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中学16-17学年高二下6月月考--生物
广西陆川县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859473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6月考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B.给黑暗中的植物浇灌含18O的水,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氧气C.人由30℃的环境走进10℃的环境后,排尿量会增加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利于越冬2.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B.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D.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越冬的植物体内水分含量下降,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②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③用H182O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水、O2、CO2中都会出现18O④ 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⑤相同质量的脂肪和淀粉完全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相同,但释放的能量不同⑥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⑦磷是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4.如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磷脂分子,它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B.物质乙、丙的单体可分别表示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基因和结构2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D.结构2在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5.真核细胞具备的生物膜系统能为其代谢的稳定进行提供一个有利环境,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内,单层膜细胞器在酶的加工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分别是各种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特点C.糖蛋白不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上,但其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在生物膜的合成方面起不到作用6.某科学家研究M、N、P三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现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N细胞含有叶绿体,P细胞能合成糖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N细胞的遗传物质可能为DNA或RNAC.M、P细胞一定是取材于异养型的生物D.N、P细胞均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7.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C.④⑤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D.①②③④⑤⑥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8.如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乙表示DNA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中,必须脱去一个水分子B.图甲的全过程都发生核糖体上C.图乙中的b可表示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如图乙中的②处9.实验操作不当一般情况下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有的实验或调查若通过及时调整也可顺利完成.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鉴定蛋白质时,在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时,可将乙液按比例稀释得双缩脲试剂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时,发现底物与酶的混合液的pH为0.9时,可调至中性C.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不能再用D.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发现滤液颜色太浅,可往滤液中再添加适量CaCO3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C.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可作为其构成的结构成分D.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11.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ATP、D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脱氧核糖B.淀粉和脂肪的水解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C.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1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只来自氨基酸的羧基B.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C.蛋白质加热变性后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D.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经过高尔基体的合成和加工1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在低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4.如图为C、H、O、N、P等元素构成大分子物质甲~丙及结构丁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图中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则单体3为葡萄糖B.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C.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物质丙可控制物质乙的合成D.物质甲、乙、丙为生物大分子,都有物种特异性15.如图所示,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②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③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这种化合物④在烟草花叶病毒体内,b有8种⑤由b构成的单链RNA中,一定不含氢键⑥a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⑦若a为核糖,则由b 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⑧硝化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共四种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16.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B.⑤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由自由扩散实现的C.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会受到影响D.细菌不具有该图所示结构,但细菌无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17.构成生物膜的成分之一是磷脂,如图是用磷脂分子制备的一种人工膜,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胆固醇、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B.磷脂分子的“头”部是疏水基团C.该人工膜中间可包裹脂类物质D.生物膜均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18.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C.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上都分布着合成ATP的酶D.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19.下列实验全过程必须保持细胞活性的是①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②观察DNA和RNA的分布③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④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⑤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A.①③⑤B.①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④⑤20.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T2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酶和氨基酸合成自身的蛋白质B.肺炎双球菌利用自身的模板和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C.蛋白质变性过程中肽键数目保持不变D.叶绿体中的DNA可以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1.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 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B. 若利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镜C. 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 利用小麦幼叶作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若所得色素带只有两条,可能是研磨时未加SiO222.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A.核糖体、液泡B.核糖体、内质网C.线粒体、液泡D.线粒体、高尔基体2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探索α-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实验中,一般用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C.用某一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一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目的都不相同24.下列各项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A. 合成性激素B. 合成tRNAC. 初步分解葡萄糖D. 利用光能分解水25.对一动物细胞某细胞器的组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命活动是()A.结合mRNA,合成多肽链B.加工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C.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2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因素可诱导某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B.基因突变后遗传信息不一定改变,但生物的性状一定改变C.自然界中所有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来源都是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往往对个体的生存是不利的,所以会阻止生物的进化27.据下图分析下列关于染色体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B.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2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29.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D.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30.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有关。
广西陆川县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

广西陆川县2017年秋季期高二9月月考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的应激性离不开细胞B.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细胞内基因的遗传和变异可以离开细胞进行D.人完成反射活动离不开神经细胞2.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H2CO3B.降低、乳酸、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HCO3-3.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是()A.寒冷时出现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有的人接触花粉皮肤出现红疹D.血液中钙离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4.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决定于神经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部位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激素和酶都必须在细胞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D.在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免疫系统只发挥防卫功能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各种激素需要体液定向传送到靶器官发挥作用6.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7.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8.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9.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切除胰腺及垂体可减小小鼠自身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实验的影响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明显10.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11.下图是健康成年人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间0-t1,产热量大约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37℃左右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会引起体表温度下降,导致下丘脑某些部位兴奋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机体体温调节的结果,此时汗腺分泌减少D.时间t3以后,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与t1之前相同12.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第七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第七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菌中的蛋白质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
已知不同的肽链产物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
下图甲是一个分析细菌中的蛋白质的电泳结果图,“一”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破坏二硫键,“M”代表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图乙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结构图。
根据图甲结果,图乙中哪幅图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蛋白质结构(注意:图乙中“一”代表二硫键)参考答案:B2.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和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参考答案:A3. 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A.无机盐、水、维生素 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NaCl、水参考答案:C4.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哪项()A.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触任何生物B.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C.所用培养基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D.培养基的量的大小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参考答案:D【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培养细菌时用了两套培养皿,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细菌,进行了高温灭菌处理后,接种了细菌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即不接种的是对照组,进行空白对照.【解答】解:A、对照组培养基也要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为空白对照,A正确;B、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培养基都要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以保证单一变量,B正确;C、PH为无关变量,因此对照组所用培养基的成分及pH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C正确;D、进行倒平板时对照组培养基用量的大小与实验组不一定绝对相同,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错误.故选:D.5.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B.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参考答案:A6. 将特定的培养基装入锥形瓶,培养酵母菌。
广西陆川县高二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广西陆川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西陆川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西陆川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广西陆川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病毒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小单位②德国的魏尔肖对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修正后的内容是: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③没有蛋白质和核酸就没有生命④只能自己合成,不能从食物获取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⑤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鉴定试验,都需要在沸水中水浴加热处理⑥观察花生子叶中脂肪颗粒实验和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都用到酒精,其作用是不一样的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⑤⑥ D。
③⑥2.右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甲和乙的主要区别是乙具有细胞壁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是甲具有细胞结构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3.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动物细胞间质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可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C.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S、P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4.核糖体又叫核糖核蛋白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
关于对核糖体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B.衣藻细胞的mRNA在转录形成的同时便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C.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D.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离不开自身的核糖体5。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6月份理综收网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年6月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收网试卷理综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K-39 Ca-40 Cu-64 Y-89 Ba-137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囊泡膜可来自内质网,而不能来自细胞膜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磷脂分子无关C.细胞膜上存在与信息传递有关的信号分子和受体D.肌肉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没有激素的受体2.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过度分泌。
多巴胺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仅为153的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巴胺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B.神经元、甲状腺细胞都可作为多巴胺的靶细胞C.多巴胺分泌异常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动有影响D.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能引起靶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3.下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叶肉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C.光照强度为c时植物叶肉细胞每小时固定的二氧化碳为48 mlD.光照强度在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4.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组成及其检测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蔗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C.脱氧核糖核苷酸与甲基绿发生作用呈现绿色,核糖核酸与吡罗红发生作用呈现红色 D.蛋白质和蛋白酶在适宜条件下混合放置一段时间,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5.用纯合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亲本┃子代┃┣━━━━━━━━╋━━━━━━━━━━━━━━━━┫┃灰雌性×黄雄性┃全是灰色┃┣━━━━━━━━╋━━━━━━━━━━━━━━━━┫┃黄雌性×灰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A.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黄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灰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灰色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6.某林场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广西玉林市陆川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TP和CO2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3.如图四条DNA分子,彼此间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在细胞内将DNA进行重组,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5.下列哪项叙述不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B.决定宿主细胞的生存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D.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工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构建基因文库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都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有专一性要求C.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并表达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8.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改造的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DNA分子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才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性末端B.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C.当限制酶在它识别的序列的中心轴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D.不同DNA分子相同黏性末端间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通过氢键相连接,但这个过程必须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9.如图是某质粒示意图,其中ori为质粒复制所必需的核苷酸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受体大肠杆菌细胞内原来不含有这两种抗生素抗性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的标记基因B.ori是重组质粒得以顺利导入受体细胞所必需的C.将重组质粒2、4导入不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都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分裂、生长D.将重组质粒1、3导入不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都不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分裂、生长10.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B.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C.质粒只有在导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D.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11.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①经酶A处理后I与质粒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②II可以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③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④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1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14.如图,两个核酸片段在适宜条件下,经X酶的催化作用,发生下述变化,则此酶是()A.DNA连接酶B.RNA聚合酶C.DNA聚合酶D.限制酶15.下列技术中不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了受体细胞B.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了mRNA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合成蛋白质D.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16.下列关于体细胞克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供体为体细胞的细胞核B.受体为去核卵母细胞C.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D.克隆出的后代与供体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型完全一致17.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改造基因B.蛋白质工程在设计蛋白质结构时的依据是现有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蛋白质工程的基础是基因工程D.蛋白质工程遵循的原理包括中心法则18.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A.能复制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19.蛋白质工程制造的蛋白质是()A.天然蛋白质B.稀有蛋白质C.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D.尚没有制造出来20.2010年5月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基因OsSPL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导入了OsSPL14基因的水稻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C.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L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21.H9N2病毒能导致禽类患流感,为了研发H9N2病毒的疫苗,某研究机构将未接触过H9N2病毒的家鸽随机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实验中,甲组家鸽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B.甲组家鸽经减毒处理的H9N2病毒诱导产生了抗性突变C.第二次实验中,乙组家鸽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乙组家鸽出现流感症状是因为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22.下列关于扦插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芽和幼叶较多的枝条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不易生根B.用2,4﹣D处理枝条生根的效果与处理时间呈正比C.沾蘸法扦插实验需要做预实验,浸泡法不需要预实验D.浸泡法所使用的2,4﹣D溶液的浓度比沾蘸法要低2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荫发和果实发育B.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植物根尖产生,能促进细胞分裂D.乙烯仅由植物果实产生并能促进果实的成熟24.如图表示草场上某种草和某种羊的能量流动关系,对改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a表示草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B.b表示草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部分C.c表示羊呼吸散失的热量D.能量在两种群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且存在负反馈调节B.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体现其潜在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2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选用过氧化氢酶作为材料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B.使用15%的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C.在分离绿叶色素的过程中,需要在层析液中加入少量CaCO3D.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7.下用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可用于鉴定还原糖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渗透吸水时,其细胞液浓度会降低D.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看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28.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樱桃根细胞厌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线粒体B.图中A、B、C三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还原氢最多的是点CC.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D.实验过程中可以改用CO2的产生量作为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29.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光照强度为c时,叶肉细胞无呼吸作用D.呼吸作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d时,达到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最大值30.在培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经测定,随着培养基中维生索K2(VK2浓度的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升高.测定的肿瘤细胞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a和b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表示)与VK2浓度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A.a基因的表达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凋亡B.肿瘤细胞在VK2诱导的情况下一定会凋亡C.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40μmol•L﹣1D.b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31.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目前主要通过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而造血干细胞配型是骨髓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1)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能够、形态结构发生改变以及细胞膜上等物质减少导致在体内易等特征.(2)据调查1930年至1990年男性肺癌的死亡率逐年提高,从人类生活习惯分析可能是由于导致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3)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能通过和形成各种组织器官,表明胚胎干细胞具有性.(4)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你认为人的表皮细胞中具有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吗?.32.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新植株的过程,请回答:(1)农杆菌的Ti质粒分布在细菌细胞的中,图中A表示Ti质粒的,它的特点是,因为它含有控制合成和的基因.(2)C→D过程,需要使用处理,使D处于一种能的生理状态.(3)从E到表现出新性状的植物,需要用到技术.此技术一般用培养基.在此培养过程中,要求无菌操作的原因是:一方面杂菌的生长会与目标培养物;另一方面杂菌会大量产生对目标培养物.33.如图1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成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点表示.(2)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很低,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从光合作用暗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3)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4)用鸭茅大小相似的绿色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lx,20000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2所示.该叶片在20℃下呼吸速率是10℃下的倍.该叶片在10℃、5000lx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mg.该叶片在20℃、20000lx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mg.34.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1~4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1)K 细胞合成 GIP 的原料是;直接参与GIP加工和分泌的细胞器有.(2)图中结构 1~4 是细胞膜上的.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1、2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3)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其原因是.(4)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2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3 的抗体.①患者的抗体由细胞产生,这两种糖尿病都属于病.②两个患者中,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是,其原因是.2016-2017学年广西玉林市陆川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TP和CO2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考点】2D: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2E: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解答】线粒体含有RNA,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故A正确;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要自己合成一部分蛋白质,而且能够自主复制,所以它必须含有DNA,并具有半自主性,故B正确;粗糙型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大分子,并把它从细胞输送出去或在细胞内转运到其他部位,所以内质网含有蛋白质,故C正确;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故D错误.故选:D.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解答】解:A、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A错误;B、一种限制酶都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即具有特异性,B错误;C、细菌繁殖快、易培养、遗传物质少,常用作受体细胞,C正确;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需要检测和鉴定,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表达,D错误.故选:C.3.如图四条DNA分子,彼此间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DNA连接酶.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限制酶可以切割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DNA连接酶能将DNA片段连接起来.【解答】解:DNA连接酶能将具有相同黏性末端或黏性末端互补配对的DNA片段连接起来.①②③④都具有黏性末端,且黏性末端各不相同,但其中②和④的黏性末端能碱基互补配对,所以DNA连接酶能将②和④“粘连”起来形成新的DNA分子.故选:D.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在细胞内将DNA进行重组,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解答】解:A、基因工程是在生物体外将DNA进行重组,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A错误;B、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B正确;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这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与基因工程技术无关,C错误;D、噬菌体可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而不是噬菌体将自身DNA导入受体细胞,D错误.故选:B.5.下列哪项叙述不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B.决定宿主细胞的生存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D.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解答】解:A、运载体具有标记基因,如抗生素的抗性基因等标记基因,以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故A错误;B、运载体进入宿主细胞后不能影响宿主细胞的生存,即运载体必需对受体细胞无害,故B正确;C、运载体在宿主细胞中能稳定存在,并能遗传,故C错误;D、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其中,故D错误.故选:B.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工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构建基因文库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都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有专一性要求C.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并表达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解答】解:A、基因文库是指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所以构建基因文库和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A正确;B、多种限制酶切割,形成不同的切割位点,所用的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就没有专一性要求,B错误;C、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能遗传给后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C正确;D、天然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载体,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D正确.故选:B.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运载体:(1)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2)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3)天然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载体,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解答】解:A、抗生素抗性基因不能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A错误;B、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B正确;C、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存在能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但这不是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C错误;D、质粒上存在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这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D错误.故选:B.8.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改造的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DNA分子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才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性末端B.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C.当限制酶在它识别的序列的中心轴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D.不同DNA分子相同黏性末端间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通过氢键相连接,但这个过程必须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解答】解:A、有些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后也可能会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A错误;B、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B正确;C、当限制酶在它识别的序列的中心轴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C错误;D、不同DNA分子相同黏性末端间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但这个过程必须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D错误.故选:B.9.如图是某质粒示意图,其中ori为质粒复制所必需的核苷酸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受体大肠杆菌细胞内原来不含有这两种抗生素抗性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的标记基因B.ori是重组质粒得以顺利导入受体细胞所必需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803121258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H]只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第三阶段与O2结合形成水B.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能产生少量ATPC.以葡萄糖为底物时,若细胞CO2 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DP的消耗量最大2. 以下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B.植物体内消耗ATP过程的同时往往伴随[H]的消耗C.动物细胞内产生[H]和消耗[H]的同时一般都会有ATP的合成D.酵母菌在线粒体内合成ATP,在细胞质基质中消耗ATP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以及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C.零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4.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炎热的夏季中午,光合作用强度却有所下降。
这时,叶肉细胞中的C3、C5、ATP的含量变化依次是( )A.升、降、升 B.降、升、降C.降、升、升 D.升、降、降5.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CO2的固定B.叶绿素吸收光能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ATP的形成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A. B.蛋白质 C.多糖 D.7、将用15N标记的一个分子放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复制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分子占全部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A.,B.,C.,D.,8、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9、人体的受精卵在子宫中正常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下列反应或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A.的合成和水解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C.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D.中心粒的加倍和移动10、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她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子女中(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1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12、白绵羊与白绵羊杂交,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等位基因分离C.基因重组D.性状分离13、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直接受基因控制B.基因都能翻译为蛋白质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14、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690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呼吸酶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2.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是0.9%,其原因是()A.使体内增加水分B.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天人在户外产生冷觉属于反射B.血红蛋白、抗体、激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人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稳定,机体就处于稳态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重要作用的是()A.化能自养生物B.动物和微生物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D.绿色植物和动物6.在大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伤员,保持内环境的稳态能加大生存机会。
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机制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B.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8.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就会眨眼,眨眼可以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这种反射的神经结构及反射类型分别是()A.脑,简单反射B.脊髓,复杂反射C.反射弧,简单反射D.反射弧,复杂反射9.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元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手部受到针扎刺激后,将表现为()A.有疼痛感觉,能缩手B.无疼痛感觉,不能缩手C.有疼痛感觉,不能缩手D.无疼痛感觉,能缩手10.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在图中A点给以适宜强度的刺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1.在动物发生的免疫反应过程中,特定的抗原可引起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
广西陆川县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

2017年秋季期高二10月月考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B.成熟的叶片和很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C.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往往有两重性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2、某人接种了“甲型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巨)噬细胞B.效应细胞C.浆细胞D.记忆细胞3.某高一新生在军训时脚底部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来源于()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外液4.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5.如图表示分布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某组织局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处与③处血浆所含的CO2浓度相等B.结构②内溶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③处C.④处进出血管的物质可能分别是废物和营养物质D.若结构②管道阻塞,则⑤处溶液含量将增多6.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7.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剧变不会引起稳态的失衡8.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A.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B.免疫系统可监控和清除人体内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D.抗体、淋巴因子、血红蛋白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9.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广西陆川中学16-17学年高二下6月月考--化学

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
10.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3.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
B.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中的任何一种反应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FeCl3溶液:K+、Na+、SO42﹣、AlO2﹣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Na+、Fe2+、NO3﹣、SO42﹣
向存在大量MnO4-的溶液中:NH4+、Fe3+、SO42﹣、C2H5OH
在强酸性溶液中:K+、Fe2+、SO42﹣、Br﹣
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CrO42—、K+、Na+、SO42—
HSO +H+===SO2↑+H2O
D
K+、CO 、NH3·H2O
通入少量CO2
CO +CO2+H2O===2HCO
9.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核酸以及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同时含有两种核酸,但只有DNA对遗传信息的表达有作用B.真核细胞的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C.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为环状,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也有可能是环状D.DNA分子的多样性与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脱氧核苷酸链的空间结构有关参考答案:C2. 当人体受到严寒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部分细胞就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又进一步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以增强代谢,抵御严寒。
在此过程中,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是A.垂体B.甲状腺C.大脑皮层部分细胞D.下丘脑部分细胞参考答案:D3.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热变性时肽键数减少B.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C.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D.癌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能合成大量粘连蛋白参考答案:B【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18: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5A: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催化功能(如蛋白质类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等.【解答】解:A、蛋白质热变性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肽键数不会减少,A错误;B、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如在协助扩散过程中,B正确;C、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C错误;D、癌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不会大量合成粘连蛋白,导致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内容是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参考答案:B5. 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A.延缓叶片变黄B.促进叶片衰老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参考答案:A6. 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抗原结合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参考答案:C7.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细胞整体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B. 根据操作对象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C. 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 在细胞整体水平上获得细胞产品参考答案:C8. 下表为几种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呼吸酶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2.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是0.9%,其原因是()A.使体内增加水分B.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天人在户外产生冷觉属于反射B.血红蛋白、抗体、激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人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稳定,机体就处于稳态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重要作用的是()A.化能自养生物 B.动物和微生物 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和动物6.在大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伤员,保持内环境的稳态能加大生存机会。
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机制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B.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8.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就会眨眼,眨眼可以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这种反射的神经结构及反射类型分别是()A.脑,简单反射B.脊髓,复杂反射 C.反射弧,简单反射 D.反射弧,复杂反射9.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元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手部受到针扎刺激后,将表现为()A.有疼痛感觉,能缩手 B.无疼痛感觉,不能缩手C.有疼痛感觉,不能缩手 D.无疼痛感觉,能缩手10.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在图中A点给以适宜强度的刺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1.在动物发生的免疫反应过程中,特定的抗原可引起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
《解析》广西玉林市陆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广西玉林市陆川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下利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成千上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键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B.被标记的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C.能够产水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等D.合成ATP、DNA、RNA、NADPH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为原料2.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D比正常细胞少B.若是线粒体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C.若是胰岛B细胞膜,则胰岛素以d方式分泌D.a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通过类囊体叠加的方式增加膜面枳B.甲不能合成ATP,乙能合成ATPC.甲、乙都含有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C6H12O6可以在乙中直接彻底氧化分解4.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5.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卷毛与白毛 B.豌豆的红花与桃的白花C.人的身高与体重 D.玉米种子的黄粒与白粒6.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可被免疫系统清除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4分)7.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2)实验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下面表示实验二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示意图.其中色素带c呈现为色.(3)实验三观察到特定的颜色是.(4)做实验时,下列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亚显微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区细胞(填图中的数字或字母),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和制片.②某同学在镜下观察到了A图象,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③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区细胞,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填“是”或“不是”)发生改变.8.如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能量金字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2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对应于图1的名称:①;③;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有:①;②.(3)图1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其基础是.9.家鸡的黑羽和白羽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D和d,E和e)共同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和乙图表示家鸡黑素细胞形成黑色素过程的示意图.黑素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与黑素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等.(2)含有E和D基因的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的原因是.由此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10.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11.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甲图中,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对芽的效应是.(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引起的.(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②实验过程;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③实验结果:a.b.c.④实验结论:.2016-2017学年广西玉林市陆川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下利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成千上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键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B.被标记的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C.能够产水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等D.合成ATP、DNA、RNA、NADPH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为原料【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等,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根本原因是DNA分子多样性,多肽中乙肽键数=氨基酸数目﹣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2、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与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H]结合形成水;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产物是水,暗反应过程中有水形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产生多肽和水,发生在核糖体上.3、ATP、DNA、RNA、NADPH等物质的组成元素含有C、H、O、N、P,因此这些化合物合成过程中需要磷酸盐.【解答】解:A、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与肽链的数目、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有关,肽键的空间结构是相同的,A错误;B、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是氧气与还原氢反应形成水,因此被标记的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B正确;C、由分析可知,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中都能产生水,C正确;D、由分析可知,ATP、DNA、RNA、NADPH等物质合成都需要磷酸盐参与反应,D正确.故选:A.2.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D比正常细胞少B.若是线粒体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C.若是胰岛B细胞膜,则胰岛素以d方式分泌D.a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载体蛋白,B为磷脂双分子层,C为信号分子,D为糖蛋白.a、d为主动运输,特点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b、c为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具有糖蛋白的一侧代表膜外,其中a、b由膜外运向膜内,c、d则由膜内运向膜外.【解答】解:A、细胞癌变后,癌细胞膜上D糖蛋白减少,A正确;B、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B正确;C、胰岛B细胞以胞吐形式向外分泌胰岛素,而d是主动运输出细胞,C错误;D、由于a为主动运输,细胞可以通过主动运输,选择性的吸收环境中的物质,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C.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通过类囊体叠加的方式增加膜面枳B.甲不能合成ATP,乙能合成ATPC.甲、乙都含有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C6H12O6可以在乙中直接彻底氧化分解【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叶绿体,乙表示线粒体,物质A表示丙酮酸.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进行的主要场所.根据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及两种细胞器的功能分析作答.【解答】解:A、甲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叠加增加膜面积;乙是线粒体,通过内膜折叠形成嵴增加膜面积,A错误;B、两结构中都有ATP合成,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合成,线粒体在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合成,B错误;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者都含有DNA 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C正确;D、C6H12O6在细胞质基质中先氧化为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酶的概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不起催化作用,也不提供能量,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神经递质作为信息分子在神经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抗体作为信息分子,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解答】解: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A错误;B、动物激素都不参与细胞结构的构成,也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B正确;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C错误;D、浆细胞合成抗体,D错误.故选:B.5.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卷毛与白毛 B.豌豆的红花与桃的白花C.人的身高与体重 D.玉米种子的黄粒与白粒【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狗的长毛与狗的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豌豆的红花与桃的白花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人的身高与体重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玉米种子的黄粒与白粒属于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6.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可被免疫系统清除【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分析】分析题图:HIV病毒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从而实现入侵T细胞;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人成熟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此答题.【解答】解:A、CD4是一种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B、红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不同,红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中成熟,B错误;C、HIV在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是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可见,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C正确;D、红细胞中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体液免疫清除,D正确.故选:B.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4分)7.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D.(2)实验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CaCO3,下面表示实验二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示意图.其中色素带c呈现为蓝绿色.(3)实验三观察到特定的颜色是砖红色.(4)做实验时,下列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亚显微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区b细胞(填图中的数字或字母),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B→A→D→C,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②某同学在镜下观察到了A图象,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赤道板只有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③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d区细胞,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填“是”或“不是”)发生改变.【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1、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2、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3、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4、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砖红色.分析甲图:图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分析乙图:图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解答】解:(1)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因此视野最暗的图应是放大倍数最大的图,故选D.(2)B组实验为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为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试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CaCO3.(3)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会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砖红色.(4)①已知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其中b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适于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已知图中A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d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正常的顺序为B→A→D→C.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②某同学在镜下观察到了A图象,不可能发现赤道板,因为赤道板只有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③由于只有成熟区的细胞具有大的液泡,所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d区细胞;③和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但细胞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故答案为:(1)D(2)CaCO3蓝绿色(3)砖红色(4)①b B→A→D→C 漂洗、染色②赤道板只有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③d 不8.如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能量金字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2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对应于图1的名称:①丁;③甲;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先增加再减少最后稳定.(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有:①甲捕食的乙的数量下降,食物不足;②甲的天敌丙的数量上升,被捕食量增加.(3)图1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从图1分析可知:丁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丙是三级消费,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2所示的为能量金字塔,①是第一营养级、②是第二营养级、③是第三营养级、④是第四营养级.【解答】解:(1)从图1分析可知:丁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对应图2的①;甲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对应图2的③.由于甲和丙之间是捕食关第,甲是被捕食者,因而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先增加(天敌甲的减少)再减少(食物乙的减少)最后稳定.(2)甲种群在c点处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因而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a~b 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有:①甲捕食的乙的数量下降,食物不足;②甲的天敌丙的数量上升,被捕食量增加.(3)食物链上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故答案为:(1)丁甲先增加再减少最后稳定(2)增长型①甲捕食的乙的数量下降,食物不足;②甲的天敌丙的数量上升,被捕食量增加(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9.家鸡的黑羽和白羽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D和d,E和e)共同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和乙图表示家鸡黑素细胞形成黑色素过程的示意图.黑素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与黑素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④①②③等.(2)含有E和D基因的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的原因是E基因抑制D基因的表达,黑素细胞不能合成络氨酸酶.由此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两(多)对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分析甲图:①为内质网,②为核糖体,③为高尔基体,④为细胞核.3、分析乙图家鸡的黑羽和白羽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D和d,E和e)共同控制,且E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解答】解:(1)细胞中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④细胞核.黑色素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加工,最后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外.(2)根据图乙可知,E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所以含有E和D基因的黑色素细胞不能合成酪氨酸酶,即不能合成黑色素.图示表明生物性状是由两对或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故答案为:(1)细胞核④①②③(2)E基因抑制D基因的表达,黑素细胞不能合成络氨酸酶两(多)对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0.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aaBB或aaBb;“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无关,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乙醇生成乙酸需同时具有两种酶,并且分别由A基因和b基因控制,即基因型为A_bb.“白脸人”没有乙醇脱氢酶,则其基因型为aaB_.【解答】解:(1)根据分析,“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有两种,分别是aaBB或aaBb.“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没有乙醛脱氢酶,因此,饮酒后能将乙醇催化水解成乙醛,而不能将乙醛催化水解成乙酸,导致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胞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2)由于两对基因分别位于4号和12号染色体上,都属于常染色体,所以其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故答案为:(1)aaBB或aaBb 乙醛(2)无关,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11.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甲图中,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芽的效应是促进.(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重力引起的.(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②实验过程;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③实验结果:a.直立生长b.弯向光源生长c.弯向光源生长④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其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是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而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c点是b曲线与X轴的交点,所以对根生长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对芽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由于重力的影响,导致生长素向下运输,造成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3)因为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其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所以应分别阻断A段和B段,并用不作处理的胚芽鞘作对照进行实验.由于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在胚芽鞘尖端,所以阻断A段后,生长素不能向背光侧运输,因而胚芽鞘直立生长;而阻断B段后,生长素能向背光侧运输,所以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故答案为:(1)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2)小于重力。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年秋季期高二9月月考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的应激性离不开细胞B.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细胞内基因的遗传和变异可以离开细胞进行D.人完成反射活动离不开神经细胞2.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H2CO3B.降低、乳酸、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HCO3-3.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是()A.寒冷时出现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有的人接触花粉皮肤出现红疹D.血液中钙离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4.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决定于神经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部位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激素和酶都必须在细胞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D.在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免疫系统只发挥防卫功能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各种激素需要体液定向传送到靶器官发挥作用6.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7.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8.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9.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切除胰腺及垂体可减小小鼠自身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实验的影响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明显10.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11.下图是健康成年人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间0-t1,产热量大约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37℃左右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会引起体表温度下降,导致下丘脑某些部位兴奋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机体体温调节的结果,此时汗腺分泌减少D.时间t3以后,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与t1之前相同12.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
广西陆川县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西陆川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在缺氧的酸性环境中能生存的是()A.醋酸菌B.毛霉C.曲霉D.酵母菌2.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是由哪种菌的繁殖造成的()A.醋酸菌B.酵母菌C.乳酸菌D.毛霉3.聋哑人要准确理解其他人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①躯体运动中枢②躯体感觉中枢③视觉中枢④语言中枢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4.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它是一种好氧型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热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度左右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果醋5.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群鲤鱼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群鲤鱼6.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100毫升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100毫升4份分别装在100毫升、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的烧杯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4小时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A.100毫升 100毫升B.400毫升 400毫升C.100毫升 400毫升D. 400毫升 100毫升7.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
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8.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A.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B.DDT是挥发性物质C.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D.含有DDT动物的迁移9.发生在祼岩上的演替过程中,地衣阶段的主要作用是()A. 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B. 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使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C. 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D. 为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10. 切除法是研究内分泌腺生理功能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切除某动物垂体后,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B.切除某动物垂体后,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切除子宫的妇女,不能排卵,第二性征正常D.切除子宫的妇女,正常排卵,第二性征正常11. 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戊是生产者,丁是最高营养级B.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戊→乙→丙→甲→丁C.甲一定是初级消费者D.乙和丙是互利共生关系12.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部位分别位于()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13. 一种口服止痛药物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
广西陆川县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广西陆川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成分及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含RNA,能产生ATP和CO2 B.叶绿体含DNA,能产生糖类和O2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 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3.下列四条DNA分子,彼此间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一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在细胞内将DNA进行重组,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5.下列哪项叙述不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 )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B.决定宿主细胞的生存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D.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工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构建基因文库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都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 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有专一性要求C. 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并表达D.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一般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 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8.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改造的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的DNA分子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才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性末端B.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C. 当限制酶在它识别的序列的中心轴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D. 不同DNA分子相同黏性末端间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通过氢键相连接,但这个过程必须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9.下图是某质粒示意图,其中ori为质粒复制所必需的核苷酸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目的基因插入位点。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生物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6月考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某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分化为血细胞的过程,分化形成的各血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A.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B.DNA的结构不同C.遗传物质不同 D.线粒体结构不同2.如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C.图中交叉互换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D.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3.下列实验中,不符合“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其在遗传中的作用”这一实验思路的是()A.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4.在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对噬菌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它与下列哪—结构相类似()A. 核糖体B. 中心体C. 线粒体D. 染色体5.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 32.9% 18.7%B. 18.7% 31.3%C. 31.3% 18.7%D. 17.1% 32.9%6.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对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④表示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 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C. ⑤表示氢键,可被解旋酶催化断开D. DNA复制时⑦是由DNA聚合酶等催化形成的7.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被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占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解旋酶作用于①②两处B.该基因中(C+G)/(A+T)为3:2C.若①处后的T变为A,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D.该基因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3/48.下列关于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DNA复制过程中,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B. DNA结构的物理模型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共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 某些抗生素可通过阻止tRNA与mRNA结合来抑制细菌生长,其原理是直接阻止细菌的转录和翻译9.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A.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B.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10.经研究发现,大熊猫共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与人类相似,约为30亿个碱基对,包含2~3万个基因。
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生物5月月考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5月考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B.两者都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都是单细胞真核生物C.两者细胞内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车间”D.两者都属于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种群2.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C.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D.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酸碱度变化进行鉴定3.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脂质(磷脂)和多糖 B.蛋白质和多糖C.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D.核酸和蛋白质4.下列细胞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A.中心体 B.核糖体 C.染色体 D.内质网5.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细胞,发现有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由此可判断该细胞可能取自 A.果蝇 B.水稻 C.家兔 D.大肠杆菌6.将哺乳动物的新鲜红细胞放人下列溶液中,会使红细胞涨破的溶液是A.0.9%生理盐水 B.5%盐水 C.10%盐水 D.自来水7.生物体细胞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A.丙酮酸和[H] B.乳酸 C.二氧化碳和水 D.酒精和二氧化碳8.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可用于去除细胞壁的物质是A.纤维素酶 B.蛋白酶 C.盐酸 D.脂肪酶9.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糖类 B.蛋白质 C. ATP D.核酸10.右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11.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不能在体内转移 B.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C.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D.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12.蝴蝶兰幼叶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能培育成蝴蝶兰幼苗,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A.专一性 B.全能性 C.恢复原状态的能力 D.进一步分化的能力13.右图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H2O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1分子丙酮酸在(二)、(三)阶段产生的能量一样多
1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③④过程中均有能量产生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不会有[H]产生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蛋白数量多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对水的吸收
8.如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
B.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1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内的钠离子排出需要消耗ATP,此过程与载体蛋白有关
B.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C.ATP可以水解为一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D.两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数和磷酸基团数分别是4和4
11.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③是生物膜的一部分B.⑦的形成与结构⑤无关
C.⑥可以与②直接相连D.分泌蛋白的形成离不开⑥和⑦
7.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4.核糖体又叫核糖核蛋白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关于对核糖体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B.衣藻细胞的mRNA在转录形成的同时便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
C.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
D.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离不开自身的核糖体
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年春季期高二6月考试卷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病毒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小单位
②德国的魏尔肖对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修正后的内容是: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③没有蛋白质和核酸就没有生命
④只能自己合成,不能从食物获取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
C.①和③是染色单体,⑤和⑥是同源染色体
D.其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15.以下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B.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一定形成4种精子
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⑤还原⑥观察花生子叶中脂肪颗粒实验和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都用到酒精,其作用是不一样的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⑤⑥ D.③⑥
2.右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是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是甲具有细胞结构
C.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①过程的发生需要核糖体、mRNA、tRNA等的参与
13.将叶面积相等的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3.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动物细胞间质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可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
C.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S、P
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
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B.活细胞能通过转录、翻译产生酶,或通过转录产生酶
C.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D.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其中有Ⅰ号染色体上的两个处于活动状态
D.三个都处于活动状态
17.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携带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是()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一种糖蛋白
B.当CO2浓度约为0.8mmol/L 时,A、B 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25min 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若A 植物在第5min 时光照突然降低,C3含量将增加
14.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一个时期,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子细胞基因型一定相同
B.该生物是二倍体生物,有可能是生产者
D.在正常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核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总是一致的
16.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下图为B淋巴细胞,关于该细胞中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即A抗体基因
B.其中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即ATP合成酶基因
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与液泡有关
C.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D.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但细胞膜却是细胞的边界
6.下图是细胞核模型图,①~⑤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⑥和⑦是两种细胞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