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救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救助

1.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发生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现象所引起的灾害,其主要特点是人力不能支配并造成物质财富的损坏和人身伤亡。分为以下5种类型:

(1)气象灾害,如水灾、旱灾、风灾、雹灾、冷害、酷热,这是普遍且影响最广泛、危害最大的一类自然灾害。

(2)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地陷等。

(3)地貌灾害,如泥石流、滑坡、雪崩等。

(4)水文灾害,如海啸、海侵风暴潮等。

(5)生物灾害,如病虫害、草害、鼠疫等。

2.灾害社会救助

(1)灾害社会救助的定义

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简称救灾,它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生存危机的社会成员进行抢救与援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并使其脱离灾难和危险,恢复生活和生产的一项社会保障措施。

(2)我国救灾工作方针及其主要精神

①我国救灾工作的方针

我国现阶段的救灾工作方针是:“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②救灾工作方针的精神

a.充分调动灾区广大群众抗灾度荒的积极性,依靠群众和集体的力量,自力更生地战胜灾荒;

b.从生产着手,尽快地恢复灾区的农业、工业、副业生产,千方百计地增强群众和集体抗灾度荒的力量;

c.对于群众和集体经过努力还不能解决的灾民生活困难,国家和社会给予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d.互助互济,调动民间力量,共同战胜灾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我国组织实施救灾工作的入手点

a.全力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b.广泛开展生产自救活动,增加收入,克服灾后困难;

c.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生活与生产,对无法依靠自己力量克服生活与生产中的困难的灾民,给予必要的救济与扶持;

d.管好用好救灾款物,坚决贯彻专款专用,把有限的救灾资金用到灾区最需要救济的灾民身上;

e.发扬传统美德,倡导并组织互助互济和友邻相帮的活动;

f.调动解放军救灾抢险,充分发挥人民军队中坚力量的作用;

g.抓紧恢复交通、输电、电讯线路和水利设施,为发展灾区经济准备条件;

h.接收和发放国内外救灾捐献和援助。

(3)我国救灾工作的方式

①灾中紧急救助

灾中紧急救助是指国家用救灾款物无偿帮助处于危急情况下的灾区群众解决临时生活困难的应急性救济。

②灾后生产自救

当灾区灾情稳定后,各级政府要立即号召、组织灾民生产自救。为了使灾民更好地开展生产自救,各级政府组织要尽可能地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或服务。

③长期防灾减灾

从狭义上讲,是指灾害发生之前采取的一系列防止灾害发生的措施。做好防灾工作,可以大大缓解和减轻灾情。

(4)我国救灾工作的措施

①实物救助

实物救助是国家和社会救助机构以发放实物的形式,帮助灾民解除生存困境。实物救助的原则是:专物专用,不可滥发,更不能积压和挪作他用。

②现金救助

现金救助是国家和社会救助机构以发放现金的形式,帮助灾民解除生活困难。其原则是:专款专用,严格按政策规定的标准发放,救助机构或其工作人员不得克扣、挪用、贪污。

③服务救助

服务救助即提供满足灾民生存和基本生活需要的服务;还包括一些灾民自我服务和相互服务,最典型的服务形式是以工代赈和互助互济。

(5)救灾工作的程序步骤

①报灾

它是指灾区政府和业务部门向上级政府和业务部门报告灾害或灾荒情况。报灾强调及时、准确、全面、系统。

②计灾

计灾是按照规定的计灾标准,准确统计灾情。计灾要合乎规定,逐项、细致、准确统计,注意不漏项。

③查灾

查灾是指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调查了解灾区人民生活疾苦、检查落实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和因灾致荒等情况。

④核灾

核灾是指灾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灾害造成的实际损失和确切后果在检查落实后所作的定量分析,它以报灾为前提,以查灾为基础。

⑤救灾

经过灾区报灾、主管部门查灾、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核灾,对因灾陷入生活困境的

灾民给予款物救助。

(6)救灾工作的组织架构和物质储备

①我国救灾工作的组织架构

救灾事务以地方政府为责任主体,民政部作为国家社会救灾救济事务的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对下级民政机关的救灾救济事务管理给予业务指导。凡由中央直接拨款的社会救灾救济事务,国家民政部对下级民政部门也享有领导权,即地方民政部门接受双重领导。从中央到基层地方政府,是纵向领导关系,而各级民政部门及其所属救灾救济管理职能部门是业务指导关系。

②我国的物质储备

a.防汛与抗震物资,如钢材、水泥、木材、草袋等;

b.抗旱物资,如油料、农药、灌溉设备等;

c.抢险物资,如救生器材、运输工具等;

d.生活物资,如粮食、燃料、衣被、药品等;

e.生产物资,如种子、农机具等。

(7)救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目标

①救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a.救灾资金渠道单一,国家救灾经费严重不足。

b.单纯靠行政手段救灾,逐级报灾救灾,周期长,程序烦琐,夸大或隐匿灾情不报的现象时有发生。

c.发放救灾款、物中,平均发放和优亲厚友等不良倾向难以杜绝。

②我国救灾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a.在切实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明确各级政府的救灾责任,逐步建立起救灾工作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和救灾款分级负担的救灾体制;

b.争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增加救灾经费预算,不断增强救灾实力;

c.探索建立救灾预备金制度,进一步加强救灾扶贫周转金和救灾扶贫经济实体的管理,提高群众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的能力;

d.建立救灾的监测管理体系,科学评定灾害等级,改善救灾装备,提高救灾工作效率;

e.实行减灾和救灾相结合,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f.努力争取国际救灾援助,发动国内群众救灾捐赠,开辟救灾经费来源新渠道,加强救灾捐赠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