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同步练习卷: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合集下载

【精品】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测试卷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

【精品】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测试卷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

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历史(十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6长郡)“周公制礼”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渊源,唐宋以前,儒家推崇的圣人向来是“周孔”,唐宋开始,“周孔”逐渐被“孔孟”所取代,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D) A.中国社会平民化程度加深B.“仁政”和“民本”思想更符合时代需求C.理学家对孟子思想的推崇D.周公思想存在的经济基础崩溃【解析】周公是传说中周礼的制定者,孔子继其踵,推崇“克己复礼”,代表的是贵族思想,孟子处于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他把儒学的对人以仁发展为“仁政”“民本”思想,反映了普通平民的诉求。

唐以前,贵族政治犹存,宋以后,社会平民化程度加深,所以孟子地位提高;东汉末至隋唐一统和唐末藩镇割据以及五代十国的历史启示了“仁政”和“民本”思想的重要性;理学家例如朱熹把孟子的著作校注,列入科举考试范围,也提升了孟子的地位;A、B、C都是变化原因。

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进入战国以后就是小农经济,唐宋时期周公地位的让步与小农经济在近代崩溃的史实无关,故选D。

2.(2016雅礼)《孟子》有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材料表明《春秋》一书(A)A.政治立场的保守性B.维护了周王的绝对权威C.体现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D.提出的治国理念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解析】《孟子》有云“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说明《春秋》在维护奴隶主统治方面的作用,体现孔子思想的保守性,故A项正确;周王此时已经不具备统治天下的权威,故B项错误;以德治民的理念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在当时没有成为治国理念,故D项错误。

3.(2016长郡)“化性以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C)A.商鞅B.孔子C.荀子D.韩非子【解析】“伪”就是人为,非天生之意。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综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2.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制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3.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

这说明( )A.传统科技已发展为近代科技B.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科技发展C.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高低D.中国科技明清仍然领先于世界4.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

这表明(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5.“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

”此诗描绘的书法字体 ( )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任情纵性,美感极佳D.行云流水,清晰活泼6.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是(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7.秦汉之际,儒家经典多佚。

汉代儒者将流落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经典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整理下来,便是今文经学,大一统、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是其阐发的主要主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案42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案42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2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案4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案4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案4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42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导学号 99522899( D )晚明时期会社简表A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以“八股文”禁锢人们的思想,况且材料图表中没有涉及文化政策和社会舆论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出现了几个城市,但是不足以说明中小市镇大量兴起,材料强调的是实用之学,并未出现反传统舆论,故B 项错误;四民结构是指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材料仅涉及士商阶层,未提及农工,而且没有社会分化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根据材料“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可知,经世致用思潮兴起,故D项正确.2. (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盟联考)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汉代儒学(wd无答案)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汉代儒学(wd无答案)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汉代儒学(wd无答案)一、单选题(★) 1 . 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

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德主刑辅”、“大德小刑”D.“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

这种做法说明了A.中央集权顺应历史潮流B.封建皇权具有神权色彩C.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D.君权与相权矛盾不突出(★★) 3 . 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

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

这种变化反映了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4 . 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A.推动了儒释道融合B.革新了选官制度C.提出家国一体观念D.设刺史以察民情(★★) 5 . 下面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下列对于统计表分析正确的是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17586次46.53%法观念法、刑4648次12.30%财富观念利、财、富4765次12.61%公平公正观念均、平4427次11.71%道观念道6367次16.85%A.主流价值儒学化B.法家大行其道C.重利轻义观盛行D.伦理脱离政治(★★) 6 . 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

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

新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新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2021河南名校联考]孟子劝诫“为政者”接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给予民众以福利,使“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才能赢得天下。

这表明孟子( )2.[2021河北张家口月考]齐国的稷下学宫,可看作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个缩影。

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这个学术王国中互相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儒、道、名、法等家都曾有重要人物出入稷下,其思想互相影响。

稷下学宫的开设( )3.[2021晋南高中联合体阶段检测]战国诸子多言天下将归于一统。

孟子谓天下将“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从哲理层面提出“道通为一”,法家则从制度层面提出“一统天下”的具体措施。

这( )4.[2021河南洛阳第一次统考]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议郎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外树立刻有《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经书的石碑。

这些石碑历时8年刻成,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

这一措施( )5.[2021中原名校第四次考评]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一些儒者杂糅老庄学说,但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

这反映出( )6.[2021山东质量检测]宋明时期,理学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重要的分支。

虽然二者的主张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殊途同归。

“同归”是指它们都( )7.[2021重庆八中适应性测试]明清之际思想家们从明朝衰亡的教训出发,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务实学风,主张经世致用,由此形成了一股积极进步的新思潮。

该新思潮( )8.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导“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9.“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君臣错位、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危急时,自省或检讨自己的过失、过错发出的一种口谕或者文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针对训练 第1单元 第2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岳麓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针对训练 第1单元 第2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岳麓版必修3

2013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针对训练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2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针对训练1:(2009年安徽文综)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

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

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

[备选题] (2011年扬州调研)“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解析】D。

A项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思想,B项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思想,C 项体现了“三纲”思想,D项体现了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思想。

针对训练2:(2011年广东四校高三联考)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

下列谁的思想最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 (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韩非子【解析】C。

皇帝祭天,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与题意相符的只有C项,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主张,适应了汉代加强中央集权与巩固大一统的需要。

[备选题] (2011年郑州质检)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0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班级__________ 某某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24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1.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X与之相符合的是()A.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节俭”B.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C.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彻底的精神自由”这一信息可知,道家的思想与这一主X相符合。

道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所以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的思想。

2.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

材料表明吕不韦思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C.礼乐与法制并举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信息看,吕不韦认为,道家、儒家、墨家思想各有特色,应该把不同的思想统一起来,于是,组织宾客编写《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

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儒学的正统地位奠基,汉代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

这种“转折”是指()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答案】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新发展·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4.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同步练习卷: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同步练习卷: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1.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汉元帝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可见,汉代统治政策的特点是A.尊儒学为正统,灭绝其它思想B.儒法并用,把二者放到同等地位C.实行外儒内法,以儒学为正统D.无为而治,儒学与黄老之学并用2.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祟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里,“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儒法合一、外儒内法B.儒家不再强调“民本”思想C.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D.法家思想专制原则的胜利3.清康熙帝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

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A.得到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一致认可B.开始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C.理论体系日渐完善并走向科学化D.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4.下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

这表明A.“心即理”构筑起陆王心学体系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C.“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D.陆王心学承继程朱理学核心理念5.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上述两人的思想主张从根本上反映了A.社会治安恶化导致民不聊生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诉求C.民本思想代替君主专制观念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成为主流思潮6.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

安徽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安徽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安徽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2018·资阳模拟) 霍光在推举刘询为帝(汉宣帝)的奏议中说:“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孝武皇帝曾孙……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

”霍光奏议表明汉代()A . 尚存原始民主制遗风B . 未遵循嫡长子继承制C . 儒学已成为统治思想D . 庙号体现其统治思想2. (2分)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①②③D . ②③3. (2分) (2017高二上·佳木斯开学考)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 .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B . 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 . 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 . 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4. (2分)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A . 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 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 . 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 . 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5. (2分)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 ②④B . ①②④C . ①③D . ①②③6. (2分)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

《二 汉代儒学》(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二 汉代儒学》(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二汉代儒学》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汉代儒学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儒学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汉武帝设立太学,以儒学为唯一合法的教育内容D. 汉代儒学对后世政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2、下列关于汉代《春秋》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春秋》学在汉代被列为五经之一B. 《春秋》学强调以史为鉴,重视历史变迁的研究C. 孔子创立《春秋》学,旨在表达其政治理念和历史观D. 汉代儒学家董仲舒将《春秋》学与《尚书》、《易经》等思想相结合3、下列关于汉代儒学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提出“天人感应”学说C. 汉代儒学在政治、法律、教育等领域都有所体现D. 汉代儒学主张“君为臣纲”,强调君权至上4、下列关于汉代儒学代表性的学派和学者的说法,错误的是()A. 儒家学派:孟子和荀子B. 道家学派:庄子C. 法家学派:韩非子D. 儒家学派:董仲舒5、汉代儒学在汉武帝时期得以正式确立为官方正统学术,这主要归功于哪位思想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A、董仲舒B、朱熹C、程颐D、韩愈6、西汉统治者从谁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儒学的教育和传播,这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教育殿堂?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昭帝7、题干:以下关于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的思想及其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 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旨在排斥其他学派B. 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命和帝王权利的合法性C. 董仲舒认为“五经”应当成为全国通用教材,以提高儒学的地位D. 董仲舒提出“王道政治”,认为帝王应以仁政治国8、题干: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 提高了儒家思想的地位,促进了社会稳定B. 排斥了其他学派,使学术发展停滞C. 导致了儒家内部的分裂,引发了思想斗争D. 使其他学派被迫转变思想,融入儒家思想9、以下哪位学者在汉代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 10、以下哪项不是汉代儒学的特点?A. 注重经学教育B. 强调“天人合一”C. 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D. 重视农业11、下列哪位思想家是汉代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A、孟子B、董仲舒C、荀子D、韩非子12、汉代儒学的发展中,出现了新的解释和发挥儒学思想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五经博士”的设立。

金老师教育培训备战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讲义含练习答案解析考点28 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金老师教育培训备战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讲义含练习答案解析考点28 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考点28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一、汉代儒学的发展(一)历史背景1.汉武帝即位初期,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加剧,匈奴为患。

2.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学派“无为而治”的思想而采取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意】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3.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的需要。

4.出现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形势的思想——新儒学。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1.内容及作用核心主张作用“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消极作用: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积极作用:有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客观作用;消极作用:为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三纲”“五常”积极作用:除去封建纲常成分,其积极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消极作用:充满封建意识,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1)从思想内涵看,糅合了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思想。

(2)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维护现实政治。

3.影响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践。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4.评价汉代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1)他认为“大一统”思想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这符合时代潮流。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有利于抑制君权的过度膨胀,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3)“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的,但它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对当前政府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同步练习卷: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同步练习卷: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同步练习卷: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1.汉武帝时期采取〝免除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汉元帝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霸道杂之。

〞可见,汉代统治政策的特点是A.尊儒学为正统,灭绝其它思想B.儒法并用,把二者放到同等位置C.实行外儒内法,以儒学为正统D.有为而治,儒学与黄老之学并用2.有学者以为:〝秦朝消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临时被推祟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成功。

〞这里,〝法家的一个成功〞指的是A.儒法合一、外儒内法B.儒家不再强调〝民本〞思想C.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D.法家思想民主原那么的成功3.清康熙帝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

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文雅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A.失掉各个阶级和阶级的分歧认可B.末尾成为居于统治位置的官方哲学C.实际体系日渐完善并走向迷信化D.对维护君主民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4.下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

这说明A.〝心即理〞构筑起陆王心学体系B.陆王心学没有突破程朱理学藩篱C.〝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D.陆王心学承袭程朱理学中心思念5.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上述两人的思想主张从基本上反映了A.社会治安好转招致生灵涂炭B.商品经济不时开展的诉求C.民本思想替代君主民客观念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成为主流思潮6.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开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开展演化的重要转机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练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战国时代的儒、法、道、阴阳、纵横五家,在汉初仍然活跃,但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

出现这一变化是由于()A . 政府的提倡B . 儒学的思辩化C . 佛教的传入D . 庄园经济发展2. (2分)赵轶峰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下列观点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①民本和保留君主制未脱“儒家思想理路”②开现代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③君臣平等有“新见”④作者对黄宗羲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A . ①③B . ①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3. (2分)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B .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 . 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D .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4. (2分)(2016·中原模拟) 汉初成转的《孝经》提出了“移孝作忠”,将孝的亲代关系转移到君臣关系上。

这说明()A . 血缘宗法关系受到削弱B . 汉代的君臣关系日益融洽C . 儒家思想的政治地位提高D . 家国一体的观念得到强化5. (2分)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 . 法家思想的衰微B . 黄老之学被推崇C .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 . 程朱理学的盛行6. (2分) (2015高二上·余江期中)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

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试题:第30讲_“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试题:第30讲_“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四川绵阳模拟)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

这表明孔丘在当时()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解析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可知周代的分封制是造成春秋社会混乱的政治根源,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可知孔丘希望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克己复礼”并非要推翻现有秩序而重建礼乐文明,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克己复礼”并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7·山东济宁模拟)《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

这能够说明()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解析根据“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7·安徽淮南模拟)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

符合两者观点的是()A.主张“因材施教”B.重视人民群众力量C.认为“人性本善”D.通过教化使人从善解析因材施教的思想主张是孔子提出的,故A项错误;重视人民群众力量与“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与强调人(或者人民)向上的转变的主旨不符,故B 项错误;性善说只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是指人天生具有道德意识,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孟子坚持“人性善”说,荀子坚持“人性恶”说,但是世间皆有善恶之人,引导人们弃恶从善成为圣贤的方法就是教化,故D项正确。

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版)

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版)

2021届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纪最出名。

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的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

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君主以德治国B.加强社会道德教化C.维护封建纲常秩序D.促进家庭和睦稳定2、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

他的这些主张( ) A.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B.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3、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

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 )A.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B.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C.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D.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4.“循吏”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

西汉循吏者,属“奉职循理,何必威严”之官吏。

循吏能“养之以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故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

“循吏”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 A.儒学影响扩大B.私学发展迅速C.监察制度缺失D.社会秩序混乱5、玄学出自《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魏晋时期的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

”“玄”就是蕴藏于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

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

这表明魏晋玄学( )A.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偏离了孔孟传统儒学C.糅合了儒道的思想内涵D.削弱了佛教文化影响6、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卷: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卷: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卷: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一、1.从明代前期末尾,一些儒生一改〝束手谈心性〞,转而研讨本国史、蒙元史、科技史,一大批关于农业技术、军事武器、医学制药的著作问世。

这反映了〔〕A. 儒家末尾关注理想效果B. 有识之士批判君主民主C. 程朱理学失掉主流位置D. 时代特征推进学风转变2.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撰写了许多论述民族大义的著作,但临时遭到无视。

清末其思想始见盛行,遭到了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推崇。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 王夫之的思想严重脱离明末清初的社会理想B. 王夫之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 康有为自创王夫之的思想阐释维新的合理性D.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王夫之思想有内在分歧性3.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赞。

他痛斥君主民主是天下最大的祸患,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益。

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这反映黄宗羲〔〕A.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 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 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4.先秦以来的兽性实际大多对兽性之私停止了否认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

宋明理学兽性论更视〝私〞为罪恶,强调公私之辨。

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那么明白提出兽性无私说,一定团体物质利益、愿望的合理性,强调集体的价值与位置。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 社会习尚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 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C. 商品经济开展.民主统治强化D. 政府抓紧对思想文明的控制5.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秦汉和唐朝是两个高潮,主要是围绕王朝行政体制的优劣主题停止争论。

明末清初,这一争论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对有关〝封建〝效果的讨论,寓以了新的意涵。

〝新的意涵〞之中心是A. 倡议经世致用B. 支持君主民主C. 应战宋明理学D. 弘扬唯物思想6.明清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判、诏诰表乃至律诗等。

全国版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1含解析

全国版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1含解析

第十七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练好题·考点自测1.[2015全国卷Ⅱ,24,4分]古代儒家学者指责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白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志向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2024江苏高考,2,3分]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缘由在于( )A.复原前代礼乐制度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D.适应兼并斗争须要3.[2024北京高考,12,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样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4.[2024山东高考,1,3分]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心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5.[2024江西南昌高三摸底检测]春秋末期的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

这说明先秦时期的思想家( )A.对自然界已有朴实的科学相识B.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构建C.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D.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6.[2024天津高考,12,15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赞扬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5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作业】.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5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作业】.doc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哈尔滨九中模拟)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

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 )A.外儒内法,大一统B.无为而无不为C.仁为本,为政以德D.礼法并施解析:选B。

“外儒内法,大一统”思想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属于汉朝中期,故A项错误;题干中时间为汉初,信息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再结合所学汉初实行黄老无为思想,故B项正确;“仁为本,为政以德”为孔子的政治思想,未得到汉初统治者采用,故C项错误;“礼法并施”是荀子的政治理念,未得到汉初统治者采用,故D项错误。

2.(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汉儒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构成新的儒学体系,对儒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结合时代背景和思想的内在逻辑性,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思想是( )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大一统论”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性三品论”解析:选B。

董仲舒新儒学为汉武帝时期政治上的大一统提供理论依据,其核心思想是大一统,故B项正确;A项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非核心思想,故A项错误;C项有利于思想控制,但非核心思想,故C项错误;D项有利于思想控制,但非核心思想,故D项错误。

3.(2019·江西高三新课程教学质监)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不高,统治者普遍认为灾异是对帝王失政的谴责和警示。

灾异,帝王一般会下诏言事,征求解救灾荒的措施。

据此可知灾害的发生()A.强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C.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D.有利于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解析:选B。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与材料中“当灾异发生时,帝王一般会下诏言事,征求解救灾荒的措施”相符,故B项正确;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包括所谓祥瑞,不仅仅是材料中“灾异”,故A项错误;材料中“解救灾荒的措施”不等于环保意识,故C项错误;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含解析)核心素养提升练三十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

这一变化表明( )A.儒家思想力图适应政治需要B.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解析】选A。

先秦法家的重农抑商主张到汉代以后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表明汉代以后儒学家们不断汲取各家思想以适应政治的需要,故A正确;变化不能表明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故B错误;这一变化无法表明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故C错误;不能仅凭先秦法家的重农抑商主张到汉代以后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就认为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故D 错误。

2.(2019·滨州调研)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解析】选D。

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是对题干的重复,故A错误;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的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符合题意,故D正确。

【拓展延伸】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中央集权寻找意识形态的支撑。

运用政权力量控制意识形态,其实是法家的发明,商鞅、韩非、李斯都精于此道,秦始皇根据他们的理论,用“焚书坑儒”的手段控制意识形态,但并不成功。

汉武帝用功名利禄来引诱士人——只有精通儒家经学才可以进入仕途,把士人的聪明才智束缚于儒家经学之中,专注于诠释章句,而无暇旁骛,终于达到了目的。

备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同步练习(解析版)

备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同步练习(解析版)

备考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单选题1.有学者统计,《汉书》中武帝以后立传者188人,其中士人有150人,约占80%。

这从侧面反映出()A. 官僚政治开始形成B. 世袭制退出历史舞台C. 世家大族势力逐渐减弱D. 儒学独尊产生重大影响2.(2019·全国Ⅲ)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发展水平B. 绘画技术进步C. 政治权力干预D. 儒家思想影响3.(2019·全国Ⅱ)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王国势力强大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现实统治需要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4.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该言论()A. 体现了三纲五常和天人合一思想B. 继承了春秋时期儒学的全部精髓C. 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D.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5.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火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

这反映出()A. 中央集权的发展B. 儒家影响的扩大C. 贵族政治的衰落D. 宗法制度的瓦解6.汉代规定:“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在门户上题字以示表彰),以兴善行。

”该制度的推行意在()A. 维护儒学正统地位B. 调解宗族邻里纷争C. 正风敦俗教化民众D. 加强思想舆论控制7.《吕氏春秋》由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而成,其中写道:“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人主孝,则……下服听,天下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至清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1.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汉元帝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可见,汉代统治政策的特点是
A.尊儒学为正统,灭绝其它思想
B.儒法并用,把二者放到同等地位
C.实行外儒内法,以儒学为正统
D.无为而治,儒学与黄老之学并用
2.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祟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里,“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儒法合一、外儒内法
B.儒家不再强调“民本”思想
C.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
D.法家思想专制原则的胜利
3.清康熙帝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

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
A.得到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一致认可
B.开始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C.理论体系日渐完善并走向科学化
D.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4.下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

这表明
A.“心即理”构筑起陆王心学体系
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
C.“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
D.陆王心学承继程朱理学核心理念
5.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上述两人的思想主张从根本上反映了
A.社会治安恶化导致民不聊生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诉求
C.民本思想代替君主专制观念
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6.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

”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
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
C.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
D.明清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
7.(2019年天津卷)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8.(2019年海南卷)“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2019年江苏卷)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原始儒学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官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率先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说。

他认为,性善与王道教化有着不相容的矛盾……对于荀子主张的……圣人性恶论,他认为这必然会破坏君主专制赖以成立的重要支柱,即圣人代天立道和行道的灵符。

所以他舍弃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对前贤人性论思想的态度及其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董仲舒对儒学的补充和发展。

(2)据材料二并结合唐宋之际思想界的状况,分析儒学为什么要走向“精微”,概括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在发展中呈现的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答案:
1-9:CDDBB DBAC
10.(1)态度:批判。

理由:原始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

(如依据材料答具体原因亦给分)
发展: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2)原因: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特征:吸收佛道思想,以重建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

(3)问题:理学走向僵化;思想文化专制。

发展: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