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该病多由浅表性胃炎缓慢发展而来, 因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增强和防御机制减弱所致,且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尤其伴广泛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中重度异型增生则癌变率更高。但目前尚未发现西药对萎缩性胃炎有明确阻断作用,因此开展中医药治疗,逆转癌前病变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1)病因: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属胃脘痛等范畴,多因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七情内伤,致使脾胃虚弱,久病入络,形成气虚与络瘀, 胃络失却荣养而成; 其病机关键是虚与瘀, 虚主要是气虚和胃阴脾阳之虚, 瘀主要是胃络失荣,气血运行受阻, 所以表现在胃病的血瘀证也逐渐受到专家的重视。瘀阻胃络可使胃黏膜血流不畅, 营养缺乏, 久而久之, 导致胃黏膜变薄, 腺体萎缩,继而发生肠化和不典型增生, 促使本病发生发展。

1.1一般因素: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

1.2遗传因素,

1.3金属接触:铅作业工作者胃溃疡发病率高,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增高。Polmer称之为排泄性胃炎。除铅外很多重金属如汞、碲、铜及锌等对胃粘膜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1.4放射:放射治疗溃疡病或其他肿瘤,可使胃粘膜损伤甚至萎缩。

1.5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Badanoch报道缺铁性贫血50例,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各占14%、46%及40%。但是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有些学者认为胃炎是原发病,因为胃炎胃酸低致铁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贫血;

另一种意见认为先有贫血,因为身体内铁缺乏使胃粘膜更新率受影响而容易发生炎症。

1.6生物性因: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对胃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慢性胃炎的症状和体征,胃粘膜染色也证实在乙肝病人胃粘膜内有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瑞金医院报道91例萎缩性胃炎病人,有24例(26.4%)合并慢性肝炎。所以慢性传染病特别是慢性肝病对胃的影响值得注意。

1.7体质因素: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粘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1.8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1.9免疫因素: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粘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近年来发现少数胃窦胃炎患者有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它是细胞的特殊自身免疫抗体,属Ig G系。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有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上也有重要意义。

1.10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 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2)胶囊:用胶囊装的药物,一般都是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口感不好、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以及易吸入气管的药。这些药装入胶囊,既保护了药物药性不被破坏,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去掉

胶囊壳可能会造成药物流失、药物浪费、药效降低。另外,有些药物需要在肠内溶解吸收,胶囊是一种保护,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医药上指用特种成膜材料(如明胶、纤维素、多糖等)制成的囊状物,把内容物(如粉状、液体状各类药物等)或按剂量装入其中,便于吞服。

2.病理改变

2.1.肉眼观:本病以胃粘膜萎缩变薄,粘膜腺体减少或消失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固有膜内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点。

2.2胃镜所见:胃粘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色或灰绿色,粘膜层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粘膜下血管透见。表面呈细颗粒状,偶有出血及糜烂。

2.3 镜下病变特点为:

2.3.1病变区胃粘膜变薄,腺体变小,数目减少,胃小凹变浅,并可有囊性扩张;

2.3.2固有膜内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病程长的病例可形成淋巴滤泡;

2.3.3胃粘膜内可见纤维组织增生;

2.3.4常出现腺上皮化生现象。以肠上皮化(intestinal metaplasia)为常见。肠上皮化生是指病变区胃粘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的现象。

3.临床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4.治疗:

针对气虚血瘀的主要病理机制,采取益气活血、温养脾胃的治疗原则,

党参、黄精( 蒸)、山药、玄参、乌梅、山楂、北沙参、菟丝子、黄芪、白术补气健脾,砂仁健胃养阴生津、温补脾阳、活血化瘀行气。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黄芪、党参均有提高机体免疫力, 扩张末梢血管, 改善胃黏膜微循环的多种作用, 还可促进造血功能, 促进蛋白质合成, 有利于胃黏膜细胞、腺体细胞再生; 当归含挥发油和维生素, 挥发油能扩张血管平滑肌, 促进血液循环。

现代医学认为, 血浆叶酸与炎症活动呈明显负相关, 它能诱导细胞凋亡, 并通过抑制鸟氨酸脱羧酶和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而减少异型增生的发生。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认为,黄连黄芩泻热解毒能促进胃黏膜前列腺素E(PGE)生成,增加胃黏膜屏障功能黄芪党参白术陈皮等可调整胃肠功能,增强免疫功能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功能,增加胃黏膜保护因子;

研究证实,黄连有较好的抑制Hp 的作用; 黄芪白术丹参具有补气活血生肌的作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当归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可通过对自由基的清除而发挥抗炎与抗损伤作用; 五灵脂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并可抑制胃泌素释放,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轻对胃黏膜损害调节黏膜供血,为一种新胃黏膜防御因素增强药。

太子参、麦冬、怀山药、白茯苓大补元气、健脾益胃、滋养胃阴为主药;柴胡、白芍、佛手、香附、枳壳疏肝解郁、理脾和胃、调畅气机,当归、丹参、延胡索养血活血、通络止痛,蒲公英、黄连苦寒健胃、清热燥湿,共为辅药; 焦山楂、炒麦芽消积和胃为佐药;炙甘草、大枣助主药补益脾胃并调和药性。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丽珠得乐为胃黏膜保护剂,可促进黏膜再生,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杀灭作用;维酶素片为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常用药,具有促进黏膜再生作用有临床报道显示,维生素B12缺乏, 尤其是老年人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T NF 过度表达EGF 的表达减少, CAG 患病率明显增高;外源性给予维生素B12可导致EGF 的分泌增多来保护胃黏膜、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减少TNF 的分泌以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对CAG 产生治疗作用。蒲公英、黄连对幽门螺杆菌( Hp) 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