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物精华
契丹辽文化
契丹辽文化
发源于赤峰境内的契丹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强族,她从公元四世纪始兴至十三世纪初西辽灭亡为止,共存在近千年,契丹民族所建立的辽王朝,自公元907年建国到公元1125年灭亡,是契丹社会经济文化大放异彩的时期。
她疆域辽阔,与北宁共存,占有中国半壁河山,所辖五京六府、156州城、209县,统治中国北方达二百余年。
终辽一世,统治中心始终在赤峰地区,因此赤峰境内辽代遗存丰富,出土文物甚多,是中外学者研究契丹、辽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巴林草原又是契丹族的发祥地,蒙古族的故土。
至今保留着众多的古迹文物。
有始建于公元1049年的辽释迦佛舍利塔,赛罕汗乌拉辽代称“大黑山”是“国人魂魄”归宿之地,是契丹皇朝首祭之神山,其奉祀程度不亚于中原人对中岳。
赛罕汗乌拉,林草茂盛,野兽众多,是皇家狩猎和“捺钵”之地。
这里有庆陵、怀陵等葬有辽太宗、穆宗、圣宗、兴宗、道宗等辽代五位皇帝、九位皇后、五十多个皇叔、驸马和大将的墓葬。
这里有辽代鼎盛时期的庆州、怀州、黑河州等城州遗志。
史记记载,(庆州)“塔庙廛楼,略似燕中(今北京)”,庆州在辽国上京诸州中尤为富庶,“辽国宝物多聚藏于此”。
辽庆州白塔和辽庆陵的浮雕是辽代塔寺雕刻艺术和墓葬壁画艺术的精华,最具特色。
辽代陶瓷是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陶瓷园林中的一朵奇葩。
辽代陶瓷多为本地烧制,其中的辽白瓷和三彩陶瓷因烘制和装饰工艺独特,在中国陶瓷制作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辽瓷中常见的盘口瓶、鸡腿瓶、鸡冠壶、三彩海棠盘、暖盘等器形颇具民族风格。
1/ 1。
辽宁省博物馆-金马鞍与鸡冠壶-DM
辽宁省博物馆-金马鞍与鸡冠壶DM辽宁省博物馆石斧上面的似乎已经是装饰品了这些石器的制做水平之高令人印象深刻右边是骨器注意看,,,,,,下面有蛙〔龟〕和鳄鱼女神庙出土的陶器彩陶统〔我胡邹滴〕,其下无底,用途不详名称忘了,用途不明彩陶鬲石钺“光流素月”宝花镜唐铭文:“光流素月,質秉玄精,澄空鑒水,照迴凝清,终古永固,瑩此心零〔靈〕。
大吉。
”迦陵频伽镜辽代直径22.8厘米,1956年建平县张家营子出土。
迦陵频伽的形象为人首鸟身。
迦陵频伽一词见于佛经,是梵文Kalavinka的音译,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故又名美音鸟〔或妙音鸟。
〕《慧苑音义》卷下:“迦陵频伽,此云美音鸟,或云妙音鸟。
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
其音和雅,听者无厌。
”《正法念经》:“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频伽,出妙音声。
如是美音,假设天假设人,紧那罗等无所及音,唯除如来言声。
”此镜通体银白光亮,双龙腾云驾雾,周围祥云缭绕,纹饰以细弦纹刻画,大气、刘畅、一丝不苟,是辽代铜镜中的经典之作。
〔照片无法表现其美〕金马鞍与鸡冠壶——契丹篇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
“契丹”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
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杨,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
契丹本属东胡族系,是鲜卑的一支,4世纪中从鲜卑族中别离出来,游牧于潢水〔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锡拉木伦河〕。
土河〔今赤峰市境内的老哈河〕一带。
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处在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联盟,曾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
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
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
916年,契丹族首领那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
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
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
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
“天朝万顺”契丹文大钱
“天朝万顺”契丹文大钱契丹文字创造于公元916-1125年期间,分别为大字和小字两种。
大字创制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年),小字创制年度稍后。
由于辽金之间长期的民族战争,金章宗时期还“诏罢契丹文”,使得契丹文字在当时就已失传。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契丹文字著录的文史资料大多都已经湮灭,仅见罕有的辽契丹文碑和墓志及典籍中的只言片字。
大多数文字今天已无法识读。
从创制到废止,契丹文前后共行用了近300年,最终成为死文字。
1934年5月号《艺林》第4页上,曾刊登过一枚直径61毫米的契丹字钱图拓。
《辽代货币论文选集》中收录的贾敬颜先生的文章《契丹字钱币考》(《内蒙古金融》1985年总第51期)介绍此钱拓“原物曾为周肇祥(又名退翁,字养庵,号无畏居士,古董收藏家)收藏。
此钱合金质,红锈鲜明,出售者称为‘天赞五万’,周肇祥以30银元购得。
”目前此钱已被首都博物馆所收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杨鲁安、卫月望、贾敬颜、刘凤翥等人的考据,这枚大钱上的文字初步判定为辽代契丹文大字,可以解读为“天朝万顺”或“天朝万岁”。
然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博士、著名女真文、契丹文和满文的研究专家爱新觉罗乌拉熙春教授,以大量契丹文字资料为比证基础、根据契丹语言文字本身反映出来的语法特点及制字原则,重新考察契丹大字和女真大字之间存在的字源关系,从而得出迥异于诸假说的结论:“天神千万”。
对此钱的铸制年代各方看法也不尽相同,有辽初期和辽中期两说。
大多数意见将其定为赏赐钱,属于辽代皇帝为某种喜庆的活动,颁赏给臣僚的赏赐品,而非流通的行用钱。
因为年代久远,留存的实物极为稀少。
1977年辽代故上京城出土一枚契丹大字银币,直径39毫米,背阴刻多个契丹小字至今未识(陈乃雄先生鉴定其“不属于上原铸,是后人签刻”)。
现存内蒙巴林左旗辽故上京博物馆,定为一级文物,为镇馆之宝。
据刘凤翥《契丹大字银钱和辽钱上限问题》文介绍:“传世契丹大字银钱仅此一枚,与银钱钱文相同的铜钱在解放前也有出土,但是原物均已下落不明,仅有拓片传世。
契丹早期文化的探索
关于契丹早期文化来源,其一必须用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资料来说明,其二用族属问题来说明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笔者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探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 对于几座墓葬的分析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在辽宁、内蒙古等地的墓葬中挖掘整理出不少文物,尤其是对出土陶器方面的研究是很有成果的。
比如通辽地区发现的乌斯吐火葬墓、扎鲁特旗乌日根塔拉土坑竖穴墓、荷叶哈达石棺墓、呼斯淖尔土坑竖穴墓、王家店古墓,以及辽阳一带发现的三道壕土坑竖立式木棺墓及柳条沟一号墓等,这些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陶器等文物。
文章从典型的陶器分析,整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内蒙古、辽宁等地区陆续发现并发掘出不少辽代早期墓葬,虽然这些墓葬的丧葬形式和方法不一样,但是出土的文物却多有相同之处。
其中以陶器为主的有陶壶、陶瓶、陶罐等器物。
从器物的形式和特征来看,它们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这些共同的文化特征恰好说明它们具有同一种类型的文化内涵。
实际上夹砂陶器和泥质陶器是两种陶系的陶器。
在夹砂陶器中陶罐比较多,还有轮制的有云母的大口炊器,这些陶罐从口到底部、从上到下越是底部越是瘦小,制成口大底足小的器形,色彩基本都是以褐色、黑色和红色为主,中间有点模糊的过渡色彩,是质地比较松软的陶罐。
在纹饰方面,陶罐的口沿都有二至五道凸弦纹。
在泥质陶里,壶形陶器和瓶形陶器比较多,壶形陶器中多有盘口陶器,壶口似大碗口,壶的肩部有一道凸弦纹,壶的腹部呈凹进的瓜棱形。
根据上文有关材料,结合辽宁和内蒙古通辽、赤峰地区有关材料综合来看,说明这种文化是这一地区的土著文化,而且其存在的时间很长,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文化与上述墓葬所显示的时间差异也是相同的,因此在这个地域和历史时期内,毫无疑问其活动的民族就是契丹人,所以我们认为这批墓葬是契丹人的墓葬,这种文化类型正是契丹人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所创造的文化类型。
在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大量出现了一种盘口壶,这种盘口壶成为这个时期器物的典型特征。
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展讲解词
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展讲解词尊敬的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展。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本次展览的精彩内容。
第一部分:辽代历史背景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该朝代存在于公元907年至1125年。
辽代是由契丹族所建立,统治过北方广阔的土地。
在辽代这一时期,辽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本次展览将为大家展示辽代的文物精华,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重要时期的历史。
第二部分:辽代文物精华展示1. 陶器辽代的陶器制作精良,形式多样。
展览中展示了辽代陶器中的精华,包括陶罐、陶壶、陶盘等。
这些陶器的制作工艺精湛,图案纹饰丰富多样,反映出辽代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追求。
2. 金银器辽代的金银器制作技术也十分高超。
展览中展示了辽代金银器中的精品,如金簪、金镶嵌器、银饰等。
这些金银器制作精细,图案精美,展示了辽代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3. 玉器辽代的玉器制作技术也非常出色。
本次展览中展示了辽代玉器中的精华,如玉璧、玉佩、玉饰等。
这些玉器工艺精湛,雕刻精细,展示了辽代人民对于玉石的崇尚和对美的追求。
4. 书画作品辽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展览中展示了辽代书画作品中的精华,包括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
这些作品风格独特,笔墨流畅,展示了辽代人民的艺术造诣和审美追求。
5. 器物辽代的器物制作技术也十分发达。
展览中展示了辽代器物中的精华,如瓷器、铜器、漆器等。
这些器物制作精良,形态各异,反映了辽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第三部分:辽代文物的价值与意义辽代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辽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
通过展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辽代的历史与文化,促进对于中华历史的研究和传承。
第四部分:展览的意义与展望本次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展的举办,不仅是对于辽代历史的重要回顾,也是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契丹鸡冠壶的介绍
契丹鸡冠壶的介绍哎,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神秘又充满魅力的古董宝贝——契丹鸡冠壶。
这东西啊,可不是一般的壶,它可是咱们中国古代辽代契丹族文化的瑰宝,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和传奇。
契丹鸡冠壶,光听这名字,就觉得它不凡。
为啥叫鸡冠壶呢?你瞅瞅它那造型,壶嘴儿高高翘起,就像公鸡头上那红彤彤、威风凛凛的鸡冠子,别提有多神气了。
壶身呢,圆润饱满,线条流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壶把儿设计得特别巧妙,握在手里刚刚好,既实用又美观。
这契丹鸡冠壶啊,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
要说这契丹鸡冠壶的历史,那可真是悠久得很。
它诞生于辽代,那时候的契丹族可是北方的一个大族,勇猛善战,文化昌盛。
契丹人喜欢喝酒,这鸡冠壶啊,就是他们喝酒时用的酒器。
你想啊,那时候的契丹人,骑着高头大马,手里拿着这契丹鸡冠壶,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那场面得多热闹、多豪迈啊!契丹鸡冠壶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有瓷的、有陶的、还有金银的。
瓷的鸡冠壶啊,釉色鲜亮,光泽温润,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陶的呢,质朴粗犷,透着一股子原始的美;金银的那就更别提了,闪闪发光,高贵奢华,简直就像是为皇室贵族量身定制的一样。
每一种材质的鸡冠壶,都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契丹鸡冠壶的图案和纹饰也是一绝。
你仔细瞅瞅,壶身上雕刻的那些契丹文字、花卉鸟兽、山水人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这些图案啊,不仅展现了契丹族人民高超的手工艺水平,还反映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
就像咱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民族服饰和饰品,上面的图案和纹饰也是代表着他们的文化和信仰。
说到契丹鸡冠壶的价值,那可真是无法估量。
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
每一件契丹鸡冠壶,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就像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遥远时代的风貌和风情。
如今啊,契丹鸡冠壶已经成了收藏家和文物爱好者眼中的宝贝。
他们不惜重金,只为能够拥有一件真正的契丹鸡冠壶。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虽然可能无法亲眼见到这些珍贵的文物,但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媒介,去感受它们的魅力和价值。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及文化价值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辽代契丹民族所创造的“四时捺钵”制度,作为一个绵延二百多年的社会历史现象,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已有诸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其中包括古代地理、地名、人物、事件的研究,制度方面的研究,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等。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傅乐焕(原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先生的《辽代四时捺钵考》,发表于1942年;姚从吾先生(XX学者)编著的《东北史论丛》上下两册,1959年9月XX正中书局发行。
从中透析“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
一、“四时捺钵”是辽代开创的契丹族的中央政府和皇城的迁徙流动制度1、“四时捺钵”的制度框架。
在研究了辽代的“四时捺钵”现象之后,我们首先强烈意识到的,这是一种国家制度。
作为制度,其充分体现了系统性、完整性、稳定性,不是某一帝王率性而为的个人行为,也不是某一阶段出现的偶然现象。
更不是简单的游幸活动。
从制度来看,其结构至少包括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行为主体与留守处的关系方面做出的严格规定。
《辽史•营卫中》里说,“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
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唯摘宰相一员,枢密院都副承旨二员,令史十人,中书令史一人,御史台、大理寺选摘一人扈从。
每岁正月上旬,车驾启行。
宰相以下,还于中京居守,行遣汉人一切公事。
除拜官僚,止行堂帖权差,俟会议行在所,取旨,出给诰敕。
文官县令、录事以下更不奏闻,听中书铨选,武官须奏闻。
”作为一个王朝的中央政府,这种捺钵行为主体的X围,几乎完整地囊括了所有的中央机构及官员。
同时,由于契丹人的生活理念是“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无日不营、无在不卫”,捺钵的主体,包括了皇后、太后、皇太子及整个后宫;包括中央机关的主要职员及辅助工作人员,包括了禁卫部队。
第二,行为时间的规定。
在行为时间上,因北方四季分明的特点,每季大体上三个月。
“春捺钵”,正月上旬起牙帐,六十日方至,春尽而还。
“夏捺钵”,四月中旬起牙帐,五月末旬、六月上旬至,居五旬;“秋捺钵”,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
浅析辽代龙纹
浅析辽代龙纹
白星泽
【期刊名称】《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卷),期】2024()4
【摘要】龙纹是中华民族传统而古老的纹饰,一般认为龙的形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红山玉龙,龙纹经过漫长的发展形象逐步稳定,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到了公元10世纪左右,契丹政权崛起并以今赤峰地区为中心建立辽政权,在与周围政权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契丹人形成了自己的龙纹文化。
随着辽代龙纹饰文物的不断被发现,对龙纹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章选择部分辽代龙纹饰文物,就其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行简要探讨。
【总页数】4页(P134-137)
【作者】白星泽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浅析黎族服饰龙纹与汉族服饰龙纹审美特征
2.辽代鎏金龙纹银骨朵考释
3.浅析辽代墓葬壁画形制及风格——以库伦旗辽代墓葬壁画为例
4.辽代铜镜中龙纹样式初探
5.辽代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博物院
据2020年4月博物馆官网显示,湖南博物院有展厅面积为2.7万平方米,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 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湖南博物院共设长沙马王堆 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展览,定期举行特别展览和交流展览。
2008年5月18日,湖南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物馆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0年1月7日,湖南博物院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之寒假研学系列活动。
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与学 生面对面交流,与学生一起体验沉浸式学习 。在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等各具特色的专 题陈列时,学生们拍摄文物图片,利用图像与文字信息,共同优化完善湖南博物院词条,体验文博领域的数字化 建设进程 。
湖南博物院通过借鉴“创意产业”的研发理念,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特色及内涵,将其转化为博物馆文创产品 的特殊形式及载体,已形成500余种文创产品。湖南博物院形成了新馆公众服务与文化创意策略及产品开发识别 系统,并立足市场,系统分析受众数据,开展消费者与观众分析,制订了文创策略和开发理念,开展了品牌规划、 知识产权保护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与探讨。自2008年以来,湖南博物院自主研发和设计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先后获得 各类旅游商品博览会、文化创意产品、科技进步等10余个奖项 。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二十四日,湖南省教育会博物馆开馆。 民国十六年(1927年),湖南省教育会博物馆正式定名为“湖南省立博物馆” 民国十九年(1930年),湖南省立博物馆毁于战火,后再未恢复 。
湖南省博物馆旧馆(20张)1951年3月,湖南省博物馆筹备处在长沙留芳岭的百琴园挂牌成立。
1956年,湖南省博物馆在长沙西北的烈士公园建成开馆。以建设“地志性博物馆”为目标,开展了对能反映 湖南历史、文化、民俗、艺术、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文物与标本的征集与展示工作,举办了“湖南矿产资源”、 “湖南农业资源”、“湖南手工艺品”、“湖南楚文物”等六大展览。
独属于辽宁人的千年文化记忆—古契丹辽三彩器艺术内涵及文化价值
独属于辽宁人的千年文化记忆—古契丹辽三彩器艺术内涵及文化价值摘要:在辽宁的大地上,曾孕育着几乎被历史遗忘的艺术瑰宝——辽代三彩器,辽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带有地域特殊性的中国陶瓷史内分支。
本文对辽代三彩器的艺术内涵及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加强对辽代三彩器的保护、研究、整理与宣传,传承辽宁地区先人们的千年文化记忆,打造专属于辽宁人的文化名片。
关键词:辽三彩契丹多元文化区域名片在辽宁的大地上,曾孕育着几乎被历史遗忘的艺术瑰宝——辽代三彩器,辽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带有地域特殊性的中国陶瓷史内分支,其极具鲜明的古契丹族艺术风格,并承载着辽宁人几千年的文化记忆。
辽代是以古契丹族为主体的,与五代十国、两宋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封建政权。
一千多年以前,在塞北草原上崛起了一支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游牧民族——契丹族。
他们剽悍勇猛、好战威武,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大辽王朝,自公元 916 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到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始,共传九帝,雄踞中国北方长达209年。
挥斥长城内外。
其统治的疆域更是极为广阔,包括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东三省、内蒙古、外蒙古、还包括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外兴安岭以南、库页岛。
在此期间,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至许多西方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
“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
”契丹成了中国的代称。
辽三彩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
但据从辽代墓葬出土的有确切年代的器物中发现,在辽穆宗应历年(951-969)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黄、绿单色釉陶器,可以断定这时已经有了三彩釉陶器。
据《辽史·肖阿古只传》记载:“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
由此可以看出,辽太祖时期(922-926年),萧阿古只与王郁攻下磁窑镇,把大量的磁窑工匠掳掠到辽国。
辽代十个皇帝的陵墓分布
辽代⼗个皇帝的陵墓分布辽代⼗个皇帝的陵墓分布在五个地区,其中祖陵和怀陵、庆陵在内蒙古地区。
辽代帝陵与中原帝陵⼀样,多依⼭为陵,三⾯群⼭环抱,⼭势雄伟、挺拨,陵区内林⽊茂盛,⽽且有常年不涸的流⽔。
在寝宫的地⾯、陵前建有享殿、陵门、围墙,享殿和陵墓组成⼀⼤陵园。
这些陵墓虽然模仿汉族帝陵⽽建造,但是墓中仍然保留许多契丹族固有的传统习俗。
祖陵在辽亡后,地⾯建筑被⾦⼈焚毁,怀陵现在基本上保存下来,这两座帝陵未被挖掘。
庆陵是辽代极盛时期所建的帝陵,由东陵(兴宗耶律宗真的永兴陵)、中陵(圣宗耶律隆绪的永庆陵)和西陵(道宗耶律洪基的永福陵)组成,⽅圆⼗余⾥,在今巴林右旗索⼘尔嘎苏⽊境内的庆云⼭中,规模宏伟浩⼤。
但是这三座陵墓多次被盗,1999年⽇本⼈⼜挖掘了东、中⼆陵,并出版《庆陵》⼀书。
从圣宗永庆陵来看,地表建筑虽然仿效汉族帝陵,但是帝宫多为穹窿顶,墓室⾥的壁画绘有春、夏、秋、冬四季皇帝捺钵所在地的⼭⽔画,以及随葬契丹民族特有的器物等不同于中原的反映契丹民族的习俗。
<P> 考古⼯作者对契丹贵族墓葬发掘清理较多,⼤致以辽圣宗(公元983--1030年)的前后期进⾏划分,圣宗以前为前期,圣宗以后为后期,前期与后期的墓葬在形制和随葬品等⽅⾯有较⼤的差别。
<P> 前期的墓葬形制有双室、单室和带⽿室等多种,平⾯呈⽅形或圆形。
墓葬主室内多装柏⽊护墙板。
葬具多⽤⽯棺,棺上刻有四神像(即青龙、⽩虎、朱雀、⽞武四神,分别是龙、虎、雀、龟四种形状)。
前期贵族墓中多不见有壁画,⽽偏晚时才出现少量壁画,但是前期有的⽯棺的内壁画有放牧、毡帐等内容。
前期贵族墓葬中的随葬品很丰富,有较多的⾦银器和瓷器。
随葬品中有较多的契丹民族特有的器物,如鸡冠壶、长颈瓶等,同时随葬品中前期有较多的马具和武器,武器多为短兵器,尤其是镞和多组马具,反映了契丹民族骑兵的特点。
五⼗年代在⾚峰市北⼤营⼦发掘的应历九年 (公元959年)的驸马赠卫国王夫妇墓,就是前期契丹贵族墓。
契丹—辽音乐文化考察琐记(上)——对铜镜、埙、大螺和毛员鼓的音乐史料考察
契丹—辽音乐文化考察琐记(上)——对铜镜、埙、大螺和毛员鼓的音乐史料考察作者:陈秉义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少数民族,公元907年建国,与五代、北宋同时立国;就国号而言,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时,国号就称“大契丹”。
其后国号又在“大辽”、“大契丹”间多次更换。
辽于1125年为金所亡;1218年,西辽被蒙古灭,契丹立国的历史才告结束。
“大辽”曾在一段时间内单指燕云十六州,而同时期的契丹松漠『日地仍称“大契丹”。
虽然“契丹”、“大契丹”、“大辽”等国号更迭,但“大契丹”、“大辽”为其主要称呼。
从目前所出土的辽代墓志铭来看,“大契丹”为其前期的国号,而“大辽”为其后期的国号。
后世编撰《辽史》后人们才陆续称其为“辽”。
契丹—辽时代,统一了东北亚,贯穿了长城南北,使长城不再是一道屏障。
契丹—辽在与西域各国和各民族是交往中,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得到延续。
契丹—辽在中国历史上还采取“一国两制”政治制度,成为后世的楷模。
契丹—辽音乐舞蹈丰富多彩,与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融合也极为广泛,为我们研究其音乐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
但是,契丹—辽音乐史料收集存在很多困难:如契丹—辽时期的书禁政策,文字资料缺失;最权威的《辽史》是在契丹消失二百年后撰写,文字史证不全面;但是,契丹~辽流传下来的各种文物存有许多与音乐有关的图像资料,如壁画、砖雕、石雕等,历经千年,破损严重,特别是重修后的历史面目模糊不清;还有目前所见民间收藏中有一定数量的音乐史料,存在着鉴定上的困难。
《辽史·乐志》记载了辽代的雅乐、大乐、散乐等所使用的乐器约有五十余种:如雅乐用钟、磬、琴、瑟、箫、极、笙、竽、埙、鼓等;大乐用方响、筝、筑、卧箜篌、大箜篌、小箜篌、大琵琶、小琵琶、大五弦、小五弦、吹叶、大笙、小笙、筚篥、箫、铜钹、长笛、尺八笛、短笛、毛员鼓、连鼓、贝等;散乐用筚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拍板等。
2010年展览综述——近年来湘博馆际交流展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湘博馆际交流展的实践与思考——以2010年我馆临时展览为例一、馆际交流意义概述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馆际交流是指博物馆之间开展的各项业务往来,其范畴包括展览合作、展品借用、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各类业务工作。
开展馆际交流,其意义与影响已被同行认知。
简单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馆际交流,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和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根源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不同程度地收藏着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物证,博物馆在发挥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人们素质、培养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感等方面,具有其他机构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二是加强馆际交流,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博物馆自身管理水平与业务水平的外在动力。
这个“资源”,涵盖博物馆的管理运行、科研成果、藏品资源以及展示教育等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理念、机制、人力、场地等。
尤其是国际间馆际交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博物馆管理、运营理念、方式方法,必将为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新鲜血液,同时有助于宣传本馆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有助于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与文明成果。
三是开展馆际交流,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本地区文化传播的功能与社会效益,更能大大开阔本地观众的文化视野、提升艺术欣赏水平。
不同地区的博物馆,文物收藏不同,代表着不同地区的区域文化特性,都具有其他博物馆所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
开展馆际交流,联合策划或引进其他地区的特色展览,不仅使本地观众可以观赏到不同风格的文化艺术,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扩大参观人群,更有助于本地观众了解多元文化,有助于提升社会的关注度,有助于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吐尔基山辽墓 契丹文
吐尔基山辽墓契丹文【概述】吐尔基山辽墓是中国辽代墓葬中的重要一员,位于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吐尔基山脚下。
该墓葬为契丹族人所建,其墓志铭以契丹文书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从墓葬的背景、墓志铭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对研究辽代历史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背景】吐尔基山辽墓建于辽朝大庆二年(AD1002年),是一座属于辽世宗耶律阮的陵墓。
该墓葬呈方形,高约17米,墓室砌石而成,室内保存有丰富的文物和墓志铭。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契丹文书写的墓志铭,记录了辽代统治者世系以及吐尔基山辽墓的兴建过程。
【墓志铭】墓志铭是一种以文字记录墓葬相关信息的碑刻或铭文,它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祖先的尊重和崇拜,也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语言的重要依据。
吐尔基山辽墓的墓志铭由契丹文书写,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辽代统治者世系墓志铭首先介绍了辽代统治者的世系,从一二元年(AD916年)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开始,一直到墓主世宗耶律阮的时代。
这些世系的详细记录对于研究辽代皇室的演变以及契丹族人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 吐尔基山辽墓的兴建墓志铭中详细记录了吐尔基山辽墓的兴建过程,包括修建的时间、施工的人员以及修建过程中的仪式等。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了解到辽代的葬礼制度和仪式,也为研究辽代墓葬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3. 墓主耶律阮的事迹墓志铭中还回顾了墓主世宗耶律阮的事迹,包括他的生平、政绩和治理辽朝的成就。
这些内容对于研究辽代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化内涵】吐尔基山辽墓的墓志铭以契丹文书写,这一事实本身就体现了契丹族人的文化特征。
契丹文是辽朝的官方文字,与汉字有所不同,其文字系统独特且富有特色。
墓志铭中的契丹文反映了契丹族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自信心,也为研究契丹文化和语言提供了重要材料。
此外,吐尔基山辽墓的墓志铭还记载了辽朝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以及与其他国家的交往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辽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于深入了解辽朝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契丹-辽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 音乐文化交流
契丹-辽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交流作者:刘嵬来源:《音乐生活》2020年第04期近年来关于“丝绸之路”的各项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热点话题,从现有公开发表的资料来看,对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对于文化的研究相对少些,且多以中原政权统治作为研究对象,鲜见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研究。
丝绸之路是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道路。
与传统丝绸之路相比,草原丝绸之路分布更广,是由蒙古草原沟通欧亚大陆的一条重要的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分支。
由于草原丝绸之路只要有水有草,就有路可走的便捷性,所以,草原丝绸之路的中心地带往往具有因时而变的特征。
草原丝绸之路作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在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形成与发展标志着中国历史的辉煌年代。
自公元916年回鹘势力分崩离析,新兴的契丹人建立起辽王朝,统治了北方草原地区,与宋形成了并峙局面,影响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往来。
辽代中国的疆域在历史中扩大,将东北广大地区纳入中国板块,实现了长城内外“番汉合制”的大融合的繁盛局面,草原丝绸之路在此时期充当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多方面交流的重要通道。
论及辽代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意义,亦将契丹—辽草原农牧文化与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大中国”文化圈,为后世我国经济文化统一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关于文物考古及图像学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主要方法,本文将以图文互证的形式,以契丹—辽乐舞图像为例结合“文献分析法”、“历史考察法”与“思想溯源法”交错运用,对契丹—辽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交流研究旨在突破中国古代乐舞史和艺术史研究的瓶颈,传承中国乐、图、文融合贯通的独特文化传统。
草原丝绸之路是契丹—辽时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根据环境考古学资料,欧洲与亚洲大陆之间只有北纬40度至50度的区域才有利于东西方的交流,而这个范围正是丝绸之路所在地。
辽代草原丝绸之路西段向东延伸至辽海,分为南北两条线。
辽代文物概述
辽代文物概述打开文本图片集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二元政治,文化上也体现出兼收并蓄的特征,既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本民族特色,又具唐、宋等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
体现在物质文化即文物方面,如陶瓷器、金银器、玉器、皮木器等,显示出文化的多重因素。
辽代陶瓷主要以传世品和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多见单色釉(白釉、黄釉、绿釉等)、三彩、白瓷、酱釉瓷、白地黑花等。
器物造型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碗、盘、碟、罐、注壶等,又具民族特征,如鸡冠壶、凤首瓶、鸡腿坛、海棠式长盘等。
窑址多分布在内蒙巴林左旗辽上京、辽宁省辽阳冮官屯、北京等地。
辽代金银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域特点,以冠带饰物、马具、饮食器皿、首饰、佛教法物等。
辽代金银器以出土为主,如辽宁省朝阳市前窗户村辽墓出土的鎏金银冠等,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有鎏金银冠、金花银枕、金面具、金花银靴、银丝网络及金银蹀躞带、金銙丝带等。
辽代金银器造型风格既有草原游牧民族的粗犷豪放,又具备汉文化的精巧细致,达到了辽代手工业制造水平的极致,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辽代玉器集草原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于一体,主要有马具饰件、动物饰件、工具形饰件,尤其是青、白玉制品,采用圆雕、俏色等工艺,反映了辽代玉器加工的特点。
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辽代帝后哀册,及内蒙、辽宁、北京、河北等地的契丹贵族和汉人高官的墓志也不胜枚举。
这些哀册和墓志具有重要的历史、语言、文学和艺术价值。
每一件珍贵的文物仿佛一面镜子,反映出辽代二百年的发展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当今世人了解、熟谙并研析辽代历史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素材和参考凭据。
▍鎏金银面具时代: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现藏:辽宁省凌源市博物馆藏品特征:辽宁省凌源八里堡辽代贵族墓出土。
长21.5厘米,宽15.1厘米。
契丹贵族死后,面部常覆有金属制成的面具。
面具按照死者面部特征、性别及年龄,用金属薄片加工打制而成,质地分为金、银、铜和鎏金银、鎏金铜五种,材质不同,身份不同。
大辽契丹博物馆介绍词
大辽契丹博物馆介绍词
契丹,是中国历史上东北的民族之一,它一直活动在内蒙古东部和辽西地区。
于北魏早期出现在史籍中。
公元907年建立了契丹辽国,与五代、北宋并立,存续了218年。
辽朝不仅创造出了辉煌的物质文化,其因俗而治的政治统治方式和四时捺钵制度都独具特色,并影响深远。
辽代建有五京,而辽上京则是五京之首,其遗址就在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部。
契丹民族以游牧为主,牧养、射猎是其生活和生产方式,所以在这方面的物质化存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如:契丹鞍天下第一;契丹服饰也独具特色;辽瓷中鸡冠壶、皮囊壶、穿带瓶、牛腿瓶、凤首瓶、方斗盘等更具浓厚的游牧特点。
契丹民族富有开拓、创新、坚韧、开放包容精神,不仅广泛地吸收中原文化,还吸收东北、西域诸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出灿烂的辽文化。
契丹博物馆展出的藏品,以展示灿烂的辽文化为主题和总目标,通过展品和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在北方草原发展脉络,认识到辽朝对于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
展览分为:生活用具、建筑构件、辽代瓷器、艺术品与宗教、铜镜与铜钱、散乐、唐宋瓷器、契丹服饰、文玩与玩具、葬具与墓志等八大部分。
契丹文物精华
契丹文物精华(二)--陈国公主墓(2011-09-16 07:34:32)转载▼标签:分类:巡弋博物馆契丹文物展契丹华章陈国公主驸马银丝殓衣山西博物院杂谈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室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契丹贵族大墓,1986年进行考古发掘。
陈国公主(1000年—1018年)的伯父是圣宗皇帝,祖母是人所共知的萧太后,父亲是辽景宗第二子。
而驸马也非等闲之辈,他的姑妈就是萧太后,妹妹是圣宗皇帝的皇后。
算起来,这位契丹公主是嫁给了她的舅舅。
为了保证皇家的血统纯正,他们选择了近亲结婚。
公主死时年仅18岁。
驸马也在36岁的时候因病死去。
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两年。
我一直好奇公主为什么叫陈国公主,据百度说,陈国公主是个封号。
1】公主和驸马沉睡了千年。
他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殓衣,脸上覆盖着纯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胸佩琥珀璎珞,手握琥珀握手;驸马头戴金银冠,腰束金银带,带上挂银刀、刺鹅锥,躺在驸马左侧的公主更为雍容华贵,她的头部上方放置高翅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身佩金荷包、金针筒和各种玉佩。
陈国公主墓是已知辽代出土最多的金银器,共出土金器31件,银器147件,共用金约1700克,用银1万余克。
金器含金量高达95%--98%。
他们向后人展现了最完整的契丹贵族厚葬习俗,令人惊奇,令人激动。
2】公主和驸马的脸上都戴着纯金面具。
不过它们现在已经天各一方,公主的面具留在内蒙古博物馆,成为展览中耀眼的展品。
而驸马的面具静悄悄的放在国家博物馆展厅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非常简单的介绍,不知情的人大概都不会多看它一眼。
面具用薄金片按照死者的脸型成型,眼、鼻、口、耳俱全,经过雕刻加工,形象逼真。
公主的面具脸短而丰满,也许就是按照公主生前的面貌制成的吧。
猜猜看,哪个是公主,哪个是驸马?3】他们身上都穿着银丝殓衣。
所谓银丝殓衣,有点类似汉墓中的金缕玉衣,只有契丹贵族才能享受。
赤峰历史文化与文物精品(二):璀璨的契丹王朝
赤峰历史文化与文物精品(二):璀璨的契丹王朝(2013-02-15 12:32:22)标签: 赤峰博物馆契丹王朝辽代文物精品辽三彩鸡冠壶分类: 古建古物源出东胡、由鲜卑的一支宇文部发展而来的契丹族,是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东晋时中原史籍已见契丹的记载。
唐末契丹族发展壮大起来,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大契丹国”,公元936年辽太宗时,改国号“大辽”,先后与五代、北宋、西夏并存。
辽国极盛时,疆域东临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北至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南到山西北部雁门和河北中部,成为拥有中国半壁江山的大帝国。
至公元1125年被女真所灭,历时209年。
辽亡前夕,契丹皇族耶律大石率领十万余众,西迁到中亚地区建立了疆域面积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的强大王朝“西辽”,史称“黑契丹”,至1218年被蒙古帝国所灭,又存在了98年。
由于辽、西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以致亚欧大陆中部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马可波罗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以契丹来命名中国,至今斯拉夫语国家中仍称中国为“kitay”(契丹)。
据考,现在的达斡尔族和云南保山地区的本人,就是契丹族的后裔之一。
契丹-辽是少数民族在草原上建立的第一个封建大帝国,共历九世,始终保留游牧民族习性,贵族帝君实行“四时捺钵制度”(流动中的草原王庭,“捺钵”是契丹语的行帐、营盘之意,辽皇帝出行的行宫。
辽将一年分为春水、秋山、纳凉、坐冬四个阶段,捺钵成为契丹朝廷临时所在),但统治中心始终在赤峰地区。
这个与中原宋朝分庭抗礼的王朝经贸发达,政治体制完备,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极富有民族特色又吸收了中原及周边先进地区精华,丰富多彩。
由于是在唐朝末年发展壮大起来的,盛唐文化对其影响颇深,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刻、壁画、陶瓷、建筑、丝织、钱币、宗教信仰、金银玉器工艺、丧葬习俗、体育娱乐等方面,掺揉了很多大唐盛世风貌。
契丹民族又极善于学习创新,辽三彩、辽马备、辽雅乐、辽京城建制、金属殡葬等无不反映着契丹民族的进步、开化和独特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契丹文物精华(二)--陈国公主墓(2011-09-16 07:34:32)转载▼标签:分类:巡弋博物馆契丹文物展契丹华章陈国公主驸马银丝殓衣山西博物院杂谈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室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契丹贵族大墓,1986年进行考古发掘。
陈国公主(1000年—1018年)的伯父是圣宗皇帝,祖母是人所共知的萧太后,父亲是辽景宗第二子。
而驸马也非等闲之辈,他的姑妈就是萧太后,妹妹是圣宗皇帝的皇后。
算起来,这位契丹公主是嫁给了她的舅舅。
为了保证皇家的血统纯正,他们选择了近亲结婚。
公主死时年仅18岁。
驸马也在36岁的时候因病死去。
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两年。
我一直好奇公主为什么叫陈国公主,据百度说,陈国公主是个封号。
1】公主和驸马沉睡了千年。
他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殓衣,脸上覆盖着纯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胸佩琥珀璎珞,手握琥珀握手;驸马头戴金银冠,腰束金银带,带上挂银刀、刺鹅锥,躺在驸马左侧的公主更为雍容华贵,她的头部上方放置高翅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身佩金荷包、金针筒和各种玉佩。
陈国公主墓是已知辽代出土最多的金银器,共出土金器31件,银器147件,共用金约1700克,用银1万余克。
金器含金量高达95%--98%。
他们向后人展现了最完整的契丹贵族厚葬习俗,令人惊奇,令人激动。
2】公主和驸马的脸上都戴着纯金面具。
不过它们现在已经天各一方,公主的面具留在内蒙古博物馆,成为展览中耀眼的展品。
而驸马的面具静悄悄的放在国家博物馆展厅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非常简单的介绍,不知情的人大概都不会多看它一眼。
面具用薄金片按照死者的脸型成型,眼、鼻、口、耳俱全,经过雕刻加工,形象逼真。
公主的面具脸短而丰满,也许就是按照公主生前的面貌制成的吧。
猜猜看,哪个是公主,哪个是驸马?3】他们身上都穿着银丝殓衣。
所谓银丝殓衣,有点类似汉墓中的金缕玉衣,只有契丹贵族才能享受。
4】编织殓衣的细银丝直径不过0.5-0.7毫米,网孔一般为六边形,是根据身体各部位的大小分别编织7个部分,编完后穿于死者内衣之外,再用银丝将各部衔接起来,在银丝殓衣之外,还要穿外衣,束腰带、套银靴、配首饰。
网络银丝含银量为92%,含铜量2.5%。
网络衣在其他墓葬中也有出土,但多为铜质,完整的银丝网络衣还是首次发现。
5】公主的鎏金高翅银冠高翅冠是契丹贵族妇女广泛流行的一种冠饰。
这件银冠用鎏金薄银片分片锤击成各部位的形状,并用细银丝缝缀加固而成。
冠顶圆形,两侧立翅高耸,看起来很像鸟飞翔时展开的双翅,冠正面和两侧立翅镂空并錾刻火焰宝珠、凤鸟和云纹等花纹,冠顶缀饰道教元始天尊像。
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尊神,被称为“主持天界之祖”。
契丹人受到中原道教影响开始信奉道教,公主的伯父和叔父都是虔诚的道教信徒。
此冠以道教为饰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传播。
6】这是国博中展览的驸马的鎏金银冠,重587克,由16片鎏金银片重叠组合而成。
冠的正面缀有圆形饰22个,上面錾刻凤、鸟、鹦鹉、鸿雁、火焰和花卉等。
冠正面最下面的银片錾刻一长髯道教人物,身着长袍,头戴花冠,人物上方为仙鹤和流云,下方有龟。
下次去国博会拍这个银片的细节。
7】细节8】金花银靴。
驸马之靴。
仿实用靴而制成的明器,由薄银片制成,分靴筒、靴面和靴底三个部分,用银丝缀成。
靴是有鲜明民族特征的契丹服饰,用金属靴陪葬,显示出契丹民族鞍马生活的鲜明特色。
9】这是陈列在国博的公主的金银花靴,靴面左右两侧各饰一只昂首展翅的长尾凤,周围以卷云纹相衬。
10】金花银枕重820克,出土时置于公主头下(驸马也头枕银枕),由薄银片分别打制枕面和底座,再焊接而成。
枕面錾刻着振翅欲飞的对凤纹。
金属的枕具与中原的瓷枕有很大区别,为契丹贵族所特有。
11】鎏金錾花银唾盂现藏于国家博物馆12】玉组佩通长14.8厘米,配饰,玉饰为白玉,镂雕绶带纹,其鎏金银链下挂5件青白玉坠,圆雕双龙、双凤、双鱼等动物形状,辅以莲荷纹,该玉组佩题材为汉文化吉祥物而造型明显异于中原,洋溢着契丹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13】这张照片来自网络(展览中没有),名为工具形组玉佩,由7件玉器组成,用金链相连,上面是一个玉环,下边依次系有玉剪、玉长锥、玉锛、玉刀、玉短锥、玉勺等6件玉质用具,代表了契丹工艺匠人高超而精湛的制玉水平。
14】双凤纹蟠龙纹琥珀握手一组2件,出土时分别握住公主和驸马手中,是象征财富和权力之物。
琥珀通常不为中原王朝所采用,在契丹却备受推崇。
契丹人认为,琥珀具有定魂魄的作用,以琥珀握手随葬,反映了契丹人灵魂不灭的信仰。
15】蚕蛹形琥珀佩饰蚕一生四变,几眠几起犹如人的生命阶段。
卵为生命源头,蛹是生命终结,而蛹化蝶而飞,则是古人所追寻的死后灵魂的去向,可见契丹人深受汉文化生死观的影响。
16】非常感谢博友对影成三人,她在深圳时候也拍摄了契丹文物展,摄艺精湛,非常精彩清晰,其中有叶子没看到的展品,俺厚脸皮借来5张,一并贴在这里,让公主的心爱之物在这里团聚。
琥珀璎珞内周长113厘米,外周长159厘米。
该璎珞是迄今所见最大的琥珀饰件,其外串264件,由5小串257颗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饰件、2件素面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内串69件,由60颗琥珀珠和9件圆雕、浮雕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组成。
琥珀浮雕饰件纹样主要为龙纹,图案抽象而富于动感。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或民族像契丹人那样崇尚琥珀。
琥珀的流行也许与契丹人尚佛相关,因为佛教认为水晶代表佛骨,而琥珀代表佛血。
17】包金鱼形饰盒腰饰。
玉坠为互相扣合的鱼形玉盒,用来放细小物件。
适应着游牧人的需要。
18】鎏金龙纹银妝盒口径25.4厘米,高21厘米。
出土时盒内放有一件银盖罐和3件银盒,其中两件内有仍胭脂和粉。
龙纹广泛用于契丹人的金银器纹饰。
19】玉柄银刺鹅锥锥长17.8厘米。
北方草原民族有驾鹰传统。
策马奔腾时发现了猎物,便将驯服了的鹰放出去捕获,然后用银锥将猎物刺死。
20】乳钉纹玻璃瓶高17厘米,无色透明通体无色透明,花式镂空把手用玻璃条堆砌而成,可知当时的工匠已经充分利用了玻璃熔液在温度下降时由软变硬的特点,逐步堆砌成镂空状而制成的。
乳钉纹是八世纪至十世纪埃及和叙利亚等国的常见纹饰。
这种器皿可能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传入辽国的伊斯兰玻璃容器。
21】没拍清楚,不过很开眼。
鎏金铜锁匙,出土时放置在墓室前室的地面上。
这可是一千年前的锁匙哦22】鎏金鱼纹银匙长28厘米,一组2件,通体鎏金,柄端扁平,其上錾刻双鱼,眼腮鳞清晰可变,鱼尾处有穿孔。
鱼寓意富贵有余,多子多孙,在古代被大量用于装饰图案。
23】玛瑙杯上等红玛瑙制品,应为公主生前挚爱之物,辽代早期,玛瑙器皿通过贸易从中原和西域流入辽国,中期以后,契丹人开始在本地采集加工玛瑙,制作佩饰和生活用品。
24】越窑花口青瓷碗,口径19厘米,胎薄质细,青釉莹润,为越窑产茶碗的精品,应该为北宋朝廷馈赠之物。
25】八曲联弧形金盒直径5.5厘米,链长4.5厘米,佩囊,荷包的前身,用以盛放印章、鱼府等物,置于公主腰部右侧,盖与身以子母口扣合,盖上有精细的小金链,可以系挂,盒身有插栓,闭合之后可以将栓插起来,盒面錾刻一对戏水鸳鸯,盒底錾刻双鹤,,寓意长生不老,朝夕相伴,通体錾刻花纹,布局丰满,堪称辽代金器的代表作。
26】镂花金香囊,长13厘米,金链长9厘米,重40克,含金量90%,含银8%。
香囊自古为佩戴于身,或悬挂床帐或车上的饰物,内贮薰衣草类的植物。
此香囊由镂花薄金片制成,盖面和包面均镂刻缠枝忍冬纹,精美无比。
迷一样的陈国公主,通过这些令人炫目的文物告诉了我们什么?古人的聪明和智慧值得我们现代人尊崇。
契丹文物精华(三)--辽代瓷器(2011-09-19 07:50:59)转载▼分类:巡弋博物馆标签:草原华章辽代瓷器首博杂谈内蒙博物馆的辽代瓷器富有契丹民族特色,我在北京又拍了国博和首博中收藏展览的辽代瓷器,一起贴上来。
(看得出,辽代瓷器以内蒙古博物院馆藏最为精美,首博也很棒,国博可以说一般,而且很吝啬说明,展览环境布置的也很一般,少有人观看)辽代瓷器造型博采众长,各类釉色兼具,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主要烧造产品有白瓷、黑瓷、辽三彩等。
白瓷是辽代一种非常重要的瓷器,它源于中原地区,与北方的形窑定窑磁州窑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之契丹族有尚白的习俗,故白釉瓷器在辽地得以迅速发展。
辽三彩是承袭唐三彩传统的一种低温釉陶,又有创新和发展,通常用黄绿白三色组成明丽的色调,独具契丹民族风格,唐三彩用作明器,而辽三彩多为实用器。
1】人首鱼龙形白瓷水注辽高16厘米研墨时可以装水、滴水的文房用具,整体造型为一个摩羯,壶身为鱼形,双鸟翼,人首为一少女头像,双手捧一个螭形短注,融合人、鱼、龙、鸟、螭等动物造型于一体,构思巧妙,造型独特,是辽瓷中的精品,经常代表契丹文物形象出现在书刊中。
2】三彩香薰辽高8.7厘米,熏香用具,形制源于唐代金银器--香球,其内放置香料,点燃后香气袅袅,养神怡心。
此香薰造型别致,镂空与贴塑完美结合,工艺精湛,体现了契丹贵族对唐宋生活方式的向往与仿效。
3】三彩套盒辽宴饮或祭祀中盛放菜肴果品的常用器皿。
瓷质套盒最早出现于五代,由多层漆奁演变而来,此盒每层由莲瓣形浅盘和底座组成,子母扣,层层相扣,十分精巧,通体施黄釉,外壁浮雕牡丹花叶,花施白釉,叶施绿釉,色调独特,是辽代晚期三彩器之精品4】摩羯形三彩陶壶辽高22厘米,盛水、酒、奶等液体的容器,整体造型为莲花托起以个展翅跳跃的摩羯,壶与摩羯融为一体,巧若天成,摩羯口里含着一圆珠,珠孔为流,兽角后游注水口,翼和尾之间以梁相连为执手,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为辽三彩中罕见的精品。
5】八角形三彩砚辽文房用具整体为八角形,辽地冬季寒冷,为防止墨汁冰冻,底座可置炭火以保温。
6】三彩釉印花游鱼海棠式长盘辽 1959年内蒙古宁城辽墓出土展品拍自国博(国博里的介绍很简单,只有名称和年代)7】三彩釉印牡丹纹盘辽当然,这么简洁的介绍可以知道,展品来自国博8】定窑酱釉印花盏辽高5.7厘米内蒙古辽墓出土茶盏,通体施酱釉,内壁六等分模印折枝花卉,内底印一朵牡丹花。
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主,仅少量烧制其他颜色釉瓷,故这款酱釉瓷极为名贵。
契丹贵族尚团茶,故茶盏口大底小,大口可以容纳更多汤花,小底正与茶团相合。
9】白釉盘口穿带瓶辽口径12.8厘米,高37厘米内蒙古赤峰耶律羽之墓出土盛酒、奶的容器,比例恰当,浑然天成,是迄今出土的最大的穿带瓶。
穿带瓶是契丹民族游牧时域马背上携带的盛器,最大的特点是两侧肩部与腹部有对称的桥形穿钮和竖直的凹槽,均为牢固系带而设计,方便背负,反映了辽瓷在追求美的同时,非常注重附加实用装饰。
10】黄釉盘口穿带瓶唐高31厘米此瓶造型纹饰继承中原汉文化,又融合了契丹民族独创的凤首盘口瓶风格,兼容并蓄,风格独具契丹人以黄金为贵,为美,并将这种观念反映在瓷器上,故黄釉陶瓷精品时有出土11】定窑白瓷瓜棱形注壶辽,通高12厘米,定窑常见酒器,构思巧妙,壶顶上堆塑绳状提梁,身上堆塑缠枝牡丹花叶纹,花叶疏朗,以线刻刻出叶脉纹,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