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练习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练习 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dbd7561aeaad1f346933ff8.png)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集体舞蹈图B.《人物龙凤图》C.《女史箴图》D.马王堆汉墓帛图解析:《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女史箴图》是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作品,马王堆汉墓帛图是在西汉时期,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A2.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他的绘画理论对中国画风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人是( ) A.王羲之B.顾恺之C.吴道子D.阎立本解析:由材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等可知此画家的绘画特点是“以形写神”,故选B。
A项是书法家,代表作《兰亭序》;C项是唐代画家,代表作《送子天王图》,绘画栩栩如生,被称为吴带当风;D项是唐代画家,代表作是人物画《步辇图》,此三者都无法体现“以形写神”的特点。
答案:B3.山水画是中国古代文人抒情达意的重要形式之一。
下列四幅画中属于山水画的是( )解析:《洛神赋图》属于文人画中的人物画,《历代帝王图》属于人物画,年画《连年有余》属于民间风情画,《踏歌图》是宋代的作品,作者寄情于山水。
故D项正确。
答案:D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深厚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
其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发展B.社会思潮变化C.传统文化影响D.社会上层倡导解析:宋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活跃。
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的大量出现,市民阶层产生并逐渐壮大,反映市民文化需求的世俗化文艺形式出现,在绘画领域表现为风俗画的出现。
答案:A5.2014年是农历的“马年”,观察如图,其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点B.展现了文人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C.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D.体现了中国字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解析:图中字体带有象形的特点,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高中历史复习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复习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f9c296027284b73f24250d7.png)
1、魏晋南北朝时期
(1)背景
①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西汉儒学反省
②三教合一,文化多元的趋向
③一些崇拜气节的士人在政治上碰壁,又流俗同伍,士人群体将追求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文人画
(2)代表人物——“画祖”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人,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有作品可考的划时代的著名画家(喜欢),其传世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他也开创了我国古代的绘画理论——“以形写神”,注重抓住绘画对象的精神气质。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
(1)地位: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2)特点: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
(3)历史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过着氏族的集体生活,对自然、动物充满着神秘的崇拜心理。
教师导入
教师解读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2、战国:
(1)形式:
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以墨笔勾勒,并加以平涂和敷色渲染,这一基本绘画的形式和技巧,两汉以后一直被沿用下来。因此,可以说战国时代已经奠定了我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征。
②题材: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画种
③特色:从注重写实到更加注重意境“残山剩水”
④代表:马远《山径春行图》《踏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
(2)明清
①特点:文人画占画坛主流或继承宫廷画风,山水画盛行
由于社会变革,社会动荡出现一些风格奇特画家
②代表:朱耷(八大山人)《松鹰图》
2、民俗画
(1)宋代
①时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课题
第8课笔墨丹青
时间
年月日第周
课型
新课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课标:掌握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历程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4e955f7d0d233d4b14e69f9.png)
第8课笔墨丹青一、选择题1. 下图说明( )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解析:选D。
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反映了唐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巨大影响,说明唐代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故D正确。
2.北宋时期之所以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C.商业兴盛和城市的发展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解析:选C。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宋代之所以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关键是当时社会商业兴盛和城市的发展,这方面反映到绘画上就是风俗画的兴起。
3.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 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解析:选C。
从题干可以看出,郑燮(板桥)的《墨竹图》是写意画,文人画主写意,选C 项。
4.《水浒传》自诞生以来,颇受民众欢迎。
很多画家都曾为其画过插图,对东亚各国的小说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右图是明代刻本《水浒传》插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原作者具有较强的绘画功底B.反映了明朝文入画的流行C.插图书迎合了明朝市民阶层的喜好D.弥补了原著作内容枯燥、语言艰涩的缺陷解析:选C。
《水浒传》是世俗文学的代表,通俗易懂,排除D项,插画只是为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产物,选择C项。
文人画集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于一体,重意境,插图并非文人画也不能表现较强的绘画功底,排除A、B。
5. “舍形悦影”是对绘画领域的新开拓。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以画墨竹出名,且喜爱画影,自认为:“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予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明代徐渭也曾提到:“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
2021-2022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 教案(2)
![2021-2022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 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63adde4c281e53a5902ff60.png)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开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开展历程及成因。
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中国书画,堪称民族文化的瑰宝。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中国书法的神奇魅力,今天我们将体验中国绘画的独特风采,感受它的意境之美、思想之美和历史之美。
一起走进第8课?笔墨丹青?。
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现在请大家回到童年时代,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幅我们小时候都画过的作品——家!有没有同学愿意到前面来画?好,XX同学。
生:作画?家?。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幅画?生:线条稚嫩,构图简单,比拟朴实,但是充满了对家的感情。
师:可见绘画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绘画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师: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把画画在岩石上,画在地面上,画在陶器上,你能描述一下这幅陶画上的情景吗?生:五个人手拉着手在一起跳舞。
面部都朝向右前方,动作一致,连头上辫子甩起来的方向也是一样的,好似在踩着节拍翩翩起舞,生动、形象、浪漫。
师:确实。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线条粗暴而又不失浪漫。
战国和汉代出现了用毛笔在绢帛上作的画——帛画,左侧的是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右侧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这两幅画都出现了什么?龙凤等珍禽异兽,这反映出先民们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着龙凤升天的愿望,这表达出帛画有什么特点?生:神秘、浪漫、古拙。
质朴而浪漫是绘画在起源阶段的总体特点。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68c1e5679563c1ec5da7191.png)
___主__观__性__情___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随基堂础作训练业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源头可追溯到( A )
A.新石器时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史实能力。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 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稚拙,但 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
预
随
课
习
堂
后
作
作
作
业
业
业
预基习础作训业练
一、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 1.起源 (1)新石器时代 ①地位:绘画艺术的源头。 ②特点:稚拙的 1 ____线__条______、简单的 2 ____色__彩______和图 案,自然、生动、质朴、 3 _____粗__犷_____,又不失浪漫。 (2)战国时期:已出现用 4 ____毛__笔______绘制在 5 ____绢__帛______上 的作品。
4.从隋代开始,逐渐出现了观赏牡丹的风尚,文人士大夫对雍 容华贵的牡丹花情有独钟,为之吟诗作画的已经许多,形成了一种特 别的文化情怀。牡丹花也赢得了宋人的推重,文人记录的牡丹已有近 百种,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绘画作品更是不胜枚举。“牡丹”入画 现象反映出( C )
A.市民生活的快乐祥和 B.风俗画的兴起与发展 C.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 D.唐宋王朝统一与繁盛
10.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 C)
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为有趣 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C.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绘 画极具生活实用性 D.刻书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01fec7c49649b6649d74743.png)
课时作业8 笔墨丹青时间:30分钟满分:6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三幅图体现了敦煌壁画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了( B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中西文化的交融性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魏晋时期社会动乱,战争频繁,所以反映的壁画内容是宣传善行、现世悲苦;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壁画的内容是幸福祥和;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世俗场景渗入壁画。
所以壁画的内容变化体现了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2.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曾有一首《和谢秘书西湖马上》:“表里湖山极目春,据鞍时此避埃尘。
苍苍烟树悠悠水,除却王维少画人。
”林逋的评价如此之高,最有可能是因为王维( B )A.对山水描摹惟妙惟肖B.开后世人文人画之先河C.是唐代最负盛名的诗人D.身处中国画成熟时期解析:题干中“……除却王维少画人”为点睛之笔,侧重不在描绘山水,故A项错误;题干中“……据鞍时此避埃尘……除却王维少画人”的这两句是主旨所在,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境,开启宋元明清文人画之先河,故B项正确;宋代林逋是著名隐士,淡泊名利,C项解释无法说明题意,故C项错误;中国画成熟期应该是宋代,故D项错误。
3.下图是《送子天王图》(局部),描绘净饭王抱着初生的释迦牟尼(佛祖)谒神的情形,关于此图说法正确的是( D )①作者是唐朝的吴道子②画家提出“以形写神”③是文人画的代表作品④表现了佛教的中国化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①是基本史实,是正确的。
提出“以形写神”的是顾恺之,所以②不正确。
文人画讲究写意,所以此画不是文人画的代表作,③不正确。
所画的人物外貌似中国人,衣服也是中国人的衣服,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④正确。
4.如果想了解宋代汴京的建筑、交通、商业和市民生活,可以参考的艺术作品是( D ) A.《女史箴图》B.《送子天王图》C.《富春山居图》D.《清明上河图》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为我们提供了北宋都市的商业、手工业、建筑、交通工具等翔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学案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学案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bb0b24d3968011ca2009104.png)
第8课笔墨丹青[课程标准] 概述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0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02毛笔在绢帛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3.汉代:□03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思考探究汉代绘画特点的原因神仙魔怪、迷信怪异的形象,既体现着汉代社会“天人感应”的宗教意识、宇宙观念,也渗透着统治者敬天法祖、神道设教的意图。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1.概况知识拓展唐代绘画艺术繁荣的原因(1)唐代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3)诗文、书法、乐舞、雕塑、建筑艺术全面辉煌的氛围,为绘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艺术环境。
(4)吴道子等画家的辛勤努力。
(5)民族融合为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思维点拨 1.文人画的艺术特点(1)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2)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体现了画家多方面的修养。
(3)题材以山、水、梅、兰、竹、菊与松、石为主。
(4)表现手法以水墨或淡色的写意为主。
(5)出现于魏晋,真正兴起于宋,明清时期成为画坛的主流。
2.宋元和明清时期绘画的异同(1)相同①形式:都属于文人画。
②特点:都注重对意境的追求,而不讲求写实。
③风格:明清绘画艺术是对宋元以来绘画风格的继承和发展。
(2)不同①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与传统的艺术风格迥异的新艺术家。
②明清时期的绘画从文人阶层独有的艺术享受走向了世俗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实用性的特点。
如明清小说的版画插图和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易混易错文人画与山水画的区别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山水画:注重写实、意境,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举凡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画。
2.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影响(1)特征:①形式上:一方面盛行注重□10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注重写意的文人画。
岳麓版高二历史第 二 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有答案)
![岳麓版高二历史第 二 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666ea69dc5022aaea00b3.png)
第8课笔墨丹青方向标1.熟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记忆吴道子、张择端等画家及其代表作,学会欣赏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认识绘画艺术中“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成因与区别。
3.尝试从历史的视野赏析传统绘画作品和从传统绘画作品中获取老师学习。
4.能够分辨中西绘画的差异。
路线图合作探究一、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展示点拨归纳总结应用拓展检测站1、以下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绘画艺术可以从新石器时代找到源头B.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C.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是新石器时代绘画的特点D.汉代的绘画艺术中,浪漫幻想主题已不复存在2、中国古代帛画最早出现是在A.远古的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两汉时期3、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源头可追溯到A.新石器时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4、下列有关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B、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C、其代表作是《步辇图》D、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5、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画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顾恺之是该时期最著名的画家B、书法艺术发展到自觉阶段C、书法理论日趋成熟,书法达到新的高峰D、形成古代绘画理论的开创之作训练营6、盛唐时的著名画家吴道子①他的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②他的画技被誉为“吴带当风”③他强调传统的线描法④他被后世誉为“画圣”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7、下列有关唐朝绘画艺术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是基础 B.凸显个性的文入画开始出现C手法创新,题材多样,画派众多D.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8、北宋时期之所以以山水花鸟为主流的文人画以外,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C、商业经济兴盛和城市的发展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人山水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山水画在宋朝时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②北宋的文人山水画构图宏伟,体现出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③南宋文人山水画以描述江南风光为主④张择端的文人山水画最有名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我国古代风俗画的代表作是A.《集体舞蹈图》 B.《女史箴图》 C《山径春行图》 D.《清明上河图》11、两宋时期的绘画更加注重了A.画图结构B.写实风格C追求意境 D.市井风情12、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C、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13、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e2b80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73.png)
第8课笔墨丹青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1)特点: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2)代表:集体舞蹈图。
2.战国秦汉(1)战国消灭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代表是《人物龙凤图》。
(2)汉代帛画布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颜色明丽,气概宏大,形态飞扬,浪漫、奇特又不失古拙。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魏晋:顾恺之(1)背景:士人群体的形成和追求。
(2)代表: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代表作品是《女史箴图》。
(3)特点:凸显共性的文人画消灭。
2.唐朝:吴道子(1)条件:政治统一和经济富强,推动了文化的进展。
(2)特点:创制法度,表现盛唐气象。
(3)代表: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三、文人意趣1.宋代(1)条件: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留意内心的修养。
(2)宋代:文人山水画从留意写实变为更加留意意境。
(3)元代:体现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
2.明清(1)背景: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2)特点:风格奇怪,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猛烈对比。
(3)代表:画僧八大山人。
四、民间风情1.民间风情(1)背景: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进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富强。
(2)表现:①宋代市井风情:代表作品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②明清民间风情: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
2.中国绘画的特征(1)宫廷和民间绘画留意写实;文人画留意写意,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2)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留意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机敏、自由。
(3)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念和自尊心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名师点拨]1.唐代绘画艺术富强的缘由(1)唐代的政治统一和经济富强,推动了文化的进展。
(2)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3)诗文、书法、乐舞、雕塑、建筑艺术全面辉煌的氛围,为绘画艺术的富强供应了良好的艺术环境。
(4)吴道子等画家的辛勤努力。
(5)民族融合为绘画供应了丰富的素材。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 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964bee6a98271fe910ef9f9.png)
第8课笔墨丹青学习目标: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重点:中国古代绘画起源与发展脉络。
2.难点: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教材整理1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脉络1.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绢帛上绘画。
(3)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2.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魏晋①绘画特点: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②代表人物:顾恺之,其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等。
(2)唐朝①背景: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②特点: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③代表人物:吴道子,其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
3.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类别时间背景特点代表文人意趣宋代①文人阶层的不断壮大②理学的兴起使人注重内心修养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马远的《山径春行图》明清时代变化、社会动荡风格奇特,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对比朱耷的《松鹰图》民间风情宋代商业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描绘民间风情、市井生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反映了世俗的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误区警示] 文人画不同于山水画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特别讲究布局构图。
而文人画虽然很多也以自然风景为主题,但其注重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更追求抒情写意。
教材整理2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1.形式上: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注重写意的文人画。
2.手法上: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作用上: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战国帛画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高中历史 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课时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3.doc
![高中历史 第8课 笔墨丹青学案+课时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3.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d1d9af83c4bb4cf6ecd11e.png)
第8课笔墨丹青【考点解读】考点: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解读: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学习这一内容,要从绘画的起源谈起,概述其演变历程,从而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识梳理】一.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2.战国时期:出现用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3.西汉时期:汉代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4.魏晋时期:画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其绘画理论是“”。
5.唐代:唐代绘画创制,体现的盛唐气象,代表人物是。
6.宋代:画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民间风情画兴起,代表作品是张择端的《》。
7.明清时期:文人画受时代影响,出现的画家;成为小说的插图;出现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二.发展特点1.既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又有注重写意的,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讲求、和气韵,注重个人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重点突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及与西方绘画的不同突破方法:史实归纳分析法绘画艺术的特征由创作者及其风格、绘画本身风格及演变和鉴赏书画的主体、书画的功能等决定的。
归纳时除考虑以上因素(特征)外,还要注意从书画的演变历程及其创作背景,这一纵向特征归纳。
另外注意横向(同一时期)比较,即同一时期不同书画的特征归纳。
突破归纳:1.中国绘画基本特征(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绘画的演变深刻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风格看: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d84f4dff242336c1fb95e5c.png)
主题二 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和原因
史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 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 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 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史料二
[讨论交流 3] 中国出现大量民间风情画的原因有哪些?
试答:宋代以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和文 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 画。到了明清时期,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木刻版画大 量出现,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也随处可见。
[讨论交流 4] 结合下图分析,中国画与西洋画有何区别?
②表现: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 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南宋时期,偏安江南, 文人山水画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 恬淡。
(4)元朝时期: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出 来。
(5)明清时期 ①背景:时代变迁,社会动荡。 ②状况:文人画或继承宋代宫廷画风,或沿袭元人山水意 趣,并且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
一方面又出现了注重 29 写意
的文人画。
2.在启迪民族的 30 自信心 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
移默化的作用。
3.讲求 31 神似
、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 32
主观性情 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辨析比较】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 (1)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虚旷和非功利。 (2)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视物象,着意刻画,敷色多彩, 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视淡逸、传神,往往 以墨代彩,随心而做。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632739a9ec3d5bbfd0a7491.png)
第8课笔墨丹青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训练点1绘画艺术的起源1.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设黄门之署,置尚方画工,从事绘图,以备应诏。
可见汉画( A ) A.为政治教化服务B.其理论已经成熟C.深受汉武帝推崇D.艺术感染力极强解析:由“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可以看出政府主要是利用绘画进行教化服务,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汉画的理论发展;C项错误,汉武帝不是推崇汉画,而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艺术的感染力。
训练点2从顾恺之到吴道子2.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
这种变化说明( C )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解析:敦煌在北魏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所以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在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国家统一,唐统治者实行开放的经济文化政策,所以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所以材料中的变化体现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3.(2017·江苏卷)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C )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解析:文人画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意境描述,材料中的“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文人画是人的主观情感和绘画的情境交融在一起的,故C项正确。
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A项与题意无关;诗画合一不是文人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D项与题意无关。
训练点3文人意趣4.(2019·新疆模拟)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前,开创了新的画派。
岳麓版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笔墨丹青教案必修含解析
![岳麓版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笔墨丹青教案必修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f3ded716fc700aba68fc9a.png)
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从时空观念角度,概述古代中国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从唯物史观角度阐释绘画风格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4.从比较角度掌握文人画和民间风情画的艺术特征。
5.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绘画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一、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脉络1.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绢帛上绘画。
(3)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2.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魏晋1绘画特点: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2代表人物:顾恺之,其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等。
(2)唐朝1背景: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特点: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3代表人物:吴道子,其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
[知识延伸] 唐代绘画艺术繁荣的原因(1)唐代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3)诗文、书法、乐舞、雕塑、建筑艺术全面辉煌的氛围,为绘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艺术环境。
(4)吴道子等画家的辛勤努力。
(5)民族融合为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类别时间背景特点代表文人意趣宋代1文人阶层的不断壮大2理学的兴起使人注重内心修养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马远的《山径春行图》明清时代变化、社会动荡风格奇特,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朱耷的《松鹰图》民间风情宋代商业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描绘民间风情、市井生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1.形式上: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注重写意的文人画。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5c4ae25727a5e9856a61e8.png)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8课笔墨丹青[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1.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2。
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征。
3。
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与其所产生的时代之间的关系。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
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
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绢帛上绘画,该时期帛画代表作《人物龙凤图》。
3.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知识点拨]汉代绘画中神仙魔怪、迷信怪异的形象,既体现了汉代社会“天人感应”的宗教意识、宇宙观念,也渗透着统治者敬天法祖、神道设教的意图。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1。
概况时期背景特点代表魏晋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士人群体的追求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创制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宋代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文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马远的《山径春行图》人注重内心修养注重意境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出现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清社会动荡风格奇特,不拘成法八大山人《松鹰图》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木刻版画作为小说的插图,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民间出现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水浒传》插图、《五子夺莲》2.中国绘画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021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练习岳麓版必修3
![2021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练习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a82948eddccda38366baf95.png)
第8课笔墨丹青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绘画艺术的起源1从顾恺之到吴道子2、3文人意趣6、7民间风情 4 5、6、7一、选择题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暴,又不失浪漫。
以下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集体舞蹈图B.?人物龙凤图?解析:A 注意题干关键词“新石器时代〞,B、C、D三项均为新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应选A 项。
2.唐代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经济上的大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大开展。
唐代绘画艺术的特点是( )C.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D.表达出浪漫、神秘的特色解析:C A项符合魏晋时期;B项是东晋顾恺之的艺术风格;D项是汉代帛画的艺术特点,用排除法,选C。
3.(2021·河北邢台期末)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
张僧繇答复说:“点睛即飞去。
〞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
霎时间,电闪雷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
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 )解析:A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写意传神,故A项正确。
4.以下图所示名画出自民国初年陈师曾的巨册?北京风俗图?。
与此画具有相通之妙的古人名作是( )A.敦煌的飞天壁画B.?清明上河图?C.徐悲鸿?奔马图?D.?牡丹蕉石图?解析:B 民国初年陈师曾的巨册?北京风俗图?属于风俗画,敦煌的飞天壁画是人物画,A项错误;?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B项正确;徐悲鸿的?奔马图?是文人画,C项错误;?牡丹蕉石图?属于文人画,D项错误。
5.(2021·山西太原期中)清代的画作?太平欢乐图?其大致内容有市井万花筒、市井娱乐和浙江名特产三大局部,依次展现杭嘉湖地区百业兴旺、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
该类绘画在清代大量出现主要是由于( )解析:C 文人画主要反映的是士大夫的内心的情感,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绘画理论的成熟在唐朝就已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市井生活,因此出现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开展,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绘画的内容,并未表达出其题材的广泛性,故D项错误。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习题 岳麓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习题 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6b278afa26925c52cc5bfe5.png)
2021-2022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习题岳麓版必修31.北京历史悠久,关于北京的绘画数量众多。
从绘画类型看,下面这幅画属于( )A.人物画B.写意画C.风俗画D.文人画【答案】C【解析】风俗画是以习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地描绘社会风俗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
结合图片不难看出符合风俗画的特征。
2.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意趣的是( )【答案】 D【解析】最能体现文人意趣的是山水画和花鸟画,A、B、C三项都属于民间风情画。
3.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甚至还有神化或丑化孔子形象的现象存在,中国孔子基金会决定征集“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要求以右图所示的孔子像为创作样本,该孔子像为我国唐代一位画家的作品,他的画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他是( )A.顾恺之B.王冕C.吴道子D.郑板桥【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画家绘画风格的理解。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绘画的特点。
4.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
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见右图)。
此画的风格应为( )A.宫廷画B.文人画C.民俗画D.人物画【答案】 B【解析】据题干分析,作者用苏武牧羊假寐表现“家万里”的意境,求神似和气韵,是文人画的特点。
5.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绘画是这种追求的直观表现。
下图绘画属于( )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文人画【答案】 D【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画属于文人花鸟画。
6.(xx·潍坊)下图是宋代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它反映出( )A.马远最擅长人物画创作B.南北对峙促成艺术繁荣C.理学已发展到心学阶段D.马远此作重视意境表达【答案】 D【解析】《山径春行图》属于文人画,不是人物画,故A项错误;南北对峙促成艺术繁荣不是材料反映主要信息,故B项错误;理学已发展到心学阶段是明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山径春行图》是文人内在修养和心理活动的生动写照,体现作者重视意境特点,故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8课笔墨丹青
【课程标准】概述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和艺术追求,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无
价之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
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中国
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
情的抒发,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
是抒情写意。
一、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
1.起源
(1)新石器时代
①地位:绘画艺术的源头。
1线条、简单的2色彩和图案,自然、生动、质朴、3粗犷,又不失浪漫。
(2)4毛笔绘制在5绢帛上的作品。
(3)两汉时期
6珍禽异兽、神仙魔怪。
②特点:浪漫、7神秘又不失古拙。
【知识点拨】汉代绘画中神仙魔怪、迷信怪异的形象,既体现了汉代社会“天人感应”的宗教意识、宇宙观念,也渗透着统治者敬天法祖、神道设教的意图。
2.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3.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
二、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128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注重29写意的文人画。
230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31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32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辨析比较】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
(1)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虚旷和非功利。
(2)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视物象,着意刻画,敷色多彩,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视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