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消费者均衡
微观经济学类消费者均衡分析
需求曲线上旳每一点
0 1 234 56
Q
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
图 单个消费者旳需求曲线
最大化均衡条件旳商
品旳P-Q组合点。
五、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是指消费者在购置一定数量旳某
种商品时所乐意支付旳最高总价格和
实际支付旳总价格之间旳差额。
10
9
例如,某种面包旳市场价格为5元,某消 费者在购置第一种面包时,他以为值
• 一般以为,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旳收入是给定旳,而 单位商品旳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旳很小部分,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旳购置量发生很小旳变化时,所支出 旳货币旳边际效用旳变化是非常小旳。对于这种微小旳货 币旳边际效用旳变化,能够忽视不计。所以,在分析消费 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一般假定货币旳边际效用是不变 旳,即假定货币旳边际效用是一种不变旳常数。
它表达消费者P对d每一f 单(Q位) 商品所乐意支付旳最高价格。
P A
P0
B
O
Q0
Q
价格为P0时消费者旳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
CS
Q0 0
f
(Q)d为Q :P0Q0
式中,CS为消费者剩余旳英文缩写,式子右边第一项即 积分项表达消费者乐意支付旳最高总金额,第二项表达 消费者实际支付旳总金额。
• 三、消费者均衡条件
• 消费者行为旳基本目旳就是要取得最大程度旳满 足,即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
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下实现效用最大 化旳均衡购置行为。 假定:消费者旳既定收入水平为I,购置n种商品, P1, P2, ……,Pn分别为n种商品旳既定价格, Q1,Q2, ……,Qn分别表达n种商品旳购置数量, MU1,MU2,……,MUn分别表达n种商品旳边 际效用,λ表达不变旳货币旳边际效用,则上述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旳均衡条件能够用公式表 达为:
消费者均衡_西方经济学( 微课版 第2版)_[共3页]
54 西方经济学(微课版第2版)图3-9 X 商品价格变化的预算线的移动 图3-10 Y 商品价格变化的预算线的移动(3)消费者收入不变,Y 商品的价格变化。
M 不变,x P 不变,y P 发生变化,则纵截距y M P 变化,斜率x y P P −发生变化,横截距x M P 不变。
若y P 变小,斜率x y P P −的绝对值变大,纵截距yM P 变大,预算线将绕着其与横轴的交点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若y P 变大,则会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
Y 商品价格变化的预算线移动如图3-10所示。
3.3.4 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的形成及条件(1)均衡条件我们掌握了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之后,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消费者均衡。
如图3-11所示,图中共有三条无差异曲线,1I 、2I 、3I ,3I 离原点最远,代表的效用水平最高,但是3I 在预算线的上方,3I 上所有点对应的商品组合,消费者都无法获得。
虽然3I 效用水平最高,但是消费者无法达到。
1I 曲线有部分落在预算线的下方,这部分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商品组合,消费者可以获得,因此,1I 所对应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能够实现。
但是,1I 不是消费者能够实现的最高效用水平。
消费者“能够”实现的“最高”的效用,是与预算线相切的那条无差异曲线2I 代表的效用水平。
2I 与预算线相切于E 点,E 点对应的商品组合(e e ,X Y )消费者能够支付得起,而且刚好用完全部收入。
不可能有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更高,而且是消费者能够实现的。
因为,如果效用水平更高,无差异曲线离原点更远,则必定与预算线相离,处于预算线的上方,消费者就无法实现了。
消费者在E 处,通过商品组合(X e ,Y e ),达到了其能达到的最高的效用水平,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最高的效用水平为无差异曲线2I 代表的效用水平,消费者最佳消费组合中X 与Y 的数量分别为X e ,Y e 。
由于消费者均衡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之处的E 点达到,那么通过E 点的无差异曲线的切 图3-11 消费者均衡怎样才能实现最佳购买行为?。
论述消费者均衡
论述消费者均衡一、引言消费者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下如何选择最优的消费组合。
消费者均衡理论对于解释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变动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需求理论、效用函数、预算约束条件和边际分析等角度探讨消费者均衡的相关问题。
二、需求理论需求理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描述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根据马歇尔所提出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下降时,其边际效用也随之下降,从而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增加。
因此,需求曲线呈现出向下倾斜的趋势。
三、效用函数效用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对多个商品或服务进行选择时所使用的工具。
它通过将每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量加总得出总体效用量,并可以通过微积分方法计算出边际效用。
在实践中,常采用卡尼曼-斯蒂格利茨效用函数来进行效用分析。
该函数形式为U=f(X1,X2,…,Xn),其中U表示总体效用量,Xi表示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
四、预算约束条件预算约束条件是消费者选择消费组合时必须遵守的限制条件。
它描述了在有限收入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各种商品或服务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中,通常采用预算线图形来表示预算约束条件。
预算线上方表示收入不足以购买该组合,下方则表示收入可以购买该组合。
五、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比较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最优消费组合。
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等于其价格时,就达到了最优状态。
六、消费者均衡模型消费者均衡模型是将需求理论、效用函数、预算约束条件和边际分析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一个综合模型。
在该模型中,首先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每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并将其与价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优消费组合。
最优消费组合在预算约束条件下的位置即为消费者均衡点。
七、结论消费者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它描述了消费者在有限收入下如何选择最优消费组合。
ppt4-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三、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Y A b F
如果食物是低档品, 收入效应是负的,但 是替代效应大于收入 效应
a
c
U2
U1
O
替代效应
B
X1 X2 X3
G
B1
X
(食品:低档物品)
收入效应
总效应
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15
三、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结论:对于低档物品来说 ,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结论: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
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 方向的变动。
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
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 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
D2 Q1 o Q21 Q22 o
D
Q11 Q12
Q2
Q1 Q2 Qd
10
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第三节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1.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 变动。 Px↓→Px/Py↓→Qx↑(任何商品) 注:在图上表现为,沿着同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动。 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2.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实际收入的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第四章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1
第一节 收入变化和价格变化 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一、收入变化下的消费者选择
1.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消费者均衡的计算
消费者均衡的计算1.建立效用函数: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描述了对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
效用函数通常表示为U(X,Y),其中X和Y表示两种不同商品的数量。
效用函数的形式可以是线性的、二次的或是其他形式。
- 线性效用函数表示为U = ax + by,其中a和b是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衡量。
-二次效用函数表示为U=x^a*y^b,其中x和y是两种商品的数量,a和b是效用函数中的参数。
2.制定预算约束: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反映了其可支配收入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预算约束可以表示为PxX+PyY=I,其中Px和P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价格,X和Y表示对应的数量,I表示收入。
3.确定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指在预算约束下,选择使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
在图形上,消费者均衡是效用函数与预算线的切点。
在数学上,可以使用边际效用分析来计算消费者均衡。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额外获得的效用,当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额外消费造成消费者对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减少时,边际效用为零。
边际效用表示为MU(x)=ΔU/Δx,其中MU(x)是对商品X的边际效用。
-在消费者均衡点,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MU(x)/MU(y)=Px/Py。
4.数学求解:通过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的等式,可以解出两种商品的最优消费数量。
这些数量构成了消费者均衡点。
可以使用数学方法,如代数法、微积分和拉格朗日乘数法等来求解。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均衡的计算是基于一些假设和前提条件的。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假设是理性假设和一致性假设。
理性假设认为消费者具有理性且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一致性假设认为消费者的偏好是一致的,即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关系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是稳定的。
总结起来,消费者均衡的计算是通过建立效用函数、制定预算约束、确定消费者均衡和进行数学求解等步骤来实现的。
该过程可以帮助消费者做出最佳的购买决策,并使其在给定收入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
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固定和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已知条件下,消费者应使他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Px*Qx+Py*Qy=M;MUx/Px=MUy/Py=MUm。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购买各种物品使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或者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
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购买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比如一个消费者到商店中去买盐、电池和点心,在去商店之前,对商品购买的排列顺序是盐、电池、点心,这一排列顺序到商店后也不会发生改变。
这就是说先花第一元钱购买商品时,买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边际效用最大,电池次之,点心排在最后。
消费者在特定条件下(如喜好,商品价格和收入既定等),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商品的购买中,以达到总效用最大。
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货币分配比例达到最佳,即分配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使总效用减少,因此,消
费者不再改变其各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这被称为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消费者均衡
12
同理,如果消费者购买了N种商品,其均衡条 件是:
13
五、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
14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
一、假设前提
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
四、消费者均衡
五、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六、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七、收入效用与替代效用
15
一、假定前提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提出了三个基本假设: 1.完备性:A>B,A<B,A=B 2.传递性:A>B,B>C→A>C B<A,C<B→C<A A≈B,B≈C→A≈C 3.不饱和性:商品越多越好
8
四、消费者均衡
效用论的核心问题是消费者均衡问题,即在 效用函数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如何在既定 的收入下实现最大的效用。
9
1.假定:消费者的偏好、收入都不变且既定的 收入仅购买两种物品,并且这两种商品的价格 不变。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M,购买的两种商品分别 为X1和X2,其价格分别为P1和P2,那如下便构成 了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20
三、预算线
定义:在收入两种商品价格一定条件下,用全部 收入所能够买的两种商品最大组合点的轨迹。 假定: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PX和PY分 别表示商品X和Y的价格,以X和Y分别表示商品 X和商品Y的数量,则相应的预算等式为:
PXX+PYY=I (1)
21
22
预算线的位置移动
5
6
3.两者关系 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增加; 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 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最小。 画图分析
图2-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7
消费者均衡
由于物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就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 由于收入固定,物品价格相对不变,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能够购买的商品所带来的最大的满足程度也是可以计量 的。因为满足程度可以比较,所以对于商品的不同购买量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可以进行主观上的分析评价。
图1消费者均衡曲线图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是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主观态度,而预算线约束则显示了消费者 有支付能力的商品消费的客观条件,将两者放在一起,就能决定消费者的最后选择。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合在 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如图1所示:
表2:X商品和Y商品单位货币边际效用表根据收入约束条件:100=10X+20Y的限制,该消费者能够购买的X和Y 这两种商品的所有整数的组合是有限的。依据给定的条件,该消费者购买这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及相应的 MUx/Px与MUy/Py和总效用,如表3所示。根据表3所列出的资料,运用实现消费均衡的限制条件,就可以确定该消 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两种商品的购买量组合比例。
描述
对于消费者均衡,基数效用理论与序数效用理论各有不同的描述。
基数效用论中的描述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时,其最大满足受支付能力的制约。如果消费者将其收入 (R)全部都用于支出,那么他所购买的各种消费品的数量还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即预算支出等于收入总额 (R=PAQA+PBQB+PCQC+……其中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数量)。当消费者的支出既等于预算支出,又使每一种 支出所得到的各种商品边际效用相等时,该消费者在其收入许可的条件下,已得到最大的满足,他再也不能从改 变消费品构成与数量中得到更多的效用。该消费者不再改变其消费品构成与数量,这叫做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条件公式
消费者均衡条件公式
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固定和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已知条件下,消费者应使他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Px*Qx+Py*Qy=M;MUx/Px=MUy/Py=MUm。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购买各种物品使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或者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
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购买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比如一个消费者到商店中去买盐、电池和点心,在去商店之前,对商品购买的排列顺序是盐、电池、点心,这一排列顺序到商店后也不会发生改变。
这就是说先花第一元钱购买商品时,买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边际效用最大,电池次之,点心排在最后。
消费者在特定条件下(如喜好,商品价格和收入既定等),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商品的购买中,以达到总效用最大。
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货币分配比例达到最
佳,即分配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使总效用减少,因此,消费者不再改变其各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这被称为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消费者均衡等
消费者均衡: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
(百度)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价格之比。
或者说,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数量。
(书)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G+净出口(X-M)新经济增长理论:以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其重要内容之一是把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即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和该国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统称为“人力资本”。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1990年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他在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
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1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3 )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
新增长理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Y=F(K,L,H,t)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技术水平。
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消费者均衡的公式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有限的预算下,通过合理选择商品和服务的组合来最大化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
消费者均衡的公式是指通过一定的经济原理和假设,来描述消费者在市场上作出理性选择的方式。
本文将从需求曲线、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等方面来探讨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需求曲线是描述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需求的关系图形化表示。
它是基于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而得出的。
一般来说,需求曲线呈现下降趋势,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消费者均衡的公式中,需求曲线是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增加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边际效用来进行决策。
当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或服务时,其边际效用会递减,即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其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小。
消费者均衡的公式中,边际效用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边际成本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除了考虑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外,还需要考虑购买该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
当边际效用大于边际成本时,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当边际效用小于边际成本时,消费者会选择不购买。
消费者均衡的公式中,边际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可以用以下方式描述:当消费者选择一种商品或服务时,他们会通过比较不同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进行决策。
消费者会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的情况下达到均衡状态。
换言之,消费者会选择使得总效用最大化的商品或服务组合,使得每单位预算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
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购买决策中。
例如,一个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食品的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品组合。
又如,一个消费者在购买衣物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衣物的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衣物组合。
消费者均衡的公式是消费者在市场上作出理性选择的方式。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PPT课件
可编辑
11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
二、无差异曲线(消费者主观偏好)
Y
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消
Y4
A
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
无差异曲线 足程度的各种不同商品
Y3
B
组合点的轨迹。
Y2
C
D Y1
O
X1
X2
X3
X4
X
图4-3 无差异曲线
可编辑
12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
二、无差异曲线(消费者主观偏好)
13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
二、无差异曲线(消费者主观偏好)
根据上张表绘制的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
图中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X1和商品
X2
X2的数量,曲线U1,U2,U3顺次代表与表 a、表b和表c相对应的三条无差异曲线。
160
140
120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
100
的效用水平越高。
可编辑
25
第四节 预算线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一、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价格—消费曲线是指收入不变条件下,商品价 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它反 映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情况。
Y
Y
A
A
价格——消费曲线
0
B1
B
B2 X
0
(a)
价格—消费曲线
可编辑
B1
B
(b)
B2 X
26
第四节 预算线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
表a
商品
组合 X1
X2
表b
X1
X2
第四章 消费偏好与消费者均衡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1所示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量的增加, 所示, 表4.1所示,随着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量的增加, 边际效用是在减少的,我们可以将表4.1转化为图形的 边际效用是在减少的,我们可以将表4.1转化为图形的 形式(如图4.1所示 所示)。 形式(如图4.1所示)。
图4.1表明,随着食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曲线向 4.1表明 随着食品消费量的增加, 表明, 右上方倾斜,边际效用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右上方倾斜,边际效用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效用 向右下方倾斜,一般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向右下方倾斜,一般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指的是在消费者对其它商品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 递减规律指的是在消费者对其它商品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 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随着这种 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我们下面用简单的高等数学知识来描述边际效用递 减规律,假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 减规律,假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 TU= U(X) (4.1) 则边际效用函数为: 则边际效用函数为: (4.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示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示为: (4.3) (4.4) 效用函数的一阶导数是大于零的, 效用函数的一阶导数是大于零的,表示总效用随消 费量X增加而变大;而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 费量X增加而变大;而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就说 明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明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2、从基数效用论向序数效用论的转移 数学方法作为科学思维的工具, 用来研究经济规律, 数学方法作为科学思维的工具, 用来研究经济规律, 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但作为边际效用基础的基数效用论, 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但作为边际效用基础的基数效用论, 是 以效用的可测量和可比较为前提的。因此, 边际效用理论 以效用的可测量和可比较为前提的。因此, 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作为主观范畴的效用是不可能精确 计量的。杰文斯自己也承认“ 计量的。杰文斯自己也承认“边际分析中无限分割的前提 对消费者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对消费者而言是毫无意义的”。边际效用论的主观内容和 为这种内容提供客观形式的数学方法之间存在着根本性冲 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矛盾” 突。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矛盾”给边际效用理论以最强大 的压力, 限制了大规模应用数学方法的可能性, 的压力, 限制了大规模应用数学方法的可能性, 也成了效用 理论发展的桎梏。理论本身的危机迫使其重心发生转移。 理论发展的桎梏。理论本身的危机迫使其重心发生转移。 为了避开这个矛盾, 帕累托没有直接考察效用, 为了避开这个矛盾, 帕累托没有直接考察效用, 而是从 消费者偏好某一种商品的直接经验事实出发, 消费者偏好某一种商品的直接经验事实出发, 分析消费者 对不同商品的态度, 提出消费偏好的概念。 对不同商品的态度, 提出消费偏好的概念。回避效用在量 上的差异:不必精确测度, 却反映了效用的连续性。这样, 上的差异:不必精确测度, 却反映了效用的连续性。这样, 以消费者行为代替消费者感觉, 以消费者行为代替消费者感觉, 帕累托为效用理论建立了 新的理论依据——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新的理论依据——序数效用论。帕累托把埃奇沃斯提出的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是:在一定预算约束下,效用最大化时消费者选择的商品最优组合。
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货币分配比例达到最佳,即分配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使总效用减少,因此,消费者不再改变其各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这被称为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但该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由于偏好的不同却有无数条。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即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用的概念: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desire)的能力,即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任何一种物品的效用,不仅在于该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而且还依存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特点:1) 主观性——(例如买椟还珠)2)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
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傻子地主》•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
人们纷纷爬上了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
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
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
除了这篮面饼,长工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
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
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
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2、总效用: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U(margin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总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为什么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呢?•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虽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就某一个具体的欲望来说却是有限的。
随着一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欲望及效用会逐渐减少,甚至产生负效用。
•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每一种物品的用途是多样的,但这些用途的重要性却不同。
消费者总是首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即效用最大的地方,然后才是次要的用途。
于是,随着物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该物品的边际效用就会递减。
•货币的边际效用•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样适用于货币。
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其货币收入的逐步增加,每增加一元钱所带给该消费者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即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但同时,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其货币支出的逐步增加,每增加支出一元钱所带给该消费者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大的,即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
•一般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是给定的,而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
对于这种微小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即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案例分析:《钻石和木碗》•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
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
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
富人心中暗自得意。
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它居然是穷人用过的那只旧木碗!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自己花费在这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个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有必要指出的是,消费者剩余不是消费者从市场上获得的实际收入,而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它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常常被用来研究消费者福利状况的变化,以及评价政府的公共支出与税收政策等 。
需要注意的是,吉芬物品是低档物品,但低档物品并不一定是吉芬物品。
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A ·马斯洛(MASLOW )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把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包括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的需要。
这是人类的最基本欲望。
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
主要是指对现在与未来生活安全感的需要。
这种欲望实际上是生理需要的延伸。
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这是一种人作为社会的人的需要,主要指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席之地,以及与别人建立友情。
这种欲望产生于人的社会性。
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
包括自尊与来自别人的尊重。
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
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
这是人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
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就是成长、发展、利用自己潜在能力的需要。
这种需要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完善自己的追求,以及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欲望。
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欲望。
1.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所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也就更偏重于心理分析。
2.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强调的是效用的主观性。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该加入工会。
,分析这时赵某是否应购买半的价格元,但赵某可以原价一会费为会员,)若工会愿意接纳赵某(的最优购买量是多少;,计算这时赵某对,购买可以以原来的一半价格给予价格补贴,使赵某)若政府对(商品的最优购买量;,)计算赵某对(要求:元。
元,赵某收入为元,,假定赵某的效用函数为x y x x x y x P P y x U y x 1003215005222===将会获得更大的效用。
可见参加工会后,赵某入会后:入会前:,比较入会前后,,购买量为元,故最优元,赵某的收入变为,,解得价格变化后,有,,解方程组得,)(解:64000000402003906250050125402001400)3(50250)2(5012522122222252125005522250052222222=⨯==⨯==========∂∂==∂∂===+==+U y x U y x P y x x y x y x y U MU xy x U MU x y x xy y x y x xy y x y x两者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
两者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
前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后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基数效用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欲望——消费的动机;满足——消费的结果;效用——满足程度的度量。
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
效用概念有两个特点:1、是中性的2、具有主观性。
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二、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例如,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唱片,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他可以比较从消费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
如果他认为消费l块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唱片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块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偏好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
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定上:1、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出偏好顺序。
2、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
若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3、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
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为了指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各国一般都采取了这样一些政策:第一,确保商品的质量第二,正确的消费宣传。
第三,禁止不正确的消费。
第四.对提供某些劳务的人的素质进行必要的限制。
第五,在价格管制政策中分析的限制价格政策,也是一种对消费者的保护政策。
第六,建立“消费者协会”这类组织,保护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