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从去年开始又成为我们临沂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复习目标

1.了解文言虚词复习要点:去年临沂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二、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2.掌握“之、而、以、于”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三、考什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临沂2013 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4

个文言虚词:之、而、其、以、于、为、焉、者,也、乎、且、则、乃其中“之、而、其、以、于、为”使用的频率很高,当然考试的几率也就更大一些,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这几个虚词的用法。

四、怎么考

复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道题,是2012 年我们临沂市的中考题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

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为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来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用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凭借,依靠从这道中考题中可

以看出:

1、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

2、题料来源:四个选项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

同时,这道中考题告诉我们,必须灵活把握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才能

得心应手,做对题目,把这两分轻松的收入囊中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借助题目归

纳总结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五、复习归纳

之”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1、二世杀之()

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3、宋何罪之有?()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5、久之,目似瞑(

6、(陈涉)辍耕之垄上(

9、马之千里者(

(二)“之”的用法归纳

1、代词(1)一般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2)指示代词:(之+名词)可以译为“这”

2、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之+中心语)可译“的”。

(2)结构助词(宾语+之+ 动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不译。

(3)结构助词(主语+之+ 谓语)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无实义,可不译。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5)音节助词:(时间词+之)或(动词+之)

补足音节,无实义,可不译。

3、动词(主语+之+ 宾语)可译为:去、往、到。

(三)直击中考

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怅恨久之

A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 :何陋之有?C:公将鼓之D:辍耕之垄上

2、“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两狼之并驱如故

B. 小大之狱

C. 布衣之怒

D. 王之蔽甚矣

-——- “ | !、;”

二、“而”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夺而杀尉()

4、人不知而不愠()

5、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二)归纳:“而”字通常用作连词,在句子中表现词与词之间的并列、顺接、修饰、转折、递进等关系。

(三)直击中考

1、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日出而林霏开”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学而不思则罔

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挟天子而令诸侯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三、“以”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意义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以君为长者()

3、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以塞忠谏之路也()

6、策之不以其道。()

7、臣以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二)“以”的用法归纳

1、用作介词①表示工具、方式、方法,

译为“用、拿、把、按照”

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表结果,译为“以致”。

有时相当于“而”。

3、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三)直击中考

1、“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 以告先帝之灵

C. 以光先帝遗德

D. 以咨诹善道

2、“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以衾拥覆”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 必以情

B. 以残年余力

C. 徐喷以烟

D. 以彰其咎

四、“于”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胡不见我于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