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举世罕见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历史
古槐寻根:常听人说的山西洪洞大槐树,到底留存着怎样的记忆?
古槐寻根:常听人说的山西洪洞大槐树,到底留存着怎样的记忆?2019年03月21日18:00:00来源:浩然文史0人参与0评论“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首民谣广泛流传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历史的风雨早已冲淡了人们关于祖先的记忆,却忘不却先辈来时的地方——山西洪洞大槐树。
一、大槐树下的移民潮洪洞县从唐宋时就建有驿站,驿站旁有一座古刹,叫广济寺。
广济寺建于唐朝,到明朝时已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寺院。
寺旁有一株古槐,相传是汉朝所植。
明初规模浩大的移民,就是从这里集合出发,走向神州大地。
明初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
当然,规模如此浩大的移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移民18次。
明朝组织的移民,事实上并不都是洪洞人,还有来自太原府及泽、潞等州的民众。
但是,洪洞县所在的平阳府是山西输出人口最多的地方,而洪洞又是其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县。
电视剧《大槐树》据成化《山西通志》记载,输出移民的太原府、平阳府及汾、沁、辽、潞、泽等州,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共有6万余户,而平阳府有2万余户,占1/3强,成为当之无愧的移民担当。
为什么要在洪洞县集合呢?因洪洞县交通便利,“其始为城者,适当大路津要,骅骖之所奔驰,商旅之所往来,轮蹄之声昼夜不绝”(乔逢辰《惠远桥记》)。
正是由于洪洞拥有四通八达的古驿道,才成为明朝官府组织移民的首选。
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乡土情怀,就像基因一样镌刻在人们的血脉之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哪一次移民不是伴随着离人泪的。
明朝组织的移民,都被集中到大槐树下集合,当他们回首与故乡作最后的告别时,看到的就是大槐树,和水鸟老鹳在树上搭的窝。
大槐树移民后裔分布在11个省(市)的227个县,遍布神州大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移民后裔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触摸先辈的痕迹。
大槐树组织万人祭祖大典有一个流传以久的说法,凡是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脚的小趾的指甲是复形的,上面有一片大指甲,还有一片小指甲。
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又称古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大槐树是明代迁民的遗址。
历史记载,元末动乱,中原、江南等地人烟稀少。
而同期蒙古地主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山西却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明朝建立后,为了发展生产、恢复人口和国力,从洪武到永乐年间,明政府屡迁山西之民于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当年迁民最集中的地区就是洪洞县。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3年到明成祖朱棣永乐15年将近50年的时间里,明政府在山西共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因移民多在大槐树下汇集转迁,所以被称为大槐树移民,当时移民主要迁河南、山东、安徽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移民遍布整个中原地区。
明代大槐树移民以其移民范围最广、数量为了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洪洞县成为了亿万大槐树后裔永远牵挂于心的老家。
大槐树旅游区位于临汾盆地北端,东靠南同蒲铁路与霍侯一级公路,南临309国道,西接汾河与大运二级公路以及大运高速公路,北依洪三公路,交通极为便利。
洪洞大槐树有一段渊源的历史。
当元统治者以游牧之勇破金灭宋,统治中国达98年。
虽时间不长却年年穷兵黩武骄兵图胜扩张疆土,大量消耗人力物力财力。
对内元官僚贵族与汉族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压榨人民,“视民财如土苴戕民命如草芥,”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蜂涌而起,特别是至正年间,仅1341年河北、山东就有三百多处同时发生起义,差不多一个县平均二起。
元末人民起义规模大者有以下两家。
刘福通至正十一年五月(1351年)起兵颖州,起义军以红军为号称“红军”势力最大,占据河南、进击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其北伐军一支曾攻占元之上都以及塞外要地,也曾攻击辽东、朝鲜等地。
至正22年(1362年)刘福通被杀,战乱约11年而结束。
张士诚至正十三年(1353年)起兵平江(苏州)号诚王国号大周,占据南至绍兴北至徐州,东至东海,西与朱元璋占据之地接壤,因不与朱元璋合作为朱所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朱吞并,战乱14年。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移民史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移民史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
那么,你来自何方呢?——可曾听祖辈们念叨过: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数百年来这些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幼皆知。
古大槐树处位于洪洞县城,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一、古槐移民传说据《洪洞县志》和《明史》记载: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增,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元末兵燹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在中原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四境安谧。
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
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1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洪洞等地土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
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凡“丁多田少”及“有丁无田”之家,都在迁移之列。
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期间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为唐贞二年所建。
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
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前遮数亩,荫藏数目”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
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明朝政权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发放“凭照川资”。
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之地。
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背景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背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 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
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
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脱脱传》),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顺帝本纪》),后来元军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作战,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镇压下去。
在这些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
(《明在祖实录》卷五)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
”已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这样元末长达十六年的兵乱才算结束。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真相说什么?你知道了么!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真相说什么?你知道了么!本文导读:明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
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
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谁也不愿迁去,只好制定徙民条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
并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甚至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采用诱骗形式。
官方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
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奴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
凡不从者便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
那些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闻讯后赶来。
自然是“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情景了。
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
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
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
十八个省,五百个县。
八百八十一姓。
据《中国通史·明·》记载: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1307年开始移民垦田。
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
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税三年。
明代人口的大迁徙有着重要的意义。
促进了人口的增加。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移民主要是垦荒屯田,这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促进了民俗的重组。
人是民俗事象的“综合载体”,一个人或是少数几个人进入一个新的民俗圈,往往被当地的民俗所同化,这便是所谓的“入乡随俗”。
洪洞大槐树—我们的根
洪洞大槐树—我们的根
洪洞大槐树,又称古大槐树,山西大槐树,位于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是明代的一处移民基地。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
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
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
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
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
”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
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历史首次揭开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真相
历史首次揭开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真相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都有这一歌谣流传。
过去上年纪的人总爱对年轻人说:“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
歌谣和传说标示着历史对发生在明代的一串惊天动地的“老鹳窝底下”事件的惨痛记忆。
这一切,还须从元末明初说开去。
自宋朝灭亡后,在一百多年的元朝统治中,统治者对农民的盘剥是异常残酷的。
到了元末,不堪忍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农民终于举行起义。
官方镇压农民起义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当时中原地区又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天灾和人祸折磨得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
为了求生,农民起义更是不断爆发。
元军出其精锐,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
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结束了元末长年的兵灾,但水、旱、蝗、疫已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墟”。
山西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相比,却是冰火两重天。
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那里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
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
”说明当时山西比较安定,再加上邻省难民流入山西,山西人口更加稠密。
明朝建立以后,由于中原地区人粮剧减,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开封就由上府降为下府。
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
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
朱元璋深有所悟“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等人的奏议,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见明太祖实录》、顾炎武《日知录》等)。
栾城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迁民的传说
据县治记载,栾城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西省洪洞县移民,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来在此占产立庄.县治记载的有:孟家园的孟氏二兄弟.南郄马、北郄马周、魏、谷、韩四家应帝诏从山西洪洞县石下村迁此定居.东佐、段干、宋北、楼底、永安、梅家村、小周、大周、夏户庄、南客、尹村.秦家庄秦氏三兄弟.北赵台南赵村的赵氏二兄弟.王村的王氏、马家庄的马氏、柴赵村的柴氏赵氏.胡家寨的胡氏五兄弟.山西省洪洞县王氏三兄弟,先来到彪冢落脚,安顿好老人,老二到北关占产立业,老三来到王家庄占产立业.解放初期三兄弟儿孙们每逢年节都到彪冢祭奠老人,设灶立锅吃一顿团圆饭.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洪洞县有一座广济寺院,寺院宏大,殿字巍峨,自唐宋以来,便建有驿站.常住驿官,处理四方往来的公差事务.在广济寺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在古树上构巢垒窝,年长日久,特别是到了冬季树叶凋零之时,老鹳窝在古树上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初移民时,官府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当移民起程时,依依惜别,不忍离去,走了好远回首之时,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梦绕魂牵的家乡的标志,几百年来传来传去,有的甚至把老鹳窝误传为村庄了.据说明初大槐树移民时人们谁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这时官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大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的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厂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一个官员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把人们惊呆了,不久人们醒悟过来,受骗了人们哭喊叫骂,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当然被砍了一刀,是不可能遗传的了,只能说明当初洪洞移民的小脚趾甲本来就是两半的.那为什么是两半的呢按现在科学分析是为基因遗传,那就是洪洞县移民都带有小指甲复形基因,因此洪洞县移民的后代也都同样都为小指甲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官兵强迫百姓登记后,为防止逃跑,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云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就是这个道理.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现在有些年老的人还有这种习惯.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路上就经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如今栾城扔叫解小便叫解小手,大便叫解大手.行进途中人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便集体埋锅支灶,架火熬粥.为什么说埋锅,就是在平地按照锅形挖一个坑,将坑里的土贴在坑边上把锅架起也就是将锅埋入半截,前边开一个斜马道,后边开一个口出烟,不用炉条就可以点火做饭,省工省时、方便快捷.支灶也就是地下挖一小坑再用石头土块围一圆圈□□栾城叫kelang将锅架起做饭.这一省工省时、方便快捷的埋锅支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饭熟后盛上一大钵碗,几个人蹲栾城叫□□gudi、gudei在一起边吃边诉说.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饭熟了盛上一大钵碗,一只手拿碗夹饼子,一手拿筷子夹一块咸菜疙瘩,几个人gudi在门口,边吃边聊,正是迁移途中的习惯600年没改.大钵碗又叫大破碗这一盛饭的物件,也就是从那时叫起来的吧,迁途中要吃饭,每人一个大碗盛饭,行进途中不难免要碰坏,坏了也不能扔掉,丢掉了吃饭的碗就要挨饿,所以就叫成了打破碗.押解路上,沿途村民见到这一队一队的迁民,纷纷落泪,拿出衣物、粮食相送,知道他们将要离开故土、离开妻儿老小,到一个不知名的遥远地方.有的村听说迁民在此路过,在路边架设锅灶熬一锅香喷喷小米粥,拿出自家最大的盛饭碗钵碗盛上一碗粥,为他们送行、告别.队伍越走越远越走越远,邻初几天沿途还能喝上家乡的米粥,现在只有走啊走,走啊走不知走了多久,实在是饥饿难忍倒下走不动了,于是官兵想出一个办法,按其凭照所到地址进行编排形成一个小集体,选出头目,将川资统一使用,购置锅灶用具、粮食,饿了就地挖坑做饭.迁民向着新的方向,互相搀扶,相互帮助,扶老携幼,慢慢的在官兵的押解下向前步行.在长时间的行进途中,她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们不是一个村,也可能不是一个县,也可能是洪洞县,也可能是赵城,也可能是晋城,也可能是潞城.她们都有一个恋恋不舍,欲哭无泪,毫无办法的心情,反绑双手低头慢慢走路.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热土离开了熟悉的家园,向着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行进,是生是死,谁也说不清.吃的问题解决了,睡就好办了,不就是和衣而卧,天当房屋地当床,烂衣当被草当墙,风雨来了当蚊帐.年轻力壮都好说,可是年老的体弱的小孩、妇女们怎么办晴天好说,阴天下雨刮大风又该怎么办官兵是不可能让你住进客栈,烧好洗脚水,温上一壶老酒为你解乏的.官兵当然有人家的军用帐篷,晚上还要轮流给你站岗.这可难不倒迁民,自有办法,砍来树枝,抱来杂草,或就地或靠坡搭建一个临时的草房,即避风雨又防寒,年老体弱小孩妇女往里边一挤,真是胜过席梦思,赛过沙发床.人若要是困乏了,就是睡在转头堆里也香甜.迁民管这种草房叫“窝棚”,如同钻进被窝一样的棚子,这种“窝棚”与看瓜的瓜棚有雷同,但瓜棚要比“窝棚”强上百倍.可后人们也把看瓜的瓜棚也叫窝棚.山西地处太行山西边,那里没有什么战事,人民比较安居乐业,生活较为丰足.到了新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谁心里也没底.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是啊外边再好也不如自家舒坦.谁愿意离乡背井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安营扎寨,重打锣鼓另唱戏呢,若不是反绑双手,串成一串,早就跑了.如今走了几天几夜翻越了许多大山,路上只知道啼哭悲伤早已迷失了方向,只有听天由命,任人摆布吧……….民间传说则为“燕王扫北”.在此期间,人民遭受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史书上记载,河北这块地方“青辚白骨”,“怵惊心目”,满目荒凉.栾城县位于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洪水冲积平原,旧时栾城人烟稀少,草深树茂,虎狼大型动物经常出没.虽然土地较为肥沃,但沟岗洼地颇多,雹灾、雪灾、洪灾、虫灾也是经常发生.移民一到指定地点,官兵换过文书交与地方,留下这一队移民面对空旷的荒野,真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辛好,当地官府给每户发放了纹银,也就等于现在的安家费.按照官府指定,带上家人老小,或结伴或独家分散安居在栾城境内,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村落,村名也就在这时开始冠名.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之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凭借着仅有的纹银,购置些简单的农具及家什物件勉强度日.初始建造的房屋,都是半地下,挖一个大坑,坑土砌在边沿上,也就是半阴半阳,上边用砍来的木料、杂草盖上,压上黄土抹上黄泥.这样的房屋叫地窨子,冬暖夏凉.在50年代到60年代初还有很多这样的房子,大多是临时居住和贮存杂物之用,还可用来在冬季贮存大白菜.随着时间的宽裕便开始脱坯砌房,完全建在地面上,按上门窗,垒砌院墙,当时这种房屋叫做草屋又叫安屋.迁民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安顿老小的房屋盖了吗见面多了问候也频繁了,逐渐演变为安屋盖了吗,盖了几间安屋,在实行生产队时,为了耕作方便,生产队在村外盖几间房子喂牲口也叫做安屋、草屋.安屋、草屋是600年前迁民最关心、最情切的问候语.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也逐渐形成,或以自己的姓氏、或以当地明显的物体、或以当地的传说、或以其近邻村庄取大小或与方向而取名.我县大部分人的祖先,都是从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的迁民.迁民被逼无奈离开故土之时,纷纷折槐枝采槐角作为怀念家乡之物,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到处是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苦恋.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了槐树,以表示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心.槐树在新土地上生根了,长叶了;移民们在新地方住下了,安心了.槐树开花了,结实了;移民们也在新地繁衍子孙了.他们把这株槐树当作故乡的象征,当作祖先的象征.对它爱护,对它尊敬.把它视为最吉祥的树.“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人们面对小槐树,念故土,想亲人,寄一切情感于槐树.有的人还献上好吃的,烧上香,朝槐树叩头.家里有了什么难事,家人得了什么疾病,也面对槐树,祈求祖先保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法便沿袭成习,后来慢慢由祭祖演变为拜神.时至今日,这种习惯人们仍然沿用着.咱栾城把槐树上结的槐角叫做“槐连咯豆”,有的老人把槐树叫作“槐连”,意为想念那恋恋不舍的故土.栾城县志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西泽今晋城、潞今长治二州大批农民移居栾城.”泽、潞二州农民被骗与洪洞大槐树下,强制迁来.这次迁民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移.在此头一年永乐二年1404年朔州马邑县农民郭氏迁居栾城岗头村,山西太原府榆次县汗河沟农民聂氏迁居栾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山西百姓向外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当时全县人口7600余人,约有1500余户,现在相当于过去的50倍.当时的栾城几经战乱与自然灾害,村庄废弃,农田荒芜,百姓也是苦不堪言,勉强度日.迁民到此更是苦上加苦,一切都得从头来,仅凭官府发放的这点纹银,很难维持一年的生计.也真是苍天有眼,大地有情,土地虽以荒芜,但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一种枝叶鲜绿而肥嫩、无毒无味的野菜,不管是沟岗还是坡地河边到处都是,迁民采此充饥,挽救了一批迁民.因此人们起名为“人情菜”,这种菜越是在闹饥荒时长势就越好,好像懂人心、通人情.还有一种菜叫“老捋”,嫩时叶面上有一层硝吃后会引起腹泻,到老时枝条上结满了小黑仔,迁民采此种子做成发糕,真是又香又甜,这也是大人孩子最爱吃的食物,并美其名曰“草籽糕”,与槽子糕今天的蛋糕相比美.这就是为什么叫老捋,意为是到老时才捋其种子.迁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摸清了什么野菜能吃,什么野菜不能食用.要想活下去就得研究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也是迁民科学家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榆树,研究了榆叶榆树的叶子、榆钱榆树的种子的几种吃法,这也是美食家品尝不倒的美食,还有榆树皮的吃法.槐连咯豆怎样吃,草籽、草根、树皮、树根、果壳、野生瓜果等等近百种美食,但这也不及1960年的伟大发明.借此机会我向大家透露一下迁民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一研究发明牵扯了600年的历史,牵扯了洪洞迁民的血和泪,苦累又叫苦泪,苦累是菜多面少,找些老豆角、野菜、嫩榆钱、槐花、榆树叶等等洗净,放在锅里煮煮,捞出后切碎,放在盆里,然后拿干棒子面或其他草籽面往豆角、野菜、嫩榆钱、槐花、榆树叶上撒,一边撒一边拿筷子搅拌,太干了就洒点水,当面把菜都包起来成疙瘩状时就不要撒面了.有条件的多撒一些面,无条件的少撒一点面.然后开始点火蒸,有的直接踏在锅底蒸,有的放在笼屉上蒸,不管怎样蒸都要盖严盖儿.直接踏在锅底蒸时要掌握好时间,千万别糊了.这是迁民最好的美食,面多面少总有粮食的香味.或者用蒜泥绊了那就更好吃了.男人们干了一天活,回到家里吃上一顿这样的饭,心里也会得到安慰,再苦再累也心甘.每当端起饭碗就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平安无忧的日子,止不住的眼泪就会流出,因此又叫苦泪.当然苦累味道一般,现在很少食用,但可以忆苦思甜,调剂大鱼大肉.现在吃苦累也就是闹个高兴热闹,调剂一下生活而已.要说最好吃的还是榆钱炒面.那时的榆树生长的非常茂盛,树势高达,而且数量又多,榆钱又浓又密,嫩时可以凉拌、蒸食、炒食、做汤.榆钱成熟时是在4—5月,有诗曰“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那大风一吹,满地都是榆钱,迁民将其收回家中,用火炒熟,搓去果翅,捣烂食用,那真是又香又甜又顶饥.说起榆钱不难免要提到榆树,那榆树除了树干之外榆钱、嫩时叫榆钱老时叫榆钱仔又叫翅果翅果、叶子、树皮、树根都能食用,从树上或根部剥下来的皮叫榆皮,当然越是根部越好,将其晒干碾成面,配上玉米面做成榆皮面饸饹、饹豆、烙饼.书中记载:“榆皮榆白枌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当然还有槐连咯豆,采槐树种子,清水浸泡膨胀后,剥去外皮,挤掉苦汁,取食包裹在豆种的外衣——胶质物煮熟食用,或用蒜泥拌了当菜食用,也是非常好吃的食物.还有一种胡弄肚子的吃法,农闲时或在粮食及其短缺时,就以野菜,树叶,果壳,糠秕之类当做主食,单一这类食物做主食真是难以下咽.这也有办法,用一把面拌上咸盐或放一些辣椒出成浆糊,这叫糊涂栾城读du吃一口糠菜,用筷子沾一点咸浆糊或辣浆糊,胡弄一下自己的嘴就咽下去了.实质这叫胡弄自己的肚子,糠菜半年粮,窝窝头、菜饼子能吃饱就好了,这是迁民最高的理想与要求.到了60年代说大黄饼子玉米面饼子让吃饱就行了,70年代想什么时候每天吃一顿白面就好了,而现在连馍馍都不想吃了.虽然官府给每户发放了一定数量的纹银,或叫什么补助或叫什么安家费我们都不去管它,并且免赋役三年,但那时的栾城农田废耕土地荒芜,兵役、战争、自然灾害,到处都是荒凉而凄惨,真是民不聊生.就是给你一座金山,你也不好买到粮食,除非家里急等钱用,没有办法时才将手中的粮食卖出.有谁能知道洪洞迁民我们的前辈是怎样艰苦,过的又是什么样的日子,这不过仅仅是传说.。
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规模移民
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规模移民移民的事实考证: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规模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18次:第一次:一三七三年。
“(洪武)六年,徒山西真定民屯凤阳。
”第二次:一三七六年。
“(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遣赍人冬衣给之。
”(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
”第三次:一三八零年。
“(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
”第四次:一三八八年。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徒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住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
”第五次:一三八九年。
“(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十七十二顷。
”第六次:一三八九年。
“(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丛整等一百一十六广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
”第七次:一三九二年。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帅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
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
……每卫五千六百人。
”第八次:一三九二年。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
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第九次:一三九五年。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第十次:一四零二年。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
”第十一次:一四零三年。
“(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
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山西省的“洪洞县”,何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一是随“苏三起解”的传唱而扬名。
二是随明朝初期洪洞移民而被广泛记忆。
在长江以北的地方,特别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为祖居地,洪洞大槐树对于这些地区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对祖居地的一个记忆,而且把这种记忆演化成对故乡和祖先的怀念情节,紧紧萦绕在脑间心中,为中华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一段记忆,常使人感慨系之。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形”。
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
据说因为许多移民是被绑押解迁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须让领队解开绳索,故至今这些地区上厕所仍说成“解手”。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
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
大槐树移民的背景与原因:1.元朝残酷统治,农民起义不断,战争频繁,明“靖难之役”,造成北方人口剧减。
2.元朝中原、北方地区灾害不断,大批民众死亡。
3.末明朝初期山西相对稳定,人口稠密。
洪洞移民的规模: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
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集结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
根据《明史》、《明实录》的记载,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太原府辖六州二十二县;。
潞州辖县六:长子县、屯留县、襄垣县、潞城县、壶关县、黎城县。
从现在看,迁出地应是临汾、运城、晋中等地区,太原、长治和晋城等市。
这些地区的迁民临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树下,办理迁移手续,领取户部颁发的迁移堪今,叙旧告别,然后各奔去处。
仅史书有确切记载的洪洞迁移活动达十八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间迁民十次。
明洪武六年与九年曾两次“迁山西及真定民屯风阳”。
祖籍山西洪洞大槐树解释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朝廷出面一共举行了22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是从山西迁到中原、华北一带,每个被迁出的人的具体家乡已经很难考证,但绝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洪洞大槐树
这并不是偶然的,由于是有计划的集体迁移,所以不可能直接从各个村把人直接带走,肯定要有一个集合的地点,这个地点就在山西洪洞县外一棵汉代古槐树旁边的广济寺——因此,这些迁出的人所传下的族谱中才会大都提到“大槐树”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族谱中的地点除了“大槐树”之外,具体的乡村名称都比较混乱,可能是相传有误,也可能是其本身的故乡但并不在洪洞县附近,所以具体“地址”都很难考证
但“洪洞大槐树”却是真实存在的,目前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称为“古大槐树”,是国家4A级景区,各地到此寻根的人络绎不绝
最后,再稍微分析一下LZ提供的“地址”,明朝“山西平阳府绛州”还是比较明确的,是现在山西省运城市的新绛县,而龙门县这个名称是宋朝以前的,宋朝时就改名为“河津县”,并沿用至民国。
而且,在明朝时,河津县并不属于绛州管辖(唐朝时龙门县到属于绛州,还出了个薛仁贵),到了清朝才归属绛州管辖
而后面的“大槐树”就很明显了
再分析下上面三个地址,分别是运城市新绛县——运城市河津市(县级市)——临汾市洪洞县(临汾在运城市北面),很明显不是一个地方,到很像是一个迁移表(在大槐树集合前的)。
洪洞县大槐树下的迁民史实
洪洞县大槐树下的迁民史实洪洞县大槐树下的迁民史实snk20070位粉丝1楼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
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阴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阴下通过。
汾过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
明代初年,山西省辖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七十九县。
史书记载的明初移民主要有平阳府辖二十九县,潞(lù)安府辖六县,汾州府辖三县,泽州辖四县,沁州辖二县,辽州辖二县。
这些地区共有五十一县,而平阳府就辖二十八县。
因当时的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lǒng),加之广济寺院落宽阔,易于官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
于是,大槐树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
大槐树移民伊始,明政府颁布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
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
”消息不胫(jìng)而走,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挈(qiè)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大槐树下集结了十万之众。
这时,大批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官府人员宣布:“大明皇帝敕(chì)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背手而捆,绳绳相拴,数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
据说后来的几次大的移民中,官府也是采取了强迫的办法。
另一传说是,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县人满为患,也正闹饥荒。
粮食吃光了,可是竟没一个饿死,全托福一棵老槐树了。
老槐树有七八搂粗,枝繁叶茂,远看像一把大伞矗立在地。
一到秋天远远近近的人们,每天成群结队来到老槐树下拾槐角豆。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故事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故事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故事:大槐树,这座常青古树,见证了山西洪洞移民故事的轶事和传奇。
它是洪洞县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当地移民心灵的寄托。
洪洞县位于中国山西省,素有“中国移民第一县”之称。
大槐树的移民故事与洪洞县的发展息息相关。
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洪洞县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移民计划。
当时的洪洞县面临着山区环境恶劣、土地贫瘠、农业产出差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政府决定采取移民的方式,将贫困地区的农民迁移到富饶的平原地带,使他们能够脱离贫困,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移民过程中,大槐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了鼓励农民参与移民计划,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其中,大槐树成为了宣传的象征。
当时的电影、电视剧中常常出现大槐树的身影,歌曲中也流行着歌词“大槐树下美人歌”。
这些宣传手段激励了许多农民参与到移民计划中。
大槐树移民故事的精髓在于,它不仅是一棵古老的树木,更是人们梦想的象征。
农民们希望能够像这棵大槐树一样,扎根于新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如今,洪洞县已经完成了大规模的移民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大槐树成为了洪洞县的象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品味其中的故事。
人们在大槐树下合影留念,感受着洪洞移民故事所带来的力量和希望。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故事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和毅力,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洪洞县的骄傲,展示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凝聚力。
大槐树,见证着洪洞县的发展,也见证着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
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到聊城临清的朱氏家族祖谱
一、概述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到聊城临清的朱氏家族祖谱是我国家谱文化中的珍贵遗产,记录了朱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和丰厚家族文化。
大槐树,是山西洪洞县的一个著名古树,它见证了朱氏家族的兴衰和迁徙,也见证了我国社会的变迁。
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到聊城临清的朱氏家族祖谱是研究我国社会历史和家族文化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明朝社会和聊城临清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大槐树的迁徙历程1. 大槐树的原址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南5公里的一个叫大槐树的村子。
据《大槐树村志》记载,大槐树始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大槐树村最古老的一棵树。
2. 大槐树的迁徙明朝末年,大槐树所在的村庄屡遭兵燹,家族祖谱和家谱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大槐树和家谱文化,朱氏家族决定将大槐树从洪洞县迁往聊城临清。
这一决定意味着朱氏家族对家族文化的重视和对祖先历史的怀念。
三、朱氏家族祖谱1. 祖谱的内容朱氏家族祖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家族成员的尊称、生日、婚姻、职业等重要信息,还包括家族的传统和家训等内容。
祖谱中所记录的信息对研究我国社会历史和山西洪洞、聊城临清地区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 祖谱的价值祖谱是家族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载体,承载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和家族成员的荣辱。
朱氏家族祖谱记录了家族的兴衰史和家族成员的奋斗历程,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变迁和家族文化的丰厚。
朱氏家族祖谱还承载着家族成员对先人的追思和对后人的教诲,具有深厚的情感价值。
四、明朝社会历史的影响1. 大槐树和朱氏家族在明朝社会的地位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社会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
大槐树作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古树见证了明朝社会的繁荣,也见证了朱氏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朱氏家族祖谱中的记录反映了明朝社会的风貌和社会风气,对于研究明朝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 家族祖谱在明朝社会的意义在明朝社会,家族祖谱承载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移民历史—洪洞大槐树
祭祖堂
• 祭祖堂是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与施工, 建筑风格为仿明代建筑,为整个祭祖园的核心。 祭祖堂坐北朝南,面阔112米,进深55米,总占地 面积6160平方米。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 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 而且突出“祭祖”主题, 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 是天下民祭第一堂。
祭祖堂
祭祀广场
• “祭祀广场”位于“一堂两阁”正前方,东西宽 99米,南北长93米,建设面积为9207平方米,总 投资150余万元 采用混凝土垫基,青石板铺面, 肃穆庄严 可容纳万人祭典,称为万人广场,游人 在这里既可体验殿堂的庄严,又可体验广场的壮 阔。
献殿
• “献殿”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 也是主祭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位于祭祖 活动区中轴线位置上,建筑面积1250平方 米,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单层重檐,廊 围四边,是仿明代全木结构建筑,十字歇 山屋顶与仿明戏台连为一体,其高度,跨 度乃三晋之首,其华丽壮观为全国罕见。
3.燕王扫北
•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领重 兵镇守北平(即今北京)。朱元璋长子朱 标早死,朱元璋死后,根据传长不传嫡的 传统,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炆继皇帝位,年 号建文。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 建议,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全国各地的叔 父们的兵权。燕王以讨齐、黄为名,以 “诛奸臣,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反抗, 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 河北和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 的大战。史称“靖难之战”,即民间流传
千年槐根
• 据考古人员鉴定,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 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 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 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 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 • 新塑大槐树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所建,重 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记载当时的大 槐树身围 “七庹零一媳妇”,也就是说, 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 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这棵新 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
洪洞大槐树大移民
洪洞大槐树大移民
/滹沱柳
寻根问祖,山西洪洞是不二圣地。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据说凡是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走出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
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
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都有大槐树情结,把洪洞当作了“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其实,这是对历史的误解。
洪洞只不过是众多的移民集散地之一。
元末明初,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席卷宇内,数年的战争打地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终于曾经叫花子兼和尚出身的朱元璋驱逐鞑虏,成就帝业。
之后,靖难之役,燕王又发动了四年争夺皇权的战争,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遣漏。
战争频仍、水患不断、蝗灾横行,于是山东、河北以及中原地区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田禾不收、民不聊生,加之瘟疫肆孽,许多地方都成“空地”。
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有的州府只能改成县治。
而此时山西却是另一番景象,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相当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
所以从明洪武三年开始史无前例的大移民拉开了序幕,而洪洞县作为重要的集散地也镶刻在后世子孙的记忆里。
不管你的小脚趾是不是两瓣,都不妨到此一游!文▏化▏产▏业卷。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冯氏传说解析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冯氏传说解析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在明清以来的华北各地流传甚广,研究者多认为它反映了明洪武、永乐时期大移民的史实,并将洪洞视为政府大规模强制移民的中转站,但其中诸多困惑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
其实无论口碑传说、族谱还是碑刻、地方志等文献,都反映了某种对祖先历史的集体记忆,也反映了移民的生活境遇。
在这些记忆中,我们看到的是移民家族定居、发展的历史,北方族群关系变化的历史,卫所制度等国家制度对基层社会影响的历史,也看到晚清民国时期地方士绅重构大槐树传说背后的时代取向或追求现代性的努力。
关于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问题,由于北京、河北、山东、江苏、陕西、河南、安徽、东北各地以及山西本省的许多地方长期广为流传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并大量载之家谱、墓志和地方志,因此多年来为学术界关注。
①据目前的文献资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涉及山西的移民活动事属无疑,但根据谱牒统计祖先来自此处的达到11个省的227个县,移民人口达到百万以上,也引起众多学者的怀疑,但终无合理的解释。
如果追寻有关此事的传说和历史,以其中所反映的人口迁移过程中的共同心态、移民有关祖先和家园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大槐树或老鸹(鹳)窝被塑造成为一种神圣象征的过程,对此类话语背后的意义进行福柯(M. Foucault)所谓“知识考古学”的探究,也许可以发现这些话语和象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也可以通过研究这些传说的不同类型和传承特点,发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氛围(socio-cultural context)。
关于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传说故事,包括迁民缘起的传说、大槐树地点的传说、官府强迫或欺骗迁民的传说、脚趾甲复形、背手、解手的传说、“打锅牛”分家的传说、迁民定居过程的传说等若干类,每类下又有不同版本的异文。
我们似乎从中可以发现,尽管这些传说的产生很难定时(timing),但其基本母题和主要情节是在两个特定历史时期,即金元北方民族大融合以后的明清汉族族群意识重塑时期和清末民初民族主义意识构造时期集中产生的,探讨诸如这样的一些历史过程,也许可以被视为采用历史人类学视角的思想史。
话说洪洞大槐树
话说洪洞大槐树
浩
【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年(卷),期】1994(000)006
【摘要】洪洞大槐树历尽沧桑,至今已数百年,如今,这株古槐已成为"寻根问祖"的标志物。
"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民谣并非虚妄,而是历史事实。
元末明初,由于战乱连年,中原人口锐减,人烟稀疏。
但山西境内却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丁兴旺,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就从人烟稠密的山西等地移民,尤其把山西南部的洪洞县作为移民重点。
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下,是移民外迁的集合点,先后八次大迁徙,迁往现在的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江
【总页数】1页(P45-45)
【作者】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7
【相关文献】
1.“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建设蓝天碧水新槐乡——山西省洪洞县环保工作纪实 [J], 李国刚;孔军奇;
2.中国·洪洞大槐树书法美术邀请展暨洪洞手工艺品展拉开帷幕 [J],
3.洪洞通背拳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以洪洞县大槐树镇为例 [J], 刘志宇
4.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的一封信 [J],
无
5.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迁民历史地位初探 [J], 杨安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密举世罕见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历史在中国古代王朝的的末期,每逢社会混乱,这时总会出现人口的大迁徙。
今天乡土人文地理将给大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大迁徙(涉及到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安徽,东三省等大半个中国),这次人口迁徙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就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人口大迁移。
文末附移民地理分布以及800多个姓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出发,看看有你家乡和祖先吗?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安徽。
乃至大半个中国,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
歌谣和传说标示着历史对发生在明代的一串惊天动地的“老鹳窝底下”事件的惨痛记忆。
这一切,还须从明朝的大移民说起。
明朝大移民明朝大移民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明朝大槐树移民路径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背景1. 黄河泛滥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89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
那时候黄河两岸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朝时的黄河曾有20多年不打口子,任其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
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
据《元史·王行志》载: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
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决口,人民游移45.8万户。
燕、赵、齐、鲁及苏北、皖北、一片荒凉。
同年五月,济宁、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百、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
至正八年正月河决济宁路。
23年七月河决东市、寿张、没城墙、漂屋庐、溺众生。
26年2月黄河北徙,上至东明、曹州、濮阳,下及济宁皆受其害。
济宁路肥城西黄河泛滥,漂没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70余里亦如之。
由于当时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淹没州城、村寨甚多,漂没民居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古大槐树处旧貌2. 战乱不断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政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持续17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使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乐陵一县,仅剩400 余户;潍县之族姓,惟存李、金二姓。
连当朝皇帝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同时靖难之役后,永乐帝打胜进入南京,由于河北一带连年战争,人民被杀伤掳掠,夫役差徭,折腾的百姓死的死,亡的亡,逃的逃,在河北这块大平原上赤地千里,没有人烟。
永乐登基后开始办两件大事:第一件是建设北京城,备日后迁都;第二件是往北京附近这片无人耕种的土地上大量移民。
派十万人马督押移民的事情,下令把山西的众多百姓移到河北及其它人少的地区来。
古大槐树处旧貌3. 山西情况正值中原地区大闹灾荒战乱之时。
山西晋南一带却是另一番景象。
由于那里四周都是群山峻岭,易守难攻。
起义军多次进攻山西,可终因地势险要而屡攻不下。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正好那些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4] 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听说那里富庶,并且不打仗,便纷纷往哪里逃。
如此一来,与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相比,山西倒是人满为患了。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103450人。
以此可知,明朝移民,势在必行。
大槐树移民告示移民目的明朝统治者为了恢复生产,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
至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
移民方法明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
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
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谁也不愿迁去,只好制定徙民条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
并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甚至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采用诱骗形式。
官方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
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奴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
凡不从者便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
那些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闻讯后赶来。
自然是“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情景了。
古大槐树移民剧照事实是不是这样,从政史资料记载迁山西平阳之民却有数处。
洪洞县是平阳人口最多的县份,洪洞县是迁民重点应是无疑问的。
而且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通幽燕、东接齐鲁、南达秦蜀、西临河陇,洪洞县北关的广济寺又是唐宋以来的驿站,明朝政府在这里设局派员,集中移民队伍,发放川资凭照,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移民过程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
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
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
十八个省,五百个县。
八百八十一姓。
据《中国通史·明·》记载: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1307年开始移民垦田。
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
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税三年。
朱元璋移民分布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
其中河南123个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42个县市,山东109个县市,山西104个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陕西、甘肃、宁夏182个县市,黑龙江、吉林、辽宁171个县市,浙江、福建、江西227个县市,广东、广西、贵州248个县市,四川、内蒙古、青海274个县市,云南、西藏、新疆210个县市,海南、台湾111个县市。
社会影响明朝政府为了使移民能顺利进行,曾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川资(迁移路费)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到那里土地可以“自便置屯耕种”,还免其赋税三年。
山西移民来到中原地区,看到那么多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一时间慌了手脚,有的跑马占地,以马蹄印为界,谁圈起来就是谁的;有的以犁占地,围着大地犁上一圈,这地就归我所有了。
有了地就张罗着盖房造屋,建立村落,有的依据地形建造,叫某坡、某坑、某河口、某湾;有的依据自己的姓氏,叫某村、某庄;也有的依据不同的行业,会种菜的叫某菜园;会打油的叫某油坊;会造纸的叫某纸坊。
还有的依据盖的房子取庄名,盖瓦房多的就叫某瓦房;盖平房多的就叫某平坊;盖楼多的就叫某楼等。
还有不少地方以“屯”、“营”取名的村庄很多。
如:丁官屯、马坊屯、欧山屯以及张营、李营、孟营等。
这些屯和营的来历大都是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实行军屯田、民屯田、商屯田所致。
据部分调查资料显示,中原一带特别是河南、山东一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
如:山东省金乡县共有村庄1247个,元朝以前建村69个,明朝建村830个,清朝建村323个,民国以后建村8个,建村年代不详17个。
金乡县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山东省曹县共有自然村2276个,属明代移民建村的就有1606个。
滕州市现有1223个自然村,属明代建村的就有687个。
现存425部族谱和碑文中,有225部族谱明确记载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民来此。
河南省的林县、孟县、汤阴、内黄、兰考、修武等大多数县份的村庄都是自山西洪同大槐树移民来此。
社会评价明朝大移民前后经历三代皇帝长达50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
几百年来与各地土著人杂陈而居,既有交流和融合,也必然有矛盾和竞争,正是在这些不断发生和消解的矛盾和竞争中,克服了民族惰性,激发了聪明才智、生机和活力。
也正是在一代一代婚配、交流和融合中,优化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激活了人的各种潜在素质,在中国国中原地带的人类进化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代大槐树(仿)历史典故1. 歌谣在黄淮地区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根据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记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
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
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
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
移民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
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
于是,这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为故乡的标志。
古大槐树处遗址(根雕大门)大多数方志、家谱、墓碑以及口头传承只是笼统地说来自洪洞县,也有一些具体到某个村落,如核桃园村、打水巷子、卧疃村、老吴村、双龙街、东门里、双狮子胡同等等。
在山东洪洞移民村落中,也有不少是洪洞以外其他府县的。
2. 诗词清朝末年,有个叫景大启的为官曹州(今山东菏泽),当地土民听说他是洪洞人,像远嫁的女儿见了娘家人一般,格外亲热,有些人还翻出族谱给他看,说祖上本也是洪洞人。
景大启很受感动,就和另一个在山东做官的洪洞人刘子林相商,募资修复古大槐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