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观:乐观主义、悲观主义
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评析及其借鉴意义
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评析及其借鉴意义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它们对技术的看法和理解存在显著的差异。
技术悲观主义认为,技术进步带来的并非全然的积极影响,而是伴随着诸多负面影响。
这种观点强调,技术的迅速发展可能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社会不平等以及人类价值观的扭曲。
华德等思想家甚至认为,按照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人口和资本将按指数增长,世界的混乱程度将越来越严重,因此人类文明可能不断衰亡。
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工业化污染、资源消耗和社会问题的担忧。
相反,技术乐观主义则主张,技术进步是解决人类问题的关键。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消除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如疾病、贫困和环境破坏。
它强调技术为人类带来的种种好处,如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推动社会进步。
技术乐观主义者往往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持乐观态度,并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科技创新解决现存的挑战。
对于这两种观点的借鉴意义:首先,无论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都提醒我们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
悲观主义提醒我们要警惕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乐观主义则鼓励我们相信技术有能力解决各种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地对待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警觉。
其次,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补充。
悲观主义提醒我们关注的问题,而乐观主义则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依赖技术来解决所有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环境、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最后,对于两种观点的借鉴意义还体现在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上。
悲观主义提醒我们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而乐观主义则鼓励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保持积极态度。
这意味着,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我们既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又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在面对技术的发展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应对挑战并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
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
论“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摘要: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但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其正、负面效应都十分突出。
由此,一些学者将科技与人类的发展关系分为两种相对的思潮,即“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
两种思潮都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但对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全面、辨证地评价科技的社会作用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乐观主义;科技悲观主义;片面性;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基本手段和有效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而有效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和水平。
然而,科技发展的社会后果具有与生俱来的双重性:一方面科技造福于人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产生了一系列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负面效应。
科技及其带来的问题已引发了大量的思考,怎样看待技术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乐观主义的,一种是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认为,科技显示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征服,对科技的应用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悲观主义对上述看法深表疑虑,他们确信科技已危及人的自由,希望以回到过去,复归自然的田园方式来解决目前的技术问题[ 1] 。
这两种观点各自片面强调了科技的正面作用及负面影响,但又不乏合理内核,一条理性的科技发展之路应是对两者进行辩证评价,借鉴与整合以至于找到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途径。
一、“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的根源从不同的层面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导致了不同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其中最为系统的则是从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层面来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
科学技术是在人们的认识、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存在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关系不同层面的理解差异,正是这种复杂性,在一定程度生使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认识历经了曲折的过程。
在科学还处于孕育和萌芽状态时期,它虽然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这种效果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大关注。
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创新本质的论述,都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人是一种用心去感悟生活、体味生命的生物。
如果生活被操纵,人就失去了快乐的感知和体验。
现代科技改变了世界,给予我们很多好处,可我们也需要保持独立的特质,用各种简单的方式创造丰富的生活。
简约的回归,诗意的栖居,是那在方格纸上耕耘的思绪再次飞扬,是那对于事件保持怀疑与探究的的精神再次苏醒,是那跋山涉水、寻幽探秘的激情再次澎湃,更是人类社会与现代科技融洽地共存。
1、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科技是推动社会生产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人类由于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区域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消耗、低能耗,技术含量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过去不能生产的产品,现在借助科技手段,人们已经能生产出来。
科技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如同枯树发新芽,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2、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经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水平认识。
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革命化。
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
人类借助科技仪器设备和手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精确认识自然界,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
科技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不可估量的的深刻影响,从而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
4、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几种西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
(四)科学主义和“反科学思潮”
科学主义试图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裁决
人类的认识和生活,把一切与科学不相 符合的人类认识与价值信仰看作是没有 多少价值的或是错误的,把科学技术看 成是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工具。这是科 技乐观论和科技万能论的集中体现,应 该反思批判。 反科学主义不能走向极端,否则会走向 “反科学”,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20世纪下半叶出现在西方学术界的“反科学
思潮”,具体表现在激进的后现代主义、 “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极端的环境主 义者等的论述中。它表明科学事业是非常复 杂的,对科学研究纲领、技术设计,以及与 此相关的社会过程的选择,是一个困难而复 杂的问题,应该引起公众和决策层的注意。 但是,如果不加批判地接受,会走向科学技 术悲观论甚至“反科学”,不利于科学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中性论的困难: (1)技术中性论者假定技术的设计者和 使用者能够完全理解技术的目的。但事 实上,技术的大部分后果是难以预见的。 (2)技术一旦增强了控制它的人的权力, 允许一群人统治另一群人,并导致大多 数人反对的后果和影响,这时再宣称技 术是中性的,无疑显得很天真。 (3)人们对技术发展的恐惧与无措。
技术决定论有着深刻的伦理和政治意味。 要求人们不仅在技术的使用阶段,而且 要在技术的设计讨阶段就预见和控制技 术。 困难:人并不是完全泯灭于技术之中。 社会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都认为技术是负 载价值的,而不是中性的。
(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科学技 术研究
自上一世纪六十年代,女性主义探讨科学
技术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相关问 题,形成女性主义科学技术研究。它对科 学技术领域的性别分层原因、科学技术的 性别化特征以及性别建构等作了深入阐述, 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从女性主义的 经验主义到立场理论,从差异女性主义到 反本质主义,给我们启发。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思辨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思辨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是人们对于世界和生活态度的两种不同选择。
悲观主义者倾向于看到事物的负面和不幸,而乐观主义者则更倾向于看到事物的积极和希望。
这两种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它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悲观主义的看法常常来自于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当人们面对挫折和困境时,他们往往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消极面。
这种思维方式起源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希望能够提前预见潜在的威胁和风险,从而减少可能的伤害和损失。
然而,悲观主义者过分关注事物的负面,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和绝望的情绪中,甚至错过了改变现实的机会。
与之相反,乐观主义者倾向于看到事物的积极面。
他们对自己和他人充满信心,相信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遇到问题时会寻找解决方案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鼓励人们努力克服困难并追求更好的生活。
然而,过分乐观也可能使人们过于轻视现实的挑战和困境,导致盲目乐观和不切实际的决策。
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于,它们其实是相互依存和互为补充的。
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倾向于悲观主义,在另一些情况下则更倾向于乐观主义。
这种灵活的思维方式使人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然而,对于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思辨必须建立在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分析基础上。
一味地偏向于某一种态度,可能会使我们忽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自己客观、中立、全面的思维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并回应不同事物的真实本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中庸的态度。
这种中庸思维既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又能够警觉于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既有信心追求成功,又有准备面对失败的勇气。
这种思维方式能使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均衡和稳定,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尽管人们对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态度各有偏好,但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意识到两种思维方式的限制性和相互依存性,并在日常生活中适度运用。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人生在世,面临种种挑战和困境,我们倾向于以悲观主义或乐观主义的态度来应对。
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它们塑造了我们的看待世界和面对问题的态度。
虽然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有着不同的观点,但它们都对个体的人生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乐观主义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鼓励人们寻找希望和积极的解决方案。
乐观主义者相信一切困难和挑战都有解决的办法,他们愿意尝试和面对问题,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
他们通常持有积极的态度,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这种信念给予他们勇气和力量。
乐观主义者更容易适应变化和面对挫折,在逆境中能保持心情愉快并积极应对。
他们常常会在困难中寻找机会和成长。
悲观主义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它主张看到事情的负面和无望的一面。
悲观主义者往往对未来持怀疑态度,他们常常预期出最糟糕的结果,并对问题感到无能为力。
他们往往认为命运掌握在外部因素中,而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
悲观主义者的消极思维模式容易导致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和动力,并在面对困难时难以克服。
然而,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并非完全对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兼具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思维方式来应对挑战。
乐观主义者的积极心态能够激励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而悲观主义者的谨慎和警惕则能帮助他们预见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一个成功的人往往是在真实面对问题的基础上,保持对希望的渴望,并以乐观主义的态度去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
然而,过度的悲观或乐观都会有其不利之处。
过度的乐观可能导致对挑战的低估和对现实的逃避,从而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而过度的悲观则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和失去动力,错过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保持平衡,既要有乐观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又要有理智和谨慎的思考。
在个体层面上,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乐观主义者往往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和快乐,他们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而悲观主义者则更容易陷入抑郁和消沉的情绪,限制了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幸福感。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资料——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目录第三篇科学技术观 (1)第一章科学技术概述 (2)一.性质和特征 (2)(一)科学的性质与特征 (2)(二)技术的性质与功能 (2)(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3)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3)三、社会组织 (3)(一)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3)(二)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 (3)第二章科学技术的机制的趋势 (4)一、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 (4)1.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矛盾 (4)2.继承与创新的矛盾 (4)3.理论、观点和学派的论争 (5)4.分化与综合的矛盾 (5)5.技术转移与技术综合 (5)6.科学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技术对科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一体化。
(5)二、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 (5)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5)四、当代科技发展趋势 (5)(一)大科学与高技术 (5)1.高技术及其特点 (5)2.大科学及其特点 (5)(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6)第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6)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6)二、科学技术的价值功能 (6)三、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7)第四章科学技术与人类价值 (7)一、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 (7)二、技术理性与功利主义 (8)三、科学技术与人类价值之间的张力 (8)第一章科学技术概述一.性质和特征(一)科学的性质与特征•词源学:中国古代《中庸》:“格物致知”——(日)“致知学”西方,科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science(日)福泽瑜吉,science —“科学”1893,康有为引进到中国•科学的本质:•作为人类精神成果的科学:知识体系•作为人类创造知识的活动:科学活动•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科学:社会建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科学生产力•作为一种方法的科学: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科学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对话:科学对话•科学的特点:•内容具有客观性•知识具有系统性•论证具有逻辑性•推论具有可检验性•体系具有开放性•作用体现为社会价值性•科学精神的内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自然科学的功能:•解释功能:为科学新的发现及旧理论作解释•预见功能:尚未发现事物、现象及已知事物发展趋向•规范功能:对科研和实践活动规范,指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怎么做(二)技术的性质与功能•何谓技术:•古希腊:techne—— technologos•中国古代:百工之技•广义: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知识、技能的总和。
科学技术价值观
整理课件
17
• 这个发展潜力就是人类依然拥有的没有束 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起来帮助人们摆脱它 的困境。
• 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判断,就是对科学 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正反两个方面 的社会作用的分析。
整理课件
2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
• 1.环境公害问题 • 2.生态失衡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酸雨危害、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危机等。 • 3.资源危机问题:能源、土地、森林、淡
水等自然资源都面临严重的危机。 • 4. 经济问题 • 5. 计算机问题 • 6. 伦理问题: • 7. 生态伦理问题
整理课件
24
三、对科学技术负面作用的积极对策
• 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控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类做到以前所不 敢想象的事情,
• 但是目前技术应用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迫使我们 在应用这些技术成果时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在进 行技术推广应用的决策时,要充分估计该项技术 应用带来的较为长远的社会后果,以便发挥科学 技术的正面作用,制约和减少其有害影响,使科 学技术沿着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的轨道 发展。
整理课件
22
• 要解决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问题需要依靠 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正如恩格斯曾指 出的:“但是经过长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经 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分析,我们 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 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 因而我们就有了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 影响。”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 认识是不够的。
科学技术两面性
姓名:学号:班级:科学技术的两重性自从科学技术诞生时起,他给人类发展带开了福音,但同时也带了噩耗。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
例如:科技发展使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计算机的发明便利了我们信息的交流,却也使得无数青少年陷入非法网络的泥沼无法自拔;农业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爱因斯坦曾分析指出: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
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却没有人性。
只有对科学技术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简单说来,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与环境能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发展经济可以为保护环境提供物质保障,但若一味的发展经济,而不注意保护环境,又会破坏环境,反而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的。
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
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将非邪恶力量所用而可能和业已产生的负面影响又分为以下几类: (一)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新苦恼在高技术水平下的工作方式,人只能同机器、仪表等打交道,大多数人可能是在分散、独立的情况下工作的。
浅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浅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摘要: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然而,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本身无所谓好与坏,而关键在于使用科学技术的人。
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所要解决的措施,同时也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观点,即唯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
目的就是引起我们对科学技术作用的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使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于我们整个人类。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负面影响19世纪末,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本雅明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点人类迟早会明白”。
20世纪验证了本雅明的预言,人类以科技接近自然,但却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表现1.科学技术面临的社会问题。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地了解和驾驭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在战胜自然地同时,科学技术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
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生物制品与生态安全问题等。
1962年,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揭示了:“19世纪末,已有六种工业致癌物质为人类所知,20世纪创造了无数新的致癌化学物质,并且使广大群众与它所亲密的接触。
”[1]正是因为这些致癌物质中的一种叫DDT的化学杀虫剂喷洒到空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引起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那个春天死寂一般的宁静。
在长江流域,一些人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长期对森林滥砍滥发,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导致1998年百年一遇的长江特大洪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2]2.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问题。
1997年,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使克隆技术从此不断在技术上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克隆技术的成功实践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壮举,是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科学、技术、工程的社会评价
四:科学、技术、工程的社会评价?
(一)当代思潮对科学、技术、工程社会评价的主要倾向
●当代思潮对科学、技术、工程的社会评价主要有两种倾向: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1.乐观主义倾向:科技乐观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
①人类只要掌握了科学技术,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并决定人类自身的发展。
②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解决,尽管技术现在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许多问题在将来肯定能够得到解决。
④如果人们能足够早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相应做出一些预防措施,科学技术进程中所有对人类社会将产生的不利因素都能够被克服
2:科技悲观主义的主要观点:
①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发展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冲突,甚至对立。
因为地球资源的
有限性,因此增长是存在极限的。
②技术化社会中人类丧失了自由,人性被扭曲。
③科学技术是当代环境问题和人类困境的元凶。
三、科学、技术、工程社会评价的主要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1.具体生态法则
●生态关联——生态的系统性
●生态智慧—生态与自然的和谐
●物质不灭—物有其用有其归
●生态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2.生态原则的特点:长期性、复杂性。
(二)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基于对科学、技术、工程与主体之间价值关系的整体性认识,对科技工程的功能及其效应的综合估价。
(三)客观性原则
评价的客观性原则的内涵:
•1、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2、评价指标要具有独立性。
•3、评价过程的科学性。
②。
科学技术的负作用
• 科学乐观主义 • 科学悲观主义
• 科学和艺术的诞生,乃是出于我们的罪恶。
• 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
德行也就消逝了,并且这一现象是在各个时代和
各个地方都可以观察到的。
• 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之
臻于完善而越发腐败的。
卢梭《论科学与技术》
• 科学既产生与安(闲)逸,反过来又滋长 着闲逸。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 科学与艺术越是发展,社会在智性方面越 是显得灿烂辉煌,世风就越是江河日下, 人民大众就越是不幸。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二、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哲学 反思
1、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 应相互依存、相伴而生。
2、科学技术作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手段本 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之分。
3、科学技术的正负效应是可以相 互转化的。
三、减少科学技术负作用的措施
让技术回归人文,确立人本技术观
• 1、辩证的看待和使用科学技术
爱因斯坦说:“科学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运用它,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 完全取决与人类自己,而不取的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 生物制品和生态安全问题
2、科学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 如:基因图谱、克隆人、克隆羊、 有毒化学物质的研究
3、科学技术面临的意识领域的问题 严重的依赖心理,人成为机器的奴隶; 生活节奏加快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 已产生紧张、孤独等各种心理疾病; 使人的思想陷入混沌之中;
• 2、提高科学技术者的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素 质 “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 每个人的内心革命性变革,对付力量所带 来的邪恶结果,需要的不是智力行为而是 伦理行为。”——汤因比
• 3、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和人民 的科学文化素质
技术观的三大流派以及对教育的影响
技术观的三大流派以及对教育的影响摘要:1.概述技术观的三大流派2.技术观的发展历程3.技术观的三大流派对教育的影响4.总结正文:【概述技术观的三大流派】技术观是指人们对技术的看法和态度,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技术观的三大流派包括:技术乐观主义、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中性主义。
技术乐观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能够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和便利,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技术悲观主义则认为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技术中性主义则认为技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取决于人类如何运用。
【技术观的发展历程】技术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对技术的看法比较单一,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人们对技术的看法也开始多元化。
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技术乐观主义成为主流,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资源等问题,使得技术悲观主义在20 世纪中叶开始崛起。
20 世纪末,技术中性主义逐渐成为主流,人们开始认识到技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技术观的三大流派对教育的影响】技术观的三大流派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技术乐观主义主导下,教育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强调实用性和效率。
技术悲观主义则关注到技术发展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例如技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冲击、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等。
技术中性主义则认为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培养。
【总结】技术观的三大流派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教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变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在技术观多元化的背景下,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才。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
4、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1)科学继承 (2)科学创新
二、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1、技术目的 在技术上为实现社会需求而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和 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规定了人们技术活 动的方向。
2、技术手段 为实现技术目的而采取的技术工艺、技术措施、 技术方法,是通向技术现实性的桥梁。
(3)教育的质量水平,规模和发展速度如何, 影响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进程。
4、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 1、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 (2)为社会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3)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 (4)为生产管理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手段
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及其界限
一、科学与伪科学的特征 1、科学: 2、伪科学:
二、伪科学的表现形式 1、常以最新发现、最新发明、最新创造 的面貌出现 2、到科学活动之外寻求支持 3、以表演代替严密的科学实验 4、随心所欲地套用现代最新的科学名词 5、你信则灵,心诚则灵,不信则不灵。
三、伪科学的类别
1、按制造伪科学的手段可分为: (1)魔术型 (2)假冒型
科学技术的性质和结构
一、科学的基本含义
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 2、科学是创造新知的社会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4、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5、自然科学具有“一般社会生产力”的属性。
二、技术概念的内涵
1、技术概念的发展 2、技术的特点 (1)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技术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3)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4)技术的商品属性
(4)让综合就是创造的思想在企业生 根。
科学技术观:乐观主义、悲观主义
科技乐观主义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一 个决定性因素; 科技带来的一切问题 都能依靠科技本身解决; 科技的发展状况是社 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基本观点:科技悲观主义源自科技悲观主义基本观点:
核武器悲观主义 (认为人类最终将遭 到核武器的毁灭)、 自动机悲观主义(认 为人类将沦为机器的 奴仆,甚至被机器人 所消灭)、生态悲观 主义(鼓吹科技发展 将导致环境、生态危 机)。
在对待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 无论技术乐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 都可以归 之为技术决定论, 很多学者不同意技术乐观 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的这种片面思维方法。 人类的命运或幸福完全依赖于技术的力量, 技术能创造一切, 技术也可以毁灭一切, 这是 技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者们的立据, 他们 的逻辑起点是将人类的一切成功和失败都归 之于技术, 显然是非常片面的。虽然技术乐 观主义也看到了技术的负面效应, 技术悲观 主义也看到了技术的正面效应, 但是他们仍 只局限于以技术为中轴、以技术万能为出发 点的范畴来讨论问题。两者都把技术发展与 社会进步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了, 把技术 游离于社会之外孤立地加以考察。把技术作 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淡化其他社 会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尤其是淡化社会 改革及社会革命的意义。就方法论而言, 技 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一样, 都陷入一 元线性历史观的窠臼。
既不能认为科技悲观主义是无稽之谈,也不能认为科技乐观主义都是可 以接受的。
这是由于,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对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存在差异:消费 者注重有效性、实用性,企业家注重经济效益,科技专家则考虑其创造性。 因此,这两种思潮都是从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类的更广泛的不同角度来 看待科技的,值得重视。
• “科学技术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理论依据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理论依据在人类的生活中,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它们体现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看法。
乐观主义认为生活是美好的,而悲观主义则认为生活充满了困难与苦难。
这两种主义立场是由哲学、心理学、人生观等方面的理论支持的。
首先,乐观主义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面对生活的困难和希望,而不是沉溺于悲伤和担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和完美的,因此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个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这种理论表明,乐观主义者相信幸福是可以通过积极的思想和行为得到的,他们倾向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面对困境。
此外,心理学领域的理论也支撑了乐观主义的观点。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表明,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更容易应对挫折和困难。
他发现,乐观主义者倾向于认为挫折是暂时的、局部的,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挫折是永久的、普遍的。
这种认知差异使乐观主义者更能够从困境中恢复,并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乐观主义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悲观主义也有其理论基础。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们生而为苦。
他的理论观点表明,人的存在是充满痛苦和绝望的,人无法摆脱苦难和矛盾。
他的思想反映了人类对于生活中的苦难和无意义的思考,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此外,也有一些心理学理论支持了悲观主义的观点。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负面的、悲观的方式来解释和理解自己的经验和环境。
悲观主义者往往将挫折和失败归因于自己的不幸或无能,而不是外部因素。
这种悲观的认知偏差导致他们对自己能力和未来的持悲观态度。
总的来说,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是两种相对立的人生态度。
乐观主义者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他们认为幸福可以通过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来实现。
然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生活充满了困难和痛苦,他们倾向于悲观地看待自己和未来。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笔记(二)
◎◎◎自然辩证法概论(即:《现代科学技术哲学》)以下从四个方面介绍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问题:一、生物医学的产生、发展与巨大作用二、生物医学模式的内在缺陷和消积影响三、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四、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第九章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和高技术、大科学的产生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一、对两种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的评述(一)技术悲观主义所谓技术悲观主义,就是对科学技术社会后果持悲观失望态度。
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他们对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效果抱怀疑态度,认为人类不可能依靠科学技术摆脱贫困,获得幸福。
他们还担优科学技术的不适当应用和无控制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技术悲观主义的基本观点集中反映在他们的代表作——1972年由罗马俱乐部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出版的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里面。
《增长的极限》是一份围绕全球问题和“人类环境”的研究报告,他们在报告中对全球的人口增长、粮食生产、资源消耗、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等五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这五种因素都是按指数增长的,经过一定时间的倍增,会变得非常巨大。
而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有限的世界”,无限的增长与有限的环境构成的矛盾必然导致增长的极限。
正如他们认为的,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照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
因而他们提出必须自觉地抑制增长,使增长结束。
(二)技术乐观主义所谓技术乐观主义,就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后果,持乐观和充满信心的态度。
技术乐观主义的观点反映在美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卡恩的《今后二百年》一书中。
从这部代表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技术乐观主义看到并承认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等种种问题。
但是他们认为技术悲观主义夸大了这些问题,忽视了我们周围的自然界还有许多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忽视了对已开发的资源的“深加工”,还忽视了“节流”和“修旧利废”。
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论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在人类享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极大利益的同时,也恐慌地看到了与之俱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核战争危险以及高精尖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冲击。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做深刻的反思。
科学技术的积极效应是什么?是否有负面效应?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之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一、现代科技的双重效应科学和技术从17世纪开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促进生产力各要素及其系统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通过推动人类智力的革命性变化、思维方式的变革,加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育,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现代科技的发展,还使社会关系不断变革,促进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缩小,促进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文明化。
但是,科学技术在充分显示了它对人类的积极作用,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环境的危害。
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
这个定义除蕴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外,同时说明,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
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
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西方学术界相继产生了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现在,科学技术有双面效应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在这样几个方面:在自然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已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不能认为科技悲观主义是无稽之谈,也不能认为科技乐观主义都是可 以接受的。
这是由于,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对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存在差异:消费 者注重有效性、实用性,企业家注重经济效益,科技专家则考虑其创造性。 因此,这两种思潮都是从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类的更广泛的不同角度来 看待科技的,值得重视。
具体阐述: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不仅
肯定科技的巨大社会作用,而且对其带来的社会后果,在 总体上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科技作为知识性的存在,本身是中性的,但科技 的应用像一把双刃剑,它的社会后果往往具有利弊 两重性。 辩证的看待科技的负面效应。
科技的负面效应可能是科技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表现, 也可能是由于人类实践的局限性造成的。 因此,仅仅依靠科技自身的发展来缩小、限制和消 除消极后果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社会改革,依靠社 会进步,使人、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使科学、技术、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减弱和避免科技 在实际应用中的消极后果。
总结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不仅肯定科 技的巨大社会作用,而且对其带来的社会后果,在总体上持 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科技作为知识性的存在,本身是中性的,但科技的应用像 一把双刃剑,它的社会后果往往具有利弊两重性。 辩证的看待科技的负面效应。 科技的负面效应可能是科技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表现,也 可能是由于人类实践的局限性造成的。 因此,仅仅依靠科技自身的发展来缩小、限制和消除消 极后果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社会改革,依靠社会进步, 使人、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使科学、技术、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减弱和避免科技在实际应用 中的消极后果。
技术乐观主义的实质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 主义其基本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 神圣化, 视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和根本动力。作为技术乐观主义的主要倡言 人: 培根、霍布斯、笛卡尔、圣西门盛赞技 术的作用, 坚信技术会使大多数社会问题得 到解决, 是科技治国论思潮的根源。人们对 技术产生一种宗教般的崇拜, 认为高技术就 像上帝一样万能, 能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 能 使人类获得永恒的幸福。技术乐观主义虽然 也看到了技术产生的社会问题, 但是他们认 为技术产生的社会问题并不代表技术本身有 问题, 而是由于人类利用和掌握技术上的缺 陷或失误。这种缺陷或失误可以通过技术的 发展以及人类在技术利用上的有限理性的不 断进步来解决。
基本观点:
核武器悲观主义(认为人类最终将遭到核武器的毁灭)、自动机悲观主 义(认为人类将沦为机器的奴仆,甚至被机器人所消灭)、生态悲观主 义(鼓吹科技发展将导致环境、生态危机)。
• 辩证对待
虽然观点完全相反,但本质上没有原则区别,都属于科技决定论。
把科技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抹煞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历史唯心 主义倾向; 忽视科技的社会后果具有两重性,要么片面夸大科技的积极作用,要么片 面强调科技的消极后果,具有形而上学倾向。
• “科学技术悲观主义”
19世纪中叶以后,有些人开始对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应用的后果,表示 出极大的担忧。 二战后,原子弹造成的悲剧、自动化引起的失业、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飞机失事等现象,使科技受到谴责,科技悲观主义社会思潮逐渐形成。
代表人物:
“罗马俱乐部” 《增长的极限》 零增长
在对待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 无论技术乐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 都可以归 之为技术决定论, 很多学者不同意技术乐观 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的这种片面思维方法。 人类的命运或幸福完全依赖于技术的力量, 技术能创造一切, 技术也可以毁灭一切, 这是 技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者们的立据, 他们 的逻辑起点是将人类的一切成功和失败都归 之于技术, 显然是非常片面的。虽然技术乐 观主义也看到了技术的负面效应, 技术悲观 主义也看到了技术的正面效应, 但是他们仍 只局限于以技术为中轴、以技术万能为出发 点的范畴来讨论问题。两者都把技术发展与 社会进步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了, 把技术 游离于社会之外孤立地加以考察。把技术作 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淡化其他社 会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尤其是淡化社会 改革及社会革命的意义。就方法论而言, 技 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一样, 都陷入一 元线性历史观的窠臼。
技术的悲观主义认为, 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 带来了对地球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以及对周遭 环境的严重污染, 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这是无法避免和克服的。马尔萨斯在他的人 口论中抨击了当时盛行的技术乐观主义思潮;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技术的发展使人沦为它的 奴隶; 随着全球性的人口爆炸、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气候恶化、能源、资源的短缺问 题日益突出, 技术悲观主义在20 世纪60 ) 70 年代以来已经成为西方社会一股重要的社会 思潮, 特别是1972 年罗马俱乐部5增长的极 限6报告的发表, 以及1979 年和1992年, 以技 术悲观主义为主题的5技术、悲观主义和后 现代主义论文集6的发表, 在全球引起了巨大 反响。很多人开始相信人类的未来充满黑暗。 有人甚至干脆打出反技术的旗帜。他们认为, 技术的发展会造成人类文明的衰落, 人性的 毁灭。为了挽救人类, 消除技术发展带来的 消极后果, 只能阻止技术的发展。有些人甚 至主张复归中世纪和古代的田园般的生活。
科学技术价值观思潮
科学技术的价值评价
“价值”是反映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 凡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就可视为有个人价值; 凡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和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就 是有社会价值。 “科技的社会价值”:是指科技作为人类的一项事业 是否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 发展。 西方“科技价值观”主要有两种思潮: 科技乐观主义 科技悲观主义
科Hale Waihona Puke 乐观主义科技是社会发展的一 个决定性因素; 科技带来的一切问题 都能依靠科技本身解决; 科技的发展状况是社 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基本观点:
科技悲观主义
科技悲观主义
基本观点:
核武器悲观主义 (认为人类最终将遭 到核武器的毁灭)、 自动机悲观主义(认 为人类将沦为机器的 奴仆,甚至被机器人 所消灭)、生态悲观 主义(鼓吹科技发展 将导致环境、生态危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