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

合集下载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碳汇造林项目是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森林覆盖率,促进碳减排和气候变化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转化为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以达到提高森林碳储量的目标,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速度。

下文将对碳汇造林项目的方法学进行详细阐述。

一、项目规划与选址:碳汇造林项目的规划和选址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对项目所在地区进行碳汇潜力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指标的调查,选择有利于植树造林的地域。

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包括项目的目标、时间计划、预算及资源分配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二、种苗培育与造林技术:种苗培育是碳汇造林项目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选取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树种,为减少项目成本和提高生态效益,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然后,进行种子采集、筛选和储藏,选择健康、品质好的种子进行培育。

培育技术包括人工育苗和苗圃管理,要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合理的肥水管理,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当苗木达到适宜的生长条件后,即可进行造林。

造林技术包括整地、树穴开挖、栽植和保护等步骤。

在整地过程中,需要进行农草的清理和平整土地,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树穴开挖时,要根据树种的要求开挖合适大小的树穴,并根据土壤条件添加适量的肥料。

栽植时,要保证根系的完整性,调整树苗的高度和角度。

最后,对新植树木进行充分的浇水和管理,包括防治病虫害和杂草控制等。

三、监测与评估:碳汇造林项目的监测与评估是为了了解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改进措施。

监测内容包括土壤碳储量、林分生长状态、土壤水分和养分等,通过定期采样和分析数据,评估项目的成效。

同时,还可以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包括水土保持、生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测量和评价。

监测结果可以为项目管理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提高项目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四、社会参与与资金筹措:碳汇造林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林业碳汇备案的方法学

林业碳汇备案的方法学

林业碳汇备案的方法学
林业碳汇备案的方法学包括以下几种: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该方法学适用于申请碳汇造林项目,要求申请者为2005年2月16日以来的无林地,且土地不属于湿地和有机土的范畴。

同时,土壤扰动面积比例不超过地表面积的10%,且20年内不重复扰动,不炼山造林等。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该方法学适用于申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要求申请者为乔木林地,林地属人工幼、中龄林,林地无时间限制。

其它条件与碳汇造林项目基本相同。

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该方法学适用于申请竹子造林碳汇项目。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该方法学适用于申请竹林经营碳汇项目。

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该方法学适用于申请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审定、项目备案、项目实施、项目监测、减排量核证及其备案签发等7个步骤。

竹林碳汇实施方案

竹林碳汇实施方案

竹林碳汇实施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汇成为了环保领域的热门话题。

竹林作为一种天然的碳汇资源,其种植和管理对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并实施竹林碳汇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竹林碳汇实施方案需要明确种植目标和区域。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确定种植竹林的具体地点和种类,以确保竹林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需要制定种植计划,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和密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竹林的碳吸收能力。

其次,竹林碳汇实施方案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

定期对竹林进行修剪和施肥,保持竹林的健康生长。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竹林生长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竹林的生长质量和碳汇效益。

此外,竹林碳汇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通过开展竹林碳汇相关技术研究,提高竹林的碳吸收效率和碳储存能力。

同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提升竹林的碳汇潜力,实现碳汇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竹林碳汇实施方案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竹林的种植和管理,为竹林碳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竹林碳汇实施方案中来,共同推动竹林碳汇工作的开展。

总之,竹林碳汇实施方案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改善大气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竹林碳汇的种植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竹林的碳汇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竹林碳汇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竹子碳汇方法学

竹子碳汇方法学

竹子碳汇方法学竹子碳汇方法学是一种以竹子为主要植物材料,通过其生长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特性,将其转化为碳负荷的过程。

本文将从竹子的生长特点、碳汇潜力、种植技术以及碳汇效益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竹子的生长特点竹子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植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其独特的韧性和抗风抗旱能力使得竹子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茂盛。

竹子的生长周期短,可以达到几个月至几年不等,生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树种。

这种特点使得竹子成为一种理想的碳汇植物。

二、竹子的碳汇潜力竹子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据统计,每亩竹林可吸收二氧化碳约20吨左右,相当于约6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且,竹子的碳汇潜力还与其生长速度和密度密切相关,生长速度快的竹子碳汇潜力更大。

三、竹子的种植技术竹子的种植技术对于实现碳汇效益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竹子品种非常重要,以确保竹子能够生长茂盛。

其次,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排列方式可以提高竹子的生长速度和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碳汇量。

此外,科学施肥和合理管理也是保证竹子生长的关键。

四、竹子的碳汇效益竹子作为一种碳汇植物,其碳汇效益不仅体现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体现在竹子所制成的产品的碳汇效应。

竹子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纸张等。

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长期固定碳元素,实现长期碳汇效益。

竹子碳汇方法学是一种利用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碳吸收能力,将其转化为碳负荷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竹子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碳汇植物。

竹子的碳汇效益不仅体现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还体现在所制成的产品的碳汇效应。

因此,发展竹子碳汇方法学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

中国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

《中国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亮相亚太林业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利用亚太林业周这一国际平台,于11月11日举行“竹林与应对气候变化”研讨会,发布了《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征求意见稿),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

据国际竹藤组织中国项目部主任楼一平介绍,近年来,碳汇造林的研究、示范和实践在我国和全球得到不断发展。

竹子作为一种生长快、用途广,并且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多种效益的造林类型,在我国生产实践中受到广泛重视。

目前,我国每年新造竹林面积保持在7万亩-8万亩。

但是,由于竹林碳汇造林和计量监测方法学的缺失,竹子造林面积无法纳入碳汇造林的范畴,其碳汇量无法得到计量和交易,使得投资者和经营者失去了增加碳汇受益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碳汇造林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联合研制了这一方法学。

为保证该碳汇项目造林质量,确保该项目产生的碳汇准确、可靠和可核查,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委托浙江农林大学对该碳汇项目进行碳汇计量与长期监测。

同时,研究工作也参考了国际竹藤组织近年来对竹林碳汇的研究成果。

对中国竹林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原则、项目合格性、碳库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源、泄漏源、基线情景和项目情景、碳汇林造林技术以及项目监测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和规定,用于指导和规范竹林碳汇林的营造、经营及其碳汇量的计量和监测。

代表们认为,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新的领域发挥竹子资源在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潜在作用。

据介绍,在亚太林业周咨询的基础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将根据国内外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该方法学,并拟在今年12月份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开展全球咨询,争取在2013年发布,用于生产实践。

会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国际竹藤组织中国项目部主任楼一平和亚尼克.库尔博士、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和傅伟军博士,分别就中国林业碳汇交易的研究与实践、竹林生长与碳汇预估模型、竹林应对气候变化、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竹林碳汇造林项目的实施、竹林项目碳汇计量方法等主题作了报告。

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一、引言碳汇是指通过森林、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而竹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碳汇潜力。

因此,对竹林项目的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对于科学评估竹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推动碳汇交易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竹林碳汇计量方法竹林碳汇计量是指通过测量竹林生物量变化和土壤碳储量来评估竹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 竹林生物量测量竹林生物量包括竹子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测量地上部分的竹子生物量可以通过样方法和全林样法来进行。

样方法是在竹林中设置样方,测量样方内竹子的直径和高度,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样方内竹子的生物量,进而推算整个竹林的生物量。

全林样法是在竹林中随机选取多个样点,测量每个样点内竹子的直径和高度,通过统计学方法估算整个竹林的生物量。

地下部分的竹子生物量测量可以通过根系采样和土壤钻孔法来进行。

根系采样是将竹子的根系进行采集和称重,通过称重结果计算得到地下部分竹子的生物量。

土壤钻孔法是在竹林中进行土壤钻孔,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计算竹林的地下部分竹子生物量。

2. 土壤碳储量测量竹林的土壤碳储量是指竹林土壤中储存的碳量。

测量方法可以采用土壤钻孔法。

通过在竹林中进行土壤钻孔,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然后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和总碳含量,从而计算竹林的土壤碳储量。

三、竹林碳汇监测方法竹林碳汇监测是指通过长期持续的观测和测量,对竹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具体方法如下:1. 定位观测点在竹林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进行定位,并建立标志,以便后续的监测和测量。

2. 定期测量竹林生物量通过定期测量竹林生物量的变化,了解竹林的生长状态和碳汇能力。

测量方法可以采用样方法或全林样法,每年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测量。

3. 定期监测土壤碳储量通过定期监测竹林土壤碳储量的变化,了解竹林土壤中碳的积累和释放情况。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版本号 V01)2015 年12月编制说明竹林是我国南方地区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森林类型,我国竹林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现有面积约601万公顷,其中75%以上属于低产低效林,竹林经营水平和固碳能力有待提高,广大竹农对于开展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提高竹林生态和经济效益具有迫切需求。

但由于竹林生长更新和经营方式与普通乔木林存在显著不同,现有的国际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和国内《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V01》(编号:AR-CM-003-V01)都不适用于竹林经营。

为推动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的竹林科学经营和管理活动,规范国内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制、项目实施、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等工作,确保项目所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CER)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推动国内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特编制《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V01)》。

本方法学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UNFCCC CDM EB)最新批准的在非湿地上的大型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AR-ACM0003)模版为框架基础,参考和借鉴CDM 方法学有关工具、方式和程序,以及国际国内自愿减排相关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和要求,充分吸收竹林碳汇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体现竹林经营活动和固碳特性,经林业和CDM领域专家学者及利益相关方反复研讨修改后编制而成,力求方法学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竹林经营活动实际,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目 录1 引言 (1)2 适用条件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2)4 术语定义 (2)5 基线与碳计量方法 (4)5.1项目边界确定 (4)5.2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 (5)5.3项目期和计入期选择 (6)5.4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 (6)5.5碳层划分 (7)5.6基线碳汇量 (8)5.6.1 基线竹子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 (8)5.6.2 基线收获竹材产品的碳储量变化 (13)5.6.3 基线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15)5.7项目碳汇量 (16)5.7.1 项目竹子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 (18)5.7.2 项目收获竹材产品的碳储量变化 (21)5.7.3 项目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23)5.7.4 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的估计 (26)5.7.5 泄漏 (27)5.8项目减排量 (27)6 监测程序 (28)6.1项目实施监测 (28)6.1.1基线碳汇量的监测 (28)6.1.2项目边界的监测 (28)6.1.3项目活动的监测 (29)6.2项目碳层更新和抽样设计 (29)6.2.1项目碳层更新 (29)6.2.2项目抽样设计 (30)6.2.3 样地设置与监测 (30)6.3竹林生物质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31)6.4项目收获竹材竹产品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34)6.5项目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34)6.6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监测 (34)6.7监测精度控制和校正 (34)6.8不需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35)6.9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44)附件1 主要竹林经营活动 (48)附件2 主要竹种(组)生物量方程 (49)参考文献 (54)1 引言竹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版本号 V01)2015 年12月编制说明竹林是我国南方地区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森林类型,我国竹林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现有面积约601万公顷,其中75%以上属于低产低效林,竹林经营水平和固碳能力有待提高,广大竹农对于开展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提高竹林生态和经济效益具有迫切需求。

但由于竹林生长更新和经营方式与普通乔木林存在显著不同,现有的国际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和国内《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V01》(编号:AR-CM-003-V01)都不适用于竹林经营。

为推动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的竹林科学经营和管理活动,规范国内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制、项目实施、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等工作,确保项目所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CER)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推动国内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特编制《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V01)》。

本方法学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UNFCCC CDM EB)最新批准的在非湿地上的大型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AR-ACM0003)模版为框架基础,参考和借鉴CDM 方法学有关工具、方式和程序,以及国际国内自愿减排相关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和要求,充分吸收竹林碳汇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体现竹林经营活动和固碳特性,经林业和CDM领域专家学者及利益相关方反复研讨修改后编制而成,力求方法学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竹林经营活动实际,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目 录1 引言 (1)2 适用条件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2)4 术语定义 (2)5 基线与碳计量方法 (4)5.1项目边界确定 (4)5.2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 (5)5.3项目期和计入期选择 (6)5.4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 (6)5.5碳层划分 (7)5.6基线碳汇量 (8)5.6.1 基线竹子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 (8)5.6.2 基线收获竹材产品的碳储量变化 (13)5.6.3 基线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15)5.7项目碳汇量 (16)5.7.1 项目竹子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 (18)5.7.2 项目收获竹材产品的碳储量变化 (21)5.7.3 项目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23)5.7.4 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的估计 (26)5.7.5 泄漏 (27)5.8项目减排量 (27)6 监测程序 (28)6.1项目实施监测 (28)6.1.1基线碳汇量的监测 (28)6.1.2项目边界的监测 (28)6.1.3项目活动的监测 (29)6.2项目碳层更新和抽样设计 (29)6.2.1项目碳层更新 (29)6.2.2项目抽样设计 (30)6.2.3 样地设置与监测 (30)6.3竹林生物质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31)6.4项目收获竹材竹产品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34)6.5项目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34)6.6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监测 (34)6.7监测精度控制和校正 (34)6.8不需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35)6.9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44)附件1 主要竹林经营活动 (48)附件2 主要竹种(组)生物量方程 (49)参考文献 (54)1 引言竹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

楠竹造林CCER项目碳汇价值动态评估及敏感性分析

楠竹造林CCER项目碳汇价值动态评估及敏感性分析

楠竹造林CCER项目碳汇价值动态评估及敏感性分析作者:饶寅萍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主要以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和改进项目减排量经济价值评价模型来展开对楠竹造林项目减排量和经济价值的动态定量评估,并根据面对不同情景,项目减排量和经济价值产生的变化做敏感性分析[1]。

【关键词】楠竹造林;CCER;碳汇价值评估;敏感性分析在江西省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宜春市把握住当前国家对林业产业发展机遇,结合当前国家发展形势和林业产业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统筹布局,利用现有资源和现代技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其中以林木造竹尤为突出,目前宜春市有262家竹加工企业,其中18家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017年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达到143亿元。

CCER项目是我国为控制气候变化降低排碳量而制定的准许企业开发中国核证减排量,是中国资源减排市场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宜春市在发展竹产业时必须要对CCER项目进行碳汇价值动态评估和敏感性分析[1]。

一、宜春市气候特征和竹产业发展现状1.宜春市气候特征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为中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7.3摄氏度,光照时间长,平均日照长度达4.83h,四季鲜明,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为1670.4毫米,气候非常适合植被生长。

2.宜春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宜春市楠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390万亩,占全省比重26%。

全市共有262家竹加工企业,全省占有率19%,2011年,共有13家宜春市竹业企业在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中被评选为中国竹业龙头企业,2016年有18家竹业企业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其中有17家是加工类企业,1家是基地类企业。

全市共有13家竹加工企业产值超亿元以上,产值在5000万元到1亿之间有3家,而在1000万到5000万元之间是9家[2]。

二、研究方法1.碳汇造林项目减排量核算机理与方法(1)碳汇造林项目减排量核算机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定义项目减排量是指造林项目过程产生的净碳汇量。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pdf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pdf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碳汇造林项目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植树造林、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减缓气候变化。

本文将介绍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识别、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监测与评估等方面。

一、项目识别项目识别的目的是确定具有碳汇潜力的地区和树种,并评估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在这一阶段,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植被等情况,以及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适合开展碳汇造林项目的地区和树种,并制定初步的规划方案。

二、项目设计项目设计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规划方案,包括造林地点选择、种苗来源、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植被恢复方式等方面。

同时,需要考虑如何与当地社区合作,促进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

此外,还需制定碳汇量的计量、监测和报告方法,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三、项目实施项目实施阶段是碳汇造林项目的核心环节,涉及种苗培育、整地、栽植、抚育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阶段,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植树成活率和生长量。

同时,需要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对碳汇造林项目的认识和支持。

四、监测与评估监测与评估阶段是对碳汇造林项目效果的评估和总结,涉及植被恢复状况、碳汇量计量、环境影响等方面。

在这一阶段,需要定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需要与当地社区合作,共同制定监测和评估方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是开展碳汇造林项目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通过科学的项目识别、设计、实施和监测评估,可以有效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减缓气候变化。

同时,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可以为碳汇造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汇总.

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汇总.

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版本号V01)2013年10月编制说明竹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

我国竹子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竹类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竹子栽培、利用等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竹子王国”。

竹子造林是我国重要的造林类型之一,而现有的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不适于竹子造林。

本方法学在传统CDM造林再造林方法学的基础上,增加了竹产品碳库;提供了可供项目参与方选择的新的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程序;提供竹子造林碳计量方法。

目录第I部分. 来源、定义和适用条件11. 来源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定义14. 适用条件3 第II部分. 基线和碳计量方法51. 项目边界52. 土地合格性53. 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64. 计入期选择75. 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76. 碳层划分87. 基线碳汇量88. 项目碳汇量99. 泄漏1910. 项目减排量19 第 III部分.监测程序 201. 项目实施监测202. 抽样设计和碳层划分 213. 精度控制和校正254. 不需监测的数据和参数(采用的缺省值或一次性测定值) 255. 监测的数据和参数356. 参考文献39 附件:竹子生物量方程 41第I部分. 来源、定义和适用条件1.来源本方法学参考了下述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程序、方法学工具和指南:•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的组合工具(V01, EB35);•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监测样地数量的计算工具(V02.1.0, EB58);•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导致的生物质燃烧引起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工具(V04.0.0, EB65);•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估算工具(V01.1.0, EB60);•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林木和灌木碳储量及其变化的估算工具(V03.0.0, EB70);•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储量及其变化的估算工具(V02.0.0, EB67);2.规范性引用文件除参考上述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最新版本的程序、方法学工具和指南外,下列文件及其更新版本对于本方法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国家林业局. 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办造字[2010]8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毛竹林丰产技术(LY1059-92)•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4]25号)3.定义本方法学及其应用采用下述定义:竹林:是指连续面积不小于1亩、郁闭度不低于20%、成竹竹秆高度不低于2米、竹秆胸径(或眉径)不小于2厘米的以竹类为主的植物群落。

广东省竹林碳汇开发路径与对策

广东省竹林碳汇开发路径与对策

外ꎬ 国家林 业 和 草 原 局 颁 布 的 « 竹 林 碳 计 量 规
等ꎬ 明 确 了 竹 林、 竹 制 品 的 碳 计 量 采 用 标 准
ISO14064 和 PAS2050 计算ꎬ 为引导和规范竹林开
展生态低碳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ꎬ 可有效
路径ꎮ
二是通过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 CCER) 和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dvocates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ꎬ and 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 CCER) program has not yet been restartedꎬ it is suggested that Guangdong province could take measures to promote
竹林面积、 竹林蓄积量、 竹林碳储量均居于全国前列ꎬ 竹林碳汇开发的需求和市场潜力巨大ꎮ 文章在分
析广东省竹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ꎬ 阐述了广东省开发竹林碳汇可以采取的方式与路径ꎬ 并提出对策ꎮ 在
全球倡导节能减碳、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 CCER) 项目尚未重新启动的情况下ꎬ 建议广东省可以采取竹
林集约经营管理、 拓展区域性竹林碳汇交易市场、 优化竹林碳汇开发门槛、 明晰竹林权属关系、 丰富竹
的 34 51%ꎬ 主要分布在韶关、 梅州、 清远、 河源
等地ꎬ 其 他 竹 种 面 积 为 38 62 万 hm 2 ꎬ 占 比 为
65 49%ꎬ 青皮竹和茶秆竹主要分布在肇庆市ꎬ 笋
用竹林主要分布在清远市、 揭阳市ꎮ 全省竹林面
积超过 1 万 hm 2 不足 3 33 万 hm 2 的县 ( 市、 区)

碳汇项目造林方法学(V01版)

碳汇项目造林方法学(V01版)
I
监测、取样和计算方法;简化了项目情景下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碳库的监 测方法等。
4. 本方法学整合了国内众多研究成果,总结整理出了方法学中各类参数的 缺省值和可供参考的回归方程,使之更积量换算为全株生物量的基本木材密度、 生物量扩展因子、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之比、生物量含碳率等。同时还筛选 出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树种或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参考方程等。
5.1. 项目边界的确定...............................................................................................................4 5.2. 土地合格性.......................................................................................................................5 5.3. 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5 5.4. 项目期和计入期...............................................................................................................6 5.5. 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6 5.6. 碳层划分 ..........................................................................................................................8 5.7. 基线碳汇量.......................................................................................................................9 5.8. 项目碳汇量.....................................................................................................................12 5.9. 泄漏 ................................................................................................................................19 5.10. 项目减排量...................................................................................................................19 6. 监测程序.................................................................................................................................20 6.1. 基线碳汇量的监测.........................................................................................................20 6.2. 项目活动的监测.............................................................................................................20 6.3. 项目边界的监测.............................................................................................................20 6.4. 事后项目分层.................................................................................................................21 6.5. 抽样设计 ........................................................................................................................21 6.6. 样地设置 ........................................................................................................................23 6.7. 监测频率 ........................................................................................................................23 6.8. 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监测.............................................................................................24 6.9. 灌木生物质碳储量的监测.............................................................................................26 6.10. 项目边界内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碳库的监测 ...............................................28 6.11. 项目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监测 ...............................................................28 6.12. 精度控制与矫正...........................................................................................................28 6.13. 不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29 6.14. 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42 7. 附件.........................................................................................................................................45 附表 1. 全国主要乔木树种生物量方程参考表...................................................................45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境内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

竹林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同时,竹林也是一种重要的碳汇,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缓解气候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利用竹林的碳汇属性,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效益,就成为了四川省竹林经营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竹林碳贸易市场为了促进碳减排,可以建立竹林碳贸易市场,将竹林的碳汇量进行定量评估,并进行折算和交易。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对参与碳汇交易的竹林经营者进行优惠和奖励,鼓励更多的竹林发展者加入到碳贸易市场中来。

同时,政府还可以引导资本市场对竹林碳贸易进行投资和支持,激发市场活力。

二、加强竹林碳汇保护和恢复为了提高竹林的碳汇能力,需加强竹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竹林保护的投入力度。

同时,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将其闲置土地用于竹林的恢复和种植。

此外,还可以加强科研力量,提高竹林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竹林的生长速度和碳汇能力。

三、推广竹木产品的应用四、建立竹林碳汇认证体系为了促进竹林碳贸易的发展,需要建立竹林碳汇认证体系,对参与碳贸易的竹林进行审核和认证。

认证体系可以基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标准,对竹林的碳汇能力和管理情况进行评估,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认证标准可以结合中国国情,制定适合的指标和评估方法。

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为了提高公众对竹林经营的认识和了解,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可以通过举办竹林经营的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农民和企业家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

同时,可以借助媒体和网络平台,宣传竹林经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竹林经营中来。

总之,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主要包括建立竹林碳贸易市场、加强竹林碳汇保护和恢复、推广竹木产品的应用、建立竹林碳汇认证体系以及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竹林的碳汇作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效益的双赢局面。

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学

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学

7.1 碳库的确定 ···················································································7 7.2 温室气体排放源 ·············································································8 7.3 温室气体泄漏源 ·············································································8 8 基线论证与调查 ··············································································8
副组长:李怒云、王春峰、吴秀丽 成 员:蒋三乃、张国斌、章升东、沈国华、刘 玫、林 翎
主要起草人:周国模、施拥军、楼一平、李金良、雅尼克、陈健华、马国青 何业云、王新民、于天飞 本方法学附录 A、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C 为资料性附录。
I
引 言
竹林是我国一种十分重要的森林资源类型。我国竹子资源十分丰富,在竹子 栽培、利用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竹子王国” 。为了更好发挥竹林项目在 促进我国林业生产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 (气候办)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下,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资助,浙江农林大学、 国际竹藤组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 究起草了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学。 本方法学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林业局 2010 年颁布的 《碳汇造林技术规定 (试行) 》 (办造字[2010]84 号)和 2011 年颁布的《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 (办造 字[2011]18 号) , 以及浙江农林大学在竹林碳汇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 特别是 2008 年开始在浙江临安实施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毛竹林碳汇项目的观测数据和碳汇 计量与监测等实际工作经验。此外,本方法学在编写过程中也参考了国际上清洁 发展机制(CDM)碳汇项目、核证碳标准(VCS 标准) 、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 (CCB 标准) ,以及国际竹藤组织近年来对竹林碳汇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方法学(征求意见稿)在 2011 年 11 月 7-11 日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亚太林 业周上组织了专门的研讨会,并进行了专家咨询。2011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 17 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又进行了公开 征求意见。 2012 年 4 月 26 日,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北京组织专家召开了评审会。 最终,由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气候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审定。本方 法学充分吸纳了现有研究进展、成果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本方法学不仅适用于在我国开展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活动,也可供其它 国家(地区)开展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活动,以及相关教学、科研、生产活 动参考。 本方法学力求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科学合理且操作性强。但由于竹 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的方法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的认 识水平在不断深化,不足之处仍需在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加以完善。

“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国外试点”项目在非洲启动

“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国外试点”项目在非洲启动

“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国外试点”项目在非洲启动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29)006
【摘要】2012年6—7月,由浙江农林大学、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等3家单位共同组成的“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国外试点”项目实施团队,赴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分别举行项目启动会,并开展了项目选点、基线调查等工作。

这也是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1年在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作出的“中国还将在适应、能力建设、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方面继续加强南南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国家和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承诺的具体行动。

【总页数】1页(P916-9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5
【相关文献】
1.首个竹子造林碳汇方法学“熊猫标准”出台 [J],
2.内蒙古自治区欧洲投资银行碳汇造林项目启动 [J], 孟宪毅
3.发展林业碳汇庆对气候变化——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成立暨碳汇造林项目启动仪式在苍南县举行 [J], 张科;黄以平;黄宰胜
4.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碳汇方法学开发项目启动 [J], 西双版纳州林业局[1];林度图片库(图)[1]
5.全国碳汇造林试点启动会在昆明隆重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

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拟推荐项目公示表一、项目名称: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推荐单位意见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林业科学技术领域。

森林碳汇问题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国政府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内容。

竹林是世界第二大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然而竹林特殊的爆发式、可再生生长与隔年采伐特性、频繁的经营干扰、碎片化的空间分布,使其碳源汇动态不清、时空格局不明,碳汇精准监测与增汇减排技术长期缺乏,严重制约了其固碳功能的科学评价和碳汇能力的提升;同时,竹林碳汇项目在国内外都缺失方法学标准,致使碳汇难以进入碳减排市场,成为竹林碳汇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经过15年的联合攻关,突破了竹林碳汇领域中四大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探明了竹林碳源汇特征、碳储量与空间分配格局,明确竹林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澄清了竹林是碳源还是碳汇的国际争议。

研发了通量观测、无线传感联动校验的竹林碳通量监测技术,精确揭示典型竹林碳源汇动态,发现中国竹林年净固定CO2为1.129亿吨;基于碳空间格局与碳转移分析方法,探明中国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约为7.802亿吨,同时每年还有1340万吨固碳量转移到竹材产品碳库中长期保存。

创建了多尺度地面、遥感互融探测技术体系,实现竹林碳时空动态的快速准确监测。

构建出竹子异速生长和二元Weibull分布模型,实现竹子碳储量的精准测算和任意尺度转换;耦合地面模型和遥感信息,发明“三阶”竹林信息自动识别和冠层参数碳同化反演方法,实现竹林碳储量空间分异的快速准确提取和增汇潜力的精准辨识,面积精度达到90%以上,碳储量估算精度提高了28%。

研发了竹林增碳减排稳碳协同的四大关键技术,显著提升竹林净碳汇能力。

基于竹林结构优化与土壤碳平衡调节,研发出地上增汇地下减排双向调控材料与技术,植被固碳能力提高了27.6%,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20.5%;发现竹林植硅体碳积累特征和长期稳碳机制,研发了硅肥和富硅生物质复合稳碳技术,封存有机碳能力提高了2.2-3.5倍。

碳汇项目方法学

碳汇项目方法学

碳汇项目方法学嘿,咱今儿就来唠唠碳汇项目方法学!这玩意儿可重要着呢,就像咱过日子得有个好法子一样。

你想啊,碳汇项目就像是给地球这个大生态系统做的一个大工程。

那方法学就是这个工程的施工指南呀!没有它,那可就乱套啦。

咱先说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吧。

这就好比是在地球上种下一片片绿色的希望。

要选好合适的地儿,不能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开始种。

得考虑土壤啦、气候啦等等好多因素呢。

这就像你要盖房子,不得选个地基牢固的地儿呀!然后呢,树种的选择也很关键呀,得挑那些能长得好、吸碳多的树。

这就跟咱找工作似的,得找个适合自己、能发挥大作用的呀。

还有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这就像是给森林来个精心的打理。

要合理地采伐呀、抚育呀,让森林长得更健康、更茂盛。

这就好比你养个花,得浇水、施肥、修剪,才能让花开得更艳不是?要是不管不顾,那能长得好吗?再说说竹子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子可是个神奇的东西呢,长得快,吸碳能力也强。

但是怎么种、怎么管理,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就好像你要做一道美味的菜,调料放多少、火候怎么掌握,都得有讲究呀。

碳汇项目方法学还涉及到好多监测和核算呢。

这就像是给碳汇量称称重量。

得准确无误呀,不然多了少了都不行。

这就跟咱称体重似的,要是称错了,那可就闹笑话啦。

而且呀,这些方法学还得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呢。

为啥?因为时代在变呀,科技在进步呀。

就像咱的手机还得不断升级系统呢,这方法学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呀!不然怎么应对新的情况和挑战呢?咱想想,如果没有这些科学合理的碳汇项目方法学,那碳汇项目还不得乱成一锅粥呀?那怎么能为咱们的地球减碳做贡献呢?怎么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呢?所以说呀,这碳汇项目方法学可太重要啦!大家可得重视起来呀,就像重视咱每天要吃啥一样重要!咱都得为保护地球这个大家园出份力,不是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版本号V01)2013年10月编制说明竹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

我国竹子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竹类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竹子栽培、利用等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竹子王国”。

竹子造林是我国重要的造林类型之一,而现有的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不适于竹子造林。

本方法学在传统CDM造林再造林方法学的基础上,增加了竹产品碳库;提供了可供项目参与方选择的新的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程序;提供竹子造林碳计量方法。

目录第I部分. 来源、定义和适用条件11. 来源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定义14. 适用条件3 第II部分. 基线和碳计量方法51. 项目边界52. 土地合格性53. 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64. 计入期选择75. 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76. 碳层划分87. 基线碳汇量88. 项目碳汇量99. 泄漏1910. 项目减排量19 第 III部分.监测程序 201. 项目实施监测202. 抽样设计和碳层划分 213. 精度控制和校正254. 不需监测的数据和参数(采用的缺省值或一次性测定值) 255. 监测的数据和参数356. 参考文献39 附件:竹子生物量方程 41第I部分. 来源、定义和适用条件1.来源本方法学参考了下述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程序、方法学工具和指南:•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的组合工具(V01, EB35);•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监测样地数量的计算工具(V02.1.0, EB58);•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导致的生物质燃烧引起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工具(V04.0.0, EB65);•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估算工具(V01.1.0, EB60);•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林木和灌木碳储量及其变化的估算工具(V03.0.0, EB70);•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储量及其变化的估算工具(V02.0.0, EB67);2.规范性引用文件除参考上述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最新版本的程序、方法学工具和指南外,下列文件及其更新版本对于本方法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国家林业局. 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办造字[2010]8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毛竹林丰产技术(LY1059-92)•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4]25号)3.定义本方法学及其应用采用下述定义:竹林:是指连续面积不小于1亩、郁闭度不低于20%、成竹竹秆高度不低于2米、竹秆胸径(或眉径)不小于2厘米的以竹类为主的植物群落。

竹林是中国森林的一种类型。

小竹丛:是指成竹竹秆高度低于2米或竹秆胸径(或眉径)小于2厘米的任何竹类植物群落。

小竹丛不属于森林范畴。

大径散生竹林: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或眉径)大于5厘米的单轴散生型竹林。

大径丛生竹林: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或眉径)大于5厘米的合轴丛生型竹林。

小径散生竹林: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或眉径)2~5厘米的单轴散生竹林。

小径丛生竹林: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或眉径)2~5厘米的合轴丛生竹林。

复轴混生型竹林:指成竹竹秆高度大于6米、竹秆胸径(或眉径)大于5厘米的单轴和合轴混生的竹林。

立竹度:指单位面积内正常生长的竹子(病死竹、倒伏竹除外)的数量。

土壤扰动:是指导致土壤有机碳降低的活动,如整地、松土、翻耕、挖树桩(根)或竹篼等。

基线情景:指在没有拟议的竹子造林项目活动时,最能合理地代表项目边界内土地利用和管理未来的可能情景。

项目情景:指拟议的竹子造林项目活动下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情景。

碳库: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

地上生物量:土壤层以上以干重表示的本本植被(包括竹类)活体的生物量,包括干、桩、枝、皮、种子、花、果和叶等。

地下生物量:所有本本植被(包括竹类)活根的生物量。

由于细根(直径≤1~2mm)通常很难从土壤有机成分或枯落物中区分出来,因此通常不包括该部分。

枯落物:土壤层以上、直径小于5厘米、处于不同分解状态的所有死生物量,包括凋落物、腐殖质,以及不能从经验上从地下生物量中区分出来的活细根(直径≤1~2mm)。

枯死木:枯落物以外的所有死生物量,包括枯立木、枯倒木以及直径大于或等于5厘米的枯枝、死根和树桩。

土壤有机质:一定深度内(通常为100cm)矿质土和有机土(包括泥炭土)中的有机质,包括不能从经验上从地下生物量中区分出来的活细根。

泄漏:指由拟议的竹子造林项目活动引起的、发生在项目边界之外的、可测量的温室气体源排放的增加。

计入期:指项目情景相对于基线情景产生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时间区间。

基线碳汇量:指在基线情景下,项目边界内碳库中碳储量变化之和。

项目碳汇量:指在项目情景下,项目边界内所选碳库中碳储量变化量,减去由拟议的竹子造林项目活动引起的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

项目减排量:指竹子造林项目活动引起净温室气体减排量,其大小等于项目碳汇量,减去基线碳汇量,再减去泄漏量。

额外性:指拟议的竹子造林项目活动产生的项目碳汇量高于基线情景下的基线碳汇量的情形。

这种额外的碳汇量在没有拟议的竹子造林项目活动时是不会产生的。

4.适用条件本方法学适用于采用竹子进行造林的项目活动,其具体适用条件包括:(a)项目地不属于湿地。

(b)如果项目地属下列情况之一,竹子造林或营林过程中对土壤的扰动不超过地表面积的10%:1)土壤为有机土;2)符合下列条件的草地:管理方式有机碳输入改良草地----中度放牧下的可持续利用,至少存在一种改良措施(施肥、草种改良、灌溉)未退化草地----非退化或可持续管理的草地,未实施改良措施中度退化草地----过牧或中度退化,相对于未退化草地,生产力较低,未实施改良措施高输入:实施了除改良草地的措施外的其他改良措施3)符合下列条件的农地:土地利用耕作方式有机碳输入短期作为农地、休(弃)耕地(休耕、弃耕期短于20年,或其他已生长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闲置农地)。

全耕----充分翻耕或频繁(年内)耕作导致强烈土壤扰动。

在种植期地表残体盖度低于30%。

高输入,且施用粪肥:在中等碳输入的农作系统中定期施用动物粪肥,使碳输入显著增加。

减耕----对土壤的扰动较低(通常耕作深度浅,不充分翻耕)。

在种植期地表残体盖度通常大于30%。

高输入,且施用粪肥:在中等碳输入的农作系统中定期施用动物粪肥,使碳输入显著增加。

高输入,不施用粪肥:在中等碳输入的农作系统中,由于种植产生大量作物残体的作物、使用绿肥、种植覆盖作物、植被休耕、灌溉、一年生作物轮作中频繁使用多年生草本等措施,使作物残体输入量明显增大。

免耕----播种前不经初耕,仅中等输入:一年生谷类作物残体全部在播种带上有最低限度的土壤扰动。

一般使用杀虫剂控制杂草。

返还农地。

如果残体被收获,则补施有机肥(如粪肥),也包括施用矿质肥料或轮作固氮作物。

高输入,且施用粪肥(同上)高输入,不施用粪肥(同上)长期农耕地(连续耕作20年以上,以一年生作物为主)免耕----播种前不经初耕,仅在播种带上有最低限度的土壤扰动。

一般使用杀虫剂控制杂草。

高输入,且施用粪肥(同上)(c)项目地适宜竹子生长,种植的竹子最低高度能达到2米,且竹秆胸径(或眉径)至少可达到2厘米,地块连续面积不小于1亩,郁闭度不小于0.20。

(d)项目活动不采取烧除的林地清理方式(炼山),对土壤的扰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如沿等高线进行整地,不采用全垦的整地方式。

(e)项目活动不清除原有的散生林木。

第II部分. 基线和碳计量方法1.项目边界竹子造林项目活动的“项目边界”是指,由拥有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项目参与方实施的竹子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范围,也包括以竹子造林活动的产品为原材料生产的竹产品的使用地点。

一个竹子造林项目活动可在若干个不同的地块上进行,但每个地块应有特定的地理边界,该边界不包括位于两个或多个地块之间的土地。

项目边界包括事前项目边界和事后项目边界。

事前项目边界是在项目设计和开发阶段确定的项目边界,是拟实施竹子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边界。

事前项目边界可采用下述方法之一确定:(a)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或其他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单点定位或差分技术直接测定项目地块边界的拐点坐标,单点定位误差不大于5米。

(b)利用高分辨率的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航片)、森林分布图、林相图等,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辅助下直接读取项目地块的边界坐标。

(c)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进行现场勾绘,结合GPS、Compass等定位系统进行精度控制。

事后项目边界是在项目监测时确定的、项目核查时核实的、实际实施的项目活动的边界。

事后项目边界可采用上述方法(a)或(b)进行,面积测定允许误差小于5%。

在项目审定和核查时,项目参与方须提交地理信息系统(GIS)产出的项目边界的矢量图形文件(.shp文件)。

在项目审定时,项目参与方须提供占项目活动总面积三分之二或以上的项目参与方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据。

在首次核查时,项目参与方须提供所有项目地块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据,如县(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有效的证明材料。

2.土地合格性项目参与方须采用下述程序证明项目边界内的土地合格性1:(a)提供透明的信息证明,在项目开始时,项目边界内的土地符合下列所有条件:(i)植被状况不符合我国政府定义森林的阈值标准,即植被状况不同时满足下列所有条件:(1)郁闭度≥0.20,(2)树高≥2米,(3)面积≥1亩,(4)如果为竹类,竹秆胸径(或眉径)≥2厘米;(ii)如果地块上有天然或人工幼树,其继续生长不会达到我国政府定义森林的阈值标准;(iii)项目地块不属于因采伐或自然干扰而产生的临时的无林地(迹地)。

1基于“证明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土地合格性的程序(V01.0, EB35)”修改而来。

(b)提供透明的信息证明,自2005年2月16日起,项目活动所涉每个地块上的植被状况符合上述(a)(i)的条件。

(c)为证明上述 (a)和 (b),项目参与方须提供下列证据之一,以根据我国政府确定的森林定义标准,区分有林地和无林地,以及可能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i)经过地面验证的高分辨率的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航片);(ii)森林分布图、林相图或其他林业调查规划空间数据;(iii)土地权属证或其他可用于证明的书面文件。

如果没有上述 (i)~(iii) 的资料,项目参与方须呈交通过参与式乡村评估(PRA)方法获得的书面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