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
排水法集气实验报告
![排水法集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93320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0.png)
1. 掌握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步骤。
3. 了解气体的性质,并学会通过实验验证气体纯度。
二、实验原理排水法是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气体不溶于水或溶解度很小的特性,将气体导入盛有水的集气瓶中,通过气体的压强将水排出,从而实现气体的收集。
实验中,常用的气体有氧气、氢气、氮气等。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室制氧装置:包括铁架台、试管、棉花、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水槽、酒精灯、高锰酸钾等。
2. 实验室常规器材:包括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1. 装置搭建:将铁架台、试管、棉花、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水槽等器材组装成制氧装置。
2. 检查装置气密性:将装置连接好,确保各连接处无泄漏。
3. 装入药品: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并在管口放一团棉花。
4. 固定装置: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5. 加热: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排出管内空气。
6. 收集气体:待水槽中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度变得均匀时,打开集气瓶的瓶盖,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通过排水法收集气体。
7. 验证气体纯度:将集气瓶中的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若火焰呈淡蓝色,则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
8. 结束实验: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尽,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熄灭酒精灯,整理实验台。
1. 加热试管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
2. 随着气泡的不断冒出,集气瓶内的水逐渐被排出,集气瓶逐渐充满气体。
3. 将集气瓶中的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
六、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收集到氧气,验证了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可行性。
2. 实验过程中,导管口气泡均匀冒出,说明收集到的气体纯度较高。
3.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火灾和烫伤。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一)
![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一)](https://img.taocdn.com/s3/m/9d09ed1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e.png)
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一)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介绍排水集气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将水中溶解的氧气与其他气体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氧气。
在这种方法中,氧气是通过化学反应从水中释放出来的。
反应方程式排水集气法的关键步骤是利用适当的化学反应将水中的氧气产生出来。
以下是常见的反应方程式:1.电解水:•反应方程式:2H2O(l) → 2H2(g) + O2(g)•解释说明: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氧气产生在正极。
2.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方程式:2H2O2(l) → 2H2O(l) + O2(g)•解释说明: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氧气可以通过收集和分离来得到。
3.氧化锰反应:•反应方程式:2MnO2(s) + 4HCl(aq) → 2MnCl2(aq) + 2H2O(l) + Cl2(g) + O2(g)•解释说明:氧化锰和盐酸反应产生氧气。
氧气可以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来。
举例说明以下是一个使用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的具体例子:1.电解水法制取氧气–材料:蒸馏水、电解槽、电源、电极(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步骤:1.将蒸馏水注入电解槽中,并确保液面高度适中。
2.将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负极端。
3.开启电源,通电。
4.在正极上形成氧气泡,并逐渐上升到液面。
5.使用气管或集气瓶将氧气收集起来,并将水蒸馏液排出。
–结果:通过电解水法,我们成功地将水中溶解的氧气集气而得到了纯净的氧气。
总结排水集气法是一种制取氧气的常见方法。
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从水中释放出氧气,然后将其集气并分离出来。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反应方程式和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
探究实验报告: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探究实验报告: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6a700aa300a6c30c229f1c.png)
姓名:班级:
一、实验目的:1、练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2、;
3、;
4、;
二、实验用品:集气瓶、导管、毛玻璃片、透明玻璃片、水槽、胶头滴管、石灰水、火柴
三、实验过程和步骤:
实验内容
步骤与方法
现象
结论Leabharlann 检查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用品要求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实验一:
练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对其中一块呼气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整理
实验器材
清洗实验仪器并将实验器材放回原位。
四、问题和建议:
利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外收集两瓶空气放在实验台上。
实验二:
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多少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人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实验三:
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另外两个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取两块干燥玻璃片。
实验四: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130fc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6.png)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
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实验名称:排空气法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与化工厂社会实践报告汇编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与化工厂社会实践报告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00112f1360cba1aa811da90.png)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第1 页共21 页化工厂社会实践报告目录第一篇:暑假化工厂社会实践报告第二篇:化学系大学生暑假化工厂社会实践报告第三篇:化工厂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化工厂第四篇:化工厂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第五篇:社会实践报告1—化工厂实习正文第一篇:暑假化工厂社会实践报告暑假化工厂社会实践报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为大学生的我深知实践的重要性,参加社会实践能让自己更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
做为一名在校生,抱着服务社会,贴近社会,深入社会的心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明确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不断的锻炼自己,塑造自己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以“善用专业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暑假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
实践目的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来达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为自己即将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62b0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b.png)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实验背景在化学实验中,排水、集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操作。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或液体需要通过排水、集气等方式收集,以便对反应进行深入研究。
排水、集气,顾名思义,即为将生成的气体或液体分别排出或收集起来,使它们不会在反应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排水时,使用的是排水瓶,一般为带有两个通气塞的瓶子。
而集气则需要用到集气瓶,它可以收集通过气体管进入的气体。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为通过排水集气法,观察和收集气体,研究气体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实验室台面清洗干净,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
(2)搭建实验装置搭建实验装置,将反应管与集气瓶和排水瓶连接好,通气塞留空。
(3)开始实验将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混合,加入反应管中,产生气体,通过管子排到集气瓶中。
(4)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排水瓶后,最终进行收集。
(5)观察气体性质观察气体的颜色、气味等性质。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具有无色、无味和轻于空气的特点。
气体中存在一定的湿气,导致试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实验分析本次实验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了氢气,并通过集气瓶进行收集。
氢气在室温和常压下非常稳定,密度比空气低,可以轻易地通过排水集气法进行收集。
但是由于氢气在空气中极其易于燃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避免氢气泄漏和燃烧等意外事故。
实验总结排水集气法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准确地收集气体,并可用于研究气体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但是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气体泄漏和燃烧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中,需要准备好所需要的试剂和器具,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中要格外注意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能够掌握排水集气的实验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并深入了解了气体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基础。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8c76284431b90d6c85c7d5.png)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蜡烛燃烧生成水;(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1)设计思路:依据蜡烛能燃烧,从三个阶段对蜡烛的物理性质、火焰温度以及燃烧产物等进行探究。
(2)实验流程:认识蜡烛点燃前的物理性质→观察火焰分层情况→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观察燃烧后的现象→认识蜡烛及其燃烧。
5.反思与评价:(1)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学习上有哪些特点?实验4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1.初步学习水槽、集气瓶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收集、检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3.学会“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实验用品: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火柴、木条、弯导管、胶头滴管、酒精灯;水、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猜想与假设(1)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少;(3)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1)设计思路:依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旺;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对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相关实验,比较它们成分含量的不同。
(2)实验流程:收集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检验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检验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认识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不同。
5.反思与评价(1)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方法是什么?(2)现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它们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请你将他们一一鉴别出来。
实验5 固体药品的取用实验类型: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知道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初步学会取用颗粒状、粉末状药品的操作。
排水排气法收集气体
![排水排气法收集气体](https://img.taocdn.com/s3/m/4641f8f2700abb68a982fb57.png)
四、排水法收集气体兼洗气 (以早读题为例)
(4)该小组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 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 (填 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 。
废气→ 废气→ 废气→
①
②
③
如果按照我一开始认为的答案 1 来分析的话,是属于一般的排水法收集气体的 装置,气体蓄积于集气瓶上部,溶液从长导管一侧排放至烧杯中。 但是,选择1 的话,气体和溶液接触的不够充分,因为气体一通入集气瓶就蓄积 在上部,没有一个运动过程。相对于3 的长导管进气的装置而言,气体与溶液接 触的不够充分,失去了“洗气”的目的,所以,答案选 3 更合理!
一、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如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例如 O2 或 CO2), 气体从 a 端进入,空气从 b 端排出;
如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例如 H2 ), 气体从 b 端进入,空气从 a 端排出
a
b
二、排水法收集气体
集气瓶正放 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气体从 a 端进入,水从 b 端排出;
二、排水法收集气体
废气→ 废气→ 废气→
①
②
③
在五班讲的时候,我提出的答案是选 1,有同学提出正确应为3,后来 我仔细考虑后,认为正确答案应该为 3,五班同学答案是对的,但是 3 也有问题,反应出此题设计不严谨。 该题题干是将气体在排出溶液法收集 的同时,兼具洗气的目的,即令废气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达到 吸收二氧化碳的目的,溶液则排放至烧杯中。选择 3 是因为气体从长导管进气, 因密度小于水,向上运动,终蓄积于集气瓶上部,在从下至上的运动过程中, 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达到了“洗气”的目的。但是从排水法收集气体的 角度来说,3 又存在问题!问题就是,气体在左侧导管进入集气瓶向上浮动的 过程中,有可能会通过右侧导管逸散至外界,也就是:气体可能在上升过程中 从排水导管一侧逸散出去,所以,如果选3 的话,应该尽量控制通气速度!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完整版)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9cf93927d3240c8547ef40.png)
报告编号:YT-FS-6517-23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实验名称:排空气法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排水集气法收集COsub2sub的实验探究
![排水集气法收集COsub2sub的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2612fa0029bd64793e2c49.png)
排水集气法收集CO2的实验探究作者:张雷董银萍来源:《化学教学》2019年第01期摘要:在分析了“CO2的收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遇到的困扰的基础上,巧妙利用三颈烧瓶、压强传感器、一次性注射器、导气管等器具,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结果表明,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O2,且该装置装配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压强传感器的读数变化规律,定量分析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证实用排水法收集CO2气体的可行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意识。
关键词: CO2的收集; 排水集气法; 传感器; 实验探究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1006703 ; ; ;中图分类号: G633.8 ; ; ;文献标识码: B1 问题的提出气体的收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H2、 O2等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而对于溶于水的气体则要比较该气体与空气的密度,当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CO2、 Cl2等;当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则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NH3等。
CO2的收集方法一直是中学化学的一个疑难点,在学生已有的认知中,CO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中对于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却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1]。
这与学生的认知不符,易引起学生的疑惑: CO2究竟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也是采用模糊处理的方法,学生也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进行太多的思考,很难真正地理解气体的收集这一知识点。
但在当前的学习中,用排水法收集CO2气体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2~4],实际上自2007年起苏州市的中考化学题就有意识地在这一问题上做了文章[5]。
基于此,本研究将使用数字化实验设备,分析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深入探究排水法收集CO2氣体的可行性,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CO2的收集”这一知识点。
排水法
![排水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7e1a2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b.png)
排其他液体法
排其他液体法
排水法
谢谢观看
缺点
集得的气体较潮湿。
集气最佳时机
导管内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
当气体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时,可用此方法。 下列情况最好不要使用排水集气法: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实例:收集氧气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
。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当看到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外沿 冒出,集气瓶内的液面下降至瓶口处后(即收集满一瓶气体),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 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排水法
实验化学中收集气体的方法
01 基本介绍
03 操作方法
目录
02 适用条Βιβλιοθήκη 04 排其他液体法基本信息
排水法,即排水收集气体法,在实验化学中是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在气体不与水反应、不易溶于水时,用 此方法。
基本介绍
概括
缺点 集气最佳时机
概括
排水法是收集气体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又叫排水集气法。在实验化学中制取气体时的一种方法。
化学排水集气实验报告
![化学排水集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2d218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c.png)
一、实验名称化学排水集气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化学排水集气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收集氧气等气体的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三、实验原理排水集气法是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气体不溶于水或不与水反应的特性,通过排出集气瓶中的液体,使气体充满集气瓶。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集气瓶、水槽、导管、试管、酒精灯、铁夹、橡皮塞、玻璃片等。
2. 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五、实验步骤1. 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插入集气瓶,确保无气泡泄漏。
2. 装入药品: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用橡皮塞塞紧。
3. 固定装置: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管口略向下倾斜。
4. 加热反应: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药品,使其发生反应产生氧气。
5. 收集气体: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等待氧气连续均匀地冒出,直至集气瓶充满氧气。
6. 停止加热:待集气瓶收集满氧气后,停止加热,并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7. 装盖玻璃片:迅速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防止氧气逸出。
8. 移出集气瓶: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被收集完整。
六、实验现象与结果1. 实验现象:加热药品后,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从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逐渐充满氧气。
2. 实验结果:成功收集到氧气。
七、实验讨论1. 排水集气法的优点:操作简单,气体收集纯度高,不受外界气体干扰。
2. 排水集气法的缺点:只适用于收集不溶于水或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且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防止气体逸出。
3. 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气泡不连续或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应检查装置气密性,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化学排水集气法成功收集到氧气,验证了排水集气法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对化学实验中的气体收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化学实验打下了基础。
九、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装置气密性,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777ee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b.png)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并实现一种排水集气法,以回收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实验将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收集废水样品并进行处理2.制备集气装置3.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条件4.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5.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材料1.废水样品2.冰醋酸3.碳酸氢钠4.碳酸钠5.硫酸钠6.玻璃球7.聚乙烯管8.烧杯9.收集瓶实验步骤处理废水首先需要收集废水样品,并将其处理成适合实验的样品。
样品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废水样品过滤2.将过滤后的废水加入烧杯中3.分别加入相应量的冰醋酸、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进行调节pH值,使其变为中性4.加入少量的硫酸钠作为催化剂制备集气装置将聚乙烯管割成4段长短一致的管道,装入玻璃球,每根管道的两头用胶带封起来,去掉玻璃球上的油层,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设计实验方案为了确定实验条件,需要设计实验方案。
首先要确定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结果,因此需要将温度分为以下几组:•10℃•20℃•30℃•40℃其次,需要确定实验时间。
在本次实验中,实验时间分别为30、60和90分钟。
最后,确定每组实验的废水样品量、不同温度下加入的废水样品量以及硫酸钠催化剂的量。
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在每个集气装置下面摆放收集瓶。
将处理好的废水样品倒入集气装置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集气。
记录实验数据。
注意:实验过程中要戴手套,避免直接触摸化学试剂,避免损伤皮肤。
若试剂不小心溅入眼睛、口腔或鼻孔等敏感部位,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
记录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以下数据:•不同时间下,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剩余含量数据•不同温度下,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剩余含量数据•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有机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时间的增加,有机污染物的含量逐渐降低•在不同时间下,温度的变化对有机污染物的清除率有很大的影响,温度越高,有机污染物的清除率越高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排水集气法在处理废水中的的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在较高温度下效果更好。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a2e5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7.png)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目的:探究排水集气法的原理及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实验器材:
1. 漏斗
2. 水槽
3. 橡皮塞
4. 过滤纸
5. 烧杯
6. 集气瓶
7. 实验药品:小石子、砾石、沙子、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在漏斗中放入一块过滤纸,并将漏斗放入水槽中。
调整漏斗位置以确保过滤纸完全浸泡在水中。
2. 将小石子、砾石和沙子一起加入漏斗中。
3. 用橡皮塞将漏斗口封好,以防止气体泄漏。
4. 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盖好水槽,使溶液蒸发,产生气体。
5. 将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使其完全浸没,并将瓶口与漏斗口连接。
6.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气体进入集气瓶的情况。
7. 将实验中集气瓶中的气体取出,并进行鉴别性实验以确定气体的性质。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排水集气法的原理及应用。
在实验中,盐酸与小石子、砾石、沙子反应产生气体,通过排水集气法使气体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用于进一步的鉴别性实验。
实验结论:
通过该实验,我们观察到盐酸与小石子、砾石、沙子反应产生气体,并成功使用排水集气法将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
进一步的鉴别性实验可以确定气体的性质。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中使用化学药品时,需注意安全操作,佩戴实验手套和安全眼镜,避免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或眼睛。
2. 实验完成后,应将化学药品妥善处理,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a5ed0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f.png)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中的氧气释放进行收集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实验室中的氧气收集、制备和储存。
在实验室进行氧气收集时,必须严格遵循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以确保实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排水集气法原理排水集气法是一种通过水来对气体进行收集的方法。
在收集氧气时,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使得氧气释放。
这种反应通常是在实验室的试管中进行的。
在进行试验时,将含氧化合物(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或氢氧化钾)加入到试管中。
然后,将试管倾斜,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试管通向收集瓶。
在这个过程中,氧气会随着产生的气体一起进入收集瓶并被收集。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必须遵循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
下面是该方法的具体步骤:1. 准备必要的实验装置及试剂在进行实验前,必须确保实验室已准备好必要的实验装置及试剂。
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室试管、饱和盐水瓶、收集瓶、分液漏斗、排气装置等。
试剂包括:含氧化合物(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或氢氧化钾)和水。
2. 加入试剂将含氧化合物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
试管应该放在饱和盐水瓶中,以保证试管没有气泡,不能出现漏气现象。
3. 收集氧气将试管倾斜,使得氧气随产生的气体进入收集瓶,同时严密密封好,以防止气体泄漏。
当收集瓶里的气体排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收集。
4. 移开实验装置当收集完成后,移开实验装置,对于实验室中一定量的氧气,可以进行储存或直接进行使用。
注意事项1. 使用化学物品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穿戴好防护服,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2.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清洁,避免杂物杂质对实验的干扰。
3. 在氧气收集过程中,必须确保试管和收集瓶的密封性,否则会引起氧气的泄漏。
4. 在实验室中,必须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室氧气制备方法,但必须严格遵循以上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42d5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0.png)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实验目的:1. 掌握排水集气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2. 学习使用排水集气法进行气体收集。
实验器材:1. 漏斗2. 密封瓶3. 排水槽4. 透明管5. 橡皮塞6. 收集瓶7. 水平器8. 氨水9. 磁力搅拌器实验介绍:排水集气法是一种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通过让气体从反应容器的底部排出,并在密封容器中收集气体。
在排水槽中装满水,并将密封容器倒置到水槽中,使水密封应嘴和闭封装置。
然后,将设备倒置,并将漏斗放置在排水槽的底部。
通过透明管将气体从漏斗导入到收集瓶中。
由于气体的密度比水小,气体会上升到漏斗中,然后被导入到收集瓶中。
实验步骤:1. 将收集瓶充满氨水,并使用橡皮塞堵住瓶口。
确保瓶内无空气泡。
2. 将漏斗的下端浸入排水槽中的水中,以确保漏斗口以下的区域完全充满水。
3. 取一较大的容器,如密封瓶,填充反应物,并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溶液接近饱和。
4. 将透明管的一端插入密封瓶中,确保透明管达到液面附近,并用橡皮塞密封。
5. 将密封瓶倒置并放到排水槽中,确保透明管的另一端略高于漏斗口,并且透明管不塞在漏斗出口。
6. 将透明管的另一端插入收集瓶中。
7. 打开磁力搅拌器并开始反应。
完成反应后,关闭磁力搅拌器。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完全倒置密封瓶之前,确保透明管的一端在漏斗出口内。
2. 实验过程中,不要将透明管的一端泡在水中,避免水流进入收集瓶中。
3. 在反应结束后,将透明管从收集瓶中移除,并立即用气体收集瓶的橡皮塞封闭瓶口,以防止气体泄漏。
实验结果:通过排水集气法,气体会被收集在氨水中,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可通过观察收集瓶中的气泡或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情况。
实验结论:排水集气法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气体收集方法,适用于某些气体的收集和实验研究。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掌握了排水集气法的原理和实验步骤,并成功地进行了气体收集实验。
排水集气法测定金属镁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
![排水集气法测定金属镁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7a554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f.png)
排水集气法测定金属镁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测定金属镁的摩尔质量
实验目的:通过排水集气法测定金属镁的摩尔质量。
实验原理:金属镁的摩尔质量通过排水集气法来测定。
当镁粉是放射性同位素时,其放射性分解产生微量的氧气,然后将氧气收集起来,重量测定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根据体积和温度算出气体的摩尔量,再除以粉末重量,就得到金属镁的摩尔质量。
实验材料:金属镁粉,干燥瓶,氢氧化钠溶液,烧杯,微量称量稿,玻璃皿,蒸馏水,氧气收集瓶等。
实验过程:
(1)将微量称取金属镁粉 0.5g,用20mL 0.1M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充分搅拌后大火烧煮;
(2)用干燥瓶将烧杯中的溶解液加热干燥,并将烧杯及干燥瓶放入旋转水浴中慢慢冷却,直到溶解液完全冷却;
(3)将蒸馏水倒入蒸气测定烧杯,蒸气完全转变为水滴以后,将烧杯里面的粉末移到玻璃皿里;
(4)将氧气收集瓶装入半填液体的化学瓶内,用旋塞门将瓶口和水晶瓶塞密封,让液体与空气混合,并将瓶口放入一定的温度水,使氧气收集瓶内的温度保持在室温;
(5)将玻璃皿中的金属镁粉加入液体,用搅拌器搅拌均匀,然后氧气收集瓶内的气体完全溶解;
(6)用绝对酒精擦拭瓶口,将其封口,然后将氧气收集瓶置于高位监视仪上,高位监视仪测定变化后收集瓶内气体的重量,得到试样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镁的摩尔质量为24.4 g/mol。
结论:本实验通过排水集气法测定了金属镁的摩尔质量,结果符合理论值。
安全措施:本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务必使用安全眼镜,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应穿着实验工作服,尽量避免受污染。
2023年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
![2023年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2cb3c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7.png)
2023年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化学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2实验时间:21世纪初实验员:闲鹤棹孤舟实验品:人类人类出产日期:远古时代人类有效期:据理论依据表明,从远古时代算起,有100亿年,过去了50亿年,还有50亿年,但是,现实问题将有效期减短,例如能源缺乏,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树木砍伐等。
选用实验品出产日期:20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人进行实验:(1)抽样,抽取N人(2)在人类中加入“金钱”“权利”,发现迅速反应,并且只需少量的“金钱”与“权利”就可以将人类完全腐蚀,可见,“金钱”与“权利”对人类的诱惑性是非常大的,人类也常常为它们失去本性,但尽管如此,当将人类置于“金钱”、“权利”两旁时,人类不是避免受它们腐蚀,而是争先恐后地去接触它们,希望让它们腐蚀,这种现象在化学界是非常罕见的。
(3)在人类中加入“道德”与“法律”发现人毫发无伤,而“道德”与“法律”却消失了,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才知道是人类散发出的“亲情”作祟,人类接触到“道德”与“法律”后,便从体内散发出一种“亲情”的物质,使“道德”与“法律”消失,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发现“亲情”这种物质在人体内含量相当高,如果不用大量的“道德”与“法律”是无法将“亲情”消耗殆尽的,经研究,原来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成果,并且这种亲情已变性,不是纯朴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搜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汇报·化学实验汇报·生物实验汇报·实验汇报格式·实验汇报格式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
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搜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