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不良风气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总第104期)

J ou r nal of t he Par t y Sch ool of C PC Z he ngzhou M uni ci pal C on m ai t tee N o.2。2010(Sum,10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前农村不良风气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周四选

(中共河南省直党校科研室,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风气好中有差、喜中有忧,尚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和谐的社会风尚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目标,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因此,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和谐风尚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农村和谐风尚的研究和探索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关键词:社会风气;表现;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02—0110—03

和谐的社会风尚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目标,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社会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因此,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早日实现社会和谐具有莺要的实践意义。

一、当前农村不良风气的主要表现

1.“仇富、仇官”之风日渐抬头,隐患极大。对改革开放过程中部分群体致寓的公平性、合法性问题的疑虑以及基层官员腐败案的高发化、高额化的现象,导致部分群众心理失衡。有的认为“城乡差别大、村民差别大”,部分人一夜暴富、富而不“公”、富而不“仁”,导致普通群众与富裕阶层之间关系紧张,产生嫉恨心疆;认为官民收入差距大,社会公平面减小,农民生活质量最低,诱发农村干群不和、党群矛盾,甚至发生群体对抗。以上多种因素引发的乡镇群众围堵基层政府事件屡次发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2.求神拜仙之风日益突出,不可小视。竞争激烈、利益至上的市场经济法则,渗透并冲击了农村广大群众原有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特别是个别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公物私占,有利就上,有害就避,对群众冷暖安危漠不关心,致使部分农民对基层政府和干部失去信任,出现r严重的信任危机。老百姓不信任政府,而打着诱人幌子的各类非法宗教和迷信活动趁机f f;i i入,大有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之势,表现在信教群众增多,宗教影响蔓延,看风水、拜神仙等迷信活动突出。

3.“暗结”之风日渐显现,不可低估。新中国成立以前,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经常以“拜把子”、“入行帮”等形式结成一定的利益群体,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遇事全力相帮,维护和实现成员自身利益。新中国成立后,旧社会存在的各种民间组织逐渐消解,不复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单个家庭人口数量减少,村民出于各种需要,一些沾亲带故或脾气相投的农民,逐渐建立起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利益驱动下,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村民甚至乡村干部以“拜把子”、“认干亲”的名义私下里结成利益小团体现象,由此给农村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影响。有些地方村干部“拜把子”、“认干亲”,把哥们义气带到工作中去,人为地编织了一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造成了圈罩圈外之分和远近之分。对罔内人的缺点错误进行迁就和掩盖,对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大肆吹捧,说情、护短、封官许愿、“跑风漏气”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一些乡村干部“团结”一小片,疏远一大片,脱离群众,失去民心,使工作难以开展,影响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干部的形象。而部分农民则通过“拜把子”、“认干亲”等形式趁机拉帮结派、结伙上访、结伙入教、结伙称霸。

4.博彩之风盛行,后果严重。不劳而富、一夜暴富的刺激,抽彩活动、股市投机的诱惑,致使部分农民一心想靠运气赚大钱,于是,赌博、“六合彩”等泛滥。部分农民迷恋于赌博、“六合彩”,有砦倾家荡产、夫妻反目、妻离子散。不少地方小赌天天有,大赌三六九。赌的时问不分白天黑夜、对象不分男女老少;赌的形式花样百出,麻将、扑克样样有;赌的金

收稿日期:2010—02—10

作者简介:周四选(1969一),男,河南中牟人,本科,中共河南省直党校科研室主任,副教授。110

周四选:当前农村不良风气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额越来越大,少则几十几百,多则成千上万。最严莺的是有的乡村干部及党员也参与赌博,甚至通过赌博拉帮结派,行贿受贿,败坏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扰乱j,社会秩序,阻碍了人们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5.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影响极坏。农民中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富不思进的思想根深蒂固,农村攀比之风越刮越盛。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摆阔攀比;平时消费节俭克制,莺点节日消费过度;修房盖屋相互攀比。有积蓄这样办,没有积蓄也要硬着头皮办。攀比之风已成为加重农民负担,阻碍农民奔小康的拌脚石。

6.不孝之风日渐蔓延,令人寒心。农村老人由于手中无积蓄、收入无来源,再加上医疗、养老保障不健全,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或患病老人更是被视为农村家庭的负担、累赘,不能得到应有的瞻养。在部分农村家庭中,“吃剩饭”、“穿旧衣”、“住厢房”正日益演变成为多数农村老人的专有“待遇”。此外,因遗弃、虐待老人而被告上法庭的现象屡有发生,也从反面映衬出此风日渐蔓延。

7.黄色、低俗之风日益普遍,后患无穷。凶杀、色情读物充斥农村,黄色、低俗演出大行其道。受利益驱动,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网吧、歌厅、影像厅经常上演黄色、低俗内容,作为敛财手段,吸引大批城乡居民观看;一些非法演出团体演出的低俗、黄色表演在农村大行其道,就连以前农村办理红白喜事用以助兴的唢呐表演,也逐渐被一些包含艳舞表演的所谓“歌舞团”所取代,并且屡禁不绝。

8.伦理失范行为多有发生,使人担忧。在大最农民外出务工情况下,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妻子在家难耐寂寞,一些农村夫妇长期两地分居,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导致部分农民伦理失范行为多有发生;一些青年妇女为追求物质享受,不惜丧失人格,充当“三陪”,甚至卖淫为娟;受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所谓的“造假村”、“乞讨村”、“走私村”等。

二、当前农村产生不良风气的主要原因

1.对社会风气认识的误区。近年来,已经纠正了过去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但是,由此带来的影响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在具体的工作中,造成J,当前对农村社会风气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社会风气是“软”件“虚”工,可有可无;二是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风气自然会好起来;三是认为营造社会风尚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费力不讨好,不如抓经济来得快。上述对农村社会风气认识上的误区导致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工作长期被轻视甚至漠视。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盲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农村开展。r以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和文明乡镇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工程,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得到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的文化面貌得到较大改)《5|l,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然而,净化不良社会风气,营造农村和谐社会新风尚,作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易短期见效,很难具体量化。町是,出于对政绩的片面追求,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往往把精神文明建设量化成具体的数字,诸如捐了多少钱、修了多少路、美化了几道街等,作为本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霞头戏”上报、寅传。而对乡风村俗、村规民约等无法用数字来鼍化的社会风气则很少提及,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盲区。

3.农村经济发展的凹区。长期以来,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有r明显增加,居住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收入仍然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经济。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实际增长8.4%和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只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人均叮支配收入。客观上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势必影响农村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很容易形成“贫困——落后——愚昧——贫困”的恶性循环时有发生,导致一些地Ⅸ农村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4.农村基层工作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许多基层干部对经济以外的其他事项能不管的就尽景不管,能少管的就决不多管。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在职能定传上忽视农村社会建设领域的工作和投入,不够茕视营造良好民风、社风,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淡漠,不廉、不公、特权、与民争利,导致农民仇官心理加剧。

5.市场经济的影响与冲击。由于各种原因,市场经济带来的唯利是图、会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严重冲击农村优良传统和道德风尚,使农村社会风尚出现下降和退化趋势。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价值形成以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准,即一切能带来金钱的东西不管它们多么不道德也都是有价值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