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德国7岁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合集下载

皮亚杰——精选推荐

皮亚杰——精选推荐

⽪亚杰⽪亚杰(瑞⼠)将⼉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他认为所有的⼉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新的⼼智能⼒的出现是每个新阶段到来的标志,⽽这些新的⼼智能⼒使得⼈们能够以更为复杂的⽅式来理解世界;虽然不同的⼉童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个阶段,但是都不可能跳过某⼀个发展阶段。

同⼀个个体或许能同时进⾏不同阶段的活动,这明显地表现于⼀从⼀个阶段进⼊到⼀个新的阶段的转折时期。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出⽣到2岁)这个阶段的婴⼉或年由⼉童通过他们的感觉和动作技能来探索周围世界。

两个标志:①从反射⾏为(偶然)发展到⽬标指向⾏为(试误);②“客体永久性”概念形成,即⼉童认识到物体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它不在眼前。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到7岁)四个特点:①发展了运⽤符号来表征客观物体的能⼒,⾔语和概念以惊⼈的速度发展②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集中化(仅注意情境中某⼀个⽅⾯)、不可逆性(不具备改变思维的⽅向以便能够回到起点的能⼒)和只注重状态(对事情发⽣的过程缺乏了解)的特点③“直觉的”思维特征,即年幼的学前⼉童所形成的概念是随情景的不同⽽发⽣变化的,⽽且也并⾮总是合乎逻辑的,缺乏将⼀个概念与另⼀个概念协调起来的能⼒④⾃我中⼼趋向,认为别⼈眼中的世界与他们看到的⼀样,完全从⾃⼰的⾓度来解释事情,较为极端的⾃我中⼼倾向甚⾄认为世界上发⽣的每⼀件事情都与⾃⼰有关。

·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到11岁)逻辑思维能⼒有所提⾼。

出现⼀些新的能⼒,如:可逆性的思维活动、去⾃我中⼼的思维、问题解决部太具有⾃我中⼼倾向等。

但还不能进⾏抽象思维,即能够形成概念、发现关系、解决问题,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和场景有关。

四个特点:①前运算阶段⼉童对外显表象进⾏反应,⽽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童对内隐实质进⾏反应,在各种不同意义的情境中看待事物;②序列化能⼒,能够按照⼀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事物,根据某⼀标准或唯独对物体进⾏排序或归类;③传递性能⼒,能够了解两个物体与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推断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④类包含能⼒,同时思考总类别和⼦类别的能⼒,不再局限于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推理,⽽能够处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学前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学前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学前幼儿心理学的意义浅谈国外幼儿教育发展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

20世纪下半叶,幼儿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早期教育热”,幼儿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

各国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以及崇尚的理念也各不相同,以下例举了德、美、日、法四国的幼儿教育概况:1 德国的幼儿教育德国的幼儿教育提倡: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因为孩子是一个活泼的、完整的人。

德国人认为,孩子是一个人,但他需要时间去发展成为一个人。

孩子是一个历史的人,他总是出生在某个空间、社会的某个阶层以及某个时代背景,他还面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历史,孩子是生活在一个与他互动的社会空间。

他需要与同伴、成人、社区以及乡土文化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强调孩子生活在一个与他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海水、太阳、石子、树林、沙子等等都是他所要探索和利用的。

德国幼儿教育的特色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为父母。

指出婴幼儿阶段父母就是完备教育的主人。

德国宪法明文规定:教养儿童就是父母的自然权利和义务。

政府对幼儿教育东站在辅助的立场,真正出任教育责任的就是父母。

父母就是教育的主人,孩子就是孩子,幼儿园就是孩子发展的地方,必须对孩子提供更多协助、积极支持、引导、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赢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1.1 混龄编班在德国的幼儿园里,没小、中、小班的区分,所有的幼稚园不分后私立还是私立的,全部使用混龄编班的体制。

德国的幼教界一致指出,幼儿在混龄的班级里更有助于蜕变,这样孩子可以熟识各种社会犯罪行为,而且能培育孩子互助友爱的品质。

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时代里,混龄编班能使孩子体会至大家庭中兄弟姊妹一起蜕变的感觉,也并使孩子懂平和,懂互动,并使孩子们相处更加的亲密、人与自然。

1.2 崇尚自然针对幼儿这一特定的教育对象,德国幼儿园著重把幼儿情感目标放在首位,指出只有使幼儿至环境中回去重新认识自然,体会自然,观赏自然的美,就可以并使他们真正爱好自然,关心环境。

[儿童益智书籍有哪些]儿童书籍排行榜

[儿童益智书籍有哪些]儿童书籍排行榜

[儿童益智书籍有哪些]儿童书籍排行榜1、百花思维训练这套书的出品方是源自日本的儿童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专业培训机构,按照入门、基础、提高和完结分为4套,每套3本,每册书都分为6大部分:自然测量、空间认识、数学逻辑、图形、语言逻辑、其他(推理记忆、常识等),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构成2、让孩子着迷的77某2个经典科学游戏爱因斯坦的科学,从爸爸给他的指南针开始;爱迪生的科学,从妈妈送他的科学实验书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爱上科学,这本书是首选。

不过这类书的读者是家长,妈妈可以根据书上的指导带着宝贝一起做实验,从77个简易好玩的科学游戏入手,循序渐进,进阶到77个不可思议的科学游戏。

孩子可以亲自动手,在游戏中体验科学的神奇力量,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3、儿童专注力训练游戏书这套书中的《捉迷藏》在不同类型的“捉迷藏”游戏中加入多个训练点,在锻炼儿童专注力的同时,还能够锻炼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加强言语理解能力、计数能力,帮助儿童学会类别区分,认识四季与自然,认知平面,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高图形组合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常识判断力。

4、PICTURA神笔涂绘系列超级适合全家人一起涂色的一套书。

这套书在大热的《秘密花园》之前就提出了涂色减压的概念,整本书是可以拉开的,每帧图的内容可独自成帧,同时又有机相连,涂色完成后,把8帧全开特别有成就感哈!5、地板书书中设置了9个完全不同的游戏场景,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印刷得纤毫毕露的细节考验孩子的观察能力、挑战孩子的耐心,让孩子们彻底从iPad和手机游戏中解脱出来,热情饱满地重新投入到集体游戏的乐趣中,特别适合铺开在地板上玩耍。

6、和玛蒂娜一起做衣服儿童益智书籍:幼儿益智图书大搜罗家里有女儿的必入!选择了《玛蒂娜故事书》中玛蒂娜最喜欢的10套衣服,小朋友可以用撕不破的彩纸来给玛蒂娜做衣服,并亲手给玛蒂娜小模特穿上,小朋友在动手动脑的又学习了怎样搭配衣服。

7、我是拼插小天才这个属于立体拼图,每一套都有一本图画书加若干个模型组成,模型上有模切和压痕,不用见到和胶水,孩子自己就能取下来,按照图例制作出成品,4到6岁要家长帮忙,6岁以上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了。

适合7岁孩子的书籍

适合7岁孩子的书籍

适合7岁孩子的书籍世界上有很多适合7岁孩子的好书,可以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几本我认为非常适合7岁孩子阅读的好书。

1.《小王子》《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所著,是一本深奥而美丽的童话故事,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对每个年龄段的读者来说,都有不同的感悟。

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探索世界、学习爱和责任等重要的道理。

而且,《小王子》的艺术气质和美丽的插图也会吸引孩子的眼球。

2.《哈利·波特》《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所创作的一套魔法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孤儿哈利·波特在魔法世界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扣人心弦的情节、极具神秘感和想象力,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神奇的魔法世界,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学习英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著的一本冒险小说,讲述了一个在荒岛上生存的人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生动的描写、丰富的想象,能够让孩子体验到生存与冒险的刺激感,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摆脱孤独、探索世界。

4.《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是由德国兄弟格林所收集和整理的一些民间故事。

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生动,涉及到很多与生俱来的情感和智慧,能够帮助孩子感受到幸福、勇气和希望。

总之,适合7岁孩子的好书不仅应该满足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启迪。

好的(儿童)书籍可以帮助孩子发掘内在的潜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这将成为孩子迈向成年世界的重要基石。

德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德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德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简史德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简史源自静怡的博客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

此前,上学是自愿的,也非公共教育中的一部分。

然而约75%的3岁儿童与80%的5岁学童都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在德国的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发达。

德国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自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创建幼儿教育机构后,德国的学前教育就对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在福禄贝尔之前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它可以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之前。

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

在儿童早期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中,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直到中世纪结束、文艺复兴前期,家庭教育始终是幼儿早期教育中的主导形态。

16世纪,最早发生于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改革期间,德国宗教派别共同体(再浸礼派)中出现了最早的集体幼儿设施。

再浸礼派根据所有不带有信仰的圣礼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认为对刚刚出生无信仰能力的幼儿举行洗礼是徒劳的,强调生下来就进行教会洗礼的幼儿待到成人期,必须接受再洗礼。

为躲避宗教迫害,再浸礼派迁移到南麦伦地区。

因为世俗的压力和贫困,他们创办了共同的教育设施,对所有教徒的幼儿实行共同教育。

在这个机构里,他们注意幼儿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强调幼儿健康和幸福的公共责任,这在德国当时的幼儿教育中是一个亮点。

在其他地区,学龄前的教育仍主要在家庭中进行。

进入18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

在一些法令中明确要求5岁儿童就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

这样,学龄前儿童(5、6岁)就提前进入到正规学校接受不同于学前教育的正规教育。

18世纪末,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

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最高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现世的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的健康乐观的人。

和卢梭一样,泛爱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要求热爱儿童,以顺乎天性为出发点来安排学生生活,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

国外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

国外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

国外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教学目标:1.了解国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2.掌握国外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教学重点:掌握国外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教学难点:掌握国外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教学过程:[导入]例举你所熟悉的国外幼儿教育思想家及其观点。

[新授]一、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19世纪初期之前)1.柏拉图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读学前教育问题进行了论述。

他主张儿童的公养共育,典型代表著作是《理想国》。

2.夸美纽斯撰写了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及给幼儿编写了一部旨在了解世界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

3.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话》,并提出儿童发展理论“白板说”及“绅士教育”的观点。

4.卢梭卢梭的儿童观在历史上是一个转折、一个分水岭。

代表作:《爱弥儿》。

代表观点: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提倡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教育。

5.裴斯泰洛齐他沿袭了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母亲读物》《天鹅之歌》。

代表观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提倡爱的教育; 提倡要素教育。

他认为教学应从基本要素开始,使教学过程心理化。

“使通过感觉印象而获得的认识得以清晰的手段,来自数、形、词。

”同时,裴斯泰洛奇也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家。

二、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1.福禄贝尔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设德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

1840年正式将此学校命名为幼儿园,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福禄贝尔对现今幼儿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主要有: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贝尔主张,幼儿的发展是在内在动力驱动下进行的,需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

游戏理论: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他主张游戏是幼儿内在精神活动表现的主要方式,对幼儿的智力、人格发展意义重大。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98+99+100 = ?
“你们算一算,1加2加3,一 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谁算不出来, 就不准回家吃饭。” 说完,他就
坐在椅子上,用目光巡视着趴在 桌上演算的学生。
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小高斯站 了起来,手里举着小石板,说: “老师,我算出来了......”
没等小高斯说完,老师就不耐 烦的说:“不对!重新再算!”
他怀疑以前别人让小高斯算过 这道题。就问小高斯:“你是怎么 算的?”小高斯回答说:“我不是 按照1、2、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 加的。老师,你看,一头一尾的两 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 101,2加99时101,3加98也是 101......一前一后的数相加,一共 有50个101,101乘50,得到 5050。”
1785年,8岁的小高斯在德国农 村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
数学老师是城里来的。他有一 个偏见,总觉得农村孩子不如城里孩 子聪明。不过,他对孩子们的学习, 还是严格要求的。他最讨厌在课堂上 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常 常用鞭子敲打他们。孩子们到爱听他 的课,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 东西。
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出 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 是:
请看下图:
1+2+3+4+5+……..+49+50+51+52+53+54+55+56+… …+99+100
……
=101
……
=101
=101 =101
第一个数和倒数第一个数相加, 1+100 等于 101 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相加, 2+99 等于101 第三个数和倒数第三个数相加, 3+98 等于 101 …… 加到最里一层,50+51也等于101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璀璨的巨星,他的名字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他的智慧之光穿透了时空的迷雾,照亮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然而,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无数的挫折与坚持中铸就的。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的乌尔姆市,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

小时候的他,并没有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

他说话较晚,甚至让家人一度担心他的智力发展。

在学校里,他的成绩也并非出类拔萃,传统的教育模式似乎并不适合他那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心灵。

但爱因斯坦对自然界的奥秘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他喜欢独自思考,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试图理解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神秘的现象。

当其他孩子在玩耍嬉戏时,他却在琢磨着为什么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中学时代,爱因斯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他对学校刻板的教学方法感到厌倦,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较为紧张。

最终,他在 15 岁时离开了学校,跟随家人搬到了意大利。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对知识的追求。

为了能够继续学业,爱因斯坦决定自学。

他日夜苦读,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科学的热爱,自学了高等数学和物理学的经典著作。

这段时间虽然艰苦,但也锻炼了他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900 年,爱因斯坦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

然而,毕业后的他却遭遇了求职的困境。

他四处投递简历,却屡屡碰壁。

生活的压力和事业的挫折并没有让他放弃,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科学真理的决心。

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爱因斯坦依然坚持进行科学研究。

他在专利局谋得了一份工作,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却为他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时间。

在工作之余,他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物理学中的难题。

1905 年,被称为“奇迹年”。

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多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包括狭义相对论。

这一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打破了传统物理学的框架。

然而,这一伟大的理论在当时并没有立即得到广泛的认可,许多科学家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和反对。

面对质疑和批评,爱因斯坦没有退缩。

德国生活-9岁身体检查

德国生活-9岁身体检查

上个星期小家伙做了9岁身体检查。

德国小孩子的体检到6岁。

7岁以后要自己跟儿童医生联系。

倒是不见得每年都需要体检。

不过9岁以后很重要,因为涉及到HPV疫苗。

德国是在9-12岁给孩子注射这个疫苗。

从2021年1月1日开始,男孩子也可以免费注射这种疫苗。

公立保险应该是25周岁以下都是免费注射的。

但是我女儿的儿科医生认为,最好在12周岁以前打完。

体检当天就可以打疫苗,结果小朋友觉得没有准备好,打疫苗需要心理建设啊,小朋友觉得会很疼,约了明年的二月份打。

一共两针,相差半年。

体检时间大约一个小时,不允许用手机。

一开始是护士测量身高体重,小家伙142公分,体重32公斤,还可以不胖不瘦。

测脉搏血压视力和听力也是常规。

做各种平衡动作和跳跃姿势也是每次体检必须的。

然后问我一些问题,因为我一个人带女儿去体检,又不像德国人那样结婚以后改姓氏,我和我老公不一个姓,护士就问是不是单亲,我说不是。

再就是问我们户外运动的时间,女儿自己回答的是在1-3个小时之间,并且说我们每周游泳,花滑,打羽毛球。

护士听了之后,又问我们是不是参加了协会,我们说花滑和羽毛球是参加协会(表示长期的运动),游泳还不是。

护士说一般一个孩子需要参加两个运动协会。

我们刚刚好。

接着小家伙拿到一份试卷,涉及数学、地理、音乐、德语等各个方面。

我则需要回答一个问卷单,关于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的,一共四页。

郁闷死了,第一个问题就有一个单词想不起来了……Migräne, 看着好眼熟,就想不起来意思。

我掏出手机顺便查一下,护士制止了,说不可以用手机。

护士看着女儿答女儿的卷子,地理那里她有几个没找出错误,可是护士还是把卷子拿走了,说了一个词“spitze …( 尖子的意思)。

然后问我,我说我有几个词不认识,小家伙过来帮我,她知道的医学类的词汇显然比我多多了……在她的帮助下我终于答完了那个问卷。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1卡尔威特的父亲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

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老威特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一开始卡尔威特只不过是痴呆的智障婴儿,其父亲通过不懈的教育训练,让他成为了一个天才:8岁学会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3岁发表数学论文,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成长,在1883年安然逝世,享年83岁。

一切的奇迹都来自卡尔威特父亲独创的天才教育法。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自出版两百年以来,不知培养出了多少个天才儿童。

近年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就是其中的一位幸运者。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开头就沉痛地讲述了老威特的不幸遭遇:第一个孩子刚出生几天就不幸地夭折了,直到老威特52岁才有了第二个孩子。

显而易见,这有可能是个先天不足的脑瘫儿童: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其反应相当迟钝,极为痴呆。

老威特面对第二个孩子,悲痛不已,还在写给弟弟的信上发誓:“我必将他培养成非凡的人”,在培养卡尔威特的过程中曾经遭受过诸多信奉天赋论的保守教育家屡次围攻,愤然地声明道:“我要说的观点只有一个:对于孩子来说,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在第一章《愿上帝保佑我的孩子》,老威特在书中十分感谢妻子的贡献,讲述了自己和妻子的一些经历,并真诚地写出了:“从我有限的知识来看,历史上的伟人往往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

”柏仔认为老威特作为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能认识到这一点,在19世纪初期的德国确实是可贵难得的!老威特自从妻子怀孕后,就改掉了熬夜看书的习惯:“因为我知道怀孕的女人特别需要丈夫的体贴。

德国的邻家男孩

德国的邻家男孩

德国的邻家男孩(2010-08-07 21:33:07)如果把德国孩子跟中国孩子作个比较。

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孩子长得很大了还像个孩子。

而德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大人。

安东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他爷爷奶奶的房子和我们的房子挨得很近。

一天,他跟着他爷爷奶奶来到我们院子里。

初次见面,他爷爷为我们两人互相作了介绍,然后对我说,安东最近对婚姻大事考虑得很多。

他问安东,说你愿不愿意跟玮玮结婚啊。

他说的玮玮就是我,因为德国人说不好我的中文名字。

安东很认真地把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很认真地说,太迟了。

大人们对他的回答都不理解。

结婚的事只有愿意还是不愿意,怎么会有迟早这一说。

在我们再三逼问下,安东终于吞吞吐吐地说,他在幼儿园已经有了一个女朋友,他已经对她发过誓,以后只跟她一个人结婚。

所以说,如果我再掺乎进去的话,确实有点迟了。

还有一次,我们的邻居来给我们花园锄草,他7岁的孙子也跟着一起来。

他带着一把小镰刀,在锄草机开不到的死角很认真地割草。

看他干了很长时间,我就过去,请他休息一下。

他很乐意地跟着我坐到树底下。

我问他想喝点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说,可乐。

我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我们家没有人喝可乐。

我问他,除了可乐还能喝什么。

他想了想说,那就不喝了。

我想,这是个可乐粉丝。

实在不想让他失望,我去到放饮料的地方,翻找了一会儿,居然找到一个大瓶可乐。

我给他满满倒了一杯。

他谢过我,喝了几口,就停下来,问我有什么活儿可以给他干。

他说,他经常跟他爷爷到人家去干活。

他虽然个子不大,但他可以搬起比自己体重还要重的东西。

然后,他跟我讲了村上各家花园的利弊和他们家的鸡毛蒜皮。

最后,我给他几个欧元,说这是他锄草的工钱。

他不收,他说锄草的工钱应该爷爷发,因为他是帮他爷爷的忙。

一是一,二是二,账要算得明白。

我就说,这是我请你吃冰淇淋的钱。

他想了想,很爽快地接了过去。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一)福禄倍尔的生活



2、学习探索时代。 1800年,福禄倍尔从母亲遗产中得到一小笔款子, 于是他进入耶拿大学学习。 这时,耶拿大学可谓大师云集,席勒、杰斯、谢 林、费希特、黑格尔和赫德等都曾在此讲学;在 这样一个环境中,他如饥似渴,一方面学习哲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测量学等学科, 一方面从大师身上吸收着精神与热情。 这一时期是福禄倍尔迅速成长的时期。 由于经济原因,福禄倍尔被迫离开耶拿大学。

第六种,木制立 方体。可以分成 27个小长方体。 还可以分成平板 或斜角等。



作业是恩物的发展,使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 动。 “恩物”有特点的材料组成,其本身形状不变。 作业则是用某些材料如纸、沙、泥、竹、木等制 作物件及针、剪刀、糨糊、粘土等。 他主张在幼儿园进行剪纸、贴纸、折纸、画画、 粘土细工等作业,这些作业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 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培 养儿童的艺术兴趣。 此外,福禄倍尔还教儿童从事简单的手工种植劳 动。


“恩物”和“作业”设计,在幼儿教育史上尚属首 创,对儿童教育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却是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所以,他的 “恩物”和“作业”,在西方各国影响很大,在 各幼儿园广泛采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他过分注重利用恩物进行教学,学生只是 单纯模仿教养员的动作,一方面忽视了学生对实 际生活的接触和了解,另一方面又使游戏活动具 有枯燥感和追求形式主义的倾向。
发展的原则



“发展”是福禄倍尔最为强调的一条重要原则。 他受谢林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与大自然一样,是不断趋于完善,不断发展的。 发展的法则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他认为教育制度应当建立在儿童不断成 长、发展的观点上,应当遵循儿童的“内在” 生长法则。教育工作者应当创造条件,使他们 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同样得到发展,使其 内部所蕴藏的神的本源很好得表现出来。 理论根据是错误的。教育的使命在于发展儿童 的力量与能力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其理论的基 础却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

7—12岁儿童科普书

7—12岁儿童科普书

7—12岁儿童科普书1、《大英儿童百科全书》适读年龄:4~12岁不列颠百科出品当当好评:99.4%(人评价)推荐理由:一般的科普书都是直接讲知识的,或者用提问的方式来讲知识,而这套书却是借故事来讲知识。

书中附有大量有趣的古老传说,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插画也很好玩,或“挤眉弄眼“能让孩子笑出来,或让孩子小小心灵因为世界的美丽而受到触动……我想说,《大英儿童百科全书》满足我对儿童百科所有的想象!2、《小小牛顿幼儿馆》适读年龄:0~7岁台湾牛顿出版发行股份有限公司著/所画当当好评:98.9%(人评价)推荐理由:如果你希望从小就给娃植入科学知识,那么《小小牛顿幼儿馆》是极佳选择,这套针对0~7岁的科普书用简单的与日常息息相关的事物涵盖了生物、理化、数学、天文等知识3、《奇妙校车》适读年龄:4~12岁(美)乔安娜柯尔著 ,(美)布鲁斯·迪根图当当好评:99.6%(人评价)推荐理由:情节惊险刺激,语言生动爆笑,对话童稚可爱,知识却清晰严谨4、《大牛顿科学馆》适读年龄:5~12岁台湾牛顿出版发行公司著/所画当当好评:99.4%(人评价)5、《手绘世界地图.儿童百科绘本》适读年龄:3~10岁【波】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丹尼尔·米热林斯基当当赞誉:99.8%(人评价)所推荐理由:每一页都就是一封环游世界的邀请信,7大洲、4大洋、南北极和42个国家。

一部纪实风格的视觉盛宴,用轻盈复古时尚的米黄色、淡紫色和青灰色阳入,精致地描写了世界丰富多彩的自然物种、山川河流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类建筑艺术6、《法布尔昆虫记》适读年龄:4~10岁(韩)高苏珊娜编著,(韩)金成荣绘当当赞誉:99.2%(人评价)所推荐理由:你切断过蚂蚁行进的道路吗?你数落过粪金龟臭臭的习惯吗?你晓得被你碰到了一下就至地的小虫子其实就是在发狂吗?在昆虫世界谁才就是出众的猎手?昆虫的秘密武器又就是什么呢?在法布尔的笔下,蜜蜂、蚂蚁、苍蝇等常用的昆虫都就是一个个调皮的小生灵,他们存有高低贵贱、长幼之分后,也存有“悲欢离合”、“悲欢离合情仇”;昆虫世界里存有风平浪静,也存有硝烟战争,他们懂团队合作、积极行动外敌,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去婚配并沿袭后代。

从孩子角度看世界,万物皆有灵性

从孩子角度看世界,万物皆有灵性

从孩子角度看世界,万物皆有灵性
孩子的想法从大人的角度看有时是不行理喻的,但自有他的道理。

大人和孩子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假如说大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是显而易见陆地上的一切事实,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海洋,是海底里那一切隐蔽的存在。

陆地上有的,海洋里也有,但其中有着差别。

因此,我们不能用大人的世界来套儿童的世界。

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变形的、基至是荒唐的,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真实的和正确的。

由于孩子是从自已的角度看世界,所以处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成人是不同的。

孩子从小就宠爱问“我从哪里来?”、“星星为什么爱刺眼睛?”等这样一些问题。

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万物皆有灵性。

孩子宠爱和花草讲悄悄话,为布娃娃洗脸、穿衣服,下雨天还在水里跑来跑去。

孩子常按自已的思维方式去行动。

如对玩具闹钟的构造产生惊奇,但又不理解抽象的理论讲解,干脆拆开来自已琢磨,而父母往往不理解,误以为孩子是在搞破坏。

不少父母常常以父母的身份强制孩子做他不宠爱或力不从心的事,使孩子过早地失去童真,失去欢快,失去做事的爱好。

请父母多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

德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_姜超 (1)

德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_姜超 (1)
2011 年 12 月 第 24 卷 第 12 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 Educational Science)
Dec. ,2011 Vol. 24 No. 12
德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由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我 们在教育方式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但是德国的教育中也有很 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通过以上对德国家庭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启示:
( 一)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注重身教重于言传 德国学前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德 国宪法明文规定: 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利和义务,真正 担任教育责任的是父母[1]。因此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 观会直接影响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父母是孩子的 好榜样,父母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是一个“小 模仿者”,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家长要做 到“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大部分德国人的 心目中,在为人父母之前,他们都会提前向周围已经成为父 母的人请教,并做一些相关的准备,并且孩子出生之后,一般 都会由母亲或者父亲亲自抚养,即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 一般也只是在幼儿园呆半天,而大部分时间跟父亲或母亲在 一起。因此,父母会十分重视榜样作用的发挥,培养孩子积 极、乐观地生活态度。 ( 二) 父母应该关注对孩子情感态度的培养 德国的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尤其是与父 母的情感,而中国的父母关注的却不是孩子情感的培养,他 们所关心的是孩子能学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每天想着 的是为孩子报什么班,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多少汉字 等等,中国的父母太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而恰恰忽略 了对孩子最重要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我国的父母家庭 教育重心应该有所转移,将重心从过分关心知识技能,转移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通用16篇)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通用16篇)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通用16篇)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通用16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篇1有了儿子之后,我对有关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总是特别关注,也买了不少。

偶然在当当网上看到《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就把它买下来。

细细读下来,我被老卡尔深深地震撼。

这本书讲述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德国乡村牧师创造了一个众人认为不可能的神话。

老卡尔在52岁才生下了他的儿子小卡尔。

威特,这个孩子在出生后,比一般的孩子还要瘦弱,甚至有些痴呆。

其实早在儿子出生前,老卡尔就主张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他的观点遭到了周围人的质疑,儿子出生后,大家更是嘲笑他。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小卡尔九岁能阅读荷马、普卢塔克、西塞罗等名家之作,并被莱比锡大学录取,14岁获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法律硕士学位,成为当时的神童。

老卡尔的教育方法可谓是独具匠心,一是他和孩子始终是平等对话,老卡尔在很多时间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

在老卡尔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

二是让孩子快乐学习。

小卡尔的博学多才,并没有建立在勤学苦练的的基础上。

从很小的时候,老卡尔每天带着儿子去散步,让孩子亲密接触大自然,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

他从来不让孩子学的太累,即便是小卡尔自己愿意学,他也不让。

三是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卡尔威特教育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鉴于老卡尔的教育方法,我也把它用到了儿子的教育上。

我比较尊重他的意见,一般不强迫他做什么事情。

做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做。

刚开始可能不行,慢慢地就会了。

上超市买东西,都是他自己选,自己结账。

儿童认知理论

儿童认知理论

儿童认知理论儿童认知理论是关于儿童心智发展的一种理论框架,通过研究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探讨儿童是如何构建知识、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儿童认知理论,并讨论它们对儿童教育和发展的启示。

第一种认知理论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而逐渐发展的过程。

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思维特点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感觉运动期,婴儿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他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概念形成能力。

在具体运算期,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思维和操作符号的能力,可以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和逻辑问题。

这个理论对于儿童教育的启示是,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

第二种认知理论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

他提出了“区域发展理论”,强调人类认知是通过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来发展的。

维果茨基还提出了“近期发展区域”和“潜在发展区域”的概念,指出儿童在有一位有经验的成年人的帮助下可以完成超越其认知水平的任务。

这个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和教育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的互动和引导,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

第三种认知理论是笔者推荐的儿童脑发育理论。

儿童的大脑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些发育阶段会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儿童脑发育理论主要研究儿童脑发育的时机、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促进脑发育来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早期阶段是儿童大脑连接的关键时期,儿童在这个阶段接触到的刺激和经历会对大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提供丰富的刺激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

最后,还有一个与儿童认知理论有关的重要概念是“学习力”。

学习力指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学习策略和自我监控等。

德国教育理念

德国教育理念

小故事“德国教育理念”转发一篇值得父母思考的文章孩子该学什么?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德国孩子最幸福?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

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

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教育重点在:1、基本社会常识。

2、动手水平。

3:保护孩子情感胚胎,浇灌情商。

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

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即使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

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

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 orschule)。

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相关的教育专家。

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实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水平。

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德国7岁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一个7岁的孩子应该明白些什么东西?德国教育专家和同伴用了33年,调查走访了150多位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整理出了这份7岁孩子应该具备的社会认知经验清单。

1、体验过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少了你”等称赞的话语。

2、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

3、体验过压抑的心情。

不会把饥饿误认为是愤怒,把劳累误认为是悲伤。

懂得一些心理因素之间的基本联系与影响,诸如情绪波动有可能导致尿床等。

4、原谅过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5、知道表示情绪波动的形象比喻。

例如,“像一只气球‘砰’地一下炸了”,“像水满得从桶里溢了出来”。

6、有过情绪体验。

例如,自己学习进步曾引起周围人愉悦满意的情景。

7、有过亲情体验。

看过父亲刮胡子。

8、曾与父亲一起做过家务。

例如,做饭、擦桌子、铺床、做手工;曾单独与父亲度过整整一天的时间;生病时得到过父亲的悉心照顾。

9、有过身体体验。

体会过人体在水中的浮力;会荡秋千,体会过身体与秋千之间相互的作用力10、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即与1人或若干人把枕头扔来扔去地疯玩)。

11、冬季堆过一个雪人,在沙坑里挖过一个沙碉,在小溪中搭过一个水坝;掌握在野地里生火及灭火的技巧;尝试过做风车和风灯。

12、有关于厨房的基本常识。

例如,什么是味道浓厚;什么是食物发霉;什么食物有害于身体;掌握基本厨艺;搅拌、切碎、削皮、揉面,用筛子过滤;懂得烹饪用语(松脆、煸炒、生食、熟食),能把握“少许”盐的用量。

13、有过旅游的体验。

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感受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体验舒适方便与将就凑合的反差,体验过在家和在外奔波的差别;能粗浅地意会一些概念,如思乡、迁移、借宿、无家可归。

幼儿& 教……育wang网
14、曾在别人家里过夜,接触过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

15、认识家庭的亲戚朋友,能初步理清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干女儿……
16、有过施舍行为。

曾把钱放进乞丐的帽子中,放进街头艺人的琴盒中,放进公众的捐款箱中。

17、有过一些心理体验。

比如,自己提出的一项修改建议曾经被他人或集体采纳,自己在那一时刻像一个拯救者。

18、能回答基本的医疗护理常识。

比如,呼吸时感到疼痛,应当静卧还是活动?懂得抚摸对稳定情绪有益;学会初步的按摩手法;懂得休息对身体的重要性。

知道保养眼睛、耳朵、皮肤和脚
体验过什么是鸡皮疙瘩。

曾为自己战胜疾病而感到自豪,懂得生病在生活中在所难免的道理。

19、听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和寓言知道受难和安逸。

20、参观过博物馆,感受过那里的一种特殊气氛。

那些来自久远年代的陈列品将永久地存在下去。

曾参观过一个古堡,体验到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老
祖母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的完全不同,家中收藏的珍品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22、知道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并被分成五大洲。

23、能区别吃饭与进餐、身体的活动与姿势展示、臭味与香气、噪音和音乐,能感觉到环视、匆匆一瞥、仔细端详之间的细微差别,知道散步与赶路是两个不同的词汇……
24、能记诵报警电话号码、医院急救号码或是火警电话号码。

25、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理解如下两句话的意思:“这事只有你我知道。

”“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