” 和学生“ 学” 为中介,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
师生关系的好坏及人们对它的认识, 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理论和实践。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 试图就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状况作些初步的分析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师生关系工作化。
师生关系不仅仅包括工作关系, 它还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等。
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次上, 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但又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但据调查, 除了上课外, 80%的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为零;而在上课时, 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道鸿沟。
如此, 必然影响到了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质量。
对此, 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 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 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 在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下一步步前进。
对于高校师生关系越来越工作化, 教师也有其苦衷。
首先, 大学的班级观念松散,且自由时间较多, 学生很难管理;同时,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大多数学生不会轻易找教师交流。
二是教师要参加一些研讨会 , 同时教师有一定的科研任务 , 时间和精力也难得顾及与学生交流。
三是教师在教学之外的其它工作不易量化, 通常没有列入教师考核、评优的指标中, 影响了教师加强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
2、师生组织关系异化。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 履行不同的职责, 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 从组织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师生组织关系。
这种关系并不是单向的, 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 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获取知识, 学到治学的方法, 为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 教师也能通过旨在培养学生求学的兴趣和能力的种种交往中获得启迪,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师生关系问题及解决方案
师生关系问题及解决方案篇一: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由于传统文化、传统教学体系、传统文化背景和应试教育、社会、家长功利思想的负面影响,以及学校管理的非科学化,造成了师生关系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美好,而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问题一:“主从型”当前师生关系缺乏民主性,以教师为“主”学生为“从”。
在师生群体中班主任就是君主,班主任的话就是圣旨,学生就无条件服从。
惟师命是从缺乏平等性。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教、学生记为主,缺乏学习主动性影响教学效果,那就更谈不上个性张显和创造性的展显和培养了。
问题二:只注重整体,缺乏对个体的关注。
由于家长社会对教育投入的功力性和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
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为了迎合社会大背景,都把教育注意力集中在抓整体上,而忽视对个体教育的关注。
表现为在班集体管理中,班主任想尽各种方法和措施来提高整体素质和实力,目的是不能让自己所带的班在年级评比中落后。
科任教师也在想尽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提高整体平均成绩,提高班级学科排名。
这样的现象就造成学生个性的不被关注,淡化了因材施教,忽视个体培养。
针对不同的个体,应有不同要求和目标,而像这样只是一味追求整体提升和进步。
使个别学生被冷落、被放弃、最后失去勇气和自信,破罐破摔。
问题三: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篇二: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改革。
党和国家通过这次改革,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亿万青少年,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民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未来。
①而新课程的实施者——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儿童美好未来最主要最直接的“策划者”。
教育学是“人学”,教育工程是“灵魂工程”。
学校教育,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和教育的成败。
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冲破重重阻力,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探究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实施改革的根本内容和任务。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师生关系也已成为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尽管师生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惠互利的关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权威过强、沟通不够有效、学生抵触心理较强等问题,这都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出现。
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今教育界亟待研究的问题之一。
师生关系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权威过强在某些情况下,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强制、威胁甚至惩罚,这种情况下的师生关系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也会对学生的正常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沟通不够有效由于双方的沟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和师生关系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
例如,在沟通中未能真正理解彼此,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信息得不到充分传递等问题都会导致师生关系出现问题。
三、学生抵触心理较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如果他们感觉到教师不能理解他们,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容易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影响师生关系。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互动关系。
教师必须理解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想法。
学生应该积极地向教师提出问题和意见,和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
二、实行平等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下,每个学生都是个体,都应该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利对学生进行过分的干预。
学生也应该有权利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不是被完全忽视。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新一代学生的特点,教师必须重视新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
而采用新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生活中注重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中学生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互动不畅:有些老师过于严厉或者冷漠,导致学生不敢与老师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学生也可能因为害怕批评或者受到歧视而不敢与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2. 缺乏尊重和信任:有些老师对学生过于严苛,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意见,使得学生感到被忽视和不被重视。
同时,学生也可能因为不理解老师的期望和要求,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
3.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由于男女生在性别角色上存在刻板印象,如男生应该好动、敢于冒险,女生应该文静、细心等,这导致男女生在教学环境中师生组织配合程度存在差异。
4. 语言表达能力差异:男女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差异,如女生在言语表达的清晰性、流畅性和情感性等方面通常优于男生。
这可能导致女生在师生互动中更积极参与。
5. 师生关系亲密度的差异:初中生处于小学向高中的过渡期,尽管学生对于老师的亲密度有所减少,但在女生中减少程度不及男生。
这可能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如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打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及在师生互动中关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等。
师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师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教师所表现的良好愿望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着很大的差距,教师和学生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造成师生关系如此紧张,如此淡漠。
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师生关系呢?对此,我仅代表个人提出以下几个观点及对策: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降低了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威信。
但我们许多教师却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能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发掘;不能对知识、教学内容的联系进行有效的整合、组织。
过多的时候,只会教教材、念教材,使课堂教学单一化、教条化、抽象化。
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反感。
人格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真善美的追求,拥有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怀、高尚的情操、友善的态度、良好的品性。
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
但更多的时候教师却忽视了这些力量。
而是以“师道尊严”“师道至尊”的信念,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维护自己的地位,来树立自身的威信。
最终造成与学生越走越远的局面。
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
二、漠视学生群体在一部分教师眼中,教师就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考试能得高分的一个角色。
忽视了个体的发展过程。
因此,只要上课的那几十分钟一过,就一走了之。
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很少会去关注学生。
最终造成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愿亲近老师的情况出现。
据调查显示,只有12.3%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找班主任或某个老师。
三、严而无爱、容而无度为了让学生听自己的话,拥护自己。
把所教学科的成绩提高上去,做为教师可谓费尽苦心,施展了浑身的解数。
但更多的时候却收效甚微,效果不尽人意。
甚至让学生越来越恨自己,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
终其原因有二:(一)、严而无爱。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总捧着“严师出高徒”“棍棒出能人”的传统思想去教育学生,而忽视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忽视了学生自己的认知经验。
盲目的应用教学方法。
延续着我们那些过时的方法。
于是乎,在学生面前我们总是刻意板着脸,不苟言笑,让学生敬而远之。
大学课堂中存在的师生矛盾分析及解决对策
大学课堂中存在的师生矛盾分析及解决对策一、师生矛盾的存在大学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往往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1.教育方式不当教学方式不合适是导致师生矛盾的一个直接原因。
可能是老师的授课方式有些感性化,可能是老师讲课内容的深度、广度不够,或者是老师过多地依赖课本教学,没有发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等。
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老师们的不满和抵触。
2.学生自身问题学生自身也可能会导致师生矛盾的产生。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成熟过程还未完成,思想和行为可能不够统一,经验不足,表现为对教学领域的抵触和反感。
3.学业压力过大在大学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业压力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会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紧张。
学生在与优秀而严格的老师打交道时会更可能遇到挫折和挑战,特别是在充满压力的学习阶段的情况下。
而课程规划不合理,考试和作业压力过大等问题也会加剧师生矛盾。
二、解决师生矛盾的对策1.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在授课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开设多样化的课程,例如较为轻松、兴趣十足的选修课程,以及精神矫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2.优化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减少学生的压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和规划合适的课程,协调学生的学业负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收益和意义。
3.促进情感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联系是解决师生矛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他们自由地提出问题和策略,对他们进行激励和鼓励。
总之,解决师生矛盾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工作。
学校和教师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角度、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课程优化以及积极的情感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一文库()〔当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篇一: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自的地位、作用、价值与活动的联结及其相互作用的状态,它以老师“教”和学生“学”为中介,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
师生关系的好坏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理论和实践。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试图就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状况作些初步的分析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师生关系工作化。
师生关系不仅仅包括工作关系,它还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等。
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但据调查,除了上课外,80%的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为零;而在上课时,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道鸿沟。
如此,必然影响到了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质量。
对此,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在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下一步步前进。
对于高校师生关系越来越工作化,教师也有其苦衷。
首先,大学的班级观念松散,且自由时间较多,学生很难管理;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大多数学生不会轻易找教师交流。
二是教师要参加一些研讨会,同时教师有一定的科研任务,时间和精力也难得顾及与学生交流。
三是教师在教学之外的其它工作不易量化,通常没有列入教师考核、评优的指标中,影响了教师加强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
2、师生组织关系异化。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所谓师生组织关系。
这种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获取知识,学到治学的方法,为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通过旨在培养学生求学的兴趣和能力的种种交往中获得启迪,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农村小学高段师生关系现状及对策个案研究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态 度等都会影响师生关系。
学校因素
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方式、校园文化等 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
学生因素
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个性特点等 也会影响师生关系。
社会因素
社会对教育的期望、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也 会影响师生关系。
产生负面影响。
缺乏平等对待
在一些学校中,教师对不同背 景和成绩的学生缺乏平等对待 ,导致部分学生对师生关系产
生不信任感。
原因分析
地理位置限制
农村地区往往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导致师生之间的交 流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往 往难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小学往往缺乏优秀的教师资源,一些教师的教育水 平和教育理念可能相对落后。这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难 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开展更多实证研究,针对不同 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和 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提供更具 操作性的改进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与学 生沟通、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能 力,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表达能 力,促进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 尊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研究过程
确定研究问题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实 际调查,确定《农村小 学高段师生关系现状及 对策个案研究》的研究 问题和假设。
设计调查问卷
根据研究问题和假设, 设计针对农村小学高段 师生的调查问卷,并经 过预测试和修订,最终 确定正式问卷。
实施调查
通过学校和教师等渠道 ,向目标群体发放调查 问卷,并收集有效数据 。同时,对个案进行访 谈和课堂观察,获取更 多的一手资料。
当前学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当前学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摘要:众所周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推进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然而从当前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师生关系日益紧张,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心理动态,如不加以改进与纠正,任由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全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师生关系问题得到充分重视与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当前学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基于民主平等、宽容理解、尊重信任等基本思想,提出优化师生关系的有益对策,期望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改善教学成效有所帮助。
关键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优化对策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而改善师生关系也是做好这些工作的关键一环。
依托和谐师生关系,学生更加信任老师,老师更加喜欢学生,双方主动配合、主动沟通、主动合作,结合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与个性特征,创新教育教学与管理办法,拉近师生关系,提升教育成效。
一、当前学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据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学校教育改革要从树立生本教育理念为起点,奠定在尊重、信任与理解的基础上,突出学生重要地位,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这就需要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变革与调整管理观念,基于“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的双重引导,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与正确的引导,更好地为学生学习与成长服务。
但是从当前学校师生关系实情来看,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教师一味地追求“师道尊严”,严厉要求学生,却从不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与内心活动,这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其次,教师总是更关注“学优生”,希望帮助他们提高成绩,但是对“学困生”心存不满,不能公平对待,遇到问题只有批评指责,缺乏耐心指导与沟通;再有,学校教育脱离家庭教育,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大影响,失去了家庭教育的辅佐,对改善师生关系也有很多不利影响。
面对现实问题,教师要及时反思,理性认知改善师生关系的迫切需求。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师生关系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情绪状态,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职业满意度造成了影响。
本文将从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沟通和理解。
很多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由于沟通不畅和理解不足,造成了误解和隔阂。
教师有时候不能及时洞察学生的需要和困扰,而学生也没有及时表达自己的疑惑和困扰。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而教师也很难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
第二,权威过大和指导不足。
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人物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动接受。
这种关系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话语权和指导权益的完全依赖,而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第三,评价和竞争的压力过大。
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普遍偏重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这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
教师也被要求完成各种考试和指标,在这种压力下往往难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
为了解决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和方法:第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问题,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发言机会。
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师生沟通机制,例如定期的师生座谈会或者班会等形式,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交流和互动。
第二,推行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而是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课堂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三,改革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而不仅仅是成绩和排名。
同时,教师也需要得到更多对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的评价和指导,这样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改善师生关系的方法
改善师生关系的方法
改善师生关系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1.建立互信: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互信关系,需要老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感
受,同时也需要学生尊重老师,认真对待老师的教导。
2.加强沟通:师生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矛盾的发
生。
老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给予及时的关心和支持。
3.多元化教学方式: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
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给予学生正面反馈: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正面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和成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总之,改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通过建立互信、加强沟通、多元化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正面反馈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师生关系常见问题及和谐对策分析
师生关系常见问题及和谐对策分析中学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最花季阶段,教师正确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识、发展规律,了解其思想行为,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分析解决师生间多样性矛盾,探讨研究和谐师生关系针对性措施,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 存在的问题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受应试教育影响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升,师生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出了一些倾向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师生关系呈现紧张。
和谐向上的师生关系是产生强大教育合力的基础。
但一些教师视学生为被动客体,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采用注入式、灌输法,甚至用“高压政策”制服学生。
教育中唯我独尊,独断专行,凭主观印象办事,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错误做法,形成了师生互不理解,缺乏信任,心里不满,行为抵触,情绪对立的现象,甚至个别学生还采取离家出走等过激方式表示对教师的不满。
师生关系出现畸形。
密切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受不良社会风气和金钱至上观念影响,部分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工作热情降低,责任感淡化。
与学生心理交流少了,思想教育少了,强制性措施多了,功利行为多了,教育工作染上了金钱色彩,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力量。
2 原因分析(1)历史原因。
受传统观念师道尊严影响,很多老师难以与学生平等,教育中居高临下,我行我素,缺乏对学生个性和需要关注,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对教师敬佩度下降。
(2)社会原因。
近年来社会各群体文化层次、经济能力提高迅速,而教师政治、经济地位、学历层次提高缓慢,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育要求与社会现实反差巨大,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降低。
(3)教师原因。
教育改革相对滞后,部分教师表现为师德滑坡、观念滞后、教育方法不当,知识更新缓慢,危机感不强,文化底蕴欠缺、技能提升不快,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度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学生和老师正是纷繁角色中特殊的两种,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由彼此所处的地位与彼此的交往所构成的角色关系和心理关系。
新时期,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
但是,师生关系在整体和谐下仍然仍存在着矛盾。
据彭国元老师有关《各年级师生关系状况调查表》的调查显示: 50%以上初、高中老师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融洽,平均77.7%的初、高中生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一般。
虽然只是在怀化部分地区对学生和老师进行的抽样调查,但也可以反映我国目前中小学师生关系是不容乐观的,必需引以重视。
从调查分析,一、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
⑴大部分教师是爱学生的,只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感受到师爱或感受不充分,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感受力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师生间沟通不足。
这份调查表中还有一份关于中学生“有心理话向谁说”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4.4%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
在对待老师批评教育这个问题上有近5.1%的同学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
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更有甚者对老师实施拳头棍棒。
由此可见,师生间的理解沟通缺少,师生间的信任度不高。
⑵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感受力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孩子在逐渐成长过程中会有着逆反心理。
15、16岁的青少年,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智逐上,他们都渐走向成熟。
青少年的思想与成人不同,处于过渡期的他们既不想让人认为幼稚又不想受人约束。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们往往对自身认识不足,却又极力相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熟。
因此,他们在行为上会有意或无意的模仿成人。
一些青少年为了更凸显自己的成熟,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方式,比如打架、吸毒、抢劫等等。
部分老师在传道过程中忽略或者轻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给予帮助和正确引导。
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以分看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凭分而定。
对待高分学生,教师会表扬嘉奖,行为言语上会有意无意的表露出偏爱。
对待低分学生,老师会厌倦、不闻不问甚至怀疑,导致师生关系生疏,不协调。
⑷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深深的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些老师还不能很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认为只有威严才是制服学生的好办法。
许多老师往往采取谩骂、羞辱、体罚等行为来解决师生间的矛盾。
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反而使师生关系更紧张,学生的对抗心里更强烈。
从调查分析,二、改善师生关系对策有:
⑴教育部门应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完善引起重视,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反应和解决。
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师生间的权利义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
目前,部分教师教师法制观念淡薄,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力不强,对违纪的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惩处方式,以求达到“杀鸡儆猴”的效应。
殊不知,这样的方法既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在学生心理产生了阴影,师生矛盾升级,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学生。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也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但是,这些法律条款并没有受到重视。
据《信息时报》报道:2003年6月18日,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新楼一名教师,因怀疑学生在黑板上写字骂自己,遂让8名学生列队操场,用一长40厘米细棍状物体,轮流打学生腿部,致使一名学生小腿软组织伤损,给学生心灵上留下阴影。
其实,教学活动中,不是只有学生的权利受到侵害,教师有时也会遭到权利受侵害的时候:广东省陆丰市一中学教师,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
学校在事发当天下午停课,所有老师准备以无声的行动维护教师尊严。
被打老师表示:“教师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我们怎么教书育人?”(4月26日《华西都市报》)
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类似以上这样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仍有发生,可见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权利义务仍不能很好区分,法律知识观念薄弱。
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教学活动的监管。
⑵师生间需要加强沟通交流,相互理解。
《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24日第3版从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同学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我们,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学生要对老师尊重,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融洽、无隔膜、坦诚相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等。
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
家长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上课时应该是老师,课余时像朋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孩子心中最信任的是老师,有心里话也愿意跟老师说;老师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老师与学生像朋友一样。
综合这些结论,我们可以发现,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
师生间没有什么跨不过的鸿沟,只要相互敞开心扉,真诚相待,加强沟通与交流,这样,任何矛盾都可以得到解决。
对于老师,无论从年龄还是心理来说,都比学生年长、成熟,作为长辈的教师需要以成人的心胸宽容理解学生。
教师的职责正是从积极方面引导学生,纵使学生有什么过错,教师也应站在理解的角度,宽容学生。
俗话说“宽容是金”。
有时,教师微笑待人,宽厚学生,学生也会深深爱戴教师。
其实,理解是相互的。
学生也同样要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应做的过分,更不应违背作为一名学生所应遵守的纪律。
学生应当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尊敬师长,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做一名上进的学生。
⑶教师应当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中小学生的心理还尚未成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心理特别敏感,也容易受伤。
可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尺度把握不平衡,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所偏爱,对分数低的学生表现出厌恶甚至不理睬的态度。
两千多年以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孔子教导的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等;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孔子受到了世人的爱戴和尊敬。
孔子教导出了像子路、颜回、曾参等优秀的“七十二贤人”。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孔子注重和学生的交流。
《论语·先进篇》中有记载到: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围坐一圈,师生间畅快的交流思想。
有时,老师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影响并伴随学生的一生,都可能成为鞭策他们前进的动力。
⑷加强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
爱因斯坦曾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和师德的提高,这样,既有利于教授学生更多的科学知识,也有利于教师赢得更多学生的尊敬。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高质量的进行,同时,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得以健全的发展,这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