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群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社会群体
独自一人的禁闭是可以施加于一个人的最为严厉的刑 罚的一种。
——达尔文
第一节 社会群体的内涵及类型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作用过程 第三节 初级群体
第一节 社会群体的内涵及类型
一、社会群体的内涵 二、为什么会形成社会群体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四、小群体和准群体的研究
一、社会群体的内涵
公众
即指基于间接的相互接触,以理性判断为纽带的人们。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群体凝聚力 二、群体规范 三、群体内部关系 四、群体领导与群体决策
一、群体凝聚力
❖ 含义: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 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 其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 (1)人际吸引,规范压力尚未形成。
2.“伙伴群”或“友群 ”
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规模较小、互动频繁、功能不 可替代
四、初级群体的衰落及影响
初级群体的衰落主要表现在: (1)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外移 (2)初级群体成员关系日趋松懈。 (3)一些初级群体已解体。 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消极:人际关系疏远,情感需求难以满足,社会控制难度
二、为什么会形成社会群体
从个体层面: (1)生物性需要---人是群居性动物 (2)工具性需要---借助群体达到自己的目的 (3)表意性需要---情感交流/寻求认可 从社会层面:
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物质资料的 生产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
AGIL模型--群体得以存在必需具备的功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囚徒困境
囚徒A
坦白 不坦白
囚徒B 坦白 不坦白 -5,-5 -1,-10
-10,-1 -2,-2
偷懒——拉绳
•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实验 • 志愿者 • 1人(平均63公斤) • 2人(平均下降) • 3人(平均更下降) • 8人(总和:248公斤) • 值得注意的是:当个体知道他们的工作结果向外部公布
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了成员的身份及其 日常活动。 ❖ 参照群体
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型的群体, 它通常对其成员 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 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按照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性质: ❖ 血缘群体:基于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如
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2)宏观结构方面,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可能干扰正
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 目标的实现。
三、几种典型的初级群体类型
典型的初级群体类型主要有家庭、邻里、伙伴群或友群、 老乡和亲属等。
1.邻里
低流动性的地缘优势、长期互动形成信任机制、生产生 活互助、社会安全及社会控制功能
自我实现
尊重
归属需要(交往、爱)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帕森斯的理论(AGIL):
群体存在及其活动持续进行的必需具备的功能:
(1)适应功能( Adaptation)
经济功能
---群体必须能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状况
(2)目标获取 (Goal attainment) 政治功能
---确定群体目标,群体成员为达到目标而一致努力;成员能为实现自己 的目标从事活动,但不妨碍群体目标的实现;
具体情境实施采取不同的方式
(二)群体决策
1.含义: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 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2.群体决策一般经历的阶段: 收集信息信息估价做出决定恢复团结
3.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但同时也容易导致冒险 和失误。
(1)“猪湾事件”(1961,肯尼迪政府)
(2)成员将自己的目标与群体目标相结合,自觉接受群体规范的约 束。
(3)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看成自己的目标,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 的行为准则,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利益因素/安全因素/压力因素/认同因素
二、群体规范
(一)什么是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民俗论》中提出: (1)内群体,即我群,是个人参与其中并对其产生情感认同的群 体 (2)外群体,即他群,泛指内群体以外的社会群体 ❖ 这对概念旨在描述一个人的群体归属感和群体意识,以及群
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 内群体与外群体的划分是相对的,同一个社会成员在不同的
情况下会形成不同层次和方面的认同。 ❖ 群体边界出现冲突时,处于边缘地带的社会成员会在认同上
1.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 2.一定的群体规模,直接的交流与合作 3.人与人之间不可替代的特殊关系 4.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依赖,“人情味” 5.非正式的群体规范 6.群体意识强,整合程度高
二、初级群体的功能
❖ 1.正功能 (1)承担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3)有助
于社会整合 ❖ 2.负功能 (1)微观心理方面,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
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 化的观念。
(二)群体规范的形成
图例实验1
1.群体规范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心理机 制--定型(规范化的经验),此外还 受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 影响。
2. 群体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形成 了成员共同的判断标准或依据原则, 使各成员的判断趋于稳定,这个过 程就是群体规范形成的过程。
❖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又称社会团体。 ❖ 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
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 特征:共同的活动、持续的相互交往、相似的群体意识
和规范、 一定的分工协作、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是个 人和社会联系的中介。
家庭、家族、氏族、部落等。 ❖ 地缘群体:基于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
体,如邻里、老乡、民族社区等。 ❖ 业缘群体:基于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 趣缘群体:基于兴趣、爱好、志向等相同或相近而
形成的群体,如网友等。
四、小群体和准群体的研究
1.小群体研究 • 小群体的网络结构研究 • “集体行动的逻辑”--- 群体行为的研究
L 价值的维持
(重视成员要 求)
I 内部整合 (重视纪律)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 2.内群体与外群体 ❖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按照群体的规模大小和感情的亲疏程度: 初级群体: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
(2)“南丹7.17”(2001,中国广西南丹县委)
猪湾事件
南丹7.17透水事故
第三节 初级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特征 二、初级群体的功能 三、几种典型的初级群体类型 四、初级群体的衰落及影响
一、初级群体的特征
与次级群体相比,初级群体最主要的特征是指群体成员之间面 对面的、亲密的交往与合作特征。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我应该与几个人住 一屋?
❖ 2人:努力学习,但 难以扩大社会生活
❖ 3人:戏剧性的变化 ❖ 5人:最合适
五人群体的特征
(稳定的、令人满意的)
(1)奇数的成员数目使犄角平衡成为可能 (2)倾向于分裂成一个三人的多数派和一个两人 的少数派,没有人会完全感到被抛弃。 (3)规模的大小可以使其成员轻易地从一种角色 转到另一种角色,而不会使某个人总处在一种位置
社会群体,整合程度高,成员间难以替代。 ❖ 特点:规模较小,直接的个人接触;“人性的养育所” ❖ 典型: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次级群体: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目标并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 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 特点:规模较大,缺乏情感深度,非人格特征 ❖ 典型: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
2.内群体和外群体
图例实验 2
(三)群体规范的作用
1. 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 成为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
2.指示人们满足需要所采取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 标,规定了人们日常行为的范围和准则。
3.促成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和协调,发挥了维持群 体生存的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群体规范的效用适用范围:
非常 赞成
不关 心
非常 不赞成
它似乎提供了最好的机会,限制也最少。
社网图(美:莫雷诺 J.L.moreno)
• “你喜欢与谁接近?”单箭头表
示单向选择关系,即一方喜欢与 另一方接近,但另一方比较冷淡, 双箭头表示双向选择关系 • 它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 • 被广泛应用于群体领导资格、信 息传递途径、宗派集团分析等课 题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一)群体领导
1.含义:在群体内部关系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 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2.群体中的两种主要领导形式:
(1)工具性领导,指引该群体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 (2)表意性领导,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3.群体领导作风。
群体领导作风
权威型(独裁型):领导人独自决定群体政策和分 配任务,几乎是单纯发号施令。 民主型:倾向于与群体成员讨论、交流确定政策和 任务。 放任型:领导人散漫怠惰,对群体成员不指导或 组织,任其自由行动。
或是在于其他群体竞争时抑或群体工作的感染力大时, 偷懒状况有所好转。
2.准群体研究
准群体不是一种组织结构,其成员只具有某种松散联系。
群众
即面对面相互接触,以共同的情绪意见反应为纽带的临时聚集 的人们。偶集人群 /常规人群/表现人群/行动人群
大众
即基于间接的相互接触,以共同的情绪意见反应为纽带的人们 。----没有直接互动的人群
出现危机。(对外的冲突可以加强群体内的凝聚力)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按照群体形成与行动原则 : ❖ 正式群体:明确的职能分工,特定的规范及正式的规
章制度 ❖ 非正式群体:成员经常性的自由的交往,不言而喻的
规范和角色期望。
霍桑实验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 对工人效率的影响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按照成员的身份归属: ❖ 所属群体
(a)行为维度
(b) 评价维度
(c)规范潜在收敛曲线(d)行为容许范
围
三、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 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群体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 量和形式。 (2)“社网图”可以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 群体结构的紧密程度。
群体规模:
(3)整合功能( Itegration)
社会控制功能
---群体赋予成员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谋求成员之间的统一
(4)模式维护 (Latent patten maitenance) 文化功能
---群体能够满足其成员的各种欲求并提高其能动性。
群体中的四种功能:
A 对环境的适应 (重视适应)
G 目标实现 (重视目的)
加大。 • 积极:个人更加自由,群体活动更富效率,更大范围的社
会整合。
应用社会学之窗
群体规模——我应该与几个人住一屋?
本章完
独自一人的禁闭是可以施加于一个人的最为严厉的刑 罚的一种。
——达尔文
第一节 社会群体的内涵及类型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作用过程 第三节 初级群体
第一节 社会群体的内涵及类型
一、社会群体的内涵 二、为什么会形成社会群体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四、小群体和准群体的研究
一、社会群体的内涵
公众
即指基于间接的相互接触,以理性判断为纽带的人们。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群体凝聚力 二、群体规范 三、群体内部关系 四、群体领导与群体决策
一、群体凝聚力
❖ 含义: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 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 其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 (1)人际吸引,规范压力尚未形成。
2.“伙伴群”或“友群 ”
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规模较小、互动频繁、功能不 可替代
四、初级群体的衰落及影响
初级群体的衰落主要表现在: (1)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外移 (2)初级群体成员关系日趋松懈。 (3)一些初级群体已解体。 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消极:人际关系疏远,情感需求难以满足,社会控制难度
二、为什么会形成社会群体
从个体层面: (1)生物性需要---人是群居性动物 (2)工具性需要---借助群体达到自己的目的 (3)表意性需要---情感交流/寻求认可 从社会层面:
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物质资料的 生产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
AGIL模型--群体得以存在必需具备的功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囚徒困境
囚徒A
坦白 不坦白
囚徒B 坦白 不坦白 -5,-5 -1,-10
-10,-1 -2,-2
偷懒——拉绳
•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实验 • 志愿者 • 1人(平均63公斤) • 2人(平均下降) • 3人(平均更下降) • 8人(总和:248公斤) • 值得注意的是:当个体知道他们的工作结果向外部公布
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了成员的身份及其 日常活动。 ❖ 参照群体
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型的群体, 它通常对其成员 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 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按照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性质: ❖ 血缘群体:基于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如
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2)宏观结构方面,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可能干扰正
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 目标的实现。
三、几种典型的初级群体类型
典型的初级群体类型主要有家庭、邻里、伙伴群或友群、 老乡和亲属等。
1.邻里
低流动性的地缘优势、长期互动形成信任机制、生产生 活互助、社会安全及社会控制功能
自我实现
尊重
归属需要(交往、爱)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帕森斯的理论(AGIL):
群体存在及其活动持续进行的必需具备的功能:
(1)适应功能( Adaptation)
经济功能
---群体必须能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状况
(2)目标获取 (Goal attainment) 政治功能
---确定群体目标,群体成员为达到目标而一致努力;成员能为实现自己 的目标从事活动,但不妨碍群体目标的实现;
具体情境实施采取不同的方式
(二)群体决策
1.含义: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 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2.群体决策一般经历的阶段: 收集信息信息估价做出决定恢复团结
3.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但同时也容易导致冒险 和失误。
(1)“猪湾事件”(1961,肯尼迪政府)
(2)成员将自己的目标与群体目标相结合,自觉接受群体规范的约 束。
(3)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看成自己的目标,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 的行为准则,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利益因素/安全因素/压力因素/认同因素
二、群体规范
(一)什么是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民俗论》中提出: (1)内群体,即我群,是个人参与其中并对其产生情感认同的群 体 (2)外群体,即他群,泛指内群体以外的社会群体 ❖ 这对概念旨在描述一个人的群体归属感和群体意识,以及群
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 内群体与外群体的划分是相对的,同一个社会成员在不同的
情况下会形成不同层次和方面的认同。 ❖ 群体边界出现冲突时,处于边缘地带的社会成员会在认同上
1.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 2.一定的群体规模,直接的交流与合作 3.人与人之间不可替代的特殊关系 4.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依赖,“人情味” 5.非正式的群体规范 6.群体意识强,整合程度高
二、初级群体的功能
❖ 1.正功能 (1)承担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3)有助
于社会整合 ❖ 2.负功能 (1)微观心理方面,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
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 化的观念。
(二)群体规范的形成
图例实验1
1.群体规范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心理机 制--定型(规范化的经验),此外还 受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 影响。
2. 群体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形成 了成员共同的判断标准或依据原则, 使各成员的判断趋于稳定,这个过 程就是群体规范形成的过程。
❖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又称社会团体。 ❖ 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
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 特征:共同的活动、持续的相互交往、相似的群体意识
和规范、 一定的分工协作、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是个 人和社会联系的中介。
家庭、家族、氏族、部落等。 ❖ 地缘群体:基于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
体,如邻里、老乡、民族社区等。 ❖ 业缘群体:基于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 趣缘群体:基于兴趣、爱好、志向等相同或相近而
形成的群体,如网友等。
四、小群体和准群体的研究
1.小群体研究 • 小群体的网络结构研究 • “集体行动的逻辑”--- 群体行为的研究
L 价值的维持
(重视成员要 求)
I 内部整合 (重视纪律)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 2.内群体与外群体 ❖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按照群体的规模大小和感情的亲疏程度: 初级群体: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
(2)“南丹7.17”(2001,中国广西南丹县委)
猪湾事件
南丹7.17透水事故
第三节 初级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特征 二、初级群体的功能 三、几种典型的初级群体类型 四、初级群体的衰落及影响
一、初级群体的特征
与次级群体相比,初级群体最主要的特征是指群体成员之间面 对面的、亲密的交往与合作特征。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我应该与几个人住 一屋?
❖ 2人:努力学习,但 难以扩大社会生活
❖ 3人:戏剧性的变化 ❖ 5人:最合适
五人群体的特征
(稳定的、令人满意的)
(1)奇数的成员数目使犄角平衡成为可能 (2)倾向于分裂成一个三人的多数派和一个两人 的少数派,没有人会完全感到被抛弃。 (3)规模的大小可以使其成员轻易地从一种角色 转到另一种角色,而不会使某个人总处在一种位置
社会群体,整合程度高,成员间难以替代。 ❖ 特点:规模较小,直接的个人接触;“人性的养育所” ❖ 典型: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次级群体: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目标并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 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 特点:规模较大,缺乏情感深度,非人格特征 ❖ 典型: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
2.内群体和外群体
图例实验 2
(三)群体规范的作用
1. 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 成为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
2.指示人们满足需要所采取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 标,规定了人们日常行为的范围和准则。
3.促成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和协调,发挥了维持群 体生存的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群体规范的效用适用范围:
非常 赞成
不关 心
非常 不赞成
它似乎提供了最好的机会,限制也最少。
社网图(美:莫雷诺 J.L.moreno)
• “你喜欢与谁接近?”单箭头表
示单向选择关系,即一方喜欢与 另一方接近,但另一方比较冷淡, 双箭头表示双向选择关系 • 它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 • 被广泛应用于群体领导资格、信 息传递途径、宗派集团分析等课 题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一)群体领导
1.含义:在群体内部关系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 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2.群体中的两种主要领导形式:
(1)工具性领导,指引该群体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 (2)表意性领导,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3.群体领导作风。
群体领导作风
权威型(独裁型):领导人独自决定群体政策和分 配任务,几乎是单纯发号施令。 民主型:倾向于与群体成员讨论、交流确定政策和 任务。 放任型:领导人散漫怠惰,对群体成员不指导或 组织,任其自由行动。
或是在于其他群体竞争时抑或群体工作的感染力大时, 偷懒状况有所好转。
2.准群体研究
准群体不是一种组织结构,其成员只具有某种松散联系。
群众
即面对面相互接触,以共同的情绪意见反应为纽带的临时聚集 的人们。偶集人群 /常规人群/表现人群/行动人群
大众
即基于间接的相互接触,以共同的情绪意见反应为纽带的人们 。----没有直接互动的人群
出现危机。(对外的冲突可以加强群体内的凝聚力)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按照群体形成与行动原则 : ❖ 正式群体:明确的职能分工,特定的规范及正式的规
章制度 ❖ 非正式群体:成员经常性的自由的交往,不言而喻的
规范和角色期望。
霍桑实验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 对工人效率的影响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按照成员的身份归属: ❖ 所属群体
(a)行为维度
(b) 评价维度
(c)规范潜在收敛曲线(d)行为容许范
围
三、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 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群体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 量和形式。 (2)“社网图”可以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 群体结构的紧密程度。
群体规模:
(3)整合功能( Itegration)
社会控制功能
---群体赋予成员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谋求成员之间的统一
(4)模式维护 (Latent patten maitenance) 文化功能
---群体能够满足其成员的各种欲求并提高其能动性。
群体中的四种功能:
A 对环境的适应 (重视适应)
G 目标实现 (重视目的)
加大。 • 积极:个人更加自由,群体活动更富效率,更大范围的社
会整合。
应用社会学之窗
群体规模——我应该与几个人住一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