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中南大学杨芳教授)

合集下载

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目的与任务 (5)二、文献综述 (6)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7)2.2 研究趋势与不足 (9)三、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 (10)3.1 政策支持 (11)3.2 资源配置 (12)3.3 校企合作 (13)四、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14)4.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15)4.2 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6)4.3 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完善 (18)五、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反思 (19)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5.2 评价方法与数据收集 (21)5.3 结果分析及改进对策 (22)六、结论与展望 (23)6.1 主要成果总结 (25)6.2 创新点与不足 (25)6.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6)一、内容概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课程缺乏实践性、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实践平台等。

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部分将介绍“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明确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和资源整合四个关键维度的定义和作用。

阐述该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如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能力素质培养理论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该部分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整合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和资源整合四个维度,构建高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各维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探讨该模式在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该模式的构建旨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类特征及经验启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类特征及经验启示

第22卷第3期2020年5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bei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类特征及经验启示徐朝东1,王重光1,孙二军2,黄丽平1(1.阜阳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安徽阜阳236037;2.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收稿日期:2019-09-12基金项目:陕西省教改项目:“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编号:15BY72)的阶段性成果;阜阳师范大学2018年度校级重点专项课题:“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编号:2018FSZJ01ZD),校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编号:2017CKJH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朝东(1979-),男,法学硕士,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E-mail:1054208849@qq.com。

摘 要:从战略、组织和实施层面,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呈现出层次化、类别化的特点。

政府与大学作为驱动力量,形成了“大学主导”与“政府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院模式、行政模式及社团模式,则体现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术力量、行政力量及学生组织的关联与互动;基于课程教学、项目竞赛以及实践平台形成的诸多模式,则关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运行及实施。

战略选择的最终确立、组织体系建设的优化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与实施,需要实现与大学内涵式发展、内外部治理以及教育创新实践的深度契合,并最终导向于大学发展的使命与功能。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类特征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927(2020)0301060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20.0053 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属性,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引擎时代,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也已进入“全面推进、不断革新”的发展阶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方法探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方法探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方法探析作者:蒋豪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17期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提出的又一有效教学实践,是高校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文以“精准化”理念为指导,积极探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的方法和途径,避免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供需错位”,力求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工作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战斗力水平。

关键司: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一系列挑战,各行各业急需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教育部〔2010〕3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成为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第一个全局性文件,文件的提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的推进做了全局部署、指明了大方向。

随后,在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体系的提出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了具体框架,形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指导两手抓的新模式,学生的自主性、课堂的体系性、文化的融合性都得到了有效发挥。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开展普及性培训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创业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进程,使辅导对象更具针对性,创新创业效果成效性可期。

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健全涵盖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促进供需对接和精准帮扶[1](108-109)。

从一系列国家颁布的创新创业文件政策来看,精准帮扶和个性化支持将是今后创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为积极贯彻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支持服务工作已不能仅仅依靠以往“一课一赛”简单粗暴的教育培养模式,要在抓牢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抓好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化”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在创业成功率方面下大功夫、啃硬骨头,大力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成功率。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结为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大学步伐,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秉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成立至今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通过不断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讲座、报告等系列活动,对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进行自己资助等方式,鼓励了一大批本科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一、规范日常管理,完善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我院在成立之初便建立了《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细则》(见附件1),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在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组成以院长左高山教授、党委副书记赵平副教授为首的学生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小组.实行“双轨导师制",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聘请学院各系专业老师与优秀研究生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和班导师,与导师形成一对一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从指导老师那里学到了所需的专业知识,更扩展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了沟通组织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二、建立学院品牌,强化基地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根据实际情况,学院领导意识到,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很多优秀的项目被迫停止了。

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创新创业作品,从2009年建院起,学院拿出部分资金资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课题的研究,在继承原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品牌创新项目“五高杯”的基础上,建立学院新的“五高杯”大学生创新性实践计划项目,增加创业团队的申报资格,作为学院新的创新创业基地。

2010年,经过学生自行申报课题,学生答辩,专家小组评审,学院共评出十项品牌项目,每项资助1000元;2011年,学院更加大投入,拿出20,000元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见附件2)。

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自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与株洲攸县石羊塘镇友好协商,学院在当地挂牌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同学参与实践.学院的举措大大鼓励了广大同学,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团队越来越多(见附件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创新创业对于转變教育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总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实现项目持续发展和达到项目价值最大化。

标签: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建议G424.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自2011年起实施,至今己走过6年历程。

实践表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为支持。

但是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阅读文献基础上,总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实现项目持续发展和达到项目价值最大化。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问题1.1 项目成员因素。

研究发现,从事创新训练项目的学生存在队员”流失”现象[1]。

随着项目不断开展,一些学生退出了项目组,到结题时,基本上是一个人在维持项目。

创业训练项目只有学校的学术指导教师,没有配备企业导师。

在实际访谈中发现,有些指导教师由于自身科研任务、教学任务繁重及社会职务工作繁忙等,导致不能对项目进行及时有效指导,缺乏与项目成员么间的沟通交流[2]。

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失去了联系指导教师的热情,也失去做项目的兴趣。

1.2 创新创业的团队合作。

大多数创业训练项目有比较明确的组织架构及团队成员分工。

创新训练项目成员基本没有团队内部的组织架构及明确的职责分工,成员对于项目本身理解不够深刻,不了解自己所承担项目的来源及意义,对项目未来发展亦没有明确规划[3]。

一方面由于创新训练项目成员人数较少,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团队架构,另一方面,对项目管理不善,成员没有承担起项目发展的责任。

1.3 创新创业项目的持续性。

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持续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

当前运行的创业训练项目中,即没有创新训练结题作为基础[4]。

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更好地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政府等外部资源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三螺旋理论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一、三螺旋理论的基本概念三螺旋理论最早由费雪提出,是一种描述创新活动的动态互动关系的理论。

其核心概念是将创新过程定义为由大学、工业界和政府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它们以协同共创的方式推动创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大学代表了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工业界代表了市场需求和技术转化,政府则代表了宏观环境和政策支持。

这三者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通过不断地互动和碰撞,形成创新的动态过程。

在三螺旋理论的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视为大学和工业界以及政府之间协同创新的重要环节。

高校必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同时也应与工业界和政府密切合作,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在三螺旋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1. 多方参与,形成合力高校、企业和政府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关键参与方。

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通过开展合作研究、共建实验基地、共同举办创新创业赛事等形式,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企业应积极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机会、导师资源和创业项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

2. 开放共享,促进资源共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包括人才、科研成果、创业项目等,这些资源需要得到充分的开放和共享。

高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向企业和政府开放资源,提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

企业和政府也可以向高校开放自身的资源,与高校共享先进技术、市场信息和创新创业项目。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李丹阳(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摘 要:青年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应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积极创造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路径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一)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日益凸显出自身的优势,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剂良方。

大学生是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劳动力资源,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一方面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带来巨大的动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人数偏少,且项目质量不高,成功率较低。

如何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将深入推进创业教育改革,其中包括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线上就业创业指导,研发一批线上创业课程及创业讲座视频”。

李克强总理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要实施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进一步加以完善”。

大学生个人应该积极主动的投身创业事业中,借助政府优惠政策以及创业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创业理想,不留下人生遗憾。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探索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探索

2024年第8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就业创业指导类)(2021SJGLX1038);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子项目(jg2252)㊂作者简介:王丽萍(1980-),女,山东禹城人,教育学硕士,郑州经贸学院副教授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探索王丽萍(郑州经贸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㊀要:借助NVivo12软件,按时间序列对2018-2021年关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49份文本资料进行词频分析,并运用扎根理论对相关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㊂扎根结果分析,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包括创业主体㊁高校㊁社会和政府四大要素,其中创业主体是中心角色,通过 内部支持 协同合作 外部保障 形成体系㊂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坚实的成果,但还存在成长的空间,比如在专创融合㊁家庭因素㊁创业主体的 反哺 作用等方面均需要继续探索㊂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校;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8.0080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 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 ㊂充分说明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依靠高校远远不够,需要将校内㊁校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㊂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发展到生态化阶段,建立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是解决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㊂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以期对我国高校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㊂1㊀文献回顾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文化培育㊁生态因子协作以及生态机制等方面㊂1.1㊀生态文化培育研究生态文化培育的研究多借鉴美国㊁以色列等高校的做法,再融入国内 立德树人 的思政元素㊂王志强(2020)认为从多个维度培育校内的创新创业文化,从而构建起所在区域内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和生态系统㊂1.2㊀生态因子协作研究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已初具雏形,但要素与要素之间尚未形成良好循环㊂鲍明旭(2020)认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政府㊁高校和产业同心协力,合理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㊂1.3㊀生态机制研究现阶段,学者们倾向于思考创业生态系统如何高效运作,研究重点多集中于生态机制研究㊂陈元媛(2021)指出要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统筹机制㊂政府要发挥好 中介 作用,做好创新成果转化的服务工作㊂综上,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生态文化培育㊁生态因子协作以及生态机制等问题上,其中以生态因子协作研究为最多,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以高校为主体,外部要素包括政府㊁企业㊁社会等,但各生态要素之间如何良性协作尚未形成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运作模型㊂2㊀研究设计2.1㊀研究方法本文对国内颁布的双创政策文件㊁学术期刊文章等文本进行逐步编码,并在编码的过程中运用NVivo12的词频检索功能对范畴内容进行时间序列上的比较分析,进而找出现阶段双创教育的重心领域㊂2.2㊀数据收集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两个部分㊂一是,收集2015-2021年间的官方文件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官方网站公布的关于 创新创业 的相关政策文件,共收集到9份;二是,收集知网数据库2018-2021年间的期刊论文㊂以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为主题词,检索到121篇北大核心㊁CSSCI 等期刊论文,从中随机选取40篇㊂㊃32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8期3㊀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3.1㊀开放式编码提炼概念与范畴将文本材料进行编码,主要包括开放性编码(OpenCoding)㊁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㊂(1)开放式编码㊂将49份文本资料随机选取28份导入NVivo12软件中,并进行编号和命名,对原始文本和范畴的确定进行不断理解㊁整合㊁筛选和比较,同时根据概念间的重复度和出现的频次进行反复推敲,最后形成了60个初始概念编码和18个范畴㊂(2)主轴编码㊂通过主轴编码后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一步形成了4个主范畴㊂如表1所示㊂表1㊀三级编码过程主范畴副范畴初始范畴内涵解释创业主体B1创业主体A1个人创业主体校内参与创业的个人A2组织创业主体组织创业主体主要涉及高校㊁地方政府和企业高校社会B2领导体系B3课程建设B4师资建设B5制度建设B6文化建设B7校外合作A3专项工作领导机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总体推进校内创新创业工作开展;二是统筹协调与社会㊁企业㊁政府等各方的合作A4创业教育专门机构主要任务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学科建设,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委员会和教学团队A5理论基础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㊁专创融合课程㊁在线课程等的建设,以及双创教材㊁教学方法改革等研究A6课外实践活动包括非正规课程㊁专业社团㊁第二课堂㊁实践平台等实践活动A7校内师资校内师资包括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师A8校外师资校外师资包括专家学者㊁企业人士㊁政府人员等A9师资制度包括师资培养㊁激励政策㊁考核评价等制度建设A10学生制度包括创业支持㊁学分认定㊁弹性学制等制度建设A11校内机制主要指保障机制㊁评价机制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A12校内文化建设包括创造高校创新创业的氛围营造和人文环境建设A13校外文化建设包括社交文化和创业文化的打造 营造独立㊁自由㊁创业㊁实干的创新创业氛围A14资源体系高校与社会㊁企业合作,争取创业所需人力㊁技术㊁信息㊁场地㊁资金等资源A15对外合作高校可与名校㊁创业孵化器㊁企业㊁政府㊁公众等进行合作和交流政府B8保障服务A16政府支持政府通过多方来源可从资金㊁场地㊁政策㊁立法㊁科技㊁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A17创业指导服务高校㊁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信息㊁培训㊁商机等多方面服务㊀㊀(3)选择性编码与模型构建㊂经过选择性编码,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梳理出一条 故事线 :高校为创业主体提供 内部支持 ,社会通过 协同合作 为创业主体营造适宜创业的社会文化和资源体系,政府通过 外部保障 为创业主体提供资金㊁场地㊁政策等保障性支持和创业指导服务,创业主体向政府㊁社会和高校反哺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与工艺等㊂构建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㊂图1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理论模型(4)饱和度检验㊂本研究对剩余的21份文本资料进行了理论饱和度检验,对其进行三级编码后,所得结果基本包括在以上所得范畴中,未发现新的范畴关系结构㊂由此得出,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的理论模型是饱和的㊂除此之外,还向本领域两位专家㊁学者请教了编码结果和理论模型,得到了他们肯定,说明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㊂4㊀模型阐释及扎根结果分析下面将阐释模型中的4个主范畴 创业主体㊁高校㊁社会和政府之间的逻辑关系㊂4.1㊀内部支持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高校可以从领导体系㊁课程㊁师资㊁制度㊁校园文化等方面为创业主体提供内部支持㊂ 高校 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作为创业主体的 土壤 ,向大学生供给大量 养分 ㊂ 领导体系 通过建设合理的 课程体系 ㊁搭建全面的 师资队伍 ㊁设置科学的 制度体系 ㊂ 高校 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断提供 物质基础 , 课程体系 和 师资队伍 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生产 知识能量 , 制度体系 保证 知识能量 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流通和循环㊂4.2㊀协同合作协同合作,包括校外文化建设和校外合作㊂校外文化建设指的是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外合作,包括资源体系和对外合作㊂一个社会创新创业文化的建立,需要国家㊁企业㊁媒体㊁高校㊁家庭等多种要素共同协作㊂4.3㊀外部保障外部保障,主要指的是政府的支持和创业指导服㊃42㊃2024年第8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务㊂政府需要从资金㊁场地㊁政策㊁立法㊁智力㊁管理㊁资源等方面对创业主体给予支持㊂创业指导服务也需要政府从信息㊁培训和项目等方面予以提供㊂如果将高校比作是 根 ,那么政府则更像是 土壤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源源不断向根系输送足够的养分㊂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高校为创业主体提供 内部支持 ,与社会 协同合作 为创业主体营造社会文化和资源体系,政府为创业主体提供 外部保障 ,它们之间相互联动共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内外部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最终达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㊂5㊀研究结论与展望5.1㊀研究结论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2018-2021年有关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的49份文本资料进行了逐步编码和系统分析,并按年份对文本资料进行NVivo12词频检索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坚实的成果,但还存在成长的空间,比如在家庭因素㊁专创融合㊁创业主体的 反哺 作用㊁ 协同协作 和 外部保障 等方面均需要继续探索㊂(1)生态系统的主体中,缺少 家庭 这一重要主体㊂忽视了 家庭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要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风气和文化, 家庭 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我国自古崇尚中庸之道,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确实有一定难度,需要政府㊁社会㊁媒体等持续宣传,为家庭树立创新创业风气奠定基础㊂(2)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存在 两张皮 现象,需要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真正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㊂传统的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是什么)和演绎推理(应该是什么)的能力,而创业思维更注重培养溯因推理(可能是什么)能力,在面对当今高度不确定的环境,更需要学生的溯因推理能力㊂除此以外,双创课程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㊁教学形式㊁方法和手段都需要与时俱进㊁不断创新㊂(3)忽视了创业主体(大学生)的 反哺 作用㊂从当前研究来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过于注重自上而下的能量输送,即高校㊁社会和政府向创业主体(大学生),而对创业主体(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 反哺 能力较为忽视㊂高校㊁社会或政府可以建设更多的平台和渠道,让创业主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比如科研成果㊁产品㊁工艺等赋能高校㊁企业和政府,从而形成 能量 闭环㊂5.2㊀研究贡献(1)研究方法创新㊂首次运用扎根理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梳理,阐述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展,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借鉴㊂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现今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薄弱点,比如:生态系统的主体中,缺少 家庭 这一重要主体;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存在 两张皮 现象;忽视了创业主体(大学生)的 反哺 作用;针对 内部支持 的研究明显多于协同协作 和 外部保障 等,希望在高校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时予以重点补充和考虑㊂(2)研究理论创新㊂以 故事线 (StoryLine)的形式描绘和构建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型㊂当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生态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协作研究㊂本文从整体上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抽象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型,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发展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㊂5.3㊀研究不足与展望(1)研究不足㊂本文以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为基础,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理论模型㊂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㊂比如,对数据的收集可能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疫情期间,去高校做访谈的条件有限,未能收集到一手资料,因此,本文收集数据是选取一定量相关政策文件和期刊论文,导致最终的模型构建有可能针对性不强㊂(2)未来展望㊂首先,在选取数据方面,未来的研究可偏重一手资料㊂比如,选择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的高校㊂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可以更加多样化㊂比如,采用实地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注重进行结构化或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可同时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深入挖掘数据现象,由表及里,探索出更内在的本质,此方式更有利于被访谈者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因此,所得到的信息也往往比个别访谈更加深入和全面㊂参考文献[1]杨晓慧.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8,(1):48-52.[2]王志强,朱黎雨.以色列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1):67-74. [3]鲍明旭.数字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基于三螺旋理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0): 31-35.[4]陈元媛.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7):94-96.㊃52㊃。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公关论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文/张清清摘要:创新是一个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局面,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影响各国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仍存在一些教育理念、师资力量、资源利用方面的不足,如何更加重视创新思维的教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研究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师资能力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多方协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舆论氛围的现实路径进一步实现基于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引言我国历来十分重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活力。

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主动选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突破口、是时代新人全面发展的关键。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课程资源丰富,师资队伍规模较大,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发展呈良好态势。

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仍面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相关经验不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有待完善等困境和挑战,高校亟需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共识,强化创新思维的理论培养与实践锻炼。

一、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及特征自1999年我国政府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1]。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引发了学者们的热烈谈论,对此,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其主流观点一是认为这是一种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理念基础之上融合而来的全新教育理念;或者认为这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可见,过去学者们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就业的教育实践活动。

人是我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教育活动,学生才是这一过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我们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注重批判性思维教育、一种敢于提出质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是一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探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探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探讨引言1.1 概述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创新和创业能力被认为是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以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当今社会对创新和创业需求的增长趋势。

其次,我们将阐述大学生参与创新和创业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然后,我们将对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接着,我们会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最后,我们将分享一些有效模式并附上实践案例,并总结提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通过对现有问题和挑战的分析,我们将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借鉴实践案例,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建议,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2.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2.1 当今社会对创新创业的需求如今,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对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行业面临许多挑战和改变,而新兴产业和创业企业正在崛起。

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已变得尤为重要。

2.2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

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

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实际项目时可以提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综合能力,这些都是在未来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素质。

2.3 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国内外许多高校已开始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模式。

国内一些高校开设了具有创新创业内容的课程,提供相关资源和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及展望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及展望

有季 节性 、周期性和分 散性 ,流通具有 时效性 、易腐性、鲜 链物 流聚散节点选址和布 局、生鲜农产 品库存控制 等也有一
活性 ,消费具有单位需求小 市场需求大 的特点 ,同时消费者 定 的研究。如姜大立 、杨 西龙 针对易腐物 品的特性和连 续选
对产 品的外观 、品质、市场 环境都有很 高的要求 【6】。这种 特 址 问题 的 复 杂 性 ,建 立 了一 种 求 解 易 腐 物 品配 送 中 心连 续选
点 决 定 生鲜 农 产 品供 应 链 不 同于 工 业 品供 应链 。
址 问题 的 CAGA 算 法 【1 。
3 国 内有 关农 产 品物 流 的研 究 3.1农 产 品 物 流 及供 应 链 研 究
③ 生鲜 农 产 品 供 应 链 安 全 追 溯 体 系 研 究 。近 年 来 随 着 食 品安全 事故的频发 ,针对 生鲜食 品供应 链安全的研究有所增
生鲜农产 品供应链是 以生鲜农产 品为对象 ,围绕生鲜农 产 品这一经营核 心 ,通 过对物流、资金流和信 息流的控制 , 协调农业 生产资料供 应商、农户、农产 品经 营者、消费者之 间利益诉求 ,从农资采 购开始 ,完成 生鲜 农产 品的生产作业、
【收 稿 日期 】2011—05—28 十基金项 目:湖 丽省 高校 青年 骨干教师培养项 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 目 (编号 09C139)。
与 优 化 的毋 究现 状进 行 综 述 ,指 出供 应 链 利 益 分 配机 制 、供 应 链 成 本 和 基 于 电子 商 务 的 供 应 链 管 理 、 生鲜 食 品 冷链
系统 等 将 成 为 生 鲜农 产 品供 应 链研 究 的 热 点 问题 。
【关键 词 】 生 鲜 农 产 品 ;供 应 链 管 理 ;综 述

夯实基础,群策群力,积极推进学会工作创新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工作经验材料

夯实基础,群策群力,积极推进学会工作创新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工作经验材料

第5卷第2期创新与创业教育V ol.5No.2 2014年4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pr.2014夯实基础,群策群力,积极推进学会工作创新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工作经验材料杨芳(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湖南长沙,410083)[摘要]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在成立五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学会顺应高教改革发展要求,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重大改革决策。

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举办全国高层论坛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整合资源,发挥专家学者作用,推进学会平台建设。

加强学会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完善学会运营机制,夯实学会基础,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工作;创新发展[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893X(2014)02−0122−03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成立于2009年,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全国性学术团体。

五年来,学会紧紧围绕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生工作司等部门的指导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础、科学规划,群策群力、民主办会,不断拓展工作空间,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发展,学会工作初见成效。

一、群策群力,深化学会引领作用(一)顺应高教改革要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一是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协调作用,凝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合力。

学会会员构成层次较多,包括高校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科技园和校产部门等。

学会积极组织全国性活动,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推进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围绕高教改革和发展大局,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重大改革决策。

参与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制定,参与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制定,参与教育部创业教育示范性教材《创业基础》的编写。

大学生创业教育专家——杨芳

大学生创业教育专家——杨芳

大学生创业教育专家——杨芳佚名【摘要】一、个人简历中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编委、副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专家组专家,等等。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年(卷),期】2011(000)015【总页数】1页(P1-1)【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专家;专家委员会;创新创业;教学基本要求;中南大学;教育学会;创业教育【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5.5一、个人简历中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编委、副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专家组专家,等等。

二、研究领域长期致力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和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先后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铁道部课题《铁路互联网下人才市场研究》等项目研究十余项;出版《新时期大学生人性化管理》等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

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教材和关于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文件的编写和修订工作。

先后在全国创业实训项目总结会、全国创业培训工作座谈会、湖南省省会(长沙)大学生自主创业经验交流会、湖南省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和经验介绍。

在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业教育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

在国内多个省市进行师资培训,多个大学进行讲座。

三、学术观点创业教育是当代高校应负的时代责任。

推进创业教育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

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

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
罗军飞;彭跃花
【期刊名称】《纺织服装教育》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创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内驱力",也是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压器".在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我国高校可采用"规范化培训"、"社会化实践"、"基地化依托"等策略大力发展创业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罗军飞;彭跃花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党委办公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述评——兼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2.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协同策略
3.略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4.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5.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协同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业教育课程化的框架设计

创业教育课程化的框架设计

创业教育课程化的框架设计
杨艳萍
【期刊名称】《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创业教育的课程化,是指在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形成教育影响,对受教育者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实现创业教育的课程化,必须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框架,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创业教育目标,设计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和选择教学过程模式.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杨艳萍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3
【相关文献】
1.基于学分制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2.个性化教育理论视角下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管理对策
3."双创"背景下创业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块化课程框架设计研究
4.浅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化改革路径
5.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