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雕塑大师2

合集下载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还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

”作者心中的天地有多大,作品就有多厚重;文化功底有多宽,作品的内涵就有多深;而根雕艺术家的悟性有多高,创作的胆量就有多大。

艺如其人,千真万确。

数十年来,我潜心艺术,结合了书法艺和根雕艺术独创出了根艺书法。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人类文化的宝库中熠熠生辉。

书法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一定的审美境界。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而书法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

根雕,似百花苑中初绽的蓓蕾、文化园里的艺术奇葩、不可多得的东方艺术特产,世间孤品,独一无二,因此,把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同根雕艺术结合起来,以盘根错节的植物、形质各异的扁平古根为主料,发现其酷似汉字的神韵,以毛笔书法为结字法则,以草书为范本,经纯手工加工成精美的根艺书法作品。

这种大胆的艺术创新,便是根艺书法的灵魂。

她赋予了汉字以立体、原始、生态、质朴的表现力,其立体地表现了汉字的结构之美,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古老汉字的内涵和神韵,因此根艺书法具有崇高的美学境界,是独树一帜的艺术珍品。

根艺创作技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绝非易事。

许多根艺作者都懂得,根艺作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还其自然的道理。

自然美,是作者创作过程中须遵从的最高境界,其制作应强调“三雕七借”和意向造型,不管是什么根材,或是什么创作题材,都必须遵守这个原则。

在雕琢方法上应是“三雕七磨”,即以模仿根自然形态的磨制方法为主,以少量、局部的雕琢为辅,使雕磨过的部分和根的形态尽量融为一体,不露雕琢的痕迹,因此根艺书法的创作需要奇特的根材、丰厚的文化功底、精湛的创作技巧。

雕塑家罗丹罗丹思想者雕塑

雕塑家罗丹罗丹思想者雕塑

雕塑家罗丹罗丹思想者雕塑罗丹1900年奥古斯特-罗丹在巴黎举办作品展,确立他作为一个雕塑家的声誉。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西方雕塑对人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表现,被认为是雕刻史上最伟大的肖像雕塑家。

罗丹1840年出生于巴黎,从第一文库网小就表现出美术天赋,但由于美术基础课和文化课成绩不佳,没有考上艺术大学,且三次落榜。

1864年,罗丹随著名动物雕塑家路易-巴里学雕塑,由于刻苦努力,进步很快。

后又到有“小美术学院”之称的卢浮宫学画,画室主人是第二帝国时代很有名气的装饰雕刻大师阿尔贝欧内斯特-加里埃-贝勒斯。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罗丹己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雕刻家的条件。

35岁之前,罗丹的个人风格还没有确定,1875年,罗丹访问意大利,对伟大的米开朗基罗赞赏备至,对其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878年,罗丹展出《青铜时代》引起了不少议论,许多人不承认这是艺术作品,因为它太逼真了,说它是根据真人塑造的。

此事对罗丹震动不小,使他开始思考作品的表现问题,他感到极端近似意味着毫无新意,且不利于表现深层的思想感情。

因此,罗丹以后的作品形象生动且富于内在的精神气息。

他的代表作《地狱之门》共186个形体,历时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没有完成,其中的“思想者”、“吻”等被放大,独立成为享誉世界的名作。

罗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伤鼻的男子》(1864)、《青铜时代》(1876)、《圣约翰的说教》(1878)、《地狱之门》(1880-1917)、《亚当》(1880)、《夏娃》(1881)、《加莱义民》(1884-1886)、《吻》(1886)、《巴尔扎克》(1897)、《雨果》(1897)。

1917年11月17日,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法国雕刻家罗丹逝世。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Augeuste Rodin,1840~1917)的青铜雕塑作品。

《吻》(大理石)是表现男女爱情的不朽之作,是罗丹和卡米耶·克劳黛热恋时的作品,属以“永恒”为主题的一系列雕塑作品之一,是所有罗丹作品中被复制最多的一件。

法国雕塑家罗丹 说过的美的话

法国雕塑家罗丹 说过的美的话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的美的话
1. “艺术就像天空,无法量度。


2. “形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表现力。


3. “艺术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创造出一种感觉。


4. “艺术是意见的交流和共鸣。


5. “艺术家必须具有天赋和热情。


6. “艺术家的任务是表现出内心深处的东西。


7. “艺术是一种真诚的表达。


8. “艺术家是真正的创造者,他们创造了美丽和希望。


9. “艺术是一种反映人类内心世界的语言。


10. “艺术家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追求时尚。


11. “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启发人们的内心。


12.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应该体现出创造者的个性。


13. “艺术家的任务是寻找美丽,并将其呈现给观众。


15. “艺术家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创造的心。


18. “艺术品应该直接触动人心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19. “艺术是无界限的,它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和文化差异。


20. “最好的艺术可以让人们感到无限的愉悦和快乐。

”。

罗丹作品欣赏

罗丹作品欣赏

《沉思》欣赏:《沉思》英文名称 Thought,是罗丹的著名雕塑作品 之一,关于这件作品的创作还有这 么一件趣事。罗丹的一位朋友回忆 说:“罗丹常常一个人孤独地迷恋 着一块大理石,对着它细细揣摩, 盘算着,静静地度过几个小时,直 到从石料中幻视到美好的形象时才 动手。”大理石雕像《沉思》,就 是在这种创作灵感的火花中闪现的 艺术构思。罗丹一般不亲自雕刻, 但对雕刻的全过程严格控制,这件 作品也是。这件作品创作的是一个 秀丽的女性的头像,她线条之高雅 与细腻,堪称完美。她的头微微倾 侧着,幻想的光辉笼罩着她,让人 感觉有脱离尘世之感。头巾的边缘 仿佛是梦幻的翅膀,可是她的颈项 就陷在大块的白石中像一座枷,使 她摆脱不得。这象征着超现实的 “思想”,在僵冷的“物质”中飞 舞活跃,她的壮丽与崇高,即在 “物质”中反映出她的光彩。然而 她要想从现实的羁绊中解脱出来, 却又不可能。这是一件让人回味无 穷的作品。
《上帝之手》欣赏:《上帝之手》 英文名称The Hand,由于翻译的 原因也叫罗丹的手、魔鬼的手、 伸出坟墓的手、握、手浮雕、奥 秘擎等。这件雕塑作品是罗丹晚 年的著名作品,是他的雕塑精品。 作品描绘的是一只右手从ㄧ方粗 糙的大理石中伸出,我们只能看 到其栩栩如生的手臂,在手中有 一对情人,在其优雅的曲线里, 沉睡著,上身头部紧靠著大拇指, 这似乎在暗示上帝创世纪之手。 罗丹在此精采的表现两重影像, 综合了物质本身的光滑面与粗糙 面,拴住光影的变化,展现一股 强烈的活力。
罗丹的作品《维克多-雨果》引起轰动
1901年4月21日,今天奥 古斯塔-罗丹塑的作家维克 多-雨果的雕像在巴黎的万 国博览会上展出期间,引 起强烈反响。这些反响大 多出乎这位艺术家的意料。 他用半身裸体像再现这位 著名法国小说家的形象。 因此使众多的艺术赞助人 为之惊愕。

雕塑大师——罗丹

雕塑大师——罗丹

罗丹《行走的人》
罗丹《三个影子》
是由法国著名雕塑 家罗丹创造制作 1880-1881年,1886 年建造,1901年放 大,1981年于罗丹美 术馆
罗丹《永恒的春 天》
大理石雕像, 75×40×52厘米,作 者是法国雕塑家罗 丹,现收藏于巴黎 罗丹美术馆
罗丹《罗密欧与 朱丼叶》
罗丹《丑之美》
青铜;作于1885年; 收藏于不详。
罗丹《虹》
暂无简介
罗丹《夏娃》
雕塑;青铜;195厘 米*90厘米*60厘米; 作于1881年;藏于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 馆。
罗丹《亚当》
罗丹《地狱之门》
作于1880-1917年; 藏于美国费城罗丹 美术馆。
罗丹《青铜时代》
青铜,高1.74米, 法国雕塑家罗丹创 作于1876-1877年, 现位于法国卢森堡 公园。
罗丹《加莱义民》
青铜 208.5×239×190.5 厘米,1884-1886 年,现存法国加莱 市
罗丹《巴尔扎克》
1897年 ,高270cm , 青铜 ,Musé e Rodin Paris(巴黎 罗丹 术馆)
罗丹《塌鼻男人》
1864年,法国,罗丹, 青铜雕塑,高24cm,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 米塔吉博物馆罗丹 的艺术生涯是从 《塌鼻男人》开始 的
思想者
罗丹《吻》
《吻》,大理石雕 像,高190厘米, 法国雕塑家罗丹创 作于1884-1886年, 现藏于巴黎罗丹美 术馆。
罗丹《沉思》
大理石;75厘米 *50厘米*52厘米; 作于1866年;藏于 法国巴黎罗丹美术 馆。
罗丹《上帝之手》
大理石;高15厘米; 作于1902-1916年; 藏于法国巴黎罗丹 美术馆(注:这件 作品在阿根廷的一 次展览上已经失 窃)。

罗丹:让石头长出人的灵魂

罗丹:让石头长出人的灵魂

罗丹:让石头长出人的灵魂作者:石坂来源:《小演奏家》2019年第09期罗丹眼中的艺术美罗丹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则是穷苦的平民妇女。

罗丹从小喜爱美术,但其他功课都很糟糕。

在姐姐的支持下,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

并靠姐姐挣来的工钱供他读书。

罗丹十四岁开始随荷拉斯·勒考克学画,后又随安托万-路易·巴里学雕塑,还当过加里埃·贝勒斯的助手,并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

1875年,罗丹游意大利时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罗丹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手法塑造出神态逼真而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以千变万化的雕像展现人世间可悲可喜、可爱可怖的众生相,以此让人们窥见生命的真谛和艺术创造的意义,他的雕塑真诚地把人类生活中最深刻的爱与美揭示出来,并奉献给了人类。

罗丹的艺术生涯是从《塌鼻男人》开始的。

这是一件直接来源于生活的作品。

由于请不起模特,罗丹只好请了一个叫毕比的乞丐当模特。

毕比的鼻梁塌陷,面容衰老丑陋,但在罗丹眼里艺术的美丑和现实的美丑意义不尽相同,他从不回避形式上的丑陋。

罗丹从一个雕塑家的角度发现了毕比的美,于是他在作品中极力强调毕比面部的起伏和扭曲感,似乎这其中存在着的不是毕比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的愁苦和凄凉。

这种直接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又如此逼真地再现眼可见的真实,我们在居斯塔夫·库尔贝、让·弗朗索瓦·米勒、奥诺雷·杜米埃、爱德华·马奈等油画家的作品中曾看到,它表现了这个时代的一致追求:废除一直统治美术的学院派理想化的真实观,赋予艺术以现实的直接性,它也因此反映了另一个观点,即以现代的丑反对传统学院的美。

这种丑在今天看来其实只是一种现实性的真实,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反叛,在罗丹后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种反叛意识贯穿了他的一生,毫无疑问,这种反叛必然遭到学院派或保守观众的厌恶。

雕塑--奥古斯特·罗丹《吻》

雕塑--奥古斯特·罗丹《吻》

雕塑奥古斯特·罗丹《吻》1、作品的作者简介奥古斯特·罗丹(1840年11月12日--- 1917年11月17日)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罗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伤鼻的男子》(1864)、《青铜时代》(1876)、《圣约翰的说教》(1878 )、《地狱之门》(1880-1917)、《亚当》(1880)、《夏娃》(1881)、《加莱义民》(1884-1886)、《吻》(1886)、《巴尔扎克》(1897)、《雨果》(1897)。

2、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地位作为一件表现性爱主题的艺术作品,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吻》虽广为人知,却拥有一段复杂而富有争议的历史。

作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80年。

罗丹出生在巴黎的一个工薪阶层区,父亲是警察局的一名办事员。

当时他年近不惑,已小有名气,第一次受法国政府委派为一座新建的装饰艺术博物馆设计两扇纪念性铜门。

罗丹选择但丁的《地狱》作为作品的主题。

一开始,他计划在左便板中央用浮雕雕刻一对恋人,取名为“忠诚”,以此表现保罗和弗朗西斯卡之间狂热的禁忌之爱。

这对情人是19世纪艺术的流行主题。

根据13世纪流传的原版故事,保罗和弗朗西斯卡坐在一起读宫廷爱情故事时坠人了爱河。

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即保罗的哥哥发现他们的秘密后把两人刺死了。

罗丹决定塑造他们初吻的一瞬间。

如果就近观察,你就能看到男子左手中正有一本书滑落下来。

3、介绍作品内容及风格特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1、作品内容该作品刻画了以少年与少女一坐一跪、一拥一抱,相互纠缠在一起的朦胧的形式嵌在大理石上面。

3.2、风格特点罗丹的作品在“形式上注重表现性,但出发点仍忠实于自然,技法仍然是综合的,内容上他追求表现人生,而多传统沉郁的意境”。

土石的情感——论法国雕塑大师罗丹

土石的情感——论法国雕塑大师罗丹

2019·06在中国上古传说中,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用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从而创造出人类。

西方《圣经》里,上帝耶和华用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六天,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了一口气,人就活了,上帝给他起的名字叫亚当。

东西方的创世神话,居然不谋而合。

可见,东西方的人类始祖和人类起源,皆源自泥土。

尘归尘、土归土的人类,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

上万年来,在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聪明的人类又将“抟土造人”的技艺发扬光大,创造出源远流长的雕塑艺术。

真正将这些冰冷的土石赋予人类丰富情感的,当属19世纪的法国雕塑大师罗丹。

经由罗丹的双手,冷峻的土石和青铜全然被唤醒,从此,这些没有温度的雕塑作品有了生命,有了呼吸、情感、思考和欲望,也有了属于人类的悲欢离合与喜乐哀愁,那是雕塑的重生时代,也是罗丹的奔腾时代。

1840年,注定就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法国文艺界诞生了三位大师,他们分别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理论家、创始人和领袖左拉,印象派画家莫奈以及雕塑大师罗丹。

罗丹(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是西方雕塑史上承前启后的划时代人物。

他是欧洲两千多年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和20世纪现代雕塑艺术的开创者。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一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托尔斯泰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罗丹与他的两位弟子马约尔和布德尔,联袂被誉为欧洲雕塑界的“三大支柱”。

罗丹被公认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但他却有一个饱经沧桑的人生上半场。

罗丹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

父亲是一位警务信使,母亲则是普通贫民。

罗丹自小学业不佳,独爱美术,在他的姐姐玛丽的扶持下才得以进入巴黎工艺美术学校。

该校是法王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蓬皮杜夫人所宠幸的画家巴歇利埃创建的,在这里学生可以学到装帧艺术和制图。

罗丹在此遇到了他受益终生的启蒙老师荷拉斯·勒考克。

这位老师告诉罗丹,不要按照学院派的教条循规蹈矩,要忠实于真正的艺术感受。

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理解答案

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理解答案

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理解答案推荐文章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阅读答案热度:大师治学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热度:雕塑家的儿子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热度:罗丹之约铁凝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热度:动物光学大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热度:被称为雕塑大师的罗丹,他的作品为什么能千古流芳呢?来看看这篇《雕塑大师》就会知道答案了。

下面由店铺为你带来关于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材料这座雕像取材于13世纪的一段史实:意大利比萨的君王乌谷利诺十分残暴,人民奋起反抗,终于推翻了他的统治。

起义者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囚禁在一座荒山的高塔里,把他们活活饿死了。

18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家加尔波据此创作了一座表现他们挨饿而死的雕像。

他着力刻画乌谷利诺挨饿的恐怖情景:两个儿子已饿死在他身旁,他肝肠寸断,一只手压着肚子,一只手拼命挥舞,似乎在呼救。

罗丹看了一会,不无遗憾地摇摇头,说:“啊!加尔波大师糟蹋了这一惊心动魄的素材。

”他的学生问:“老师,怎么处理这一素材,才能惊心动魄呢?”罗丹说:“我决定要重新创作……”这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塑像:乌谷利诺的一个儿子刚断气,另一个垂死挣扎。

他一只手抓着父亲的胳膊,仰着头,似乎在凄厉地喊叫。

而乌谷利诺充耳不闻,伏在已死的那个儿子身上,正准备低下头以儿子的尸肉充饥,似乎又下不了口。

瘦削的脸在抽搐,展现了内心剧烈的斗争:兽性和人性的斗争。

这个极其残暴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以儿子未寒的尸肉充饥符合他的性格。

但他毕竟是人,所以下口之前,又有一番犹豫,这也是符合情理的。

罗丹的学生看了老师的新作,评论说:“老师的作品确实超过了加尔波的作品。

因为加尔波只揭示了局部的真实,而罗丹老师则刻画了暴君乌谷利诺在特定环境中挨饿的真实情景,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题目1、用横线画出三处表示作者联想的部分,并照样子,给下列的句子加上自己的联想。

(1)康乃馨静静地盛开在花瓶里,——————————(2)一阵风吹来,银杏叶纷纷飘落,——————————2、画出学生对罗丹作品进行评价的话,再写出你对这座塑像的评价。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作文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作文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作文《生活中的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这句话太对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

哇,那真的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

我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正挑着西红柿呢,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争吵声。

我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卖鱼的大叔和一位大妈在争执着。

大妈非说大叔的秤不准,大叔则一脸无奈地解释。

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的,周围好多人在围观。

就在我以为这会是一场不可开交的闹剧时,只见大叔从鱼池里捞出一条活蹦乱跳的鱼,笑嘻嘻地对大妈说:“哎呀,大妹子,别吵啦,这条鱼就当我送你啦,消消气!”大妈一下子愣住了,随即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嘴里嘟囔着:“哎呀,你这老板还挺会来事儿。

”然后就拿着鱼走了。

就这么一瞬间,刚才还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下来。

我看着大叔那带着汗水却依旧灿烂的笑容,突然觉得,这就是一种美呀!这种平凡又真实的美,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菜市场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地方。

其实啊,美真的无处不在。

可能是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可能是一只小猫在午后慵懒地晒太阳;可能是小朋友天真无邪的笑容;也可能是陌生人一个善意的举动。

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看
到美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随时随地都在绽放着它独特的光芒。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用心去感受美的那份心情呀!
所以啊,罗丹说得太好啦,美真的是到处都有的哦!让我们去好好发现这些美吧。

罗丹的雕塑阅读答案

罗丹的雕塑阅读答案

罗丹的雕塑阅读答案罗丹的雕刻熊秉明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

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

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

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

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

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

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

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

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

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

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道“拥护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已经开始歪曲,断裂;他说道“认同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

他所搞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

这就是两大转型。

凯旋门颂扬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英雄。

“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为“人间之门”,而罗丹所叙述的人间固然存有美味和酣醉,但也弥漫着阴影和苦痛,心绪和悲愤,奋力和陨落。

罗丹用雕刻民主自由抒情,抓取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

雕刻就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

在罗丹手中,塑泥变为懂事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建人体,更民主自由地积极探索尝试,更爽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

【精编范文】罗丹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范文模板 (3页)

【精编范文】罗丹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罗丹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

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丹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罗丹人物简介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

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他功课却很糟糕。

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

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

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 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

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巴尔扎克》《走路的人》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

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

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

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

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

雕塑家 罗丹

雕塑家  罗丹

巴 尔 扎 克

地 狱 之 门
• 等等,还有 很多~
பைடு நூலகம்
罗丹眼中的艺术
• 1、在艺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 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 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 -罗丹 • 2、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 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 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密。 --罗丹 • 3、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 --罗丹 • 4、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 达情感。 --罗丹 • 5、最主要的是感受,爱憎,希冀,吟哦,生活。要做艺 术家,先要从人做起。 --罗丹 • 6、恶是枯干。 ——罗丹
思想者 (The Thinker)
加莱义民
• 加莱义民,青铜,208.5×239×190.5厘米,法国雕塑家 加莱义民,青铜, 厘米, × × 厘米 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这件作品 罗丹创作于 - 年 现存法国加莱市。 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 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 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 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 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 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 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 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 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 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 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十四世纪中叶英军入侵 法国,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 法国,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 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 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 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脖子上套着绳子。 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脖子上套着绳子。为 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 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六个义民光荣地献出了 生命。十九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牲的市民, 生命。十九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牲的市民, 加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 加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罗丹以真实 手法创作了这一组历史人物, 手法创作了这一组历史人物,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和 精神状态,有坚定者、有绝望者、有听其自然者。 精神状态,有坚定者、有绝望者、有听其自然者。

雕塑鉴赏论文:罗丹的雕塑特色

雕塑鉴赏论文:罗丹的雕塑特色

雕塑鉴赏论文:罗丹的雕塑特色
简介
罗丹(Auguste Rodin)是一位法国著名的雕塑家,被公认为现代雕塑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创作了许多雕塑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特色和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主题一:情感的表达
罗丹的雕塑作品以情感的表达为主题,他通过精细的雕刻和姿势的塑造传达了人类内心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他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创造出具有强烈情感的形象,从而使观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主题二:运动的捕捉
罗丹善于捕捉并表现人体的运动。

他通过对人体姿态、肌肉和神态的准确观察,使其作品具有生动的动态感。

雕塑中的人物常常
呈现出自然而流畅的姿态,似乎随时随刻都在运动之中,这使得观
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生动性和活力。

主题三:形态的塑造
罗丹的雕塑作品注重对形态的塑造和表现。

他细致入微地雕刻
了人体的细节,使得作品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通过巧妙的线条和
纹理处理,他能够精确地表现肌肉的纹理和表面的质感,使观者可
以近距离地欣赏到作品的细节之美。

结论
罗丹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在现代雕塑领域崭露头角。

他通过情感的表达、运动的捕捉和形态的塑造,创造了一系列精彩
的雕塑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这些作品不仅让人们
感受到情感的冲击和形象的生动,还给观者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审美
享受。

参考文献
- Smith, J. (2019). Rodin's Sculpture: The Art of Emotion. New York: Publish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作品—沉思
这是一个秀丽的女 性的头像,她线条之高 雅与细腻,直臻神妙之 境。她的头微微倾侧着, 幻想的光辉笼罩着她, 有超离人世之概。头巾 的边缘仿佛是梦幻的翅 膀,可是她的颈项就陷 在大块的白石中像一座 枷,使她摆脱不得。
“罗丹常常一个人孤独地迷恋着一块大理石,对着它细细揣 摩,盘算着,静静地度过几个小时,直到从石料中幻视到美好 的形象时才动手。”大理石雕像《沉思》,就是在这种创作灵 感的火花中闪现的艺术构思。这件作品别出心裁,在端庄的正 方形基座上烘托着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她低着头正沉 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表 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的确令 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象来。可是在这美丽 的头部下面,却既没有肩颈身躯,也没有手足,而是一块粗粗 凿成方形的石头。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 表现“冥想”,因而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他认为, 在一些和主旨无关的局部上加工雕琢,只会损害对中心主题的 注意,因此是不必要的。这就是他在这个年轻妇女头像下面保 留了一整块粗糙石头的原因。人们在看这件作品的时候,初时 会感觉好象未做完,形象似乎不完整,但渐渐地,注意力就会 完全被这个仅有头部的美丽女性所吸引,会随着她的沉思冥想 而驰骋在自己的想象中,而不会再因为她没有手足,没有身躯 而深感困惑。
1878年,罗丹展出 《青铜时代》引起了不 少议论,许多人不承认 这是艺术作品,因为它 太逼真了,说它是根据 真人塑造的。此事对罗 丹震动不小,使他开始 思考作品的表现问题, 他感到极端近似意味着 毫无新意,且不利于表 现深层的思想感情。因 此,罗丹以后的作品形 象生动且富于内在的精 神气息。
经典作品—加莱义民 经典作品 加莱义民
伟大作品的诞生
罗丹在雕塑进行到后期的时 候,虽几经修改,他心中还是不很 踏实。他的学生和助手(后来也是 世界著名雕塑家)布德尔来到工作 室,看了当时是双手放在身前的雕 像后感叹到,老师,这双手雕得无 与伦比,仅仅凭这双手,就一定会 流芳百世了!可罗丹听了以后,却 逐渐皱起了眉头,沉思了一会,快 步拿起木锤,用力把那流芳百世的 双手给砸掉了!最后的定稿,就是 现在看到的把身体全部裹在睡衣里 的巴尔扎克像。罗丹毅然去掉所有 不应出现的细节,把全部注意力集 中到宽大的脑门里充满的智慧的头 部。就这样,一座伟大的雕塑诞生 了!
沉 思
地狱之门– 局部
思 想 者
加莱义民
加莱的义民 六个单独的雕像 并排地站着 象砍伐过后的森林 悲怆而坚强 他们都是平民 城市选择了重生 他们却选择了死亡 罗丹的眼中 他们才是 加莱城真正的贵族
叶 里 舍 耶 娃
经典作品--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是依据文艺复兴时期大诗人但丁 “神曲”的“地狱篇”构思而成,其规模之大, 难度之深,比起“天堂之门”(佛罗伦萨洗礼 堂东门,吉伯尔蒂作)有过之而无不及,技巧 上的成熟程度,更大大超过数百年前的艺术家。 这件纪念碑式的艺术品,共塑造186个人,作品 的中心主题是通过“地狱篇”中“你们进到这 里,便丧失一切希望”的含义,用多结构形式, 和象征性构图,及真实人物的造型,来综合表 达罗丹的总体构思,表现全人类的各种苦难。
经典作品--欧米哀尔 经典作品--欧米哀尔 -自古希腊、罗马以 来,所有雕刻家创造的 女性形象都以丰满柔美 的造型给观赏者提供视 觉的审美享受,唯有罗 丹在45岁时创作的《欧 米哀尔》,令人目不忍 睹,可她却是罗丹艺术 中的杰作,是他独特美 学思想的体现。
经典作品—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文坛 巨星,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激 情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罗丹 对他非常敬慕,十分乐意为他塑 像。 在罗丹10岁时,巴尔 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 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阅读、考察 和研究,前后作了四十多件形象 习作,着意刻画一代文豪的外貌 和精神特征。雕刻家认为,创造 形似的巴尔扎克不是主要的, “我考虑的是他的热情工作,他 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的战斗, 他的伟大的胆略和精神,我企图 表现所有这一切”。
罗丹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 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 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 《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 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 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 《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 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 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 有《艺术论》传世。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 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的 伟大,还在于他的深刻思想:他没有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那些 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他偏爱悲壮 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 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 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由此观之, 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 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 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 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 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 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艺术鉴赏课 雕 塑 大 师 罗 丹
雕塑大师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 --1917 法国著名雕塑家。他生于一个 贫穷的基督教家庭。罗丹从小喜 爱美术。 他一生攀登,并终于登 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 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 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 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 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 主义雕刻大师。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 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 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 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 柱”。
塌鼻男人
塌鼻子男人 一个变老的 丑陋的男人的头 微塌的鼻子 加深了他脸上痛苦 的表情 集中在这个面庞上 是生命的充实 不受生命的感动 却完全被生命迷惑
经典作品—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一个 依据真实人物塑造的男子 裸体雕塑,手法写实,却 以“青铜时代”为题来象 征人类的启蒙时代。他左 手握拳,右手扶头,面孔 昂起作思索状。右腿微微 起步,整个雕塑充满了青 春活力,意味着人类即将 进入智慧的创造期。
当奥古斯特•罗丹的《青铜时代》,这件他呕心沥血十八个月才完成的作品,在沙龙 第一次展出时。由于雕像高度写实而使雕塑人体显得非常逼真,所以当时几乎所有的观 者都不能接受罗丹的这件作品。一些评论家甚至“谴责”罗丹,说《青铜时代》是从真 人身上翻铸出来的。为了表明自己并非如此,罗丹拿出了模特照片以及铸造模板等证据。 然而仍有很多评论家否认这是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罗丹决定让这些评论家相信——艺术家的双手能够塑造出这样逼 真的人体。于是罗丹在沙龙评委会委员和评论家的面前,用了约半天的时间随性地塑造 了一个雕像。当时在场的人,无一不被罗丹那高超的技艺所征服。于是在这种震惊之中, 人们开始渐渐接受罗丹的雕塑作品。而当时征服人们的那件雕像,也在以后的二十年中 被罗丹不断地加工与修复。最终这件雕塑被命名为《行走的人》,成为罗丹最著名的代 表作之一。 罗丹在《行走的人》中刻画了人大迈步向前的动态。虽然该雕像没有表情,没有头 部,没有双臂,但是在这残破的躯干下,观者却能感受到作品中蕴涵着的无穷动量,让 人觉得正有一人坚定地走在风云激掣的大气里。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一行走的动作,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动作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个动作似乎违背了自然。然 而对于自然,罗丹始终将其奉为艺术家心中的女神。罗丹认为只有怀着对自然恭敬之心, 并真实表现自然的艺术家,才是真正优秀的艺术家,而那些为了令人愉悦,让人们快乐, 从而改变自然,例如将丑陋绘画成美丽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则是失败的。这个思想, 在罗丹的《老娼妓》中集中体现出来。《老娼妓》是罗丹根据法国诗人维龙的诗歌《美 丽的欧米艾尔》而塑成的。雕塑刻画了一个被岁月摧残的妓女的形象。她屈膝而坐,低 垂着头,荆棘般的皱纹布满了全身。四肢如同枯干的树枝。干瘪的乳房,松弛的腹部也 都无言地证明了老娼妓失去了一切女性的美。罗丹用非常真实的手法再现了这个人物, 以至于当时很多妇女都不敢直接面对这件杰作,因为她们怕自己的将来也是这样。这样 如此......
地狱之门– 全图
大 师 之 魂
艺 术 欣 赏
地狱之门– 局部地狱之门– 局部地狱之– 局部地狱之门 – 局部
地狱之门– 局部
地狱之门– 局部
地狱之门– 局部
地狱之门– 局部

力 量 的 象 征
极 富 表 情 的 手
上 帝 之 手
上 帝 之 手
少 女 像
欧 米 哀 尔
经典作品--行走的人
罗丹在《行走的人》中刻 画了人大迈步向前的动态。 虽然该雕像没有表情,没有 头部,没有双臂,但是在这 残破的躯干下,观者却能感 受到作品中蕴涵着的无穷动 量,让人觉得正有一人坚定 地走在风云激掣的大气里。 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一 行走的动作,我们会发现这 样的动作在现实中是不存在 的。
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 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史上 的一个真实故事。十四世纪中 叶英军入侵法国,加莱城无法 抵抗,只好忍辱接受了投降条 件:让六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 加莱城的钥匙去英军处受降并 被处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 穿囚犯的衣服,脖子上套着绳 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 命财产,这六个义民光荣地献 出了生命。 十九世纪后叶,为了纪念 这六位壮烈牺牲的市民,加莱 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 纪念群雕。
经典作品—思想者 经典作品 思想者
“思想者”原本是 “地狱之门”横楣上 的一个主雕坐像,是 那巨大雕塑中最有代 表性的一件。后来, 罗丹又把它制成一件 单独的雕塑,并且成 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罗丹用这一形象来象 征伟大诗人——但丁, 也象征他自己,象征 全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