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摘要】小儿支气管哮喘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有着相当高的发病率,是一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而导致成年性哮喘。
本文针对我院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进行常规治疗,另一组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对比临床效果发现,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地优势。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治疗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患,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和以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痰饮留伏,触遇诱因而发,痰阻气道,宣降失常而为本病。
中医药治疗能达到祛痰、降气、平喘作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等。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免疫学和炎症研究的不断发展,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提高到新水平,已有不少新发现。
中医药防治哮喘的研究已日趋深入,从细胞、分子、基因学水平阐述了哮喘发病机制。
治疗哮喘的中药剂型多样丰富,从经方改造到自拟临床经验方,从单味中药到复方制剂,从中药内服到外治敷贴等,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优势也逐步彰显:减少激素副作用及改善体质固本防哮。
然而,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西医病理的基础上,即实验对象多是以西医的哮喘疾病模型作为参照物,另外关于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和途径还不甚明了,从分子、基因水平上的研究较少,使中医药防治哮喘水平难以与国际水平接轨。
因而今后需加大研究力度,从更高层次、更新的角度来探索中医药防治哮喘的机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 年 1 月~2011 年12月60例住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全部患儿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急性发作期病程上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30例临床研究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7月第14期总第164期China's rural health,July 2019,No.14,Total No.16431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30例临床研究许洪义(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 274035)【摘要】目的:对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顽固性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予以西医西药与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的效果极为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中药;小儿顽固性哮喘;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7-0031-01哮喘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临床将其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发生因素均为机体内部失去平衡[1]。
小儿顽固性哮喘是指经各种措施治疗后其症状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哮喘疾病,治疗顽固性哮喘具有很大的难度,所带来的危害也比较大,严重的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2]。
此次研究旨在分析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顽固性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0.8岁至8岁,均值(4.4±1.0)岁,病程2~57d,均值(29.5±4.3)d;实验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0.8~9岁,均值(4.9±1.2)岁,病程2~59d,均值(30.5±4.5)d。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论文小儿哮喘护理论文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论文小儿哮喘护理论文认为哮喘之证,本质为气道的高反应,治疗当以降低气道的高反应为核心。
小编整理了中医治疗小儿哮喘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中医治疗小儿哮喘论文篇1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于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中医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临床痊愈者67例,约占77.9%;显效的者16例,约占18.6%;无效者有3例,约占3.5%,总有效率达96.5%。
结论:中医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过敏性咳嗽或隐匿性哮喘,是一种以持续性、反复性、顽固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哮喘,其临床特点多以清晨或夜间出现发作性干咳为主,运动或哭闹之后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上没有出现感染征象,没有喘息或呼吸困难的症状。
很容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百日咳、支气管炎等其它的疾病。
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病症之一。
在西医治疗中多使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进行治疗,虽然其短期疗效还比较明显,但一旦停止用药,病情就比较容易出现反复,其长远的治疗效果并非很理想,而且容易出现副作用。
而中医药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了中医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基本资料我院收治的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确诊患儿,其中女:37例,男:49例;年龄1~3岁:23例,4~6岁:38例,7~9岁:25例;病程最短:5d,最长:2年。
2治疗方法2.1 内治法:(1)祛痰法: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而小儿肺脾易虚。
痰本生于肾,肾阳不足,故不能温化津液;脾虚,故不能运化水湿,水液不按常道,故积而成痰。
治宜宣肺止咳、健脾化痰,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
小儿哮喘的中医研究进展
小儿哮喘的中医研究进展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1]。
临床以反复发作,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主要特征。
本病的发病年龄以1~6岁为多见,大多数在3岁以内初次发作。
其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两季及气候骤变时易于发作[2]。
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部分儿童哮喘在青春发育期可完全消失。
接受正确治疗和调护的病儿,随年龄的增长,大都可以终身控制而不发作。
但如治疗不当,长时间反复发作,会影响肺的功能,易造成肺肾两虚,喘息持续,难以缓解,甚至终生不得控制或危及生命。
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深入研究诊治此病具有深远的意义[3]。
近年来,中医治疗哮喘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从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存在的问题作如下综述。
1哮喘中医病因病机1.1 外因哮喘的发病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4]。
1.1.1风邪史锁芳认为,外感之肺风,饮食不当之脾风,忧思郁虑之肝风,均可循经上扰,引动伏痰,使气机逆乱,闭阻胸阳而发病。
钱卫斌等认为肺风多自外来,触发引动伏痰,风动挛急,出现哮吼痰鸣。
肝风,则多因愤郁恼怒、忧思郁虑等不良精神刺激,动怒伤肝,肝气郁滞,郁而化风,风性挛急,哮吼发作。
脾风,则是指饮食不当,脾失健运,痰生于脾,上干于肺,致痰阻气逆作喘[5]。
张忠德等认为,风邪是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因痰饮并非内在主要因素,其病因病机的本质应属外感失治,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气道挛急所致。
1.1.2其他外感之邪栗庆林等观之临床,认为哮喘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春冬季节,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病速疾,发作频繁,时发时止,发时有痰鸣气喘等。
除哮喘日久,确有正虚表现外,大部分患者并没有虚证表现。
李素娟等经过对支气管哮喘变应原的探究,探讨其与中医病因病机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哮对葎草花粉敏感,冷哮对春天花粉敏感,虚哮对多价真菌敏感,冷哮、热哮和虚哮对屋尘、户尘螨的阳性反应都高[6]。
中医药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10期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本身具有易复发、难根治的特征。
临床均以西医治疗为主,以布地奈德为例。
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能够有效地抑制患者的炎性介质释放,但对于白三烯的释放抑制作用并不突出,所以在具体的干预方面虽然可以达到炎症控制作用,但是对支气管收缩、痉挛等症状的修复效果并不理想[1]。
中医治疗则是以辨证论治为主,其可以更好地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治疗。
对此,探讨中医药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机从中医学理论出发,哮喘主要是由于肺部长期潴留宿痰,外加情志、饮食、劳倦及体虚而发病,以气道急阻、肺气上逆所导致。
病理原因则以痰为主,痰液的形成是由于肺内无法布散津液,肾脏无法蒸化水液,脾脏无法运输精微,导致津液凝聚成为痰,在肺部埋藏,从而发病。
有研究认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为伏痰,与肝、脾、肾脏器功能的失调有直接关系,外感肺风、饮食不当、闭阻胸阳均可引发疾病[2-3]。
六经辨证属于基础治疗思路,中医学认为哮喘的病机为瘀血阻滞,哮喘患儿单纯痰浊较少见,大多数可兼并瘀血,痰瘀互结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总之,目前大多数临床研究认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为痰,诱因以外邪引触为主,痰随气升,气因痰阻,壅塞气道不利通畅,肺失宣降从而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管炎症性疾病,气道呈现高反应状态,一旦接触到诱因则症状会反复出现,易反复发病,其发病机理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从痉挛学说转变为气道慢性炎症学说。
现阶段多数学者认为儿童支气管哮喘与平滑肌功能障碍以及气道炎症均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和成人哮喘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辨证分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医分型为发作期的冷哮、热哮,缓解期的脾虚、肺虚、肾虚。
中医药管理部门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发布了相应的证候规范,并对疾病的中医分型、分期进行了明确划分,结合当代医学思路,从病因的角度出发将儿童支气管哮喘划分为外源性、内源性以及混合型哮喘[4]。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研究进展小儿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咳嗽、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患儿多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机体虚弱,腠理疏松,卫气不固,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环境变化,易为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若反复发作可波及脾肾,脾虚则运化失调,积液成痰,痰阻气道则呼吸不利;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摄纳失调则气不归根,从而三脏功能失调,因此正虚是本病的主要矛盾。
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近况作如下总结。
中医内治法1.分期论治钱进将98例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口服止咳平喘中药汤剂;对照组3例,先吸入舒喘灵气雾,同时口服美普清,静点伏乐新。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愈显率91%,对照组有效率88%,愈显率64%。
袁斌等*观察健脾补肺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性,2组均采用常规的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治疗组32例加用健脾补肺中药汤剂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和比较2组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
结果发现,健脾补肺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能够显著减少小儿哮喘发作次数。
洪佳璇*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许多哮喘患儿发作期表现以“湿”为重的征象,采用化湿降气平喘治疗,自拟香清汤加减治疗发作期哮喘患儿86例,有效率93.02%。
徐荣谦*认为,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者应治以补肺固表、健脾化痰,方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在I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郑健*认为,在哮喘缓解期应补肺脾肾以培正固本为主,使正气复而外邪痰浊毋能再犯,多选用玉屏风散合二陈汤加减,配伍紫河车等少许血肉有情之品,共达补肺健脾益肾之效。
2.按病因病机论治张鸣等*认为,痰瘀气壅是哮喘发作的主要病理基础,因肺气不利不能布津行血,津停血滞即成痰瘀,痰瘀伏肺则易增肺气之阻滞。
并由此提出“行气活血平喘”学术观点,并自拟行气活血平喘方加减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50例,有效率94.O%。
高桂奇等认为,哮喘发作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肝郁气滞既是小儿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因,也是小儿哮喘持续发作的重要病理机制,提出“疏肝活血法为主治疗小儿哮喘”的学术观点,并自拟以疏肝活血法为主,佐以清热化痰平喘的止哮方治疗急性发作期小儿哮喘(热哮型)30例,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9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
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免疫研究进展
作 者单 位 ;0 0 1上海 , 海 中 医药 大 学 附 属 市 中医 医 院儿 科 207 上
第 一 作 者 : 坚尔 (92 , , 虞 1s 一)男 医学 硕士 , 教授 、 主任 医师 , 士研究生 导 师。研 究方 向 ; 西 ) ( 博 中( 医 结合 ) 疗小儿 呼 吸系统疾 病 及营养 性疾 病 , 治
喘是 由多种 细胞 [ 嗜酸 性 粒 细 胞 ( OS 、 大细 如 E )肥
患儿 哮喘的发 生 、 发展 与遗 传 、 环境 等 相关 , 更 与免 疫反应关 系 密 切[ 。免 疫反 应 包括 IE介 导 , 3 ] g T淋 巴细胞 调控 和非免 疫球 蛋 白 E介导 , T淋 巴细
等 , 发 挥 细 胞 免 疫 功 能 。 T 2能 分 泌 I - ,L5 而 h L4 I _,
查, 全球 约有 1 6 哮 喘患 者 , .亿 国内的患病人 数亦超
过 2千 万 , 病 率 为 1 ~ 4 。2 0 患 0 0年 调 查 中 国 o 4岁城市 儿童 的患 病率 为 0 5 ~ 3 4 , 均 ~1 . . 平 为 1 9 , 别地 区则 高 达 5 .7 个 %。且患 病 率 以 每 十 年呈 l ~5 的速 度增 加 , O O 死亡 率 亦 超过 3 / O O l
这 些 论 述 是 继 刘 河 间 因 人 因地 辨 证 论 治 之 后 , 次 首
任 现 志 . 代 儿科 医家 曾 世 荣 的 学 术 贡 献 [ . 医文 献 杂 志 , 元 妇 中
2 0 l ( ): - . 0 1, 9 2 8 9
朱 建平 . 于 惊风 “ 证八 候 ” 出处 口] 中华 医史 杂 志 ,9 5 关 四 的 . 19 ,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中医药研究概况摘要】通过对近9年来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分类总结,证实不管是以“痰”、“瘀”、“痰瘀互结”,还是以“肺病治肠”、“肝气不舒”为切入点,进而拟方制方治疗小儿哮喘,皆可见中药在控制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有令人肯定的疗效。
【关键词】哮喘;中医药;病因病机;治法【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79-02小儿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为主的气道变应性慢性炎症性疾病。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等[1],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2-5]。
本文就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中医药研究概况进行探讨。
1中医病因病机11从“痰”论:《丹溪心法》(朱丹溪)中认为哮喘之“夙根”就在于痰,有痰才会有哮。
王和清在总结曹颂昭经验基础之上认为肺气不利、伏痰内阻是哮喘的主要病机,从而导致出现阻塞肺络、邪郁肺经,使得气机升降不利。
刘小凡等认为哮喘发病的主要病机是小儿腠理不固、肌肤嫩薄、痰邪内扰、素体不足所致[6]。
12痰瘀互结:《丹溪心法》认为津血为病的主要原因在于痰瘀,二者互为因果、可相互转化,所以可将其称为痰瘀同源、痰瘀一体。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血瘀、痰阻、气滞,三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7]。
13从“瘀”论:《血证论》(唐容川)提出了血瘀致病的理论。
有中医学者认为哮喘发作的中间环节是瘀血阻肺,药物异味、感受外邪可以引发哮喘。
小儿脏气清灵、发育不完善,也很容易出现肺气不降、瘀阻肺络,从而使得气血运行障碍[8]。
14肝、胃不和:中医学家认为胃气不和也是很容易导致生痰。
与此同时,气逆于上、胃气不降,会使得哮喘现象进一步加剧,肝郁气滞可导致小儿哮喘发作的现象进一步加重。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病机之一就在于瘀血内停、肝郁气滞[9-11]。
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 问 ・ 阴 阳 明论 》 :故 犯 贼 风虚 邪 , 素 太 日 “ 阳
喘的发生 , 而 有 “ 稚 天 哮 ” 。《 水 玄 珠 全 故 幼 者 赤
受之 , 则人六腑 。阴受之, 则人五脏。人六腑 , 则身 集 ・ 日: 其间亦有 自童幼时, 酸咸之味 , 哮》 “ 被 或 热, 不时卧, 上为喘呼。 《 ” 素问 ・ 阴阳应象 大论》 伤脾, 或呛肺 , 以致痰积气道 , 积久生热, 妨碍升降
收 稿 日期 :0 8—1 2 20 0— 4
基宝项 目: 上海市科委,  ̄- #科,  ̄ 目 e ;t t l f, ; l s l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项 目 - 子课题( 7 z9 2 — 0 oD 1 6 1) 7
作者 简 介 : 雯 (9 2一) 女 , 读硕 士 研 究 生。研 究方 向 : 孙 18 , 在 小儿 呼 吸 系统 疾病 。
的病理 特 点为 : 虚易实 , 易 易寒 易热 。也 就是 说小 儿身体 柔弱 , 生长发 育迅速 , 御病 机制 尚不完全 , 致 亦 能为喘 。且 /J“ ” b L 心常 不足 , 常有 余 ” 故而 常 肝 , 发 于惊 。小儿 哮喘的病 因病 机中 , 惊亦 是引起 哮病
使既易感受寒邪 , 又易感受热邪 , 并且发病急, 病情 的病因之一。曾世荣在《 活幼 口议 ・ 喘急症候方 变 化快 , 易出现 由实转虚 的变 化 。/J 哮喘疾病 仪 》 容 bL 中就 曾提 到 : 小 儿 有 困 惊 暴 触 心 肺 , 虚 发 “ 气 亦存在这种病理现象,太平圣惠方 ・ 《 治小儿咳嗽 喘。 “ ” 惊则气乱”进而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 , 气不
息言 , 哮必兼 喘 , 故通称 哮喘 。 喘 …… 或 喉 问 如 曳锯 之声 。 肺 受 寒 邪 , 哮 喘 ”“ 吼
中医药对小儿哮喘的治疗研究
中医药对小儿哮喘的治疗研究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
虽然西医药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其中医药在这一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在小儿哮喘治疗上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出发,对小儿哮喘的治疗研究做一综述。
一、中医理论对小儿哮喘的认识中医药认为小儿哮喘与患儿体质与外界环境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中医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净化人体内部环境,调理人体气血平衡,以达到治疗小儿哮喘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小儿哮喘一般可分为寒哮、热哮、痰湿哮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1. 苦杏仁、黄连等药物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常用于寒哮类型。
黄连有清热和抑制炎症的作用,适用于热哮类型。
这些中药都是通过改善呼吸道的炎症状态,缓解病程中的不适症状。
2. 茯苓、半夏等药物茯苓有利水渗湿,化痰排虚的作用,而半夏有理气化痰,平喘止咳的效果。
这些中药多用于痰湿哮的治疗,通过清除痰湿,舒展气机,缓解哮喘症状。
此外,中药还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和体质,对防止哮喘的复发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针灸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针灸作为中医药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儿哮喘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炎性反应,改善支气管通透性,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包括肺俞、肺经等。
通过针灸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缓解哮喘症状、平衡气血的效果。
四、中医药在改善生活方式上的作用除了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中医药在小儿哮喘治疗中还注重改善患儿的生活方式。
如合理调节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加体育锻炼,适度增加室外活动时间等。
这些方法能够辅助治疗小儿哮喘,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核心理论和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之处。
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姓名:李建保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医儿科学指导教师:刘小凡20040501中文摘要本论文重点总结和探讨了中医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经验和优势,并结合支气管哮喘现代医学的治疗进展,提出了一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应用和参考。
其目的在于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尽可能减少哮喘治疗过程中的西药用量,消除或减弱其潜在的不良反应,缩短病程。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ABSTRACTThisthesisprovidesatherapeuticreviewonasthma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whichbasedontheexperiencesandstudingachievementsoftheexperts.Anditsummarizesanddiscussestheclinicalvaluesanddeficienciesofthetwokindsofmedicalsystem.Atlast,thethesisoffersatherapyprojectofcombining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0nbronchialasthmaforchildrenasaclinicalguideline.Thedestinationistoimprovetheclinicaleffectofbronchialasthmaforchildrenbycombining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altherapy,andavoidsomepotentialsideeffectsofwesterndrugorcurethediseaseassoonaspossible.KeyWord:bronchialasthmamedicine,therapyprojectofwesternmedicineforchildren,traditionalChinesecombiningtraditionalChineseand4前言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对儿童身体健康,生活和学习影响甚大,对家庭则产生巨大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部分,bjr,哮喘还可以迁延至成年,成为终生疾患。
哮喘的古代中医文献
哮喘的古代中医文献哮喘的古代中医文献哮喘的古代中医文献[摘要]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出发点系统地对中国古代有关哮喘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发掘和研究,以揭示哮喘的病因、病机和演变过程,总结其辨证治疗的经验,系统的为中医防治哮喘提供依据。
作者认为久病有瘀,痰瘀互阻,肺脏升降功能失常为哮喘久病难愈的机理。
关键词:哮喘;中医;文献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慢性呼吸道疾患,属于传统医学喘证、哮证范畴。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归属于中医“喘鸣”、“上气”、“哮吼”、“岬嗽”等范畴。
中医书籍中有关哮喘的论述始见于《黄帝内经》。
金元以前,哮证与喘证统属于喘促一门,并没有分门别类。
宋代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首次提出哮喘之名,但无详细论述,直至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始以“哮喘”作为独立病名论述。
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对有关哮喘的中医文献进行了整理,期冀能从中为中医药防治哮喘提供一定的的理论依据。
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生与先天禀赋异质、元气不足;外邪侵袭、饮食所伤;病后体弱、正气不足;邪气内扰、气机失宜;五脏病变、累及于肺等因素有关。
与哮喘相类似的疾病如“喘鸣”、“上气”等的病因病机虽然比较复杂,但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内有宿痰是其致病因素。
哮喘系由宿痰内伏于肺,因外感、饮食或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发的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气道挛急,以发作性的痰鸣气喘为特征的疾患。
其病位在肺,但与肾、肝、脾关系密切,三脏功能失调都会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1.1 《内经》对哮喘诱发因素的认识1.1.1外邪侵袭《素问?太阴阳明论》云:“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则入六腑。
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和而至为痹...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暑,汗,烦则喘喝。
”此为外邪侵袭肺脏,使肺失宣降而发喘症的`相关论述。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古代文献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古代文献研究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点是呼吸道发炎、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
中医古代文献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从中医古代文献中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行梳理,探讨其中的启示和意义。
《黄帝内经》是中医古代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也较为深入。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洛阳伯言:寸口脉虚而代者,病在胃。
”这一句表明了寸口脉代表胃的状况,而胃与支气管哮喘有一定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人的“肺出于骨,心出于肉,肝出于筋,脾出于肉,肾出于骨”等等,这些理论对于认识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有一定启示。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古籍中另一重要的著作,其中也有关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
《伤寒杂病论·论气厥脉证并治第三》中提到,“夫厥阴之虚者,……一有肺病而呕者,……腋下为脉必沉者,为肺支气声”。
这一句指出了支气管哮喘与阴虚有关,通过脉象的变化可以推断肺的状况。
此外,中医古代文献中还有一些专门讨论支气管哮喘的著作。
例如宋代郑思肖的《郑氏医津》中详细介绍了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和治疗等内容。
该书提到,支气管哮喘主要由外邪入侵、内伤情志以及饮食不节等引起,治疗方面则以清肺化痰、止嗽化痰为主。
另外,《诸病源候识》、《诸病源候论》、《审病集》等医书中也有关于支气管哮喘的论述,如分析了支气管哮喘的证候特点、病机和治疗法则等。
古代医者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主要基于辨证施治的原则,包括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来确诊,并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治疗、针灸疗法和按摩疗法等。
古代医书中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对于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特点,并为现代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借鉴古代医者的经验,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小儿哮喘古代文献研究
小儿哮喘古代文献研究
陈燕妮;虞坚尔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13(033)011
【摘要】哮喘是中医儿科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病内因责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痰饮留伏,此为哮喘之宿根.外因责之于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异味以及过食生冷咸酸,活动过度,情绪激动等.中医大家采用分寒热虚实辨证治疗的方法,历代医家治疗该病多采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二陈汤加减、半夏丸等方剂,用药多采用健脾益气、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之药.除内治法外,古代医家也多采用针灸、敷贴等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
【总页数】3页(P1175-1177)
【作者】陈燕妮;虞坚尔
【作者单位】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0071;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2
【相关文献】
1.推拿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文献研究 [J], 李岩;郭洋;李旗
2.基于文献研究膏方治疗小儿哮喘辨证用药规律 [J], 龚晓薇;徐和祥;刘建忠;蔡建新
3.基于文献研究膏方治疗小儿哮喘辨证用药规律 [J], 龚晓薇;徐和祥;刘建忠;蔡建新
4.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J], 孙雯;俞建
5.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的文献研究 [J], 劳慧敏;陈梦琦;张桂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研究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中医学对小儿哮 喘的认识
03
三、中医诊疗指南研 究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小儿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儿童。这种疾病以反复 发作的喘息、咳嗽和胸闷为主要特征,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 活质量。尽管现代医学已经有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学在小儿哮喘的诊 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小儿哮喘的中医诊疗指南,以期 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
6、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中医提倡患 儿进行适量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但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7、心理调理:哮喘患儿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不良情绪也会 加重病情。因此,心理调理对哮喘患儿非常重要。建议家长患儿的情绪变化,给 予关爱和支持;同时,鼓励患儿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3、中药敷贴:中药敷贴是一种外治方法,通过将中药敷贴在患儿的穴位上, 达到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敷贴包括白芥子、细辛、甘遂 等。
4、推拿:推拿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能够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 节脏腑功能。研究表明,推拿能够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5、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不当也是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之一。因此, 合理的饮食调理对哮喘患儿非常重要。建议患儿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 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蔬菜等。
六、结论
中医在儿童哮喘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通过中药内服、针灸 推拿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儿童哮喘的症状,减少发作频率,直至痊愈。家长 和儿童应该积极采取预防保健措施,避免哮喘发作的诱因。在选择治疗方法时, 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治疗儿童哮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 广。
中医治疗儿科哮喘患儿60例临床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瑞安.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2):1799-1780.
[2]万华林,周玉珍,戴新建.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16(5):1-3.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取2013年1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儿科哮喘患儿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12)岁,平均(7.57±1.24)岁,病程(20d-7)年,平均(4.31±1.24)年。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13)岁,平均(7.34±1.15)岁,病程(21d-8)年,平均(4.41±1.20)年。入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关于小儿哮喘临床诊断标准,均经过生化、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且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气促等症状。本课题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进行,患儿家属对治疗方法等知情同意。
[6]翟雪竹,白海琴.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支气管哮喘64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3(7):970-973.
[7]吴庆莉,林荣军,路玲.哮喘控制问卷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77-279.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方法,给予患儿平喘、止咳化痰及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汤药治疗,方药:杏仁,苏子,五味子、茯苓、地龙、桑白皮各10g,灸麻黄、枳壳各8g,细辛3g,灸甘草6g,每天1剂,每次50mL,分早晚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1个疗程)。对于面色潮红,舌质红者,去细辛、麻黄,增加麦冬、百部,沙参;对于喉痒者,加连翘、蝉蜕,治疗过程中加强患儿饮食干预,避免饮食海鲜及生冷食物[3]。
中医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小儿哮喘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小儿哮喘研究概况关键词: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药治疗;效果在哮喘、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者原有症状急剧加重,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气流量下降等特征,称之为“哮喘急性发作期”。
而对于小儿来说,因年龄小,机体抵抗力较弱,在处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情况下,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中医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小儿哮喘患儿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1]。
鉴于此,本文围绕“中医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小儿哮喘研究概况”展开综述分析价值意义显著。
1.急性发作期小儿哮喘病因病机概述有学者表明,小儿哮喘病处于肺,发病关键在于“伏痰”,外邪为一大重点因素,风邪为是要诱因,痰饮病理因素在于小儿哮喘发病过程始终[2]。
有研究表明,小儿哮喘的宿根为风痰内蕴,在外邪作用下会导致内伏风痰,受风痰壅肺影响,肺失宣肃,进一步导致哮喘急性发作。
结合临床资料总体而言,哮喘急性期病因病机的核心为“痰”,在治疗过程中,需以痰论治,遵循“化痰定喘、犁庭扫穴”基本治疗原则,以期改善患儿病情及生存质量。
2.中医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小儿哮喘研究进展2.1中医内治法在中医临床领域,中医内治法是常用的方法,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患儿具体病情,精准给药,确保中医内治疗效的提升。
相关研究者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以“宣肺平喘、解痉祛痰”为基本原则,自拟平喘方,方药成分包括:炙甘草、苦杏仁、紫苏子、桃仁、黄芩、莱菔子,全方共同奏效,标本兼治,可起到祛痰化瘀、促进肺部功能恢复的作用。
国内有学者针对小儿哮喘进行发作期患儿在中医内治法方面,选用了清肺化痰平喘方(研究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3]。
在给药之前,所有患者均需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干预。
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每天2次,每次1mg,雾化吸入,持续用药7d。
观察组患儿则采取清肺化痰平喘方,其中,炙麻黄、全蝎各4g,白果、杏仁各5g,苦参6g;随症加减,若患儿大便干燥,添加全瓜蒌、大黄各4g;若患儿偏热,添加黄芩、地骨皮各4g,桑白皮3g;若患儿偏寒,添加射干、半夏各4g,细辛、紫苑各5g;若患儿厌食,添加山楂、麦芽各5g,鸡内金3g。
儿童哮喘中医药治疗方法的文献分析
的 文 献 中 报 道 病 例 及 治 法 进行 统计 。 结 果 支 气 管 哮 喘 发 作 期 最 常 见 治 法 为 宣 肺 平 喘法 、 风 法 、 痰 法 、 祛 化 活
血 法 、 肝 法 , 中 急 性期 宣肺 平 喘法 最 多 , 痰 法 次 之 ; 解 期 主 要 以补 脾 益 肺法 、 肺 益 肾 法 治 之 , 者 报 疏 其 化 缓 补 两 道 文 献 相 当。结 论 通 过 总结 哮 喘 的常 用 中医 药 治 法 , 为 急 性 期 治 当宣 肺 平 喘 化痰 ; 解 期 以补 脾 、 、 认 缓 肺 肾为 主 , 在肺 、 。 重 脾
疗 大 法 离 不 开 宣 、 二 字 。近 1 降 0年 报 道 采 用宣 肺 平 喘 法 治 疗 儿 童 哮 喘 的文 章 共 1 4篇 1 报 道 病 例共 13 例 。见 表 2 2 祛 2 _ , 93 。( ) 风 法 。 哮 喘 的 发 生 每 因 外 感 六 淫 之 邪 ( 以 风 寒 之 邪 ) 袭 人 尤 侵 体 , 失 宣 肃 , 气 上 逆 而 为 之 。近 1 肺 肺 0年 从风 论 治 的文 献 共 有 5 篇 】报 道 病例 共 5 4例 。 表 3 3 化 痰法 。支 气 管 哮 喘 的 一 。 3 见 。( ) 发 病 常 因肺 不 能 布 散 津 液 , 不 能 运 输 水 精 , 脾 肾不 能蒸 化水 液 , 以致 津 液 凝 聚 成 痰 . 藏 于肺 , 为发 病 的“ 根 ” 伏 成 夙 。如 遇 外 邪 侵 袭 、 食 不 当 、 志不 调 、 倦 过 度 等 因 素 , 动 “ 痰 ” 痰 随气 饮 情 劳 引 伏 。 升 , 因 痰 阻 , 互搏 结 , 塞 气 道 , 管 狭 窄 , 畅 不 利 , 气 气 相 壅 肺 通 肺 宣 降 失 常 , 致 痰 鸣 如 吼 , 息 喘促 。 由此 可 见 , 喘发 病 的 主 而 气 哮 要 因 素 是痰 , 化 痰 至关 重要 。近 1 从 化 痰 法 治疗 儿 童 哮 喘 故 0年 的 文 章 共 9篇 [ ] 报道 病 例 16 2 , 共 04例 。见 表 4 ( ) 肝柔 肝 。 4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研究收稿日期:2008-10-24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创新计划科研项目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项目子课题(07DZ19726-10)作者简介:孙雯(198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孙雯,俞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 201102)摘要:从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等方面,总结归纳部分中医医史文献中关于小儿哮喘病的记载,进一步探讨古人对该病认识的过程及辨证施治的思路,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病提供文献依据和支持。
关键词:中医儿科;哮喘;医史文献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97(2009)01-0053-03哮喘是儿童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
!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
古代医籍对哮喘记载颇多,#素问 通评虚实论∃和#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就分别对!喘鸣∀!喘息∀等进行描述。
金元之前,医家多将其列入喘门,元代朱震亨在其著作#丹溪心法 哮喘∃中最先将其命名为!哮喘∀,独立一章,且提出!哮喘专主于痰∀,并有哮证并发以攻邪为主,未发则以扶正为要的论述;明代万全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哮喘门∃中将!哮喘∀之名引入儿科,并且独立一门专门论述。
1 病因病机哮喘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
然而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小儿与成人又存在着不同。
阎季忠归纳小儿的病理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也就是说小儿身体柔弱,生长发育迅速,御病机制尚不完全,致使既易感受寒邪,又易感受热邪,并且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容易出现由实转虚的变化。
小儿哮喘疾病亦存在这种病理现象,#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咳嗽咽喉作呀呷声诸方∃云:!夫小儿嗽而呀呷作声者,由胸膈痰多,嗽动于痰上搏于咽喉之间,痰与气相击,随嗽动息,呀呷有声。
∀1.1感受外邪#素问 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阳受之,则入六腑。
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喘动应手矣。
∀#婴童类萃 喘论∃曰:!又有风寒暑湿,邪气相干,皆能为喘%%或喉间如曳锯之声。
∀!肺受寒邪,吼哮喘急,咳嗽声重。
∀#万氏家传幼科发挥 肺所生病∃云:!小儿素有哮喘,遇天雨则发者。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咳嗽论∃云:!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发咳嗽。
∀可知,外感风、寒、湿邪气,积于表而郁于肺,肺气宣降失常,气不布津,聚液生痰而致哮。
1.2饮食不当#医碥 喘哮∃曰:!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
∀秦景明在#幼科金针 咳嗽∃中也写道:!哮拔总为咸酸得,经久庸肺高骨露%%∀可见,饮食不当,或过食酸咸,或过食海膻发物,亦可致使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诱发哮喘。
1.3因惊发喘#婴童类萃 喘论∃曰:!七情之气,伤于五脏,亦能为喘。
∀且小儿!心常不足,肝常有余∀,故而常发于惊。
小儿哮喘的病因病机中,惊亦是引起哮病的病因之一。
曾世荣在#活幼口议 喘急症候方仪∃中就曾提到:!小儿有困惊暴触心肺,气虚发喘。
∀!惊则气乱∀,进而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气不行液,聚而成痰,痰又与气相搏,导致气道壅塞,诱发哮喘。
1.4体虚致病体质弱,则易受邪侵,幼儿禀赋不足可导致哮喘的发生,故而有!幼稚天哮∀者。
#赤水玄珠全集 哮∃曰:!其间亦有自童幼时,被酸咸之味,或伤脾,或呛肺,以致痰积气道,积久生热,妨碍升降第5卷第1期2009年1月 中医儿科杂志J PED I A TRI CS OF TC M Vo l 5 No 1Jan 2009而成哮证,一遇风寒即发。
∀#保婴撮要 作喘∃亦云:!哮喘%%前证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多。
∀2证治方药张仲景首创哮喘病的治疗原则,针对哮喘病病发部位在肺,而肺系疾病每与痰饮有关,在#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
其中射干麻黄汤被后人称为治哮之祖方。
此外,后世医家在遣方用药各方面亦有许多发挥,其中小儿哮喘的证治方药也日臻完善。
2.1宋元时期医家对小儿哮喘的治疗#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咳嗽诸方∃云:!治小儿咳嗽喘促,胸背满闷,坐卧不安。
葶苈散方。
∀!治小儿咳嗽不瘥,喉鸣喘急,款冬花丸方。
∀#婴孺方∃云:!治少小上气,喉中介介作声,甚者啼,喘逆不得息,五味细辛汤方。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咳嗽论∃云:!菖蒲煎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发咳嗽。
∀#小儿药证直诀 脉证治法 肺盛复有风冷∃中记载:!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
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
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
肺不伤寒则不胸满。
∀并且在!诸方∀中列出阿胶散(又名补肺散)用以治疗!小儿肺虚气粗喘促∀。
#活幼口议 喘急症候方仪∃云:!其因惊发喘,逆触心肺,暴急张口,虚烦神困则以化痰定喘丸主之。
又有哮吼喘者,喉间如曳锯之声,可服梅花饮子。
其食盐酸而喘者,啖之以生豆腐。
有热者治之以清凉定喘之剂。
∀2.2明清时期医家对小儿哮喘的治疗#幼科证治准绳∃借#千金要方∃!射干汤∀用以!治小儿咳嗽,喘急如水鸡声∀;!梅花饮子治小儿惊潮,五脏积热,上焦蕴热,手足心热,喉中多痰涎,面色或红或白,鼻流清涕,气急肝肺壅热,目赤咳嗽,或被人惊,夜啼不安,或伤寒渐安,尚有余热,亦宜服化痰退热∀。
万全在儿科医籍#万氏家传幼科发挥 喘嗽∃中说:!或有喘病,遭寒冷而发,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不可除也。
∀已经认识到本病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临床特点;同时,万全亦在儿科专著#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哮喘门∃中论哮喘之治曰:!轻者用五虎汤一帖,重则葶苈丸治之。
此皆一时急解之法,若要断根,常服五圣丹,外用灸法。
∀这是中医儿科学术史上最早提出断根治本的措施。
#婴童类萃 咳嗽论∃云:!苏沉九宝汤治肺受寒邪,吼哮喘急,咳嗽声重。
∀!%%喉中曳锯,生姜、半夏汤下。
∀2.3民国时期医家对小儿哮喘的治疗#陈氏幼科秘诀 咳嗽∃云:!咳嗽属肺,风热郁于肺则生痰,故嗽有喉间作小鸡声者,先用小红丸下之。
不惟下痰,且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腑不实脏不能实也。
大率顺气化痰清肺为主,宜清金贝母汤。
∀#儿科萃精 痰饮喘急∃云:!小儿痰饮作喘,实因痰壅气逆,其音如潮。
响声如曳锯者,古法主苏葶滚痰丸。
∀3其他古人治疗哮病,经验颇丰,不仅遣方用药灵活,而且方法多种,但是灵活多样中又蕴藏规律可循,掌握要其领对于我们今后的临床应用是很有帮助的。
3.1用药规律哮喘发作期,其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以邪实为主,故而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总结归纳古方剂,有以下常用药。
(1)宣肺平喘药:麻黄、杏仁等。
(2)止咳化痰药:紫菀、款冬花、贝母等。
(3)温肺化饮药:生姜、细辛等。
(4)化痰平喘药:射干。
(5)熄风平喘药:全蝎、白僵蚕、地龙。
若遇兼夹之证还可灵活加减,如陈守真在#儿科萃精 痰饮喘急∃中论述道:!小儿痰饮作喘%%古法主苏葶滚痰丸;此方太猛,慎勿轻试。
但用甜葶苈三分,淡海蜇皮三钱,鲜荸荠三枚,生甘草五分,煎好,以枇杷露、杏仁露各半两冲服。
若停饮喘急不得卧者,古法主苏葶丸,淡姜汤下;停饮喘急,先宜泻饮降逆,此丸临时可服,但须以姜汁和枣肉为丸。
放小儿口中,衔化徐徐咽下。
若儿过小,改用炒苏子二分,微炒葶苈一分,枣一枚,生姜一小片,煎服。
∀万全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哮喘门∃中还强调:!哮喘多成宿疾,天阴欲雨缠绵,治时发表及行痰,九宝时常灵验,表邪未处五虎,里实葶苈为先,不宜砒石作汤丸,误了孩儿命短。
∀也就是说,要根据辨证合理选用方剂,并且由于小儿纯阳之体,实证热证居多,不宜应用砒石等辛热有毒的药物,以免发生不测[1]。
3.2其他治疗方法#儿科要略 咳嗽论治 杂症咳嗽∃云:!姜汁54背心治寒痰壅塞经络,不时发哮。
生姜捣取自然汁,用以浆布背心,贴肉着之,数易即愈。
∀此为敷帖法治疗哮喘。
#幼科金针 咳嗽∃云:!发时气喘不能眠,艾火一灸拔山力。
∀此为用灸法治疗哮喘。
此外,亦有文献记载可灸患儿少冲穴一壮。
结合现代临床治疗,医者也可借鉴应用。
4小结古人认为小儿肺内素有痰伏,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原因触发哮喘,施治时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总则,从寒、热、虚、实等方面进行辨证,并辅以敷帖、针刺及艾灸等其他疗法,以期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1]刘弼臣.中医儿科经典选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93-195.R esearch on Traditiona lChinese M edic i n e(TC M)docu m ent of m edical history in chil d ren&s ast h m aSunW en,Yu Jian(Depart m ent of Trad itional Ch i n ese M ed icine,Children&sH ospital of FudanUn i v ersity,201102,Shangha,i China)Abst ract:According to the pathogenic factor,pathogenesis,d iagnose and treat m en,t the records abou t ch ildren&s ast h m a i n TC M docum ent o f m edical histor y are su mm arized.The recogn iti o n pr ocess and the t h i n k i n g o f deter m i n i n g t h e treat m en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 f sy m pto m s and si g ns are exp l o red for,and t h en,doc um ent ev i d ences are prov ided for treating children&s asthm a i n c li n ica lm edic i n e.K ey w ords:Pediatrics of Trad itional Ch i n ese M edicine;asthm a;docum ent o fm ed ical histor y#甘肃中医学院学报∃征稿启事#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
本刊辟有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与报道、针灸推拿、医案医话、中药研究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