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作者:洁来源:学前教育网时间:2012-10-18点击:2201次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课题编号: 2011-YB-344
课题负责人:洁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童年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走向另一方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在,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依然是每个幼儿园关注的热点和重要工作。
当前已能充分重视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但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却存在着下列问题:1、当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幼小衔接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上应有新的策略与方法。2、幼儿教师的短期效应观念,为了大力挖潜,尽早尽快地做出所谓的成绩,而拼命地抓特长,反复片面训练幼儿某些方面,而废弃了幼儿基本素质,于是拔苗助长与压迫抑制并存,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3、日常行为规方面,幼儿园教育要求与小学教育要求不同,幼小教师互不接触,幼儿在常规管理方面缺乏过渡期,进入小学阶段后,明显不能适应小学生活。4、幼儿角色转换,心理上需要一个过渡期,当前幼儿教育缺乏过渡培训期。5、幼儿教育过多渗透了知识容,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育人的功能,从而带来了负面效应。影响了学生生命活动的质量。6、忽视幼儿个性的正常发展,保
教保育不能并重,往往是“保育过度”或“保教片面”。7、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法、要求对幼儿而言是太突然,教者、学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带,不能融为一体。
在现实中,我们的幼小衔接形势也是不容乐观的。但在由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孩子在身份、角色、关系、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上述情况。“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一环。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办法,使幼儿园小朋友顺利地进入小学展开学习生活,为小朋友们做一个充分的学前准备。学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对于幼儿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终身教育的顺利进行有重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的提出,是建立于我国幼小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探寻真正适宜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容和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
(二)本课题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
实践意义:
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陶行知也曾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见《陶行知全集》P81)由幼儿园升入小学,幼儿要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的交流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基于这些,“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的提出将从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从幼儿的心理、生理以及学习习惯、入学必备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突破,从而为教师提供方便,更为孩子各方面与小学的接轨提供保证。
理论意义:
在其研究及其理论的意义上看,幼儿入学前后各半年是幼小衔接的阶段,然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许多幼儿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将立足于我国幼小衔接的现状,从幼小衔接的教学容、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整合于幼儿园课程,完善幼小衔接工作。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一)概念界定
1.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1)衔接:衔接是指两个邻近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衔接,它们应该在教育目的、任务、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互相衔接。
(2)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幼小衔接”,实质指的就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社会性、心理、身体发展上的衔接。
(3)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这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2.研究问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就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而言,“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现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现状而提出来的,该课题以现今幼小衔接的现状为切入点,了解现在存在的问题,探索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适宜幼儿进行的教学容以及教学方法,切实为孩子升入小学打下基础。
(2)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任务而言,本课题研究试图探讨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中,家长、教师所要明确教育的主要容和具体方法,幼儿所要具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知识,以及在达到这些能力与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所运用的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认同并帮助幼儿消除诸多因为身份变化而带来的不适应,寻找适应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3)就其研究的具体问题而言,本课题研究将根据现今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入手,沟通、交流、研究,探索相适合的教学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社会性发展,尝试编制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目标、容及评价指标,以形成完整的幼小衔接的体系。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
人是劳动的产物,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而从幼儿到小学的一贯制教育,明显不利于幼儿本质的展示与更好地扩展,从这一角度看,应切实加强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这也是陶行知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中提出的“六大解放”(1、解放小孩子的眼睛,2、解放小孩子的头脑,3、解放小孩子的手,4、解放小孩子的嘴,5、解放小孩子空间,6、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这一精神宗旨。充分论证了学生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征。
2、社会学中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在人的交往活动中存在,交往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没有交往则不能生存,人本身的发展要求社会互动,幼儿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目标规定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使学生有效发展,长足进步,优化组合幼小衔接后能产生1+1>2的效果。
3、心理学、脑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