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抽油井工况诊断技术

合集下载

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技术综述

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技术综述

2、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
有时,当柱塞碰到液面时, P
产生振动,最小载荷线会出
现波浪线。
B
充不满程度越严重,则卸
载线越往左移。(如右图2、
3所示)
措施:加深泵挂;采取合理
的抽汲措施;调整对应注水
井注水量;采取压裂、酸化
等增产措施;采取间歇抽油 A
方式。
o
32 1
c.液柱与抽油杆柱之间的摩擦力:除与抽油杆柱的长度和 运动速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粘度;
d.液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除与液流速度有关外,主要 取决于液体的粘度;
e.液体通过游动凡尔的摩擦力:除与凡尔结构有关外,主 要取决于液体粘度和液流速度。
一、载荷计算
• (2)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
Pmax Wr Wl Iu Phu Fu Pv Pi
EE
((11
rr ll
))
由于抽油杆柱上各点所承受的惯性力不同,计算中近似取
其平均值,即:
i
Wr SN 2L 1790 fr E
因此,考虑静载荷和惯性载荷后的柱塞冲程为:
Sp
S
i
S(1 Wr N 2L ) 1790 fr E
二、示功图分析—冲程分析
(三)抽油杆柱的振动对柱塞冲程的影响
液柱载荷交变作用 抽油杆柱变速运动
一、载荷计算
2、动载荷
(1)惯性载荷 •抽油杆柱的惯性力 •液柱的惯性力
P静 Wr Wl Iu Ph Pi
Ir
Wr g
WA
Il
Wl g
WA
fp fr ftf fr
一、载荷计算
• 曲柄滑块机构
r / l 1/ 4
Wm a x 0
S 2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对受气体影响较大井或易发
生气锁井应尽可能加深泵挂,增 大泵淹没度,大泵径长冲程机抽, 尤其是防冲距要调到最小,尽可 能减小余隙体积;下高效气锚和 防气泵,合理放套气,控制套压 生产,使之保持在较低值。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第13页
功图与工况
气锁现象:属于气体影响特
殊现象,因为气体大量进入泵 筒,上冲程时气体膨胀,全部 占满柱塞让出容积,固定凡尔 打不开。下冲程时,气体压缩, 但压力仍低于游动凡尔上部压 力,游动凡尔也打不开,柱塞 运动只是对气体压缩和膨胀, 泵不排油,这种现象称为“气 锁”。处理?
上图能够看出13-283热洗前工图显著肥大第22页
功图与工况 10.抽油杆断脱
此图为抽油杆断或脱时示 功图.
若断脱发生在柱塞附近, 或是柱塞脱扣、阀球球 罩断落,图形位于杆重 载荷线位置(杆断位置 越高图形越靠下)
若断脱发生在光杆附近, 图形靠近于水平坐标线。
及时修井作业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2月初我区13-375量油不出,经过工图判断杆上部断脱
第4页
功图与工况
2 弹性抽油杆静载时示功图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会‘形变”,因而增载过程 ab和卸载过程cd都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 卸载后缩短。这一变形过程是因为抽油杆伸长和油 管缩短、抽油杆缩短和油管伸长所造成。下列图是 弹性抽油杆受静载时基本示功图。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第5页
冲程损失
实际生产中抽油杆是要承受静载和
动载。因为抽油杆有惯性动载荷,柱塞 在泵筒内运动时有摩擦力,液体举升过 程中与管壁和杆柱有摩阻,抽油杆接箍 与油管内壁有摩擦,所以上冲程时a、b 点偏高,下冲程时c、d点偏低,P1和P2 是动载荷影响值。以下列图所表示。

抽油井诊断技术共81页

抽油井诊断技术共81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Biblioteka 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抽油井诊断技术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油井工况分析思路和方法

油井工况分析思路和方法

汇报提纲
第一部分 简述油井工况 第二部分 油井工况分析的基本思路 第三部分 工况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部分 工况分析工作如何开展
井眼、油层近井地段
泵及尾管
管、杆、液
抽油机设备、井口、地面流程
油井工况,即油井工作状况,关乎油井生产的各个方面的工作状况都是属于油井的工况。
1.3 系统效率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节点系统分析
抽油机、电动机、配电箱和井口装置组成地面部分,抽油杆、油管、泵组成井下部分。 抽油机井系统能耗主要是抽油井正常生产时井下杆柱和液柱重量加载给电动机的负荷引起的能耗,其它系统能耗则是由于抽油机传动磨损,电动机自损耗以及井下管、杆、泵、液体间的摩擦阻力造成的能量消耗。 影响机采系统效率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设备因素 ——井况因素 ——技术管理水平。
结垢、腐蚀
结垢造成泵卡、凡尔垫、筛管堵;SRB造成的腐蚀加快;腐蚀导致抽油杆、油管损伤加快
功图、产液物性分析、作业描述
基本思路同上
气蚀、出砂
砂埋油层、砂卡等
功图、作业描述
功图上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气蚀、砂卡的现象,砂埋则需要依据作业描述推算砂埋周期
井筒状况中的工况问题及分析思路见下表:
1.3 系统效率
化验分析报告
井下资料
作业台账、井下描述、管杆组合、井下工具类型等
健康档案
测试资料
功图、液面、系统效率
测试记录、系统效率测试
生产管理资料
井组连通图、注水对应等
健康档案
二次处理资料
宏观控制图、生产曲线、憋压曲线、(参数表)、等
自行绘制、制作
3.分析思路探讨
尽管将工况分析分为三个体系,但是由于三个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又相对很独立,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分析角度才能开展好系统分析的关键。 开展工况分析从形式上来分可分为:日常分析和总结性分析。不管是开展日常分析还是进行分析总结,均需要掌握很较丰富的工况分析技术,和清晰、完整的分析思路。 尽管确定了工况分析的三大体系,但针对三个方面开展的分析却很困难。 供排关系:定量分析油藏潜力和供液能力是难点,定性分析相对较为简单,但缺乏比较性; 井筒状况:对偏磨、结蜡、结垢、腐蚀等问题的定量或定性分析均较难,对漏失的判断相对较容易; 系统效率:测试资料的缺乏导致对系统效率分析难以系统开展。 本着“确保正常生产井能够持续高效生产;及时发现异常井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加以治理,使之转为正常、高效生产;对潜力井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挖潜措施,充分发挥油井的生产能力” 的工作目标,工况分析应针对突出问题,快捷、准确地发现,并制定对策。所以需要总结一套较成熟的分析思路非常必要。

抽油机井诊断技术(专题)

抽油机井诊断技术(专题)





cg
dr
m
-阻尼系数
—抽油杆直径
d t —油管内径
dt dr
三、诊断技术的理论基础
振动方程的有限差分解法 位移:
u r i. j 1 2u r i , j u r i , j 1 t 2 u r i 1, j 2u r i , j u r i 1, j ar 2 x r
3、分类器的建立 设aij表示输入示功图矩阵A的元素值,而bij表示某一标准示功图 的参考矩阵B的元素值。则两个矩阵的匹配值(cost of matching) R(A,B)以两个矩阵相应元素绝对值之和表示:
10 20
R (A , B ) aij bij
i 1 j 1
式中aij与bij分别为1或0。显然 R(A,B)值越小表示两个矩阵越相 近。将输入矩阵与所有标准示功图的参考矩阵进行对比,将其值由小 到大排队,则井下示功图所表示的可能泵况,应是匹配值最小的。这 种方法称为绝对差分类器。
轮廓线内赋1的示功图矩阵
四、利用模式识别技术识别井下示功图
(一)网格法(Grid Method)
3、分类器的建立
描述井下示功图特征的矩阵,称为“输入矩阵”。用同样方法可 以将不同井下工况的标准示功图制成参考矩阵,下图就是一种中度液 击的参考矩阵。
四、利用模式识别技术识别井下示功图
(一)网格法(Grid Method)

gr
x r
2
r1
2 2r cr t
(1 c r t )
r 2
1 (1 c r t )
r 3
r
(1 c r t )
r 4

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浅析

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浅析

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浅析摘要:本文综合了油井的功图、压力、电参数、井身结构等多元数据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与油井的工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了油井多元数据相互之间以及与油井工况之间的主要关系,从而为更加准确的判断油井工况、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计算机的工况自动识别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抽油机井;多元数据;工况1引言有杆泵采油是我国油田原油生产的最主要的开采方式,我国油田普遍开采多年,对于油井的功况诊断,已经是油田采油工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油井工况诊断不仅可以为油井的生产提供保证、为油井作业提供依据,而且能够提高油井的系统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结合油井工况对油井的功图、压力、电参数、井身结构等多元数据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了油井多元数据与油井工况的关系,通过油井工况诊断,可以查明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针对性的解除故障,保障油井长期稳产和长寿。

2工况因素分析2.1示功图通过实测功图进行油井工况诊断是油田生产中普遍应用的方法,实测示功图可以反映出深井泵在井下工作的异常现象,可以结合地质情况和利用生产数据、仪器工作状况,来分析解释抽油井的工作制度是否合理。

机、杆、泵参数组合是否与油井相适应。

实测示功图经过诊断技术处理,可以找出影响油井泵效或不出油的原因,然后根据油田采油工艺技术的配套措施来解决生产问题。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基本都是通过功图进行油井诊断,对于一些常规的油井工况可以方便准确的判断出来。

有的油井供液不足,动液面下降过快;有的油井抽油时出现的一些工程问题,例如:泵失效、阀漏失、抽油杆断脱、碰泵、缸套错位等工况。

但对于一些油管漏失、丝扣漏失、管线堵、泵阀常开、连抽带喷等工况,仅仅靠单一功图的数据是不能够进行准确判断的,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其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地面功图的特征进行自动判断油井工况已经成为可能。

由于地面实测功图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计算机识别中往往求解出其井下泵功图,然后再进行油井工况的诊断。

抽油机常见井下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

抽油机常见井下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

抽油机常见井下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作者: 日期: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撰写人:郭洪权抽油机常见井下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抽油机井地面故障原因分析比较直观,故障处理也比较方便、简单,而井下故障相对地面故障而言,则原因分析及处理难度都较大。

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技术方法来对井下故障进行判别,同时将井下故障在分析与判断过程中还要同地面故障分析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井下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并提出下一步处理方法。

1、抽油机井下故障诊断方法目前抽油机井井下故障诊断方法很多,油田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六种:第一种是光杆示功图诊断法;第二种是井下示功图诊断法;第三种是井口憋压诊断法;常见方法介绍:第一种是光杆示功图法:就是利用安装在悬绳器上的水力动力仪,直接测出示功图,然后与理论示功图进行对比,观察实测示功图各部缺失情况进行泵况判断•光杆示功图法,对于冲次较低,泵深较浅的纯抽井,可以得出较准确的泵况诊断。

“十”字平分法示功图法是将实测示功图与理论示功图相比较,观察实测示功图各部分的缺失情况来判断,也叫“十”字平分法。

该方法是在闭合图型上虚描“十”字线,将其平分为四部分,用简单的常用公式计算出上下行程静载线,也虚划于卡片上。

力比和减程比都使用相应卡片值,再计算出行程损失值“入",上行和下行间两条负载过渡线就变成了斜线,这样, 一张平行四边形的“静力示功图”就重合于实测卡片上了。

典型示功图正常示功图供液不足功图气体影响功图排油阀漏失进油阀漏失断脱第二种是井下示功图法:根据波动方程原理,用计算机技术将实测光杆示功图或信号转化为井下任意深度的示功图后,再靠人的视力和经验诊断泵况。

井下示功图法对于没有自喷力的纯抽井,示功图形状复杂时,判断效果较好。

但是由于井下示功图的诊断模型, 是以带粘滞阻尼系数的波动方程为基础,其粘滞阻尼系数难以确定,从而引起井下泵功图的失真。

第三种是憋压诊断法:用憋压时所取得的油管井口压力与憋压时间的关系曲线来分析泵况的方法。

抽油井诊断技术讲解

抽油井诊断技术讲解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李颖川 2001.9
•概述 •波动方程 •边界条件 •解析求解 •差分求解 •阻尼系数 •应用
概述
• 有杆抽油是我国原油生产最主要的采油方式。目前 国内有杆抽油井已超过六万口,井数约占全国油井 总数的94%,产量约占原油总产量的87%。
• 深井泵的工况十分复杂,井下工作环境恶劣,不但 受“机、杆、泵”抽油设备的影响,而且直接受到 “砂、蜡、气、水”的影响。
t
x
t
边界条件 U(0, t) U( t)
F(0, t)

EA r
u x
x0

D( t )
分离变量法
杆柱任意深度X处的位移变化:
U(x, t)

0 2EA r
x
0 2

n n1
On (x) cos nt Pn (x) sin t
由虎克定律:
F(x, t)

CAr x
u t
C─等效视粘滞阻系数[1/t],单位1/s
张力
FT x A r FB x x A r
Hooke Law:
x

E u x
x
xx

E u x
x x

E
u x
x

x 2u x 2
x
t
x t
4 计算特殊函数
2
u

a 2
2
u

c
u
2
2
Gibbs:
声速
a E/
t t x

2
u

C
u

a 2
2
u

井口憋压法在油井工况诊断中的应用

井口憋压法在油井工况诊断中的应用

井口憋压法在油井工况诊断中的应用记录井口憋压过程中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绘制出井口憋压曲线,与理想状态下的理论憋压曲线对比分析,可以定性诊断深井泵和管柱的各种故障,判断油井工况。

多年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结果比较可靠,是采油现场的常用方法。

标签:憋压;压力;深井泵;抽油井一、引言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后由于腐蚀、偏磨等原因,深井泵工作环境变差,导致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因此必须关注深井泵的运行,在出现故障后及时判断故障原因,制定合理措施,及时回复生产。

在油井生产管理中,通过井口憋压来分析和判断深井泵工况具有易操作、简单快捷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二、理论依据1.深井泵工作原理油田所用有杆深井泵是一种往复泵,地面抽油机悬点的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至深井泵。

抽油杆上行时,活塞随之上行,活塞上的游动阀受上方液柱压力作用而关闭。

此时泵筒内压力降低,固定阀在油套环空的液柱压力与泵筒内压力差的作用下被打开。

此时井口排出液体、泵内吸入液体(图1(a))。

抽油杆下行时,活塞随之向下运动,固定阀受重力作用关闭。

泵筒内压力上升,当泵内压力大于活塞上部液柱压力时,游动阀被顶开。

泵筒内的液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游动阀进入活塞上部,井口同时排出液体(图1(b))。

2.理论憋压曲线理论憋压曲线,就是假设在地层供液能力充足但没有喷势,产液中不含气体,因此产液是纯液流压缩系数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油管和深井泵没有漏失,井口没有渗漏。

根据抽油泵工作原理,在关闭井口阀门后,通过抽吸可使井口油压从0MPa上升到一定数值,压力值在停抽后保持不变(图2)。

三、井口憋压法诊断深井泵工况1.憋压过程操作井口憋压操作较为简单,憋压前先关闭井口回压阀门,安装压力表,然后启动抽油机,随着抽油机运转井口压力上升。

记录压力和对应的时间点,绘制成曲线,和理论曲线进行对比,可以判断深井泵的工作状况。

2.憋压数据分析根据记录好的憋压数据,绘制出实际憋压曲线后,与理论憋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深井泵的工作状况。

科技成果——油井工况诊断及功图计产技术

科技成果——油井工况诊断及功图计产技术

科技成果——油井工况诊断及功图计产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适用范围
1、配套示功图采集设备的油井工况诊断、产液量计算及动液面计算的抽油机井。

2、配套电参采集设备的系统效率在线监测、平衡分析的抽油机井。

3、配套变频设备的抽汲参数智能调整的抽油机井。

成果简介
依据有杆泵工作状态与油井产液量变化关系,在一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下,通过采集地面示功图,利用有杆泵抽油系统的力学、数学模型求解出泵示功图,对泵示功图进行分析,判识油井工况,确定泵的有效冲程,计算出地面有效排量。

工艺技术及装备
1、基于泵示功图的油井工况诊断技术;
2、油井产液量计算技术;
3、抽汲参数调整技术;
4、低产低效油井间开技术;
5、利用泵示功图计算动液面技术;
6、油井系统效率及平衡度技术。

市场前景
该技术运行平稳,减少站控数据处理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移植性强,适用于国内油田采用抽油机生产的油井,对国内油田油井数字化管理将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油井异常工况远程诊断技术及应用

油井异常工况远程诊断技术及应用

油井异常工况远程诊断技术及应用发布时间:2022-04-27T07:40:36.15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月1期作者:杨林林[导读] 不同工作状况下油井参数的变化和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遵循着一定规律。

根据这些规律,杨林林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摘要:不同工作状况下油井参数的变化和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遵循着一定规律。

根据这些规律,利用油井生产管理系统,基地监测分析人员浏览实时数据,对比历史数据,远程诊断油井工作状况,为制定油井生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工作状况;油井参数;生产管理系统;异常工况;报警系统采油井生产数据的采集、传输使生产管理人员在基地监控中心就能够浏览查询油井各项生产数据,而且由于采集数据具有实时性、连续性,能够及时、真实地反映油井生产状况。

抽油机井异常工况包括地面抽油装置和地下泵阀的工作异常。

抽油机井出现异常工况时,各项生产参数会发生变化。

由于参数间的相互关系遵循一定规律,利用参数变化的规律性,基地监测分析人员可以远程诊断油井异常工况,通过合理设置报警门限,对各类异常工况输出报警信息。

1、地面异常工况远程诊断1.1 皮带断抽油机皮带断裂后,电机无法通过皮带传动使平衡块转动,抽油泵停止工作,电机处于空转状态,做功减少,泵不工作使井口没有液体产出。

参数特征变化:上下冲程电流瞬时下降,下降幅度在2~20 A,电流回放曲线表现为下降的“台阶”状;瞬时载荷(抽油杆、泵、泵内混合物三项载荷)不变化,约等于最小载荷值;冲次下降为0;井口温度、压力均下降。

1.2 皮带打滑皮带打滑多为皮带磨损或“断股”,皮带与皮带轮之间摩擦力下降,要使平衡块转动电机需要做更大的功。

参数特征变化:上下冲程电流瞬时上升,电流回放曲线表现为上升的“台阶”状;瞬时载荷不变化,约等于最小载荷值;冲次下降为0;井口温度、压力均下降。

“皮带断”之前有时伴随有“皮带打滑”现象发生。

1.3 毛辫子断毛辫子(一般指游梁式抽油机上驴头与抽油杆的悬绳)断裂使抽油机系统与井下杆泵失去联系,杆泵上提、下放过程中与平衡块间的平衡作用消失,电机在举升和阻止平衡块快速下落时要做更大的功。

油井工况诊断分析及管理探讨

油井工况诊断分析及管理探讨

油井工况诊断分析及管理探讨发表时间:2019-03-26T16:16:17.5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刘翠霞[导读] 有杆泵抽油设备在油田采油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其设备的运行效率对油田生产影响巨大。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采油厂第四油矿404队摘要:有杆泵抽油设备在油田采油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其设备的运行效率对油田生产影响巨大。

为此,对有杆泵抽油设备常见工况进行诊断分析,以便油井管理人员能及时而又准确地监测和判断出有杆泵抽油井的故障所在,并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油田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油井工况;有杆泵抽油机;分析;管理前言有杆泵抽油机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采油设备,世界上80%以上的采油井采用这种采油方式,常规抽油杆工作时是在油管中上下反复运动,在这种交变载荷的作用下经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如皮带疲劳断裂事故、油井偷停故障、汽窜故障、井卡故障、接箍外积蜡严重等。

抽油装置特别是井下装置的故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及其巨大的。

1油井常见工况分析1.1 油井供液不足供液不足是指油井抽油泵抽汲过程中液体不能及时充满抽油泵的工作筒,使得抽油泵充满系数降低,油井排量减小。

油井供液不足典型表现是沉没度太小,液体供应不足,抽油泵无法充满。

特点是下冲程悬点载荷变小较慢,在活塞接触到液面时,悬点载荷才迅速变小,因此,出现供液不足时,卸载线较正常情况陡而直。

在示功图上,从上死点开始,下冲程光杆负荷并没有迅速降低,运动一段距离后,负荷才开始降低。

在这段运动距离内,泵内没有液体,游动凡尔不打开,负荷基本同上冲程一样。

只有当活塞接触到液面,负荷才开始逐渐减小。

对于供液不足情况,当泵充满度不好,卸载线会向左偏移,充满度越差,偏移程度也越大。

载荷线也会向左偏移,并且与卸载线保持平行,呈现刀把形状。

1.2 抽油机皮带断抽油机皮带用于抽油机动力传动,皮带在传动时受到摩擦阻力影响,导致皮带磨损严重,长时间使用时皮带容易出现断裂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5.连抽带喷井的示功图 连抽带喷井的示功图——图3-42 连抽带喷井的示功图 此时泵效接近1或大于 此时泵效接近 或大于1。 或大于
特征: 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行 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行; 特征:1.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行; 2.油井出油。 油井出油。 油井出油
28
6.抽油杆断脱的示功图 抽油杆断脱的示功图 特征: 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形 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形; 特征: 1.图形呈水平狭窄条带环形;
AC vt t = = AB vt1 t1
6
无音标的井:L=Vt/2 声速(声波在环空中的传播速度):
v = 16.95 × TZK / ρ g 0
参数含义见P156
7
求动液面/静液深度的公式及步骤 1.求动液面深度,由声波曲线求得: L f = L1 2.求静液面深度. m3 (1).若告之 K − d ⋅ m , 则由
(1-3) ) (1-4) )
Ps − ∆P − Pc L=H− + hs ρ0 × g
2.当PC=0,直接从(1 – 1 )和( 1 – 2 )消去P
Pf = ( H − L ) ρ lg g + hs ρ 0 g
(1-5) )
Ps − ∆P ρ 0 L=H− + hs ρ lg × g ρ lg
22
(2)计算光杆载荷在图上的高度 计算光杆载荷在图上的高度
Wr′ + Wl′ OB ′ = 力比
Wr′ OA′ = 力比
(3)计算冲程损失在图上的高度 计算冲程损失在图上的高度
B ′B = λ × 减程比
(4)计算光杆冲程在图上的高度 计算光杆冲程在图上的高度
AD ′ = S × 减程比
23
2.考虑惯性载荷后的理论示功图
11
因为含水油井中存在油水密度差,在流体上升过程 中,油流快,水流相对而言较慢,形成油的滑脱现象, 导致井底积水增多,使井底流压升高,产量降低。 下一定深度的尾管,提高了流体在进入泵前的流速, 减少了油的滑脱,使较多水随油一道进入泵筒,使井中 积水减少,流压降低,产量提高。(参见机械采油工艺: 苏联P96)
因为,在环空存在PC时,就相对于有一段液柱压力,
Pc = ρ 0 gh
则:
pc h= ρ0g
Pc = ρ gh
h-存在PC时,环空液面升高的一段高度。 (所以动液面高度升高了,而动液面深度减少了。 因此要减去这个液柱高度,才是PC=0的深度。) 即 P
L fc = L f -
ρ0 g
c
4
2、液面位置的测量 (1) 原理:
20
图3-35B——弹簧系统(从光杆到活塞的传递运动中存在滞 后现象)。 1.横纵坐标的含义 . oa=Pmin=Wr’ , ob’=Pmax= Wr’ +Wl’ , ab’= Wl’ , b’c=S, b’b=λ, 2.点线面的含义 2.点线面的含义 Abc为上冲程,ab为加载线, Abc为上冲程,ab为加载线,a点为 为上冲程 为加载线 下死点, 下死点,游动凡尔和固定凡尔均关 闭; bc为活塞上冲程, bc为活塞上冲程,b点游动凡尔关 为活塞上冲程 闭,固定凡尔打开,活塞上行; 固定凡尔打开,活塞上行;
Q 50 ∴ Ls = L f − = 419.1 − = 274.4( m) −3 p 0 gK 860 ∗ 9.8 × 0.041 × 10
10
3.抽油井井底压力的测量 抽油井井底压力的测量 测试方法: ① 在油管下部安装振弦压力计来测量井下压力; ② 从环形空间下入小型压力计来测井下压力。 4.抽油井的含水分析 1) 1)抽油井的油水界面——如图3-31 —— 3-31 含水抽油井正常抽吸时,油水界面稳定在泵入口处。 含水抽油井正常抽吸时,油水界面稳定在泵入口处。 当气油比较低时,可采用在泵下加尾管的方法来降低 流压,以增大生产压差,提高油井产液量。 为什么?
对低含水、高气油比的井,加深尾管会使大量气体进 入泵内后再分离,从而使泵效降低达不到增产目的。
12
2)抽油井工作制度与含水变化的关系
(1) 当p油层=p水层 改变∆p, fw基本不变; (2)当p油层>p水层 增大∆p,fw将上升; (3)当p油层<p水层 增大∆p,fw将下降。 为什么?
13
(2)当p油层>p水层 增大∆p,fw将上升; 因为增大总采液量,即是降低流压,增大相同生 产压差时,使产水量在产液量中的比率明显提高, 因此使含水率上升。 (3)当p油层<p水层 增大∆p,fw将下降。 正好相反。
特征:减载过程变缓,右上角呈“刀把形”;加载过程也 特征:减载过程变缓,右上角呈“刀把形” 变缓。 变缓。 AD ' 充满系数: β = AD
泵效为:
AD ' η= S
充不满所降低的泵效:
DD ' ηg ' = S
26
4.油稠时的示功图 4.油稠时的示功图 (1)抽稠油正常时,油稠阻力大→P上 ,P下 。图3-40 (2)油稠充不满时,此时的示功图是充不满与油稠阻力大的 叠加, 如图3-41。
32
7.固定凡尔严重漏失的示功图 图3-44,上下冲程,悬点始终不能卸载。
图3-44 固定凡尔严重漏失
还有一些典型的示功图见教材P162,工作中要注意 积累。
33
抽油井计算机诊断技术(自学) 一、 抽油井计算机诊断技术(自学)
• 诊断技术的应用 1.判断泵的工作状况及计算泵排量 2.计算各级杆柱的应力和分析杆柱组合的合理性 3.计算和分析抽油机扭矩、平衡及功率 扭矩因数:
(三)典型示功图分析
1.泵正常工作时的示功图——图3-37
24
2.泵充不满对示功图的影响 特征: 示功图上出现刀把现象, 充满程度越差,刀把 就越长。 卸载线较气体影响的卸载线陡而直。
充满系数:
AD 1 β = AD
AD1 η= S
泵效为:
充不满所降低的泵效:
D1 D η = S
'
25
3.气体对示功图的影响 气体对示功图的影响—图3-39 气体对示功图的影响
利用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和测 得反射的时间来计算其位置。
(2)液面深度的计算: t L=v 2 有音标的井: 则
L / Lb = AC / AB
6-3
AC 液面深度为: L = AB Lb
音标深度
5
有音标的井:L1为音标深度;t1声波从音标反射的时 间,v为声速;
v= L1 t1 2
t L1 (t1 2) • t t S L=v = = L1 = L1 2 2 t1 S1
Q=K(Hs-Hf)=K(Lf-Ls)
6-1
f S S
Q Q K= = L -L H -H
f
K ─采油指数,t/d·m; 采油指数的大小反映油层供油能力的好坏。
2
在测动液面和静液面时,往往套管压力是变化的。 这时,液面之差就不能代表生产压差。为了消除套压的 影响,便于对不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就提出了“折算 液面”的概念。
ρ Lg = nw ⋅ ρ w + (1 − nw )× p0
= 0.3 ×103 + (1 − 0.3)× 800 = 860kg / m3
9
(2) )
AC 75 L f = Lb ⋅ = 190 × = 419.1( m) AB 34
∆p Ls = L f − ρ0 g
(3) )

Q ∆p = K
2.油井不出油。 油井不出油。 油井不出油
抽油杆断脱位置:
L断=
h断 h
L
29
7.活塞遇卡的示功图 活塞遇卡的示功图 特征:上冲程中,在卡点前,悬点加载缓慢(斜率小); 卡点后,加载较快(斜率大); 下冲程正好相反,示功图上出现两个斜率段。
30
8.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 (1)排出部分漏失 特征:加载滞后,减载提前; 特征:加载滞后,减载提前; 左下角变尖,右上角变圆,图形向右移。 左下角变尖,右上角变圆,图形向右移。 泵效为:
14
3)井底流压计算:
Pf = ( H − L) ρ lg g + hs ρ 0 g + Pc
(1-1) 1
Ps − ∆P − Pc ρ 0 L=H− + hs ρ lg × g ρ lg
(1-2) )
15
• 1.当为纯油井时,
Pf = ( H − L ) ρ 0 g + hs ρ 0 g + Pc
B 'C ' η= S
严重时B'C'=0,p< pmax, 固定凡尔不能打开,油井抽 不出油。
31
(2)吸入部分漏失 特征:加载提前,减载滞后,加载线变缓; 特征:加载提前,减载滞后,加载线变缓; 左下角变圆,右上角变尖,图形向左移。 左下角变圆,右上角变尖,图形向左移。 (3)排出和吸入部分都漏失——如图3-48 排出和吸入部分都漏失时,即为两种状态下示功图的迭加。
Q Ls = L f − K
S S1
Q K= L f − Ls
Q-m3/d; - , 则由
K= Q Q = ∆P ρ lg ( L f − Ls ) g
(2).若告之
m3 K−
d ⋅ Pa
Q Ls = L f − ρ lg gK
8
一、求动静液面问题 1、某抽油井,已知目前的采液指数为0.041×10-3m3/d.Pa,产 液量50m3/d,含水30%, 音标下至190m处,在生产时测液面,从回声仪记录曲线量得 AB=34mm,AC=75mm,试求静液面和动液面的深度。 3 其中: ρ 0 = 800 kg / m ρ w = 1000kg / m 3 , 解:(1)
17
常用8~1.6m S=0.3~0.8m 选1/45; 选1/30; 选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