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手册_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选(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二)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
(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壹.教学重点
老子是道家的重要经典,在如格言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本课所选篇章,充分表现老子的思想精髓:崇尚自然无为,强调谦下守柔,反对人为执着。

在授课时,老师宜就上述道家思想与学生充分讨论,使收潜移默化的教学成效。

另外在文学特色方面,老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结成时间较早,其文句为韵散结合的形式,有的句式整齐,音韵天成,与诗歌无异;有的长句与短句、骈句与散句参差互见,颇见腾挪变化之美。

综合以上特点,在教学时宜就下列几方面加以掌握:
1.了解老子的生平、思想大要。

2认识道、儒两家的思想差异,及其处世态度的不同。

3了解老子书中的文学、音韵之美。

4学习推演、论述事理,并用流畅的文字表达。

5学习举例说明事物与博喻的技巧。

6了解美恶、有无之对比,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以化解某些偏执固陋的观念。

7学习谦下不争、虚怀若谷的精神。

8培养简约朴实的人生观。

贰.题解参考数据
一版本说明
由于老子书版本纷繁,本课文字参酌现今三种传世的通行版本:曹魏时王弼老子注(简
称“王弼本”)、东汉时成书之河上公老子章句(简称“河上公本”)、唐初傅奕校定之道德经古本篇(简称“傅奕本”);与二种考古出土版本:郭店竹简本(简称“竹简本”)、马王堆帛书本(简称“帛书本”)。

虽以王弼本为主,然而并不固守其版本。

二写作背景
老子书中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等叙述,而且向往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

这是基于以下的社会现实:约当周灵王(公元前五七一~前五四五年)初至周元王(公元前四七五~前四六九年)末,为春秋晚期,这时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型态急遽转型,铁器普及,农业发展,手工业百工俱兴,商人成群结队周流四方,城市规模扩大,货币经济繁荣。

南夷北狄,交战中国。

周室衰微,政在霸主。

贵族没落,政治动荡。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太史公自序)大国争霸,小国争地争城,兵连祸结,侵伐攻灭不绝。

周初的一千八百多国,只剩下一百四十多国。

士阶层崛起,巨商大贾得与国君分庭抗礼。

官师失守,私学出现,庶民议政,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诸侯骄奢淫佚,加重剥削,庶民疲惫,民力凋尽,道殣相望,盗贼公行,各种政治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郑铸刑书,晋铸刑鼎,由礼乐教化走向刑法之治。

三题解补充说明
(一)以具体事物与生动譬喻说明抽象哲理
善以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几乎是先秦诸子散文所共有的特点。

老子运用这一手法,可谓得心应手,并有其独特之处。

它往往以人所共知而习用,在当时也许算是先进的某些具体事物,像橐钥(风箱)、车子、射箭等为喻,而将深刻的哲理融寓其中,目的在于提供论据,
使论点深化,因而不同于一般的单纯比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五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第七十七章)(二)韵散结合
老子创造了一种韵散结合的文体,类似近代所说的散文诗。

句子大体整齐,错落有致,自然成韵,不拘一格,读起来流畅舒适,琅琅上口,给人一种语重心长而又自由随兴的感觉。

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第二十一章)八字一句,每句两读两韵,隔句换韵。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第三十九章)连连排比,先是五字句,然后是七字句、八字句,句句押韵。

还有三字句如:“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第三章)二字句如:“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成)之、毒(熟)之,养之、覆之。

”(第五十一章)句子短促,显得顿挫有力。

明人钱福说:“此章变文协韵,反复吟咏,亦与诗体相类。

”赖克俊说:“语大奇崛,不作铮铮
小响,最美此等文字。

”(均见历子品粹卷一)
关于老子用韵问题,从宋代吴棫起,不少学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如顾炎武、江慎修、邓廷桢等等。

他们指出,老子用韵既有与诗经相同之处,又有和楚辞近似的地方,可见它是综合南北文化的产物。

邓廷桢说:“诸子多有韵文,唯老子独密,易、诗而外,斯为最古矣。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老子毕竟还属于“文”,而不纯粹是诗,它的韵语是不能入乐的,何况多数文字还是不押韵的散体。

参.作者参考数据
甲生平传略
一姓名
史记本传说是“姓李氏,名耳,字聃”,遍查古籍,春秋时代并没有姓李的,直到战国时代才有李悝、李克、李牧等,可见李姓的产生是很晚的事。

老子应姓老。

左传成公十五年有老佐,昭公十四年有老祈,论语有老彭,史记有老莱。

老子是不是他们的一系,不可确考,但古有老姓是没有疑问的。

先秦诸子,都以姓称,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无不如此。

老子既称老子,不称李子;称老聃,不称李聃,可见他是姓老而不是姓李。

老子姓老,而误为姓李,是因为“老”、“李”二字音近的关系。

这就犹如荀卿被误为孙卿一样。

本书依史记所述,从俗仍称老聃为李耳。

二籍贯
史记本传说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

礼记曾子问孔颖达疏引史书作“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葛洪神仙传又作濑乡。

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末年楚灭陈,遂为楚国所有,所以史记称“楚苦县”。

至于厉乡或作赖乡,或称濑乡,是因为“厉”、“赖”、“濑”三字音同通用的关系。

三职守
史记本传说是“守藏室之史”。

司马贞史记索隐说:“藏室史乃周藏书室之史也。

张汤传:老子为柱下史,即藏室之柱下,因以为官名。

”所谓“藏室之史”,就是藏书室之史,也就是庄子天道的“征藏史”。

这个藏室在殿柱之下,所以又名“柱下史”。

职掌方册之书,相当于今日的图书馆馆长。

四离周后的行踪
老子看到周室衰微,于是离周而去。

史记本传说他出关以后“莫知其所终”。

老子所到的关,索隐与正义有二解,一是散关,一是函谷关。

但古书中“关”字一般指函谷关。

当时守关的人是尹喜,一说也抛下官位随老子往西而去,终于成为得道高人。

五原典数据书目
■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
乙作者轶闻掌故
一骑青牛过关
函谷关的守关者尹喜,是周朝大夫。

擅长神仙导引与天文星宿之学,服食日精月华,既不彰显自然之德,而又能施行真人的仁德,当时的人都不知其高深。

老子往西来到关卡,尹喜先是由望气得知有得道真人会经过此处,于是用心等候寻找,希望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终于遇到了老子。

老子也知道此人不俗,就为他写下著作。

另外又相传,当老子西行出关时,尹喜看见有一团紫气浮行向关卡而来,不久以后老子果然乘一头青牛来到了函谷关。

【原典】
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

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

老子西游,喜先
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

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

(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二出生与多名
老子的母亲因看到巨大的流星有所感应,遂有了身孕。

虽是禀受天然之气而生,因出现在李家,就以李为姓。

有人说:老子先于天地而生。

有人说:老子不是普通人,是天的精魂神魄,亦即神灵之类。

有人说:老子母亲怀胎七十二年才生下老子,诞生时,是剖开母亲左边腋下才出生的。

一生下就是白头发,所以叫做老子。

有人说:老子的母亲没有丈夫,老子是从其母亲娘家的姓。

有人说:老子的母亲刚好走到李树下而生了老子,一出生便会讲话,指着李树说:“用这作为我的姓氏。

”有人说:越国的范蠡,齐国的鸱夷子,吴国的陶朱公,其实都是老子所变化而成的。

……老子在周朝时,经过了三百多年。

在二百年之中,一定会遭逢不只一次的厄运,因此名称就多了些。

……因为在周文王时担任守藏史,到周武王时担任柱下史。

一般人看到他很长寿,因此就称他为老子。

……老子清静淡泊、少私无欲,以追求长生为职志。

因此虽然在周朝生活很久,但官职一直没有升迁,其实他是想随俗而处,不露锋芒。

以自然之德充实内在,修道已成这才离去,是一位神仙。

【原典】
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

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

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

或云,老子先天地生。

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

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

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

或云,其母无夫,老子是母家之姓。

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云,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

一云,守藏史。

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

皆见于群书,不出神仙正经。

未可据也。

……老子在周,乃三百余年,二百年之中,必有厄会非一,是以名稍多耳。

……以周文王时为守藏史,至武王时为柱下史。

时俗见其久寿,故号之为老子。

……老子恬淡无欲,专以长生为务者,故在周虽久,而名位不迁者,盖欲和光同尘。

内实自然,道成乃去,盖仙人也。

(太平广记晋葛洪神仙传)丙《老子》简介
一《老子》其书
老子又称道德经,这是取上篇第一句“道可道”,下篇第一句“上德不德”,“道”、“德”二字而以为名。

“经”本是儒家典籍的专用词,其他各家的书,最多也只是称为“子”而已,老子就是一直被称为子的。

到了汉代,崇尚黄老之术,景帝觉得老子义理很深,于是改“子”为“经”,这是老子称“经”的开始。

后来,扬雄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着道德经。

”道德经的名称便正式确立。

为了叙述方便起见,兹分作者、成书时代、篇章字数,及其他四项来介绍这本书。

(一)作者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著书上下篇五千余字,叙述道、德的意义,这和现行的老子完全符合。

因此,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该是没问题的;但却有很多人不相信司马迁的说法;有的人以为是杨朱之徒所伪托,有的人以为是出自庄子门徒之手,也有人以为是吕不韦门下所纂辑,更有人以为是汉人所掇拾编集而成。

纷论不休,莫衷一是。

但自长沙马王堆汉墓
帛书老子出现以后,我们知道汉初已有老子的手抄本,汉人编集之说,不攻自破。

吕氏春秋不二说:“老聃贵柔”,这又否定了吕不韦门下所纂辑之说,因为“贵柔”正是道德经的旨趣,它应该是老子的作品。

庄子中引老子的话不知有多少,即使内篇中也常引用,如说老子成于庄子门徒之手,似乎不合事实。

至于出自杨朱之徒云云,完全是臆测之辞,并无所据,不足一辩。

反之,我们看荀子天论说:“老子有见于诎(通“屈”),无见于信(通“伸”)。

”吕氏春秋评老子“贵柔”,都和今本老子旨趣一致。

由此足证道德经为老子所着,史记所载是值得相信的。

(二)成书时代
道德经虽为老子所着,但其成书却不是出自老子之手;因为那时候印刷尚未发明,纸笔的应用也不方便,著述风气不像现在之盛,就算有意立说,也未必能自己把它整理成书。

成书大部分借助于后人,就像论语、墨子二书,所记载的虽是孔子、墨子的话,书却成于弟子之手,所以全书都是“子曰”、“子墨子曰”。

老子一书也相同,所载的虽是老子的话,但其成书却在后人手里,只是书中缺少“老子曰”的字样罢了。

老子成书于何时,可从先秦典籍中引用老子的文字得到消息。

先秦典籍中,引用老子文字最早的是庄子。

庄子卒于公元前二八六年,是则老子成书当在公元前二八六年之前。

又战国策魏策载魏惠王的话说:“故老子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正是今本老子第八十一章的话。

而魏惠王在位期间从公元前三七二年到公元前三三四年。

由此看来,道德经在公元前三三四年以前就已经很流行了,其成书当不致晚于此年。

当然,老子书中也有后人加入的文字,也有注文误入的部分;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怀疑它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就好像我们不能因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扬雄的话,就对司马迁和史记成书年代感到怀疑一样。

(三)篇章字数
史记说老子“著书上下篇”,若以道德经的名称来看,则上下篇恰好是道经、德经两部分。

所以现行的王弼注及河上公注老子,都分为上下篇,这本是无可置疑的。

但是却有人以为唐玄宗注老子时,才把言道的集为上卷,言德的集为下卷,而分为道经、德经两篇,然而这一说法实难以成立。

老子的分章有三种;一是分八十一章,一是分七十二章,另一是分六十八章。

现在通行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都分为八十一章。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则分为七十二章,但严书是伪作,不足为据。

元吴澄又分为六十八章。

现在大体上都以八十一章为准。

但马王堆汉墓中所发现的两种帛书老子都不分章,而这两种写本都成于汉初,比现行的任何注本都早。

我们再看论语、孟子、庄子、墨子等先秦典籍,也只分篇,不分章。

由此看来,帛书老子的不分章,应该是老子一书的本来面目。

后人为了授读方便,于上下篇之外,又分为若干章,一直流传到今天。

至于河上公本在每一章之前又另立标题,如体道第一、养身第二等,则又是后人所妄加,离老子的原貌那就更远了。

至于老子全书的字数,司马迁说有“五千余言”,和现行的老子吻合。

我们常说“五千言”或“五千文”,是取其成数而言。

晚近出土的帛书老子的文字,和现行的老子差异并不很大,只是通假字多一点而已。

(四)其他
注解老子以韩非最早。

韩非子里有解老、喻老二篇,是注解老子最早的作品。

不过这两篇所注解的,只有十几章,每章也只注解几句,并且大都是以法家的立场去解释的,尤其喻老篇,离老子的旨意更远。

所以,对了解老子思想,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注解老子全文最早
的,是汉文帝时候的河上公。

原注本已失传,现行的河上公注本,义既肤浅,又杂有道教养身练气的说法,显然出于后人所伪作。

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注本,当推王弼注。

王弼是魏人,注老子时,只有二十几岁,但他的注解,却“妙得虚无之旨”,后来注解老子的不知道有多少,都没有人能超得过他,所以,他的注本是研究老子的人所必读的。

汉代以后,注解老子的书,有近三百种;原注散失,仅存书目的,也有近三百种;若把有关的论述一齐列入,则有一千多种。

此外尚有译本。

唐太宗时,玄奘曾把它译成梵文,近代更有英、法、德、义、俄、荷等文的译本,并且每种文字的译本,都有很多种。

二《老子》哲学中的“道”
老子是道家和道教的主要经典,其中的思想是“道”。

(一)“道”是“混而有一”的东西
这个混然一体的东西,不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这个恍恍惚惚,不具确定形状的“道”,虽然超越了人的感官知觉,但它却是个实有的物质存在体,“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它是宇宙唯一的、绝对的,不会随物质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外在力量而改变,而其本身不断地运动变化,从而产生出天地万物。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二)“道”是万物的本源
道不但“先天地生”,而且是“天下母”,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所以也是“万物之母”。

其产生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四十二章)道产生万物后,寓于万物,使万物滋养成长,“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成)之、毒(熟)之,养之、覆之”(第
五十一章)。

(三)规律性的“道”
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第十四章),恍恍惚惚,但它作用于天地万物时,又表现了某种规律,这是人们可以认识和遵循的。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相反相成的、恒常的、规律性的道,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反者道之动”,事物总是向相反方面运动变化,又总是循环的、“周行”的运动,这是自然而然,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循这恒常的规律,“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

(四)“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
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以其自身的矛盾运动,不靠外在其他的原因,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以其自然而然的状态为依据,不对万物干预,让万物顺应自然。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按道办事的人,只是依照万物自然的状态去发展,“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辅助,而不是约束和强制,这就是“无为”。

因此,老子学说常被称为“自然”哲学,“无为”政治。

(五)主张致虚守静,柔弱不争
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这“虚”状的东西,呈现为“静”态,它的作用是无尽的,“弱者道之用”,它希望面对纷争的人事,能致虚守静,芸芸众生,“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第十六章)。

他相信会返复到虚静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

他从现实世界的现象中,认识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认为“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因此主张
守柔守弱,处下不争。

三“老子”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1.老子在宇宙观上摆脱天神的主宰,首先提出了“道”这一最高的哲学概念,以“道”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源,对于历代的思想家曾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先秦诸子受老子思想影响最深的,首推庄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其(庄子)学无所不窥,然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毁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庄子全书可以说都贯串着老子思想,书中引老子的文字也特别多,外篇引了十九次,杂篇引了五次,内篇虽不曾引,但提老子的名共三次,由此看来,老庄一脉相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战国末年的韩非,利用并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法则。

老子韩非列传说:“韩非喜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韩非子五十五篇,其中很多非难儒者的地方,而取道家虚静无为之学说以为辅助,解老、喻老二篇,更引老入法,以法解老。

主道、扬搉二篇,也主张君主执一以静,无为无事,去智废巧,与老子政治思想完全吻合。

战国时期形成到汉初盛行的道家学派的黄老之学,也利用老子的“道”缔造自己的学说体系。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经法道法说:“道生法。

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将“道”和法家思想直接联系起来。

导源于老子的黄老自然主义,对当时人的鬼神观,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汉武帝时,杨王孙学黄老之术,认为“死者,终生之化”,人死,“其尸块然独处”,反对人死有知的观点,主张裸葬。

东汉王充着论衡,亦取道家自然之说,认为天道自然无为。

其薄葬篇阐述了“死人无知,厚葬无益”的道理。

2.老子对道教哲学影响深远。

东汉时,道教形成,五斗米道规定信徒诵习老子五千文。

老子
书原有“长生久视之道”,河上公老子章句着重宣扬“自然长生之道”。

老子想尔注亦言“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

练形长生,成为道教哲学的中心思想。

3.魏、晋玄学盛行时,老子为三玄之一,何晏作道德论,王弼撰老子注,发挥老子的本体论。

4.老子对后世儒家也有很大影响,宋儒胡安国说:“老氏五千言,如我无事,我好静,我有三宝之说,亦皆至论也。

”朱熹说:“张子房深于老子之学,扬子云作太玄,亦自老庄中来。

”程大昌着易老通言,以为老庄之书,言微趣深,助发道秘,尤为精要,苟能博取,当大有补。

5.老子对政治也有相当影响,其具体表现于汉初惠帝、文帝、景帝三朝,直到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止。

惠帝时,曹参为相国。

当他做齐相时,“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史记曹相国世家),后来“代何为汉相国,举世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

吏之言文刻深,务欲声名者,辄斥去。

日夜饮醇酒”(史记曹相国世家),于是无为而天下治,百姓都歌颂道:“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史记曹相国世家)至文帝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孝文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于治,故罢去之”(史记礼书),“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

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纹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史记文帝本纪)。

及景帝即位,“窦太后好黄帝老子之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

从汉初直到武帝初年,都是行黄老政治,清静无为,结果国富民殷,太仓之粟,溢于仓外,府库之财,年久索断。

因而才使武帝能够完成其震古烁今的武功。

武帝以后,道家思想在政治方面由明入暗,易主为辅,与儒家思想配合,形成了两千年来儒表道里的政治。

历代政治思想家也重视老子学说,如宋代王安石平生最喜读老子,曾作老子注。

清代思想家魏源作老子本义,在论老子中说:“老子,救世书也。

”严复曾评点老子,指出“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