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第32讲 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儒学的世俗化:注重普及 (1)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人皆可以为尧舜,儒家伦理深入社会。 (2)推动庶民社会发展:重视家族伦理建设;建立宗族乡约秩序;兴办慈善教育 事业。 3.理学的精神化:注重修身 个人的气节德操;民族的使命责任感。(一直影响到近代)纲常名分,理学杀人。 (局限性)
4.理学的正统化:孔孟地位提升 南宋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元朝科举考“四书”;明朝居于统治地位。 5.理学的国际化 流传朝鲜、日本等,形成“朱子学”学派。
——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 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问题】 据材料,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解析】 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需从材料分析。材料中 “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等反映出弘扬传统 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宋明理学 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凝聚宗族、道德修 养、理学自身发展、文化传承、维护统治等角度归纳。
代佛儒道三教地位的变化考 影响。
查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教材空白点:宋代理
(3)2012·海南卷,4:从时人话 学的世俗化。
语出发考查魏晋时期佛教与
儒学的冲突
宋明 理学
宋明理学 的内容、
特点
宋明理学 的地位、
影响
(1)2016·海南卷,7:从宋代、清代统治 者对关羽的褒封,考查宋明理学的内容 特点 (2)2015· 全 国 Ⅰ 卷 ,40: 从 与 先 秦 、 汉 代儒学的比较入手,考查宋代儒学的新 发展 (3)2014· 全 国 Ⅰ 卷 ,26: 从 人 性 出 发 考 查“存天理,灭人欲”所体现的人性论 (4)2012· 课 标 卷 ,27: 从 王 阳 明 言 论 出 发考查其心学主张
造 中华民族 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
专制统治 ,压抑、扼杀人们的 自然欲求
。
(2)为 封建等级秩序 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 官方哲学,
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夸大了“心”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
”的思想,强调知行合一
“
”。
六、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
天人感应
(1)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
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
理化,是对中国理封学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心学打破
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3)理学重视 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强调人的 社会责任 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
3.地位:理学的集大成者,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 维护 专制主义 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五、发展——陆王心学 1.地位: 心学 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表现 (1)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提出“ 心即理也 ”的核心命题,主张“发明本
心”,直接体悟理。 (2)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 致良知
主题二 儒学的世俗化与乡村治理——宋明理学的影响
材料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 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 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 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 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二、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关系
继承 坚持儒家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发展
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
角度一 唐代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典例1】 (2014·全国Ⅰ卷,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 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 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陈来《宋代理学话语的形成》
材料二 从唐代末期到北宋,中小地主和自耕农为主的经济形态出现,他们的 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到国家政权队伍里面,成为士大夫的主体。这种社会出身 的知识人,在伦理观念、文化态度和思想倾向方面,跟中唐以前、魏晋时代, 尤其士族出身的知识分子的想法大异其趣。他们甘于吃苦的精神人格,以国 家大事、以民生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代表了当时北宋儒家人格的发展方向。 如果没有这种道德精神出现,那宋明理学的出现应该说是没有前提的,也就是 没有可能的。
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抓主干
一、背景 1.魏晋时期, 佛教 、道教广泛传播,冲击了 儒家思想
作为核心价值
观念的地位。
2.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从“道德”思想和“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3.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 儒学复兴 运动。
二、理学的概念 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 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
(1)2018·全国Ⅰ卷,40(1):宋明理学对 乡约制度的影响 (2)2014· 全 国 大 纲 卷 ,17: 从 明 清 普 遍 纂修族谱现象出发,考查理学的社会 影响 (3)2013·全国Ⅰ卷,25:从“周孔之 道 ”到“孔孟之道”的变化考查程朱理 学的地位
3.备考策略:(1)宋明儒学的思想主 张、特征、影响是本考点的教学重 点,建议在复习时既要关注历代儒 学各自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时代变化 之间的关系,更要关注不同时代儒 学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从而理 解儒学近两千年占据中国古代主流 思想地位的原因。(2)宋明理学对 社会生活、文化学术、法律制度等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过程中 注意进行归纳。(3)注意在不同时 空背景下,把握儒学发展的现实意 义。在增强文化自信的今天,深刻 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及时代意义, 对于构建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 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三、创立——北宋五子
“北宋五子” 周敦颐、邵雍
张载 “二程”
主要成就
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 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 杰出代表 确定了理学最高范畴“ 天理 ”,认为“仁”是天 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
第32讲 宋明理学
考纲考情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点即时演练
考纲考情分析
最新考纲 知识点
试题角度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备考分析
宋明理学
宋明理 学产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背景
(1)2015·海南卷,5:从僧人契
嵩的话切入考查宋代的三教
合流
1. 高 频 考 点 : 宋 明 理 学
(2)2014·全国Ⅰ卷,25:从唐 产 生 的 背 景 、 内 容 及
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
主题一 时代使然——理学出现的背景 材料一 宋明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哲学家、思 想家出现最多、思想水平最高的时代。宋明理学是儒家哲学,它是先秦时代 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虽然明确声明自觉承继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其 思想体系中也扬弃了经学、玄学、佛学及道教的思想,但理学能够在宋代以 后获得新的发展,正是因为它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批判地吸取了不同思想的 营养。
——陈来《宋明学案为往圣继绝学》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解析】 材料“它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批判地吸取了不同思想的营养”说 明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吸纳佛道等不同思想的营养。“从唐代末期到北 宋,中小地主和自耕农为主的经济形态出现”说明唐宋鼎革,社会秩序变化。 “他们的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到国家政权队伍里面”“甘于吃苦的精神人格, 以国家大事、以民生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代表了当时北宋儒家人格的发展方 向”体现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他们富有社会责任感。 【参考答案】 背景: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三教融 合,儒学吸纳佛道思想;社会秩序混乱,急需加强中央集权;门阀士族衰落,富 有道德精神人格的知识分子涌现。
【参考答案】 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 诫,稳定秩序。 影响: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修养;明确了家族、社会伦理 关系,规范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理学、文化的世俗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和传承;适应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深化拓展
一、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儒学的哲理化:注重思辨 在批判吸收佛道思想基础上,确立了一套以“天理”为核心的精致完备的理 论体系。(本原、认知)
深化拓展 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1.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唐末和五代时期的长期分裂和混 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 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开始。 2.理学的兴起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稳定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 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理学的兴起是儒、佛、道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出现了 一个重要转折,韩愈提出儒家“道统”思想,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 封建统治相适应,儒家“道统”思想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 4.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 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求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 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2)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融汇了历代学 者对儒学的研究成果,而且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 的统治地位。
(3)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宋明理学达到了思 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以及所讨论的问题都是新的;它 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联系 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 目的的。 (4)强调个人修行,比如“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它对于现代化所带来的一路下行的世俗化,有一定的道德逆 挽作用。
四、成熟——朱熹的学说
1.学说
(1)理气论:理比气更根本;万物之理终归为一,为“太极”。
(2)修养论:强调要慎思明辨, 格物致知 ,强调了“仁”和仁者境界等,仁
者境界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3)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 三纲五常 ”,要求儒家干预政治,
关键是“正君心
”。
2.著作:注解《 四书 》,成为理学的经典。
(2)表现:思辨性很强的玄学哲学诞生了,建安文学和抒情诗出现了,谢灵运的 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文学,顾恺之的人物画都放射出奇光异彩;于是,书法艺 术在东汉中叶之后,终于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化舞台上的独特地位,飘然进入一 个辉煌灿烂的时期。 2.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 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随着西汉末年佛教的传入、东汉末年道教的 兴起,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统治者倡导佛教,李唐王朝尊崇道教,佛、道 思想在社会上弥漫。但从西汉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直到明清,儒学一直是中国 封建社会统治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 3.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1)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研究人伦物理,补孔孟所 未备,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重理解
1.汉末魏晋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 (1)背景: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 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此间约近四百年,政 治昏暗,皇权堕落,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是我国历史上突出的多国多君时代。 同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南北民族大迁徙,又促成国内各民族、各种社会制度 和生产方式的大交融。由于政治多元,权力分散,思想禁锢已不复存在,文人学 士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自由。而日益发展的地主庄园又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十分优 越的物质条件。魏晋文人学士,终于冲破两汉经学的束缚而以一种新的思维、 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观察社会、探讨人生哲理;于是,人文精神进一步发育, 思想和学术大开放,儒学、玄学、道教、佛教相互渗透、影响,终于酿成比春秋 战国百家争鸣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思想大解放局面。
4.理学的正统化:孔孟地位提升 南宋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元朝科举考“四书”;明朝居于统治地位。 5.理学的国际化 流传朝鲜、日本等,形成“朱子学”学派。
——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 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问题】 据材料,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解析】 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需从材料分析。材料中 “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等反映出弘扬传统 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宋明理学 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凝聚宗族、道德修 养、理学自身发展、文化传承、维护统治等角度归纳。
代佛儒道三教地位的变化考 影响。
查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教材空白点:宋代理
(3)2012·海南卷,4:从时人话 学的世俗化。
语出发考查魏晋时期佛教与
儒学的冲突
宋明 理学
宋明理学 的内容、
特点
宋明理学 的地位、
影响
(1)2016·海南卷,7:从宋代、清代统治 者对关羽的褒封,考查宋明理学的内容 特点 (2)2015· 全 国 Ⅰ 卷 ,40: 从 与 先 秦 、 汉 代儒学的比较入手,考查宋代儒学的新 发展 (3)2014· 全 国 Ⅰ 卷 ,26: 从 人 性 出 发 考 查“存天理,灭人欲”所体现的人性论 (4)2012· 课 标 卷 ,27: 从 王 阳 明 言 论 出 发考查其心学主张
造 中华民族 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
专制统治 ,压抑、扼杀人们的 自然欲求
。
(2)为 封建等级秩序 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 官方哲学,
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夸大了“心”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
”的思想,强调知行合一
“
”。
六、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
天人感应
(1)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
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
理化,是对中国理封学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心学打破
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3)理学重视 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强调人的 社会责任 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
3.地位:理学的集大成者,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 维护 专制主义 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五、发展——陆王心学 1.地位: 心学 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表现 (1)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提出“ 心即理也 ”的核心命题,主张“发明本
心”,直接体悟理。 (2)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 致良知
主题二 儒学的世俗化与乡村治理——宋明理学的影响
材料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 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 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 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 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二、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关系
继承 坚持儒家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发展
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
角度一 唐代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典例1】 (2014·全国Ⅰ卷,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 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 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陈来《宋代理学话语的形成》
材料二 从唐代末期到北宋,中小地主和自耕农为主的经济形态出现,他们的 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到国家政权队伍里面,成为士大夫的主体。这种社会出身 的知识人,在伦理观念、文化态度和思想倾向方面,跟中唐以前、魏晋时代, 尤其士族出身的知识分子的想法大异其趣。他们甘于吃苦的精神人格,以国 家大事、以民生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代表了当时北宋儒家人格的发展方向。 如果没有这种道德精神出现,那宋明理学的出现应该说是没有前提的,也就是 没有可能的。
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抓主干
一、背景 1.魏晋时期, 佛教 、道教广泛传播,冲击了 儒家思想
作为核心价值
观念的地位。
2.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从“道德”思想和“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3.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 儒学复兴 运动。
二、理学的概念 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 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
(1)2018·全国Ⅰ卷,40(1):宋明理学对 乡约制度的影响 (2)2014· 全 国 大 纲 卷 ,17: 从 明 清 普 遍 纂修族谱现象出发,考查理学的社会 影响 (3)2013·全国Ⅰ卷,25:从“周孔之 道 ”到“孔孟之道”的变化考查程朱理 学的地位
3.备考策略:(1)宋明儒学的思想主 张、特征、影响是本考点的教学重 点,建议在复习时既要关注历代儒 学各自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时代变化 之间的关系,更要关注不同时代儒 学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从而理 解儒学近两千年占据中国古代主流 思想地位的原因。(2)宋明理学对 社会生活、文化学术、法律制度等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过程中 注意进行归纳。(3)注意在不同时 空背景下,把握儒学发展的现实意 义。在增强文化自信的今天,深刻 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及时代意义, 对于构建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 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三、创立——北宋五子
“北宋五子” 周敦颐、邵雍
张载 “二程”
主要成就
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 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 杰出代表 确定了理学最高范畴“ 天理 ”,认为“仁”是天 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
第32讲 宋明理学
考纲考情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点即时演练
考纲考情分析
最新考纲 知识点
试题角度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备考分析
宋明理学
宋明理 学产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背景
(1)2015·海南卷,5:从僧人契
嵩的话切入考查宋代的三教
合流
1. 高 频 考 点 : 宋 明 理 学
(2)2014·全国Ⅰ卷,25:从唐 产 生 的 背 景 、 内 容 及
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
主题一 时代使然——理学出现的背景 材料一 宋明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哲学家、思 想家出现最多、思想水平最高的时代。宋明理学是儒家哲学,它是先秦时代 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虽然明确声明自觉承继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其 思想体系中也扬弃了经学、玄学、佛学及道教的思想,但理学能够在宋代以 后获得新的发展,正是因为它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批判地吸取了不同思想的 营养。
——陈来《宋明学案为往圣继绝学》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解析】 材料“它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批判地吸取了不同思想的营养”说 明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吸纳佛道等不同思想的营养。“从唐代末期到北 宋,中小地主和自耕农为主的经济形态出现”说明唐宋鼎革,社会秩序变化。 “他们的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到国家政权队伍里面”“甘于吃苦的精神人格, 以国家大事、以民生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代表了当时北宋儒家人格的发展方 向”体现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他们富有社会责任感。 【参考答案】 背景: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三教融 合,儒学吸纳佛道思想;社会秩序混乱,急需加强中央集权;门阀士族衰落,富 有道德精神人格的知识分子涌现。
【参考答案】 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 诫,稳定秩序。 影响: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修养;明确了家族、社会伦理 关系,规范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理学、文化的世俗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和传承;适应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深化拓展
一、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儒学的哲理化:注重思辨 在批判吸收佛道思想基础上,确立了一套以“天理”为核心的精致完备的理 论体系。(本原、认知)
深化拓展 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1.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唐末和五代时期的长期分裂和混 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 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开始。 2.理学的兴起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稳定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 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理学的兴起是儒、佛、道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出现了 一个重要转折,韩愈提出儒家“道统”思想,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 封建统治相适应,儒家“道统”思想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 4.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 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求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 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2)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融汇了历代学 者对儒学的研究成果,而且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 的统治地位。
(3)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宋明理学达到了思 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以及所讨论的问题都是新的;它 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联系 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 目的的。 (4)强调个人修行,比如“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它对于现代化所带来的一路下行的世俗化,有一定的道德逆 挽作用。
四、成熟——朱熹的学说
1.学说
(1)理气论:理比气更根本;万物之理终归为一,为“太极”。
(2)修养论:强调要慎思明辨, 格物致知 ,强调了“仁”和仁者境界等,仁
者境界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3)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 三纲五常 ”,要求儒家干预政治,
关键是“正君心
”。
2.著作:注解《 四书 》,成为理学的经典。
(2)表现:思辨性很强的玄学哲学诞生了,建安文学和抒情诗出现了,谢灵运的 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文学,顾恺之的人物画都放射出奇光异彩;于是,书法艺 术在东汉中叶之后,终于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化舞台上的独特地位,飘然进入一 个辉煌灿烂的时期。 2.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 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随着西汉末年佛教的传入、东汉末年道教的 兴起,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统治者倡导佛教,李唐王朝尊崇道教,佛、道 思想在社会上弥漫。但从西汉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直到明清,儒学一直是中国 封建社会统治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 3.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1)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研究人伦物理,补孔孟所 未备,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重理解
1.汉末魏晋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 (1)背景: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 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此间约近四百年,政 治昏暗,皇权堕落,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是我国历史上突出的多国多君时代。 同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南北民族大迁徙,又促成国内各民族、各种社会制度 和生产方式的大交融。由于政治多元,权力分散,思想禁锢已不复存在,文人学 士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自由。而日益发展的地主庄园又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十分优 越的物质条件。魏晋文人学士,终于冲破两汉经学的束缚而以一种新的思维、 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观察社会、探讨人生哲理;于是,人文精神进一步发育, 思想和学术大开放,儒学、玄学、道教、佛教相互渗透、影响,终于酿成比春秋 战国百家争鸣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思想大解放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