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金蓉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 2015210617提到经济增长的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索洛模型。
该模型假设市场有完全的预见性,是一个竞争均衡的环境,资源在其中存在长期的均衡配置;同时由于所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所以在任何既定时点,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流动如部门间的劳动和资本转移都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经济增长则被认为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过程,用公式表达就是AFY⨯=.(K),L然而结合现实来看,新古典增长理论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是很难被满足的,在这种情况下,结构主义的观点应运而生.与索洛模型不同,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增长只是生产结构转换的一个方面。
事实上,在预见力不足和要素流动有限制的条件下,资源难以实现最优均衡配置。
例如由于劳动市场的两重性,劳动力不可能为国民经济的高生产率部门完全吸收,在农业和服务业部门出现了非熟练劳动的弹性供给,同时也难以有效地再配置资源以增加出口或者替代进口,所以要素市场总是处于一个非均衡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和资本会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相应的在不同的部门其收益可能也会出现系统差别,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结构转换也相应发生。
一些研究曾经探讨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进程中结构转变的过程,并形成了所谓的增长经济学,但是,形成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经济学,很难适用具体经济环境差异很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刘易斯就曾在1984年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就职演说中指出::“经济学家梦想至少有一种增长理论,适用可从人均收入10美元到与发达国家的分界线人均收入2000美元之间的发展中国家。
”从五十年代开始,有些发展经济学者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的研究。
钱纳里所著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本书运用投入一产出模型、一般均衡模型和非均衡模型,对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准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历进行多种形式的国际比较研究,考察了工业化为主线的二战后低收入国家经济结构和行为的发展经历,分析了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剖析了影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 和处理的速度与效率。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产业 升级和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
01
02
03
互联网的普及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信息传播和交流更加 便捷,人们的生活方式也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煤炭和钢铁工业
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的煤炭和钢铁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行业 的发展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03
蒸汽机
英国工程师瓦特在18世纪末发明了蒸汽机,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英国
的工业化进程,为许多行业提供了新的动力源。
法国
纺织业
法国的纺织业在工业化初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法国政府通过多项政策鼓励纺织业的技 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得法国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 网络
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 生产网络,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资源和市场进行整合,实现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效率最大化。
跨国公司对经济发展 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生产活动促进 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带动 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为东 道国带来就业机会和技术转移。 同时,跨国公司的竞争也对本土 企业形成压力和挑战。
发达国家经济发 展过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早期工业化国家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 • 高科技革命与数字经济 •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启示
01
早期工业化国家
英国
01 02
纺织业
英国在18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纺织业扮演了重要 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英国的纺织业从手工操作逐渐转向机器生 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了解不同的经济发展发展中与发达的比较
了解不同的经济发展发展中与发达的比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凸显,引发了人们对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以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一、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发展中国家通常采取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
出口商品的制造和加工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开展国际贸易来实现经济增长。
而发达国家则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和服务业,强调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经济结构调整对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农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比较高,劳动力市场结构相对单一。
而发达国家则在农业和制造业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城市化也相对较为成熟,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多样化。
三、人力资本差异对比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培训相对较低,人力资源的质量较为有限。
在发达国家,教育系统和培训机构发达,知识水平普遍较高,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的质量相对较高。
四、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比较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由于基础设施和环保意识相对薄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相对滞后。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更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加强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五、政府角色与市场机制比较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干预和引导相对较多,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调控中具有较大的权力和作用。
与之相比,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市场的配置机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相对较少。
六、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在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提供了相对全面的社会保障。
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差异。
【人类经济万年史—252】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经济
【人类经济万年史—252】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经济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经济经历了70年代的滞胀和危机的打击之后,1982年底,西方国家开始相继走出危机,走向经济回升。
持续性的通货膨胀这时也开始得到抑制。
但这一时期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快,且不稳定。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克服在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障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普遍进行经济政策调整。
1.80年代以来经济缓慢而不稳定的增长1982年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陆续走出危机,经济开始回升,翌年美国经济比危机低点增长了3.6 %,日本情况基本如此。
而在西欧,西德、法国和意大利这时经济才刚刚停止下降,只有英国的情况好些,所以西欧国家总的增长率仅在1 %左右。
从1984年开始,包括西欧国家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回升势头普遍增强。
并且这次经济回升持续的时间也是战后历次经济周期中最长的。
美国经济增长持续了8 年,日本、德国则为10年,直到1990年和1993年才先后进入新的经济衰退。
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快。
1985年以后各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升有降,1983-1991 年,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2 %。
比滞胀时期(1973-1982 年)2.4 %的增长率不高过1 个百分点,并且这一期间,各国都没有出现明显的经济高涨。
因此,只能说是低速增长。
进入9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先后进入新的经济危机,虽然危机打击较轻,但90年代以来的经济一直呈现不景气状态,未能脱离这种低速增长状态。
而伴随经济回升,持续性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下降趋势。
1983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首先下降到了3.8 %,西欧的通货膨胀率虽然还较高,但也从1982年的8.7 %下降到了6.2%。
随后,各国的通货膨胀率继续下降。
1985年,美国、日本的通货膨胀率和欧共体10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5 %、2.1 %和5.2 %。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如图是一幅关于“英国脱欧”的漫画。
该漫画揭示出()A. 欧洲国家间的矛盾日益加剧B. 日不落帝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C.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曲折性D. 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阻碍全球化发展【答案】C【解析】由图示中一把剪刀将英国脱离欧盟,说明英国脱离欧盟后,影响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故C项正确;ABD表述错误,均排除。
2.如图反映了 1955﹣2007 年 1 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 美元优势地位逐渐发生变化B. 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C. 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D. 日元贬值助推日本经济崛起【答案】A【解析】从图片信息看出,1955年到1971年1美兑换日元的数量几乎没有变化,此时正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表明此时国际金融秩序稳定,自1971年后1美兑换日元的数量减少,说明美元优势地位逐渐减弱,故A正确;B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1美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不能体现日美经济发展同步,排除C;从图片信息看出,自1971年后1美兑换日元的数量减少,说明日元增值,排除D。
3.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
该组织是()A. 东南亚国家联盟B. 欧洲联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C【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它的出现“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故C项正确。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议科技发展与和谐社会
浅议科技发展与和谐社会摘要:科技的进步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治理环境、保护生态、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但科技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人类的不正当使用或滥用,科技所埋藏的隐患、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相和谐。
因此,要转变观念,正确的利用科技的发展来共同来创造和谐社会。
关键词:科技发展和谐社会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命题,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战略,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
利用科技进步,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
一、科技进步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每一次新技术革命,都带来思想的大解放、生产力的大发展、经济的大飞跃,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进步,这已被历史所证明。
2 1 世纪,科技将继续取得重大突破,必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科技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1、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综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技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重大变革,带来人类社会巨大进步。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逐步超过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
2 0 世纪初,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科技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仅占10%~15%,而到中期则上升到40%,70年代后又上升到60% 以上,80 年代后上升到70%~80%以上,90 年代后上升到85% 以上。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主要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诸要素来实现。
科技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改变劳动对象的状况、利用科学的管理等途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最终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解决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
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
: 一种解释 * 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 ” 与“结构性减速 ”
袁富华
内容提要: 立足于 Mitchell 和 Maddison 的历史统计数据库, 本文对发达国家增长因素 进行了分析, 阐释了以下事实, 即 197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减速, 与生产率增长 的减速密切相关, 而生产率的减速是由于产业结构服务化这种系统性因素造成的 。 为此, 本文提出了长期增长过程中“结构性 加 速 ” 与“结 构 性 减 速 ” 的 观 点。 这 种 观 点 一 方 面 系 另 一 方 面 在“结 构 性 加 速 ” 向“结 构 性 减 统化和清晰化了人们关于长期 增 长 趋 势 的 认 识, 速” 过渡期间的经济问题也 更 容 易 得 到 解 释 和 预 测 。 未 来 几 十 年, 中国经济结构的服务 “结构性加速 ” 化趋势逐渐增强, 向“结构性减速 ” 转换及相应问题将会凸显 。 相对于其他 这种观点对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可能具有更强 、 更直观的解释能力 。 理论而言,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性加速 结构性减速
二、 数据及数据应用说明
鉴于本文研究目的, 有必要对数据来源及主要的运 用 方 法 进 行 说 明 。 下 文 增 长 和 结 构 分 析 所 2007 ) 的国际历史统计数据; Maddison ( 2006 ) 的各国经济数据估 用数据有三个出处: Mitchell ( 1998 , 计; 联合国统计数据库 ( UNDATA ) : ( 1 ) 我们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 12 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包括法国 、 德国 、 意大利 、 荷兰 、 挪威 、 西班牙 、 瑞典 、 瑞 士、 英 国、 加 拿 大、 美 国 等 老 牌 工 业 化 先 行 国, 2007 ) 数据库的特色在 以及日本这个过去发展和未来趋势都值得关注的国家 。 ( 2 ) Mitchell ( 1998 , 于, 它提供了发达国家近 200 年的人口和经济结构变迁数据统计, 从而为我们观察资本主义国家长 期经济增长提供了极大便利 。 Mitchell 的数据库是以下变量分析的基础: 发达国家长期人口结构变 动状况; 经济活动人口的产业分布及其变动, 或部门就业构成 及 长 期 变 动 趋 势; 人 口 的 经 济 活 动 参 Mitchell 数 据 库 的 一 个 不 便 之 处 是, 与率; 第二 、 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 。 但是, 它没有提供连续 因此不能直接用于各国 GDP 增长率尤 可比的各国经济增长率序列( 各个时期采用了不同的基准) , 其是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 ( 3 ) Maddison ( 2006 ) 的统计数据库弥补了 Mitchell 工作的这一缺点, 利用其 1990 年不变价长期 GDP 序列, 结合 Mitchell 的数据库 所 提 供 的 人 口 序 列 及 其 他 数 据, 我们 可以方便地对经济增长及其因素 进 行 分 析 、 分 解 。 ( 4 ) Mitchell 的 统 计 数 据 库, 提 供 了 历 时 200 年 的诸多经济变量的数据资料, 非常详实 。 即便如此, 一些较 早 年 代 的 变 量 数 据, 有时候也不能保证 在年代或年代期间上恰好对应, 如一个典型的不便之处是, 假设我们分析劳动参与率变动对劳动生 Mitchell 数据库中与劳动参与 率 对 应 的 两 个 变 量 是: 产 业 的 经 济 活 动 人 口 或 产率长期变动的影响, 就业; 按年龄分组的人口 。 但是 Mitchell 数 据 库 有 时 候 不 能 把 两 个 变 量 在 时 点 上 或 时 期 上 完 全 对 128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第一章导论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
2、OECD组织的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现有成员国(30)个。
3、发展中国家可以被划分为(综合发展国)、(出口加工国)、(石油出口国)、(农矿原料生产国)四类。
4、全世界共有194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占全球(6/7),人口占全球(3/4),土地占全球(2/3),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5)。
5、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三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的升级,变迁。
因为只有这种引起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民大众从中获得好处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6、“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阶段。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人类自身发展。
人类自身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如(获得收入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等能力。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于1975年提出。
这个指数是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到。
二、问答题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答:①贫穷-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吃、穿、住、行、医疗、教育不好、寿命短);②生产效率低下;(资本不足、科技落后、制度落后、劳动者缺乏创新、进取精神)③人口多,赡养负担重;(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④劳动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问题严重)⑤二元经济,严重依赖农业;(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农业就业人口多)⑥生态环境恶化⑦市场体系不健全;(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如契约、产权、货币、信用、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⑧国际关系中地位低下。
毛概习题第五章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深刻论述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著作是( B )。
A.《实践论》B.《论十大关系》C.《矛盾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2、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D )。
A.《论十大关系》B.《矛盾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3、邓小平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 D.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 A )。
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突出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5、我国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C )。
A.没有深刻的理解马恩的有关论述B.没有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C.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D.没有搞清楚中国的国情6、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D.坚持死项基本原则7、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更直接地体现于()。
A.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B.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C.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D.社会主义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分散管理8、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判断是( D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社会和谐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D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反对两极分化C.改革与开放D.发展生产力1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对比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对比一、引言经济发展是任何国家都关注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在全球化的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对比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如经济增长率、劳动力、产业结构等方面探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对比。
二、经济增长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经济增长率。
发达国家通常具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其经济体系已相对成熟。
发展中国家则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动荡的政治环境和不确定的市场因素。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但更为稳定,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具潜力和不确定性。
三、劳动力劳动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相对成熟,人们的劳动素质较高。
技术革新和教育体系的完善使得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更具竞争力。
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面临着挑战,尽管人口数量庞大,但教育和培训系统的不足使得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低。
四、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发达国家通常已经完成了农业到工业化的转型,并进一步发展了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这些产业高附加值,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相反,发展中国家仍然以农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对于高科技和创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主导地位。
五、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联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纽带。
发达国家借助其技术和资金优势,更具盈余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通常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因为他们依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同时也出口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
这种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六、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
发达国家通常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和创新领域,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
这使得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了全球的领先地位。
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面临挑战,虽然一些国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七、结论综上所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四、增长极限论
习惯上,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是 研究其速率的均衡程度,这种研究 是以社会生产资源不受限制为前提 的。但是有人提醒说,资源是有限 的,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只注意 经济增长的速率,社会资源总有一 天会消耗殆尽。这种论点叫经济极 限论。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斯、 麦多斯领导的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 推出了被称“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的 报告:《增长的极限》。他们的基本结
为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
中逐渐以人力资源及人类制造的生产能 力替代自然资源,因为地球上可再生资 源的自我更新能力有限,不可再生资源 的总储量更是有限。
可持续发展要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环境污染及资源掠夺性利用既与追求经 济增长有关,也与人口迅速增长有关, 而经济增长本身也是人口增长所要求的。 事实表明,生态破坏、资源掠夺式利用, 也是人口增加的必然结果。要在不断提 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不影响生态环境,必 须控制人口增长。
经济增长是否值得向往的问题由英国经济 学家米香(E.J.Mishan)于1967年首先提出。 他指出,西方社会继续追求经济增长,在社会 福利方面得不偿失。技术发明固然给人们提供 较多福利,但也会因颓废风险加大而增加了他 们的焦虑。飞速的交通工具使人们趋于孤立; 移动性增加反而使转换时间更为增多;自动化 程度提高增加人们隔离,电视增多使人们更少 交往,人们较以往更少理解他们的邻居。物质 财富的享受不是人们快乐的唯一源泉,还有闲 暇,文化和美丽的环境。然而,这些令人们向 往的事物,现在却成了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牺 牲品。
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作为衡量商品和劳务生产总量的标准。
然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能完全看 作就是经济增长率。
如何破解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特里芬难题--让利率和汇率回归常态
如何破解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特里芬难题--让利率和汇率回归常态周永涛;许嘉扬【摘要】Sovereign credit currency in any country will face the Triffin Dilemma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but the Triffin Dilemma in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has its particularity,so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something worth further consider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 investment prospects and export orientation growth model,this paper shows that China should break the economic impasse and change the mode of growth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return the interest rates and exchange rates to normality. Further,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 issue,and steadily advancing the process of the convertibility of cap-ital account.%任何一国主权信用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都会面临特里芬难题,而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特里芬难题有其特殊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值得我们深入考虑。
文章从分析中国投资驱动、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入手,提出中国应尽快打破经济僵局和转变增长方式,让利率和汇率回归常态。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xx年xx月xx日•引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当前阶段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结论和建议录01引言发达国家是指不断实现经济发展的国家,其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相对成熟,处于全球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
定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始于工业化革命,通过技术创新、资本积累、产业升级等不断实现经济发展。
发展历程定义和发展历程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3发达国家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科技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技术创新发达国家拥有庞大的资本储备,为企业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资本积累发达国家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产业升级目的探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战略、政策和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意义帮助发展中国家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研究目的和意义02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重商主义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应该积极干预经济,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增加国家财富。
重商主义政策包括提高关税、控制货币发行和鼓励出口,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与政策工业革命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蒸汽机、纺织机械和钢铁等新技术和产业的发明推动了经济发展。
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城市化进程加速,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国际贸易更加繁荣。
工业革命的兴起与拓展在早期阶段,农业经济在发达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农业逐渐向现代化转型。
农业现代化转型包括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农村也逐渐向城市化转型。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03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03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案教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教学内容:1. 发展中国家的定义:指经济相对较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低的国家。
2. 发达国家的定义:指经济相对较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较高的国家。
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经济、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概念。
2. 讲解定义:解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定义。
3. 分析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章节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教学内容: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低,经济基础薄弱。
2. 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设施不完善。
3. 医疗条件较差: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普及率低,公共卫生问题突出。
4. 科技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基础设施不完善。
教学步骤:1. 讲解经济发展水平:介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
2. 分析教育资源:探讨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不足的原因及其影响。
3. 探讨医疗条件:讲解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较差的原因及影响。
4. 介绍科技水平:探讨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较低的原因及其影响。
章节三:发达国家的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的特点。
教学内容:1.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较高,经济实力雄厚。
2. 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投入充足,师资力量强大,学校设施完善。
3. 医疗条件优良: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服务普及率高,公共卫生体系完善。
4. 科技水平先进: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科技基础设施完善。
教学步骤:1. 讲解经济发展水平:介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原因。
2. 分析教育资源:探讨发达国家教育资源丰富的原因及其表现。
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
Structural Accelerating and Structural Decelerating in the Long Run Growth: An Exposition 作者: 袁富华[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
页码: 127-140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 经济增长;结构性加速;结构性减速
摘要:立足于Mitchell和Maddison的历史统计数据库,本文对发达国家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阐释了以下事实,即19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减速,与生产率增长的减速密切相关,而生产率的减速是由于产业结构服务化这种系统性因素造成的。
为此,本文提出了长期增
长过程中“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的观点。
这种观点一方面系统化和清晰化了人们关
于长期增长趋势的认识,另一方面在“结构性加速”向“结构性减速”过渡期间的经济问题也
更容易得到解释和预测。
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结构的服务化趋势逐渐增强,“结构性加
速”向“结构性减速”转换及相应问题将会凸显。
相对于其他理论而言.这种观点对于中国的
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可能具有更强、更直观的解释能力。
发展经济学试题参考答案(B)
发展经济学试题参考答案(B)一、填充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口原理》2、创新3、形成阶段4、唯工业化论5、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6、三个世界,一个星球7、公平8、消费倾向规律9、索洛10、新增长理论11、农业剩余12、二元经济结构13、城乡14、现代部门15、制度创新16、政府发动的工业化17、消费品18、工业化19、优先次序20、第三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
“贫困恶性循环”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在供给方面,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在需求方面,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这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被打破,因而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是难以改变的。
2、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最早是由汤普逊提出的,它试图解释19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
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3、自然资源租“租”在资源经济学中常表现为资源价格与边际或平均开采成本的差。
吉利斯等在他们的《发展经济学》中根据资源租产生的条件不同将其区分为三种类型:(1)稀缺租金,是指供给没有弹性的自然资源相对于需求不足而获取的收益。
(2)差异资源租金,是指由于资源品位差异或开采难易程度差别而产生的收益。
(3)垄断租金,这种资源租与自然资源储量无关,它是由自然资源的垄断性开采活动产生的。
4、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
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新背景、新内涵、新路径
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新背景、新内涵、新路径作者:张童搏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04期〔摘要〕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随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发展阶段,并站在了一个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起点上,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以及路径选择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变化。
其中,在时代背景方面,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发展环境呈现出新特点。
在科学内涵方面,共同富裕的发展内容、发展程度、阶段性目标和目标任务发生了新变化。
在路径选择方面,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调节方式和战略选择增添了新形式。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新背景;新内涵;新路径〔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2)04-0050-08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深刻把握我国当前阶段面临的新变化、科学研判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对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作了系统阐释,深刻回答了新发展阶段何谓共同富裕和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时代课题,从而使其科学内涵呈现出新特点、阶段性目标发生了新变化、路径选择增添了新形式。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1〕209基于此,笔者在深刻分析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发生新变化的基础上,阐述共同富裕的新内涵和新路径“新”在何处、“新”从何而来,这将对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呈现出新特点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的产生都与其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该时代的根本特征和现实需要也必然被这一思想体系所反映。
《发展中 国 家与发达国 家》 学习任务单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标准。
2、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和差距。
3、探讨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途径和策略。
4、研究发达国家在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5、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对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理解。
二、学习内容(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概念1、定义和范围发展中国家通常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人均收入、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方面相对落后的国家。
发达国家则是在经济、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人均收入较高,社会福利完善的国家。
2、分类标准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 GDP、产业结构等。
社会发展指标,如教育普及程度、医疗保障水平、预期寿命等。
(二)经济方面的比较1、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往往较快,但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经济结构的影响。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相对稳定,但增速较为缓慢。
2、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通常以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发达国家则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主导。
3、贸易结构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发达国家主要出口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和服务,进口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
(三)社会方面的差异1、教育水平发展中国家教育普及程度相对较低,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质量较高,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2、医疗保障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不足,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许多人无法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发达国家医疗设施先进,医疗保障覆盖广泛,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3、就业状况发展中国家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失业率较高,劳动权益保障不足。
发达国家就业市场相对稳定,劳动法律法规健全,劳动者权益得到较好保障。
(四)科技与创新1、研发投入发达国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较高,拥有先进的科研设施和技术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发展的变化规律是什么?中国产业结构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而对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中国产业结构应如何调整?内容摘要:一般而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与之相关的产业结构不断演进。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较为科学合理,也为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居民收入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仍然非常不平衡,从经济发展的布局来看,经济结构性问题还很突出,产业结构不平衡。
中国第一产业的产值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过大,同时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偏高,中国仍然只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需要进一步的调整,虽然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是更好的产业结构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所需要的。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发达国家,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现状,问题,调整。
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发展的变化规律下面是理论上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阶段1.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此阶段,第二产业(工业)处于萌芽阶段,比重最小;第一产业(农业)比重是最大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比重居于一、二产业之间。
此时国家仍属于农业国。
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第二产业比重首先超过第三产业,但仍落后于第一产业。
此时国家仍属于农业国。
3.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位居首位,同时第三产业仍不够发达,落后于第二产业。
此时国家正在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
4.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继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超过第一产业。
此时国家属于工业国。
5.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第三产业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区域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极不发达,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一、三、二"的格局;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工业经济比重首先超过第三产业,然后再次超过第一产业,因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由"一、二、三"再到"二、一、三"的格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首先超过第一产业,然后再次超过第二产业,因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由"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格局,尤其是在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先进的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这些只是理论上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展阶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这些阶段,因为每个国家的形成的历史时期、民族构成、人种构成、地理位置、资源、社会基础等等都有不同之处,比如美国的整个国家从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成立距离现在仅有235年,在这235年的时间里美国并没有完全经历上述的五个阶段,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但是美国现在就是一个公认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接近百分之二十左右,第一产业仅占百分之一,近几年三大产业变化幅度不是很大。
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都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美国也是。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动下,其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换。
知识资本的大量投入是决定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
持续的技术创新不仅开创了新的产业门类,而且推动了成熟产业的改造和再生,还导致了国家产业政策管制的放松。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有关产业部门在技术进步基础向高经济效益方向转化的趋势和状态。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呈指数化增长趋势的推动下,其产业结构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调整和转化,技术进步和知识资本投人是决定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
还是以美国为例,美国以高科技精尖端产品生产为主,科技含量非常高,目前其国内的生产制造业加工大都移置发展中国家,节省人力和物力以及减少资源的占用,但是光是这样也是存在问题的,现在的华尔街占领运动把矛头指向了那占全国仅有百分之一的金融大鳄们,但是国内没有足够的实体工业工厂,这对于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高失业问题的解决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即便是发达国家其产业结构虽然合理,但是在正确的产业结构带领下,怎样发展还是得慎重决定,并逐步完善。
二、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8年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11.31% 48.62% 40.07%2009年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10.3% 46.3% 43.4%2010年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10.17% 46.87% 42.96% 经初步核实,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10.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534亿元,增长速度为4.3%。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581亿元,增长速度为12.4%。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3087亿元,增长速度为9.6%。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0.17%,第二产业占46.87%,第三产业占43.96%。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过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
(2)一些高速增长行业相继出现,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3)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
三、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
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用产值结构衡量,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降到15%左右,达到了完成工业化的标准。
但是,第一产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还在50%以上,远未达到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的就业结构要求,即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比重应该降到20%以下。
2.工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我国工业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工业产值虽然持续增长,但就业却在绝对下降。
3.高增长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
我国每一轮高速增长时期,都依靠结构调整升级产生一批高增长性支柱行业,带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
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4.服务业发展滞后。
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
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目前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消耗偏高、服务业落后。
四、产业结构调整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总体判断是,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期阶段可能将持续到2020 年之后。
一、二、三大产业中, 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不大可能在2020 年前发生变化。
“十一五” 到2020 年, 第一产业收入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 十一五” 期间还有可能上升, 在2010年前后达到顶点后, 有可能开始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在“ 十一五” 期间基本稳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后可能出现明显增加。
1.农业基础地位不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
传统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将下降,渔业、畜牧业的贡献将会增加。
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的比例会缓慢下降,经济作物、瓜菜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比重将会上升。
2.工业内部结构调整(1)重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从吃饱穿暖、有耐用消费品可用、有屋可住,向吃好穿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耐用消费品质量、扩大服务消费转变。
与之对应的是,汽车、住宅、建材、通信等行业将会有长足的发展,从而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重化工业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2)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
据统计,1985-2003年,世界高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14.3%,比中低技术和低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速度高5~6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产业变为主导制造业的部门。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IT产品消费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参与信息产业制造业国际分工最多的国家。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集中了大量发展信息产业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同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我国的IT产业制造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通过参与IT产业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既能实现充分就业,也能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通过不间断的“干中学”和“用中学”,将逐渐积累起强大的IT产业技术开发能力。
信息产业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
(岳全化,2009)3.服务业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城市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部门投资的增长,尤其是会带来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将日益增大;生产社会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继续影响国民的预期和消费支出,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将不断增加。
这些因素都将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其中,满足人们生活层次提高的文化、教育、旅游、电信,为生产提供高效能服务的金融、保险、专业化的咨询和服务将继续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新型物流将得到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格局将逐步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
基于以上的分析,应对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几点个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第一,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与市场机制相协调;第二,去除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第三,控制高耗能、强污染产业的发展;第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养积极创新的机制。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
因此,了解产业结构的现状,理清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对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