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功图分析

合集下载

(完整)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完整)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泵的余隙越大,进入泵内的气量越多,示功图的“刀 把”形状越明显。
下步措施: 控气
或调整防冲距
(3)、供液不足: 特点: 其卸载线与气体影响的卸载线相比较,陡而直 下步措施: 间开、优化生产参数或注汽
供液不足
(4)、泵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特点: 游动凡尔漏失: 上冲程悬点载荷不能及时上升到最大值,使加载变缓, 上冲程后半冲程悬点载荷提前卸载
工作筒内衬套乱
结论
1、示功图分析影响因素多,需要结合油井实际生产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示功图分析为管杆优化设计和提高抽油机系统效 率提供参考。
3、抽油机示功图分析是油水井分析的依据,有助于 我们有针对性提出日常科学管理措施。
4、示功图分析结合综合评价软件可实现油井智能化 控制。
2 、抽油机采油系统的工作流程
系统工作时, 电动机通过皮带和减速 器带动曲柄作圆周运动, 曲柄通过连杆机 构的游梁, 以支架上的轴承为支点做上下 摆动, 通过驴头把游梁前端的往复摆动转 变为悬点的上下往复运动, 悬点带动抽油 杆柱、抽油泵柱塞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实现机械采油。
当活塞上行时, 活塞上的游动阀关闭, 泵筒上的固定阀打开, 井筒中的油液进入 泵筒, 同时柱塞之上的一部分液体排入地 面输油管线, 活塞下行时, 游动阀打开, 固 定阀关闭, 活塞之下抽油泵泵筒内的液体 进入油管内, 如此循环工作, 井液就源源不 断地被采出。
kN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整改措施:(1)对地层能量不足的井, 要选择合理地 工作制度, 如调小生产参数, 换小泵, 也可采取间隙 抽油的管理方式。(2)根据油层实际条件, 也可以采 取压裂或酸化油层, 提高油层供液能力的方法。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对受气体影响较大井或易发
生气锁井应尽可能加深泵挂,增 大泵淹没度,大泵径长冲程机抽, 尤其是防冲距要调到最小,尽可 能减小余隙体积;下高效气锚和 防气泵,合理放套气,控制套压 生产,使之保持在较低值。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第13页
功图与工况
气锁现象:属于气体影响特
殊现象,因为气体大量进入泵 筒,上冲程时气体膨胀,全部 占满柱塞让出容积,固定凡尔 打不开。下冲程时,气体压缩, 但压力仍低于游动凡尔上部压 力,游动凡尔也打不开,柱塞 运动只是对气体压缩和膨胀, 泵不排油,这种现象称为“气 锁”。处理?
上图能够看出13-283热洗前工图显著肥大第22页
功图与工况 10.抽油杆断脱
此图为抽油杆断或脱时示 功图.
若断脱发生在柱塞附近, 或是柱塞脱扣、阀球球 罩断落,图形位于杆重 载荷线位置(杆断位置 越高图形越靠下)
若断脱发生在光杆附近, 图形靠近于水平坐标线。
及时修井作业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2月初我区13-375量油不出,经过工图判断杆上部断脱
第4页
功图与工况
2 弹性抽油杆静载时示功图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会‘形变”,因而增载过程 ab和卸载过程cd都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 卸载后缩短。这一变形过程是因为抽油杆伸长和油 管缩短、抽油杆缩短和油管伸长所造成。下列图是 弹性抽油杆受静载时基本示功图。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第5页
冲程损失
实际生产中抽油杆是要承受静载和
动载。因为抽油杆有惯性动载荷,柱塞 在泵筒内运动时有摩擦力,液体举升过 程中与管壁和杆柱有摩阻,抽油杆接箍 与油管内壁有摩擦,所以上冲程时a、b 点偏高,下冲程时c、d点偏低,P1和P2 是动载荷影响值。以下列图所表示。

油井示功图分析

油井示功图分析

二零一零年二零一零年八八月月工艺研究所抽油机井示
功图,可以真实反映油井生产工况。

随着高含水区块杆管
偏磨,地层出砂严重,油井失效频繁,典型示功图可作为
生产现场初步判断抽油机井泵况的参考依据。

因此,应通
过示功图分析方法研究,对油井作业和实测功图进行对比,
总结典型示功图特征,以正确指导油井工况分析和管理。

三、现场油井失效功图分析一、理论示功图分析二、典型示功图分析理论示功图:就是认为光杆只承受抽油杆柱与
活塞截面积以上液柱的静载荷时,理论上所得到的示功图ABC为上冲程静载变化线: 上冲程A:下死点,静载W rl , 开关,关。

AB:加载线,加载过程,关,关。

B:加载完毕,,关,关开。

BC:吸入过程,BC=S p ,关,开。

C:上死点。

游动阀固定阀CDA为下冲程静载变化线:下冲程C:上死点,静载,关,开关;CD:卸载线,卸载过程,关,关;D:卸载完毕,,关开,关;DA:排出过程,DA=Sp, 开,关(相对位移);A:下死点。

游动阀固定阀*若不计杆管弹性,静载作用下理论示功图为矩形。

静载荷作用
的理论示功图为一平行四边形。

三、现场油井失效功图分
析一、理论示功图分析二、典型示功图分析P S A B D 由于在下冲程末余隙内还残存一定数量压缩的溶解气,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的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加载变。

油井计量原理及功图分析(1)

油井计量原理及功图分析(1)

油井产液量计量原理目前,我厂已经在40多口抽油井、自喷井以及注水井上推广应用了微功耗无线变送器油水井井口自动计量装置,应用范围涉及6个采油队。

这套系统最基本的求产原理、示功图以及泵功图的定性分析有必要向各采油队技术人员做如下介绍,希望能对各位分析油井的生产状况起到作用。

(一)游梁式抽油机井功图法求产原理抽油井示功图的纵坐标为光杆(露出地面,通过悬绳器与驴头连接的第一根光滑的抽油杆)在抽油过程中受力的载荷坐标,横坐标为抽油杆上、下行程时的位移坐标。

抽油机驴头所悬拄的悬绳器承受光杆和井下全部抽油杆柱,并带动最下部有杆泵的柱塞作上、下运动,即一个周期。

相应地可画出一个载荷与位移的函数关系曲线,即示功图。

抽油井生产情况千变万化,井下泵况相当复杂,只有通过自动量油技术或动力仪、诊断仪测得反映有杆泵工作状况的示功图,只有掌握了诊断技术,才能分析和管理好抽油井。

采油二厂管辖的油田抽油机井目前已经有30多口井采用了“功图法”自动计量,相比较采用分离器求产,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求产波动较大,而且求产时间较长,不利于快速、准确、及时掌握油井生产动态,直接关系到油田的稳产,流量计或分离器的检修,也大量增加油气操作成本;以往在油田产量紧张时,大多是技术人员通过繁重的油水井大调查工作来摸清所辖井的生产情况,费时费力,其中个别油井因工程技术人员水平差异而无法进行定论,不但增加了井下作业工作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漏诊,给油田生产造成极大不便。

通过示功图求产可以解决常期困绕油田的各类机采井求产、诊断和综合评判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解决油井的求产困难,而且减轻采油工作者劳动强度。

自动计量系统油井产量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测算方法,使决策部门能够对我厂所辖油井实现宏观上的控制和决策。

1.理论示功图特征分析在实际的示功图分析工作中,为便于分析常常要拿理论示功图与实测示功图进行对比,从中分析该油井的工作状况。

下面就先来了解一下理论示功图的绘制和解释。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总结词
利用示功图数据,对油井的生产参数进行了 优化调整,提高了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详细描述
通过对示功图的分析,发现油井存在供液不 足和气体干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油 井的生产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如调整采液 量和气液分离器参数等,有效地提高了油井 的产量和采收率。同时,还利用示功图数据 监测油井的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数据整合与共享
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示功图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 分析。
数据挖掘与分析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示功图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和规律,为油井生产优化提供决策 支持。
示功图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示功图与测井技术结合
通过将示功图与测井数据相结合,更全面地了解油井的工况和地层情况。
分析图形特征
根据示功图的形状、线段长度和角度等信息,判断抽油井的工作状 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比历史数据
将当前示功图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抽油井的工作趋势和变化 规律。
常见示功图的识别与解析
标准示功图
呈现规则的矩形或椭圆形,表 示抽油井工作正常,无异常情
况。
异常示功图
出现异常的线段或图形结构, 如载荷线段不连续、图形不规 则等,可能表示抽油井存在故 障或问题。
封闭的图形
示功图通常呈现为一个封闭的图形,由载荷线段和位移线段组成。
载荷线段
表示抽油杆上所承受的重量,包括油管内液体重量、抽油杆自重 和摩擦阻力等。
位移线段
表示抽油杆的位移,即活塞的行程。
示功图的解读方法
识别载荷线段和位移线段
通过观察图形,确定载荷线段和位移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它 们之间的变化趋势。
示功图的获取方式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摘要】抽油井示功图是评价油井生产状况和诊断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首先介绍了抽油井示功图的基本原理,包括示功图的绘制方法和常见类型。

然后通过实际应用实例分析了示功图在诊断油井问题和优化生产方面的作用,指出了示功图对于发现产量下降原因和故障的重要性。

接着对示功图的调整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调整示功图来改善油井生产效率。

最后讨论了示功图在提高油井产能和延长油井寿命中的作用,强调了示功图对于油田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性。

抽油井示功图是油田工程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监测油井生产情况,优化生产参数,提高油井产能,延长油井寿命。

【关键词】抽油井示功图、基本原理、应用实例分析、调整效果分析、提高油井产能、延长油井寿命、作用、结论1. 引言1.1 引言抽油井示功图是油田开发中常用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油井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示功图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油井的实际生产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油井寿命。

在油田开发中,抽油井示功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实时监测油井产能和工作状态,还可以用于分析油井井底流体性质和井底流动状态,为油田开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示功图数据,工程师可以了解油井的产液能力、油水比、动态流体性质等关键参数,从而制定合理的调整措施。

本文将通过对抽油井示功图的基本原理、应用实例分析和调整效果分析,探讨示功图在提高油井产能和延长油井寿命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将探讨示功图在油田开发中的实际应用意义和发展趋势,为油田工程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2. 正文2.1 抽油井示功图的基本原理抽油井示功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记录油井的动态工作过程,绘制出相应的功图图形,从而分析油井的生产状态和性能特征。

在抽油井工作过程中,抽油泵在每个工作周期内所做的功和所能产生的压力波动会被传感器记录下来,并转换成示功图。

示功图可以反映油井的产能、产液能力、产气能力、液面动态响应等重要参数。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第二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2.国内目前所用的理论示功图 (图2)
该理论经示功图是在理想条件 下绘制出来的:假定①油管无漏失、 泵工作正常。②油层供液能力充足, 泵能够完全充满。
图2 弹性抽油杆静载时的示功图
③光杆只承受抽油杆柱与活塞上液柱重量的静载荷,不考虑惯性力。 ④不考虑砂、蜡、稠油的影响。⑤不考虑油井连喷带抽。⑥认为进 入泵内的流体是不可压缩的,凡尔是瞬时开闭的。在这种条件下绘
第二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分析:图中a点是上冲程的始点。 由于刚体没有弹性形变,则ab为即刻 增载,泵柱塞的游动凡尔关闭,全部 载荷由光杆承受。bc是上冲程过程, 泵的游动凡尔关闭,固定凡尔打开是 进油过程。 cd 即刻卸载,抽油杆下行时所画出da线是载荷不变的下冲程位移 过程。 该理论示功图的特征:ab平行于cd ,bc平行于da,一般抽油机井 在井深浅、小泵径、粗抽油杆及小冲数抽油条件下生产时,有可能 出现类似的水平、长方形实测示功图。
今天,我们主要从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入手,简 单介绍示功图的多功能性,即对实测示功图作必要的处 理后,可进行一系列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诸如分析平 衡效果、判知振动影响等。油井示功图它不仅能在不停 产的情况下取得大量有用的数据,减化了井下直接测试 工作,而且能随时监控采油动态,使之在最佳工作方式 下生产。结合采油二厂有杆泵采油过程中示功图分析解 释差错率高的问题,我们今天来讲讲如何正确解释分析 示功图,了解井下抽油泵工作状况。
第二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第一部分: 概 述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2、示功图概念:示功图是 由载荷随位移的变化关系曲线 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表示悬 点载荷与位移关系的示功图称 为地面示功图或光杆示功图。 在实际工作中是以实测地面示 功图作为分析深井泵工作状况 的主要依据。

抽油井示功图图谱

抽油井示功图图谱

抽油井示功图图谱1、考虑弹性的理论示功图2、冲程损失增载线越长,冲程损失越大,它与泵挂深度有关系。

3、考虑惯性和振动的理论示功图①实际上抽油杆是有弹性会“形变”的。

②ab 段为增载线(是受力后伸长);bc 段为上行过程。

③cd 段为卸载线(卸载后缩短);da 为下行过程④ab 和cd 都是倾斜着上下,与位移过程成线性的线段。

⑤理论示功图的特征:ab ∥cd 、bc ∥da3.2振动大后产生下倾现象。

冲数越快,动载也越大。

3.3地面平衡轻,下冲程平衡块向下运动,井下负荷轻,动载增大,下行程曲线阻尼特征较明显,振幅大;平衡重后与之相反。

3.4二级振动示功图图形抽油杆上、下运动时就会发生二级振动。

这种示功图图形在左下方和右上方(即在冲程:下死点和上死点处)经图形的右上方会有一个“结”出现。

这是抽油杆杆柱受力换向与杆柱弹性作用下造成的。

由于弹性振动传递快,而杆柱与油管和液体摩擦等因素造成滞后,影响曲线的形状而产生扭结。

冲次:4-6冲次:4-5 平衡轻示功图平衡轻示功图4、抽油机所承受最大载荷主要为抽油杆自重+液柱载荷+振动惯性载荷。

对同一口井杆柱自重与振动载荷是相同的,液体由于含气不同,井液密度不同,因此含气量越大,液柱载荷越小,相对最大悬点载荷越小,功图上下行程线相距越窄,功图面积越小。

反之越大。

功图a 相对密度为0.4 功图b 相对密度为0.6 功图c 相对密度为0.9 功图d 相对密度为1.1 4.15、抽喷理论功图由于抽喷井井液梯度小,上下行程距离短。

图形特征为近于水平状,很少有大的振动波,图形两端曲线近于平行(有增载和卸载特征),喷势较大的井,两端还有圆形面积,属于抽油过程中接近上,下死点时速度慢,喷势容易顶开游动阀球,相当于阀常开,也给下行柱塞以托力而减载。

6、有气体影响的理论示功图含气井由于抽油泵筒内存在大量气体,抽油杆下行时没有立刻卸载,而是首先压缩泵筒内气体,造成缓慢卸载特征,下行曲线为凸圆弧曲线特征。

抽油机井示功图..

抽油机井示功图..
泵的抽汲过程
2)下冲程 柱塞下行,固定阀在重力作用下关闭。泵
内压力增加,当泵内压力大于柱塞以上液柱压 力时,游动阀被顶开。 柱塞下部的液体通过游动阀进入柱塞上部, 使泵排出液体。 泵排出的条件: 泵内压力(排出压力)高于柱塞以上的液柱 压力。
B-下冲程
理论示功图
静载荷作用下的理论示功图 悬点所承受的载荷: (1)抽油杆柱载荷,Wr (2)作用在柱塞上的液柱载荷,W1 (3)沉没压力(泵口压力)与井口 回压在上冲程中造成的悬点载荷 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理论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解决的方法:
当抽油井“供液不足”时,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注水,补充地层能量,从而提高油井地层 供液能力; 2、合理下调冲次; 3、根据地层供液,在作业时换小泵、加深泵挂 深度。 4、高压泵车洗井,解决近井地带堵塞。
典型示功图分析
4.油管漏失 图形特点∶开抽时泵功图图 形正常,停抽后上行线比前 面低一段载荷,功图面积明 显减小。 成因分析∶如果油管的丝扣 连接处未上紧,或因油管被 磨损,腐蚀而产生裂缝和孔 洞时,进入油管的液体会从 这些裂缝和孔洞及未上紧处 重新漏入油管套管间的环形 空间,导致油井减产。
油机悬点的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 柱塞泵。
相同点
用抽油杆将地面动 力传递给井下泵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口驱动头的旋
转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螺杆泵。
游梁式抽油机井有杆泵采油是目前我国最广泛应用的 采油方式,大约有80%以上的油井采油采用该举升方式。
有杆泵采油
典型杆驱往复泵抽油系统 典型杆驱螺杆泵抽油系统
抽油装置示意图
主要内容
泵工作原理 理论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 总结
泵的工作原理

抽油机井实测功图分析

抽油机井实测功图分析

20
40
30
10
20

10
0
0.5 1 1.5 2 2.5 3 m
0.5
1
1.5
2
2.5 m3
双凡尔漏失不出实测功图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1
1.5
22.5 3 mkN60504030
20
10

0.5
1
1.5
2
2.5 3
m
特点:没有增载线和卸载线,功图面积小,功图载荷照比原 载荷下降;产量下降或不出,液面上升。
1
1.5
2
2.5 3 m 0
0.5
1
1.5
2
2.5 3 m
气体影响实测示功图
典型案例(一)
抽油杆断脱示功图
kN 40
30
抽油杆底部断脱示功图
20
kN 40
30
抽油杆上部断脱示功图
20
10
10
0
0.5
1
1.5
2
2.5 3
m0
40 kN
0.5
1
1.5
2
2.5 m
30
20
抽油杆中部断脱示功图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是供液不足或气体影响。
左下角:分析光杆在下死点时出现的问题, 如固定阀的漏失情况等。
抽油机井实测功图分析
kN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抽油机示功图辨析(超全)

抽油机示功图辨析(超全)
.
.
六、抽油杆断脱的示功图
特征描述 :抽油杆断脱后 , 上行程悬点载荷为断脱点以上抽油杆柱的重力,下 冲程的悬点载荷为断脱点以上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 因此示功图位于理论 最小载荷线的下方,图形呈“黄瓜状”。
.
七、带喷井的示功图
喷势强、油稀带喷的示功图
喷势弱、油稠带喷的示功图
.
八、排出部分漏失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
活塞与泵筒间隙漏失
特征描述 :活塞与泵筒间隙漏失。由于活塞 与衬套之间磨损、间隙过大,造成漏失。 在 上行时液体从中漏失 ,光杆负载减小,使右 上角呈现斜坡, 缺少一块面积。
.
九、吸入部分漏失的示功图
特征描述 :
❖下行程开始时,由于吸入部分漏失,使泵内压力上升缓慢,游动阀打开迟缓,悬 点卸载缓慢。且右下角缺失
使悬点载荷增加;下行程时,流动阻力的 A
方向向上,使悬点载荷减小。稠油井的最 大和最小载荷线振动要比结蜡井小,但两 种示功图都会出现肥大。
.
C
D S
十六、油层出砂影响的示功图
特征描述 :油井出砂多为压裂后下泵。 油井出砂,使活塞阻卡,上下行程会出 现振动载荷,光杆负荷在很短时间内发 生急剧变化 ,负荷线上呈现不规则的 锯齿尖锋。
.
二、气体影响示功图
特征描述: 上行程:泵内气体膨胀,使泵内压力不能很快降低,造成固定阀推迟打开,增载缓 慢。 下行程:泵内气体被压缩,使泵内压力增加缓慢,游动阀推迟打开,卸载缓慢。图 形右下角缺失,卸载线是一条圆弧,该圆弧圆心在下面。沉没度较低,泵效低于 40% 。
.
三、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
特征描述 : 上行程:示功图正常,只是泵筒未充满。 下行程:由于泵筒未充满且液面低,开始悬点载荷不降低,只有当活塞碰到液面时 才开始卸载,右下角缺失一部分,随抽油时间增长缺口增大。卸载线有一明显拐 点,卸载线基本上与理论示功图的卸载线平行。下行程线与上行程线平行。示功 图出现刀把现象,充满程度越差,刀把越长。这种井产量不高,泵效低于40%。

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分析及井下故障判断

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分析及井下故障判断

举例:某井62毫米油管 毫米油管, 毫米泵 泵深800米, 毫米泵, 举例:某井 毫米油管,56毫米泵,泵深 米 7/8英寸抽油杆 , 冲程 米 , 原油密度 英寸抽油杆, 英寸抽油杆 冲程3米 原油密度0.95, 含水 , 80%,示功图力比 毫米, ,示功图力比2000牛/毫米,减程比 :60,作 牛 毫米 减程比1: , 该井理论示功图。 该井理论示功图。 解:f杆=3.8 cm2,g杆=27.3 N/m;设m、n分别为 ; 、 分别为 力比和减程比。 力比和减程比 。 则 m=2000, n=1/60。 由已知条件 , 。 得D=0.056m,S光=3000 mm,L=800m,f管=11.657 , , , cm2 , f 活 =5.62/4*3.14-3.8=20.82 cm2 , ρ=950*0.2+1000*0.8=990 kg/m3 , P 杆 =g 杆 * L=800*27.3=21840N , P 液 = ( F 活 - f 杆 ) Lρ= (20.82-3.8)800*990*10=13480N )
图中的上冲程曲线呈阻尼曲线特征,左边波的幅度大,向右波幅减小; 图中的上冲程曲线呈阻尼曲线特征,左边波的幅度大,向右波幅减小;下 冲程振动曲线也是阻尼曲线,从右向左波幅变小, 下冲程阻尼曲线相平行, 冲程振动曲线也是阻尼曲线,从右向左波幅变小,上、下冲程阻尼曲线相平行, 波幅呈相反方向。 波幅呈相反方向。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会“形变”的,因而使增载过程和卸载过程都不是直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 形变” 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卸载后缩短,都是倾斜着上下, 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卸载后缩短,都是倾斜着上下,与位移过程成线性的 线段。这一变形过程是由于抽油杆伸长和油管缩短、 线段。这一变形过程是由于抽油杆伸长和油管缩短、抽油杆缩短和油管伸长所造 成的。 成的。

抽油井功图诊断与分析

抽油井功图诊断与分析

一、光杆地面理论示功图
14、λ:由于抽油杆与油管弹性变形造成的总的冲程损失。 15、S活:活塞冲程,即抽油泵活塞有效移动距离。 16、S:地面冲程,即光杆冲程。 17、P液:作用在柱塞上的液柱重量。 18:P杆: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量。 19:P静:驴头在上冲程承受的最大静载荷。
井下泵功图
将光杆地面示功图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井下泵功图,它消除了抽油杆的 变形、粘滞阻尼、振动和惯性载荷等影响,真实反映了泵的工作状况,井下 泵功图很容易判断出有杆抽油系统存在的问题。阻尼系数、地面功图、抽油 杆、冲次的准确性,对泵功图影响较大。
油井结蜡的特征为与正常载荷相比,最大载荷变大,最小载 荷变小,功图变肥,电流上升。
8、泵卡
泵卡的功图特征为斜向上的黄瓜条,主要是因为活塞卡后,抽油 杆只有弹性伸长。WX139井2008年9月17日诊断为泵卡,最大载 荷102.6KN。2008年9月19日作业发现活塞卡死在泵筒内。
9、泵部分脱出工作筒
一、光杆地面理论示功图
7、 CD:下冲程的卸载线。卸载过程,游动凡尔与固定凡尔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8、 DA:活塞下冲程线,为深井泵的排出过程。该过程固定凡尔处于关闭状态, 游动凡尔被顶开排出液体。 9、 ABC:上冲程静载变化线。 10、CDA:下冲程静载变化线。 11、面积ABCD:深井泵在一个冲程内所做的功。 12、λ1:抽油杆伸缩造成的冲程损失。 13、λ2:油管伸缩造成的冲程损失。
W179-5打水前后功图变化
W179-5打水前测试的功图
W179-5打水2方后20分钟测试的功图
11、下碰
下碰功图特征为卸载线左下角有凸出尾巴,同时在增载线上有凹 性上,这是抽油杆受压缩短的现象。W79-19井2008年2月3日诊 断为碰泵,最大载荷87.1KN,上提防冲距后正常。

抽油井示功图

抽油井示功图
11
cba为下冲程,cd为减载线,c点为上死点,游动凡尔和固定凡 尔均关闭; D点,游动凡尔打开,固定凡尔关闭;活塞开始下行; Da线为活塞下冲程。 注意:1.各点的位置和凡尔开关情况;
2.各条线的含义;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为深井泵做功的大小。 3.绘制理论示功图的步骤(见讲稿) (1)制作坐标
12
2.油井不出油。
抽油杆断脱位置:
L断=
h断 h
L
19
7.活塞遇卡的示功图
特征:上冲程中,在卡点前,悬点 加载缓慢(斜率小);卡点后,加 载较快(斜率大);
下冲程正好相反,示功图上出 现两个斜率段。
20
8.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 (1)排出部分漏失
特征:加载滞后,减载提前;
左下角变尖,右上角变圆,图形向右移。
16
4.油稠时的示功图 (1)抽稠油正常时,油稠阻力大→P上 ,P下 。图3-40 (2)油稠充不满时,此时的示功图是充不满与油稠阻力
大的叠加, 如图3-41。
17
5.连抽带喷井的示功图——图3-42 此时泵效接近1或大于1。
特征:1.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行; 2.油井出油。
18
6.抽油杆断脱的示功图 特征: 1.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行;
卸载线较气体影响的卸载线陡而直。
充满系数:
AD1
AD
泵效为: = AD1
S
充不满所降低的泵效:
' = D1D
S
15
3.气体对示功图的影响—图3-39
泵的充满系数:
= AD '
泵效: AD
特征:减载过程变缓,右上角呈刀把形; 加载过程也变缓。
= AD '
S
气体使泵效降低的值:

油井实测示功图解释大全

油井实测示功图解释大全

六、解释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A-驴头位于下死点 D点卸载终止点 C-驴头位于上死点AB-增载线 CD-卸载线B-吸入凡尔打开,游动凡尔关闭点增载终止点λ+λ-冲程损失(抽油杆伸长及油管缩短之和)D-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点BC-活塞冲程上行程线也是最大负荷线AD- 下行程线也是最小负荷线 B1C-光杆冲程OA-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 AB1-活塞以上液柱重量ABCD-抽油泵所做的功七、实测示功图的解释(1)图1为其它因素影响不大,深井泵工作正常时测得的示功图。

这类图形共同特点是和理论示功图的差异不大,均为一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2)图2为供液不足的典型示功图。

理论根据:活塞下行时,由于泵内没有完全充满,游动凡尔打不开,当活塞下行撞击到液面游动凡尔才打开,光杆突然卸载。

该图的增载线和卸载线相互平行。

(3)图3为供液极差的典型示功图。

理论根据:活塞行至接近下死点时,才能接触到液面,使光杆卸载,但由于活塞刚接触到液面,上冲程又开始,液体来不及进入活塞以上,所以泵效极低。

(4)图4为气体影响的典型示功图。

理论根据:在活塞上行时,泵内压力降低,溶解气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由于气体膨胀,给活塞一个推动力,使增载过程变缓。

当活塞下行时,活塞压缩泵内气体,使泵内压力逐渐增大,直到被压缩的气体压力大于活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才能打开。

因此,光杆卸载较正常卸载缓慢。

卸载线成为一条弯曲的弧线。

(5)图5为“气锁”的典型示功图。

所谓“气锁”是指大量气体进入泵内后,引起游动凡尔、固定凡尔均失效,活塞只是上下往复压缩气体,泵不排液。

(6)图6为游动凡尔漏失的典型示功图。

当光杆开始上行时,由于游动凡尔漏失泵筒内压力升高,给活塞一个向上的顶托力,使光杆负荷不能迅速增加到最大理论值,使增载迟缓,增载线是一条斜率较小的曲线。

卸载线变陡,两上角变圆。

(7)图7为游动凡尔失灵,油井不出油的典型示功图。

图形呈窄条状,整个图形靠近下负荷线。

(8)图8为固定凡尔漏失的典型示功图。

油井示功图分析

油井示功图分析

油井⽰功图分析⼆零⼀零年⼆零⼀零年⼋⼋⽉⽉⼯艺研究所抽油机井⽰功图,可以真实反映油井⽣产⼯况。

随着⾼含⽔区块杆管偏磨,地层出砂严重,油井失效频繁,典型⽰功图可作为⽣产现场初步判断抽油机井泵况的参考依据。

因此,应通过⽰功图分析⽅法研究,对油井作业和实测功图进⾏对⽐,总结典型⽰功图特征,以正确指导油井⼯况分析和管理。

三、现场油井失效功图分析⼀、理论⽰功图分析⼆、典型⽰功图分析理论⽰功图:就是认为光杆只承受抽油杆柱与活塞截⾯积以上液柱的静载荷时,理论上所得到的⽰功图ABC为上冲程静载变化线: 上冲程A:下死点,静载W rl , 开关,关。

AB:加载线,加载过程,关,关。

B:加载完毕,,关,关开。

BC:吸⼊过程,BC=S p ,关,开。

C:上死点。

' BB 游动阀固定阀CDA为下冲程静载变化线:下冲程C:上死点,静载,关,开关;CD:卸载线,卸载过程,关,关;D:卸载完毕,,关开,关;DA:排出过程,DA=Sp, 开,关(相对位移);A:下死点。

' DD l r W W 游动阀固定阀*若不计杆管弹性,静载作⽤下理论⽰功图为矩形。

静载荷作⽤的理论⽰功图为⼀平⾏四边形。

三、现场油井失效功图分析⼀、理论⽰功图分析⼆、典型⽰功图分析P S A B D 由于在下冲程末余隙内还残存⼀定数量压缩的溶解⽓,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因⽓体的膨胀⽽不能很快降低,加载变慢,使吸⼊阀打开滞后(B'点)B ’ C 残存的⽓量越多,泵⼝压⼒越低,则吸⼊阀打开滞后的越多,即B B'线越长B' C 为上冲程柱塞有效冲程1、⽓体影响⽰功图P S A B D 下冲程时,⽓体受压缩,泵内压⼒不能迅速提⾼,卸载变慢,使排出阀滞后打开(D' )B ’ C 泵的余隙越⼤,进⼊泵内的⽓量越多,则DD '线越长D'A为下冲程柱塞有效冲程D' 1、⽓体影响⽰功图P S A B D ⽽当进泵⽓量很⼤⽽沉没压⼒很低时,泵内⽓体处于反复压缩和膨胀状态,吸⼊和排出阀处于关闭状态,出现“⽓锁” 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
当驴头从位置B’ 移至位置C时, 活塞才开始与 泵筒发生相对 位移,吸入凡 尔开始打开吸 入液体,一直 到上死点C。由 此看出:活塞 有效移动距离 (活塞冲程) 比驴头冲程小λ。 (λ=λr+λt)
2020/4/2
下冲程开始时, 吸入凡尔立即关 闭,液柱载荷由 抽油杆柱转移到 油管上,使抽油 杆缩短λr,而油 管伸长λt。此时, 只有驴头下行λ= λr+λt距离之后, 活塞才开始与泵 筒发生相对位移。 因此,下冲程活 塞冲程仍比驴头 冲程小λ。
2020/4/2
以悬点位移为横坐标,悬点载荷为纵坐标(见图)。
在下死点A处的 悬点静载荷为 Wr'上冲程开始 后液柱载荷W1' 逐渐加在活塞上, 并引起抽油杆和 油管柱的变形, 载荷加完后,停 止变形(λ =B' B)。从B点以 后悬点以不变的 静载荷 (Wr'+W1')上 行至上死点C。
2020/4/2
3)抽油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受砂、蜡、水、气等因素的影响, 认为进入泵内的液体不可压缩。
4)油井没有连抽带喷的现象。 5)油层供液能力充足,泵能够完全充满
2020/4/2
泵的工作过程和载荷转移情况
由于作用在活塞上的液柱重量在 上、下冲程中交替地分别由油管转移 到抽油杆柱和由抽油杆柱转移到油管, 从而引起杆柱和管柱交替地增载和减 载,使杆柱和管柱发生交替地伸长和 缩短。
2020/4/2
(五)抽油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载荷
除上述四种载荷外,如振动载荷、回压及沉没度都会影 响到悬点载荷。
1、沉没压力(泵口压力)及井口回压对悬点载荷的影 响
上冲程中,在沉没压力作用下,井内液体克服泵的入口设 备的阻力进入泵内,此时液流所具有的压力叫吸入压力。 此压力作用在活塞底部而产生向上的载荷Pi 。下冲程中, 固定凡尔关闭,沉没压力对悬点载荷没有影响。
2020/4/2
考虑惯性载荷时,当悬点上升到上死点
时,速度趋于零,但抽油杆柱有向下的(负 的)最大加速度和向上的最大惯性载荷,使 抽油杆减载而缩短。所以,悬点到达上死点 后,抽油杆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还会带着活塞 继续上行,使活塞比静载荷变形时向上移动 一段距离λ'。当悬点下行到下死点后,抽油杆 的惯性力向下,使抽油杆柱伸长,活塞又比 静载荷变形时向下多移动一段距离λ''。因此 增加活塞冲程λi=λ'+λ''。使冲程损失减小λi, 增加泵效。增加惯性载荷可用快速抽汲的办 法来得到,但在生产会使抽油杆受力条件变 坏。
液流在地面管线中的流动阻力所造成的井口回压对悬点 将产生附加的载荷。其性质与油管内液体产生的载荷相同。 上冲程中增加悬点载荷,用Pbu 表示;下冲程中减轻抽油 杆柱重量,用Pbd 表示。
2020/4/2
2、振动载荷
抽油杆柱本身是一弹性体,由于抽油杆柱变 速运动和液柱载荷周期性地作用于抽油杆柱, 从而引起抽油杆柱的弹性振动,产生的振动载 荷亦作用于悬点上。其数值与抽油杆柱的长度、 载荷变化周期及抽油机结构有关。用Pv 表示。
2020/4/2
冲程损失λ在静载荷下的计算公式
λ=λr+λt
λ=fpρ1Lfg/E(L1/fr1+L2/fr2+L3/fr3+L/ft) WL'---- 考 虑 沉 没 度 影 响 后 的 液 柱 载 荷 , 为 上 下 冲 程 中 静 载 荷 之 差 , WL'=fpρ1Lfg,牛 fp fr ft----活塞、抽油杆及油管金属截面积,米2 L----抽油杆总长度,米 ρ1----液体密度,公斤/米3 E----刚的弹性模数,2.06*1011帕 Lf----动液面深度,米 L1 L2 L3----每级抽油杆的长度,米 fr1fr2fr3----每级抽油杆的截面积,米2
另外,低沉没度井内,由于泵的充满程度差, 会发生活塞与泵内液面的撞击,产生较大的冲 击载荷,从而影响悬点载荷。但现时尚无法预 计,故在计算悬点载荷时都不考虑。
2020/4/2
二、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计算公式
根据前面对悬点所承受的各种载荷的分析,抽油机工作时, 上下冲程悬点载荷的组成是不同的,最大载荷发生在上冲 程,最小载荷发生在下冲程,其值如下:
Pmax = Wr + W1 + Iu + Pbu + Fu + Pv - Pi
Pmin = W’r – Id - Pbd – Fd - Pv
Pmax Pmin ----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 Wr W’r ----上下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抽油杆柱载荷 W1 ----作用在活塞上的液柱载荷; Iu Id ----上下冲程中的最大惯性载荷; Pbu Pbd ----上下冲程中井口回压造成的悬点载荷; Fu Fd ----上下冲程中最大摩擦载荷; Pv ----振动载荷; 2020/4/2Pi ----上冲程中吸入压力作用在活塞上产生的载荷。
2020/4/2
当驴头开始上 行时,游动凡 尔关闭,液柱 重量作用在活 塞上,使抽油 杆发生弹性伸 长。因此,活 塞沿未发生移 动时,悬点已 从位置A移动 到位置B,这 一段距离即为 抽油杆柱的伸 长λr。
2020/4/2
当悬点位置从B 移至B’时,正 是油管由于卸 去载荷要缩短 的一段距离λt的 过程。此时, 活塞与泵筒之 间没有相对位 移。这段缩短 的距离就使悬 点增加的一段 无效位移。即 从位置B移至位 置B’。所以, 吸入凡尔是关 闭的。
2020/4/2
(四)摩擦载荷
抽油机工作时,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由五 部分组成:
1、抽油杆柱与油管的摩擦力,在直井中不超过 抽油杆重量的1.5%,可忽略。
2、柱塞与衬套之间的摩擦力,当泵径不超过70 毫米时,其值小于1717牛。
3、液柱与抽油杆柱之间的摩擦力,除与抽油杆 柱的长度和速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粘度。 下冲程时,摩擦力方向向上,是稠油井抽油杆遇 阻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抽汲高粘度液体时,不能 采用快速抽汲方式,否则将因下行阻力过大抽油 2020/4杆/2 柱无法正常下行。
在活塞上的液柱引起的悬点载荷为: W1= ( fp –fr ) ρi g L
下冲程中,由于游动凡尔打开,液柱载 荷通过固定凡尔作用在油管上,而不作用 在悬点上。
2020/4/2
(三)惯性载荷
抽油机运转时,驴头带着抽油杆柱和液柱做 变速运动,因而产生抽油杆柱和液柱的惯性力。 如果忽略抽油杆柱和液柱的弹性影响,则可以 认为抽油杆柱和液柱各点的运动规律和悬点完 全一致。所以,产生的惯性力除与抽油杆柱和 液柱的质量有关外,还与悬点加速度的大小成 正比,其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下冲程前半冲程
下冲程后半冲程
速度V
速度V
加速度a 惯性力Id
加速度a 惯性力Id
2020/4/2
上冲程中悬点最大惯性载荷为Iu (为液柱加抽 油杆柱在上冲程时引起的最大惯性载荷);下冲 程悬点最大惯性载荷 Id (为下冲程抽油杆柱引 起的最大惯性载荷,液柱不随悬点运动,无液 柱惯性载荷)。
但在实际中由于抽油杆柱和液柱的弹性,抽 油杆和液柱各点的运动与悬点运动并不一致, 所以,上述方法计算的惯性载荷将大于实际值。
考虑振动时, 则把抽油杆振动 引起的悬点载荷 叠加在四边形 A'B'C'D'上。由 于抽油杆柱的振 动发生在粘性液 体中,所以为阻 尼振动。叠加之 后在 B'C'线和 A'D'线上就出现 逐渐减弱的波浪 线。
2020/4/2
(二)典型示功图分析
典型示功图是指某一因素的影响 十分明显,其形状代表了该因素影响 的基本特征。虽然在实际情况下,有 多种因素影响示功图的形状,但总有 其主要因素。所以,示功图的形状也 就反映着主要因素影响下的特征。
2020/4/2
图(2-25)为动载荷和摩擦载荷不大,充满良好, 漏失量较小的正常示功图。
2020/4/2
图(2-26)为稠油摩擦载荷较大的正常示功图。
2020/4/2
上冲程中,前半冲程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
同,即加速度向上,而惯性力向下,增加悬载 荷;后半冲程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加 速度向下,惯性力向上,减小悬点载荷。
上冲程前半冲程
上冲程后半冲程
速度V
速度V
加速度a
加速度a
2020/4/2
惯性力Iu
惯性力Iu
下冲程时情况则刚好相反。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活塞截面积愈大,泵下得愈深,则冲程损失愈 大。为了减小液柱载荷及冲程损失,提高泵效,通常不能选用过大的 泵,特别是深井中总是选用直径较小的泵。当泵径超过某一限度时 (引起的λ≥S/2)之后,泵的实际排量不但不会因增大泵径而增加,反 尔会减小。当λ≥S时,则活塞冲程等于零,使泵的实际排量等于零。
示功图分析
2004年3月
2020/4/2
一、悬点所承受的载荷
1、抽油杆柱的重力 2、作用在活塞上的液柱载荷 3、惯性载荷 4、摩擦载荷 5、抽油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载荷
2020/4/2
(一)抽油杆柱的重力
抽油机驴头上下运动时,带着抽油杆做往复运动, 抽油杆的重量始终作用在驴头上。
下冲程时,游动凡尔打开后,油管内液柱的浮力 作用在抽油杆柱上,所以作用在悬点上的抽油杆 柱的重力减去液体的浮力,即它在液体中的重量。
从上死点开始 下行后,由于 抽油杆柱和油 管柱的弹性, 液柱载荷W1' 是逐渐地由活 塞转移到油管 上,故悬点载 荷逐渐卸载。 在D点卸载完 毕,悬点以固 定的静载荷 Wr'继续下行 至A点。
2020/4/2
这样,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悬点理论示功图为
平行四边形ABCD。ABC为上冲程的静载变化线。 AB为加载线,加载过程中,游动凡尔和固定凡 尔同时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在B点加载完毕,变 形结束,B‘B=λ,活塞与泵筒开始发生相对位移, 固定凡尔也就开始打开而吸入液体。故BC为吸 入过程,BC=Sp,在此过程中游动凡尔仍然处于 关闭状态。CDA为下冲程静载变化线。CD为卸 载线,卸载过程中,游动凡尔和固定凡尔也同时 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在D点卸载完毕,变形结束, D’D=λ,活塞开始与泵筒发生向下的相对位移, 游动凡尔被顶开而开始排出液体。故DA为排出 过程DA=Sp,排出过程中固定凡尔仍然处于关闭 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