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
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
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
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
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
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
•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泛所害,芝 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 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 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 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 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 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 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 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 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 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 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 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 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 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 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 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 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
(2)理 ①以子之道,移之官理:_治___ ②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答司马谏议书》):_料__理__,__整__理___ ③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_天__数__,__命__运__ ④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谏太宗十思疏》):_道__理___ ⑤依乎天理(《庖丁解牛》):_纹__理__ ⑥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张衡传》):清明;治理得好 ⑦遂下于理(《报任安书》):法官;刑狱官署
3.基础双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山皆大 石,侧立于江滨,高可千馀丈。左有观音阁,阁有小轩,适临钟石之上。 老人与寺僧宏指予曰:此北钟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阁后履崭岩,触荆 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云”,盖顶也,仅可容二三人。凭阑一望, 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于左右,江水 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 碧,近漾岚光。(节选自章潢《游石钟山记》,有删改)
活 动 二 重点巩固
1.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道, 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外,还要做到“_其__培__欲__平__,_其__土__欲__故__, _其__筑__欲__密__”。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写当地官员频发政令,聚集百姓的句子 是“_鸣__鼓__而__聚__之__,_击__木__而__召__之__”。 (3)苏轼《石钟山记》中,对“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作者持怀疑态度: 对于郦道元的观点,作者说“__人__常_疑___之__”;而对于李渤的观点,则说 “_余__尤__疑__之__”,颇耐人寻味。
2.语句翻译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译文:_郭__橐__驼__以__种__树__为__业__,__凡__是__长___安__城__里__经__营__观__赏__游__览__和__做__种__树__卖__果___ 买__卖___的__豪__富__人__,__都__争__着__迎__接__和__雇__用__他__。__(_得__分__点__:__“__业__”__,__意__动__用__法__;___ “__豪___富__人__为__观__游__及__卖__果__者__”__,__定__语__后__置__;___“__迎__取__”__,__迎__接__;__“__养__”__,___ 用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ppt课件-文言语句断句
(节选自《明史·麟征传》)
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 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解析 “曰”后须停顿;“二百七十余年”修饰“宗社”,故在“宗社”后断 开;“一旦至此”语意完整,后面断开;“上有”“下有”句式一致,故在 “悔”“殃”后断开;“谏垣”是“居”的宾语,故在“谏垣”后断开;“法 当……”是“依法应当……”的意思,故在“法”前断开。 答案 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 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参考译文】 到午门时,魏藻德拉着麟征的手说:“国家像皇天一样有福气,一定不会
有什么祸事的。很快军队、粮饷都会聚集起来,您惊慌什么呢?”把他拉了出 来。第二天,城被攻下了。麟征写信跟家人永别说:“祖宗打下的二百七十多 年的江山,一天之间成了这样,虽然天子自己遭到了灾祸,小百姓也遭殃。我 身为一名谏议大臣,对朝廷的事务无法匡救,依法应当剥去袍带。”于是他解 下束带,上吊自杀。家人赶快把他救醒,围成一圈流着泪请求说:“等祝孝廉 来后你们辞别一下,行吗?”麟征同意了。
题断句题都设置为要求考生从8个断句点中选择3个正确的
课标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 题型,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以往选择题单纯利用排除、猜
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测等技巧作答的可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利用文言知识断
句的能力。并且评分时会有0分、1分、2分、3分层级的区
2022新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高考卷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边练边悟] 3.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不受,曰狄人之所求者地, 无以财物为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处而杀其子, 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狄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 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节选自《淮南子》)
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 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解析 “曰”后须停顿;“二百七十余年”修饰“宗社”,故在“宗社”后断 开;“一旦至此”语意完整,后面断开;“上有”“下有”句式一致,故在 “悔”“殃”后断开;“谏垣”是“居”的宾语,故在“谏垣”后断开;“法 当……”是“依法应当……”的意思,故在“法”前断开。 答案 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 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参考译文】 到午门时,魏藻德拉着麟征的手说:“国家像皇天一样有福气,一定不会
有什么祸事的。很快军队、粮饷都会聚集起来,您惊慌什么呢?”把他拉了出 来。第二天,城被攻下了。麟征写信跟家人永别说:“祖宗打下的二百七十多 年的江山,一天之间成了这样,虽然天子自己遭到了灾祸,小百姓也遭殃。我 身为一名谏议大臣,对朝廷的事务无法匡救,依法应当剥去袍带。”于是他解 下束带,上吊自杀。家人赶快把他救醒,围成一圈流着泪请求说:“等祝孝廉 来后你们辞别一下,行吗?”麟征同意了。
题断句题都设置为要求考生从8个断句点中选择3个正确的
课标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 题型,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以往选择题单纯利用排除、猜
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测等技巧作答的可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利用文言知识断
句的能力。并且评分时会有0分、1分、2分、3分层级的区
2022新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高考卷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边练边悟] 3.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不受,曰狄人之所求者地, 无以财物为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处而杀其子, 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狄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 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节选自《淮南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复习之断句 教学PPT课件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 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 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 矣!”
练一练: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 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断句基本方法
⑴整体把握语段含意(语境)——准确断句的前提。
断句基本方法
(1)整体把握语段含意(语境)——准确断句的前 提。
(2)从最容易把握的分歧处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 断——准确断句的关键。
(3)通过译文进一步验证——准确断句的保证。
二、断句怎么断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a.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 预。 b.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 得干预。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然予居于 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 影动∕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一)断句方法:根据句法结构,抓名、代、动词
一句话往往在主语之前需要断开;在谓语或宾 语处结束,需要断开。
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常作谓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以及动词,就 可确定停顿的位置。
基本原则 修辞(对称) 虚词 固定句式 第三步:检验
小结
第三步:检验 1、内容符合语境和情理。 2、符合语法规范。
第四章
你来出题
史传类文本结构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言文单篇梳理++1+劝学
【记忆导图】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就
就
就
小篆 隶书 楷书
“就”是会意字,小篆左边是“京”字,表示高;右边是“尤”字,
表示特别,合起来指特别高。表示高,后引申为趋向(高处)。
义项
例句
① 接近,靠近 金就砺则利
② 就任,赴任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③ 成就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2020年全国卷Ⅱ) (3)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 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吾__尝__终__日__而__思__矣__, _不__如__须__臾__之__所__学__也___”。(2020年天津卷)
(4)《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 考,却“_不__如__须__臾__之__所__学__也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不__如__登__高__之__ _博__见__也__”。(2018年全国卷Ⅲ) (5)《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 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积__善__成__德__,_而__神__明__自__得__,_圣__心__备__焉__”的 观点。(2017年全国卷Ⅲ)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本字及意义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有”同“又”,复、再;“暴”同 “曝”,晒 同“智”,见识 同“性”,天性
3.古今异义词
词语 ①劝 ②金 ③跪
例句 劝学 金就砺则利 蟹六跪而二螯
解析(古今义) 古义:_鼓__励___ 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 古义:_金__属__制__的__刀__斧__等___ 今义:黄金 古义:_蟹__腿__ 今义: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5文言文阅读题点1文言断句题课件(共28张PPT)
方法1
专题五
方法2
题点1 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14-
借助标志法 1.标名代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断句。 艾子浮于海夜泊岛峙中夜闻水下有人哭声复若人言遂听之其言 曰:“昨日龙王有令:‘应水族有尾者斩!’吾鼍也,故惧诛而哭。汝 虾蟆无尾,何哭?”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科斗时事 也。”
题点1 文言断句题 ——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专题五
题点1 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7-
给文言文断句,是最直接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式。断句不当, 意味着没有读懂文意,不知道文章说了些什么,或理解偏颇错误。 因此,读懂文章、把握大意是断句的前提。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 某类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可以根据词语的词性以 及组合情况断句;最为明显的是文言虚词,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作用 和表达的语气作为断句的标志。值得提醒的是,高考给定的断句题, 一定有疑难处,且在易混处设误,断句时要注意瞻前顾后,语意断句 和标志断句相结合。
根据对称关系,后有“晚而改节”可知前文是“少好侠”;根 据排比句式可知:“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
根据文 这段文字介绍了王涣的性格特点及成年后的变化。重点 意检验 考查对“敦”“学”“习”含义的理解。
答案 B
方法1
专题五
方法2
题点1 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选自《吕氏春秋·报更》,有删改)
答案 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古之大立功 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
2025届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 课件(共28张PPT)
➢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 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 帝、隋文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 唐太宗、宋太祖等。
姓名字号篇
➢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等 等)、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 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 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延赐予。谥号的选定根 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道号时选 择。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不勤成名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壅過不通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去礼远众曰炀。
姓名字号篇
➢ 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如位皇 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 尊号。时至唐代,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 有死后追加者。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称天皇,中宗称应天神 龙皇帝等。
子·密州出猎》)
天文篇
3.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代指国家或地区的词汇,它们的含 义及来历各不相同。你能说出下列各词的意思吗?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 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四而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 海”之意与之类似。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地理并称
【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姓名字号篇
➢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等 等)、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 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 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延赐予。谥号的选定根 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道号时选 择。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不勤成名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壅過不通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去礼远众曰炀。
姓名字号篇
➢ 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如位皇 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 尊号。时至唐代,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 有死后追加者。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称天皇,中宗称应天神 龙皇帝等。
子·密州出猎》)
天文篇
3.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代指国家或地区的词汇,它们的含 义及来历各不相同。你能说出下列各词的意思吗?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 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四而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 海”之意与之类似。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地理并称
【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教材内文言文复习 《谏逐客书》《与妻书》《促织》
里正役/旬余,杖至百
(“杖”意为“被用杖打”)
④焚拜如前人
状语后置句,标志词:如
⑤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厅 判断句,标志词:是/为
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⑥钟情如我辈者/村中少年好事者驯 定语后置句,标志词:者/者 养一虫
⑦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主谓倒装句
6.文化常识 (1)三川之地:_黄__河___、洛水、伊水相交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 的洛水、伊水流域。 (2)六国之从:六国结成的_合__纵__同__盟__。六国,指韩、魏、燕、赵、_齐____、 __楚___六国。 (3)五帝三王:《史记·五帝本纪》中“五帝”指_黄__帝__、_颛__顼___、帝喾、 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 _周__武__王__。
戈为事。况北朝钦闻圣德,愿修旧好。”上谓辅臣曰:“朕念往昔全盛 之时,亦以和好为利。此奏虽至,恐未可信也。”
(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五》,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先奉诏充定州路副都部署望都之战/自辰达酉/营帐未备/资粮未至/军
不解甲/马不刍秣二日矣/加以士卒乏饮/冒刃争汲/
含义相同。 B.“以继忠书诣莫州部署石普”与“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两句
中的“书”字含义相同。
√C.“上发视之”与“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两句中的“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含
义不同。 D.“此奏虽至”与“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两句中的“虽”
字含义不同。
A项均为信任。 B项均为书信。 C项均为打开。 D项虽然/即使。
(2)《谏逐客书》中,李斯用泰山和河海的例子,说明君王应重视民众 力量的句子是“_是__以__太__山__不__让__土__壤__,_故__能__成__其__大__;__河__海__不__择__细__流__, _故__能__就__其__深___”。 (3)《谏逐客书》中,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 衬,“_王__者__不__却__众__庶___,__故__能__明__其__德__”两句才是本意。 (4)《谏逐客书》中,作者用蚕吃桑叶作比,指出昭王使秦成就帝业的 句子是“_蚕__食__诸__侯___,_使__秦__成__帝__业__”。
文言文阅读策略-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课件
纪 末事
本语言特Βιβλιοθήκη 结构特点凝练概括,间有细节描写 善用"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有特定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
有具体的事件名称 故事性强,记录事件的开始、结束,凸显事件历程 突出事件中主要人物的治国观点理念及历史贡献
真题示例
【202X新高考2卷】
如何读通读懂纪事本末体文言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
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
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
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
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
意的能力,在“读懂” 古文的基础之上对关
言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整合,侧重训练联想、 类比、引申等思维
7.熟悉掌握常用文言虚词
8.熟悉掌握
键信息搜索、整理、 3 转化的能力。
人物事件归因定向分析;内容挑选概括界 定条理化
二、近三年新高考课标卷选材变化
卷别 体裁
出处 字数
选材
变化
新课标 先秦诸子散 《韩非子·难 657 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 (1)文本选材:202X、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策略 高三级备课组
文言文应试核心素养
一、理解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真题与教考衔接 教学PPT课件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答案: 乎,②〈助词〉语气词。⒈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唐睢不辱使命》:“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鸿门宴》:“壮士, 能复饮乎?”⒉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鸿门 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陈涉世家》:“王候将相另 有种乎?”⒊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殽之战》:“师 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庄暴见孟子》:“则齐国其庶 几乎?”⒋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冯谖客孟尝君》: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答案: 乎,①〈介词〉相当于“于”。⒈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 “在”、“由”等。《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师说》: “生乎吾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 风乎舞雩。”⒉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异乎三子者之撰。”《庖 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⒊介绍依凭的条件。 《庖丁解牛》:“乎天理,批大郤。”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捕蛇者说》:“吾尝疑乎 是。”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D.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 意义相同。 考察点:重要实词 逆,①〈动词〉迎;迎接。《国语·晋语》:“吕甥逆君于泰。” 【又】迎敌;迎战。《赤壁之战》:“将兵与操并力逆操。” ②〈动词〉预先;预料。《孔雀东南飞》:“恐不任我意,逆以煎 我怀。” ③〈动词〉不服从;违背。《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一璧之故 逆强秦之欢。” ④〈名词〉叛逆;骚乱者。《〈指南录〉后序》:“数吕师孟叔侄 为逆。” 【逆旅】客舍;旅舍。 选D。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赤壁赋》、《登泰山记》
2.语句翻译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当__他___夺__取__荆__州__,__攻__占__江__陵__,__顺__着__长__江__东__下__的__时__候__,__战__船__首__尾__相__接__ 长__达__千___里__,__旌__旗__遮__蔽__天__空__,__他__面__对__大__江__斟__酒__,__横__执__长__矛__吟__诗__,__本__来__是__一__ 代__的__英__雄__,__可__如__今__又__在___哪__里__呢__?__(得__分__点__:__“__方__”__,__当__;__“__下__”__,__名__词__作__ 动__词__,___攻__占__;__“__东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向__东__进__发__;__“__固__一__世__之__雄__也__”__,__判__ 断__句__,__“__固__”__,__本__来__;__“__而__今__安__在__哉__”__,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________________
(3)限 ①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_界__限___ ②崖限当道者:_像__门__槛__一__样__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_限__度___ ④宰严限追比(《促织》):_期__限__ ⑤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战国策·秦策》):阻隔,险阻
(4)漫 ①亭东自足下皆云漫:_弥__漫___ ②其远古刻尽漫失:_模__糊__ ③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_徒__然__,____然__ ④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胡__乱__地__,__随__意__地__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劝学》、《师说》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__明___句__读__,__不__能__解__决__疑__惑__,__有__的__(_指__“__句__读__之__不__知__”__)向___老__师__学__习__, 有__的__(_指__“__惑__之__不__解__”__)_不__向__老__师__学__习__,__小__的__方__面__要__学__习__,__大___的__方__面__却__放__ 弃__了___,__我__没__看__出__那__种__人__的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得__分__点__:__以__“__之__”__为__标__志___的__宾__语__ 前__置__句__;__“__或__”__,__有__的__;__“__小__”__“__大___”__,__小__的__方__面__,__大__的__方__面__;__“__遗__”__, 放__弃__;__“__明__”__,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项意思相同。 B项“以羊易之”的“易”指替换。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 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 来督促。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 余庆大力为他传布名声,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劝学》《师说》
复习任务
1. 梳 理 积 累 两 文 中 的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重 点 掌 握 古 今 异 义 词 和 多 义 实 词 “中”“已”“常”“攻”。 2.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22张
换:(文言文换成现代汉语、单音节变双音节等) 如: •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人君”换成现代汉语为“国君” 单音节“愚”换为双音节“愚笨” 单音节“智”换为双音节“明智” 单音节“贤”换为双音节“贤明”
• 调:(特殊句式要调整语序)
如: A.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自为、自佐”为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为“为自、 佐自”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答案:(1)楚怀王没有听从,说:“我的事办得很好!你还 是住嘴不要说了,等待我完成这件事。”
• (2)张仪知道楚国和齐国断交了,于是出来见使者说:“从 这里到那里,纵横六里。”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于江渚之上”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为 “于江渚之上渔樵”
• 删:(语气词、无意义虚词等) 如: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为语气词,无实义,可删去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删去
• 补:(一般补充主语、宾语,其他省略句等) • A.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 “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 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 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 “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 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 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 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省略了“伐”的主语“廉颇”,翻译时要补充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含义推断》课件
归:使(他)回去
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视力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根据语法成分分析进行推断
解题技能
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词在句中 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根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 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 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阳货(鲁国季氏的权臣)欲见孔子,孔 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吾与尔言。”曰:“怀其 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 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见孔子》(有改动)
译文: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 送给孔子一只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 孔子往阳货家拜谢,在半路上遇见了。阳 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 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 “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 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明智吗?” 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 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 “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字形分析法——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 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 义。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 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 意。
方法探究: 根据字音推断是否通假
第二组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倍”通“背”:违背
2.(周访)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通“赈”:救济 3.张良出,要项伯。
根据词语的语法位置,可推知其词性,进而推知 它的意义。
第五组:
1、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
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视力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根据语法成分分析进行推断
解题技能
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词在句中 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根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 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 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阳货(鲁国季氏的权臣)欲见孔子,孔 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吾与尔言。”曰:“怀其 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 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见孔子》(有改动)
译文: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 送给孔子一只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 孔子往阳货家拜谢,在半路上遇见了。阳 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 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 “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 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明智吗?” 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 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 “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字形分析法——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 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 义。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 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 意。
方法探究: 根据字音推断是否通假
第二组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倍”通“背”:违背
2.(周访)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通“赈”:救济 3.张良出,要项伯。
根据词语的语法位置,可推知其词性,进而推知 它的意义。
第五组:
1、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屈原列传》、《苏武传》
2.古今异义 请写出下列加颜色词语的古义。 ①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_第__二__年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②颜色憔悴 古义:_脸__色__,__面__容__ 今义:色彩 ③形容枯槁 古义:_外__貌__,__模__样__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_委__婉__得__体__ 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 ⑤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_相__抵___ 今义:动词,(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 形容词,适宜,合适;副词,表示程度高 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_对__长__辈__的__尊__称__ 今义:岳父
(3)动词作名词 谗谄之蔽明也:_中__伤__别__人__的__小__人__ (4)形容词作名词 ①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_品__行__不__正__的__小__人__/端__方__正__直__的__人_____ ②莫不欲求忠以自为:_忠__臣___ (5)形容词作动词 明道德之广崇:_阐__明__
(4)《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屈原志 向 远 大 , 即 使 与 日 月 对 照 , 光 辉 也 毫 不 逊 色 的 句 子 是 “__推__此__志__也__ , _虽__与__日__月__争__光__可__也___”。 (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时,往往会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 马迁《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_故__劳__苦__倦__极___,_未__尝__不__呼__天__也__。” (6)小刚是国学爱好者,他看到《孟子·尽心下》中的“言近而指远者,善 言也”,结合学过的课文,就认为司马迁的这两句“_其__称__文__小__而__其__指__极__ _大__,__举__类_迩__而__见__义__远___”,也是赞扬屈原的著作“言近旨远”。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识记文化常识-分类识记、辅以语境)
3.(2019·全国Ⅱ)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 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答案 正确。 4.(2018·全国Ⅲ)“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 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答案 正确。 5.(2017·全国Ⅱ)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 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答案 错误。 “收考”指拘捕拷问。“收”,拘捕犯人;“考”,假借为“拷”,拷问。
3.(2019·全国Ⅰ)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 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答案 正确。 4.(2018·全国Ⅱ)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 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答案 正确。 5.(2017·全国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 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答案 正确。
(四)科举 有关科举类的文化常识繁而杂。首先,应精准掌握教材上的相关常 识;其次,理清科举类文化常识的大致脉络,并将之科学分类;最后, 分类识记,并适当联系现实,重点识记与乡试、会试、殿试相关的内容。
下面是历年高考考过的科举常识,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明理由。 1.(2020·全国Ⅰ)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 由丞相主持。 答案 错误。 殿试由皇帝主持。 2.(2020·新高考Ⅱ)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 生来自全国各地。 答案 错误。 考生来自各地州、府。
3.(2017·全国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 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答案 正确。 4.(2015·全国Ⅱ)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 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答案 正确。
第二组 1.(2021·新高考Ⅱ)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 的人民,文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指后者。 答案 正确。 2.(2021·新高考Ⅰ)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 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答案 正确。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之说话技巧题训练 教学PPT课件
• 人物传记文言文文体特征(从事件中概括人物形象)
分析角度 涉及方面
相关成语(熟语)
生活状况 安于清贫、安贫乐道、为富不仁
学问
见多识广、好学不厌、治学严谨、不懂装懂、装腔作势、不耻下
问
事
处事态度 临危不乱、从容不迫、公正无私、顾全大局、光明磊落、先见之
件
明、深明大义、舍生取义、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视死如归、有
适当使用修辞,能让自己的言谈更精彩。常见的修辞技巧有比喻、拟人、借代、 夸张、双关、对比等。
具有对象意识的说话行为往往更具有说服力。说理对象的身份、背景、价值取向、 性格特点等,都是说话中需要关注的因素。
情境也是影响说话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衡量说话的表达力时也应该将此纳入考虑 之中。
• 【典型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贰臣传”等),要求从文中概括与之相关的内容;(2)要求对“对传主的评价”进行评价;(3)要求对传主的言行进行评价
• 相应的答题方式:(1)先理解“评价”的词语的含义,再从文本中寻找能够佐证这一评价的语句,概括回答即可;(2)全面理解 传主的言行,对“评价”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3)先概括传主的言行,再依据上下文内容、传统文化价值观、甚至现实中的价 值观,对传主的言行做出辩证的评价。
• ③翰林宋公祁提举在京诸库务,荐君为属官。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君佐宋公为治,披奸搜蠹,穷 其根穴,收什包罗,尺寸无所漏失。主吏怵惕,始知有公法。老人至今有能言宋公时事者,维君有助焉。
• ④选知开封县。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②诉某事,君曰:“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尚得为公移耶?”捶其吏,遣之贵 家游观,多借县民牛。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远不能致,奈何?"竟不与。于是莫能有挠县者。君平生所持皆如 此,与人聱牙常亦用此取困。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 ⑸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
• 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5
• ⑹陟(提升,提拔)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 ⑺升(提升)
• 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
• ⑻谪(贬官,降职并外放)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 楼记》)
4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词语
• ⑴举(举荐) 辟(招用)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 ⑵征(征召。特指君招臣)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 ⑶拜(授予官职)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⑷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一、 归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
因为《二十四史》都是正史,记叙历朝历代 文臣武将的篇章很多,而试题选文的主人公也大 都是有定论的将臣(即使主人公不是将臣,文章 中也有朝廷吏政的内容),记叙其生平时任职的 交代、职位的变迁都要涉及到职官变动的文言词 语。同时,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所 为及相关的官场沉浮很有帮助。
13
文 言 虚 词 用 法 推 断 技 巧
14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18个虚词,掌握虚词的 推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总结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巩固 ,学以致用
15
记得高考都考哪些文言虚词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总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为焉也以因于则者 与之
16
一、看具体语境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 掾(yuàn):古代官署
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淄市
掾。
12
除以上有关官职常识外,阅读文言文 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实词推断(共120个) 2、部分文言虚词(18个,近年高考已取消, 但翻译中还应该注意) 3、文言句式 4、文言断句 5、文言翻译
书 张衡传》)
• ⒁调(调动、调迁) 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 袁盎传》)
⒂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 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 “迁谪”表示削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7
• ⒃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
2
试题设置题都与文章的内容紧密相关。 考生不可能非常准确地理解每一个字、每 一句话,但借助语境,可以较为准确地推 知文章梗概。反过来,在知道文章梗概后 可以来猜测相关的疑难语句,提高自己的 得分率。因而,把握文章的整体、理解史 传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极其重要的。
3
根据所选文章的体例特点,在考试前集中复 习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的对策有:
1
• 高考文言选段的特点
•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文言选段,不难发现这 些规律:
1.从体裁上说,选文多为史传与游记作品,其
中传记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 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
2.从内容上说,传记选段的材料内容主要集中
在南北朝至宋的这段时间内,近年来春秋时期 及清代部分有所增加。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 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 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 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 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 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 ②“故伏为在之那说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 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 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9
•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 转、调、徙:调动官职; • 补:补充缺职; • 改:改任官职。
•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 兼:同时掌管,兼任; • 领:兼任; • 署:代理,暂时任;担任; • 权:暂代官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 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 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17
课堂演练:
1、解释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
(1)乃设九宾礼于廷 ( 在)
• ⒄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 ⒅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后 汉书 张衡传》)
8
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还有这样一些: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 ⑼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 刘禹锡传》)
• ⑽黜(罢免官职)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⑾夺(削去、罢免)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6)
• ⑿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
传》)
• ⒀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
11
二、适当了解一些常见官职的含义是必要的。下 面进行一些归类:
1、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
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 尉、祁连将军等。
2、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
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 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3、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 使、知州、知府、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