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课2《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课2《齐桓晋文之
事》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一单元第1课第2篇《齐桓晋文之事》。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意在通过单元内容的学习,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强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本单元核心任务为: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在选文上都兼顾了课程标准所说的“论说名篇”与“各类文本”(主要是叙事类文本)。诸子文有《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史传文有《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涵盖中国古代思思史中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和古代史书的经典,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重要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教学中要抓住核心任务,考虑选文的情况,据此设计学习情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认识其深层内涵与文化价值,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热爱,自觉维护和发扬“中华文明之光”;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相关语文素养。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3)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二、教材分析
《齐桓晋文之事》在《孟子》中也是一篇长文,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全文以“保民而王”为核心遂层展开,既一气贯注,又收纵自如:先从正向人手,论述“保民”的根源是“不忍之心",进而指出“不忍之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推恩"保民;接下来从反面辩析“王”“霸”之别,指出“发政施仁才能“王天下”;最后,点明“发政施仁”的关键举揩是“制民之声”。又回到“保民”的主题。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儒家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其中的许多论断至今仍为人们认可,重视。本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面王”的主张。第二部分:(“王说:曰……”至“王请度之”),记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第三部分:(“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欲之”),指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第四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结尾)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列举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